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34787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含义,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算式卡片。
2. 学具:计数器、算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10以内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1)出示算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发现不进位和不退位的规律。
(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计算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题。
(2)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口算并回答。
4. 实践应用(1)学生分组,用计数器进行加减法计算比赛。
(2)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8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家长出题,学生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1.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 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交流,使学生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实践应用环节,部分学生解决问题时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索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acd5daff00bed5b8f31d32.png)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信息窗2——喂海鸥课本第80——8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认识11——20各数。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够主动去探索加减法的含义。
3.结合现实活动学习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正确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海鸥们回来了以后,没有人照顾它们,一年级的两位小朋友一起去海边喂海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在那里我们又将学习到哪些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有困难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忙。
2.你能用读懂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还剩多少桶?3.解决问题(1)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1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如果学生列出算式“3+12”,教师可以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2)探究算法,交流算法。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3+12=15,12+3=15。
(3)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2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2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并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4.总结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都是从个位算起,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10.4.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字,先学生自己起,然后与教师进行交流。
然后小博士引出:12 + 3 = 15 17 — 4 = 13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学生识记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提问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第3题。
这两题是对比题。
通过练习,学生明确每组中两个算式的联系和区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93479da38376bae1fae1a.png)
小学数学新版一年级上册
《20以内不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
版数学小学课本67、68页
二、教学目标:
1、用物体摆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让学生认一认。
2、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使学生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理解12可以写成算式10+2=12。
2、会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
摆一摆,用小棒摆出12,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12的组成,是怎样摆成的。
先摆出一捆,再摆出2根。
一捆表示1个十,2根表示2个一,就是12,因此12可以用加法算式10+2=12表示。
再摆出13根小棒,说明摆小棒的过程。
2、观察10+2=12和10+3=13两个算式,说明其中方法是用十去加。
3、小组交流,举例说明计算的方法。
4、看图列式。
说明12+3=这个算式是如何计算的。
第一种方法是从12接着数。
另一种方法是想一想12中的2是怎么来的?12可以分成10和2,让2+3=5,10+5=15。
5、整理总结
做68页习题巩固课堂上学习的20以内不进位加法。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10加几的计算方法,认识计算方法的由来,能够探索性学习,知识拓展,熟悉计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