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译员的社会地位
浅析中国古代译员的社会地位
百家论坛浅析中国古代译员的社会地位徐艳玲北京师范大学摘要:中国翻译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大约已有3000多年。
研究翻译史,必不可少的便是翻译人员。
本文通过史料整理及相关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翻译人员社会地位地下。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表现及原因。
关键词:译员;中国古代;社会地位低下;政治因素中国的翻译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有文可考的周代开始便有了关于翻译的记载。
而其中,译者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搭桥铺路的重要作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认可,反而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
即便是著名译者,也几乎都有另外一个更为令人瞩目的身份。
可以说,他们作为译者的文化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
而这种忽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译者地位不受重视的局面?这要从以下几点谈起。
1.社会地位状况首先从统治者对译者的培养和职位设置来看。
自有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翻译人员。
而直到明朝,我国才出现正式的官方翻译人才培养机构。
这就说明了当时统治者并不重视翻译人员,也没有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
清政府也曾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样的外语学校,专门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
馆是成立了,但生源难以保证,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洋文就是降了外国,不但入馆学生受到歧视,就连其家人也受到连累,可见其社会地位之低下。
在职位设定方面,历代翻译人员级别不高,有些朝代的翻译人员甚至没有品级。
《新唐书》中记载“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
也就是说唐代翻译人员的地位最高不得超过七品以下的典客、署令。
虽然明代明成祖与众不同,提高了翻译人员的身份,允许他们在开科时参加考试,可以中进士。
可惜这种对翻译人员地位的重视只是昙花一现,明代并没有把这规定坚持下去,翻译人员的地位仍然不高。
到了清代,通译官一般为七、八品,光绪年间,各使馆的头等通译官始提高待遇,定为正五品,限额一名,严禁超编。
由此可见,统治者对翻译人员并不重视。
不但朝廷对翻译人员不够重视,社会也对其存有偏见。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作者:赵洁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摘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
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
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
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
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
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
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
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
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在古代中国,文人是一群备受尊敬的社会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远超常人。
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精湛的理论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发展。
一、文人的社会地位古代中国的文人阶层主要指以文学为主要才能的知识分子。
在官僚社会中,文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成为朝廷官员,而且进入官场后,他们会被特殊对待。
一方面,文人的知识与才华使他们成为皇帝重用的对象,他们可以担任重要的政府职位,掌握重要权力;另一方面,他们享受着与官职相应的荣耀和待遇,如领取俸禄、穿着特殊的服饰等。
因此,文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普遍认为是“草圣”、“墨儒”。
二、文人的影响力1. 文化影响:古代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塑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
他们通过创作诗词、曲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抒发个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其中,诗词是文人的主要表达方式,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代表作家如杜甫、李白、苏轼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艺术形式,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社会思潮:文人是古代社会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和引领者。
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论和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批评社会弊端,提出改革建议。
他们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如唐宋八大家提倡的理学和文人画家们的山水画,影响了后世文化与艺术发展。
3. 文人圈影响:文人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人圈,他们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在文人圈内,他们共同追求文学艺术的境界,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一种文学风格和流派。
这种文人圈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渗透到社交和政治领域。
文人通过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共同的观念,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古代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理论见解,对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文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译者。
应该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活跃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原文的翻译都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却往往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并且认为译者应是“隐身的”。
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受到译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译者——“隐身”观点翻译是一门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工作。
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译者是中介体,起着沟通两者的作用。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应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创作的文本进行的复制。
因此,原作者和原作品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而译者则赋予各种各样的地位卑微的角色。
在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那些传统的议论在二元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的理论占据了统治地位。
而早期的语文学可以说是其代表。
语文学派着眼于原文文学的特征。
译者主要从事经典文献的翻译,尤其在《圣经》的翻译上,对译者来说,这类文体的原文都是上帝的“金口预言”,其中每个词和词序,甚至个别字母和标点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们都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在翻译时对原文敬若神明。
不敢做丝毫改动尽可能逐字译出,从而导致了在翻译实践中直译,死译占据主导地位,译者却得到了及其低下的地位。
20世纪初期,以索绪尔维代表的结构主义者的翻译观认为,语言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世界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忠实”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把原著作为一个一成不变的客体来看,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规律预先设定的,其意义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且任何人只要按照语言规则去解读,都应该获得相同的理解。
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活动当作一种复制过程,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
这样一来,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忽视译者形象,用一个“信”字取消了翻译主体在译本中存在的价值,译者只能拜倒在原作者脚下,认真地做一个奴仆,亦步亦趋地跟着原作走,脚步不能有丝毫的失真或走样。
译者_其地位和作用
译者、其地位和作用张国敬(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天津300204)摘 要:译者乃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开拓者。
在促进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屡立功勋,有时,所起的作用令作者和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其社会地位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与其所发挥的作用不相称。
本文旨在探究其客观和社会原因,宣讲译者的作用和影响,以求改变其不公正的待遇。
这对使译者树立信心,振兴翻译事业,促进译学研究均大有裨益。
关键词:译者;翻译事业;影响;译学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703(2003)0320025203Abstract:A cting as the p i oneers in p romo ting cultural interacti on and blend betw een countries,translato rs have been labo ring and m ade great contributi ons to the enhancem ent of social and m aterial civilizati on,w h ich,som eti m es, m akes w riters and scho lars dealing in o ther branches of learning fall far beh ind.How ever,they are no t rew arded ac2 co rding to their m erito ri ous deeds and unsuitably valued by society.T h is finding exp lains the objective and social causes,advocates the ach ievem ents m ade by translato rs and tries to find w ays to change their po siti on,ai m ing to vi2 talize translati on activities and studies as w ell as to enhance translato rs’confidence.Key words:translato rs;translati on activities;effects;translati on study 人类的历史,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历史。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准,中文以京语 (即国语或官语)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为 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而依约定俗成 之例,仍可沿用。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 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 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 启超。
他翻译每一部作品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都体现着他的一贯的翻译思想。他所 以特别重视翻译被压迫、被损害的弱 小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学,因为这 些作品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必 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 生。”“转移性情,改造社会。”这 是鲁迅从事整个文学活动,包括文学 翻译活动的宗旨。
梁启超这种翻译爱国、翻译强国的思想, 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影响了一 代又一代翻译工作者,对树立中国文学翻 译思想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2).译书“当首立三义”
梁启超对翻译有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1897年,他在《论译书》中系统而深人地 阐述了他的翻译主张。该文论述了翻译的 目的性,并结合马建忠关于当时翻译界的 弊病的论述,进而提出: 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 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 译之才。
2.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笔名“饮 冰”、“曼殊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众的才智,11岁中秀才, 补博士弟子员,从此进人广州著名的学海堂 学习,16岁中举人。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
中国翻译发展史的3个历史时期
翻译的历史和发展
翻译的历史和发展翻译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的俗语传译,到当今全球化的翻译产业,翻译的历史和发展承载着人类的文化精华和交流智慧。
一、翻译的历史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左传》中有“子产移国,不得至析,与穆公连和,为穆公相”,这是一句“俗语”,因为子产所在的地方是与近地界相邻,穆公的地盘则位于远地界。
这句话的翻译也被视为最早的翻译之一。
在《史记》中,还有翻译工作的先驱者邹衍、司马迁等人的身影。
中世纪时期,翻译经文成为欧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拉丁文是欧洲各国最主要的文字,各国之间通用拉丁文的能力甚至被视作商业和政治上的竞争优势。
9世纪初,查理曼帝国开始推广拉丁文字母书写法。
在这一时期,翻译的工作主要以拉丁化为主,许多古代希腊、罗马和阿拉伯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拉丁文,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到了近代,翻译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16世纪,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翻译界焕发出了无限活力。
意大利学者阿尔杜斯·马尼乌斯成为了当时翻译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提出“译者应当以原文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为依据,尽可能忠实地翻译和阐释原著”,这个思想一直流传至今。
二、翻译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日益成为跨国交流的桥梁。
全球翻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译员数量和翻译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产业也随之不断增长。
据国际翻译联盟(FIT)的数据显示,全球翻译市场已经达到1,35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560亿美元。
现代翻译的发展,也伴随着大量的译者、翻译机构和翻译软件的出现,这些新技术和新业态不断推动着翻译的发展。
像谷歌和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在翻译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场景。
随着智能翻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在手机和电脑上的翻译软件,以快速翻译谈判、旅游、学业、社交等方面的需要。
同时,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双语字典和在线翻译工具让翻译变得更加快速、精准。
论翻译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翻译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张文英刘儒茜来源:《教育界·上旬》2014年第09期【摘要】高质量、高水平的翻译现实能够有效地反映国家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能使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译介的数量少、能力弱,则说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弱,这将阻碍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国家文化战略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家文化传播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交流媒介的增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走向世界,而异域文化的展现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发扬带来更多潜在的风险。
中国想要成为世界强国,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基础,也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在此情况下,文化战略问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成功的文化战略不仅可以激发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也可以强有力地配合外交外宣工作,为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而翻译作为对外传播文化的桥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吸收借鉴全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时俱进地不断加强和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文学翻译,重视文学译介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作用文学翻译是国家文化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基本形式有两种:本国文学的外译和外国文学的本土化翻译。
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不仅能够扩大国家文化影响力,还能起到改进民族语言,丰富民族智慧的作用。
在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典籍目前已有许多英文版本,也因此对世界有较大的影响。
有着“中国人的《圣经》”之美誉的《论语》在西方世界流行,不仅对世界各地的政治及道德观念有巨大的影响,也是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之一;此外,《老子》的英译本在西方十分畅销,老子的思想在西方也很受欢迎;而《孙子兵法》也已经成为西方军校的必读书目之一。
正因为有了文学翻译,中国的先进思想才得以传向世界。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
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
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
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
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
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
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任继愈)。
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译员在口语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
译员在口语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语言交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的沟通需要准确的表达和完美的理解,而译员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译员在口语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探讨他们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一、译员的地位译员在口语交际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语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国际会议、商务洽谈、旅游交流等各种场合,译员作为口译专业人员承担着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重要任务。
他们的存在使得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译员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者,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他们需要快速、准确地将发言者的意思传达给听众,同时还需要了解并尊重各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以确保口语交际的顺畅和有效。
二、译员的作用1. 实时翻译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译员承担着实时翻译的重要职责。
他们需要快速地将发言者的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立即传达给听众。
这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转化语言。
2. 意译与文化解释口语交际中涉及到大量的词语、表达和习惯用语。
译员在进行口译时,不仅仅是逐字逐句的直译,更需要进行意译和文化解释。
他们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技巧,确保意思的准确传达,并且解释其中的文化差异,以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发言者的意图。
3. 信息过滤与调整在口语交际中,发言者有时可能出现语速过快、措辞不当或者信息有误等情况。
译员需要准确地捕捉到发言者的核心意思,并对信息进行必要的过滤与调整。
他们需要过滤掉冗余信息,准确表达主要内容,并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4. 文化交流的促进通过口语交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
而译员作为文化的传递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更深入理解和良好的互动。
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语言的转换,更是通过适当的文化解释,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发言者所代表的文化背景。
三、译员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1. 突破语言障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口语交际中最大的障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经作为佛教经典的核心内容,对于佛教信徒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支撑作用。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可以促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帮助更多人了解佛教教义,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启发。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工作也逐渐展开,中国学者通过翻译佛经不仅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的精髓,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学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不仅拓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维视野,也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宣扬佛教教义,传播佛法智慧,更在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通过对佛经翻译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可以为当代文化交流和互鉴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译场在中国的发展译场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各种外来文化都在这里汇聚交融。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译场不仅是翻译工作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平台。
译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翻译为主,到后来的多方合作共同翻译,再到如今的专业团队翻译,译场逐渐走向成熟。
不同历史时期的译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中,译场不仅局限于翻译工作本身,还涉及到文化对接、学术交流等方面。
译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汉地与外域文化的融合,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今天,译场仍然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译场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
2. 正文2.1 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使当地人能够理解佛教教义,开始了对佛经的翻译工作。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发表时间:2009-11-16T10:38:04.903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荣宁[导读] 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长沙民政学院应用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本文先从历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 身份 界定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一、引言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
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
某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
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
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
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
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
最早关于译者的记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中国古代对翻译官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翻译官的称呼
翻译官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了,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不一,自古以来与境外的往来也很频繁,因此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翻译机构。
其中称呼也有很多,比如:寄、象、狄鞮、译、像胥、狄鞮、译知、寄司等等。
史实记载如下:
1.《礼记·王制》中曾记载:“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懂得东方语言的翻译官称为“寄”,通晓南方语言的为“象”,掌握西方语言的叫“狄鞮”,熟悉北方语言的被称作“译”。
2.宋代出版的《翻译名义集》记载:古代精通“六蛮语”的翻译官称作“像胥”;主管“七戎”的是“狄鞮”;负责“八狄”事务称作“译知”;负责“九夷”事务的称作“寄司”。
3.周朝时期,翻译官被统称为“像胥”,根据对“狄、蛮、戎、夷”语言的熟悉程度,“像胥”分“上士”、“中士”、“下士”、“徒”等四个等级,翻译机构由二十八人构成。
4.唐朝时期,朝廷设有“鸿胪寺”翻译机构,翻译官称作“译语”,由二十人构成。
1。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有:象胥,舌人,反舌,行人,译官令,九译令,译语人,少卿,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客曹,译长。
古时候,各朝各代专门设置了翻译官职,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当时的译者主要从事口译工作,因此也被称为“舌人”。
根据《周礼》和《礼记》记载,《礼记·王制》“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在周王朝,有官员专门负责接待来自四方的使节及翻译事宜,叫做“象胥”。
象胥下属专门的翻译人员,根据地理区域的不同,另有称呼: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人叫“寄”,翻译南方民族语言的人叫“象”,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叫“狄鞮”,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的人叫“译”,后来的“象寄译鞮”一词,就是指的语言翻译。
这里的“译”字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翻译”中的“译”。
古代翻译官称呼
古代翻译官称呼翻译是一项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为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工作,而翻译官却是这项重要工作中最常被忽视的一群人。
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当时翻译官也是一个重要职业,民间翻译官被称为“朱门酒楼”,他们不仅要会说多国语言,还要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去翻译外来文字。
在中国古代,翻译官的称呼因时而异,从简单的“译官”,“外官”,“官译”到复杂的“外贤”,“修译”,“珠官”,“珠客”,“外事官”,“国际译官”等等。
“译官”是翻译官最常用的称呼,古代也有“外官”之称,大多与“译官”同义。
《史记外戚传》中记载,汉武帝时刘彻的妻子外戚有三个舅舅,其中一个叫做刘林,当时他被封为外官,负责异国语言的翻译工作。
又如《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高祖间的外官士,专业从事异国文字的翻译工作。
从此可见,古代就有“外官”之称,说明其职责和“译官”同义。
“修译”一词,有字面上的含义,即对天文、地理、文物、翻译等现有文献的翻译。
也有古老书籍中的“修译”,是指“经过研习、学习和修饰后的翻译”。
该词的用法非常的普遍,秦国开始,尤其是唐宋时期,“修译”一词就非常的盛行。
在元朝,翻译官称呼多为“珠官”,一般情况下,“珠官”主要负责外国文字的翻译工作,又特别指印度修士所翻译的佛书。
有时候还有“珠客”这类称呼,即供应珠官所需的翻译材料,以及收集和汇编外国文献资料。
清朝以后,翻译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清朝官方和民间均有“外语翻译官”,他们专门从事外国文字的翻译工作,以及提供方面的服务。
而在近现代,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国际译官”一词也开始流行,指的是掌握外语的记者,他们的工作从外语的翻译,到新闻报道,都有涉及。
总之,这些称呼不仅能够反映出古代人对翻译官的认可,同时也清晰地说明了翻译官在各个时代所承担的工作。
中国古代对翻译官的认可,不仅体现了一定的翻译水平,而且也激励了当时的翻译官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全心投入到翻译工作之中。
浅谈古代译场制度的内在机制及现实意义论文
浅谈古代译场制度的内在机制及现实意义论文浅谈古代译场制度的内在机制及现实意义论文摘要:中国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组织形式---译场合作翻译。
这种立体化翻译合作方式组织严谨,分工细致,规范化的组织和科学的翻译程序极大提高并保证了古代佛经典籍的翻译质量,对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翻译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解读古代译场制度内在机制,分析阐释其现实意义,提出现代翻译合作形式改良的新思路,认为当下翻译市场急需建立以学术规范为价值指向的"译场"式翻译制度。
关键词:译场合作翻译翻译项目佛经的汉译始于东汉,绵延十个世纪,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在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组织形式---译场合作翻译。
这种立体化翻译合作方式组织严谨,分工细致,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翻译程序极大提高并保证了古代佛经典籍的翻译质量。
本文分析探究了佛经译组织运作的方式特点,探索现代翻译合作形式改良新思路。
一、译场组织制度与司职分析佛经翻译始于后汉桓灵时代,极盛于隋唐,式微于宋元,之后完全沉寂。
最初的佛经汉译,由粗通汉语的外国僧人独译,往往翻译不确切,出现道安指出的"先后传译,多致谬滥"的情况。
后来逐渐改为外国僧人与汉人合译:外国僧人口译,汉人助译并写成汉语,分别称为"传言"和"笔受"。
尽管是两人合译,也常常出现宋代高僧赞宁在《高僧传三集》中描绘的现象:"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
方圆共凿,金石难和。
椀配世间,摆名三昧。
咫尺千里,觌面难通"。
故佛经传入初期所译诸经,鲜有质量上乘的译品,后人往往加以重译。
晋朝时渐有数人合译,前秦苻坚开始组织译场,聘请中外名僧协力分工。
赵政和释道安主持译场时,不但增加了人员,而且有了较细的分工,译经程序方面增加了记录梵文、证义和校对三道手续。
译场组织虽尚未严密,但传译程序已非常慎重,译经质量明显提高,很好地奠定了译场集体翻译工作制度的.基础。
中国的翻译官是谁中国的第一个翻译官是谁
中国的翻译官是谁中国的第一个翻译官是谁在我国,“翻译”作为一个词出现,是在南朝的梁慧皎《高僧传》中:“先沙门棚睁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
”但是翻译的工作开始得比这个时间早得多。
早在周朝时期滚册,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翻译的官职。
《周礼》中称当时的翻译官为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礼记》则对负责东南西北四方的翻译人员给予了不同的称呼:“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北方日译。
东汉以前,我国的翻译活动主要是各民族为沟通交流所需要的口译。
佛教传人中国后,才出现了大规模的书面翻译。
这种佛经的翻译肇始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唐代臻于极盛,至宋代逐渐式微,入元代已近尾声。
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翻译家,如东晋时期的释道安、唐代的玄奘等。
他们不但有大量的翻译实践,还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标准和 ... 等方面的见解。
比如释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五失本”是指有五种情况可以允许译文不同于原文,“三不易”指翻译工作中的三种难事:难得恰当,难得契合,难得正确。
“五失本”与“三不易’’从理论上解决了“质”与“文”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表达原大和巨集著的内容和义旨,又要力求译文简洁易懂。
开创佛典意译新风的是鸠摩罗什(344—413)。
他主张只要能存本旨,就不妨“依实出华”。
后人称道他的译品“善披文意,妙显径心,会达言方,风骨流便”。
到了唐代,佛典的翻译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
玄奘不但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而且还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诸如增补、省略、变位、分合、替代等一些在现代翻译教科书中常讲常练的翻译技巧,在玄奘的译经中已经运用得存乎一心,十分熟稔了。
中国最早的英语翻译是传教士,他们因为需要将教学传达给对方,所以需要交流,交流就需要沟通,随之在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理解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一批懂”外语“的人!玄奘!(因为他把梵文佛经译成汉语,而且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外国,让外国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翻译官怎么来的?靠比划来学的吗应该是古抄代彼此需语言不通可是语言交流那么怎么办靠你来比划我来猜了猜几次肯定能对然后在由专门的人记录成册这样后来人肯定能少猜一些然后就是你说翻译官翻译官是很专业的名词他们为了翻译准确性肯定不能靠猜的不然怎么我们对翻译官的历史大多在唐的大概就有点我们去一个地方那地方都讲方言我们学习靠啥先靠猜然后再去理解因此第一个翻译官肯定不是第一个学会这个语言的他国人的这个问题有深度啊,古代就有跨过联姻啊,学堂。
唐代对外交往中的译官
唐代对外交往中的译官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外交空前发展的时期。
在对外交往上,中央王朝不仅推行积极开放的政策,而且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通晓“蕃语”的翻译人员——译语官,以便在处理涉外事务中解决语言不通或隔阂的问题。
最早注意译官的是黎虎先生,他在《汉唐外交制度史》的相关篇章对唐代译官的设置情况做了介绍[1](P336、P361-363、P478-479)。
稍后,程喜霖梳理了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译语人”(P298-301),以揭示他们在丝路贸易中的活动和作用。
最近,韩香女士以长安城为活动空间,对唐中央设置的译语人给予关注,应是唐代译官研究的一篇力作。
其实,唐代的对外交往中,缘边州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译官在地方边境政府的涉外事务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这样的角度,本文拟对唐代对外交往中的译官进行总体论述,并重点考察唐缘边州府设置译官的情况,同时对学界关注不多的“新罗译语”也略加说明。
一唐代,中书省和鸿胪寺是两个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担负外交管理之责的机构。
作为唐代对外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译官首先见于这两个机构中。
中书省的译官,《新唐书·百官志》谓“蕃书译语十人”,《唐六典》称“翻书译语十人”,两者所指其实相同。
中书省的任务之一是起草诏令。
其中代表中央王朝发给四夷外邦的文书和政令,也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和撰写。
与此相应,凡四方及各国朝贡之国书与贡品,中书省内皆有专人负责接收。
由于这个缘故,中书省设置一些熟悉和精通“蕃语”的翻译人员是十分必要的。
这正如元代史学家胡三省所说,“中书掌受四方朝贡及通表疏,故有译语人”。
受材料所限,唐代可考的中书译语共有3人。
其一是贞观年间的折冲都尉、直中书译语揖怛然纥,他曾受太宗所遣出使西域。
按照李唐的职官制度,这里“直中书译语”属于唐代的一种直官。
沈括《梦溪笔谈》卷1《故事二》载:“唐制,官序未至而以他官权摄者为直官。
”从姓名推测,揖怛然纥显然属于胡人血统。
当时回纥尚未兴起,北方惟有突厥称雄,因此揖怛然纥为突厥的可能性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论坛
浅析中国古代译员的社会地位
徐艳玲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中国翻译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大约已有3000多年。
研究翻译史,必不可少的便是翻译人员。
本文通过史料整理及相关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翻译人员社会地位地下。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表现及原因。
关键词:译员;中国古代;社会地位低下;政治因素
中国的翻译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有文可考的周代开始
便有了关于翻译的记载。
而其中,译者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起到了搭桥铺路的重要作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认可,反
而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
即便是著名译者,也几乎都有另
外一个更为令人瞩目的身份。
可以说,他们作为译者的文化
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
而这种忽视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译者地位不受重视的局面?这
要从以下几点谈起。
1.社会地位状况
首先从统治者对译者的培养和职位设置来看。
自有史料
记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翻译人员。
而直到明朝,我国
才出现正式的官方翻译人才培养机构。
这就说明了当时统治
者并不重视翻译人员,也没有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和人才培
养。
清政府也曾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样的外语学校,专门培养
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
馆是成立了,但生源难以保证,当时人
们普遍认为学习洋文就是降了外国,不但入馆学生受到歧视,
就连其家人也受到连累,可见其社会地位之低下。
在职位设
定方面,历代翻译人员级别不高,有些朝代的翻译人员甚至没
有品级。
《新唐书》中记载“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
也就是
说唐代翻译人员的地位最高不得超过七品以下的典客、署
令。
虽然明代明成祖与众不同,提高了翻译人员的身份,允许
他们在开科时参加考试,可以中进士。
可惜这种对翻译人员
地位的重视只是昙花一现,明代并没有把这规定坚持下去,翻
译人员的地位仍然不高。
到了清代,通译官一般为七、八品,
光绪年间,各使馆的头等通译官始提高待遇,定为正五品,限
额一名,严禁超编。
由此可见,统治者对翻译人员并不重视。
不但朝廷对翻译人员不够重视,社会也对其存有偏见。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中写道:“勿
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由此可见,但是文人墨客对翻译人员
的歧视与不屑。
连笔译人员都被认定为不雅之人,口译员则
更为世人所不屑。
总体来讲,翻译人员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普
遍较低。
2.社会地位低下原因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政治因素。
纵观古今中外千百年历史,某一领域的兴衰起伏少不了政治因素的操控作用。
具体来讲,只有得到国家统治阶级的支持和认可,某个领域才会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可能。
而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根本就没有看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而佛经翻译时期,尽管有些译者受到了礼遇,但他们享有此等殊荣并不是因为翻译这项工作,而是因为佛经特有的影响力。
及至明清,翻译工作在统治者看来更是无足轻重。
尤其是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一贯藐视外来的东西,更不要说提倡学习和借鉴了。
所以在备受统治者轻视的艰难情况下,古代翻译人员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2)翻译本身的性质。
在古代,译者曾被冠以“舌人”、“传语”等不公正的称号。
这是因为翻译不是创作,译者不如作者。
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历尽艰难,跋山涉水,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可是衡量译作好坏的标准却是:译者要隐形、译文要忠诚。
一个
“隐形”的人物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有什么可厚非的呢?而“忠
诚”二字本身就降低了译者的地位,使译者失去了主体性。
更不用说在古代,译者只被作为传语的工具。
(3)译者自身的因素。
任何问题的存在都是有外因和内因的。
要想得到回报,就要加倍的付出。
结语:
我国古代史跨越了数千年,其中翻译人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其对于中华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商贸的进行、政治的往来,对于中华民族蓬勃的发展等,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现在的翻译工作者相较于之前,社会地位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还需要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给予翻译人员应有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做好翻译教育和培养,更好地发挥翻译人员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一、古籍:[1]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2007,08.[2]洪皓.松漠纪闻[M].中华书局.[3]黄本骥.历代职官表[M].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部.2005,05.[4]李林甫.唐六典[M].中华书局.1992,01.[5]刘禹锡.刘禹锡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1.[6]龙文彬.明会要[M].中华书局.1998,11.[7]吕维祺编.四译馆则(复印本)[M].北京大学图书馆.1828.[8]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岳麓书社.1997,09.[9]魏收.魏书[M].中华书局.1997,09.[10]魏徵.隋书[M].中华书局.1997,09.[11]张廷玉.明史[M].中华书局.1974,04[12]长孙无忌著,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中华书
局.1983,11.
[14]郑玄注.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5]周良霄,顾菊英.元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04.
二、今人著作:
[16]吕维琪.四译馆则题解[M].台北:文海出版社.2007.
[17]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4,03.
三、期刊论文:
[18]刘扬,胥瑾.从译者的目的看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策略
[J].海外英语,2011,11:182-184.[19]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20]松浦章.关于明代海外诸国通事[J].明史研究,2005,00:46-54.[21]宋丹.周朝“象胥”考——周朝的翻译制度考证[J].兰台世界,2010,04:61-62.[22]唐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古代的译语人》评介[J].中国翻译,2012,05:34-36.[23]辛全民,高新华.中国古代翻译立法及其现代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77-78.[24]辛全民.我国古代翻译人员的特点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200-202.作者简介:徐艳玲,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