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完整版)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完整版)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7a5ee4f46527d3250ce02d.png)
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右图,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
2. 对下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A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如图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2图A的原理是一样,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 如上图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6. 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答案: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f1912f767f5acfa0c7cd4c.png)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1. 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1.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6.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7.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8.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 具体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835b762bcd126fff7050bff.png)
气密性检查方法1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实例【例1】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 图B【例2】【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例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分析: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2a46c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6.png)
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检查即化验,用专业的术语讲叫做实验医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检验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3.吹气法。
4.微热法:先将导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导管口会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中,这样说明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液差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
例如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
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的含义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检查装置气密性完整归纳
![检查装置气密性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68d6af1e87101f69f3195ba.png)
检查装置气密性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1、微热法方法:如图将导管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容积大的部位,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液封法方法:关闭橡皮管夹,从长颈漏斗上口注入水至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4、液差法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K,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液面差为止,静置几分钟,液面差不变说明不漏气.5、压强差法方法:先关闭活塞K1,打开分液漏斗的盖,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K2,打开K1(分液漏斗不加盖),如果水很快就不能流出,则气密性良好。
如上图所示,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能否说明该装置是否漏气?如果不能,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不能说明装置是否漏气.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用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中的水滴入烧瓶。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c909d2de80d4d8d05a4f6c.png)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065d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8.png)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
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
看有无气泡。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不同的装置,检查方法不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很多。
1、热胀冷缩法。
链接仪器后,导管端浸入到水中,给容器加热(最简单的是用手),气体受热形成气泡,证明气密性良好。
2、注水法。
例如,集气瓶上有漏斗,将集气瓶的出口封闭以后,向漏斗加水,漏斗水面不能持续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3、抽气,打气法。
连接注射器类的仪器,可以通过推拉活塞,观察气泡。
4、连通器。
软管连接的,可以改变位置的高低,观察液面是不是一样高,如果不一样,证明不漏气。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8a11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3.png)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气密性是指材料或装置对气体或液体的渗透能力的要求,通常用于检查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封闭气体或液体,并防止其泄漏。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水柱法: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浸入水中,确保其完全封闭。
然后,在装置的进口或通道处施加一个轻微的负压,使装置内的气体或液体渗透至水柱中。
如果没有气体或液体泄漏,则水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否则,就说明装置有泄漏。
2.蜡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蜡封来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与一个有底的容器连接起来,并将蜡溶液倒入容器中,浸入装置。
然后,冷却和凝固蜡溶液,确保其封闭装置。
在此之后,可以在容器的底部观察是否有蜡渗漏。
如果有蜡渗漏,则装置存在泄漏。
3.真空泵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试气密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首先需要一个真空泵。
将装置与真空泵连接,以形成真空环境。
然后,关闭真空泵的阀门,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空泵的压力没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是气密的。
否则,说明装置有泄漏。
4.气体检漏剂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液体或气体作为检漏剂。
将检漏剂涂抹在装置的接口或连接处,并观察是否有泡泡或颜色变化。
如果有泡泡或颜色变化,则说明装置存在泄漏。
总的来说,以上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并提高对气密性问题的认识。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1092602524de518974b7db6.png)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是实验前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本操作,能否准确描述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关系到解答实验题的成败。
现从原理、方法等方面来介绍,希望对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尽管实验装置各不相同,但对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不外乎两种:一是利用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的原理;二是利用温度一定,一定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力一定的原理。
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不同的装置,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常见的方法有: (1) 加热法(1)操作:装导管口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或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使试管或烧瓶内温度升高少许,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适用范围: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容器容积较大的装置,或室温与手温度接近时;(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不必用此法)。
如实验室制取O2,SO2,NH3,C2H4等。
(2)液面差法:操作:先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从漏斗口加水至淹没漏斗下端端口,且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液面,关闭止水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如果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不漏气。
此操作利用加水使气体体积缩小,容器内气压增大 (高于大气压),从而在漏斗颈部形成一段内外水柱差的原因。
适用范围: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
(3)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体积操作:如(2)图,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直到浸没漏斗下端;用洗耳球通过导管向试管内鼓入空气,使水进入漏斗下端导管形成一段液柱,关闭止水夹,若液柱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加热液封法:如(2)图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直到浸没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用酒精灯微热试管,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液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三、答气密性检查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什么时候检查气密性一般是连接好装置装以后,药品加入以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初三化学中如何检查装置密闭性.doc
![初三化学中如何检查装置密闭性.doc](https://img.taocdn.com/s3/m/7f56bb49fc4ffe473368ab96.png)
【初三化学辅导】初三化学中如何检查装置密闭性初三新开设了化学这一科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化学学习难以抓住头绪,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初三化学学习,下面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辅导】初三化学中如何检查装置密闭性这篇内容,希望对大家学好初三化学有所帮助。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主要有三种方法:1.手握法对于容积较小(如试管)又没有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O2,NH3,CH4等气体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2.酒精灯微热法对于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积又较大的装置(如圆底烧瓶),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给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圆底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使管(或瓶)内温度升高少许,有气泡从管口逸出,移开酒精灯后,又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3.注水法对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H2,H2S等气体和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马上旋紧活塞(或夹紧弹簧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向试管内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进入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三.说明1.对于气体发生装置容积较大(如圆底烧瓶)或室温与手心温度接近时,采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效果更好.2.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则不必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若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初三化学辅导】初三化学中如何检查装置密闭性这篇内容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初三化学的学习,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化学仪器气密性检查
![化学仪器气密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324f8f0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74.png)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不常用,略)二、基本步骤: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完整版)常见装置气密性检验
![(完整版)常见装置气密性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d0cfc5bcc8d376eeafaa313e.png)
练习1: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
球型 漏斗
容器
1. 打开活塞,往球型漏斗中加水至淹没球下端,再关闭活塞, 2. 往球型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容器中液面, 3. 若静止后液面稳定不变化, 4. 证明气密性良好。
3.充气或抽气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装置内气体的量增 大或减小压强。
1. 长颈漏斗往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下
1. 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 2. 继续加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 3. 若静止后液面稳定不变化, 4. 证明气密性良好。
球形漏斗
导气管
启普发生器
容器Biblioteka 方法:将导气管上的活塞关闭,向球形漏斗内注入一 定量的水,使水面达到球形漏斗的球体部位,此时球 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 有一定的液面差。停止加水后,漏斗内的液面不下降, 说明不漏气。
应塞紧烧瓶上的橡胶塞,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然后按① 法操作。
2:加水法,其原理是密封一定量气体,使气体与外界 的大气形成一定的压强差,若气密性良好,则会出现 液面差。此法适用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或 不能加热的装置。
概括为:注液静置看液面(又称局部法)。
2.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
端浸入水中,导管上连接一个针筒,
2. 当活塞往外拉时,
当活塞往里推时,
3. 若漏斗末端有气泡产生, 若漏斗末端液面上升
4. 证明气密性良好。
1.密封操作 2.变压操作 3.现象 4.结论
1.加热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压强。
1. 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密封操作
2. 用手掌紧贴容积外壁,---变压操作
3. 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后,导管末端有水上升形成稳
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6f3bf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0.png)
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对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各种装置以确保安全进行的一项重要检查。
它可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起到安全生产的作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中,应用的装置包括烧杯、烧瓶、试管、板烧台、离心机、气瓶等等。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查方法以及检查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湿润式检查
将风箱的出口安装一个湿润式气体传感器,检测气体中存在的一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一定值时,即可认定装置有漏气,需要更换密封件以保证装置气密性。
二、烟雾检查
在检查前,可以用消泡剂将装置内的空气排空,效果会更好,然后将一根烟雾管从装置的泄漏出口处插入,用手吹气,不断检查是否出现烟雾,如果出现烟雾,则表示装置有漏,需要更换密封件。
三、气密性分析仪检查
如果装置较大,或被检测的气体只有少量,则可使用气密性分析仪进行检查,这种仪器可通电,输入参数,根据装置是否漏气弹出结果,装置气密性过关时,绿灯亮,需要重新安装时,红灯亮。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的内容,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实验室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合理节约化学药品,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ca5f05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e.png)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确保实验安全和准确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初三化学中常见的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1.压水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或橡皮球轻轻压挤装置的球形部分,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压空气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注射器从装置的球形部分注入空气,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热膨胀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装置的球形部分,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抽气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注射器从外部抽气,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二、检查步骤在进行气密性检查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装置的球形部分和导管是否清洁干燥,无破损或堵塞。
2.将装置末端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或橡皮球轻轻压挤装置的球形部分,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如果采用压空气法或热膨胀法进行检查,需要使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加热装置的球形部分,然后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如果采用抽气法进行检查,需要使用注射器从外部抽气,然后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在进行气密性检查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压挤或加热过快导致装置破裂或烫伤。
6.如果装置漏气,需要找到漏气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如果无法修复,需要更换新的装置。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1.装置末端的导管无法插入水中:可能是由于装置的高度或位置不当导致的。
可以调整装置的高度或位置,确保导管能够顺利插入水中。
2.压挤或加热时无气泡产生:可能是由于装置内部的气体已经排尽或装置已经干燥导致的。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379e2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4b.png)
中学化学几种常见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黄明建1、实验室制氧或制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1所示。
【方法】先将导气管一端管口浸没在水槽中的水里,双手握住试管,当观察到时,松开双手,又观察到,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导管口有若干个气泡逸出,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注:这种方法可称作微热法。
)注意事项:若气温高于体温时,应改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微热试管。
2、实验室制氢气或CO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设计应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方法】先,再通过向试管中注水,若观察到,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参考答案】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漏斗与试管中的液面形成了稳定的水位差。
3、见图3,该装置适用于用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反应制气体。
例如,用于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氯气,或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氨气,或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制乙炔等。
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哪些气体? 。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该装置还可用于制H 2、CO 2、SO 2、O 2、NO 2等。
注水法:先用止水夹夹紧橡胶导管,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打开活塞后,若漏斗中的水不能滴入烧瓶,液面稳定在一定高度不变,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展台上图4所示装置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你认为该装置气密性如何?理由是:在实验室,该装置可用于制哪些气体?【参考答案】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因为图中显示长颈漏斗与广口瓶内液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水位差。
该装置可用于制H 2、CO 2等气体。
不宜用于制SO 2、H 2S 、NO 2、Cl 2等有毒有害气体。
5、(1)图5所示玻璃仪器除了导管外,还有:。
(2)有人认为: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再旋开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图4【观察提示】 图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处于开启状态,漏斗中的水并没有流入烧瓶),证明该装置确实不漏气。
原理:向密闭装置内注水时,会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阻止漏斗中的水继续进入烧瓶,因而形成水位差。
中考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含解析)
![中考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32f6351e79b896902265a.png)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 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初中检查气密性的方法5种
![初中检查气密性的方法5种](https://img.taocdn.com/s3/m/b91e1f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2.png)
初中检查气密性的方法5种
气密性是指物体的内部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或液体从外部进入或逃逸的能力。
在工程领域,保证物体的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气密性的失效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五种初中容易掌握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1. 水浸法
水浸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查容器或管道的气密性。
将待检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来。
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物体存在漏气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修复。
2. 手感法
通过手感法可以初步判断物体的气密性。
将手掌贴近待检物体的表面,用手感受是否有微风或气流经过。
如果感觉到气流,说明物体存在漏气的情况。
3. 火焰法
火焰法适用于检查一些较小的物体或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容器。
将待检物体与火焰靠近,观察火焰是否摇曳或产生变化。
如果火焰有变化,说明存在漏气情况。
4. 气压表法
气压表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使用气压表对待检物体进行气压测试,观察气压表的读数。
如果气压表读数下降或波动较大,则表示存在气密性问题。
5. 漏光法
漏光法通过观察物体在黑暗环境下是否有漏光现象来检查气密性。
将待检物体暴露在强光下,然后置于黑暗环境中观察是否有光线透出。
如果有光线透出,说明物体存在漏气的问题。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可以在初中阶段掌握简单有效地检查物体气密性的技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设备和容器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1dd7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5.png)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指实验装置在正常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内部气体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或外界气体的入侵。
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保证之一,只有在装置气密性好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才能准确可靠,并能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
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观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的小结:1.观察法:该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法。
可通过肉眼观察装置的连接部分是否有明显的漏气现象,如气体泄漏、液体泄漏等。
2.手感法:可用手指轻轻触摸装置连接部分,检查有无气体泄漏的感觉。
如果能感觉到气体的流动或冷风吹来,说明该部分存在气密性问题。
3.封闭法:将实验装置封闭起来,并通过封闭容器内氧气含量变化进行观察。
如果氧气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装置存在气体泄漏现象。
4.水封法:将实验装置的一端连接到水槽中,观察气泡的排放情况。
如果气泡不断产生,说明装置存在漏气现象。
5.压力法:用压力计或真空计对实验装置进行压力测试,观察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果压力明显变化,说明装置存在气密性问题。
6.热膨胀法:将实验装置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装置是否出现氧气泄漏、液体蒸发等现象。
如果有,说明装置存在气体泄漏。
7.气体迅速排除法:将装置内的气体迅速排除,并观察装置的反应。
如装置内无法迅速排除气体,说明存在气体泄漏。
总结一下,对于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法、手感法、封闭法、水封法、压力法、热膨胀法和气体迅速排除法进行检查。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确保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4年中考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大全
![2024年中考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acbea7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2.png)
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使装置中的压强改变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也可用热的毛巾),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松手后,导管中会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液柱)
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由分液漏斗加水,打开旋塞,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先由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其下端后A、将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由长颈漏斗继续加水,如有气泡冒出。
后B、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由长颈漏斗继续加水,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高于液面的液柱。
后C、在橡皮管上连接注射器,向外抽气,若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后D、在橡皮管上连接注射器,向内打气,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高于液面的液柱。
由水准管加适量的水,上下移动水准管,若两端形成稳定的高度差,装置不漏气
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由水准管加适量的水,上下移动水准管,若两端形成稳定的高度差,则装置不漏气
将装置A的左端、装置E的右端分别接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活塞K开关,对装置B用酒精灯微热,观察,若若两端导管口处均出现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在G装置的右端接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用酒精灯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c909d2de80d4d8d05a4f6c.png)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 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
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
没”等
1.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
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6.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
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
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
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7.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
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
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
8.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
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
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 具体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
(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
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
好。
10. 具体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
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
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
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练习与巩固:
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
C.
D.
2、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
置的气密性
方法:
将D装置中导管出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
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加热A装置,D装置中有气泡冒出.关闭K,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B瓶中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3、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当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A中的试管内加水时,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试管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不漏气;
(2)橡皮管将B装置中两个容器内的气体连通,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入,因此无法确定装置B是否漏气,故答案为:无法确定.
4、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产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强,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5、由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1.(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捂热分液漏斗,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放开手冷却后,且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干燥管末端放入水中,用小火加热烧瓶,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干燥管内水面回升,表明装置不漏气。
6、用示意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答:。
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升到导管b中。
7.有下列实验装置:
实验前需检验装置
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
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
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44—5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硬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打开活塞a,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