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4 唐诗二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诗作。
2、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
【学习难点】3.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背景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人这时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24、《唐诗二首》导学案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4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文学常识(3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内部争夺统治权利的战争,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3)歌行体: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
是南朝宋的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其特点是篇幅可长可短;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句式比较灵活,一般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三、五、九言的句子,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部编)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4 唐诗二首有答案
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2.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自主学习】1.注音怒号()挂罥()突兀()布衾()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长()林梢三重()茅沉塘坳()庇()【整体感知】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合作探究】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拓展延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有何现实意义?【课后集训】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2.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3.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
部编版八下语文24《唐诗二首》导学案课件完美版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唐诗二首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课设计24 唐诗二首24唐诗二首课题壶口瀑布课型新讲课课时安排 2 课时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整体感知、课时构造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细感知的沟通显现及当堂检测。
可适合分派调理。
1. [根源知识与技术学 &科& 网Z&X&X&K][ 根源学 &科 &网 Z&X&X&K]2.认识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教 1.朗诵法、联想一想象法:品尝诗句,感觉诗歌的境界美,培育学学[根源:Z+xx+] 生读诗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 2.比较阅读法、谈论点拨法:认识诗歌情形交融、志趣盎然的特标点,领会诗歌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感情、态度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悟诗歌的境界美、语言美、风格价值观美、培育审美情味,陶冶情操。
杜甫( 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代又称他为“杜工部” 。
他是盛唐期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伤时感事,人品崇高,一世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代尊称为“诗圣” 。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作者往密切联合时势,思想深沉,境地广阔,有激烈的现实意义,深刻简介反应了当不时代的现状,后代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老迈别》《无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乔迁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课设计24 唐诗二首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议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宽泛,形式多样,语言平和平常,有“诗魔”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医生。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茅舍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 1979年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之卖炭翁
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 忧国忧民
形象
导思2.你感受到诗 人怎样的形象?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卖炭翁》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2.怎样理解卖炭翁的矛盾心理?
【答案】本应因“衣单”盼天气暖和,却为了炭
价高一点而“愿天寒”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卖炭 翁的无奈和艰难。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3.“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答案】 “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 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 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
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 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烧炭
卖炭翁
对比
运炭
失炭
悲苦
宫市掠夺 宫使翩翩——趾高气昂 社会黑暗
宫
使
把、称、回、叱、牵——
蛮横无理
《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
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
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
市”的罪恶。
4.分析结尾两句的作用。
【答案】 “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
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 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宫使强夺去的不 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就全 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源自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二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24.唐诗二首第 1 课时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教课目的1.朗读并默写本诗,领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色。
2.联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尝文章语言,感觉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领会诗人的情怀。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必定过着特别舒坦、安适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这样。
“文章憎命达”,无数交口称赞的传世之作,恰好是作者磨难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单没有过上平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日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舍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类情形下的真切写照。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认识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很多反应现实、伤时感事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老迈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纪末,杜甫一家展转漂泊到了成都,在亲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舍。
两年后的一个秋季,一场狂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幸亏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尴尬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触万端,写下了《茅舍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抢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此次战乱使社会遇到了一次空前大难。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录:“宫室燃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弃,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隔离,千里冷清。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芜,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二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挂罥(juàn)翩翩(piān)一丈绫(líng)B.塘坳(ào)伐薪(xīn)口称敕(chì)C.两鬓(bìn)突兀(wù)辗冰辙(niǎn)D.布衾(jīn)庇护(bì)风怒号(háo)【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答】D.“布衾”的“衾”应读“qīn”。
2.【答题】下列加下划线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加下划线词释义。
【解答】A项“见”译为“出现”;B项“安”译为“如何”;C项“为”译为“介词,被”。
3.【答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系向牛头充炭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
【解答】A项“直”同“值”,价钱;B项“见”同“现”,表现;D项“与”同“举”,推举。
4.【答题】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
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这首诗应是古体诗,故A错误。
5.【答题】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导学案.doc
24唐诗二首课题壶口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志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
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
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人教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24唐诗二首
24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三首》(课后解析)
24《唐诗三首》(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第一节: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息。
第三节:写大雨中诗人长夜沾湿的苦痛,彻夜难眠。
第四节: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解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参考答案:《卖炭翁》讲述了一个卖炭老人艰难谋生的故事。
通过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统治者对人民的强行掠夺,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解析:在翻译诗歌的基础上概括故事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参考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示例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句中的“怒”字将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秋风的猛烈无情;“卷”“三重”写出风的猛烈,写诗人受害之重。
(示例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是环境描写。
“风定云墨色”这是雨要到来的征兆。
这两句诗不仅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侧愁惨的心境。
(示例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两句写诗人的生活环境。
由“无干处”“未断绝”可想象诗人一家当时的困苦情形。
《卖炭翁》(示例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指)、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色,十指是乌黑色),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事已高。
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示例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
“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面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实炭得钱“上了。
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
(示例3)“夜来城外一尺雷,晓驾炭车辗冰辙”,动作描写。
作者没有交代老翁路上的情况,但可以想象,行进在冰天雪地中该是何等艰难。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题:24唐诗三首之《石壕吏》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著作,积累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学习过程:达成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著作,积累文学常识。
一、解题《石壕吏》是组诗“三吏”中的一首。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诗题点明了,交代了。
二、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三、文学常识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可以不等,平仄和用韵也都比较。
达成目标2:结合注释,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三、音形识记石壕(háo)吏(lì)邺(yè)城戍(shù)老妪(yù)晨炊(chuī)泣幽(yōu)咽(yè)逾(yú)四、通假字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五、古今异义1、老翁逾墙走古义: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2、听妇前致词古义: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之类的话。
3、天明登前途古义: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 教学教案 24 唐诗二首
24唐诗二首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一、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理解文意。
2.教师点名阅读,学生为其正音。
3.教师指名学生翻译。
二、精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深入探究(一)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首句让你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开篇首句让人想到狂风咆哮之中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耳旁仿佛风声灌耳,让人为那屋子能否完好保存下来而担忧。
由此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也是焦急万分的。
何况,屋顶上本不多的茅草还被卷走了好些。
2.第二句用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什么?“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到屋旁,都随风“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的洒在“江郊”,很难收回来。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图画,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二)阅读第二段思考。
3.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一者,挂在高树梢与飘在深塘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不能不令诗人焦虑万分。
二者,这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痛心。
第三,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而“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愤慨和感伤。
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谅解的,但诗人在叙述群童行为时,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到底不是真的说他们是“盗贼”,与其说诗人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贫困、灾难。
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三)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心境怎样?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
【学习难点】3.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背景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人这时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自主学习】
1.注音
怒号()挂罥()突兀()布衾()
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
长()林梢三重()茅沉塘坳()庇()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合作探究】
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拓展延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有何现实意义?
【课后集训】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
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
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
2.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
3.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
4.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
【自主学习】
1.注音
鬓()辗()辙()
骑()敕()叱()
将()系()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合作探究】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拓展延伸】
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1.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物形象。
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诗句进行说明?
角度二: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角度三: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角度四:尝试归纳主旨
本诗通过记叙(),揭露了()的罪恶和()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课后集训】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
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