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八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十八1.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2.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C4、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
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
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
”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4、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5、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
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五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十五1.“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3.以下对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明太祖统治时内阁开始取代宰相 B.内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C.票拟制度使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明朝统治时内阁的地位逐渐下降4.清朝雍正帝统治时,创立军机处。
关于设立军机处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此使内阁成为法定最高行政机关 B.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中枢决策机构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行政效率低 D.面聆皇帝旨意撰拟机要文书强化了皇权5.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B.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6.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这里所说的“匪徒”是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7.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
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后,由三百多个政党逐渐形成了30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责任内阁制度得到切实贯彻C.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 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8.“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9.秦朝的郡县制A.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分封制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C.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其行政长官受到刺史的监督10.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之一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一1.《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
材料中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A.血缘亲疏B.地位尊卑C.长幼有序D.先帝遗愿2.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3.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
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
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史秦朝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4.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5.《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6.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7.“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综合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
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此材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二1.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个人观念的淡漠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专制王权的强大3.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4.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5.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
对材料“天下变局”理解准确的是A.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C.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6.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
这主要是因为A. “功过五帝,地广三王”B.“以至万世而为君”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D. “天下之事,皆决于上”8、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 宗法制得以恢复B 分封制被彻底废除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 地方取得较大的自主权10.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三
选择题训练三1.《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2.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3.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 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C.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 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4.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该材料中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7.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七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十七1.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军)1942年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殉国,年仅38岁。
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
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史实的解读错误的是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2.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3.史学家认为:“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下列史实,不属于“古代西方政治文明杰出成就”的是A.良好社会的制度规范 B.公民生活的自由保障C.国家安全的空间提供 D.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石4.2013年10月16日,美国债务危机风波再次上演:在部分政府部门长达16天的关门危机后,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形成立法。
这一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所反映的美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原则是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轮流执政 D.司法独立5.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6.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四-文档资料
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48分)1、《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2、《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这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掌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唐代规定太学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中的俊异者。
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强化基层百姓的道德修养C削弱地方官员的道德修养D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5、明朝阁臣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大,被史学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B阁臣的地位提高C后期皇帝昏庸,阁臣越权越位D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6、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说:“学说使大部分人都丧失判断力,人们完全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中,几乎每个人都对这次远征充满了热情……面对大多数人这种过度的热忱,那些实际上反对远征的人却不敢作声,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提出反对意见,其他人会认为他们不爱国,甚至还会受到处罚。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演说能够激发人们的参政热情B常说引导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演说正确引导民众理智地决策D多数人暴政的弊端7、某中学进行“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正确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五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五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
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 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
”文中省略掉的“……”应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4.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
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5.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
”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八七”会议的召开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6.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长,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贸协议过关。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二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十二1.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如苏轼祖父名序,所以代人作序便改“序”为“叙”,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2.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
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由此可看出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下图所示的中国近代两次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进行探究学习,得出了下列四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两次革命运动都发生于辛亥年②两次革命都属于民主主义革命范畴③两次革命都主张变革封建土地制度④两次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6.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这一观点的意思是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7.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九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十九1.右图是我国于198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
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2.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3.“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不可磨灭的烙印”主要是指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C.罗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D.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4.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的基本原则: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5.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6.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材料反映出()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7.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8.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运动的参与者有: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残障人士等等。
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专题4
江苏省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0分)1.(2018年1月南通市一模12题)下列各项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主题有联系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答案】B【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各选项中与三大政治制度有联系的只有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结束】2.(2018年5月南通市三模11题)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这是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答案】A【点拨】孙中山的民主任务是反帝反封建,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势力,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完成,故选A.【结束】3.(2018年4月盐城市二模9题)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答案】D【点拨】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故①不正确;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观点,故②不正确。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七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七1.《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1907年《东方杂志》发表署名勇立的《兴女学议》一文,指出“使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以为异日陶铸幼童之地者,固当今第一要务也。
”这表明当时A.女子兴学成为教育主流B.国家意识和公共观念深入人心C.提倡合理的女子教育和家庭教育D.男尊女卑思想已经不复存在3.右图是1927年元旦出版的《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中的两副漫画。
左幅漫画印有孙(中山)总理遗像和廖仲恺先生遗像,并题词“农民利益的拥护者”。
右幅漫画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两幅漫画可以说明当时A.国民大革命进入高潮 B.农民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已经开辟4.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5.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
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6.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必修必修一选择题训练十六 含答案
选择题训练十六1.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代,最恰当的评价是A.都是片面的B.都是相对进步的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D.有利于封建统治2.下面四幅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3.清代诗人曹润堂诗:“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
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
”与此诗有关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于华东……巩固首都……”,下列抗日战争中的会战能够体现上述作战方针的是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太原会战④广州会战A。
①②③B。
①③ C. ②④D. ②③5.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6.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
”以上叙述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7.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曾经给予这样的评价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位记者说会议时间及地点应该是A.1955年万隆B.1950年莫斯科C.1954年日内瓦D.1971年美国纽约8.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A.从根本上限制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民主不仅仅限于男性公民,妇女也同样享有C.阻碍了雅典社会的进步D.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9.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是A.地域决定政治模式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方式不同而已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10.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期的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四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48分)1、《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 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2、《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这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为“天下共主”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掌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唐代规定太学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中的俊异者。
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强化基层百姓的道德修养C削弱地方官员的道德修养 D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5、明朝阁臣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大,被史学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B阁臣的地位提高C后期皇帝昏庸,阁臣越权越位 D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6、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说:“学说使大部分人都丧失判断力,人们完全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中,几乎每个人都对这次远征充满了热情……面对大多数人这种过度的热忱,那些实际上反对远征的人却不敢作声,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提出反对意见,其他人会认为他们不爱国,甚至还会受到处罚。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演说能够激发人们的参政热情 B常说引导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演说正确引导民众理智地决策 D多数人暴政的弊端7、某中学进行“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正确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四)新人教版必修1
阶段综合测评(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比较不同方针的内涵,理解材料内容可知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针,应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 D2.《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从题干中“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等信息可知该会议是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答案】 B3.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①,故选B项。
【答案】 B4.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
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John Paul Lederach)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
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导学号:32700158】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D.日本政府追随美国【解析】近代以来特别是1937年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造成了两国之间长期的民族隔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选择题训练四
1、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
……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
2、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金花旗。
这面旗
帜在香港会展中心的首次冉冉升起
A. 成为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里程碑
B. 促成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结束了旧中国被殖民的百年国耻
D. 推动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4、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5、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③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④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6.“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
”“祖先的世界”的强化主要由于西周实行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7.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8.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A .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 .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 .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9.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 .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 .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 .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展
10.对右侧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
B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C .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D .与世界经济全方位接轨
11.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 .色彩审美
B .贵贱等级
C .社会分工
D .君主专制
12.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民主形式有
①代议制 ②政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美国启蒙思想家潘恩在考察了1832年之前的英国政体时说:“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的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由此可以发现1832年的议会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君主权力开始受到议会限制
B .贵族退出议会政治活动
C .中小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
D .工人阶级取得了一定选举权
14.学者陈乐民认为:19世纪的欧洲对人类文明有一个具有久远历史影响和意义的贡献,那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出现。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对剥削和社会不平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B .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产物
C .后来,苏联的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D .客观上推动执政者以国家名义实行社会保障政策、措施
15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
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1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17.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
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
”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右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导致
A.东北三省逐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C.国民党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D.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
19.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
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20.200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
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21.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这一看法是针对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民主范围的扩大
C.参政方式的平等 D.贵族统治的专横
22.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
影响是
550 405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23.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
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
”这表明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四
1BBACB;CBCBB;11BACCC;BBBAD;21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