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环境意义北京大学《环境科学概论》堂报告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三节大气环境
活动:阅读课本47页“活动”材料, 完成“三问”。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纬度间的差异 1. 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 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闭合,中心 气压高于周围气压的大 气分布
反气旋
高
伴随着高气压出现的 大气旋涡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气 水平方向 流 垂直方向 天气状况
气旋
低 辐合 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 辐散 下沉 晴朗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低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冷锋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 为主,易形成锋面。
(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
第四个问题有点难度: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 温差如此之大?(没有大气层的反射作用)
五、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 红色? (光皆最度的正被早被后较地午散晚散一大区太射阳射个,?阳掉光,问但高因斜剩题它度而射下:并大天,红不为,空穿光是什穿呈过投全么过蓝路射球赤大色程地太道气)长面阳地路,,辐区程短阳射终短波光强年,各红度太仅色似最阳蓝光火大高, 地(平赤线道附地近区的空天气空对呈流红旺色盛霞,光多。云)雨,云量多,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缘故)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课本52页“活动1”
由于风带、气压带分布以及移动,使得 南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带和赤道低 气压带边缘交替控制,表现为干雨季分明的 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 的大陆西岸冬季被西风带控制,夏季被副高 控制,表现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的地中海气候。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
会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 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香的
烟 会形成对流 。
新课讲授
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上__升___,冷的 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下__沉___。
新课讲授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新课讲授
对流层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对流层中天气复杂多变了吗?
(1)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 (2)对流层聚集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运输,上升遇冷形成云和雨等天 气变化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约30千米的高空,气球D 在上升过
程中--路遇到的情况是(C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新课讲授
思考
冰箱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面?
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对流,到达制冷效果
新课讲授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
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新课讲授
对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4.各种天气现象都产生在对流层。 5.对流层与人类最密切。
0 ~ 8/17千米 (赤道厚两极薄) 17 ~ 55千米
55 ~ 85千米
85 ~ 500千米
500 ~ 1000千米
温度散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新课讲授
大气的ppt课件
目录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与气候 •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
01
地球大气层由多个层次 组成,包括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
02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 的层次,包含人类生活 的大部分天气现象。
03
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气候变化研究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预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社会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与生态系统的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提供农业种植区划、作物生长监测、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系统气象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
04
大气科学的应用
气象预报与灾害预警
天气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数据 ,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为公众提供 出行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
灾害预警
通过监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 风、暴风雪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03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 、生活污染
影响
空气质量恶化、人类健康问题、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执 法力度
技术革新
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
公众参与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了解大气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案知识点
了解大气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案知识点。
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层是由气体、水和悬浮颗粒物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作用并支持地球上的生命。
大气层主要包括五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层次,横跨从海平面到大约10公里高度。
在这个层次,大气层的温度随着高度变化,并呈现出上升和下降的气流。
这个层次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地球表面的水循环和气候变化。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从约10公里到50公里的高度。
在这个层次,大气层的温度基本保持稳定,这使得它成为许多航空活动和卫星发射的理想位置。
臭氧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位于大约20到40公里的高度。
这个层次的主要特征是臭氧的浓度很高,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会将氧原子转化为臭氧分子。
臭氧层对地球的生物圈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因为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辐射。
中间层位于臭氧层之上,从约50公里到85公里的高度。
这个层次的主要作用是为夜光现象和流星提供能量。
热层是大气层最外层,位于约85公里到600公里的高度。
这个层次的特征是非常高的温度,可以达到几千摄氏度。
热层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所以它对电离层和无线电通讯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整个环境和生物圈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大气层对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大气层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氧是生物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氧化碳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
大气层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或提高。
温度和降水量大气层中的温度和降水量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可以导致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这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气温的升高已经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这已经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紫外线辐射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圈免受紫外线伤害。
对流层和平流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流层和平流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流层和平流层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
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低层,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流层中的氧气和氮气为人类的呼吸提供了必要的氧气,同时也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二氧化碳。
此外,对流层中的大气循环也影
响着天气和气候,包括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平流层则对人类活动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平流层中的臭氧
层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工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氯氟烃等物质破坏臭氧层,造成了臭氧空洞的出现,
增加了地球生物受到紫外线伤害的风险。
此外,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和气压分布也直接影响着航空和
航天活动。
飞机和火箭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需要考虑大气层的特性,而对流层和平流层的风向和风速也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轨迹和燃料
消耗。
总的来说,对流层和平流层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
到气候、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大气层的保护和研究,以确保人类活动与大气层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和谐地进行。
保护大气圈1PPT课件
请看书P.70-P.71页,之后完成填空。
1、汽车排气管排放的气体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 _一__氧__化__碳__、氮__氧__化__物_、_碳__烟__和__二__氧__化__硫__等。
2、可吸入颗粒物:粒径约在0.1-100_微__米__,不易 在重力作用下_沉__降__到__地__面_,而在空气中长期 _飘__浮__的颗粒物。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过多 时,可引起如_慢__性__气__管__炎_、_尘__肺___、__矽__肺___、 __肺__癌__等疾病和影响_制__药__或_电__子__产品的质量。
__可__吸__入__颗__粒__物____和_臭__氧____等。
4、__森__林___是“地球之肺”。树木通过光合作用
_________ 二氧化碳
氧气
吸收大量_________,同净时化释作放用出大量______。
5、森林对大二气氧有化很硫强的________,森林中的植
物能消除_________等有害烟气尘体,并像粉尘天然的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来源:建材、清洁剂、化妆品、蜡制品、地 毯、家具、激光打印机、影印机、粘 合剂以及油漆。 危害:引起眼睛灼热干燥、喉干、呼吸短促、 哮喘、头痛、贫血、头晕、疲乏、易 怒等。
石棉 来源:旧宅内的天花板,管路的绝热、隔音 材料大多是石棉制品。 危害:石棉中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纤维,会造 成多种肺部疾病,严重时引起肺癌。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可采取以下措施:
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 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风能、地热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 乱砍滥伐森林等。
大气成分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ppt
B1
C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返回
2.3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成因 风的形成 风向的判断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A
C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面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向
(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
气旋
北
半
球
对流运 动显著
天气 晴朗
复杂 多变
与人类的 关系
有若干电离层,能 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 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 线,为人类生存环 境天然屏障;大气 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作用 参与作用的 波长范围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臭氧(平流层)
,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是
,该地风向应
为
。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
是
,因
为
。
(1)图中气压中心B是 ,C是
对流层与平流层
对流层对流层(troposphere)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
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
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
(1)下层:下层又称扰动层或摩擦层。
其范围一般是自地面到2公里高度。
随季节和昼夜的不同,下层的范围也有一些变动,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
在这层里气流受地面的摩擦作用的影响较大,湍流交换作用特别强盛,通常,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偏转。
这层受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气温亦有明显的日变化。
由于本层的水汽、尘粒含量较多,因而,低云、雾、浮尘等出现频繁。
(2)中层:中层的底界在摩擦层顶,上层高度约为6公里。
它受地面影响比摩擦层小得多,气流状况基本上可表征整个对流层空气运动的趋势。
大气中的云和降水大都产生在这一层内。
(3)上层:上层的范围是从6公里高度伸展到对流层的顶部。
这一层受地面的影响更小,气温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种云都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
在中纬度和热带地区,这一层中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
此外,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有一个厚度为数百米到1~2公里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课件
风力冷却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建筑物可以 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对 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风力农业
风力农业是指利用风能来促进农 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风力驱动的风机、风车等设 备,可以为农田灌溉、温室通风 等提供动力,同时还可以为农业
外太空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领域, 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点
外太空没有大气,温度极低,真空度 高,对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02
热力作用
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热源, 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吸收、反射和 散射作用,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 和气候变化。
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和大气通过长波辐射将 热量传递到空间,对大气温度的 垂直分布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影响
三圈环流对气候、天气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季风的形成、气候带的分布等。
季风环流
01
定义
季风环流是指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形成的环流。
02 03
形成过程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季风环流在北半球夏季时表现为 南风和东南风,冬季时表现为北风和西北风。季风环流的形成与三圈环 流也有一定的关系。
热成层位于平流层之上, 高度在80-85千米左右, 是地球大气的第三层。
特点
热成层中的气体温度极高, 气流运动强烈,是地球大 气中最重要的热量来源之一。
影响
热成层中的气体运动对天 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如形成臭氧层空洞等。
外太空
定义
影响
外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 包括地球的卫星轨道和宇宙空间。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风不同,景也不同平流层水汽辐射大气层对流层
风不同,景也不同平流层水汽辐射大气层对流层我们常说“风景”。
其实这个词可以拆开来看,一个是“风”,一个是“景”,二者有着深刻联系。
你可以想象没有风的地表景观吗?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风,因为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
你把旗子插在月球上,它是不会飘扬的;你把无人机带上月球,它是飞不起来的;云卷云舒,你在月球上是看不到的。
因为这些现象都离不开大气和风。
所以,我们谈论风,必须先从地球大气说起。
我们以前聊过: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着,也叫作“大气圈”。
大气层的厚度超过1000公里,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越靠近地面,空气越密集,气压越高。
这是“万有引力”决定的。
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没有太阳辐射,地球大气层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不会有太多变化。
但因为太阳辐射,地球大气变得活跃,自然分成了三个层次,即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所谓“对流”,就是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然后在高空遇冷收缩下降,从而形成上下对流。
空气对流带动着水汽的升降循环:地表水汽受热上升,在高空越冷凝结,成为较重的雨滴、雪花或冰雹,再次落回地面。
近地面空气如何被加热呢?我在第5期《两小儿辩日》一文中聊过这个内容,并把它概括为“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你可以回看一下,此处不再重复。
随着纬度不同,太阳辐射与地面受热也不相同。
赤道地区最热,近地面空气对流最强,对流层可达十几公里;南北两极最冷,因而对流层只有7、8公里厚。
对流层以上就是平流层。
这里的空气不再发生上下对流,为什么呢?因为超过一定高度后,空气就难以收到地面辐射的热量了。
平流层空气受热主要来自于太阳光的直接辐射,呈现上热下冷的状态,因而不会上下对流,气流环境也比较稳定。
所以,长途飞机会选择平流层的底部飞行。
而飞机颠簸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也就是起飞和降落时。
平流层以上、高度超过60公里以上就是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更加稀薄,受太阳辐射更强烈。
除了太空探索,人类活动一般不会到达这个高度。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环境意义(北京大学《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报告PPT课件
症状即煤气中毒。约100ppm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 浓度为100ppm吸入2-15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
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 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
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 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此平流层中高温层位于顶部,而低温层位于底部, 与上冷下热的对流层刚好相反。
01
干洁稳定的 平流层
01 平流层
上热下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平流层没有强 烈的对流作用,大气稳定度高。远离地表 保证了平流层空气中水分与杂质少,能见 度非常好。 因此平流区是民航飞机飞行的主要区域。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这一层次特 殊的极为稳定的物理性质,如果平流层大 气被污染,污染物将长时间存在于这一层 中无法扩散。
02
对流层
01 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 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也是与人类关 系最紧密的大气结构层次。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包括 粉尘,烟,飞灰,和各种其他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
04 对流层
7.交通运输工具废 气的治理。
1. 合理安排工业布 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2. 加强绿化。
6.实行区域集中 供暖供热,
3. 加强对居住区 内局部污染源的管
理。
5. 加强工艺措施。
4. 控制燃煤污染。
P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3大气环境 (共43张PPT)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太
射
阳
向
辐
地
射
面
参与散射作用 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 小尘埃。
散射回宇宙空间
思考: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答案: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靛色、 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2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 吸收作用:(有选择性) O3: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平流层)
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大气还大地”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2)对地面辐射能吸力收很强,从而使地 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这
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的了热地量面辐射损失
3.除了上述原因,哪个因素也会对地面辐射 产生影响?请例举说明。
气象因素等。在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 长短;白天多云较晴天气温较低。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大
气
上 界
地球
练习
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可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如: (1) 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 散射作用 (2) 红灯停、绿灯行—— 散射作用 (3) 日出之前天已亮,日落之后天不黑—— 散射作用 (4) 朝霞和晚霞、旭日和夕阳为橘红色—— 散射作用 (5)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散射作用 (6)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马尼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对流层
7.交通运输工具废 气的治理。
1. 合理安排工业布 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2. 加强绿化。
6.实行区域集中 供暖供热,
3. 加强对居住区 内局部污染源的管
理。
5. 加强工艺措施。
4. 控制燃煤污染。
P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PRESENTED BY mengqi
P
平流层与对流层的环境意义
——杨萌祺 城市与环境学院
1 平流层物理性质
CONTENTS
2 平流层的环境意义
3 对流层的物理性质
4 对流层的环境意义
平流层是对流层顶部至中间层下部的区域。 30~35km以下,温度随高度变化小,气温稳定, 被称为同温层。 同温层顶到平流层顶这个区间有高浓度的臭氧分
子。臭氧分子吸收太阳紫外线加热大气层。因
症状即煤气中毒。约100ppm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 浓度为100ppm吸入2-15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
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 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
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 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THANK YOU
SUCCESS
2019/7/5
THANK YOU
SUCCESS
2019/7/5
02
对流层
01 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 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也是与人类关 系最紧密的大气结构层次。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包括 粉尘,烟,飞灰,和各种其他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
此平流层中高温层位于顶部,而低温层位于底部, 与上冷下热的对流层刚好相反。
01
干洁稳定的 平流层
01 平流层
上热下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平流层没有强 烈的对流作用,大气稳定度高。远离地表 保证了平流层空气中水分与杂质少,能见 度非常好。 因此平流区是民航飞机飞行的主要区域。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这一层次特 殊的极为稳定的物理性质,如果平流层大 气被污染,污染物将长时间存在于这一层 中无法扩散。
从EUV到波长=290nm之间的一般称为UV-C段,被平流层 臭氧分子全部吸收。 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称UV—B段也有90%被臭氧分 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
03 平流层
研究表明UV—B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造成细胞 死亡;
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
对流层的热源是地表,因此对流层上冷下热,大气垂直运动强烈,是云雨雷电等各 种天气产生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 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02 对流层
形 形 色 色 的 大 气 污 染 物
04 平流层
美国科学家的近期分析,如果UV—B段紫外线强度增加1%,那么,在 美国恶性黑色瘤的死亡率将上升0.8-1.5%,大豆的产量将减少约25%。
臭氧层实际上已成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保护层
• 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 • 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 • 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
煤烟
引起支气管炎等。如果煤烟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如金属颗粒),
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硫酸烟雾 对皮肤、眼结膜、鼻粘膜、咽喉等均
有强烈刺激和损害。严重患者如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衰竭 或胃脏刺激症状均有生命危险。
铅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深度以上时,可引起红血球碍害等慢性中
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
并穿透10m深的水层,杀死浮游植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 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臭氧层的减薄还会造成地面光化学反应加剧,使对流层O3浓度增高,光化学烟雾污染加重。
臭氧也能吸收可见光及9-10微米的红外光,使大气层加热。所以,臭氧浓度的变化不仅影 响到平流层大气的温度和运动,也影响了全球的热平衡和全球的气候变化。
02 平流层
平流层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流层中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物 质至关重要。
它阻挡了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阳光中的紫外辐射虽然只占太阳 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又有很大的伤害能力,并且, 能量越高,伤害越大。
能量最高的部分,即EUV,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于和分子氧所吸 收。
二氧化硫 浓度为1-5ppm时可闻到嗅味,5ppm长
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 头水肿以至窒息。
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
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 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一氧化碳 对血液中的血色素亲和能力比氧大210倍,能引起严重缺氧
氟化物 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牙齿以及皮肤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或因呼吸麻痹、虚脱等而死亡。
03 对流层
对流层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风 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 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反之,则污 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 在出现逆温层时,污染物往往可积聚到 很高浓度,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降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但因污染 物随雨雪降落,大气污染会转变为水体 污染和土壤污染。大气水的循环周期只 有九天,而土壤水和海洋水的更新周期 则以年和千年为尺度。保护环境很重要, 说明了环境科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