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模糊语言作用[论文]

合集下载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常见于日常交流中,如“大概”、“或许”、“看起来”等词语。

这些词语的作用是对原话语进行限制和模糊化,表达说话者对自己判断的不确定性或对听话人的不确定性的关注。

因此,研究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对于准确理解日常交流中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模糊限制语可以用于措辞的委婉和婉转表达。

例如,一个人想要拒绝一个邀请但又不想显得太过拒绝,可以使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考虑的”这样的句子。

这句话中,“如果有时间的话”和“考虑”这两个字眼都是模糊限制语,使得整个句子更为委婉。

同时,模糊限制语也可以用于减轻或降低说话者的责任感。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犯了错,却不想承担全部责任,可以使用“我大概是看错了”或“这也许有点麻烦,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这些句子中的“大概”和“也许”都是模糊限制语,可以使得听话人对说话者的责任的认知不那么强烈,从而降低了说话者的责任感。

此外,模糊限制语也被广泛运用在交流的问答环节中。

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完全正确时,可以使用模糊限制语来表达。

例如,被问到某电影的导演是谁时,可能回答“我记得好像是…但是我不确定”,这个回答中,“好像”和“不确定”都是模糊限制语,可以消除听话者对说话者的不确定性的质疑。

除此之外,模糊限制语还可以用于有效地表达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的观点可能并不十分肯定,但又想尽力表达出来。

这时候,模糊限制语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例如,“我认为可能是这个样子”或“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等用法,可以帮助说话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武断。

总之,模糊限制语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

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可以有效地表达意思,而且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和体验。

因此,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把握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提升高中生物学习效果

把握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提升高中生物学习效果

把握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提升高中生物学习效果摘要:在高中阶段,生物作为重要的课程需要学生深度的把握知识,逐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语言文字规范表达,倘若学生在生物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不够规范或者发生偏差,那么会影响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教师必须要合理规划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崭新的教学视角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让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意识,逐渐的加强锻炼之下更好的探索和交流,最终对于生物知识理解更加完善有着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语言文字规范表达;学习效果;生物学科专业术语;提升策略前言:语言文字规范表达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无论在哪一阶段都应该规范的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这也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关键,更加全面有效的理解知识。

教师在具体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将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放在重要位置上,不断地带领学生进步,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有着更加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每一个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的时候都是重要的主体,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表达的重要意义,在逐步的加强探索和交流之下为实现学生的能力成长和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表达的重要意义教师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度的把握语言文字规范表达,这展现出的重要价值不可忽略。

第一,通过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准确定位高中生物学习当中的相应概念。

在不断的探索和交流之下实施对高中生物语言文字的重点理解,加强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不断的交流,深度的整合高中生物学习,更好的探索其中蕴含的奥妙。

第二,通过语言文字规范表达,这也是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意识和水平的关键方向。

语言文字规范表达一直以来作为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点,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开展教学都应该将语言文字规范表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不仅让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着更加独到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表达行为,更好的展现出自身的文化素养[1]。

解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解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Brief Analysis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作者: 徐仕琼
作者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版物刊名: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3-46页
主题词: 模糊性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交际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

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

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作者:张晓华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日常交际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模糊语言会比清晰语言更得体,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用功能一、引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属性。

1965年美国数学家查德(L.A.Zadeh)从科学意义上研究“模糊”这个概念,他认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线,这种不能精确划定范围的“类别”,在人的思维——特别是模式识别、信息传递和抽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模糊语言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我国语言学家伍铁平在其著作《模糊语言学》中谈到:“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

Crystal和Davy 给出了使用模糊语的四种原因:记忆的缺失;讲话者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谈话的主题不需要一些精确的词语;讲话者故意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来确保谈话的气氛。

从这些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模糊语有着不同的语用功能。

正确的使用模糊语能够使谈话更加灵活、礼貌,从而取得更有效的交际目的。

二、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1、模糊语言能够使谈话含蓄、有礼貌在交流中,人们首先要考虑礼貌问题,这就要求讲话者要使自己的表达符合礼貌原则。

1983年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及这一原则所包含的的6项准则,分别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在日常会话中,由于受一定的语境和不同话题的限制,有时出于礼貌,使交谈双方继续保持友好关系;有时为了尊重对方,给人留点面子,或者为了把话讲得留有余地,或者谈话双方为了缓和谈话气氛,人们往往借助模糊词语来达到这些目的。

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以使整个交谈处于友好的氛围中,使谈话顺利进行。

例如:A is going to the shops.B asks A to buy him some bread.Just as she leaves:)A:So you’d like some bread?B:Or something.Anything edible will do.(Channell,2000:121)在这个对话中,B有意识地减弱了要求的力量,这样使A不至于有被命令的感觉。

生态学视野下的模糊语言

生态学视野下的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生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等,这些问题与自然环境、人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其难以准确描述。另一方面,语言技巧不足和信息差也是模糊语言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生态问题的现状,准确的表达和传播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生态学视野下模糊语言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语言表达风格和技巧
生态问题是一个高度关注的话题,因此在传达信息时要考虑到受众的情况组成部分,通过选择简单而易懂的句式、避免专业术语等方式,可以使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生态学视野下模糊语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生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造成的。通过引入具体的实例和数据、使用严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选择语言表达风格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保证信息准确传达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提高公众对生态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
一、引入具体的实例与数据
实例和数据是生态说明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引入具体的生态实例和相关数据,可以避免语言的模糊和概念的混淆。例如,在描述气候变化问题时,可以引入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实际数据以及其带来的结果。
二、严谨的词语和表达
在生态学视角下,带有科学性的词语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准确描述生态现象和生物学特征。例如,“食物链”、“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词语都有着明确的论述和定义,并且已被广泛认可。通过使用这些词语,可以避免模糊和不准确。
生态学视野下的模糊语言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断扩大,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中也包括语言学。生态学视野下的模糊语言是指在描述生态问题时,语言表达的不清晰性和模糊性。如何避免模糊语言,准确地描述生态问题成为了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课堂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课堂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课堂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一些“使事物变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最早是从语义学和逻辑学的角度进行的,随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这些研究显示出模糊限制语具有重大的功能与应用价值。

本文将在这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本文通过对河北大学英语专业的5节精读课进行课堂录音收集语料,对教师的话语进行转写,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基础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中使用了大量模糊限制语,在5节课中直接缓和语使用了82次,占56.9%;程度变动语使用了46次,占31.9%;范围变动语使用了11次,占7.6%;间接缓和语使用了5次,占3.5%。

直接缓和语和程度变动语是使用较多的两类模糊限制语。

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表示话语真实程度的变动。

如一些副词usually,very,短语kind of,a little bit等。

通过语料发现,使用频率较多的程度变动语是usually,very,kind of,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程度变动语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敢完全肯定的话语说的更加接近真实情形,使得自己的话语更加得体礼貌,避免绝对化。

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指限定变动范围的模糊词,当确切的信息不可能或不需要提供时用范围变动语来修饰数词和量词,如about,almost等。

教师使用范围变动语给予学生话题的变动范围,也使话语更客观。

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所作的直接猜测或指说话人表示对某事持有的怀疑态度。

研究发现,教师使用直接缓和语频率最多,达到59.6%,如短语I think,I guess,情态动词及maybe,perhaps等。

教师使用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表示对所说的信息没有把握,信心不足或表示不确定。

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通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从而间接的表达说话人的态度。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摘要“模糊语言”在生物教材中分布广泛,对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若处理不当,会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带来消极影响。

若运用恰当,则能准确反映自然界中普遍和特殊、简单和复杂、主观和客观的各种生物现象和规律。

如何正确处理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引导探究、标记关键字词、适当拓宽教材内容、“反例”教学、强化训练、示范教学等方面来应对处理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糊语言应对策略所谓“ 模糊语言”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状态的不确定性的物质形式,是语言表现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组所产生的,表示概念的外延难以确定的语言。

在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具体或精确地确定思维对象的范围时,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

一般来说,模糊语言语义不清,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从而产生模糊结论。

对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若处理不当,会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带来消极影响。

相反,若运用恰当,则能准确反映自然界中普遍和特殊、简单和复杂、主观和客观的各种生物现象和规律。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处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的认识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常见模糊语言据笔者的粗略统计,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涉及“模糊语言”的词语有“主要原因”“主要分布”“主要特点”“主要方式”“主要区别”“某些”“有些”“绝大多数”“大多数”“绝大部分”“大部分”“部分”“几乎所有”“一定浓度”“一定条件”“一般”“接近”“通常”“基本相同”“主要”“常常”“轻微”“重度”“大致”“适时地”“有计划地”等,而且许多与重要概念、规律有关。

二、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的应对策略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和听课活动中感觉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模糊语言都不太重视,常常视而不见,忽视它们的存在和重要性,即使看到也不去仔细推敲、琢磨、弄清它们的准确含义。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
N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 “ 模糊语言’及其应对策略 ’
磋照 寅鲢 她

李惠荣 龙岩市武平二 中,福建 龙岩 34 0 6 30
论 "一 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带来消极影响。若运用恰 当, 则能准确反映 自然界 中普遍和特殊、 简单和复杂、 主观和客观 坛
的各种生物现象和规律。如何正确处理生物教材 中的模糊语言?笔者结合教 学实践, 引导探 究、 从 标记关键 字 词、 3拓宽教材 内容、皈 例” 学、 适" - ‘ 教 强化训练 、 示范教 学等方面来应对处理生物教材 中的模糊语言, 高生物教 提
设 计 的学 习 目标 、 内容 、 教师 的授 课意 图、 教师 要提 的 问题 ,
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 当然我
对 学生也 没有放 任 自由, 对学 生达标 测验 中 出现 的错 误及 时 加 以纠 正 , 使学 生 能正 确有 效 的掌握 知 识技 能 。
级的生物导学案主要靠 自己编写, 编写的过程是对照课标要 求, 网上下载~些导学案, 进行整理筛选,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添加和删除, 编辑出适合我们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导 学案。 印好 的导学案, 打 发到其他年级的生物任课老师手中 审阅, 相互检查、 纠错, 使导学案更加完善。 然后交付油印室
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指导学生在学
会的过程 中实现会学, 同时带着问题上课可以大大提高听课
的效率 。 3课堂点拨, . 精讲重点, 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不断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 要针对教学内容 、 学情 、 班情的 不同而作必要的调整导学案, 做到“ 程序性” 灵活性” 与“ 的有
机结合, 不断创造出“ 导学案” 教学的变式来 。 促进教与学相 长,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

论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论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论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摘要:模糊语言是一种在外延上不明确、在内涵上无定指的特性弹性语言,其表达的意思具有灵活性,可以随着语境的变化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

与精确语言相比,在语言外延上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模糊语言主要分词语的模糊和语义的模糊两类。

人际沟通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精确语义表述、委婉应对未明确结论的事项、委婉应对不便说明的事项等。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用功能模糊语言是一种弹性语言,指在外延上不明确、在内涵上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其表达的意思具有灵活性,可以随着语境的变化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与精确语言相比,在语言外延上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模糊语言主要分词语的模糊和语义的模糊两类。

词语的模糊是指一些词语表意模糊,如老师夸奖学生:“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聪明”是指天资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强,那么怎样才能算“天资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强呢”,没有一个确切的指标可以显示。

再如“瘦”“胖”“深”“浅”等,这些词语表面上看起来明确,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标准;语义的模糊是指句子添加了模糊限制语后造成的句子语义模糊,如添加副词“大概”“也许”“可能”、动词的重叠“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及表推诿性动词“再说”等等,例如,有人询问最近公司领导如何安排人事调动,得到的回答是:“还在研究中。

”其中的“研究”就造成了语义的模糊。

在人际交往沟通与工作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1与精确语言互为补充,精确语义表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

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是相对而言的,与精确语言互为补充,能帮助我们理解精确语言的具体含义,在人际沟通中能更准确地描述清楚事项。

例如,“今年该省的新增外来人口109万,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

”一般人对“109万”这个数字并没有概念,但“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就让人明白了“109万”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再如,“一个身高1米86的青年”,有些人其实对“1米86”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如果解释为“比你高半个头”,这样信息接收者就很明了了。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摘要]日常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属性,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究其语言的模糊性,分析了模糊语义在日常交际和公文写作中的功能以及它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模糊语义;文学价值;作用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属性之一,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有所体现,尤其是语义,模糊性更加突出。

波兰语言学家沙夫说过:“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虽说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如果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非常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的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的限制”,那么语言就无法真实地、生动地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世界,无法表达人类复杂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分别讨论模糊语义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的必要性和独特作用。

模糊语义在日常交际中的必要性。

首先,在日常交际中,有时使用模糊语义并不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反而用精确表达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或使听话人不好理解。

例如,古时媒婆在给人介绍对象描述姑娘的长相时说:“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深深的酒窝,小小的嘴。

”其中“大大、弯弯、深深、小小”这些形容词都是模糊的,却也恰当地把一姑娘的长相描述得精致、讨人喜爱。

试想,如果用精确的语言把眼睛“大”到什么程度,眉毛“弯”到什么角度,酒窝“深”到几毫米,嘴“小”到几厘米都描述出来,反而美感全无。

并且听话者并不需要这样精确的信息,模糊的语言已经满足了交际双方的需要,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要求快而省,为此必须借助于语义模糊的语言,这样就能用“寥寥数语”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例如,你向别人炫耀你的一次旅行:“住的是高档酒店,坐的是豪华游艇,吃的是丰盛晚餐。

”“高档、豪华、丰盛”都是语义模糊的词语,没有过多具体的描述,但也成功地传递了你想表达的信息,也使听话者有空间去想象这些模糊概念。

模糊语义的文学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中“模糊语言”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模糊语言”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模糊语言”的教学策略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语言手段与技巧。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殊性语言。

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现行高中生物人教版的教材中,模糊语言随处可见。

在教学中若忽视这些模糊语言,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绝对化,获得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结果或结论。

如果我们能在学习新课时,对这些语言进行仔细推敲、认真解读,在复习时能对这些语言进行归类训练,则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我对模糊语言教学的几点做法,供同行商榷。

一、新授课上,视模糊语言为关键词加以强调对学习新知时遇到的一些重要性的模糊语言,教师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讲。

而应先让学生把这些模糊字、词用笔标出,以引起其有意注意。

然后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如在学习“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时,我先让学生认真研读下面一段文字:“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然后提出下列质疑:对于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我们应该注意哪几个字词?请把它们找出来。

怎样正确理解这些重要的字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把“至少”“都”“同一个”等字圈出,再通过展示剖析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的结构式,引导学生对“至少”一词的深入理解。

如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教材上进行如下阐述:“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我问学生: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为什么课本上要用“一般”一词限制呢?学生分析肯定有特殊的,但不知特殊在何处。

我把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的示意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比较人类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XY和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XX的异同来说明。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后续学习基因组测序时,为什么测定人体的24条染色体的理解有重要帮助。

_模糊_语言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_模糊_语言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张茂奎(郧西县第三中学湖北郧西442628)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对生物的生命现象、规律进行阐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处理生物科学知识,这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繁纷复杂的各种生物,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结构生理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能用一言“准确”地蔽之。

如何做到既准确又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既让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需要教师丰厚的知识的积淀,经验阅历的积累,进取向上的性情和充分备课准备的综合表现。

于是,“模糊”描述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

1 “模糊”描述常用的术语在描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时,常用到“一般”、“主要”、“大多数”、“多数”、“部分”、“大部分”、“有些”、“有时”、“有的”、“常常”、“大概”、“大约”、“估计”、“预计”、“可能”、“或许”等词语。

这样可以充分地阐明生物在物种、生态、遗传诸方面的多样性。

如说明种子结构时,讲到“・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没有胚乳,营养物质・一・般贮存在子叶中”,就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蓖麻等植物种子的特殊构造。

讲昆虫结构时,说“昆虫・一・般有两对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能更好的认识一对翅和没有翅的昆虫。

又如讲生命起源时,说“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过程・可・能是……”,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现在并没有真正完全被人们所认识,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只是科学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现象和模拟实验进行推测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 “模糊”描述在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 该“模糊”时不能“准确”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千姿百态的生命,具有不同层次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繁纷复杂。

在探究它们共同点时,不能简单地进行概括,既要考虑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又要兼顾特殊生物的特殊生命现象,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模糊”,就会有可能以偏概全,出现差错和谬误。

高中生物教材中模糊语言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材中模糊语言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材中模糊语言的作用作者:吕玉虹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1期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及学生认知水平,模糊语言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如何体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系和严密性;如何体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具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教学;模糊语言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6-01一、模糊语言的客观性生物学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在自然科学中生物学又是一门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科,存在许许多多未知领域,有待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加之高中生物教材篇幅有限,对于生物知识只能讲述共性的、有代表性的、有规律性的东西。

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中学生物中的概念、术语、原理及规律等,具有突出的相对性,其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精确语言无能为力,只有模糊语言才能胜任,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教材(必修一、二册,选修全一册),模糊语言就有十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有70多处,“大约”有29处“(最)重要的”有28处,“基本上(的)”有12处,“一般”、“大多数”有12处。

而且绝大多数与重要概念、原理相关,可见,模糊语言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值得注意。

二、模糊语言的作用1、体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教学中应用必要的模糊语言,是使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传授知识,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遵从教材、叙述教材中模糊语言描述的内容,是模糊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所传授的知识才是正确的,如必修本第二册第六章讲到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时,教材共有三处(第22页至23页)强调F2在性状表现上出现的分离比例是“接近于3:1”,这些都是比较严密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如果去掉其中“接近于”三个字,就会错误地认为3:1是个绝对的数值比,那就无法分析和理解一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得出的具体统计数字了。

模糊语言及其在语用中的积极作用

模糊语言及其在语用中的积极作用

模糊语言及其在语用中的积极作用作者:刘洋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5期刘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摘要:该文通过对模糊的定义,分析了模糊语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语用模糊在语言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语用模糊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维持礼貌,增强交际的得体性和策略性,满足政治需求以及委婉的回避等方面。

模糊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语用模糊是为了实现语言交际目标的模糊。

关键词:模糊语言交际影响因素积极作用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9(a)-0126-01模糊是人类语言的特点之一。

所谓模糊,不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语言。

恰恰相反,利用语义的模糊性,语言使用者能准确地反映出生活中的模糊概念。

语言模糊的现象俯拾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加以回避。

1 模糊概念的界定模糊,在语言中随处可见,却没有阻碍人们交流。

模糊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一下几种原因:(1)客观事物本身的界限不清晰,如“他真高”,多高才算高,“高”的界限不清楚;(2)交际中,以情景作辅助,没必要说得精确。

如你朋友来了,住了11天,你会说:“他来住十来天”而不会说:“他来住11天”;(3)利用模糊语言的例子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如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如果改用精确词“从别后,忆相逢,十五回魂梦与君同”,这不是太煞风景了吗?该文中,语用模糊是人在交际中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有意地用模糊的语言阐述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语义,来达到特定的交际意图,广泛运用于各种语言及语体中。

2 语用模糊的成因生活中,人们说,说话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提高交际的效率。

可是,有时候,人们说话含混不清的同时,却又能互相理解,这又是为什么呢?模糊语是怎样形成的呢?2.1 合作原则(Grice)与的礼貌原则(Leech)Grice认为,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说话双方都需要遵守几项基本的原则:数量、质量、方式和关联准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中模糊语言的作用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及学生认知水平,模糊语言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如何体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系和严密性;如何体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具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教学;模糊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6-01
一、模糊语言的客观性
生物学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在自然科学中生物学又是一门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科,存在许许多多未知领域,有待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加之高中生物教材篇幅有限,对于生物知识只能讲述共性的、有代表性的、有规律性的东西。

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中学生物中的概念、术语、原理及规律等,具有突出的相对性,其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精确语言无能为力,只有模糊语言才能胜任,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教材(必修一、二册,选修全一册),模糊语言就有十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有70多处,“大约”有29处“(最)重要的”有28处,“基本上(的)”有12处,“一般”、“大多数”有12处。

而且绝大多数与重要概念、原理相关,可见,模糊语言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值得注意。

二、模糊语言的作用
1、体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中应用必要的模糊语言,是使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传授知识,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遵从教材、叙述教材中模糊语言描述的内容,是模糊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所传授的知识才是正确的,如必修本第二册第六章讲到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时,教材共有三处(第22页至23页)强调f2在性状表现上出现的分离比例是“接近于3:1”,这些都是比较严密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如果去掉其中“接近于”三个字,就会错误地认为3:1是个绝对的数值比,那就无法分析和理解一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得出的具
体统计数字了。

2、体现了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
用模糊语言描述事物既可概括事物的一般性,又不排除事物的特殊性,因此,模糊语言使中学生物教学过程和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给教材处理和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对生物原理的难理解,知识概念会掌握得不准确等,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生物术语中的这种模糊语言所致,如必修本第二册第48页提到“在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这句话本身就隐含有极少数的动物和近一半的高等植物仍然不是二
倍体,往往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几乎”和“过半数”的含义及具体
的事物,产生了“全部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的片面认识,再如必修第一册(第15页)谈到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时指出“……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这里的“至少”有特定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个数量词,而且还是个提示事物本质的关键词,从共性而言,它起到限定作用,从个性上看,说明某些赖氨酸含几个氨基和羧基,如天门冬氨酸含2个—cooh,赖氨酸含2个--nh2等,生物体内的氨基酸的种类很多。

如果没有“至少”,那就很难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是多少。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原理应用的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
示例的典型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知识要求的准确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练习和考核要求的准确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在学生认识中占主导地位等的矛盾,以克服语言模糊性给教学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的有利因素,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先入为主
绪论课开始,教师就必须明确告诉学生,教材中存在许多模糊语言,要注意正确理解与应用,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探索生物奥妙的欲望。

2、当作关键词语
教学中将有关内容的“主要的”、“大多数”、“大约”、“至少”等
作为关键的“字”或“词”之一,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讲,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3、处理好精确与模糊的辨证关系
模糊语言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对于模糊语言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弄通弄懂其含义,应从科学性、客观性角度出发,做到使用教学用语该模糊时就模糊,该精确时就精确,不然,处处精确无法做到,处处模糊无从学起,一般来说,应尽力避免教学语言的模糊性,比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一概念就不能使用模糊语言来进行表达,假如使用用模糊语言来表达的话,就会说成“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4、反例教学
对重要概念规律等的教学,举出一些典型的反例,有利于学生掌握语义的范围,从而加深理解生物知识概念。

5、适当的拓宽
对含模糊语言知识的有关内容,教学中教师进行恰当的拓宽是有必要的。

如必修第二册讲到分解者时指出,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实际上属于分解者的,除了教材所述的之外,少数原生动物和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都属于分解者,如蟹、螨、蠕虫、蚯蚓等。

6、校正训练,深化理解
学习一个单元,教师有意识地编制一些判断、简答题等进行强化训练,认真讲评,纠正错误,深化理解,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模糊术
语来描述生物事实、原理的能力。

生命是美丽的,对美的追求就会促使我们产生接近生命本质的强烈欲望;生命是复杂的,对生命的探索可以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还处在探索阶段,生物世界还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有待于人们的认识和发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巧妙的使用模糊语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真理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