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2024年中考物理《16个重点实验高频考点》复习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16个重点实验高频考点复习汇总实验0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一、实验图示二、基础技能1.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受热均匀)2.搅拌器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三、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2.选用较小固体颗粒实验的目的(易均匀受热)3.水浴法加热固体熔化的条件(固体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四、实验分析1.熔化前后的图像的倾斜程度为什么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2.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给烧杯加热,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的原因(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不会继续吸热)3.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与烧杯壁上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五、实验结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态;4.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实验0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图示二、基础技能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三、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便于观察像与另蜡烛在水平桌面上重合)2.实验在较暗处做的目的(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应与物体同侧四、实验分析1.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也体现了等效代替法)2.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防止有重影形成,以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做此实验时在桌面辅一张白纸的目的(留实验痕迹,便于测量)4. 实验中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的目的(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选用方格纸比白纸好的原因(能更加准确地确定像与物的位置)6. 多次改变蜡烛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五、实验结论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左;右相反的虚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初三物理专题复(重点知识再现)一、基础知识1.声源是正在发声的物体,其发声是由振动引起的。
2.声音需要介质传播,而真空无法传播声音。
3.音调是人们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其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4.响度是人耳感受到声音的大小,其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
5.音色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人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来源。
6.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现象。
7.噪声是指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声音,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休息、研究和工作。
8.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9.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
10.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1摄氏度等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11.不同物质在升华、吸热、固态熔化、凝固放热、液态汽化、液态凝华和液态液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热效应。
1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其中晶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
13.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4.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其温度保持不变。
15.液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例如家中烧饭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压缩体积方法放在钢瓶里。
16.光源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17.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8.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而紫外线则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9.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而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0.光的反射是指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其中,镜面反射是指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而漫反射则是由于光的散射而使得物体在各个方向都能反射光线。
21.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折。
中考物理必背99条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背99条知识点总结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非晶体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④沸腾的条件: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⑤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⑥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中考物理必考的高频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的高频知识点中考物理必考的高频知识点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好版)(一)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一样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二)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根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①把托盘天平放在程度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挪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挪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必备
中考物理重难点知识点集锦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注意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初二初三物理必考知识点
初二初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初二和初三的物理课程是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许多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一个等效的力,或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
- 牛顿运动定律:这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与功:-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移动时所做的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3. 压强与流体力学:-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流体力学基础:包括流体的压强、流速和伯努利定律等。
4. 热学:-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膨胀和收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 热机原理:包括内能、热机的工作原理等。
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改变。
6. 电学基础:-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 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7. 电磁学:-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可以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定律。
8.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核能:原子核的变化可以释放能量。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也是理解更高级物理概念的基础。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进一步学习物理至关重要。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换算 1m/s=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 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μm 1m=10μm1m=10nm 1μm=10nm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5.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则音调越高。
6.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7.人们常常利用音色来判别声源。
8.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 人耳感受到声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10.超声波的应用:声呐、 B超、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波测速等。
11.人们常利用次声波来:预报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12.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物态变化:5.晶体的熔化条件:(1)晶体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7.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2)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液体的沸点;(2)继续吸热。
8.沸点与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9.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模型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也是模型法)。
3.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中考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还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2024年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 F = m \times g \),其中 \(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3.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包括弹簧的弹力。
4.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运动学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
2.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三、能量和功1.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times d \times \cos(\theta) \)。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热学基础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热传递: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五、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 I =\frac{V}{R} \)。
六、电磁学基础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2.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3.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中考物理涉及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涉及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重要总结,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物理涉及的知识点归纳: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大小和方向。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F = m \times g \)。
3. 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
5. 压强: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公式为\( P = \frac{F}{A} \)。
6.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相等。
7. 杠杆原理:力臂与力的关系,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热学部分: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物体内能的转移量。
3. 热膨胀: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4.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电学部分:1.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
2.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单位是伏特。
3.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4. 欧姆定律: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基本定律,公式为\( V =I \times R \)。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分配。
6. 电功率:电能转换的速率,公式为\( P = V \times I \)。
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的返回现象。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的改变。
4.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反射光形成的虚像。
5.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聚焦或发散作用。
原子物理学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3. 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4. 放射性: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释放能量和粒子。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1. 单位换算: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功和能
2. 物理量及其测量:物理量、国际单位制、量纲、测量的误差和准确度
3.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5. 重力:重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势能和重力势能差
6. 力和功:力的定义、力的合成、功的定义、功和能的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
7. 热量和温度:热量的定义、单位、热量的传递、热学状态方程、温度的测量
8. 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凝固、升华、融化、汽化、水循环
9. 波的基本概念:波的类型、波的传播、波长、频率、波速、功率
10. 光学: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和荧光。
中考物理经常考的73个考点
中考物理经常考的73个考点有初三的同学说:初中物理知识点太多,太难了,如何才能把物理学好!为此,小编收集整理了中考物理经常考的73个考点,分享给大家!中考物理必考的73个考点一、声现象(4个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2、声音的特性: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治噪声4、声的利用二、光学(两大块)(一)光现象(5个考点)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4、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5、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1、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2、眼睛和眼镜: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1、温度与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3、汽化和液化: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4、升华和凝华[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
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四、电与磁(五大块)(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1、电路: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3、电流: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图中利用其电流规律来分析做题5、电压: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区分电压表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6、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利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来分析电路,判断故障7、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二)欧姆定律(2个考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三)电功率、家庭电路(5个考点)1、电能电能的单位换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及其电能的求法2、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估计一些家用电器的功率;区分电功与电功率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原理、电路图的画法、数据的处理及其得出实验结论4、电与热利用焦耳定律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5、家庭电路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及其排除家庭中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四)电与磁(6个考点)1、磁现象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及其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磁场各种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3、电生磁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及有什么关系”的实验探究;奥斯特实验的做法及其结论4、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5、磁生电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6、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五)信息的传递(2个考点)1、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2、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五、力学(七大块)(一)多彩的物质世界(5个考点)1、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微观角度看物质三种状态,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前景2、物质的物理属性3、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密度5、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1、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2、运动的快慢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4、力力的理解、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点:是能结合日常生活事例理解解释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一、力学:1、力的基本特征:力是一种物理量,它不同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具有大小、方向、两个方向相反,且每个物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特点。
2、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运动,当没有其它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保持不变;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情况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所决定,该外力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其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互相施加着相等大小且方向相反的力。
3、功和能的概念:功的定义:物体施加的力使其运动时,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则称功为力与路程的乘积;能的定义:功是物体施加外力使其运动所做出的努力,能就是该物体因而产生的运动能力。
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的距离;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其单位是m/s;加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其单位是m/s2。
二、运动学:1、直线运动:当物体的运动是直线的时候,可以用位移-时间图来描述其运动轨迹,速度-时间图来描述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加速度变化。
三、物理量的转换:1、功转换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变换、传递或消耗的速度,单位是瓦特(W),它可以表示为功与时间的乘积,即P=W/t;2、能转换物质的数量:能是指物质的总量,它的单位是焦耳(J),物质的数量可以用物质的质量乘上其摩尔质量来表示;3、动量的转换:动量是一个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守恒量,它除了物体本身,还和速度有关,可以表示为动量=质量(m)×速度(v),它的单位是千克米/秒;4、物体的机械能和热能:物体的机械能是指物体有定位移或运动时具有的能量,而热能是指物体因温度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常识有哪些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常识有哪些胡克是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伽利略是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
你了解这些物理常识吗?关于他们的知识点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常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常识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比较:有位置变化是运动,无位置变化是静止):通讯卫星、月亮在云中穿行、龟兔赛跑,选择参照物时尽量选题目中出现的物体。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主要区别:是否是同一物体3.运动物体动能变化:先看质量是否变化,再看速度,如:小孩匀速从滑梯上滑下动能不变。
洒水车在水平地面匀速洒水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的变化:先看质量是否变化,再看与地的高度是怎么样变化。
如飞机在某一高度进行投掷时重力势能减小,人爬山时重力势能增大。
机械能的变化: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滚摆,不蹬踏板加速下坡,钟摆,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减速、匀速运动,蹦极。
4.判断是哪类杠杆:只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先画图,再判断哪个力臂更长,所用的力就更小。
5.判断物态变化:根据开始和后来的状态判断。
“白气”、“出汗”、“淌水”、“雾”、“露”均属液化,“霜”、“雪”是凝华。
6.乐音的三个特征(要素)是:音调、响度(音量)和音色(音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区别不同的发声体是靠音色不同。
区别同一物体发音不同是音调:如给热水瓶装水。
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4.时间:秒表、钟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11.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
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 .特殊测量方法:
(1) 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 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
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
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式中 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 N/k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 g=10N/k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3-
■考点三 运动和力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___,课桌的高度约 0.75___ 。初中物理课
本宽约 20____
2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 千米 =1000 米=10 3 米; 1 分米 =0.1 米=10 -1 米
-4-
大象 2___,中学生 60____ ,一只苹果 100____ ,一个一元硬币 5____
密度 5.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 密度,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 密度单位是 kg/m 3,(还有:g/cm 3), 1g/cm 3=1000kg/m 3;质量 m 的单位是: kg ;体积 V 的单位是 m 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 =1.0 ×10 3kg/m 3 8. 密度知识的应用: (1) 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 m 和用量筒 测出体积 V 就可据公式:ρ = m/V 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
-1-
求质量: m= ρV。 (3) 求体积: V=m/ 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
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 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
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 (简称:牛 ),符合是 N 。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
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如果不是,
1 厘米 =0.01 米 =10 -2 米; 1 毫米 =0.001 米=10 -3 米
1 米 =10 6 微米; 1 微米 =10 -6 米。
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用刻
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 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019 年中考物理考点知识大全 ■考点一 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 ,位置和温度而改 变。
质量 (m)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 1 吨=10 3 千克
=10 6 克 =10 9 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 平和物理天平。 4. 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2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 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3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16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 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 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 (2) 用滚动代替滑动。 17. 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