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5】物质的推断(66页)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复习鲁教版化学专题五物质的推断

2014年中考复习鲁教版化学专题五物质的推断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铜,根据 H 是蓝色沉淀,可知 H 为氢氧化铜;根据 A、
答案: (1)Fe2O3 CO2
(2)①Fe+CuSO4===FeSO4 ②CuSO4 + CuCl2 +
+ Cu( 或 Fe + CuCl2===FeCl2 + Cu 等 ) 2NaOH===Cu(OH)2↓ + Na2SO4( 或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三
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 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 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推导出其他结论。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 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表列出各物 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 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 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解析:由 A、B、C 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 素的质量比均为 1∶2,说明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硫酸 根离子,所以制取的气体可以是氢气,有一种物质可以 是硫酸,所以 A 是硫酸,B 可以是硫酸锌等硫酸盐,又 因为硫酸盐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所以 C 是硫酸钡。硫 酸盐到硫酸钡可以用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 反应物 可以是硫酸锌和氯化钡,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氯化锌,硫 酸钡是不溶性钡盐,在其后面标上沉淀符号。 答案:(1)H2SO4 ZnCl2
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一
解题思路
推断
物质特征 明显条件 抓关键 分析 现象特征 原理― ― → ― ― → 隐含条件 突破口 反应特征 结论验证

中考备战策略201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 (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鲁教版

中考备战策略201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 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 (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鲁教版

g 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了0.2 g气体。
3 . (2013· 十堰 )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
稀盐酸。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 物质是( )
A.锌粒
答案:A
B.冰块
C.铜块
D.氯化钠
4 . (2013· 乌鲁木齐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
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表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1)写出 A 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 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 A、B、C 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 素的质量比均为 1∶2,说明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硫酸 根离子,所以制取的气体可以是氢气,有一种物质可以 是硫酸,所以 A 是硫酸,B 可以是硫酸锌等硫酸盐,又 因为硫酸盐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所以 C 是硫酸钡。硫 酸盐到硫酸钡可以用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 反应物 可以是硫酸锌和氯化钡,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氯化锌,硫 酸钡是不溶性钡盐,在其后面标上沉淀符号。 答案:(1)H2SO4 ZnCl2 (2)ZnSO4+BaCl2===BaSO4↓+
(3)根据步骤Ⅳ不能确定固体甲中某物质一定存 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证明甲中该物 质的存在,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中考化学题型复习(三)推断题试题鲁教版

中考化学题型复习(三)推断题试题鲁教版

题型复习(三)推断题一、题型简介推断题是广西各市每年中考经典题型,它能考察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具有很强区分度与选拔功能。

它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题干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是考察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一类好题。

二、方法指导解答推断题总体思路:阅读题目,挖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运用合理方法作出推断,把推出结果代入验证。

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相互反响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尾给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展,先得出每层结论,再统一整理。

4.剥离法,根据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明显特征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题型之一框图型解题技巧:框图型推断题是推断题一种常见形式,而且成为广西各市中考试题主流,框图推断优点在于通过框图形式可以将物质之间转化及物质之间关系简洁地表现出来,整个框图会分成两支或多支,但是彼此有联系,可根据图中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最后结论。

(2021 ·贵港)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相互间关系如下图,该图表达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I是无色无味气体,B、C分别与A反响均有不溶于稀硝酸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响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C与E反响产生氨味气体。

(“—〞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响,“―→〞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

)(1)A、I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E与F反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G反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初中阶段学过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两种,一种是AgCl,另一种是BaSO4。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汇总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汇总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二、观察化学变化1、镁条燃烧(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点燃(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Mg O2MgO2、锌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产生气泡(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2 H2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2↓ Na2SO4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走进化学实验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二、实验基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随意丢弃(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6、一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

鲁教五四制九年级化学专训4 物质的推断ppt课件

鲁教五四制九年级化学专训4 物质的推断ppt课件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9.【中考·黄冈】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 中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含有两 种元素,D、E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 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B ) A.E是碳酸钙 B.反应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C.反应③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 D.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F_e_C_l_3、__B__a_C_l_2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__N_a_C_l_+__A_g_N__O_3_=_=_=_N__a_N_O__3_+__A_g_C_l_↓________________。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
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6.某校举行了一次化学实验技能比赛,某参赛同学抽到 的题目是:现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 别是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 中的一种,要求不用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出来。该同 学采用两两相互混合的方法进行实验,其相互混合后 实验现象如下表(“↑”表示气体,“↓”表示沉淀, “—”表示无明显现象)。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只含有Mg2+、SO42- B.一定含有K+、Mg2+、Cl-、SO42- 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全新鲁教版中考化学教材考点梳理汇编(全册共109页)

全新鲁教版中考化学教材考点梳理汇编(全册共109页)

全新鲁教版中考化学教材考点梳理汇编(全册共109页)全新鲁教版中考化学教材考点梳理汇编(全册共109页)⽬录第⼀单元步⼊化学殿堂第⼆单元探秘⽔世界第1课时⽔第2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第三单元溶液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第1课时空⽓氧⽓第2课时物质组成的表⽰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燃烧与灭⽕化⽯燃料的利⽤第2课时⼤⾃然中的⼆氧化碳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单元海⽔中的化学第九单元⾦属第⼗单元化学与健康第⼗⼀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单元步⼊化学殿堂重难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①③④⑥⑨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②⑤⑦⑧⑩__。

①玻璃破碎②粮⾷酿酒③铁⽔铸成锅④过滤粗盐⽔⑤电解⽔⑥风⼒发电⑦⼿机电池充电⑧植物光合作⽤⑨酒精的蒸发⑩⾷物的腐败?⾦属的冶炼?蜡烛燃烧?⽔的蒸发?氖管发光?湿⾐服晾⼲?⼲冰升华?铁器⽣锈?海⽔晒盐?海⽔制碱?⽤⾼分⼦分离膜淡化海⽔重难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⑨________ 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①__错误,应⽤灯帽盖灭__②__错误,瓶塞没有倒放,瓶⼝没有紧挨试管⼝__③__错误,应悬空滴加__④__错误,不可将pH试纸直接放⼊被测液中__⑤__错误,会打破试管__⑥__正确__⑦__错误,应⽤⼿扇闻__⑧__错误,应将浓硫酸缓慢倒⼊⽔中,并⽤玻璃棒不断搅拌__⑨__错误,应⽤玻璃棒引流,漏⽃下端管⼝应紧贴烧杯内壁__⑩__正确____错误,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____错误,视线应与凹液⾯的最低处保持⽔平__命题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1.(2018·聊城)我们⽣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车胎爆炸 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 D.⾷物腐烂2.(2018·滨州)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强化训练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含14年中考典例)(共66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强化训练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含14年中考典例)(共66张PPT)

解析:X 和 R 反应有气泡出现,则 X 和 R 一种为 稀硫酸,另一种为碳酸钠溶液,所以 Z 一定为氢氧化 钡,Y 一定为二氧化碳,E 为氧化铜,由此可推知,R 为稀硫酸,X 为碳酸钠。A 错;X 和 Z 反应时会出现 白色沉淀,B 错误;R 与 E 反应时,黑色氧化铜逐渐 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 错误;氧化铜与碳或 一氧化碳加热反应时可生成二氧化碳,D 正确。 答案:D
溶液 C 中含有 NH4Cl 与 NaOH 反应生成的 NaCl, 以及不与 NaOH 反应的 Ba(NO3)2; 溶液 D 中含有稀硫 酸与 Ba(NO3)2 反应生成的 HNO3,以及不与稀硫酸反 应的 NH4Cl,溶液 C、D 混合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 NaCl 能与 AgNO3 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和 NaNO3, NH4Cl 能与 AgNO3 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和 NH4NO3, Ba(NO3)2 和 HNO3 与 AgNO3 不反应, 因此溶液 F 中含 有 NaNO3、NH4NO3、Ba(NO3)2、HNO3 四种溶质,存 在的酸根离子是 NO3 。
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同时与碱和 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只能是酸。 答案:A

2(2014· 临沂)已知 A、B、C 三种物质含有同
种金属元素,其中 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 为氧化 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 F 是单质,E 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二、填空题(共 75 分) 6.(11 分)(2014· 莱芜)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依 据物质的组成常分为氧化物、碱和盐。 (1) 某酸 (HR) 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 HR 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 Mg + 2HR===MgR2 +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基本概念的含义,理解相关概念的关系。

2.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3.掌握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与整理(师生讨论,采用问答的方式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的形式打出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二)关键知识点拨(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

中考专题:物质推断题PPT课件 鲁教版

中考专题:物质推断题PPT课件 鲁教版
【例1】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 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 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推断A、B、C、D、E、F、G分别是什么物质? H2SO4 CuSO4 CuO A
过量稀硫酸
CO C2
Fe B
CO高温

O2加热
X溶液


Fe D 2O 3
推断题的复习思路和解题方法
试题特点:涉及的物质多;考查物质间的 转化;给出的信息点较少,框图简单;
复习策略:①熟悉常见物质,缩小推断范围; ②熟悉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转化;
解题策略: ① 认真审题,找准 “题眼” ②抓住“题眼”,顺藤摸瓜 ;
③严谨答题, ④带回检验
我来当老师
请你根据初中常见的 物质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 设计一道物质推断题,来 考考同学们。
D Na2CO3
E Ca(OH)2
F
CO2
表格型物质推断题
【例6】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 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 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验 现象
A+B 沉淀
A+E 沉淀
B+C 沉淀
B+E 气泡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 AgNO3 ,B Na2CO3,C Ca(NO3)2 ,D KNO3 ,E HCl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3 + HCl = AgCl↓+ HNO3 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四物质推断题课件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四物质推断题课件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Y 的化学式为 CCuu。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2NNaaHHCCO3O==3△=N==aN2aC2COO33++HH2O2+OC+O2C↑O2↑。
(3)反应④在工业上用于工业炼铁 。 (4)反应②~⑥的五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②⑤(填序号)。
5.★(2023·河南)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20 世纪 60 年代, 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 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A~D 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 及的部分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 现,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D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 性土壤。
D.若甲为 Ba(OH)2,乙、丙可以为 CO2、Na2SO4
2.★(2020·北部湾)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丁是水,则该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盐
C.若甲、丁均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
(1)物质 B 的化学式为 HH2O2O。 (2)E→F 的化学方程式为 HH22SSOO44++BBaaCCll22======BaBSaOS4O↓4↓++2H2HClC[l或[或 HHCCll+ AAggNNOO3=3===A=g=CAlg↓C+l↓H+NOH3 或NOH23SO或4+HB2aS(ONO43+)2=B=a=(BNaOSO34↓+2)H2N=O=3,=B合aS理O即4↓可+] 。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和反应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1)甲的化学式为 NNaaOOHH。 (2)若乙中只含两种元素,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Naa22CCOO3+3+2H2CHl=C==l2=N=a=C2lN+aCH2lO++HC2OO2↑+CO2↑。 (3)若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用途是作补钙剂((或或作作建建筑筑材材料料,,合合理理即即 可可))。 (4)甲和丁的反应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鲁教版初中化学 推断题复习专题 学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 推断题复习专题  学案

化学推断题复习专题特点: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常常和物质的鉴别混搭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选拨功能。

考查: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等。

突破口(知识储备)1、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1)固态物质Fe粉、C、CuO、MnO2、Fe3O4,Cu、Fe2O3、红磷、S粉、CuSO4.5H2O、KMnO4、CaO、MgO、P2O5、Al2O3黑色红色淡黄色蓝色紫红色白色(2)溶液含有铜离子(Cu2+)的溶液为,例如:含有铁离子(Fe3+)的溶液为,例如: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例(3)沉淀(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3)红褐色沉淀:(4)蓝色沉淀:2、以物质的俗名为突破口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天然气、沼气、瓦斯气体(主要成分);煤气(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烧碱、火碱、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干冰3、物质的用途、性质为突破口⑴用于人工降雨的: ; ⑵ 调味品;⑶用于除锈的; ⑷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⑸改良酸性土壤的; 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⑺常用的干燥剂、、;(8)可以用来灭火的气体(9)可以消毒杀菌的物质、(10)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1)配置波尔多液的物质、(12)炼铁的物质、、(13)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的物质:(14)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物质:4、以元素、物质之最为突破口a、元素在生物体、海水、地壳、空气中的含量: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最简单的有机物:;d、天然最硬的物质:;e、最常见的液态物质:;f、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g、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含氧量20%的氧化物h、组成元素相同初中常见的氧化物与;与。

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大全

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大全

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大全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MnO 2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中子(0) 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氢(H) 氦(He) 锂(Li钠(Na) 镁(Mg) 铝+ + +++ +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基本概念的含义,理解相关概念的关系。

2.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3.掌握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与整理(师生讨论,采用问答的方式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的形式打出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二)关键知识点拨(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答案:(1)CO C
(2)CaCO3=====CaO+CO2↑
高温
Ca(OH)2+CO2===CaCO3↓+H2O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3(2014· 济南)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
体混合物 A 的成分, 已知 A 中可能含有 NH4Cl、 CuCl2、 Na2SO4、Ba(NO3)2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2(2014· 临沂)已知 A、B、C 三种物质含有同
种金属元素,其中 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 为氧化 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 F 是单质,E 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解析: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 A 为碳酸钙, B 为氧化物, B 能够和水反应产生 C, C 能够转化为碳 酸钙,因此可能是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 则 B 是氧化钙,C 是氢氧化钙;再由 A(碳酸钙)、D 两 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 非金属元素,其中 F 是单质,E 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 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可推断出 D 为二氧 化碳,F 是碳。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4)固体混合物 A 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上述物质肯定存在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溶液 C 中含有 NH4Cl 与 NaOH 反应生成的 NaCl, 以及不与 NaOH 反应的 Ba(NO3)2; 溶液 D 中含有稀硫 酸与 Ba(NO3)2 反应生成的 HNO3,以及不与稀硫酸反 应的 NH4Cl,溶液 C、D 混合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 NaCl 能与 AgNO3 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和 NaNO3, NH4Cl 能与 AgNO3 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和 NH4NO3, Ba(NO3)2 和 HNO3 与 AgNO3 不反应, 因此溶液 F 中含 有 NaNO3、NH4NO3、Ba(NO3)2、HNO3 四种溶质,存 在的酸根离子是 NO3 。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 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 下空白: (1)在常温下,气体 B 的水溶液 pH________7(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 1 个步骤④中生成沉淀 G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 无 色 溶 液 F 中 , 肯 定 存 在 的 酸 根 离 子 是 ________,该溶液中共存在________种溶质。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 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四
物质推断题的常见题型
1.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2.框图型推断题 3.表格型推断题 4.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5.流程线式推断题 6.计算型推断题 7.实验型推断题
宇轩图书
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一
解题思路
推断
物质特征 明显条件 抓关键 分析 现象特征 原理― ― → ― ― → 隐含条件 突破口 反应特征 结论验证
― ― →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二
突破口的选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 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 E、F 的化学式:E_______;F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 2.反应特征:(见专题四中的常见离子的检验)。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三
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 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 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推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 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表列出各物 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 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1(2014· 梅州)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 )
反应,则 X 可能是(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 HCl C.NaOH B.CO D.CaO
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同时与碱和 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只能是酸。 答案:A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宇轩图书
解析:气体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 B 的 水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气体 B,说明 B 是氨气,样品中含有 NH4Cl,样 品加氢氧化钠后无 Cu(OH)2 蓝色沉淀产生,说明样品 中没有 CuCl2,样品加稀硫酸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 沉淀 E, 说明样品中含有 Ba(NO3)2, 样品中有无 Na2SO4 都会产生所给现象,因此无法判断 Na2SO4 是否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