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测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
一、(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仄歪(zâ)阻遏(yâ)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潮汐(xī)伧俗(chānɡ)在劫难逃(jiã)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
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可以调素琴(弹,调弄)
如有所语(语言)选贤与能(举用)
B、晓雾将歇(消散)不足惜(足够)
仍怜故乡水(爱怜)披发文身(画文彩)
C、标枪舞刀(举枪)素湍绿潭(急流)
盖竹柏影也(原来)为火所焚(被)
D、有仙则名(名字)以此夸能(凭借)
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靠近)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作品,选自《呐喊》。
B、《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三)。
C、《观潮》、《核舟记》、《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的作者依次是周密、魏学洢、陶弘景、张岱。
D、《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他是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7、下列加点词的感情色彩没有改变的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B、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
C、我们的老板很仁慈地在我们到达美国后只要求我们拿同出一个肾来报答您!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了她的魂灵!
8、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D、新闻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9、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铭”,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芦花荡》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完美的人物形象。
C.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D.《生物入侵者》不仅使我们明白了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我们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1、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是指()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对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12、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A、下定义列数字
B、下定义举例子
C、作比较举例子
D、列数字作比较
13、依据原文给“物候”下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各种花次第开放。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C、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D、劳动人民通过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14、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传语”“暗示”“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C、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15、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B、第①自然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展开了一幅四季风景图。
C、作者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晰。
D、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其实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这个题目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