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含解析)

中考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含解析)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 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不常用,略)二、基本步骤: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图10 图11图12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几种方法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几种方法

2.装置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是气体制取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有“手握升温法”、“微热升温法”及“注水法”。

⑴手握升温法:这种方法适于体积较小的气体发生装置,如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

检验方法是:将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在试管口上塞紧,并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微热升温法这种方法广泛地适于由试管、烧瓶等加热类玻璃仪器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如氧气的发生装置。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酒精灯在试管或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较长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校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推断其化学式(实验式)。

M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⑶注水法:这种方法主要适于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具体操作方法是:塞紧橡皮塞,关闭导气管活塞(或关闭导气管上的止水夹),从漏斗向气体发生装置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气体发生装置内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显的水柱时,停止加水,观察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则表面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 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

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1)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或者: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装置内部被水浸湿;?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呢?通用步骤。

(1)封闭出口。

(2)采用加热法、注水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液面等现象得出结论。

一、加热法。

如何检查这个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将导管出口埋入烧杯的水中,用手掌焐热烧瓶,观察烧杯中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安心开始实验。

原理: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这是由于焐热烧瓶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所以在水中形成气泡。

而移开手后,试管内温度下降,空气收缩,导致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到导管中,以达到平衡。

所以如果能看的导管口有一小段水柱,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问题来了:1.做实验不是用烧瓶,用试管咋办?抓住试管啊喂!2.手冷脚冷人,捂不热咋办?上酒精灯!3.检查发现装置气密性差咋办?把各接口拧紧一点,顺便看看是不是容器有洞...4.学了这个是不是可以一招走天下?没有啥缺点吗?——还是有的,导气管口浸了水就不能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了,比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它们会溶在水中。

并且,装置内如果装了试剂就不能再这样检查。

二、注水法。

这个装置呢?焐热后气都从漏斗冒出去了。

咋办?方法: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从长颈漏斗上口注水,待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水,当水面升到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说明漏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原理:当漏斗下管口被水封住,导气管被弹簧夹夹住时,整个装置形成了封闭效果,此时从漏斗上口注水,锥形瓶中气压会阻止水流下来,于是能保持该水位不变。

三、吹气法。

上面那个,还有一种方法检查气密性~方法:弹簧夹打开时,吹气,观察漏斗下管口是否有水柱形成,形成后夹紧橡胶管,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说明漏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原理:跟前面注水法一样。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

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实验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方法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徐双泉 733007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操作,也是化学考题的热点之一。

制取气体时,为了确保实验成功,防止气体泄漏,要对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平时练习和考题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很多同学经常出错,因此,无论是从实验还是从理论,应试诸方面,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及解题思路。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所得,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参考。

一、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将被检查装置营造成一个密闭系统,其系统内有一部分气体,通过改变气体的温度或体积,使其压强增大或减小,产生一定的现象,其现象为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通过现象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1.改变气体温度,增大其体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手捂法或酒精灯加热法如图1、图2,图2中分液漏斗活塞关闭好,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使试管内成一密闭系统,双手捂住试管或酒精灯直接加热,使管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而压强增大,产生水中导管冒气泡的现象,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无上述现象则说明装置漏气,应检查个连接处,修整后再检验。

②堵孔法如图3,用合适的橡皮塞塞紧长颈漏斗口,将导管末端浸入水里,使管内成一密闭系统,再用上述手捂法或酒精灯加热法检查其气密性。

2.不改变温度,改变气体体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减少空气体积法(水压法)如图4,装置加水密封,导管上活塞关闭,使管内成一密闭系统,通过向长颈漏斗中继续加水使试管内的空气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使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并较长时间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增大空气体积法如图5,先向试管内加水封闭导管下口,使试管内气体成独立系统。

因K 为单向阀,注射器往里推推无法使试管内气体增压,所以只能将注射器往外拉,增大管内空气体积,使试管内气体减压,外界大气压高于管内气体压强,空气沿导管进入试管,则导管下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漏气。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一、热膨胀法:1.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检查: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或用热毛巾捂住,必要时可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带分液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与第一种方法相似,只是先要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

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二、液差法:3. 带长颈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上图A、B):方法一: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装置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方法二: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然后在导管后连接一个注射器,推拉注射器活塞,如果推时漏斗管中形成水柱,拉时漏斗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启普发生器(图C)气密性的检查: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图D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往曲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弯曲部分两边液面高度差,如果高度差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6. 带量气管的装置(图E)气密性检查:夹紧弹簧夹,把装置中左侧的量气管下移(或上提)一段距离,使装置左右两管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明装置漏气(或往左侧量气管中加适量的水,使装置左右两管中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该装置漏气)三、注射器活塞复位法7.带有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检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然后轻拉(推)活塞,松开手后假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1】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图A图B【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图A 图B【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图A 图B【例6】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气泡法:在需要检查气密性的装置上涂抹一层易形成气泡的测试剂,如肥皂水或气泡液。

然后观察是否有气泡在装置表面出现,如果有气泡冒出,表示装置存在泄漏。

2. 压力检测法:使用压力表监测装置内部的压力变化。

首先将装置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或液体,然后关闭装置的出口,并观察一段时间后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果压力持续下降,表示装置存在泄漏。

3. 漏贴法:在装置的所有接口和连接部位涂抹一层漏贴剂,如漏贴膏或液体密封剂。

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操作或使用,之后观察漏贴剂的变化情况。

如果在漏贴剂上发现漏液或漏气痕迹,表示装置存在泄漏。

4. 热释电法:通过在装置表面或附近放置热感应仪器,检测装置内部可能存在的微小泄漏产生的热量变化。

如果检测到局部温度的升高,可能表示装置存在泄漏。

5. 烟雾法:在装置某一端点接入一小段软管,然后在装置另一端点靠近外部放置一小段烟雾制造物,如烟花、香燃烧等。

然后观察装置表面是否出现烟雾。

如果有烟雾冒出,可能表示装置存在泄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测试剂,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安全并准确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完整版)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推荐文档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制气装置的实验,比如制取氢气、氧气等。

为了确保制气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密性检验方法。

1.水封法检验:这是一种常见的检验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水封罐,通过观察气体是否能完全密封在制气装置中。

首先将装置与水封罐连通,然后通过制气装置产生气体,观察气体是否能完全密封在制气装置中。

如果气泡不断冒出,说明装置存在泄漏,需要对装置进行密封处理。

2.消化气法检验:这是一种常见的检验酸性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检验。

首先将装置与集气瓶或氢气发生瓶连通,然后通过装置产生氢气,将氢气通入消化瓶中,观察消化瓶内酸碱溶液是否有气泡产生。

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存在泄漏,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3.对比法检验:这是一种常见的检验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比两个装置的气泡产生速率或气泡大小来判断气密性。

首先制备出两个相同的装置,一个作为对照组,一个作为待检验组。

通过对两个装置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或气泡大小是否有明显差异。

如果待检验组气泡产生速率或气泡大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说明待检验组存在泄漏,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4.真空法检验:这是一种常见的检验高真空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真空度的测量来判断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与真空计连通,通过制气装置产生气体。

然后观察真空计的读数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果读数有明显变化,说明装置存在泄漏,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应定期进行,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需要进行高真空实验的制气装置,应使用高精度的真空计进行检验,确保泄漏率能达到实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几种常见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黄明建
1、实验室制氧或制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1所示。

【方法】先将导气管一端管口浸没在水槽中的水里,双手握住试管,当观察到
时,松开双手,又观察到,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导管口有若干个气泡逸出,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注:这种方法可称作微热法。

)注意事项:若气温高于体温时,应改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微热试管。

2、实验室制氢气或CO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设计应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方法】先,再通过向试管中注水,若观察到
,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参考答案】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漏斗与试管中的液面形成了稳定的水位差。

3、见图3,该装置适用于用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反应制气体。

例如,用于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氯气,或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氨气,或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制乙炔等。

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哪些气体?。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该装置还可用于制H2、CO2、SO2、O2、NO2等。

注水法:先用止水夹夹紧橡胶导管,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打开活塞后,若漏斗中的水不能滴入烧瓶,液面稳定在一定高度不变,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展台上图4所示装置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你认
为该装置气密性如何?理由是:
在实验室,该装置可用于制哪些气体?
【参考答案】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因为图中显示长
颈漏斗与广口瓶内液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水位差。

该装置可用于制H2、CO2等气体。

不宜用于制SO2、H2S、NO2、Cl2等有毒有害气体。

图4
【观察提示】
图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处于开启状态,漏斗中的水并没有流入烧瓶),证明该装置确实不漏气。

原理:向密闭装置内注水时,会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阻止漏斗中的水继续进入烧瓶,因而形成水位差。

5、(1)图5所示玻璃仪器除了导管外,还有:。

(2)有人认为: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再旋开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水不流入烧瓶,就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你同意吗?
(3)有人想用该装置研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即观察乙醇能否与金属钠反应并测定一定量...乙醇在反应中产生氢气的最大量是多少(量气装置可另外补充)。

你认为实验中,①处的止水夹应该是打开还是关闭?
理由是:。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蒸馏烧瓶。

(注:该装置中分液漏斗与双孔塞及导管构成了一个简易恒压漏斗)(2)不同意。

因为只要分液漏斗不漏气,即便其它部分漏气,仍可保证漏斗中的水不流入烧瓶。

正确的方法是:
方法一利用微热法检验装置气密性。

可先打开①②两处的止水夹(装置内不装水),塞紧漏斗口处胶塞,将右侧导气管的管口浸没在水槽的水里,再用双手捂热烧瓶,观察到导管口逸出若干个气泡后,
松开双手,若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方法二采用注水法检验装置气密性。

如图,关闭①②两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后,重新塞紧漏斗口处胶塞。

旋开活塞,松开止水夹②,若漏斗中水不流入烧瓶,表明漏斗口处气密性良好;
再关闭止水夹②,然后开启漏斗口处胶塞,若漏斗中水不流下,表明漏斗活塞、烧瓶口以及两根橡
胶导管的连接处气密性均良好。

(3)应打开。

以保证漏斗和烧瓶中气体相通,形成恒压。

有利于一定量乙醇顺利注入烧瓶,且不致
反应过程中气体外逸,影响定量分析。

(其它合理方法均可)
6、在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时,如果反应不需加热,可用图6所示装置。

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能根据实验需要,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1)该装置中的玻璃仪器除导气管和量气管外,还有,制气时,反应物是放在
中。

(2)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先,再,当观
察到,表明装置不漏气。

【参考答案】
(1)干燥管,干燥管(另用玻璃纤维或胶片托
住固体药品)。

(2)关闭a处止水夹,再从量气管一端注
水,若观察到量气管与右侧管内的液面形成稳定
的水位差,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补充: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还可以有多
种。

(1)打开a处止水夹,从量气管一端注适
量水,再夹紧a处止水夹,然后向上(或向下)
将量气管调整到一定高度,若在两侧管内的液面
能形成稳定的水位差,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2)在量气管口塞上橡胶塞,打开a处止
水夹,在右侧再连接一长导管,并使导管口浸入
一盛水的烧杯中,接着用温热法检验装置的气密
性(简述略)。

7、图7所示装置主要是由一个J形管和一个带单孔橡胶塞的
分液漏斗组成。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先,再,
当观察到,表明装
置不漏气。

有人设想用该装置来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时的生成物性质,你
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图7 【参考答案】先塞上分液漏斗口处玻璃塞(注意使玻璃塞上凹槽避
开漏斗口侧面的小孔),再从左侧管口注水,若观察到左、右两侧
管内液面形成稳定的水位差。

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可行。

具体操作是:
用一大头钉(或类似物)挂上一铜片并插在单孔橡胶塞下方,再将带分液漏斗的单孔塞塞在J形管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意使漏斗口侧面的小孔对准玻璃塞上的凹槽)。

接着,从J形管左侧管口注入稀硝酸直至恰好使右侧管内气体全部排入分液漏斗为止。

迅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待铜片几乎脱离与稀硝酸的接触时,再旋开
活塞,继续观察右侧气体进入分液漏斗时的颜色变化,进而认识生成的NO被空气氧化成NO2的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概述
在中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微热法和注水法。

1、微热法
是利用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关装置
....
...........相对平衡
...............,维持装置内外气体压强的
....,采用改变
的温度
.....逸出和水柱的
....是否有气泡
......
..浸没在水中的
......导管口处
...(手捂或热毛巾、酒精灯微热的)方式,再观察
形成
..,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与差。

特点:装置仅保留一个与外界液体相通的管口,以维持装置内的气体与外界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压强,
这样,就可借助是否有气泡逸出和水柱形成的现象来评价装置的气密性。

【原理】在理论上,依据气体的热力学性质:pV=nRT
对于上图所示密闭装置,其中所容气体的量(n)是一定的,装置内气体压强(p)也通过烧杯中的水与外界大气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这样,气体的温度(T)与体积(V)就存在正相关。

即升温时,密
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就会膨胀,所以会有气泡逸出,导致容器内气体量减小;当降温时,由于这时容器
内气体的总量小于受热前,气体的体积就会缩小,故恢复至原温度时,会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2、注水法
在不改变温度
..........(如前面图3、图4所示),通过观......的条件下,采用注水的方式改变装置内气体的压强
察装置中
......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与差。

....能否形成
....稳定的水位差
特点:仅保留一个独立的注水口,关闭装置中其它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以便于通过注水来改变被液
封在装置内的气体压强。

【原理】在理论上,依据气体的热力学性质:pV=nRT
对于一个密闭装置,其中被液封的气体的量(n)是一定的,再维持装置的温度(T)不变,这时装置内气体的体积(V)与压强(p)就存在负相关。

即装置内气体一旦因注水被压缩,其压强就会相应增
大,进而抑制水的继续注入。

因此,当注水量一定时,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水位差(或称液面差)。

(该实验展示得到了杨小玲老师的支持和协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