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探究

合集下载

论国民政府分期禁绝毒品政策的弊端

论国民政府分期禁绝毒品政策的弊端

论国民政府分期禁绝毒品政策的弊端作者:尚季芳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12期摘要关于国民政府分期禁绝毒品政策的弊端,学术界有所论述,但泛泛而谈者居多,鲜有用实例论证者。

笔者拟以甘肃省为例,论证国民政府不采取断禁措施,而是着眼于鸦片的巨额利润,致使在执行此政策的过程中,禁绝与烟亩罚款常常纠缠不清,执行者难以遽断;禁绝县份与未禁绝县份之间纠葛纷出,弊端丛生,影响禁政效果至巨,给后续的禁烟带来了诸多掣肘。

总体上,从成本、收益和政策的可操作性方面看,该政策弊大干利。

关键词国民政府,分期禁绝,弊端,甘肃省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4-0029-061935—1940年,国民政府在禁政上开始实施“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计划,拟在六年时间内将全国烟毒分期禁绝,尤其要根绝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绥远和宁夏等鸦片种植和吸食大省的毒祸。

甘肃省秉承国民政府的旨意,开始执行此计划。

不可否认,这一政策的执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禁种上,截止1940年,甘肃省中心区域的鸦片种植几绝,但吸食和贩运仍大有人在,禁绝效果不理想。

那么,诉诸于学理,该计划是否是一个最佳的政策,其成本、收益如何?政策的可操作性如何?笔者拟以甘肃省为例,就分期禁绝政策中的诸多弊端做一考量,回答上述问题。

一、甘肃省分期禁绝政策的出台及其实质按照1932年国民政府制定的《派员查禁十省种烟办法》,规定鄂、豫、皖、赣、湘、苏、浙、闽、陕、甘腹地10省首先禁种罂粟,其余各省克日禁种。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甘肃省由于军事和经济的原因,困难重重,阻力甚大,“不独人民多以种烟为生。

即地方财政亦多赖烟亩税收以资挹注,如果骤施严禁,实为不教而诛,且于人民生计及地方财政,亦不无影响,为顾全事实,徐图推进,俾克达到彻底禁绝目的”哪,遂决定分五期禁绝。

国民政府之所以对西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实行分期禁绝政策,是从各省财政拮据,民生凋敝,赖鸦片为财政支柱者日久的现状出发考虑的。

建国初期甘肃省的禁烟禁毒斗争——兼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禁政对比分析

建国初期甘肃省的禁烟禁毒斗争——兼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禁政对比分析
西 北 民 族 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21 0 0年 第 2期
N o 2. 01 . 2 0
J NORT . HWES UNI RSTY OR T VE I F NAT ONA TI I LI ES (hlsp ya dSca cec ) P i oh n o il ine o S
心 。此 时土 匪特务 潜 伏乡 间 , 一贯 道” “ 分子乘 势 而起 , 布各种 流 言 , 惑老 百姓 种烟 , 去 的种烟 大县 散 煽 过

时人 心惶惶 , 蠢欲 动 。天水 县 ( 天 水市 ) 泉 区( 甘泉镇 ) 蠢 今 甘 今 的老百 姓根 本不 知道 共产 党之 名 , 对其
部分 地方 军政 机关 对政府 的禁烟 政策 还不 理解 , 群众 的解 释五 花八 门 , 对 执行 似是 而非 。临夏地 区 的群
众 问警 五 团的 同志 :烟是 否 能种 ? 该 同志答 : 种不 种 我不 知 道 , 永靖 县 种 的 很 多 。 又 问 : 你 们种 不 “ ” “ 而 ” “
不 彰 , 能彻 底 根 绝毒 祸 。新 中 国建 立之 初 , 短 短 的 几 年 时 间 内就 将 百 年 毒 祸 涤 荡 净尽 , 现 了新 生 人 民 政 权 的 高度 未 在 体 责任 心 和历 史使 命 感 。 其 所 采 取 的 诸 如 彻 底 实施 土 改 、 租 减 息 , 动 人 民群 众 广 泛 参 与 , 绝 以毒 品 谋 利 等 措 施 标 本 减 发 断 兼治、 绝有力 , 决 为迅 速 禁 绝毒 祸 打 下 了 良好 基 础 。若 干措 施 对今 天 的 禁 毒 仍 有 借 鉴 意 义 。 [ 键 词 ] 建 国初 期 ; 肃 省 ; 烟 禁 毒 关 甘 禁

禁毒教育

禁毒教育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案例甘肃省山丹县马场三场中学杜民学一、案例背景:在旧中国,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斗争,2000多万吸毒者戒除了毒瘾。

但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际毒潮冲破防线。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累计116万,比2000年上升了35%。

我国禁毒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境外毒品大量流入我国境内。

国内制贩毒品特别是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

国内吸毒人员规模扩大,并导致艾滋病等多种严重传染病扩散。

全社会的禁毒意识还不强,毒品管制、毒品预防和社会帮教、强制戒毒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禁绝毒品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任务。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从小养成远离毒品,做一个《禁毒法》坚决的拥护者。

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三、活动目的:(一)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了解制定《禁毒法》的重要性。

(二)懂得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和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三)懂得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做一个《禁毒法》坚决的拥护者。

四、活动过程:(一)了解制定《禁毒法》的重要性。

禁毒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和方针,从解放初期的禁毒运动到新时期的禁毒斗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模式,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禁毒法》是开展禁毒斗争的迫切需要,是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是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同时也对青少年防毒拒毒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二)了解什么是毒品?1. 毒品是指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展示各类毒品图片(三)向学生阐述毒品的危害性。

1.播放毒品的危害视频资料2.(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民国时期甘肃农村烟祸状况及社会影响述论

民国时期甘肃农村烟祸状况及社会影响述论
威“ 罂粟 花 均 作 白色 , 望 一 片 ” 永 登 “ 田仅 十 之 三 远 , 麦 四 , 甘人 所 谓 花 花子 者 几 占十 之 六 七 ” 而 在 省 城 兰 州 而 ,

省禁烟总报告》 大抵 13 , 9 5年 以前 , 烟亩数在 5 种 O万亩 左右 , 每亩平均产烟 3 0两 , 全年 产烟在 10 50万两。 ( 』
前述 第 一 个数 字 来 源 于档 案 , 二 个 数 字 来 源 于 报 第
纸, 材料的可靠程度 , 当属档案 。但以当时甘肃普遍种 烟 的事实 来权 衡 , 报纸上 的数 字似更为准确 。 如靖远县有
种鸦 片。 ¨ 7 |P o ”以上诸人的实录, 都表 明甘肃各地 鸦片种
【 收稿 日期 】0 9— 8— 6 2 0 0 1 [ 基金项 目]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目“ 20 近代西北 民族地 区毒 品危害及禁毒研究 ” 0J 70 2 )2 0 (8C 70 0 ;09年第 4 5
植 的 普遍 性 。 甘肃 鸦 片 的种 植 面 积 和 产量 是 多 少 呢 ? 根 据 《 肃 甘
民国 一代 , 甘肃 财 政 竭 绝 , 政府 和军 阀都将 鸦 片收 入
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民众有鉴政府 的巨额烟亩罚款 , 不得不种植鸦 片, 维持生计 , 由此引发陇原大地上罂粟遍
时 人 陇 南 旅 平 学 生 雷 子 烈指 出 , 肃 鸦 片 产 量 大 约 每 年 甘 80 万 两 。 如果 平均 每亩 产 量 以 3 计 算 , 全 30多 “ 0两 则 省 共 有将 近 27万 亩 的 土 地 种 植 鸦 片 , 一 数 字 显 然 有 7 这 过 大 之嫌 。 事 实上 , 片每 年 的种 植 面积 和 产 量 不一 , 法得 出 鸦 无

探寻无证经营卷烟治理良方

探寻无证经营卷烟治理良方

◆管理视野2016・10(中)探寻无证经营卷烟治理良方冯学良摘要无证经营卷烟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卷烟市场经营秩序,损害了持证零售户的合法利益,降低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含金量”,而且是不法分子分销“假、私、非”卷烟的销售载体,畅通了非法卷烟流通的渠道,因此无证经营卷烟的治理势在必行,是当前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但对无证经营卷烟的治理,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呈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也成了烟草专卖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本文结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辖区内无证经营卷烟的现状,从无证经营卷烟发展趋势分析、治理的症结及治理的对策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对无证经营卷烟的治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烟草专卖管理无证经营治理作者简介:冯学良,甘肃省山丹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10.248无证经营卷烟一直以来是烟草专卖市场管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也是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了烟草专卖制度的权威性,如不有效控制无证经营卷烟户(以下简称无证户),势必将影响辖区卷烟市场秩序的稳定,乃至动摇现行的烟草专卖制度。

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深入探讨解决办法,摒除市场管理中的这一“顽疾”。

一、无证经营的现状及成因(一)无证经营的现状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地处西北边陲,位于甘肃中西部,是一座典型的农业城市,城市以农村人口居多,卷烟消费结构较低。

目前,辖区内有无证经营户约占持证经营户总数的4%左右,形态主要表现为流动售货车、电话亭、报刊亭、食杂店、烟酒店、超市和网吧、酒吧、茶府等消费的娱乐场所。

它们无证经营卷烟呈现以下特点:隐蔽性越来越高,由以前的公开摆卖到现在的暗中兜售,有的甚至随身兜售;店内卷烟以零盒销售居多,整条的存放地点由经营场所转入私人卧室或与之毗邻的商店、摊点里;店主多以岗工人、老龄人、城郊农民为主,这些人群法律意识淡薄,查处违法卷烟时往往情绪激动,容易产生暴力抗法,影响和谐,打击难度越来越大;部分无证户是屡查屡犯,难以根治,且有增多的趋势;进货渠道灵活多样,有不少以销售假冒卷烟、走私烟等违法烟草制品来获取利润,而且出现了较为严密的卷烟黑配送网络,这些无证经营大户也是非法渠道卷烟的主要销售者。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烟草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烟草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药残留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

本文将从烟草农药残留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析。

一、烟草农药残留的成因1.农药使用不当烟草的生长过程中,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常常会使用大量的农药。

一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不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过量使用农药或者不注意使用农药的时间和方法,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严重。

一些农民在选择农药时,可能会盲目跟风或者受到商家的误导,选择了毒性较大的农药,虽然可以达到快速灭虫的效果,但也会增加农药残留的风险。

3.监管不严在一些农村地区,农药使用管理不够严格,监管力度不够大,导致了农药使用的不规范和滥用。

一些农民为了方便,会将农药储存在家中或者杂乱无章的储藏室中,导致农药的稳定性下降,容易产生残留。

1.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烟草农药残留可能会通过烟草制品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农药中含有致癌物质,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一些农药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一定的毒害,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等。

2.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不仅会污染土壤、水源,还会危害到作物周围的生态环境,对非靶标生物造成毒害,影响农田的生态平衡。

1.强化农药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的注册审查和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农药的生产和销售。

对农药的使用和储存进行详细的管理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2.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正确的农药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3.推广绿色农药政府应当加大对绿色农药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5.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政府应当依法加以严惩,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可以采取吊销执照等措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烟草是全球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

长期以来,烟草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本文将对烟草农药残留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探讨。

一、烟草农药残留污染的成因1. 农药广泛使用烟草生长过程中,由于其易受害虫侵害,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这些农药中包括有机磷、杀菌剂、杀虫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农药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会造成危害。

2. 不合理使用由于烟草生产者为了获取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常常会不合理使用农药,超量喷洒,超量喷洒,不按照说明书上的规定施用,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给人体和环境带来潜在威胁。

3. 惰性监管一些地区的烟草生产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效果不佳,导致农药使用和施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相对严重。

4. 治理不力即使发现了烟草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有的地区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导致问题的延续和扩大。

1. 加强监管加强对烟草生产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技术规范,确保烟草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施用。

引导烟草生产者科学施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规定进行施用,遵守农药使用的技术规范,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污染风险。

3. 宣传教育加强对烟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农药安全意识,使之能够主动防范和控制农药残留污染问题。

4. 提倡有机种植鼓励农民实行有机种植,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更加注重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烟草的品质和安全性。

5. 加强监测和处置加强对烟草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确保烟草产品的安全性。

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避免农药残留污染的扩散和影响。

6. 推动绿色化生产鼓励和支持烟草生产企业进行绿色化生产,采用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等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略论抗战胜利初期西昌地区的查禁烟毒

略论抗战胜利初期西昌地区的查禁烟毒

略论抗战胜利初期西昌地区的查禁烟毒摘要民国时期,西康省宁属西昌地区烟毒泛滥,民国政府虽颁布一些查禁烟毒的法案,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奏效。

抗战胜利初期(1945-1946年),民国政府再次采取措施查禁烟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显著。

关键词抗战胜利初期西昌查禁烟毒作者简介:廖扬,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民国西康省宁属西昌地区因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很适合鸦片的生长繁殖,因此自鸦片传入以来,该地区种烟贩毒现象较为普遍。

民国时期,政府为解决这里的烟毒问题,颁布了一些查禁烟毒的法案,抗战时期,政府还制定了“六年禁烟计划(1935-1940)”,但因该地区交通不便、地方武装混战、抗战等各种原因而未能奏效。

抗战胜利后,西昌地区的查禁烟毒重又提上议事日程。

一、抗战胜利之初西昌地区的禁烟举措1945年7月至1946年年6月,是民国政府改建西康省宁属地区中央建制机构的交替时期。

此时,抗战已胜利结束,影响西昌禁毒的不利因素逐渐减弱,政府决心两年之内尽快肃清该地区的烟毒,禁毒善后工作陆续展开。

根据四川省档案馆所藏“西昌警备司令部”相关档案,以及《民国三十四年七月至三十五年六月西昌警备司令部查禁烟毒报告总表》(下简称《报告总表》)内容,1945年,为解决烟毒问题,成立了四川省政府禁烟善后督理处,下设秘书室、会计室、统计室及三个具体执行科,每一执行科下设二股,组织系统较为完备。

从查禁烟毒机构设置看,中央政府禁毒善后分工较为明确,表明了铲除烟毒的决心。

首先,政府分析了此前查禁烟毒失败的原因。

认为烟毒未肃清与地方势力密不可分,1945年5月,四川善后督理处总结前几年禁烟善后得失时说:“本省瘾民因于前六年禁烟计划期间,施戒未能彻底,加以年来运售未绝,与各乡镇保甲检查不力之故…… ”。

督理处认为:中央查铲决心再大,实施惩戒并不彻底,鸦片禁而不绝,地方乡镇保甲也会因为个人利益加以阻挠。

二、抗战胜利之初西昌地区查禁烟毒效果分析笔者根据《报告总表》,结合此前这一地区查禁烟毒历史,对抗战胜利初期西昌地区查禁烟毒的实际成效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82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82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82号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甘州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13日张掖市甘州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小煤炉使用散煤和农村土炕使用秸秆取暖造成的炉烟炕烟污染,是影响我市城区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加强炉烟炕烟污染综合整治,既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迫切要求,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2016年,甘州区城区及城郊五个乡镇(梁家墩、长安、新墩、上秦、三闸)现有平房住户32832户,出租户房13173户,共有在用小火炉25290个,土炕15136铺。

其中:城区现有平房住户5291户,出租户3290户,有在用小火炉4801个;城郊5个乡镇现有平房住户27541户,出租户9883户,有在用小火炉20489个,土炕15136铺。

按照每个小火炉冬季使用1.5吨散煤计算,城区和城郊乡镇小火炉冬季用煤量就达37935吨,排放烟尘1092吨,二氧化硫2700吨。

按照每舖土炕冬季直接燃用1吨秸秆计算,城郊5个乡镇15136舖土炕冬季秸秆燃烧量就达15163吨,排放细颗粒物394吨,二氧化硫3.02吨。

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探究

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探究

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探究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调查张掖自古就是河西重镇,奠定他如此地位的,除了重要的地理位置之外,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张掖所处的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北山之间,是一片狭长平地,地势平坦,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张掖就是黄河流经这里冲击形成的绿洲平原。

地处古西域的河西走廊,原本气候干旱,大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如张掖、武威、酒泉等地区地势平坦,引水灌溉条件优越,另一方面,祁连山区冰雪融水极为丰富,且便于开发利用。

各种优越的条件使得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达,成为西北的重要农业区。

民国时期,甘凉道下辖的武威、古浪、永登、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等地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而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鸦片种植的主要地区。

据调查,张掖烟毒泛滥主要是由鸦片流通量大、地方政府支持、群众依赖等因素引起的。

一、大面积种植鸦片除了上面已经提到张掖优越的自然条件极适宜种植鸦片外之外,因其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中央政府难以顾及,尤其是咸丰以后,在广东遭禁的鸦片就大量流入甘肃甚至张掖地区,再加上道光末年,陕甘地区本就有大片的鸦片田,更使得广袤的西北成为“中华毒窝”之一。

《镇番遗事历鉴》中载:“邑人胡欲昌经商陕中,是年,即公元1760年,自彼土携烟籽二斗二升,散于乡里,令试种之,奢秋熟还其价。

讵料既种则成,成则事半功倍,市人颇获厚利,爱之益甚,几经鼓吹,于是乎邑田家越明年种之连畛。

”由此可见,鸦片在西北,尤其是甘肃民勤、武威、张掖等地的种植早在清朝中期就以广泛流传。

虽然曾有严禁,但并未斩草除根,肃本清源。

民国时期,全国军阀混战,西北地区也出现军阀割据政权,甘肃烟毒更是泛滥,河西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产粮大区则发展成为产毒大区。

开花的罂粟田罂粟壳在张掖山丹军马场、老寺庙农场等地区曾公开种植罂粟,即便现在,这些地区仍有小片的罂粟田,不过大部分都流向药材市场,只有一小部分流向市场,例如提炼毒品、制作调味料(多用罂粟壳)等。

民国时期甘肃鸦片贩运群体及贩运路线考察

民国时期甘肃鸦片贩运群体及贩运路线考察

作者: 尚季芳[1] 但唐军[2]
作者机构: [1]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重庆市第29中学,重庆400010出版物刊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7-7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民国时期 甘肃 鸦片 贩运路线 贩运群体
摘要:民国时期,甘肃鸦片烟毒泛滥成灾,一度被称为“烟国”。

斯时,鸦片的种植、吸食和贩运都达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程度。

就贩运而言,主宰甘肃政治和经济的诸多群体都有贩烟行径,军阀、商号、马客和驼帮是主要贩运者。

他们将鸦片贩诸省外、省内互贩或从省外运进本省,赚取巨额款项。

贩运路线出境和入境大体均为河西内蒙线、临夏成都线和西兰线。

从贩运的渠道上看,以1937年为界,该年之前,内销大于外销,尔后,外销大于内销。

民国甘肃鸦片贩运猖獗是由政府财政困窘以及权力失控所致。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毒品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甘肃虽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其受害程度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入民国后,毒品更是泛滥成灾,影响深远。

此时,甘肃政局动荡,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崛起,开拓地盘,扩充军队。

为了筹措军费,军阀大肆开放烟禁,征收烟亩罚款,在被逼无奈之余,民众不得不种植较多的鸦片,以应付沉重的苛捐杂税。

甘肃交通运输滞后,本地丰年所产粮食及其它货品很难运往外地,谷贱伤农现象时常发生,而鸦片质轻价高,便于运输,刺激了民众的种烟欲望。

加之甘肃农村副业凋敝,农民赖以换取商品的货币缺乏,而种植鸦片可以换取部分货币,满足了民众的购买需求。

鸦片的大量种植,随之而来的是吸食和贩运。

民国时期甘肃吸食鸦片的人数一度达到2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数量不小。

其因何在?贫穷的生活环境,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以及正常的积极的娱乐生活的缺乏,都使民众将吸食鸦片作为排忧解乏、治病疗疾和消磨时日的“良药”。

种植鸦片,土地被罂粟占据,良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下降,一遇天灾人祸,农民纷纷离村,饥馑载道,死亡流离,络绎于途,给农村经济以沉重打击。

吸食鸦片,斫丧了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力,给吸食者自身、家庭和社会带了灾难,影响社会和谐殊深。

在贩运方面,商号、驼帮、马帮和军队是当时的四大贩运群体,鸦片在他们的操纵下,或在省内互销,或在省际偷运,毒害良善,而他们却赚取巨额利润。

总之,鸦片的种植、吸食和贩运使民国甘肃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正常有序运转受到严重阻遏。

面对鸦片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在禁与不禁之间,民国历届政府态度不一。

张广建督甘时,禁种功效甚大,吸食和贩运有所减少。

陆洪涛督甘伊始,囿于军费的困窘和财政的拮据,开放烟禁,征收烟亩罚款。

冯玉祥势力入主甘肃后,为了问鼎中原,逐鹿天下,名虽禁烟,实则变本加厉,种植一度泛滥无已。

南京国民政府肇建,对禁烟颇为重视,宣称与鸦片势不两立,必须根绝。

言虽铿锵,但不久即行失信,实行“寓禁于征”政策。

鸦片为祸解放前,甘肃毒害有多大?

鸦片为祸解放前,甘肃毒害有多大?

鸦片为祸解放前,甘肃毒害有多大?鸦片为祸解放前,甘肃毒害有多大?毒品如今早已为人深恶痛绝,但在解放前,甘肃许多地方,鸦片种植竟然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是军阀的军饷和军火的来源。

甘肃也成为毒品种植的重灾区,由此也上演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活剧”。

民国年间,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在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中,军阀们趁势开拓地盘,扩充军队,占据一方,军阀粮饷军火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要开辟财源。

然而,当时甘肃各地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带不来多少收益;农业更是困难,有限的土特产,无法为军阀提供粮饷军火。

为了筹措军费,军阀大肆开放烟禁,征收烟亩罚款。

民众被逼无奈,不得不种植较多的鸦片,以缴纳苛捐杂税。

鸦片的泛滥,直接冲击了甘肃各地的经济,也给带社会稳定、民众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有数据表明,民国时期,甘肃吸食鸦片的人数一度达到2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由鸦片引发的悲剧也在全省各地不断上演。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尚季芳,看看民国甘肃毒品危害究竟有多大?罂粟成片,百万亩耕地种鸦片鸦片,原产地在印度一带。

早在唐代就有人引到了中国。

而鸦片的泛滥,则是在清中期以后了。

最大的事件自然就是鸦片战争。

鸦片何时传入甘肃的,已无确切文献可考,但也能从人们零星记述中找到蛛丝马迹。

甘肃是道光末年从陕西引种的,大约在1830年后,烟种在甘肃试种后,居然成熟。

当时“凉州之武威,古浪所属大靖,产烟最多,其味亦浓。

到咸丰时期,各县皆种矣。

”到了民国时期,甘肃鸦片泛滥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鸦片的危害早已众所周知。

而比鸦片更具危害的是政府的无能与纵容。

这是民国年间甘肃鸦片泛滥的根本原因。

民国时期,最多时鸦片种植的面积非常大,全省究竟种了多少亩?我们查到了两种数据,一种是说有50万亩,一种说200万亩。

我认为,百万亩是有的。

民国时期,在甘肃做官、游历的人,留下了不少笔记,他们目睹了甘肃各地的鸦片种植的情况。

尤其是,罂粟花的景象,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 的鸦片烟祸与政府对策研究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 的鸦片烟祸与政府对策研究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的鸦片烟祸与政府对策研究鸦片问题是一个贯穿近代中国社会始末的严重问题。

辛亥革命后,鸦片问题并未因清王朝的覆灭而解决,从民国初年的“禁烟”开始,至国民党政权垮台止,三十多年的时间中,鸦片在甘宁青地区1又数度泛滥,对甘宁青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国时期,在形式上历届政府都有禁烟的主张与措施。

西北一隅的甘宁青地区由于地理交通、社会局势、农业经济发展等诸方面的条件,产毒与禁毒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热闹的烟场与困顿的民生(一)、甘宁青地区农业社会的破败。

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的甘肃、宁夏、青海,农业枯滞,人口稀少,种族复杂,文化落后,经济衰颓,灾害频仍,人民生活困苦。

甘宁青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与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交流稀少,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处于边缘地化位。

“甘肃偏处西北,水不通航,山难行车,在国人心目中,仿佛列于化外,而不能与内地比论。

”21931年邵力子看到的是“数年以来的甘肃,天灾人祸,相间而至,地方残破,人民困苦,已达极点”3。

“外人游历青海者,谓内容腐败,满目荒凉,万落杂居,一盘散沙”4。

1929年新成立的宁夏省共领9县2旗,即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灵武、金积、盐池、镇戎、磴口县和阿拉善额鲁特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总面积共计27.49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0万5。

社会经济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

在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地区主要是畜牧业。

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麻、药材等。

人民手中很少有货币,穿的是粗制的毛皮制品。

工业产品主要有粗制毛呢、黑肥皂、土布、火柴、铁锅、犁铧和马刀等。

农民身负地主的剥削和政府的压榨,正税而外,各种附加税、额外浮收,往往是额征的数倍。

单就国民军在甘肃征收的捐税而言,就有:教育捐、善后附捐、剿匪附捐、军事附捐、借捐、地亩捐、烟亩罚款、懒捐、建设捐、警察捐、清乡捐、房屋捐、汽车捐、开垦捐、车辆捐、船筏捐、牲畜捐、筵席捐等。

两个政党, 两种禁烟禁毒结果——国共两党治理近代中国社会烟毒问题比较研究

两个政党, 两种禁烟禁毒结果——国共两党治理近代中国社会烟毒问题比较研究

作者: 齐磊 武立强
作者机构: 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出版物刊名: 社科纵横
页码: 103-106页
主题词: 共产党 国民党 禁烟禁毒
摘要:近代中国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都是鸦片引起的.正确认识和治理近代中国社会的烟毒问题,就成为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或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全方位对比分析由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的23年禁烟禁毒活动,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国头3年进行的肃毒运动,由于其在禁烟禁毒的指导思想、社会背景和政局、有无腐败和措施等诸多方面不同,终致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2002年清烟毒市场回顾及探索

2002年清烟毒市场回顾及探索

2002年清烟毒市场回顾及探索
2002年,清烟毒市场经历了一次比较特殊的阶段。

在这一年,不仅禁毒政策逐渐推进,也深刻影响了烟草行业的发展,使得清烟毒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本文将对2002年清烟毒市
场的回顾及探索进行阐述。

首先,将从烟市角度探究:烟草行业盈利能力显著降低,原因在于国家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推广烟草控制,大力限制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

同时,社会吸烟观念的转变对烟草行业盈利也造成了影响。

其次,从毒市角度发现虽然禁毒政策在2002年还没有达到非
常高效的状态,但是禁毒工作的效果已经伴随清烟行业的发展而日益明显,一些毒品交易活动逐渐转移到了网上,市面上的低价毒品也越来越少。

这些原因都使得毒市的普遍价格上涨。

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犯罪也逐渐增加。

在当年,江苏省南京市就出现了一起抢劫枪击毒贩的案件,清烟毒市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制约,该市场的管理难度必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的高风险,从业人员也越来越难招募,这对社会的稳定建设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2002年的清烟毒市场迫切需要正视问题,加强监管与
管理。

应该在政策、法律、行业管理等层面综合施策,实现对行业的全方位监管与管理,控制安全风险。

总之,2002年的清烟毒市场发生了不少变化,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政府、行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各方需要共同发挥作用,加强监控和教育,切实落实防范和控制措施,推进清烟毒市场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对近年来我市涉烟案件的分析及对策

对近年来我市涉烟案件的分析及对策

对近年来我市涉烟案件的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市场经济蓬勃向上,经济形势日胜一日。

与此同时,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非法经营烟草制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犯罪行为呈上升态势。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使地方财政受到很大冲击,也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直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破坏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扰乱市场秩序,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为有效遏止此类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特对我市2005年以来办理的涉烟刑事案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预防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我市涉烟犯罪现状和特点(一)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呈总体上升趋势。

由于假烟利润高达几十倍,且不像假酒、假药那样具备直接的人身伤害性,不少消费者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给犯罪分子较大的售假空间。

我市两级法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共审理涉烟刑事案件16件33人(包括一、二审案件,一审15件28人,二审1件5人)。

其中一审情况,2005年1件5人,2006年3件6人,2007年1件2人,2008年5件8人,2009年5件7人,而2004年全年却没有一件。

(二)涉案人员一低二多。

“一低”是指文化程度低。

一审15件涉烟案涉案人员共28名,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3人,高中文化的2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近90%;“二多”是指罪犯中农民和无业人员以及本地人所占比例多,其中农民为15人,无业人员11人,占93%;本地人员24人,占近86%,外来人员4人,其中来自福建和河南省的各1人,来自内江市的2人,外来人员占涉案人员总数的20%。

(三)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在定性处罚的15件涉烟犯罪中,高居首位的是非法经营罪6件10人,占总数的40%;其次是销售伪劣产品罪4件10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3件5人,另外还有假冒注册商标罪2件3人。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5.23•【字号】张政办发〔2019〕65号•【施行日期】2019.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5月23日2019年张掖市推进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及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从源头上解决烟煤污染和冬季“烟雾围城”问题,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张掖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要求,现就推进2019年全市农村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治理目标以改变燃料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的,在2018年炕烟炉烟污染治理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源头管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则,2019年继续推广使用新型农村节能环保暖炕、清洁炉具,全市完成农村炕烟炉烟治理3万户。

二、治理模式各县区要充分尊重农户的需求意愿,按照农户不同类型的取暖方式,结合实际选择以下治理模式。

(一)改造为碳纤维电热暖炕(电暖炕)。

即采用以电为能源,以内置高分子碳晶纤维材料的多层实木板为发热体和散热源,以远红外线低温辐射加热的方式达到取暖目的改造模式。

(二)改造为智能恒温暖炕(水暖炕)。

即采用以热水为介质,自来水经热水器加热后,由循环泵输送到内置热水管的炕板,通过热水散热进行取暖的改造模式。

(三)改造为炊事采暖一体化暖炕(炉连炕)。

山东1928—1937年禁烟禁毒探析

山东1928—1937年禁烟禁毒探析

山东1928—1937年禁烟禁毒探析
马道路
【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卷),期】2022(39)1
【摘要】民国时期,山东烟毒泛滥成灾,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对山东的统治后,采取措施尝试肃清鲁省烟毒。

在禁毒措施方面,山东省政府推行了严厉查禁涉毒犯罪、加强禁毒宣传等措施。

山东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部分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因受社会秩序混乱、财政困境等不利因素影响,山东省政府始终未彻底禁绝烟毒。

【总页数】8页(P34-41)
【作者】马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3
【相关文献】
1.训政、禁烟与派系斗争——1928年江安轮运土案研究
2.探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的禁烟禁毒斗争
3.论1928-1934年苏南地区、上海市“断禁”禁烟的局限性
4.禁烟禁毒史的一部新作——评《中国禁毒历程》
5.南京国民政府“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探析——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张掖地区烟毒问题调查
张掖自古就是河西重镇,奠定他如此地位的,除了重要的地理位置之外,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张掖所处的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北山之间,是一片狭长平地,地势平坦,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张掖就是黄河流经这里冲击形成的绿洲平原。

地处古西域的河西走廊,原本气候干旱,大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如张掖、武威、酒泉等地区地势平坦,引水灌溉条件优越,另一方面,祁连山区冰雪融水极为丰富,且便于开发利用。

各种优越的条件使得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达,成为西北的重要农业区。

民国时期,甘凉道下辖的武威、古浪、永登、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等地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而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鸦片种植的主要地区。

据调查,张掖烟毒泛滥主要是由鸦片流通量大、地方政府支持、群众依赖等因素引起的。

一、大面积种植鸦片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张掖优越的自然条件极适宜种植鸦片外之外,因其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中央政府难以顾及,尤其是咸丰以后,在广东遭禁的鸦片就大量流入甘肃甚至张掖地区,再加上道光末年,陕甘地区本就有大片的鸦片田,更使得广袤的西北成为“中华毒窝”之一。

《镇番遗事历鉴》中载:“邑人胡欲昌经商陕中,是年,即公元1760年,自彼土携烟籽二斗二升,散于乡里,令试种之,奢秋熟还其价。

讵料既种则成,成则事半功倍,市人颇获厚利,爱之益甚,几经鼓吹,于是乎邑田家越明年种之连畛。

”由此可见,鸦片在西北,
尤其是甘肃民勤、武威、张掖等地的种植早在清朝中期就以广泛流传。

虽然曾有严禁,但并未斩草除根,肃本清源。

民国时期,全国军阀混战,西北地区也出现军阀割据政权,甘肃烟毒更是泛滥,河西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产粮大区则发展成为产毒大区。

开花的罂粟田罂粟壳
在张掖山丹军马场、老寺庙农场等地区曾公开种植罂粟,即便现在,这些地区仍有小片的罂粟田,不过大部分都流向药材市场,只有一小部分流向市场,例如提炼毒品、制作调味料(多用罂粟壳)等。

二、地方政府支持
张掖灌溉农业发达,早先就有“张掖不干水湖塘”、“金张掖,银武威,秦十万”的美称,这些都表明了张掖的富庶。

自鸦片大量种植以后,张掖及周边各县镇几乎遍地罂粟,所产烟土也可说驰名西北,有一部分甚至远运天津。

20世纪30年代,只甘肃河西地区16县中,除鼎新县禁绝鸦片外,其余15县种植总数达20多万亩,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43%,总产量600多两,占全省总产量的43%。

1934年,甘肃64个种烟县中,张掖种植面积竟居前五位。

清政府统治后期,政府就下令在陕西、甘肃等省征收鸦片税,种植罂粟也因此在西北地区取得合法地位,并逐渐成为全国鸦片种植的主要地区。

民政府时期,西北地区在大小军阀的控制下极力扩充鸦片种植面积,并将此作为军费补充、敛财的重要手段。

对于农民,种烟者要罚款,而不种者更要交税,还定其名曰“懒款”,在这种矛盾政策刺激下,农民更是大量种植,也正因为农民的大量种植,使西北军阀有条件长期盘踞在此,危害社会。

三、群众对鸦片的依赖
国家割据政权林立、财政状况紧张之时,全国战火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生存农民只能顺从政府政策,广泛种植鸦片。

另一方面,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生活困苦,容易生病,在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条件下,下层百姓生病无法医治,只能借助鸦片麻醉、镇痛的作用自救,有些地区甚至食用罂粟叶充饥,久而久之,便对鸦片产生依赖,最终无法自拔。

温饱尚不能解决,又陷入吸食鸦片的漩涡,只能自己种植自己消费。

罂粟种子刮烟膏流毒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对种毒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首先,大部分土地被用来种烟,粮食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加上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导致物资缺乏,人民生活困难,在好多地区百姓用草根树皮充饥。

据祖辈讲,民国时期,在张掖农村好多地方树皮全被剥光,其中以榆树皮最多,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其次,鸦片巨大的利润引得不少军阀长期盘踞于此,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繁多,战争频繁时期,则“抓丁”补充兵源,。

在各方面因素共同压迫下,好多人外出逃难,让本已民不聊生的河西地区社会动荡,更加无力发展。

第三,长期的种烟吸烟,让很多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无心从事生产,最终流落街头,一部分人为了继续吸食鸦片而进行抢劫、偷盗等犯罪活动,更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加剧了农村经济的破产。

吸食鸦片吸食鸦片后骨瘦如柴的人总之,鸦片的种植、流通、吸食在近代河西地区是异常普遍的,也正是因为这段种烟史,导致现在的张掖、临夏等地区仍被毒品所困扰,在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贩毒及其并发事件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吸毒人数正逐年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