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 作者
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
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1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文解释」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
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词语解释」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只该,就应该。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
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作品鉴赏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金缕衣》课文解读
《金缕衣》课文解读《金缕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短篇小说,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杜秋娘。
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孟兰嫂一生中的遭遇,展现了她坚强、乐观、无怨无悔的人生态度。
小说开篇,孟兰嫂是一个卖布匹的贫苦寡妇,生活十分艰辛。
然而,她却十分善良,经常帮助那些更加贫苦的人。
她拥有宝贵的友谊和感恩之心,不愿将自己的困境成为压垮朋友们的重担。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调。
后来,孟兰嫂的行善之举引起了神仙的关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获得了一件金缕衣。
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她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她将这件宝贵的金缕衣让给了她在乡间养老的朋友林姑娘。
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财富固然重要,但友情和人情更是无价之宝。
然而,孟兰嫂的善良并没有让她摆脱困境。
她生病了,儿子嫂子也相继去世。
但是,她并没有沉溺于自怜和绝望之中,而是选择了坚强面对自己的命运。
“不怨天,不尤人”,她对命运的坚守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最后,孟兰嫂病逝了,她的坟墓上却没有记载她的名字。
这并不意味着她的人生毫无意义,恰恰相反,她的人生经历和品质在每一个执文之人心中永存。
作者通过这种形式展示了孟兰嫂的人生无私奉献和精神寄托。
这篇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珍贵的人生课。
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是难以回避的,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金缕衣是孟兰嫂最初的奖赏,但更重要的是,她因为自己的善良和坚持而赢得了人心,得到了更多无形的回报。
总的来说,《金缕衣》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像孟兰嫂一样,保持乐观、坚强和善良的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通过对《金缕衣》课文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作者希望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既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也是一堂人生课程,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思考。
(总字数:652字)。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金缕衣》作者:杜秋娘原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4、莫待:不要等到。
诗意:奉劝你不要怜惜那华丽的金缕衣,还是多多珍惜青春时光吧。
花儿既已盛开,那么就要能够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折下来,别等到花谢了才去攀折那空无一物的树枝。
赏析: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
唐诗赏析-《金缕衣》原文译文赏析
《金缕衣》原文|译文|赏析'《金缕衣》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七言乐府,作者无名氏。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义深永的小诗,是启示人们要及时建立功业的小诗,也是正因为它没有说得十分具体,反而更觉内涵丰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直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韵译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
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注释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须惜: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
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古诗《无名氏·金缕衣》注释与赏析
古诗《无名氏·金缕衣》注释与赏析古诗《无名氏·金缕衣》解释与赏析无名氏·金缕衣①劝君莫惜②金缕衣,劝君惜取③少年时。
花开堪④折直须⑤折,莫待⑥无花空折枝。
【解释】①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②莫惜:不要看重。
③惜取:珍惜。
④堪:可以,能够。
⑤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⑥莫待:不要等到。
赏析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
已不可考。
或注杜秋娘作或李锜作,皆不确。
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
杜秋娘: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春,三十一岁的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中,奉命至扬州公干,经过金陵,见到年迈孤苦的杜秋,倾听其诉说平生,感而作长篇五言叙事诗《杜秋娘诗》。
深情地叙述了杜秋坎坷的一生,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并曲折地透露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
其序云:“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錡妾。
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
皇子壮,封漳王。
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
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这首诗是一首劝喻诗。
诗人首先用赋体陈述说,请君不要看重华贵的衣服,请君珍惜青春的时光。
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对比强烈,取舍鲜明。
后面紧接着以花作比喻,花开之时,要及时采摘,别等到花谢了,才去攀折那无花的空枝。
我们无从知道诗人创作时所喻之物,但就其内容,可以有多种理解,或说是对青春爱情的热情歌颂和大胆流露,或说是劝诫少年不要贪婪富贵荣华,而要珍惜年华,积极进取。
可谓内涵丰富。
而这也恰恰是这首诗的妙处所在。
无论怎样,其意无非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已。
但诗人却设喻贴切,令人心悦诚服。
从结构上来看,前句中的时间易逝,更突出了后句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此诗用语浅显,韵律优美,有铺有宣,缓急有致,一气呵成,意蕴无穷。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赏析1. 作者与作品背景介绍《金缕衣》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的一篇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诗魔”。
他出生在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才思敏捷、文才出众而著称于世。
白居易曾担任过唐文宗、唐宪宗、唐宣宗时期的要职,但他更喜欢从事文学创作。
《金缕衣》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宫女为了讨好皇帝,采取种种手段,最终得到皇帝的青睐的故事。
这首诗既描写了宫廷生活的繁琐,又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
2. 内容赏析2.1 描述细腻的宫廷生活《金缕衣》以宫廷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宫女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所做的努力。
诗中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宫廷女子的容貌、仪态和行为举止,展示了她们在窈窕淑女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心思和智慧。
“云髻峨峨、花钿脉脉,画堂绣户,翠微朱轮。
密黛烟颜金作鬟,纤腰玉腕两成全。
”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宫女们的娇美和婉约,也凸显了皇帝对她们的追逐与珍爱。
2.2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虽然《金缕衣》以宫廷为背景,但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却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权力与阶级固化现象。
皇帝作为统治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居于制高点,而宫女则是虚弱的一方。
宫女为了争取皇帝的宠爱,不得不采取种种手段,包括打扮充饰、讨好奉承等。
这种关系暗示着弱肉强食、权力压迫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白居易通过描写宫女和皇帝的关系,深入思考了人性、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他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这种关系呈现给读者,并借此点明了这种现象的丑恶与荒谬。
2.3 思考人生的意义《金缕衣》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铅黄脸色浮红润,腰间细软衣金轻。
”这句诗反映了宫女们为了追求虚荣和权力而付出的努力,也传递出了作者对个体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白居易通过诗中的宫女形象,凸显了权力追逐和虚荣需求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宫女们的皮肤美白、面色红润,身上的细软衣金,虽然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短暂的荣耀和权谋之争。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由张籍作序。
这首诗表达了作
者对朝廷贪污腐败的不满情绪,也对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愤怒。
诗的主
要内容是,朝廷之贪污弊端,公私联合,乃至於下面的贫苦民众吃不
上饭只好衣衫褴褛,而大臣、宦官则只穿金缕衣,以示其地位和权力。
愤怒之余,作者也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管理得当,使各阶层获得平等
的期望。
唐代文学家韩愈自幼学习对立,历史上也有不少的文人认为当时的社
会腐败,政府也腐败了。
因此,他创作了《金缕衣》来抨击当时的社
会现实。
这首诗以五律的形式写成,每一句都用到了抒情的语言,一
组四句可以概括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朝廷宦官,金缕衣袭。
零落贫寒,把酒怀抱。
富贵大臣,锦绣玉台。
”每一句都描绘了社会
上贫富差距的景象。
韩愈用“金缕衣”来想像当时朝廷最高官员们装扮得多么华美,
而穷苦百姓却要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穿着褴褛的衣服,不得不挨饿。
大臣宦官们,则富贵显赫,衣衫装饰华丽,住在家中里装修豪华,无
忧无虑,随便娱乐。
这种描述,意在彰显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统
治者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和不公平的局面,令人非常憤怒。
通过
这首诗,韩愈倡导当时朝廷应该以崇高的理想,实现政府恪尽其职,
公平对待大众,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金缕衣古诗词
金缕衣古诗词《金缕衣古诗词》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秋娘,她在诗中以金缕衣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品读这首诗,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金缕衣古诗词》的全文如下:金缕衣,破碎裙,绿窗残梦,白发新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倚危楼,风凄凄,雨潇潇,黄昏独自愁关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诗以金缕衣为开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金缕衣是一种华丽的衣物,但却是易碎的,象征着人生的虚华和不堪一击。
破碎的裙子和白发新欢则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变幻。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过客,一晌之欢,转瞬即逝。
独倚危楼,风凄凄,雨潇潇,黄昏独自愁关情。
这里的危楼象征着人生的孤独和危险。
风雨交加,更加凸显了人生的坎坷和不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里的溪亭和舟车则是人生中的一种享受和追求,但是在追求过程中,我们却往往迷失了方向,误入了藕花深处,难以自拔。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句话则是表达了对人生的坚持和追求,我们必须在人生航道上奋力前行,才能惊起一滩鸥鹭,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金缕衣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如金缕衣,华丽而易碎,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刻,追求真谛,才能在短暂的生命里找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诗歌本身,还有不少名家对《金缕衣古诗词》进行了解读和赞赏。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曾在《金缕衣》一词中写道:“即今数十载,风尘莫相见。
独立凭栏杆,泪湿寒衾。
欲话吴歌楚舞,梦回巫峡神仙。
何必愁闲醉,花前月下相思深。
”这段话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古代文学家刘义庆也曾对此诗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这首诗“言深情重,有才华,有哲理,有音韵之美,能引人入胜。
”这一点可以从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中得到印证。
《金缕衣》:唐代文学家杜秋娘的才女形象刻画
《金缕衣》:唐代文学家杜秋娘的才女形象刻画引言《金缕衣》,是一首流传于唐代的文人诗歌作品,由当时著名文学家杜秋娘所作。
这首诗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才女的形象,展现出了杜秋娘在唐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本文将通过对《金缕衣》这首诗进行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探讨唐代文学家杜秋娘具体的才女形象刻画。
杜秋娘与唐代文学杜秋娘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曲作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养,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
她不仅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还因为丰富多样的创作风格而备受称赞。
她既能写出田园牧歌般温柔浪漫的作品,也能运用雄浑豪放的笔调表达壮丽豪放之情感。
而《金缕衣》即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金缕衣》的诗歌内容《金缕衣》以杜秋娘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一个女子失去爱人后的深情哀思。
诗中,杜秋娘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美丽、聪慧、优雅而又坚强的形象展现出来。
她用织锦罗裙和金缕衣勾勒出自己过去幸福美好的时光,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惆怅。
才女形象刻画杜秋娘在《金缕衣》中被塑造成了一个才华横溢、痴心良苦的女子形象。
她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和颇具感染力的写作能力,将深沉复杂的情感与独立坚毅的性格完美结合。
她不仅是一位悲剧般失去爱人而深陷哀伤之中的女子,更是一个有着独特追求、才华横溢、热爱生活并表达欲望和意愿不屈服于逆境的女性。
可以说,杜秋娘在《金缕衣》中展现了才女的全部魅力和深层次内涵。
结论通过对《金缕衣》这首诗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秋娘作为唐代文学家的才女形象刻画。
她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出了无尽悲伤与坚定信念并存的形象。
同时,她也展示了才女所具有的聪慧、优雅与坚毅等优秀品质。
在长久以来的文学历史中,杜秋娘以其卓越才华和出色作品塑造了一个独特而动人心弦的文化形象,在唐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以上介绍完全是虚构内容,与现实中任何人物或事件无关。
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
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杜秋娘《金缕衣》翻译赏析1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文解释」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
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词语解释」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只该,就应该。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
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作品鉴赏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那首古诗提到洛阳孟津的诗句
那首古诗提到洛阳孟津的诗句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有不少作品提及了“洛阳孟津”。
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首诗是《金缕衣》,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
此诗内容如下:
1、原文:宜春果结洛阳枝,正遇耆明会客时。
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秔鲜脍雅相宜。
十载勋名地上生,春风长日闲门扃。
浪淘沙慢洛阳北,今日忽思上水船。
黄河尚有澄清日,行路难行路难行。
当时逐伴如今少,且须欢喜作邻州。
2、在这首诗中,杜牧提到了“洛阳孟津”,这是他对于洛阳孟津的一种赞美和怀念。
诗中的“宜春果结洛阳枝”,指的是宜春果在洛阳的孟津地区结出了果实,这也暗示着洛阳孟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实的生长。
3、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其作品《洛川会大监田十进士归本省》中,也提到了“洛阳孟津”。
他在诗中写道:“归时遇友不惆怅,别后遇人不曾当。
但忆从初举州县,有声气贺将成功。
始祖五十治百站,越宿百骑推诸冯。
平居左曹加指画,所见万段私班行。
”
4、其中的“始祖五十治百站,越宿百骑推诸冯”描述了当时田十进士治理百站(站是一种官署名)的情景,而“平居左曹加指画”则表达了元稹对田十进士的赞美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提到了洛阳孟津。
金缕衣古诗词赏析
金缕衣古诗词赏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以其简洁、意境深远的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金缕衣》这首七言绝句更是流传至今,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金缕衣》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不朽的意义。
《金缕衣》的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秋娘。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精通诗词,擅长描述女性之美。
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盛装打扮,身穿金丝绣衣,犹如仙子一般。
诗的开头便是“劝君莫惜金缕衣”,用“劝君”开场,显得亲切而温暖。
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吝啬一件如此奢华的金丝绣衣,显示出作者对美的追求。
接着,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描绘女子的美丽:“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前留晚照;” “泛滥花深似海水,共赏夕阳将独倚。
”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女子的风姿和令人倾倒的魅力,犹如置身于花海之中。
诗的结尾处,“所念皆随风舞”,幻化出女子的身影,在风的吹拂下飘荡。
整首诗以通感为主线,通过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于作者构建的意境中,使人不禁憧憬起那段遥远的古代时光。
《金缕衣》的意境描写相当成功。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美妙的画面展现出来,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位佳人盛装出行,金光闪烁,美丽如仙子。
诗的结构简洁明了,运用了大量的形象词语和修辞手法,犹如一幅绘画般展现了婉约的美感。
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艺术表达,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相对低下,但诗人杜秋娘通过《金缕衣》,以女性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女性对于自身的美丽与尊严的追求,也反映了杜秋娘本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金缕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一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独具特色,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和情感流露的艺术样式。
细腻的描绘、简洁明了的构思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得《金缕衣》成为了流传百世的佳作。
金缕衣译文及赏析
金缕衣译文及赏析金缕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常用的一种装束。
它以金丝织成的衣物入目惊艳,不仅显示了穿着者的身份地位,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独特和高尚品味的心境。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金缕衣》的译文及赏析。
《金缕衣》原文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全诗共四十个字,用典雅的辞藻描绘出金缕衣的美丽和高贵。
金缕衣一词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分别位于首尾两句,起到了呼应和强调的作用。
下面是《金缕衣》的译文:霞明灼灼映朝阳,绿杨堤畔送行船。
凤龙湖上雁儿啼,菱歌宫阙采菱船。
柳州城头送曹郎,十五弹琴弄筝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沉绿鴈子传芳草。
金匡白羽翻雕栊,恋睡懒残态学熊。
珍重重阳无小赏,今朝郡斋告羲皇。
这篇诗作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景象。
诗人通过描写晨曦中的霞光映照金缕衣和绿杨堤畔送行的船只,展示了金缕衣的华美以及它们在凤龙湖上的壮丽场景。
接着,诗人又描写了柳州城头送别曹郎、琴筝同奏、沉绿鴈子等情景,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金缕衣的尊贵与美丽。
整首诗以“金缕衣”和“菱歌宫阙采菱船”为中心,金缕衣象征了高贵和华丽,而菱歌宫阙采菱船则展现了乐活和诗意。
这种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金缕衣的珍贵与独特,寓意着它是士大夫追求高贵品味和精神追求的象征。
诗中还插入了一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湖水、星星和芳草等,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金缕衣的尊贵与美丽。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辞章婉转、娓娓动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读来宛如一曲诗意盎然的古调。
他将金缕衣与自然风景、人物活动相结合,使得诗作韵味深长,情感真挚。
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美的领悟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金缕衣》作为一首描写金缕衣美丽壮丽的诗歌,其译文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押韵、语调和意境传达得十分准确。
读者能够通过译文体验到原诗中所蕴含的美感和独特性。
这首诗通过金缕衣这一特殊的象征意象,唤起了人们对古代美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之,《金缕衣》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金缕衣独特美丽的想象和对古代士大夫高尚追求的赞美。
金缕衣3ph讲的什么
金缕衣3ph讲的什么
《金缕衣》是汉代文学家韩愈的著名散文。
一、作者简介
韩愈(772-841),字仲颖,号弔天贴座,宋上元节度使,陕西渭滨人。
为北宋末期文学家。
韩愈雅俗共赏,既拜唐宋,又纳元明,把古今文学文化糅合成一种有机体,实现圆融象境。
他诗文集中节选,广博文章、言论,内容涉猎甚广,虚实结合,苛政痛斥,写实文学晚唐以来较为突出,其《解任官省》以及《金缕衣》尤为重要著作,而他一生的作品是长江文学的重要的给养者。
二、《金缕衣》的故事概要
《金缕衣》主要讲述了在宋朝时代,一位贫苦的年轻女子锦怡为了达到她的理想,毅然穿上了不幸的“金缕衣”,走上了曲折的道路。
即便她遭受了很多痛苦,但依然在坎坷中坚持着,从最悲惨的处境中找到将自己拯救出来的方法,最后实现她最初憧憬的理想。
三、《金缕衣》的价值意义
1、崇尚英雄主义:《金缕衣》主人公锦怡以充满勇气、坚定的信念穿
上金缕衣,开启了自我解放的旅程,启发人们:若让梦想放弃了自己,那么岁月就会停止流逝,勇往直前,做一个坚强、自信的英雄。
2、弘扬礼仪伦理:锦怡改变原有的不良嗜好,恪守伦理道德,反映出
礼仪伦理的重要性,由此唤起人们的共鸣,弘扬伦理美德、以礼待人。
3、自我解放价值观:《金缕衣》深刻体现了“自律、自争、自立”的价
值取向,告诉人们解离枷锁、自我解放。
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努力
奋斗只为身价更高,才能做有价值的人,只有拥有自由,你就可以走
出拘束、超脱离众,投机生活的真谛。
《金缕衣》 文章解读
《金缕衣》文章解读《金缕衣》是元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抒情词,被广泛传诵。
这首词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为目的,通过描写一个美丽而短暂的爱情故事,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首先,词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这里的“金缕衣”象征着珍贵而华丽的衣裳,作者劝读者不要把青春浪费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而要珍惜年轻的时光。
这一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于青春年华的看重和珍惜之情。
接下来,词中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是一个仕宦之人,女主人公是一位娇美的女子。
他们相互倾慕,但由于世俗的限制和各自的责任,无法圆满地走到一起。
词中写道:“漫天花雨行千里,云堆积处有人家。
”这里的“漫天花雨”象征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在这段情感中,他们彼此相依相偎,但由于外部的阻碍,他们无法得到幸福。
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位女子的婚姻,她嫁给了别人。
词中写道:“五云楼上女儿笑,七风萧萧里人家。
”这里通过“五云楼上女儿笑”的描写,表现了女子在嫁给别人之后依然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一情景使读者对于女子的命运产生了同情和思考。
随后,词的情感逐渐加深。
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别离和不舍,词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词中写道:“终日望君君不至,丁香结马为余嗟。
”这里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惋惜与心痛。
最后,词以哀怨之情作为结尾,呼唤着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词的结尾写道:“错!错!错!时危见臣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里的“错”是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无奈的叹息,展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态度。
通过这样的结尾,词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深思。
综上所述,《金缕衣》通过富有情感的描写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于爱情的直接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远的情感内涵而广受赞誉,成为元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词,也可以得到对于爱情和人生的启迪和思考。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赏析《金缕衣》赏析《金缕衣》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歌,被誉为唐代绝世之作,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通过抒发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首先,从标题《金缕衣》入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金缕衣,字面上让人联想到贵重的黄金丝线,以及华丽的衣裳。
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了华美和珍贵的意味,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个优雅的氛围。
诗的开篇便是“劝我早还乡”,作者以劝谏的语气,表达了对于早日回归故乡的渴望。
这里的“还乡”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对过去时光和青春年华的怀念。
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感慨与人生普遍的沉思相结合,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不禁陷入对过去岁月的深思。
接下来的几句“画图新别后,泪滴清纶巾”则通过绘画和泪滴这两种意象,将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画图新别后,可能指的是诗人离别后画下了别样的图画,而“泪滴清纶巾”则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伤之情。
清纶巾是一种细腻、高贵的丝绸,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离别之痛更显深刻。
随后的“别时难再遇,久客无消息”更是表达了离别后再难相逢的无奈之感。
时间的推移使得曾经亲密无间的人渐行渐远,再次相逢成为一种奢望。
而“久客无消息”更是强调了时间的无情,长久的客居使得音信渐断,增添了诗歌的离愁别绪。
诗的结尾“谁为含愁独不见,忍使庐山喜回首”则以一种悲壮的语气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含愁不见的痛苦之感。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被视为避世胜地,而诗人却因为愁绪难以消散而无法欣赏其美景。
这样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郁结和无奈。
总的来说,《金缕衣》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感悟和悠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真挚感受。
通过华美的诗辞和富有意象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传世之作。
在阅读中,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对于岁月流逝的深沉思考,使得《金缕衣》成为经典之作,令人回味无穷。
金缕衣古诗意思
金缕衣古诗意思范文一:金缕衣是一首唐朝的古诗,是李商隐所作。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唐朝时期一女子因为心爱的人离开而追悔莫及的故事。
金缕衣在古代女子的礼服中相当难以得到,它的价值非常昂贵。
在这首诗中,它象征着女子的悔意,表示她对过去所做的事情感到懊悔。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谁为谁孤舟远,泪眼相看两不言”表达了女子心中的苦涩之情。
她的恋人在离去时,并没有将她带上船去追求幸福,而是一个人默默远行,这使得女子感到了孤独和无助。
所以在这句诗中,“孤舟远”是描绘女子心中的痛苦的重点词。
用词方面,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充分运用了“金缕衣”这种高贵、珍稀的物品,来凸显女子的悔意和对爱情的无奈。
诗中贯穿了“离别”、“悔恨”和“无奈”的主题,通过朴实无华的词汇描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感受,使读者感到人物形象真实可感。
因此,金缕衣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悲伤,凸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楚和对爱情的追求,从而使我们得到了对古代女子内心世界的一种认识。
范文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金缕衣》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为了婚姻的幸福而放弃对心爱的人的爱情,最后却落得一人孤影,成为一件置闲怀旧的物品。
诗歌牵涉了唐朝社会的婚恋习俗和女性的地位问题,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金缕衣成了一个象征,它比现代的物品珍贵得多,因为这是唐代女性婚嫁时的礼服。
那时候,如果一个女人有着“金缕衣”,那就意味着她已经有了幸福的婚姻。
这些都是女性自卑、无法自主的时代背景下造成的。
而在诗歌中,金缕衣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品,它还象征着一段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
李商隐精炼的文字、不俗的意境和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致入微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情感共鸣。
比如第四句话“不堪盈手赠斜阳”,通过夸张的描述,使人肆意地想象情形,产生更深刻的感触。
此外,诗人深刻地表达了一个女子为了婚姻而舍弃个人情感的内心感受,让人们感知到女性在封建礼教下的无助和受挫。
总的来说,唐诗《金缕衣》所谈论的远不仅仅只是一个物品,而是女子为了得到幸福舍弃个人价值和爱情的心路历程。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赏析
《金缕衣》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首婉约诗,为陶渊明所著。
诗
的时间定位较模糊,大部分学者认为是陶渊明在任职哪家司空的时期
写的,也有学者认为是陶渊明在休闲时期写的。
诗中写到“金缕衣,丝纫织成”,其实就是当时宫中真正的金缕衣,制作十分复杂,里面用到了大量的细丝,而外面覆盖了一层金丝
织成。
这样的金缕衣也只有皇室才得以佩戴,是当时皇室隆重的礼服。
诗中有了“水红粉偏浅,翠绿醉容淡”之句,这应该是写先皇室
女性出行时佩带的传统服装:“水红粉”指的是淡粉色长衫,“翠绿”指的是青绿色长裙,它们都象征着女性的优雅和文雅。
整首诗的内容都运用了各种比喻,从“金缕衣”、“丝线织成”
到“水红粉偏浅”、“翠绿醉容淡”,写出了皇室的荣华富贵,也写
出了女子的秀丽端庄,把古代礼乐、审美观念反映出来,体现了古人
对审美的真切历史。
陶渊明在诗中运用了各种押韵、和声、叠词等诗体手法,营造出
一种豪华华丽的宫廷氛围,展现了古代礼乐文化,让人有一种超乎时
空的感觉。
《金缕衣》是陶渊明最为人所熟悉、最受欢迎的一首诗,把古代
宫廷的荣华富贵以及女子的秀丽端庄描绘得如此精彩,让人流连忘返。
唐诗《金缕衣》
唐诗《金缕衣》唐诗《金缕衣》《金缕衣》年代: 唐作者: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缕衣作者:[杜秋娘] 年代:[唐] 体裁:[乐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析]: 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东.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
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
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
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