五年古诗全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5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5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6.《春日》(必背)宋•朱熹 春 7.《题临安邸》(必背)宋•林升 题 8.《游园不值》(必背)宋•叶绍翁 游
题西林壁
(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示儿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五年级(上)
1.《江上渔者》(必背)宋•范仲淹 江 2.《夏日绝句》(必背)宋•李清照 夏 3.《元日》(必背)宋•王安石 元 4.《泊船瓜洲》(必背)宋•王安石 泊 5.《书湖阴先生壁》(必背)宋•王安石 书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必背)宋•苏轼 六 7.《饮湖上初睛后雨》(必背)宋•苏轼 饮 8.《惠崇春江晚景》(必背)宋•苏轼 惠
江上渔者
北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
夏日绝句 夏
元日
北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5年级上册古诗全部

5年级上册古诗全部

5年级上册古诗1、蝉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示儿——陆游〔宋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题临安邸——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山居秋暝——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枫桥夜泊——张继〔唐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渔歌子——张志和〔唐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宋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观书有感·其二——朱熹〔宋代〕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3、古人谈读书(一)《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年古诗

五年古诗

五年级古诗诵读(上)1、题临安邸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凉州词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凉州词王之涣【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出塞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清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作者:龚自珍【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从军行杨炯【唐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4、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浪淘沙刘禹锡【唐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5、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魏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三衢道中曾几【宋代】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五年上学古诗

五年上学古诗

五年上学期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朝天子 . 咏喇叭(明王磐pán)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6、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7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8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

9终南望雨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jì色,城中增暮寒。

10望蓟jì门(唐祖咏) jīng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jiā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shǔ色动危旌,yīng沙场烽fēng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lì,论功还欲请长缨。

1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2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3黄鹤楼(唐崔颢hà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qī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5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dǐ万金。

5年级上期必背古诗词20首

5年级上期必背古诗词20首

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7、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2、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3、早春(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5、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画眉鸟(北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7、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8、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年校本古诗2015

五年校本古诗2015

明德小学语文学科校本教经典诵读(五年级)年班姓名: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一、原文注释:1.南山:指庐山。

2.稀:稀少。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5.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6.狭:狭窄。

7.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8.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

10.但:只.11.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二、主要内容:《归园田居》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三、佳文赏析: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四、积累拓展:陶渊明(约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5年级古诗文

5年级古诗文

5年级古诗文1.《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4.《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5.《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8.《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5年级全册古诗

5年级全册古诗

五年级上学期(课本)古诗1、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2、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浪淘沙(唐)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5、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8、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重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冬夜读书示子律(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冬景(重复)(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年级上学期日日诵1、登鹳雀楼(唐)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2、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五年必背古诗小块

五年必背古诗小块

(7)已亥杂诗(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归园田居(陶渊明)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0)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还来就菊花。
(1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1)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天净沙•秋思马志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部编版小学1-5年级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1-5年级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0《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2《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3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7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夜宿山寺【唐】作者: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至5年级古诗

1至5年级古诗

1至5年级古诗
(1)《关雎》
孔子佯乐歌,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问征夫何时归,归期未有期。

我从此思无邪。

(2)《山中》
爱向山中来,岩石林阴开。

春草明如绿,清风动如雷。

落花飞蝶竞,垂杨有绿叶。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秋夜对酒》
寒江秋月动冉冉,漆黑江山犹未晓,秋阴叠帐揽天穹,画楼彩墙任流水。

悬壶酒冷某人思,远棹青丝舞霓裳。

芦花碧绿眠斜帆,芦荻萦纡听春风。

(4)《浣溪沙》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见青鸟飞,飞入苍云深。

云追月,月并云,凭栏千尺楼。

半池红菡萏,半轩翠柳绿。

春风吹又少,闻道己已矣。

(5)《鹊桥仙》
两鬓斑白齐,芝兰玉宇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云深天边处江枫渔舟,唯见秋风灯火燕,夜夜出古镇鹊桥。

荆钗垂柳青,浮红袭水寒。

好是湘西来,看尽楚雄安。

小学部编版五年语文古诗词

小学部编版五年语文古诗词

小学部编版五年上册语文古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2.辞:辞别。

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4.下:顺流向下而行。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6.唯见:只看见。

7.天际流:流向天边。

8.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这首诗描写了好友李白约孟浩然去长江边上的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

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船。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碧霄(xiāo):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3.几万条:比喻多。

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注释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2.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

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

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3.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4.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南宋统治者在临安(纸醉金迷)的荒淫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统治者的(失望)。

5年级所有古诗

5年级所有古诗

5年级所有古诗
五年级所有古诗:
1.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 《舟过安仁》——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下册)必背古诗汇总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下册)必背古诗汇总
五年级语文(上下册) 必背古诗汇总
上册
下册
目录
一、《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一、《望洞庭》
二、《游子吟》
二、《浪淘沙》
三、《山行》
三、《枫桥夜泊》
四、《清明》
四、《滁州西涧》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塞下曲》
六、《渔歌子》
六、《忆江南》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下册
谢谢聆听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册
《望洞庭》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

5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古诗
1. 《泊秦淮》
- 作者:杜牧(唐)
- 原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蝉》
- 作者:虞世南(唐)
- 原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 《乞巧》
- 作者:林杰(唐)
- 原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 《题西林壁》
- 作者:苏轼(宋)
- 原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观书有感》(其一)
- 作者:朱熹(宋)
- 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 《暮江吟》
- 作者:白居易(唐)
- 原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 《从军行》(其四)
- 作者:王昌龄(唐)
- 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 《秋思》
- 作者:张籍(唐)
- 原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 《长相思》
- 作者:纳兰性德(清)
- 原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
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0. 《渔歌子》
- 作者:张志和(唐)
- 原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年级古诗23首

5年级古诗23首

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代: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夜 / 夜月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淮村兵后宋代: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狱中题壁近现代: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版本一)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版本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代: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江村晚眺宋代:戴复古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小学五年极必背古诗加拼音

小学五年极必背古诗加拼音

使至塞上唐王维dān chēyùwèn biān ,shǔguóguòjūyán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zhēng péng chūhàn sāi ,guīyàn rùwútiān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dàmògūyān zhí,cháng héluòrìyuán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xiāo guān féng hòu jì,dūhùzài yàn rán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花非花唐白居易huāfēi huā,wùfēi wù。

yè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chūn mèng jǐduōshí,qùsìzhāo yún wúmìchù。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chóu chàng jiēqián hóng mǔdān ,wǎn lái wéi yǒu liǎng zhīcán 。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míng zhāo fēng qǐyīng chuījìn ,yèxīshuāi hóng bǎhuǒkàn 。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夜雪唐白居易yǐyàqīn zhěn lěng ,fùjiàn chuāng hùmíng 。

五年必背古诗

五年必背古诗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舟夜书所见
清 查(zhā)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过华清宫 唐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年级上册古诗

5年级上册古诗

5年级上册古诗5年级上册古诗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

这些诗句深刻而意境深远,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五年级上册学习的几首古诗。

一、《登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五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名篇。

它是王之涣写的一篇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想。

这首诗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精炼描写,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变幻的情感,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精髓。

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静夜思》思想简洁、情感深沉、歌咏自然,给人以一种深刻的启迪和阐发,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和人生的博大与深刻。

同时,这首诗还表现了李白对祖国、故乡的关爱之情,在全国民族凝聚力极强的古代中国,这种情感更是让人动容。

三、《汉江临泛》作者:乐府诗汉时钟鼓楼,漳水南流至洛阳。

环行城五百,四通八达无窮方。

这首诗是五年级上册中的古典名篇。

它由乐府诗集中选自《长歌行》,描绘了汉时钟鼓楼中华文化的繁荣景象。

诗中通过环绕城市中心的方位表示广大地域,表现了汉代文化辐射全国、辉煌壮观的景象,也反映了古代汉族社会的文化繁荣。

四、《七步诗》作者:曹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操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创作的《七步诗》简短而意境深远,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它通过描述煮豆的过程,表达出了唏嘘中存在的仁爱精神,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思考。

这首诗给我们启示,要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它们的意义,让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发。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张养浩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的作者张养浩是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这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他为描写古代中国边疆严峻形势而作的一首边塞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①寻:寻访。

②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者,……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③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④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⑦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居在山野中人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

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⑪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⑫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⑬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⑭欲:想要。

⑮捕:捉。

⑯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①蓑笠:蓑衣、笠帽。

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扁舟:小船。

②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③樽:酒杯。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

(指孟浩然)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唯见:只能见到。

10、天际:天边。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⑪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⑫茅檐:茅屋的屋檐。

⑬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⑭翁媪(ǎo):老公公、老婆婆。

⑮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⑯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⑰亡赖:“亡”通“无”,这里指顽皮、淘气。

⑱卧:趴。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人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豆地锄草在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的是小儿子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摘下的莲蓬。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释义: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满江。

5.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8.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译文: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⑪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⑫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⑬客舍:旅店。

⑭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请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①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

自天涯:从天边来,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来自天涯。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

5.如:好像。

6.才:刚刚。

7.了(liáo):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

9.插田:插秧。

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游园不值――去拜访朋友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②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可惜。

③屐齿――屐是木底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地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朝代:南宋选自:《靖逸小集》体裁:七言绝句近体诗特别注明:这首诗中的“扣”字容易被写为“叩”字,但诗人的原文是“扣”。

可理解为通假字。

现在仍然颇有争论。

译文: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留住新市徐公店。

②篱落:篱笆。

③疏疏:稀稀疏疏。

④一径:一条小的路。

⑤深:深远。

⑥树头:树枝头上。

⑦花落:花落下。

⑧未:没有。

⑨阴:树叶茂盛浓密。

⑩急走:奔跑着、快追。

⑴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⑵无处:没有地方。

⑶寻:寻找。

译文: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新叶才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就找不到了。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脸。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度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译文: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常的事。

五岭就像细小的浪花。

乌蒙山就像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山崖,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岷山的千里白雪,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注释:(1)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2)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3)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4)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5)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

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6)漫卷:任意吹卷。

(7)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8)缚住:擒住。

(9)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的龙。

指国民党反动派。

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长城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

六盘山上,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反动派捆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译文: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雨点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水天一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中旬。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⑩映日:日红。

译文:西湖的六月时节,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