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教育学原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学原理专业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原则具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能力,能够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解决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个关于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示例。

一、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教育学原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深入研究教育学原理相关的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

2.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教育学原理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并能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3.具有教育学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教育学原理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4.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能力,能够参与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工作,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5.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培养周期和总学分要求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学原理研究方法等。

2.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方法学、教育哲学等。

3.选修课程:包括教育政策与管理、跨文化教育、教育评价等。

四、实践环节1.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教育实验等。

2.实践报告:研究生需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并撰写实践报告,反映实践位置的调查和研究情况。

五、研究和论文要求1.研究课题选择:研究生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2.论文撰写:研究生需要按照学院和教研室的要求撰写论文,并通过学术评议。

3.学术交流:研究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

六、评价与考核七、硕士学位授予条件1.顺利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相应考核。

2.成绩合格,能够独立进行教育学原理相关科研工作。

3.成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以上是关于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培养方案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进行具体调整。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基本知识;2.具备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进行高等教育研究;3.具备一定的高等教育决策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4.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2.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高等教育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创新等。

3.拓展课程高等教育国际化、跨文化交流、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可以选择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如高等教育创业、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

三、研究生培养环节1.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包括科研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参与等。

2.科研项目参与鼓励研究生参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3.实习与实践安排研究生进行教育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参与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和项目。

4.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并积极与国内外高等教育相关机构展开合作。

四、研究生综合评价办法1.学术成果评价学生的学术成果,包括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等。

2.专业素养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等方式进行评价。

3.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实习成果、项目管理能力等。

4.科研能力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包括项目参与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

五、培养方案落实与管理1.培养计划管理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并与学生进行签约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责。

2.导师指导与评估分配导师进行指导和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3.学分管理和毕业要求严格管理学生的学分情况,确保学生符合毕业要求。

4.动态管理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研究方向的调整,及时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个概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和细节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01)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研究生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要求掌握丰富扎实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灵活应用掌握的知识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其他工作;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教事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学专业知识、较高的科研能力和素养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中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以及其他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

二、学科专业1.教育学原理2.课程与教学论3.教育史4.比较教育学5.学前教育学6.高等教育学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由导师和导师小组全面负责,实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

课程学习以系统讲授为主,讨论、自学、教育调查、作业(论文)为辅,采取重点辅导、讲座以及任课教师指定参考文献、书目,学生学习阅读后写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介绍本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和个性因材施教。

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六、学位(毕业)论文本学科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1年,并鼓励研究生尽早介入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基本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需要补修教育学基础和普通心理学本科课 程。研究生入学后应及时了解补修课程开课情况,主动地向任课教师提出补修申 请,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和期末考试,考试卷面成绩及格方为通过。补修课程不计 学分,但未完成补修课程或补修成绩 70 以下者不能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2. 教学实践(2 学分)。教学实践主要深入大中小幼教育现场参加教育教学 活动和教育研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考核“合格”为通过。教学实践的 形式可以是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实验、作业、活动方案、课程论文、毕业论文 辅导与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研究等。
十、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学 开课学期 考核 备 时 分 1 2 3 方式 注
10373001 第一外国语(英语,含听力) 216 5 √ √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教育学(0401)
授予硕士学位门类(代码) 教育学(04)
一、学科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是安徽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安徽省最 早的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一。 本学科主动适应、引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以推动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 育现代化发展为使命,立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向教育问题与实践,依 靠教育理论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紧跟国家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建成具有较高 的社会声誉、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学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点。高等教育学是安徽省同学科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 的学科,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省内领先;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学 校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是安徽省唯一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经过多年建设,教 育学学科已成为安徽省同学科中最具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学术研究和研 究生教育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教育学学科现有教授 17 人、博士 27 人,外聘兼职团队、教师 15 人,全国 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8 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充 满活力的学术团队。2012 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 50 余项,获得科研经费 400 多万元,发表 C 刊论文 150 余篇,获各种省级奖励 10 余项。毕业生就业形势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两篇论文获得第一届、第 三届安徽省优秀百篇硕士论文。 教育学学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发展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需求相统 一。学科骨干先后参加国家和省级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与咨询活动,参与安徽省特 殊教育事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制定工作,先后完成国培、省培计划和委托培训 6 千 余人次,促进引领了安徽省特别是皖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 革。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与学科基础: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较扎实的学科基础。

2.研究能力:学生要通过独立参与教育研究项目、完成一定规模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参与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独立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与发展能力,灵活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4.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加强学科交叉与多元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科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推进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课程设置1.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教育技术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3.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包括教育创新与、教育统计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经济、教育法律等。

四、实践环节1.科研项目: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有机会独立承担小型教育研究项目,具备科学研究及报告撰写的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活动,可以选择到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参与教育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五、学位论文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经过答辩合格后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应该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教育学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六、培养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成果以及就业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注重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流程等相关内容。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教育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培养目标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分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1. 学术研究方向•掌握教育学理论与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教育学研究;•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对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具备教育学科前沿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能力,能够参与和开展与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

2. 实践应用方向•具备教育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设计、组织和评估教育实践活动;•具备教育政策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备教育管理与领导能力,能够在教育系统中担任管理和领导职务。

二、课程设置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三个部分:1. 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研究前沿2. 专业课程•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3. 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教育调研•教育案例分析•教育项目设计与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才能完成硕士学位的获得。

三、培养流程1. 培养计划制定与修订在入学时,学生和导师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和学术研究方向等内容。

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学生可以在修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选择个人志愿的选修课程。

2. 学分要求和考核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需修满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3. 学位论文学生在后期培养阶段,需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领域需求,进行课题选择、调研和实证研究工作,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4. 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要经过学位论文答辩,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教育学硕士是一种高等教育研究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的高级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领域专业人才。

教育学硕士课程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完成,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论文。

以下是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以下特点:(1)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深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

(2)具有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组织教育事业。

(3)具有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领域开展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4)具有跨学科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教育领域快速变化的需求。

2.教育学硕士培养课程设置教育学硕士培养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与决策、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选修课程包括教育领域的相关专业课程,如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等。

3.教育学硕士培养论文要求教育学硕士论文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学术标准和要求。

硕士论文要求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理论和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硕士论文的选题应与教育学领域相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

4.教育学硕士培养评价标准教育学硕士培养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果、学术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

学术成果包括硕士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学术水平包括教育学理论和方法、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教育管理和组织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职业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

总之,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级理论和实践能力、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的教育领域专业人才而设计的。

在硕士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论文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教育领域快速变化的需求。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40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够承担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简介1、教育学原理方向。

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2、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方向。

本方向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它区别于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

3、比较教育学方向。

本方向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

4、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1)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以学习外语教学基本理论为前提,研究分析英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揭示英语教学的规律,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并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从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出发,研究高校英语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的组织、教学测试与评估等问题。

以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途径,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阐述语文学科的现象及规律,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深入把握语文学科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各种关系,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
教育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从
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能力:(1)深刻理解教育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良好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撰写和发表教育管
理相关的论文和报告;
(3)具备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管
理实际问题;
(4)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够协调和管理教育管理工作;
(5)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和应对教育管
理领域的变化。

2.培养课程:
(1)基础课程:教育管理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2)专业课程: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与管理、学校管理、教育评价与监控等;
(3)实践课程:教育实践、实习、实践调研等;
(4)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3.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实践培训:通过实习、实践调研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导师指导:为每位学生指定一位具有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
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教育和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育学人才,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运而生。

一、培养目标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教育学知识;2. 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教育学研究;3. 具有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研究;4. 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道德品质,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培养内容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方面的知识;2. 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3. 教育学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4. 学术素养和道德品质:包括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三、培养方式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2.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开展一定的学术研究,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3. 学术交流:学生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4.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与教学实践,了解教育实践的现状和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四、培养成果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2. 学术成果:学生需要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如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学术奖励等;3. 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4. 学术影响:学生需要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是一种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的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
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具备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问题解决能力
3. 具备教育领域学术研究和教育政策制定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
1. 教育学基础课程
2. 专业核心课程
3. 实践教育环节
三、培养要求
1. 学习时间:两年或三年
2.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教育实践或理论研究,并形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
3. 实践教育环节:要求学生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育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
1. 教学模式:采用面授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评价方式
1. 考试:包括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
2. 论文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
3. 实践教育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教育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为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国家教育硕士(简称研究生教育硕士)是教育部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而设立的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系统的教育学基本理论和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高层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人才。

一、基本原则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旨在为培养高质量的教育师资提供基础性学术知识和专门化教育技能。

2.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员能够灵活运用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3. 兼顾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根据学员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具备教育学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高级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人才。

2. 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 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不同教育领域和不同教育层次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内容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理论体系、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设置专门的核心课程,如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技术学等。

3. 教育实践教育:通过校外实习、学校实践等方式,使学员能够亲身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培养学员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包括文献查阅、研究设计、数据统计和学术论文撰写等。

5. 综合能力训练:通过课程项目设计、学术研究和领导实践等活动,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培养方式国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采取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方式,培养周期为2到3年。

学员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类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研究等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教育硕士学位。

五、质量保障措施为保证国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招生标准,确保学员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教育背景。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具有高水平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研究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评价方式,以期培养出优秀的教育学研究人才。

一、培养目标1. 系统掌握教育学相关理论:研究生应具备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功底,能够熟练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

2. 培养教育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培养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等。

3.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培养跨学科综合素质:研究生应在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模式1. 学术导师制度:建立学术导师制度,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由导师负责指导学术研究、选题和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

2. 学术团队支持:构建教育学研究团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学术创新。

3. 实践环节加强: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让研究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教育工作,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做好准备。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概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统计学等,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学习。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

3. 选修课程: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比较教育学、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

四、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设置教育实习环节,让研究生深入学校、教育机构等实际工作场所,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教育操作能力。

2. 教学助教:研究生可参与教学助教工作,负责辅导本科生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0)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0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02.德育理论与实践03.教育基本理论0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05.教育史06.比较教育学07.高等教育学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修业年限为3年。

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课程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12学分;专业英语课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1.培养环节(1)文献阅读。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

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2)学习与研究计划。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

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论文工作。

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一)

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一)

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一)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1.概述•教育学硕士是培养从事教育相关领域研究、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位。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以及专业领域实践能力的教育学硕士。

2.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教育质性研究方法–教育大数据分析•专业选修课程–教育政策与管理–教师职业发展与教育评估–教育科技与创新–学习与教学研究–教育领导与管理–跨文化教育研究3.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实地调研或学校实习,深入了解教育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在毕业年度完成一项独立的教育研究或教育实践项目,撰写并形成论文。

4.师资力量•我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育学硕士培养师资团队,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并与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紧密合作。

5. 招生条件和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我校的入学考试或其他方式评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研究能力;–掌握教育实践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技能;–具备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管理能力;–具备独立开展教育研究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通过本方案的培养,毕业的学生将成为具备高层次的教育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士,能够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准备着手写这份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构思多时,现在就让我一气呵成吧。

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这个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教育学理论基础、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教育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一、课程设置1.公共课公共课主要包括政治、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和教育法规等课程。

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包括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哲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让学生深入探讨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选修课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包括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等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

二、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究等。

这些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教育实习2.教育调查3.教育研究三、毕业论文四、培养过程1.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第二学期:学习专业核心课,开始进行教育实习。

3.第三学期:继续学习专业核心课,完成教育实习,开始进行教育调查。

6.第六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通过这个方案,我们希望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教育学理论基础、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好了,方案完成,就是具体实施的过程了。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奋斗!培养方案制定完毕,就是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科概况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二级学科。

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该硕士点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本学科点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人,其余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

本学科点开设如下专业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统计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4项,校级3项,发表相关论文31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心灵。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来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

3.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能力。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机构和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1.高等工程教育管理
主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2.比较高等教育
主要研究有代表性的国外知名大学的主要特征、教育思想、政策以及大学内部的教学与管理,并研究全球背景下的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着重对国外同类大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办学理念、办学特点等进行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3.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研究终身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大学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继续教育的理论及技术问题。

包括人力资源潜能发挥的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培训研究,以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1.学习年限
全日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一般不超过4年。

2.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必修环节)不低于19学分。

五、课程设置
3
4
六、学位论文
每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40篇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或国外研究动态介绍的数量不得少于15篇,写出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在开题报告过程中由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评审。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九月完成,硕士研究生写出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同时结合文献阅读完成专业外语学习、翻译两篇以上(含二篇)外文资料、译成中文,要求理解正确、文字通顺。

开题报告采用学生答辩的方式,开题报告应该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关键问题和创新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可能的困难、论文详细研究进度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字数5000—10000字。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由导师根据情况写出评语,开题报告完成后,记1学分。

开题报告未通过的,限3个月内重新开题,重新开题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七、中期考核及分流
中期考核及分流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实践要求
1.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次为期1个月的社会调查,训练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

2.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工作;协助导师进行教学工作。

3.至少听5次学术报告,并有证明;参加各专业组织的学术报告会,并有证明。

九、其它
开展理论研究,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