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宋代寺院经济史稿_质疑

合集下载

宋代寺院经济的发展

宋代寺院经济的发展

宋代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是世界三⼤宗教之⼀,佛教⾃传⼊中国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不⾔⽽喻的。

⼀⽅⾯,以佛教的虚幻学说,因果报应说,提倡⾏善积德,在⼀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盾。

另⼀⽅⾯,统治者利⽤它作为重要的精神统治⼯具,教化民众。

⽽作为佛教徒的修⾏地------寺院。

在当时不仅起到了为僧侣提供住宿的作⽤,⽽且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到⼀定的作⽤。

⼊宋以后,佛教思想早已深⼊⼈⼼。

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兴建的寺院越来越多,僧侣的数量也逐渐上升。

然⽽,很多僧侣是为了躲避徭役和赋税⽽遁⼊空门的,他们⼀般素质低下。

僧尼冗滥现象⼗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僧⼈、寺院的特权,在经济上控制寺院经济⼒量的⽆限膨胀。

但寺院仍千⽅百计地占有⼟地,壮⼤⾃⼰的实⼒。

这⼀时期的寺院经济在政府的控制下蓬勃发展。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作为⼀个宗教性的经济实体,在其⾏使功能时,必定会因此产⽣⼀些活动费⽤。

⽽这些费⽤是寺院必须承担的。

那么,佛家寺院需要⽀出哪些费⽤呢?⼀.修建和维护寺庙的费⽤。

由于两宋时期佛教思想的传播影响不断深⼊。

⼤到皇亲国戚、政府官员,⼩到商贾地主,都不惜拿钱财将寺庙修的⾦碧辉煌。

此时的寺院也如⾬后春笋般拔地⽽起,寺院林⽴。

⽽寺院兴建和维护所需经费的很⼤部分来⾃社会各阶层的捐助和施舍。

宋代修建和维护寺院需要巨⼤的资⾦,⽆论如何使⼤⼤加重了封建国家和百姓的经济负担,它对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负⾯影响是不⾔⽽喻的。

⼆.僧尼等的⾐⾷之费。

宋朝的寺庙众多,⽽寺院内的僧侣过着集体的⽣活,每个⼈的⾐⾷之费之和也是⼤的惊⼈。

这包括僧侣⾐⾷之资、⽣产⼯具的购买、法事活动、各种合法的及⾮法的赋税、宗教⽤品的置办等。

应该说,宋代僧尼⾐⾷之费不可计数,寺院要养活这些⼈需要付出巨⼤的代价,为了满⾜僧⼈的基本⽣活需求,僧⼈除了出去化缘,还必须跟凡⼈⼀样,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正因如此,进⼀步深化了僧尼的世俗化的倾向,是宋代寺院、僧⼈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

《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质疑

《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质疑

《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质疑作者:芮诗茗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02期【摘要】游彪博士所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弥补了宋以后的佛教寺院经济研究中的空白,对于许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但对有关佛教的史料或运用不当,或分析理解多有疏误。

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佛教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在引用史料时产生了一些误解。

【关键词】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佛教文化史料分析游彪教授撰写的《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史稿》)弥补了宋以后的佛教寺院经济研究中的空白,对于许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于该书的成就,吴晓亮《佛国里的世俗生活——〈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评析》(《光明日报》2003年)和刘秋根、周国平《读游彪博士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二文中已作了较为充分的评述。

然而,《史稿》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佛教首先是一种文化,研究寺院经济,必然涉及佛教文化。

《史稿》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佛教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在引用史料时产生了一些误解。

笔者不揣浅陋,兹举数例如下:《史稿》第29页:有些寺院的住持虽然要廉洁些,但庸庸碌碌,对寺院的发展没有多少贡献可言,如圆通法师曾自我解嘲道:“来时无物去时空,南北东西事一同,六处住持无所补,……”圆通法师,天衣义怀禅师法嗣,在佛教禅宗史上以教人闭目坐禅而著称。

据《释氏稽古略》卷四载:“(圆通法师)至栖贤蒋山长芦,常有千众。

至是元丰七年,诏住京城法云寺为第一祖。

开堂日,帝遣中使降香,赐磨衲僧衣,传圣旨表朕亲至。

皇弟荆王致敬座下。

……”偈,又称偈颂,通常表达的是作者对佛理的感悟,是不大可能用来“自我解嘲”的。

佛教强调四大皆空,不执一物。

因此,所谓“来时无物去时空”云云,要表现的正是一种“空”性的思想。

从圆通法师在长芦寺“常有千众”及皇室给予的名誉及待遇来看,《史稿》说他“庸庸碌碌”,恐怕是主观了一些。

《史稿》第244页:僧齐遇担任横山寺住持时,“偶一僧失规。

唐宋时期的寺院税收变迁初探

唐宋时期的寺院税收变迁初探

唐宋时期的寺院税收变迁初探孟 娟唐宋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膨胀式发展,政府对其进行了长期的世俗化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寺院经济特权逐步被取消,尤其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最终废除租庸调制,开始推行两税法。

两税法取消了寺院和僧尼个人田产免税的特权,这一制度性的变革直接给占有大量土地的寺院增添庞大的税收负担,而日渐名目繁多的税收也加速了寺院经济的衰落。

一、唐宋时期寺院税收的源起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其忍耐、果业、六道轮回等教义为统治阶层所利用,作为其精神统治的重要工具之一被推崇和扶植,并被赋予了诸多经济和政治特权。

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兴盛。

但随之兴起的寺院经济资源上的掠夺性以及人口的荫蔽性,一度达到了与国家争夺利益的地步,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双向牵动使寺院财富如滚雪球般急剧增加,进而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政治控制权,更加恶化了国家征税环境,使其政策红利不断缩减。

寺院税收、寺院经济严重威胁着封建王朝的经济根基和正常运行,统治者对寺院经济的打压正是世俗权力与宗教势力矛盾的激化。

政府将大量的税收负担转嫁给寺院,寺院经济特权逐步被取消,逐渐世俗化。

成型的寺院税收体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变迁基于唐宋时期社会背景,这个时期作为寺院税收变迁的关键时期,其变迁同时也反映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二、寺院税收的变迁 (一)“不税”到“纳正税”从本质上讲,僧侣和比丘尼“不贯人籍”,据内律而言,其群体理应被解除世俗义务,是独立于世俗课税的宗教集体存在。

统治阶级初心亦不过利用佛教,来寻求自己利益的维护者,通过免税役、施恩佛教弟子,以期得到利益的置换,而事实上也起到了预期目标。

怀海禅师曾对皇帝免除僧侣的税役谈过自己的感想,他认为唯有精心礼佛,遵戒方可报帝国之恩。

但是,住僧以及作为僧侣居所地的寺院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行僧等佛教传播的基本面貌。

传统意义上,他们既不占任何财产,也不进行生产,隋以前“寸绢不输于官府,寸米不入于公仓”。

宗教信仰的热忱以及政策红利使以寺院为主体的经济体不断壮大,其对人口的荫庇性和对资源的掠夺性,使国家税民基数锐减,加之当时摊派的税收模式,导致在册的税民负担沉重,国家征税困难,对寺院特权进行限制的呼声愈烈。

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管理问题

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管理问题

》 中说 :佛 告 婆悉 咤 ,今我 亲族 释种 亦奉 波 斯 匿 “
王, 宗事 礼敬 , 波斯 匿王复 来供 养礼 敬 于我 。 … …沙
门瞿 晏 出大财 富 , 大威 德家 。我 生下 穷 鄙 陋小 家故 , 致供 养礼 敬如来 也 ” ㈤。由此可 知 , 当时受 到 了波 佛
代之 中国佛教 寺 院》 《 、中古 大寺 院领 户研 究》 等研 究
斯 匿王 与沙 门瞿 爨的供养 。 另据 《 阿含 经》 载 , 长 记 除
供养 佛 之外 , 波斯 匿王还 供养 过大 婆 罗 门。 沙王 也 瓶
供 养过佛 。 据此 可见 , 在佛 教早 期 , 除乞食 之外 , 自 来 包括 国王在 内的 信众 的供 养也 是其 主 要 的经 济来 源
第2 5卷 第 5期
21 0 2年 1 0月
濮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 a g Vo ai n l n e h ia l g o r a f y n c t a d T c n c l P o a Col e e
V0. 5 No5 1 2 .
不断壮 大 , 佛教 寺 院经 济问 题也 由此 产生 , 成 为社 并
会 经 济的 一个组 成 部分 。 维 持佛 教僧 众 的基 本生 存是 佛寺 和 僧众 面 临的
以及 寺 院 的经 济 活动 。 《 如 佛祖 统记 》 载 , 朝 齐高 记 南
帝 萧 道 成 就 曾经 “ 蠲 百 户 用 充 资 给 ” 门 玄 畅 建 敕 沙 齐 隆寺[ 4。 台宗 四祖智 颇 于梁敬 帝绍 泰 元年 ( 5 96 天 1) ( 3 55
寺 主 和 维 那统 领 。 官 作 为朝 廷 设 立 的 官 职 , 僧 负责 总 领 全 国的 寺 院 管理 和 佛 教 事 务 。 院每 年 年 初 都 要 对 财 产 进行 审计 . 后 任 寺 前 交接 更 是如 此 。 院 的 慈 善 事 业 属 于寺 院 开 支 的 一 个组 成部 分 , 寺 主要 是 赈 灾济 贫和 医病 。 因如 此 , 正 佛教 寺 院 经 济 才得 以不 断 发

游彪三部曲顺序

游彪三部曲顺序

游彪三部曲顺序
赵宋+追宋+问宋(游彪“宋史三部曲”)
游彪: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师从著名史学家漆侠先生和著名学者王曾瑜先生。

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撰写博士论文,200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佛教的关系等领域。

著有《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等,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该书是宋史研究专家游彪集30年研究思考功力,为大众读者倾心写作的宋代政治史通俗读物。

这不是一本追求面面俱到的综合性宋史作品,而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从宋初“祖宗家法”的确立,到崖山之战南宋灭亡,精心选取最能反映各个时期政治特点的人物和事件,寓论断于叙事,由表及里地勾勒宋朝各时期的时代大势、权力结构和政治主题,此外旁及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等。

作者试图由此深入浅出地阐发各时期内政与外交的得与失,把握两宋政治演变的内在逻辑。

游彪讲宋史系列
游彪讲宋史系列共包含三部作品,《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问宋:赵宋王朝内政外交的得与失》。

寺院经济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寺院经济状况及原因分析通常意义上,人们把东汉明帝遣使者于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1]。

事实上,佛教传入年代应早于此,《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评注引《魏略·西戎传》:“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伊存口授《浮屠经》”[2],说明西汉末年,佛教就已经传入内地。

但在佛教内传后的几百年间,佛教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只是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

“虽然在东汉末已有人信仰佛教,但开始还只准西域人奉祀,汉人要出家为僧,政府是明令禁止的。

”[3]佛教作为一种“夷狄之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汉族正统思想观念的偏见与排斥。

如当时人言:“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祀奉,汉代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出家。

魏承汉制,亦循前规。

”[4]又“佛者夷狄之俗,非经典之制。

”[5]“佛陀乃千年前一外夷,……佛教经典亦彼外夷之糟粕。

”[6]然而,在魏晋南北朝短短三百余年之际,佛教取得了爆破性的发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外来小教成为中国当时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并且由此确立其在思想界的支柱地位,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单从一系列的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当时佛教迅猛发展之大势:“据公元477年的人口统计,北魏帝国估计有6478座寺院,僧尼共67258人。

公元512-515年之间,寺院增长一倍多,到了北魏王朝末年,寺院达30000座之多,僧尼总数200万人。

”[7]“东、西魏分裂,周、齐对峙时,两国僧尼总数几达三百万左右,占当时北方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8]与此同时的南方,“寺院数字约在1768-2846座之间,僧尼数目约在24000-82700人之间。

”[9]同样,佛经也大量的被翻译和传播开来,“据开元释教录,三国下至隋前,……译经一千六百二十一部,四千一百八十六卷,……若据隋志,乃有二千三百二十九部,七千四百一十四卷。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一、时间背景
•宋代年代
•前后时期的差别
•与前朝经济的比较
二、经济体制
•私人贸易与官营商业
•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币制及其进化
三、农业与手工业
•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力
•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与商业相关的手工业
四、商业贸易
•宋代商业区域分布
•宋代商业贸易的种类
•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特点
五、市场网络
•区域市场和商品流通
•商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商业贸易与城市的联系
六、交通运输
•宋代交通的发展及其特点
•宋代交通的工具和技术
•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税收的种类和征收方式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工商业组织
•工商业组织的形成及其演变
•行会的发展
•行会对经济的影响
九、制度与法律
•制度的演变与变化
•法律的制定和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制度和法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十、经济思想
•宋代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经济思想的传统和新思潮
•经济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的知识点提纲,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经济在其时期的发展及特点,对经济历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历史趣谈宋代寺院放得开 办市场 卖猪肉 还能放高利贷

历史趣谈宋代寺院放得开 办市场 卖猪肉 还能放高利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代寺院放得开办市场卖猪肉还能放高利贷导语:北宋开封有个相国寺,《水浒》中的相国寺曾有个鲁智深,鲁智深曾做过职事僧,专职看管菜园。

真实的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占地540多亩,有64个北宋开封有个相国寺,《水浒》中的相国寺曾有个鲁智深,鲁智深曾做过职事僧,专职看管菜园。

真实的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占地540多亩,有64个禅、律院,养和尚1000多人,设个管菜园的职事僧,不奇怪。

但种菜是自给,不产生利润。

好在相国寺的禅、律院零零散散,中间有个万人大广场,可以搞大型商业活动,搞展销会,搞集贸市场。

《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广场每月开5次展销会,包括每月1日、8日、15日、18日、28日,叫“万姓交易大会”,规划明确,大三门卖珍禽异兽,第二、三门卖家具等生活用品,靠近佛殿及殿后的资圣门前,这两地儿卖书画文教用品,比如赵文秀笔、潘谷墨等。

尼姑、和尚也没闲着,尼姑兜售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等纯手工制品,和尚兜售佛牙、手链、护身符等。

许多货物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头面就是首饰,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就是用金色丝线盘成各种花样的幞头、帽子,特髻就是用假发盘起的冠状髻。

张舜民《画墁录》记载,相国寺的和尚联合经营猪肉生意,带头者叫慧明。

这家伙不好好念经,专念美食经,厨艺高超,烤猪肉是一绝。

慧明肚大,一顿能吃下5斤。

有个杨大年,和慧明关系不错,经常在一块儿混饭吃。

老杨说,外面都嘲笑这里叫烧猪院,你不烦啊。

慧明说,那有啥办法,老杨说,干脆叫烧朱院好了。

也有放高利贷的。

南宋理宗嘉熙年间,湘山报恩光孝禅寺的住持,生活常识分享。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王笋摘要:寺院经济作为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实体,它自身既带有宗教的成分,又兼有经济的内容。

今天寺院经济的繁荣,体现在方方面面:香火的鼎盛,寺院的富裕等等。

只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寺院经济,积极引导它与社会相适应,寺院经济才能更加繁荣。

关键词:寺院经济;内因;外因;农禅并重多少年来,被人们视为神秘之地的寺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寺庙正逐步改变千百年来“吃饭靠供养,修庙靠国家”的旧模式。

正在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面对新挑战,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寺院的功能,增加寺院内容,想着更加完善的寺院经济实体的方向发展。

这样也许会带来寺院经济的繁荣,但也带来了观念和认识上的一些新问题。

一、寺院经济的兴起寺庙作为佛教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弟子们念佛修行的场所,担负着众弟子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重任。

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必须依赖于寺庙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在洛阳建立汉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朝已经十分繁荣与兴盛。

在盛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行佛教,贞观初年,嵩山少林寺拥有两天三十顷。

贞观年间,全国寺庙多达3726座。

①寺庙如此之多,僧尼如此之众,都是依赖于寺院经济的繁荣发展。

历代王朝的大力扶持和封赏成为寺院经济形成的最初条件。

除朝廷的扶持外,接受皇室贵族、富豪信徒的施舍供奉也给寺庙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加上佛教所倡导的“众生皆平等”、“今世的修行时为来世的积福”等深入民心的教义,为寺院赢得了广大的信徒和支持者。

当“软件”和“硬件”都具备时,寺院经济便破茧而出,展现出它的活力。

二、引起寺院经济芳容的“内因”与“外因”众所周知,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在它创立之初,佛教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追求便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同样佛教也指出财富的危害。

但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影响,逐步改变了以前那种观念,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教义,同时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立发展的道路。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寺院经济的研究开始于1934年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时代之中国寺院》,这篇文章开启了寺院研究的先河,给当时的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关注,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全汉昇先生的《中古寺院的慈善事业》,叶受祺先生的《唐代寺院经济之管窥》,何兹全先生的《中国大族寺院领户研究》,以及食货派代表人物陶希圣的《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此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持续,寺院经济的研究一度处于空白状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寺院经济研究才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法国著名学者谢和奈先生的《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和何兹全先生的《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

直到今天寺院经济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背景。

是在西汉末年由西土印度传入中国的。

永平十年,奉命西行求法的蔡偣等人在大月氏国遇到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2人并邀请来到中国,同时有佛像、经卷用白马托归洛阳。

明帝在洛阳门外建立精美房舍供给僧尼居住,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用来翻译经书,弘扬佛法,使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然而,作为一个外来的殖入者,要想在中国立地生根还是有着重重困难需要突破。

首先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他们相信通过布施可以得到善报,但中国自古是以农立国,重视农耕,对于那些游荡者,反而更容易招致不满。

其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的排挤,不管是与儒家还是道家都有着严重的冲突。

孔子在《论语》中说“食、色、性也。

”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正常的。

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多子多福,更有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佛家则要求信徒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离开家庭,过苦行生活,心中唯有。

这与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显得格格不入。

那时候别说是弘扬佛法在中国开花结果,就连继续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困难。

要想继续在中国扎根下去就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

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传播主要是以译经为主的学术活动,影响仅限于社会上层。

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

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

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经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宋代经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股怀疑思潮。

本文将对宋代经学怀疑思潮进行研究。

宋代经学的怀疑思潮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改革。

王安石改革主张变法兴运,推行新政,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推翻旧经学的权威性。

旧经学以《周易》、《尚书》、《礼记》、《左传》为核心,它强调传承古圣贤之学,尤其崇尚道德之学。

然而王安石改革提出“经学虽博,不能致用”,他认为经学对于解决当时国家面临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在王安石改革中,他提倡“新法”,即推行新的政策和新的制度。

他认为,经学只能培养德行修真的士人,不能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他极力推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

王安石改革引发了当时士人中的怀疑思潮,对旧经学的质疑也逐渐增多。

在这个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思考经学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思想。

他们认为,经学过于理论化,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主张将学术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倡实用主义的学术思想。

这股怀疑思潮在南宋时期进一步发展。

南宋时期,尤其是宋理学的兴起,使得经学的权威性再度受到挑战。

宋理学主张依据《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作为学问的根据,强调经学的复兴,要恢复经学的原典之学。

然而,这种经典恢复主义的学术思潮对于宋代士人来说,也是一种极端化的态度。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思想家开始重新审视经学的地位。

他们首先质疑经学的真实性,认为经书的作者可能并非圣人,所以不能将经书视为至理名言。

其次,他们还质疑经学的实用性,认为经学过于死板,不灵活,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怀疑思潮在南宋时期的思想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陆游认为:“人有万物而圣人唯道”,认为经学追求的是观念之学,而不是实际知识。

苏辙则认为:“圣人书天地、道德、循规蹈矩”,认为经学过于理论化,没有涉及具体事物。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寺院经济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过去,寺院经济一直被认为是低效、低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经济变得越来越繁荣。

本文将浅析寺院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其现状,并探讨其对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何为寺院经济寺院经济是指以寺庙为基础,通过开发资源、开办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等方式,促进寺庙经济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寺院经济的繁荣需要充分发挥寺庙的资源优势、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

二、寺院经济繁荣的原因1、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寺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涉寺产业的扶持政策,促进了寺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寺院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游客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旅游体验,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体验。

寺院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成为了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3、寺院经济的转型。

在传统的捐献模式下,寺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信众的捐献,然而,在信息时代下,寺庙需要将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拓宽收入渠道。

因此,寺庙开始大力发展寺院文化和涉寺产品,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加强综合经济实力。

三、寺院经济的现状目前,寺院经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寺院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推出涉寺产品,鼓励游客的参观和消费,促进寺院经济的发展,提高寺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1、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许多寺院会在传统佛教节日开展佛教文化、文化讲座、祈福仪式和佛教文化旅游等活动。

这让游客在欣赏寺庙美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寺庙文化和佛教知识,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

2、涉寺产品的逐渐增多。

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寺庙开始推出涉寺产品,以扩大经济收入。

这些产品包括佛教艺术品、佛教文化用品、佛教文学、音像制品等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成为寺院扩大经济收入的一个有效方式。

读游彪博士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读游彪博士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作者: 刘秋根[1];周国平[2]
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2]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77
出版物刊名: 中国史研究动态
页码: 30-32页
主题词: 社会经济史研究;寺院经济;宋代;博士;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整体状况;经济研究;学术价值;佛教
摘要:佛教寺院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成果多集中在隋唐及以前各代,对宋元及其以后佛教寺院经济的考察则相对薄弱。

近年来,随着以下两种著作的问世,这一局面有所改观,这两种著作一是黄敏枝教授《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二便是游彪博士的《宋代佛教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就宋代寺院经济研究的整体状况看,虽然黄敏枝教授大作出版在前,对宋代寺院经济许多层面确也做了深入、扎实的研究,但游彪博士的著作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浅析唐宋寺院经济

浅析唐宋寺院经济

浅析唐宋寺院经济[摘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其影响力扩展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寺院经济。

在唐宋时期,寺院经济达到巅峰。

本文回顾了寺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并分析了寺院经济兴起到没落的原因。

[关键字]唐宋寺院经济田产来源经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印度佛教依靠乞食为生的生活模式已被抛弃。

到唐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立寺制度提出,摆脱佛教经济依附地位,僧人自食其力。

这一制度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使寺院经济成为支持佛教发展一个重要基础。

其中寺田又为寺院经济的核心和一个主要财源。

隋唐以来,由于国力的日益强盛,人民富庶,社会稳定,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于是,与此相适应的,中国佛教在历经几百年的长途跋涉后,也终于登上了它辉煌的颠峰,与那个时代一起享受着无尚的崇拜。

即使在五代时经历了一定的限制和打击,可到宋代,它又重放光彩,只是那光彩不再如从前般灿烂夺目了。

它的辉煌与经济的繁荣是同时存在的,而经济的繁荣又得益其拥有土地。

在此,我们只简单的分析一下其在田产一方面的问题,其余方面还待进一步研究。

一、田产的来源从诸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田产的来源是多样性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几种显而易见的方法来分析田产的来源。

(一)国家政权的赐予国家政权的赏赐几乎是各国的庙宇最初获得土地的基本手段,在中国,皇室对寺院赏赐土地的现象普遍出现在南北朝以后,这是佛教发展的结果。

无论唐朝还是宋代,几乎都有皇帝布施田地的记录。

由于皇室身份的高贵,因此,这种方式称为“赐田”。

唐初,李世民与王世充决战中原,少林寺僧俘虏了王世充的侄儿献给李世民,李世民遂“赐地四十顷,水碾一具”[1] “志德二年,玄宗避乱于益州,赐大圣慈寺田产一千亩。

”[2]国有土地的大量存在,是赏赐制度存在的基础。

唐中叶后,由于土地明显减少,这种赏赐现象也随之减少。

两宋时期最早的赐田记载大概是建隆元年,“诏于广陵站地造寺,额曰见隆,赐田四顷,拔荐战亡军士”[3]。

宋代寺院所经营的工商业

宋代寺院所经营的工商业

一、概说宋以前寺院[1]的经济基础,以土地为主[2],因为那时土地就是代表财富,财富的主要基础在土地而不在工商业。

到了宋代,寺院的经济基础可有些改变了。

因为这时工商业比较以前发达,财富的基础,除了土地以外,工商业也是其中的主要分子。

所以宋代的寺院,一方面固然依赖土地的收入[3],他方面又经营工商业,以维持它本身的存在。

二、宋代寺院对于王业的经营寺院之经营工业,不限于中国,在中古的欧洲也是这样。

Sombart著《现代资本主义》(季子译)第一卷第一分册第七章第三节说:其中一部分修道士是亲自从事工业活动的。

每个修道院都有自设的缝工厂。

人们知道,修道院为工业活动的中心点:具有美术趣味的勤勉的修道士,真正是旧罗马工业技术的保持者和发展者。

他们是当时的建筑师;他们保护玻璃画业,涂珐琅质业,金属雕刻术,装宝石术,制造大风琴业,美术织物业,金箔业和金丝纺绩业。

例如Benedict派的戒律便规定:凡属该派的僧侣每日都要提出一部分时间从事他所擅长的手工业的活动(MunroandSontag,TheMiddleAges,P.63)。

宋代寺院经营的工业,就现有文献中所能考见的,约如下列:(一)纺织业朱或《萍洲可谈》卷二说抚州莲花寺织造莲花纱云:抚州莲花纱,都人以为暑衣,甚珍重。

莲花寺尼,凡四院造此纱。

捻织之妙,外人不可传。

一岁每院才织近百端。

市供尚局,并数当路计之,已不足用。

寺外人家织者甚多,往往取以充数。

都人买者,亦自能别寺外纱。

其价减寺内纱什二三。

(二)刺绣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说汴梁相国寺瓦市出卖诸寺师姑刺绣物品云:(相国寺)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钱之类。

又《宋会要·职官》二九说汴梁尼寺为政府刺绣种种服用物品云:崇宁三年三月八日,试殿中少监张康伯言:“今朝廷自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

而有司独无纂绣之功。

每遇造作,皆委之间巷市井妇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直焉。

试论北宋真宗朝的寺院政策

试论北宋真宗朝的寺院政策

试论北宋真宗朝的寺院政策北宋真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北宋政府对寺院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这些政策对于佛教的发展和寺院的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寺院政策的背景在北宋真宗朝,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佛教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寺院的管理、僧侣的素质等。

同时,北宋政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问题,需要通过寺院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寺院政策的内容1. 改革寺院管理制度北宋政府通过改革寺院管理制度,加强对寺院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规定寺院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政策。

政府还规定寺院必须定期向政府报告财务状况和人员情况,以便政府进行监督。

2. 限制寺院扩张为了避免寺院过度扩张,北宋政府规定寺院必须遵守土地法规,不得私自占用土地。

政府还规定寺院不得随意修建建筑物,必须经过政府批准。

3. 提高僧侣素质为了提高僧侣的素质,北宋政府规定寺院必须进行僧侣的教育和培训。

政府还规定寺院必须遵守僧侣的规范,不得违反佛教戒律。

4. 支持佛教文化为了支持佛教文化的发展,北宋政府规定寺院必须开展佛教文化活动,如佛经讲解、佛教艺术展览等。

政府还规定寺院必须保护佛教文化遗产,不得破坏或私自出售。

三、寺院政策的影响1. 加强了寺院的管理和监督北宋政府通过改革寺院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寺院的管理和监督。

这些政策使得寺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地避免了寺院的滥用和浪费。

2. 限制了寺院的扩张北宋政府通过限制寺院的扩张,避免了寺院过度扩张的问题。

这些政策使得寺院的规模更加合理,避免了寺院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3. 提高了僧侣的素质北宋政府通过提高僧侣的素质,使得僧侣更加遵守佛教戒律,更加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

这些政策也使得僧侣更加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4. 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北宋政府通过支持佛教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这些政策使得佛教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庙经济

寺庙经济

寺庙经济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有碍龙脉案了结后,归元寺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康熙三十三年翰林周金然来湖广主持乡试时写下《归元寺记》:“寺之中殿宇辉煌,寥廓深邃。

凡说法之堂,栖禅之室,香厨浴舍,以及往来宾客憩息之所,无一不备。

更三师普同有塔,鳞甲放生有池,而笋园蔬圃,井臼??亦位置秩然,楚楚清洁。

四面云树周遭,阴晴寒暑,剧饶佳致。

晨钟暮鼓,梵???,月白风清时,恍疑身在瑶天矣。

”从《归元寺记》中的描述可见康熙中期归元寺的兴盛状况。

而其后百余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寺院经济也因信众捐赠和自身购买的田产、房屋而渐渐发展起来,成为寺院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现将归元寺清代田产、房产制表如下:表一:田产表表二:房产表注:表一、表二皆根据《归元禅寺志·中册》清代田产表、房产表删改而成。

表二中房产均由归元寺出资在汉口、汉阳、蔡甸等城镇商业区购置。

从表中我们看到归元寺的田产等基本上是由信众布施而来,共21笔,除两笔未标明银价外,其余19笔价值银2908两3钱、金十馀两,归元寺出资购买的仅3笔,价值银210两、钱225串文。

由此,归元寺在当时社会信众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归元寺的田产由佃户承租,田租成为归元寺僧人衣食等开支的重要来源。

从道光二十八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归元寺在汉口、汉阳、蔡甸等城镇商业区,共购置了七处房产出租给商家以收取房租,以之作为养寺的一个重要途径。

该七处房产除一笔未标明购房款外,其余六笔共记价值银7195两、钱248串文。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也可以略窥归元禅寺的经济实力及其兴盛状况。

我们从史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归元禅寺前期二百余年的时间,其经济来源主要有募捐、田租及房租收入,其房和田则靠香客捐赠。

经济支出则为寺庙的基本生活支出及寺庙修建支出。

其他的收入与支出笔者暂时无法考证。

解放后,归元寺田产和房产收归国有,两项重要的经济来源断绝。

仅按人口分得田地自耕自食,实践农禅制度。

当前,归元禅寺主要收入为门票、功德钱、香火钱、罗汉单片的出售与讲解、信徒的捐助、寺僧的化缘开戒以及服务性行业的收入等,另外还有撞吉祥钟、开光、法物出售等收入。

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研究

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研究

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研究一、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宋太祖赵匡胤在960年建立了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

在宋朝初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寺庙管理制度在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二、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1.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寺庙管理在宋朝,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寺庙管理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和统一化。

宋朝政府设立了官僚机构来管理寺庙,专门负责处理寺庙事务,监督管理僧侣和信徒的行为。

2. 筹措经费的方式宋朝寺庙的维修和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政府有时会分担一部分经费,但更多的经费则是通过信徒的捐献、地方官员的赠送等途径筹措的。

同时,寺庙还有自己的经营项目,比如租赁土地、开设庙会等方式来赚取收入。

3. 寺庙人员的管理宋朝寺庙的管理机构中,僧侣和和尚是主要的管理者。

寺庙的僧侣经常会接受政府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国家法令和社会道德。

同时,政府也有权力对僧侣进行处分,如有过错或不守规矩的情况。

4. 社会功能的发挥寺庙在宋朝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还承担了许多社会功能。

它们提供给穷人救济、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些社会功能的发挥,寺庙在宋朝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三、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的影响1. 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宋朝寺庙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的支持和监督保证了寺庙的正常运转,使得佛教在宋朝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2. 促进了社会稳定寺庙在宋朝承担了很多社会功能,为穷人提供了救济,为学生提供了教育,为生病的人提供了医疗。

这些服务的提供,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3. 增强了政府的权威通过对寺庙管理的严格监督和控制,政府增强了在社会中的权威和统治力。

同时,政府通过寺庙管理制度向社会传递了一种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代经济发展历史知识点提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也是经济发展的时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知识点。

经济发展阶段宋代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农业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关中秦川地区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产地;工商业发展不太显著。

南宋时期,工商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同时,农业也达到较高水平。

农业宋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税收是所有税收的主要来源。

在北宋时期,农业主要依靠提高土地利用率来发展,晚唐五代时期的蜎蜴权田制和北宋时期的坊田制都是充分利用土地的重要产物。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很多地方遭受破坏,使得土地利用率下降,但是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南宋农业产量迅速恢复。

手工业宋代手工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已经进入市场化,需要大量的手工业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其中,纺织业和陶瓷业是最为发达的两个产业。

江南和福建地区是宋代纺织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以织造、染色、印花等加工工艺最为精细;富阳和景德镇是宋代陶瓷的代表产地,宋代陶瓷的特点是细腻、淡雅,适合家居装饰和礼品交流,深受海内外商人的喜爱。

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起源于唐朝和五代时期,基本上沿着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两个航线,一是从福州出发,向南越洲、琉球、南洋诸岛和东南亚一带,通向印度洋;另一航线是从泉州出发,向东经东海、朝鲜、日本,到达东海带。

海外贸易对宋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其中对丝绸、茶叶、瓷器等特色产品的出口贡献最大。

贸易组织宋代的贸易组织形式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种:私人贸易、官府贸易和商会贸易。

私人贸易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无需经过特定组织机构,因此比较便利;官府贸易是由官府主持,需要通过一系列手续才能进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商会贸易则是由商人自主组织,协调关系、降低风险,因此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

关于庙宇经济的

关于庙宇经济的

关于庙宇经济的【原创实用版】目录1.庙宇经济的定义和背景2.庙宇经济的发展现状3.庙宇经济的影响因素4.庙宇经济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庙宇经济,是指以寺庙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

在我国,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区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宇经济逐渐崛起,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庙宇经济的定义和背景庙宇经济起源于古代,我国历史悠久的寺庙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在古代,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教育、医疗、社交、文化传播的中心。

这种多功能的地位使得寺庙周边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即庙宇经济。

二、庙宇经济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庙宇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今的寺庙周边,往往形成了集旅游、文化、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商圈。

寺庙本身也成为了吸引游客、信众的重要旅游资源,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三、庙宇经济的影响因素庙宇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政策支持: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为庙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旅游、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为庙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寺庙自身的吸引力:寺庙的历史、文化、建筑等特色,使其成为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众。

四、庙宇经济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庙宇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庙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对寺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防止过度商业化导致的文化流失。

2.合理规划寺庙周边的商业布局,避免恶性竞争和环境破坏。

3.加强对游客和信众的教育引导,提高其文明素质,减少对寺庙环境的影响。

总之,庙宇经济作为我国特色经济的一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告御状”前的重重壁垒
吉翂击鼓鸣冤,最终挽救了自 己的父亲。由此可见,古代的击鼓鸣 冤在某些场合果然十分奏效。中国古 代之所以要在正常诉讼程序外另设直 诉制度,主要是为了减少冤案,弥补 法律制度的不足,同时也是中央朝廷 和皇帝了解民情民意的一条重要渠 道。那么,是否就是说百姓如果有了 冤屈,只要通过直诉便可轻易解决问
责 编/杜凤娇
始,正式设置了“登闻鼓”制度。唐代 武则天时还设立了匦使院,使直诉制度 渐趋制度化和正规化。
击鼓鸣冤在某些场合确实有效
在南朝的四个朝代中,有两个朝 代同是萧氏所建,一个是萧道成建 立的齐,另一个是萧衍建立的梁, 所以历史上又把这两个朝代称为萧 齐和萧梁。中兴二年(公元502年) 萧衍取代萧齐当了皇帝,建立了梁 朝,改元天监,萧衍就是梁武帝, 南朝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就在梁武帝坐上皇帝宝座的第二 年,京城建康发生了一件孝子击鼓 救父的直诉事件。
敢于直接给皇帝写信的姑娘
所谓直诉就是古代直接向皇帝或 中央相关部门申诉的一种司法制度,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告御状”。
据《史记》卷10《孝文本纪》和 卷105《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在当 时的齐国临淄,有一个叫淳于意的 人。他自幼喜好医学,曾得到当时的 名医公乘阳庆的亲传。淳于意长大成 家后,在齐国做了一个叫太仓令的 官。所谓太仓令,就是当地粮库的管 理员。淳于意当然对这个工作不甚满 意,但为了养家糊口,又不能辞掉这 份工作,只得硬着头皮干下去。好在
76
个明白人在旁边,这位主簿大人恐怕 早就一命呜呼了。
宋人吕本中在《紫微诗话》中还 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北宋哲宗时, 向太后为了给自家建造功德寺,强行 霸占了数百家民田。无家可归的百姓 们被迫告了御状,状告外戚侵占民间 土地。这些百姓比上述那位主簿要幸 运得多,状纸很快便到了哲宗手中。 哲宗立即下令开封府的官员核查此 事。当时的府尹王震、户部尚书蔡京 等人由于惧怕太后势力,便认定这些 土地为官家土地,太后使用这些土地 是合法行为。百姓们见申诉无果, 只得再次告御状。这一次还是比较 顺利,哲宗再次下令相关人等彻查 此事,为了防止徇私行为,这次哲 宗将查案的任务下达到了开封县。 在县级,具体负责办案的官员是县 尉,此时任开封尉的是范正平。范 正平是范仲淹的孙子,为人刚正,
75 2010 03 上 总第283期
读 札记

责 编/杜凤娇
题?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究竟有无限 制呢?
古代打官司一般遵循从地方到 中央的逐级上告制度,如果越级上 告,则为非法行为。只有在各级司法 部门均不受理的情况下,才能够诉诸 直诉。而且,直诉的案件必须是重大 的刑事案件,像打架、离婚、田产纷 纷这样的民事案件就不必麻烦皇帝佬 了。
读 札记

古代打官司一般遵循从地方到中央的逐级上告制度,如果越级上告,则为非法行 为。只有在各级司法部门均不受理的情况下,才能够诉诸直诉。而且,直诉的案 件必须是重大的刑事案件,像打架、离婚、田产纷纷这样的民事案件就不必麻烦 皇帝佬了
古代的“越级上访”
——一越越到金銮殿
■夏炎
如今,一些群众的越级上访经 常让当地官员头疼。而在史书记载当 中,这种上访现象却非常常见,甚至 还有人将状告到皇帝面前。在影视剧 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击鼓鸣冤” 的情景,似乎只要一敲鼓,无论主管 官员是否情愿,都必须要受理百姓的 诉状。古代老百姓告状真的如此容易 吗?一个平头老百姓“上访”到皇帝 佬面前,这中间的路到底有多长?
母亲已然去世,吉翂只得和父 亲弟弟们一起继续生活。梁武帝刚刚 即位的天监初年,吉翂的父亲做了吴 兴原乡县令。父亲的官俸虽然微薄, 却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吉翂在经 历了丧母之痛后,逐渐成长起来,和 父亲一道经营着这个温暖的小家。然 而,父子们的太平生活很快便遭到了 毁灭。由于父亲为官正直,因此招
致了一些人的不满。这些人便罗织 罪名,将吉翂的父亲推向了死亡的边 缘。由于父亲犯了大罪,便被押送到 中央的廷尉候审。当时,吉翂已成长 为一个15岁的少年,面对着渐渐远去 的父亲的囚车,他决定赴京救父。
来到长安后,父亲被打入了天 牢,年幼的缇萦情急之中竟然想出了 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那就是直接给 皇帝写信。她在信中详细讲了父亲入 狱的来龙去脉,并写道:“一个人如 果被判处死刑,他就不能复生了;而 一个人如果被判处肉刑,脸上被刺了 字、鼻子被削去或双脚被砍断,也都 无法再恢复原状。他们即使想改过
自新,也没有任何机会了。为了救 父,我愿做一名官奴婢,以赎父亲的 刑罪。”缇萦的信很快便送到了文帝 的手中。文帝看罢,霎时被这个小女 孩的孝行所感动,随即下达了一道诏 书,既赦免了淳于意的刑罚,又下令 废除了肉刑。
此时的京师建康,热闹繁华。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不时会听到 一个孩子悲惨的哭泣声。这个孩子就
蔡法度见吉翂身披大人用 的沉重枷锁,便命人更换一副 轻巧的刑具。吉翂立即拒绝了 蔡法度的美意,道:“我今天 求代父死,已是死罪之囚,刑 具只能增加,怎能减少呢?”
是上京救父的吉翂。吉翂每到一处, 便向官员打扮的人哭诉冤情,这一情 景令路人无不动容。然而,事态却并 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吉翂的父亲虽 然是清白的,但由于他无法忍受无辜 遭审的折磨,便招认了自己的“罪 状”,朝廷很快给他定了死刑。吉翂 听闻噩耗,差点昏死过去。待清醒过 来后,他鼓足勇气敲响了登闻鼓。
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很快传遍了 大街小巷,人们在钦佩缇萦的孝行和 文帝的从善如流之举的同时,也对汉 代的这种较为宽松的直诉制度大为赞 许。一个普通的百姓来到京城,竟然 可以直接给皇帝写信,而且这封信还 会毫无悬念地交到皇帝的手中。这种 民情上达机制,在当时的确是非常先 进的。
缇萦为了救父,采取的是给皇帝 上书的形式,其实在中国古代,民情 上达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据传说记 载,早在尧舜之时,便已出现了“进善 旌”、“诽谤木”以及“敢谏鼓”等直 诉形式。西周又设立了“路鼓”和“肺 石”。秦汉时设有公车司马,专门负责 接待直诉事务,同时还出现了“诣阙上 书”、“邀车驾”等形式。从魏晋开
不畏权贵。他经过查验,发现被太 后家强占的土地确为民间土地。哲 宗在了解了事实真相后,下诏将寺 院改在城外修建,同时,王震、蔡 京等人由于查案疏失,均被处以一 定的罚金。
从以上两则故事可以看出,直诉 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接 受诉状的部门是否真正把相关工作落 到实处。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是否能 够及时准确地将民情上达到皇帝及相 关部门。宁阳县主簿之所以上奏百次 均无人问津,问题就出在了信访部门 的失职上面;二是作为最高领导者的 皇帝及各级相关官员对民情的重视程 度。前述缇萦上书救父、吉翂击鼓救 父以及百姓向哲宗告御状的成功,均 源自汉文帝、梁武帝、宋哲宗及开封 尉范正平对民情民意的尊重,从而采 取了有利于上诉者的举措。(作者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74
他还有一双神医妙手,于是他便经常 利用闲暇时间为人们看病然而,由于一次误诊,淳于意被 人告了一状。地方官府给他判了“肉 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 于意膝下无子,只生了五个女儿。 在临行之时,他指着自己的女儿们骂 道:“可惜我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在 关键时刻,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女 儿们听罢都落下了委屈的眼泪。其 中,最小的女儿名叫缇萦,她为了救 父亲,也为了证明自己巾帼不让须 眉,缇萦毅然决定跟随其父到京城长 安,设法搭救父亲。
据《梁书》卷47《孝行传》记 载,这个孝子名叫吉翂,从小便很懂 事,尤其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吉翂11岁那年, 母亲便撒手人寰了。母亲的去世给年 幼的吉翂造成了极大的伤痛。他终日 水米不进,整个人骨瘦如柴,俨然一 副死人模样。在中国古代,这种孝亲 行为被称为“灭性”,是受到时人推 崇的一种变态的孝行。这种行为在今 天看来似乎不可理解,然而在当时, 吉翂却得到了亲戚邻里的一致赞赏, 孝子吉翂的名声逐渐远播。
同时,告御状的也不会人人都那 么幸运。我们先来看两则故事。《后 汉书》卷58《虞诩传》记载,东汉顺 帝时,宁阳县主簿为了替县令伸冤, 千辛万苦来到京城告御状。不走运的 是,这位主簿连续递了上百次奏章, 竟然始终无人问津,致使这桩案子一 搁就是六七年。悲愤交加的主簿无奈 上书给顺帝道:“臣是陛下的儿子, 陛下是臣的父亲。臣连续上了数百次 奏章,竟然无一受理,难道让臣北上 到匈奴单于那里去伸冤告状吗?”顺 帝大怒,尚书们根据顺帝之意,判宁 阳县主簿为大逆之罪,按律当处以死 刑。时任尚书仆射的虞诩连忙阻止 道:“宁阳县主簿所申诉的,是他 上司的冤屈;他一连上了数百次奏章 都没有送到陛下的手里,这是相关部 门的过失啊。”听罢虞诩的话,顺帝 的气渐渐地消了,很快便赦免了这位 主簿的死罪。虞诩随即对尚书们说: “小民有冤屈,费尽千辛万苦,不远 千里来到京城告御状,却不被受理, 这难道是做臣子们的道义吗?各位与 那些昏官有什么亲,又与那些来告状 的人有什么仇呢?”在场的人听罢, 各个顿时羞愧难当。可见,并不是所 有告御状的人都会一帆风顺,有时竟 然还会有性命之忧。若不是有虞诩这
所谓“登闻鼓”,是取“登时上 闻”之意,源自西周的路鼓,魏晋时 期开始正式设置,一直沿用至清代。
登闻鼓是古代民情上达的一种重要渠 道,自从有了登闻鼓,“击鼓鸣冤” 便成为百姓直诉的一种重要形式。
吉翂敲响登闻鼓,申诉其父的 冤枉,并恳请朝廷允许自己代替父亲 受刑。阵阵鼓声果然惊动了梁朝的开 国之君。梁武帝对这个少年的举动十 分惊叹,认为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 嘉,但又怀疑一个孩子做出这样的举 动,恐怕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于是, 梁武帝下令廷尉卿蔡法度彻查此事。 蔡法度认为小孩子就怕吓唬,于是他 命人在廷尉大堂上摆满了各种刑具, 还让所有下属官员参加审讯,欲逼吉 翂就范。审讯过程中,蔡法度对吉翂 声色俱厉,一定要让他供出幕后指使 之人。面对压人的气势,吉翂毫无惧 色,据理力争,表达了坚决替父而死 的决心。吉翂真切的孝行,感动了蔡 法度和每一个在场的人。蔡法度见状 不再逼问,他见吉翂身披大人用的沉 重枷锁,心有不忍,便打算命人为其 更换一副轻巧的刑具。吉翂立即拒绝 了蔡法度的美意,说道:“我今天求 代父死,已是死罪之囚,刑具只能增 加,怎能减少呢?”蔡法度将吉翂的 言行向梁武帝作了汇报,梁武帝立即 下令赦免了吉翂的父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