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蕾莎步入灵肉统一理想世界的历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1997年9月5日,一个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大雨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这个人是天主教徒,20世纪最伟大的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
德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她本来不想领这个奖的,但是她还是去了,为了那些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不被关怀的人们。
她穿着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不管是和总统会见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
台下坐着珠光宝气身份显赫的贵人,她视而不见,她的眼中只有穷人。
她是那么瘦小,以至于大家使劲伸长脖子也只能看见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但是当她讲话的时候,台下立即鸦雀无声:“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特蕾莎修女一无所有,但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全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争相给她捐款。
但是她一生却坚守贫困,她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一个是电灯,一个是电话。
她的全部财产是一个耶稣像,几件衣服,一双凉鞋。
她平时不穿鞋,因为很多印度穷人没有鞋穿,如果她的脚上有鞋子,看到穷人也会把鞋子送给他们,这个习惯一直到她逝世。
她在全世界127个国家有600多个分支机构,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发展机构,仅1960年一年,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儿童之家。
她的办公室只有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来访者总是在她的工作岗位——贫民窟,弃婴院,临终医院,麻风病院,收容院,爱滋病收容所……她的机构就在她所服务的每一个地方,他的成员大部分是志愿者。
那些来采访的全世界的著名记者,必须和她一样蹲下来为穷人病人喂饭送药。
无处安放的灵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的自虐性格解读
特 蕾 莎 是 米 兰 ・昆 德 拉 在 其 最 负 盛 名 的 小 说 《 不 能承 受 的生命 之 轻 》 中塑 造 的一 个 女性 形 象 , 在
轻 与重 、 灵与 肉的交织 和纠缠 之 中 , 昆 德 拉 刻 画 了一 个 令 读 者 难 忘 的 女 性 形 象 特 蕾 莎 。 生 命 充 满 着 机 遇
出生年 代 的权力 , 加之 托马斯 所谓 “ 性友 谊” 的存在 ,
让 她 一 直 过 得 很 痛 苦 。生 存 环 境 的 恶 化 、 心 理 上 的 无 限痛苦 , 似 乎 都 为特 蕾 莎 提 供 了 一 个 为 摆 脱 痛 苦 、 追求 充满 力 量 和 快 乐 的环 境 而 “ 不得不” 离 开 的 理 由 。 昆 德 拉在 小 说 中 写道 : “ 假 如 一 个 人 被 迫 在 个 人
摘 要 : 特 蕾 莎 是 昆 德 拉 塑 造 的 一 个 自愿 受 虐 的 女 性 形 象 , 是 昆 德 拉 为 探 寻 存 在 中 的 某 个 疑 问 而 创 设 的 典 型 人 物 。 从 出生 就 受 母 亲 和 周 围环 境 的 影 响 , 特 蕾 莎 逐 渐 形 成 了 软 弱 顺 从 的 性 格 。 在 爱 情 生 活 中, 特 蕾 莎 虽极 力 与 母 亲 抗 争 , 以 追 求 灵 肉和 谐 的 天 堂牧 歌 式 的 爱 情 , 但 她 始 终 摆 脱 不 了 世 俗
一
个 无 名 之 国 。捷 克 斯 洛 伐 克 的 国 家 政 要 被 苏 联 军
队像罪 犯一 样一个 个带 走 , 人 民 对 苏 联 人 的仇 恨 , 像 酒 精一样 , 让 人 昏 了 头 脑 。在 这 残 酷 的 战 争 中 , 特 蕾 莎 的表 现是 激进 的 、 勇 敢 的 。 在 被 占领 的 头 七 天 里 , 特 蕾莎 甚至 沉浸 在苏 联 坦 克 给 她带 来 的安 宁 渗入
谈特蕾莎步入灵肉统一理想世界的历程
大 众 文 艺159摘要: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这一形象实际上是昆德拉留给人类的希望。
特蕾莎一直在追寻灵肉统一的理想世界,从逃离“母亲世界”到躲进“爱情世界”再到回归人本性的“牧歌世界”,她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寻,而是最终在牧歌世界的本性回归中找到了生命的出路。
关键词:特蕾莎;灵肉统一;理想世界;历程;本性回归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我觉得昆德拉真是一代文化巨匠,他用充满哲理与智慧的语言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个迷宫,正当困惑沮丧之余,他又力挽狂澜,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向阳光世界的道路,使人豁然开朗,这正如阿拉贡所说:“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通过特蕾莎这一形象不断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向读者揭示了回归人本性的宁静淳朴的牧歌世界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一、亲情的迷失——逃离纯肉欲的“母亲世界”因为特蕾莎的到来,她的母亲开始了不幸的人生,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继而在抛却青春、暴露粗俗的自我毁灭中不断沉沦,所以特蕾莎从一出生就注定受到母亲的冷漠与仇恨以及无尽的摧残。
她不仅通过灌输自身不幸的根源是特蕾莎,促使特蕾莎相信“如果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那么做女儿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大写的错误”[1],进而在犯罪感的推动下辍学端盘子,主动“操持家务,照顾弟妹,每个星期在洗洗涮涮中度过”[2],使其肉体在没有灵魂的重复劳动中备受摧残。
此外,她还通过暴露自身的粗俗,让特蕾莎生活在私生活消失的“肉体集中营”,不断蚕食她脆弱的灵魂。
不仅纵容丈夫偷看特蕾莎洗澡,更对特蕾莎的防范破口大骂;还经常穿着内衣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时候连胸罩也不穿;大声擤鼻涕,一五一十地跟别人细讲她如何做爱;给别人看她的假牙,让人顿时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这种变态的“母亲世界”中,特蕾莎感受到的不是母爱的温情脉脉,反而是耻辱、厌倦、恐惧和反抗,以至她会经常偷偷地照镜子,因为在镜中可以看见自己的灵魂。
不断抗争、追寻幸福的特蕾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解读
不断抗争、追寻幸福的特蕾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解读摘要:米兰·昆德拉擅长把主人公置身于人生的两难处境中,来思考有关生命存在的哲学话题。
本文尝试在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以女主人公特蕾莎和她追求幸福的故事,撬开他思索生命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在人类普遍的境遇中探究灵与肉、轻与重等哲学命题,思考在人类不确定性中的智慧存在、幸福仰望,让小说永恒地照亮我们的生活世界,不辜负我们这只有一次的蓬勃生命。
关键词:女性,幸福,抗争,轻与重意义生活中,我们面对压在身上的种种重担,是积极主动、毫无怨言地扛起,还是逍遥自在、随心所欲地逃避,哪一种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样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段有关“轻与重”的名言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书中随处可见的类似有关哲学命题的思考,饱含着思辨的智慧闪光。
他擅长由这样的哲思引出主人公重大关口的两难处境。
笔者尝试欣赏文中特蕾莎这一女性形象,通过她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把握幸福的真谛。
一、离开母亲的集中营、投奔爱人的特蕾莎儿时的特蕾莎生活在一个愚昧、粗俗、隐私随时被公开的让人倍感羞辱的世界里,母亲将自己由于择偶不慎而带来的不幸婚姻归罪到女儿特蕾莎身上,并下定决心要把上进的女儿拉到跟自己一样低微屈辱的生活境遇里。
特蕾莎的自尊和人格被完全践踏在母亲的脚下。
虽然她在中学学习优异,但是母亲让她辍学,在家做家务并照顾弟妹,接着在小酒馆里做女招待。
但是她渴望出人头地,憧憬过上灵肉合一的幸福生活。
她坚持写日记,以书来对抗周遭不堪的生活,她也聆听到另一个崇高世界里贝多芬乐曲的召唤。
二、进入丈夫的集中营、到瑞士尝试新生的特蕾莎自从遇遇到了儒雅有礼、在布拉格当脑外科专家的托马斯,几次偶然巧合让特蕾莎感到灵魂的升腾,她觉得托马斯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爱人,于是开启了一场爱的奔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四部《灵与肉》读11——特蕾莎的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四部《灵与肉》读11——特蕾莎的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四部《灵与肉》读11——特蕾莎的梦这是小说的一个艺术结构:描写人物的一天,把人物在这一天里的不同场景镶嵌在伦理的框架里,或者说,依据生命的一定伦理,安排这一天的不同场景,每一个场景里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细节,只要留心,就会看到这一天的轮廓,而在这轮廓里的场景和细节,都似乎没有时序关系。
从这一天看,这一部分的那些场景和细节,就有了逻辑关系。
特蕾莎早晨起来牵着卡列宁出去买早点,回来陪托马斯一起吃早餐。
托马斯上班后,她再躺下补睡一会,有时候去洗桑拿。
下午三点半走着去上班。
凌晨一点半时分回到家,托马斯已经睡了。
现在只剩下特蕾莎躺在托马斯身边睡下这一时序的描写了。
在这一时序里,特蕾莎在做梦。
特蕾莎不止一个早晨出去买早点;也不止一次去洗桑拿,或者说她的每一天都有托马斯去上班的独自时间;她也不止一次在下午三点半走路去上班;她每一天都要在上班的时间里,做自己的工作,面对很多客人;她每一天都在午夜时分算好帐,把钱交给经理然后回家。
小说家把这不止一次场景浓缩为一天,再在每一个场景里设计关乎伦理的细节描写,就这样构成了特蕾莎的故事,从而描写了特蕾莎在不断重复的生活里的生命存在(伦理)。
特蕾莎的梦:1、出现在这个梦里的人物:托马斯;彼得山上的六个人,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把手枪,另外两个帮着这个人把其余的三个人蒙上眼睛,扶他们到一棵树下,被蒙上眼睛的三个人和特蕾莎一样,是为“死”来寻求帮助的。
2、梦中事情性的地方:先是在家里,然后是一个特蕾莎和托马斯以前常去散步的小广场,然后是彼得山上,最后是特蕾莎下了山。
3、梦的起因是:特蕾莎告诉托马斯:她知道没有权利抱怨,也不想让自己再嫉妒,可是她无能为力,阻止不了自己,她想请托马斯帮帮她;托马斯带她来到以前两个人经常散步的小广场,告诉她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你到彼得山上去。
”她不想去,她感觉身体很虚弱,但她听从了托马斯,为托马斯去了彼得山。
特雷莎的觉醒
对统一。在逃离母亲 的世界后 , 她渴望借 由与托马斯的爱情与婚姻变得独立且找 回自我 , 但是很快在
婚姻 中失望 的她承载着矛盾与痛苦 , 她不愿背叛 自己对于灵与肉相互结合的追求 , 却又不断努力去靠 近 自己的爱人——托马斯 的价值观 , 在这个矛盾重重 的过程中 , 她始终代表着“ 重” 的求索与挣扎 。她 也 曾试图通过与工程师的出轨来寻找心灵上对于托马斯价值观的认 同, 却陷入了更深 的痛苦。因此 ,
1 2 2・
学” , 借 由托马斯的 口, 作者带领我们不断去思考追问生命 的意义何在 , 既然人生是 “ 永劫轮 回” , 那么我 们是选择“ 轻” 还是选择“ 重” 呢? 托 马斯虽 然是浪荡公 子 , 但是却是非 常受到读者喜欢 的人物形象 , 他身上有 着真实而迷人 的气 质 。一个悲凉甚至弱小民族 的何去何从 , 在他的身上体现着 。这个人物的悲剧性 , 恰恰融人 了作者对 于 民族 问题 政治 视 角 的把握 。 与托马斯 的“ 轻” 所相对 的, 是特雷莎 的“ 重” 。特雷莎是 2 O 世纪鲜有 的颇具深度 的女性人物形象 , 她 的身上有着女性对于情爱的思考与追求 , 对“ 灵和肉” 归宿的追 问。在小说 中, 她波折而充满隐喻 的 坎坷命运也揭示出她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以“ 认真” 作为行为方式的特雷莎, 要求着灵与肉的绝
一
、
米兰 ・ 昆德拉的“ 轻" 与“ 重"
米兰 ・ 昆德拉的“ 轻” 与“ 重” 通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深刻地体现出来 , 这部小说抛给世界文学
一
个始 终值 得深 思 的问题 , 即“ 轻” 到底 指什 么 ?小 说揭 示 的“ 轻” , 指 个体 游 离于 它所 依 附的整 体之 外 , 种 归属 感 的缺失 , 这 是让 人 所 无法 承受 的 。通 过 层 层 隐 喻 , 让人 似 乎 感 受 到生 命 中情若 游 丝 的“ 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人物形象分析 特蕾莎是怎样的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人物形象分析特蕾莎是怎样的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人物形象分析特蕾莎是怎样的人【导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很经典的小说,而特蕾莎是其中的主要人物,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是怎样的人。
德蕾莎修女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德蕾莎修女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说,我帮德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
德蕾莎修女生于1910年8月26日,12岁时,她立志当修女。
19岁时她进入修道院,被命名为德蕾莎修女。
后来她被派往印度。
德蕾莎修女18岁就来到印度,之后就再没有离开那里。
1952年夏,为穷人找到爱与尊严,她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一个18岁的姑娘,自己都居无定所,而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推着小车在垃圾堆里、水沟里、教堂门口、公共建筑的台阶上,去拣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遗弃的婴孩、垂死的老人,然后到处去找吃的喂他们,找药给他们治病,求医生来帮助他们……许多人亲眼看见德蕾莎修女从水沟里抱起被蛆吃掉一条腿的乞丐,看见她把额头贴在濒死的病人的脸上,看见她从一条狗的嘴里抢下还在哭叫的婴儿,看见她把爱滋病患者紧紧地搂在怀里,告诉他:耶稣爱你,他在天上等你……1979年,德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了领奖台。
不论是和总统会面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
台下坐着珠光宝气、身份显赫的贵人,她视而不见,她的眼中只有穷人。
台下立刻鸦雀无声。
“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德蕾莎修女这样说。
以穷人的名义领奖,是因为她一生都以穷人的名义活着。
当她知道诺贝尔奖颁奖大会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时,她恳求大会主席取消宴席,她说:“你们用这些钱只宴请135人,而这笔钱够15000人吃一天。
”宴会被取消了,修女拿到这笔钱,同时还拿到了40万瑞币的捐款。
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也被她卖掉了,所得售款连同奖金全部献给了穷人。
对她来说,那些奖牌如果不变成钱为穷人服务就一钱不值。
从1928年德蕾莎修女只身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超过了13.9万,分布于全世界。
她的同工没有任何待遇,连证件都没有,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牺牲和奉献。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心得体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心得体会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心得体会生命看似轻如鸿毛,然而,人们常常感叹着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让人们感觉到沉重呢?“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托马斯一直都认为,就算与特蕾莎一起时,他也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宁愿享受“轻”,也不愿去承担那份“重”。
然而,当特蕾莎离开他时,他确实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到无比的自由,但是,很快这种轻飘飘的失落感又让他难以忍受。
当负担完全的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几乎远离大地上的生命,其飘忽不定生命中的运动变得太自由而没有束缚,慢慢地,人生也将失去了意义。
生命永远是最为复杂的东西,轻与重的转换,灵与肉的扭缠,生与死的轮回,各种各样交叉重合时的的对立,也许这就是生命的面貌吧。
生命在温馨明媚的白昼和阴郁冷暗的黑夜之间,没日没夜地延续……然而即使生命是矛盾的源头,即使生命是个谜,它对我们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取代的。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轻与重,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地闪现着,生存、理想、媚俗、背叛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却永远地不能被逃离,生命之重,使人感到沉重的压力。
正如文中托马斯感到特雷沙的嫉妒之重。
正如特雷沙的梦给托马斯带来的谴责。
生命之轻,使人感到无聊空虚。
正如特雷沙的离去使托马斯的铁球滑落脚踝,但他却为奇异抑郁的自我迷醉而感到罪过。
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沉重是真的悲惨,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每天我们行走在这纷繁的尘世间,早已习惯了匆匆的步伐,早已习惯了平平淡淡不带喧嚣的色彩。
不管是轻也好,重也罢,生命中度过的日子就是有孰轻孰重的,实在难以掂量。
当我们因害怕承担生命之重,放任自己去享受生命之轻时,留给我们的也必然是比以前的重还要更重的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所以,不要去掂量,不要去品味,只要不失重,那么我们就可以走得踏实,走得坦然。
特雷莎的觉醒
特雷莎的觉醒张丽【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
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
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
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Tereza is one of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she is the spokesman of“heavy”,her complex inner, special character and also her pursuit of love for the harmonious and unified about body and soul show the heavy life. But Tereza's dreams and obey when face her rival in love Sabina cor⁃responding the lifeof“lightness ”brightly. With the pain of“heavy”, Tereza begins to turning“light”, her complicated emotional world and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change life to another extreme form. By the life forms of duality"light and heavy"question closely and show Tereza’s female self-consciousness awareness in an in⁃complete pastoral love,she experienceddepress, escape and struggle again and again ,finally, she truly making the self-awareness light shine.【总页数】7页(P122-128)【作者】张丽【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相关文献】1.觉醒种种--分析《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得娜的觉醒意识 [J], 赵昱2.设计的觉醒,文化的觉醒读《设计的觉醒》 [J],3.特雷莎•梅辞职演讲的及物性分析 [J], 黄怡;李莉华4.顺应论视角下特雷莎·梅演讲中的政治委婉语研究 [J], 郑玉琪;孟旭洁5.一样的觉醒,不一样的命运——对比分析《觉醒》与《海伦娜的觉醒》中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 [J], 张红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圣人”特蕾莎的“黑暗”一面
“圣人”特蕾莎的 “黑暗”一面“神圣”这个词似乎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赋予特蕾莎的标签,在一些人眼里,答案甚至恰恰相反9月4日,一个礼拜日,梵蒂冈灼热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下,成百上千穿着蓝边沙丽的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在圣彼得广场前排就坐,与她们一同落座的还有13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500名无家可归者。
一场盛大的弥撒即将在此举行。
略呈椭圆形的圣彼得广场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面朝广场一侧的石柱柱顶,各刻着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是罗马天主教会承认的圣人圣女。
这一天,一直以关爱世上穷人著称的特蕾莎修女也将成为他们的一员,“特蕾莎修女是无私奉献和神圣的象征。
”教皇方济各盛赞道,“她在路边那些耗尽气力、垂死挣扎的人前弯下腰,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天主赋予的尊严。
”教皇方济各在弥撒上为特蕾莎修女封圣,这位“特蕾莎嬷嬷”从此正式走上“圣坛”。
封圣典礼上,方济各宣读对特蕾莎的评价时,圣彼得广场上屡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对她的追随者而言,这个称号不过是一个形式,他们相信这位身着经典蓝边白色沙丽的修女,一直以“活着的圣女”存活在所有人心中。
然而,“神圣”这个词似乎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赋予特蕾莎的标签,在一些人眼里,答案甚至恰恰相反。
“黑暗的圣人”9月4日,梵蒂冈,教皇方济各在当天的弥撒上为特蕾莎修女封圣,十万信众从世界各地前来(IC图)4日的封圣典礼观者如市,在场的人似乎都兴奋无比。
来自各地的修女、神父、朝圣者、志愿者和游客们分摊了十万张似乎是人人垂涎的弥撒门票。
一个由40名印度人组成的团体从意大利马切拉塔赶来,向这位曾在加尔各答贫民窟工作的女性致以敬意。
另一个100人的团体从科索沃驱车前来,高举着“特蕾莎修女:请为我们祈祷”的横幅。
“她把她的心给了世界。
”52岁的夏洛特·桑巴说,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特意从加蓬奔赴这场弥撒。
这一天,纪念特蕾莎修女的活动并不只限于罗马,同样也在特蕾莎修女的诞生地——现马其顿共和国的斯科普里举行,印度加尔各答、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等多地也举行了类似的纪念活动,那里都住着与特蕾莎同样种族背景的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轻与重的的抉择如雾里看花,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清自己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米兰▪昆德拉用他精妙的语言,在这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但人生中很难协调轻与重,灵与肉,大多数人都是很尴尬地存在着,以一种别扭的方式生活着。
下面是本文库给大家整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生,所以重,所以轻,所以有了轻重的抉择。
当你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许你想拥有的只不过是片刻的安宁,一份能让生命重拾轻松自在的安宁,而当你能够没有任何牵挂任何束缚地活着的时候,此时的你大概最想拥有的是那份被人需要被人依赖着的存在感和负重感了吧!因此,生命,孰重孰轻,实难掂量。
然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被迫地接受命运给我们的一切吗?诚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作者米兰▪昆德拉主要从男女性爱这一另类新奇的角度对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存在的方式进行"浅入深出"的哲学性思考。
虽然作者在这本书里始终是围绕着生命的轻重抉择去叙述,去牵引情节的发展,但直至书的最后,作者都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该择轻或择重,相反地,作者极力通过书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引领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属于每一个读者自己心中的答案。
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它们压到地上。
但在历史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
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几句话,是被人们奉为经典看待的,同时,它也是整本书唯一一处对"轻与重"这一对立面进行的直观的两者关联性的阐述。
特蕾莎修女的信仰危机
特蕾莎修女的信仰危机特蕾莎修女的信仰危机David Van Biema编译:十三姨夫基督对你有特殊的爱。
但是对我来说,沉寂和空虚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我极目四望却一无所见,我侧耳倾听却寂静无声。
——摘自特蕾莎修女1979年9月致迈克尔·范·德·皮特(Michael Van DerPeet)牧师的信1979年12月11日,特蕾莎修女,“贫民窟的圣人”,来到奥斯陆。
尽管气温已是零下,她依然披着她那标志性的蓝边莎莉,脚上只穿着凉鞋。
这一天,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特蕾莎修女把博济会从自己一个人在印度加尔各答街头对穷人的默默关注发展成提供人道主义关怀的全球志愿组织。
在获奖致辞时,面对世界的是人们心目中期望的特蕾莎修女:“我们不能只爱上帝却不喜欢自己的邻居。
当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时刻,上帝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
你我必须去发现和解救基督的苦难。
”她继而谴责了堕胎行为并痛惜西方世界青年吸毒成风。
最后,她提醒人们即将要到来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光芒四射的喜悦”是真实的,因为基督无处不在。
“基督在我们心中,基督就是我们遇到的穷人,基督就是我们给予和得到的笑容。
”此前三个月,特蕾莎修女在致密友迈克尔·范·德·皮特牧师的信中(此信直到最近才公诸于世),她笔下的基督却远离她的心灵。
“基督对你有特殊的爱。
但是对我来说,沉寂和空虚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我极目四望却一无所见,我侧耳倾听却寂静无声……口中的祈祷仿佛不是发自我的内心……请为我祈祷,我愿意接受主的安排。
”相隔仅仅三个月,特蕾莎修女似乎判若两人。
我们面前是一个如此矛盾的形象:表面上她是一个安静平和的祈祷者,百年来人类的楷模之一,她成就与笃信上帝密不可分;而她的内心世界却是一片没有神的沙漠。
一本名为《特蕾莎修女:照亮通往天堂之路》的书向我们展现了她不为人知的一面。
书中引用了过去六十六年来特蕾莎修女和她的忏悔牧师以及教会之间的往来书信。
特蕾莎修女作文素材
特蕾莎修女:将爱播撒人间一、人物简介特蕾莎修女(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作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因此变被祝福的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二、主要经历①兴办学校1948年,38岁的特蕾莎修女离开爱尔兰的罗瑞托修道院,来到印度加尔各答。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了罗瑞托修女穿着的蓝色的道袍,改穿印度平民妇女常穿的白色棉纱丽。
特蕾莎修女是在车站后面的贫民窟展开工作的。
白天的经历让特蕾莎修女难以入睡,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不但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不会数最简单的数字,将来长大了怎么办?要从根本上解救这些孩子,莫过于让他们掌握知识!于是,在贫民区里办一所露天学校的想法,在特蕾莎修女的头脑中成熟了。
第二天,在一块大树下面的空地上,特蕾莎修女宣布那里就是教室,地面就是黑板,愿意念书的就坐下来。
经过她的耐心说服,巴布首先坐了下来,接着又坐下了四个孩子。
特蕾莎修女饶有趣味的讲课,渐渐地吸引了他们,其他的孩子也慢慢地走近了大树。
等到第二天特蕾莎修女再次来到大树下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用破布、木板等物搭起了一座帐篷,坐在里面的小孩也比昨天多得多了。
就在这简陋的“教室”里,特蕾莎修女除了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读读写写之外,还教他们卫生常识,比如刷牙、洗脸、洗澡等。
她还亲自带孩子们到井边,一个个教他们如何洗澡。
贫民窟的妇女们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地,她们也仿效特蕾莎的做法,替自己的孩子洗澡了。
特蕾莎修女在贫民窟办露天学校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一个星期后,来听课的孩子达到了一百多人,后来又增加到了五百多人。
特蕾莎之“梦”的解析
文本解析2014.7.B《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梦”是理解特蕾莎“生存编码”的钥匙。
本文尝试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以创伤理论为视点,解析特蕾莎的系列梦境,揭示“梦”的隐含意义,窥探梦者的深层心灵世界,呈现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领域,全面、深入地“走上”特蕾莎追求灵肉统一的苦旅。
在昆德拉看来,小说审视“存在”,“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小说家画出存在地图,从而发现这样或那样一种人类的可能性”[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作家以“灵魂”与“肉体”、“发晕”与“软弱”、“牧歌”与“天堂”为关键词,组成女主人公特蕾莎的“生存编码”。
[1]而“她的梦好似变奏的主题,或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片段,反反复复”[2],“梦”成为“理解她‘生存编码’的钥匙”[3],是对生命存在可能性的一种探寻。
特蕾莎追寻灵肉统一,渴望逃离母亲“肉体集中营”的创伤。
在“爱”的世界里,托马斯的灵肉分离再次将其挫伤,特蕾莎又面临被打回那个肉体同一、没有灵魂的“母亲世界”,“发晕”与“软弱”相随,成为治疗创伤的“新伤”。
最后,特蕾莎、托马斯返回自然,在乡村“牧歌”中,与卡列宁(一只狗)过起单调而幸福的生活。
正如卡列宁步入“天堂”前的微笑,刹车失灵的卡车将二人带走,特蕾莎灵肉统一的理想在“天堂”实现。
创伤:母亲“肉体集中营”与灵肉统一理想创伤(trauma)“常指日常生活中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性影响,常由于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4],简言之,是心灵遭受意外事件的伤害。
在认知层面,创伤的表现之一便是噩梦。
小说中,特蕾莎噩梦不断,成为她生活、爱情的一种“见证”。
梦里,灵魂、肉体一同出场,却总是伴着分离之苦。
特蕾莎有个“游泳馆”的梦:巨大、封闭的游泳馆里,二十来个赤裸女人,围着游泳池不停地走。
游泳馆顶上,悬着一个硕大的篮子。
戴着宽檐帽的托马斯坐在里面,不断给女人们下令,要她们边走边唱,还要不断下跪。
哪个女人没跪,她就会被枪打死,而她的死只会引起剩下女人的一阵哄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蕾莎和萨宾娜形象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的幻象建构了人本身的内部世界与他周围的外部世界的联系。[2]因此,虽然“镜像阶段”从时间上说只占据了人一生中短短的一年,但它给人带来了终生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这种自我的幻象能从我们在成人以后所树立的作为自己镜像的他人那里得到实现。尽管如此,这种幻象只是一个镜像,它永远不可能作为真正的“自我”而得以实现,由此引来了人终生不可避免的悲剧:人永远不能实现自我的“理想自我”。
也就是说特蕾莎想透过她自己完整统一的镜中形象这一假面看见她真实的自我这样看来特蕾莎希望看见镜中的自我形象与真正的自我的不协调的这一愿望特蕾莎希望在镜子中看见的那个具有和她母亲相似外形的形象并不是她的自我似乎与拉康的镜像理论有相悖之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蕾莎和萨宾娜形象
摘要:本文运用“镜像”理论来分析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两位女主人公特蕾莎和萨宾娜。人永远不能实现其“理想自我”和永远不能得到“自我”的完整统一,特蕾莎和萨宾娜这两位女性的人物性格和生活经历体现了“镜像阶段”带给人的终生不可逃脱的巨大影响。
[9]见Charles E. 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 Houghton College.1994.p157.
[11]、[13]、[14]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15]杜声锋.拉康结构及其精神分析[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部《灵与肉》读13——特蕾莎的喊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部《灵与肉》读13——特蕾莎的喊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部《灵与肉》读13——特蕾莎的喊叫米兰的小说从来不是爱情小说,至于一些人从他的小说里专读男女性爱的文字描写,只能是自己糟蹋自己。
但与其应该读米兰小说并且深读而不读的人来,这些人还算高尚一些。
因为,他的专读,如果有害,也不过是以自己为害。
而那些该读而不读的人,要永远沉沦在尘世的恶俗里害很多人以满足自己或者属于自己的少部分人的欲望。
高尚在这里的意义表达的是中性色彩。
如果把视角放低些,那些所谓高尚的人,猥琐得十分显明,这应该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
错以为米兰小说是爱情之书的错,或者眼睛只看了表面,正如这个世界里只存在着男女两性之人,就称这个世界是爱情世界,或者性的世界。
这样的眼睛之错很荒唐,也很可笑。
米兰小说的故事以有爱的关系之男女为人物形象,从对世界的认识论看,是不应该视其为错觉的原因的。
我一直以来认为米兰的小说是在描写生命的伦理。
生命的伦理存在于生命现象之下。
生命现象是作为他的伦理小说的描写的必然对象。
生命现象,从小说的描写看,有人,有故事,故事多种多样。
但什么是最能从深层表达生命的伦理的生命现象呢?米兰看到了人类历史到今天为止,把人的生命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存在显示了出来。
他看到了历史的这种显示,并且,他深深地明白,历史的这一显示的意义是什么?历史在告诉人类,从这里走出去吧,从自己的身上爬出去,只有这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人类的存在危机。
小说要承担起这样重大的意义表达,或者说,一种生命现象给了他独到的明白,为了这一意义,他只能去不断地描写这一生命现象,表达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纠结。
这一纠结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今天到了该让它明白的时候了。
因为,人类在这种纠结里跌跌撞撞已经走到了自我灭绝的边缘。
该明白了。
这一纠结的根本性是,爱还是不是人类存在的惟一价值?之所以会有爱的疑问,是因为人类在自己的历史里,在爱的轻与重之间摇摆不定,所向迷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3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3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
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但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
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
打开也毫无意义。
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
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
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
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
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
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
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
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
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
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
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
昆德拉真是不走寻常路噢~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的还是不明白,但是大致有个轮廓。
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特蕾莎步入灵 肉统一理想世界 的历程
吴丹 ( 江苏省江南大学文 学院 2 4 2 1 12)
摘要 :在 《 不能承 受的 生命之 轻 》中 ,特 蕾莎这一形 象 实际上 是 昆德拉留给人类的希望。特 蕾莎一直在 追寻灵肉统 一的理 想世界 , 从逃 离 “ 亲世界 ”到躲进 “ 母 爱情世界 ”再到 回归人本性 的 “ 牧歌世 界” ,她并没有放 弃对理 想的追 寻,而是 最终在牧歌世界 的本性 回归 Leabharlann 中找 到 了 生命 的 出路 。
关键词 :特蕾 莎;灵 肉统一 ;理想世 界;历程 ;本性 回归
重 读 米兰 ・ 昆德 拉 的 《 能 承 受 的生 命 之轻 》 后 ,我 觉 得 昆 不 德拉 真是 一代 文化 巨 匠,他 用 充满哲 理 与智 慧 的语 言带领 我 们进 入 了一个个 迷 宫 ,正 当困惑 沮丧 之余 ,他 又 力挽 狂澜 ,给 我 们指 明 了一 条 通 向 阳光 世 界 的 道 路 ,使 人 豁 然 开 朗 ,这 正 如 阿 拉贡 所 说 : “ 的作 品使 我坚 信 人类 一定 会 生存 下去 ,世 界一 定 会生 他 存 下去 ,我 全心 全意 在这 个 世界 上所 信仰 、寻求 和热 望 的一 切都 将 恢复 其人 性 的面貌 。”通 过特 蕾莎 这一 形 象不 断挣 扎 的心 路历 三 、本 性 的 回 归 —— 回归 自 然 灵 肉统 一 的 “牧 歌 世 程 ,他 向读 者揭 示 了回 归人 本性 的宁 静淳 朴 的牧 歌世 界才 是 人类 界 ” 最 终的归 宿 。 苏 格 拉 底 说过 : “ 起 初 是 圣 洁 和 无 性 的 ,只 有 在 产 生 了 人 罪恶 之后 ,才失 去 了他们 的 精神 实质 , 获得 了他 们 的动物 性质 , 亲情 的迷失— — 逃离 纯 肉欲 的 “ 亲世界 ” 母 因 为特 蕾 莎 的到 来 ,她 的 母 亲 开始 了不 幸 的人 生 ,认 为 一 具有 了性 的 差别 ,女 人 也就 成为 了男 人 肉欲 的堕落 性质 的人格化 切都 没有 意 义 ,继而 在抛 却青 春 、暴 露粗俗 的 自我 毁 灭 中不 断沉 的体 现 ,但最 终 返回 到神 圣 的 同一性 以后 ,所 有 的性 的特 点将 消 ・ 沦 ,所 以特 蕾莎 从一 出生 就注 定 受到母 亲 的冷 漠 与仇恨 以及 无 尽 失 ,最初 的 精神 实质 将 重新 获得 。” 理想 世 界 的破产 让特 蕾莎 的摧 残 。她 不 仅通 过 灌输 自身 不幸 的根源 是特 蕾 莎, 使特 蕾 莎 重又 陷入 了 “ 亲世 界 ”,但 作 者并 不局 限于 此 ,其伟 大在 于给 促 母 相信 “ 果母 性 是一种 大 写 的牺 牲 ,那 么做 女 儿就 是永 远无 法 弥 人 以光 明, 开拓 出 了一条 通 向理想 世 界 的道路— — 回 归本性 。而 如 补 的大 写 的错 误 ” “, 而在 犯 罪 感 的推 动 下辍 学 端盘 子 ,主 动 昆德 拉认 为本 性 回归最 直接 、最根 本 的途径 就 是返 回 乡村 ,投入 进 “ 持家 务 ,照顾 弟 妹 ,每 个星 期在 洗洗 涮 涮 中度过 ” ,使其 大 自然 的怀 抱 。 操 肉体 在没 有灵 魂 的重 复劳动 中备 受摧 残 。此 外 ,她还 通 过暴 露 自 在 灵 肉分 离 的人性 扭 曲 中,重 返 自然 以逃 离政 治迫 害 以及城 身 的粗 俗 ,让特 蕾 莎生 活在 私 生活 消失 的 “ 肉体 集 中营 ” ,不 断 市 文 明 的喧 嚣 、倾 轧 、背叛 无疑 是 一种 出路 ;但 更 为重 要 的是在 蚕食她 脆 弱 的灵魂 。不 仅纵 容丈 夫偷 看特 蕾 莎洗 澡 ,更 对特 蕾莎 僻 静单 调 的乡村 ,灵与 肉回归 到人 的原 始统 一状 态 。在 这种 牧歌 的防 范破 口大 骂 ;还 经 常 穿着 内衣在 房 间里 走来 走去 ,有时 候连 世 界 中 ,没 有太 多 的诱 惑和 激情 ,一切 都不 是 “ 我们 引 向未知 将 胸罩 也不 穿 ;大声 擤鼻 涕 ,一五 一十 地跟 别 人细 讲她 如 何做 爱 ; 的 直线 赛跑 ,也 不 是一 次历 险 ” ,而是 “ 已知 的 事物 中间循 环 在 给 别 人 看 她 的假 牙 ,让 人 顿 时 浑 身起 鸡 皮 疙 瘩 。 在这 种 变 态 的 移 动 ” 。 对 于特 蕾莎 来 说 ,这种 已知 的单调 生 活 比起 托 马斯 带 “ 母亲 世界 ”中 ,特 蕾 莎感 受到 的不 是母 爱 的温 情脉 脉 ,反 而是 给 她 的未知 的痛 苦 要更 幸福 ;而 且 这种 淳朴 的生 活 让人仿 佛置 身 耻 辱 、厌倦 、恐 惧和 反 抗 , 以至 她会 经 常偷 偷地 照镜 子 ,因 为在 于地 上 的伊 甸 园 ,人与 人之 间 因为 没有欲 望 ,灵 与 肉从未 发 生过 镜 中可 以看 见 自己的灵 魂 。也正 因为 此 ,当她 在 镜 中发现 母 亲的 分 离 ,人与 人处 于 一种 最初 的平 等状 态 ,彼 此流 露 的是人 的真 性 轮廓 时,会 “ 固执地 看着 自己 ,调动 自己的 意志 力 ,以虚 化母 亲 情 。因 而特 蕾莎 会把 她 渴盼 已久 的灵 肉统 一 的理 想世 界 寄托于 乡 的影 子 ,然 后 将 之 彻 底 抹 去 ,让 完 全 属 于 她 自己 的东 西 留在 脸 村 自然 的怀抱 中,但 这种 乡 村生 活仅 仅 是 “ 甸 园般 的 田园景 象 伊 上 。每 次成 功 ,于她 都 是令 人陶 醉的 一刻 ,灵 魂 又一 次浮 现在 肉 的一 束 回光 ” ,人类 自从 有 了欲 望 ,走 出 了伊甸 园 ,才成 其 为 体 的 表面 ,如 同船 员 们冲 出底 舱 ,奔 上 甲板 , 向着 天 空 挥 臂 高 人 ,所 以在 田园 乡村 ,人 尽 管受 到 的诱惑 较少 ,但 只 要人成 其 为 歌 。 ” 所 以特 蕾 莎渴 望灵 魂 ,渴 望有 别于 其 它 肉体 ,渴 望为 了 人 ,就永 远存 在着 欲 望 ,这使 得 人与 人之 间 失却 了最初 的平 等 , 自己灵 肉统一 的理想 而逃 离 肉欲 膨胀 的 “ 母亲 世界 ” 。 易在 纷繁 的社 会 中迷 失 自我 ,因 而人类 不 可 能在 田 园乡村 中获 得 二 、爱 情 的追 寻— — 企 图躲 在灵 肉统 一 的 “ 马斯 世 伊 甸 园般美 好 的生活 ,人 类灵 与 肉的两重 性永 远无法 消 除 。 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