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6.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 3 一,填空题1、按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来划分,可将计算机网络分成_局域网_、城域网__、_广域网额与个人区域网。
依据不同使用者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公用网与专用网。
2、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与释放连接。
3、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_双绞线__、_同轴电缆_和___光纤__等。
4、在数据传输中,为了保证数据被准确接收,必须采取一些统一收发动作的措施,这就是所谓_同步__技术。
5、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二是对等方式(P2P 方式)。
6、I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I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____ MAC________控制子层和_____ LLC______控制子层。
7、在数据报服务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_数据报_____选择路由。
8、计算机网络技术是____计算机系统______ 和___通信技术_____ 技术的结合。
9、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其中,___频分复用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模拟信号,_时分复用__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数字信号。
10、模拟信号之所以能够转变成数字信号来进行传输,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定理,这个定理就是____采样______定理。
11、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_报文交换、和__报文分组交换____等。
12、所谓网络主要指“三网”,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络。
13、试列举四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名称:___集线器___ 、___交换机__ 、___路由器____和______网关______。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与利用率。
15、写出三个顶级域名:____ cn ___、___ org ____和___ com _____。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应用1.2学时安排:本课程为64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1.3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2.1教学内容:2.1.1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互联网协议族与协议分层2.1.2物理层-数据通信与传输介质-信道复用与调制解调技术2.1.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协议-以太网与局域网技术-虚拟局域网与网桥-无线局域网技术2.1.4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与协议-IP协议与路由算法-IPv6协议与转换技术2.1.5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与协议-TCP与UDP协议的比较与应用2.1.6应用层-应用层的功能与协议-HTTP、DNS、FTP、SMTP等常用应用层协议- P2P 技术与 Web 技术2.1.7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VPN与加密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2.1.8网络管理-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网络故障诊断与处理-网络管理工具与策略2.2教学进度:按上述内容划分,理论教学部分为40学时,实践操作部分为24学时。
具体进度如下:-第1-2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4周:物理层-第5-8周:数据链路层-第9-11周:网络层-第12-14周:传输层-第15-17周:应用层-第18-19周:网络安全-第20-21周:网络管理-第22-23周:实践操作-第24周:复习与总结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3.2教学手段:课堂使用多媒体教辅,辅助教学实例演示,安排实验室操作实践,布置课外作业等。
四、教材与参考书4.2参考书:五、考核与评价5.1考核方式:本课程综合考核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传输层5—01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答:都是。
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
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5—05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5—07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3、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4、IP地质与子网划分5、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6、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7、网络层与路由协议8、传输层与可靠传输协议9、应用层与常见协议二、局域网技术1、以太网技术与IEEE 802.3标准2、交换技术与交换机3、VLAN与VLAN划分4、网桥与二层交换机5、局域网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6、局域网扩展技术:集线器、中继器、网桥、三层交换机三、广域网技术1、传输介质:方式线、光纤、无线电波2、数字传输系统:PDH、SDH3、ATM技术与应用4、Frame Relay技术与应用5、MPLS技术与应用6、VPN技术与应用7、BGP与动态路由协议四、网络安全技术1、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2、防火墙技术与应用3、VPN技术与应用4、IDS/IPS技术与应用5、加密与认证技术6、非对称加密与数字证书7、安全策略与安全管理五、无线网络技术1、无线局域网技术与IEEE 802.11标准2、WIFI技术与应用3、蓝牙技术与应用4、无线传感器网络5、移动通信技术.2G、3G、4G、5G6、网络规划与优化六、网络管理与监控1、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系统2、RMON与NetFlow技术3、IP SLA与QoS技术4、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5、带宽管理与流量控制6、网络性能优化与调优附件:1、网络设备配置范例2、OSI参考模型图示3、VLAN划分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2、隐私保护:指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合法使用与保护。
3、互联网行业: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包括互联网接入、网站运营、电子商务等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按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来划分,可将计算机网络分成_局域网_、城域网__、_广域网额与个人区域网。
依据不同使用者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公用网与专用网。
2、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与释放连接。
3、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_双绞线__、_同轴电缆_和___光纤__等。
4、在数据传输中,为了保证数据被准确接收,必须采取一些统一收发动作的措施,这就是所谓_同步__技术。
5、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二是对等方式(P2P 方式)。
6、I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I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____ MAC________控制子层和_____ LLC______控制子层.7、在数据报服务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_数据报_____选择路由。
8、计算机网络技术是____计算机系统______ 和___通信技术_____ 技术的结合.9、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其中,___频分复用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模拟信号,_时分复用_________比较适合于传输数字信号.10、模拟信号之所以能够转变成数字信号来进行传输,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定理,这个定理就是____采样______定理。
11、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_报文交换、和__报文分组交换____等。
12、所谓网络主要指“三网",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络。
13、试列举四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名称:___集线器___ 、___交换机__ 、___路由器____和 ______网关______.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与利用率。
15、写出三个顶级域名:____ cn ___、___ org ____和 ___ com _____。
16、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__星形___、___总线形__和___环形___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最全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0.第二章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9713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s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总学时:72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8学分:4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执笔人:于承敏审定人:贾仰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在众多的技术中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柱。
因此,许多大学的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本课程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为计算机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区别、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具备较强的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用能力。
掌握通信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分析、设计和评估的能力;熟悉和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标准、相关的网络实用技术,对各种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有所了解。
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我院计算机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导论》,同时为学习《网络系统基础》、《网络程序设计》、《无线网络技术》等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一些主要概念、TCP/IP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传输媒体、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调制解调器、数字传输系统、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以太网工作原理、扩展以太网的方法、高速以太网、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概念、IP 协议、路由选择的概念及策略和常用的几种路由选择方法、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的相关知识、TCP和UDP协议的工作原理、报文格式、滑动窗口原理、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录
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录计算机网络技术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21.2.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21.2.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3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71.4.1通信子网71.4.2资源子网71.4.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8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91.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111.6.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11.6.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21.7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131.7.1计算机网络的支撑技术131.7.2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131.7.3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15习题16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72.1.1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必要性17 2.1.2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172.1.3网络体系结构202.2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基准模型20 2.2.1OSI七层模型202.2.2OSI基准模型各层的功能212.2.3OSI的层间通信232.3TCP/IP模型282.3.1TCP/IP模型概述282.3.2TCP/IP各层主要协议292.3.3TCP/IP网络模型数据封装302.4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31习题32第3章物理层333.1物理层标准概述333.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43.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353.2.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53.2.3数据调制与编码363.2.4基带传输433.2.5频带传输433.2.6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44 3.2.7多路复用技术463.2.8数据通信技术493.3传输介质513.3.1传输介质的分类523.3.2有线传输介质523.3.3无线传输介质573.4常见的物理层标准583.4.1常见的国际标准组织583.4.2物理层标准举例593.5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623.5.1常见物理层组件623.5.2常见物理层设备623.6技能训练:网络线缆制作643.6.1三种UTP线缆643.6.2制作步骤65习题66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录第4章数据链路层67 4.1数据链路层功能674.1.1相邻节点684.1.2帧同步684.1.3差错控制704.1.4流量控制734.1.5链路管理734.2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734.2.1停止等待协议734.2.2连续ARQ协议774.2.3选择重传ARQ协议814.3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814.4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824.4.1HDLC的帧格式824.4.2HDLC用于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834.5点对点PPP协议844.5.1PPP的特性844.5.2PPP的体系结构854.5.3PPP会话建立的过程854.6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864.6.1网卡864.6.2网桥874.6.3交换机884.7技能训练: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级联94习题95第5章局域网技术965.1局域网概述965.1.1局域网的特点965.1.2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975.2IEEE802标准1005.2.1IEEE802标准概述1005.2.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1015.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035.3.1信道分配问题1035.3.2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104 5.3.3令牌环(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1055.3.4令牌总线(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1075.3.5CSMA/CD与TokenBus、TokenRing的比较108 5.4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1095.4.1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109 5.4.2交换式以太网1105.4.3交换式局域网的工作原理1105.5典型局域网的组网技术1125.5.1以太网技术1125.5.2快速以太网技术1155.5.3千兆位以太网技术1205.5.4万兆位以太网技术1235.5.5100VG AnyLAN局域网1285.5.6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1285.5.7异步传输模式1315.5.8高性能并行接口HIPPI1345.5.9光纤通道1345.6虚拟局域网1345.6.1虚拟局域网概述1345.6.2虚拟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帧格式1365.6.3虚拟局域网的优点1365.6.4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1375.6.5虚拟局域网间的互连方法1385.7无线局域网1395.7.1无线局域网标准1395.7.2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规范1405.7.3无线局域网设备1405.7.4无线局域网间如何通信1415.7.5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1415.7.6个人局域网1435.8网络操作系统1455.8.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455.8.2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1475.9技能训练1505.9.1技能训练1: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150 5.9.2技能训练2: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方法151习题152第6章网络层1546.1网络层功能概述1546.1.1网络层的作用1546.1.2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1566.2数据交换方式1566.2.1电路交换1566.2.2报文交换1576.2.3报文分组交换1586.2.4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1596.2.5其他通信交换技术1616.3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1616.3.1网络拥塞和死锁1616.3.2流量控制的层次1626.3.3流量控制的类型1636.4网络层的设备1636.4.1路由器1636.4.2三层交换机1686.5TCP/IP的网络层1706.5.1IP协议1706.5.2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1736.5.3IP地址1746.5.4地址解析协议1816.5.5反向地址解析协议1826.5.6ICMP1826.5.7IP多播和IGMP1856.6路由与路由协议1866.6.1被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187 6.6.2路由的基本过程1906.6.3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1936.6.4路由选择协议1986.7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2026.7.1IPv6概述2026.7.2IPv6数据报格式2036.7.3IPv6地址空间2056.7.4IPv6地址表示方法2056.7.5ICMPv62096.8技能训练2116.8.1技能训练1:B类地址子网划分211 6.8.2技能训练2:ARP命令的使用212 6.8.3技能训练3:Ping命令的使用213 6.8.4技能训练4:Tracert命令的使用214习题21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2. ARPANET、分组交换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81年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5.TCP/IP6.万维网7.CHINAPAC、CHINAPAC、3、88.钱天白、cn、cn9.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0.星型、总线型、环型1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12.地理范围有限、几百到十几千米、建筑物13.交换信息1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15.连续变化、连接变化的、不同、离散的脉冲16.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17.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18.短距离、长距离二、选择题1、B2、C3、D4、B5、B6、A7、D8、B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A 20、C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ARPANET网的特点是什么?(1)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这样的系统为计算机互连网络。
(2)将网络系统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于网两部分,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通信子网处在网络内层,子网中的计算机只负责全网的通信控制,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
资源子网处在网络外围,由主计算机、终端组成,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
(3)使用主机的用户,通过通信子网共享资源子网的资源。
(4)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5)使用了分层的网络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是什么?并行(Parallel)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并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以及Internet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是新世纪人才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标知道《计算机网络》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和该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地位,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网络各种接入技术,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应用,知道信息保护方法和手段及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知道学科进展及未来方向。
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重点理解网络的分层原理和分层策略。
理解网络体系中各层的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策略。
初步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中ISO/OSI的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初步掌握各层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初步掌握模型中的基本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层中的常用协议,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学会运用一些知识去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要做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和现代网络应用的关系。
培养出学生发现计算机网络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养成学生以计算机网络原理为基础的对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进行理解和分析的意识,并为日后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其它学科、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研究计算机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中知识点的认知。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答案
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表现在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实时的集中处理、提高可靠性、均衡负荷和分布式处理及增加服务项目等6个方面。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双向传送,只能交替进行。
在任何时刻,通道中只有在某一方向传输的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做半双工通信。
6.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7.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8.在传输一个字符时,有一个起始位,一个停止位,中间由5~8位组成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异步传输。
9.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的传送方式。
二、选择题:1.公用电话网属于(C )。
A.局域网B.城域C.广域网D.因特网2.Internet采用的是(A )拓扑结构。
A.网状B.树型C.星型D.环型3.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B.LAN C.MAND.WAN4.一所大学拥有一个跨校园中许多办公楼的网络,其中几座办公楼分布在各个城区,它们组成网络教育中心,这种网络属于( C )。
A.有线网B.广域网C.校园网D.城域网5. 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那一部份称为( D )。
A.节点交换网B.节点通信网C.用户子网D.通信子网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C )。
A.模拟信号的放大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编码7.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远程通信中,通常采用的传输技术是( C )。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访问控制
协调多个设备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05
04
流量控制
防止发送方数据过快导致接收方来不 及处理。
2024/1/26
17
差错控制方法
检错码
通过增加冗余位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常见的检错码有 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等。
TCP协议特点
TCP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面向连接、可靠传输、全双工通信和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意味着在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 连接;可靠传输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等来保证;全双工通信允许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流量控制则避免 了发送方发送速率过快而导致接收方来不及处理的问题。
2024/1/26
26
UDP协议工作原理及特点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 路
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13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模型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包括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 信宿等组成部分,描述了数据通信的 基本过程。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二进制 位数,误码率是指数据传输过程中发 生错误的概率。
数据通信方式
根据信号传输方向和时间关系,数据 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 工三种。
OSPF协议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OSPF协议具有快速收敛、无路由环路 、支持多区域和层次化网络设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23
06 传输层技术
2024/1/26
24
传输层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输层基本概念
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负责数据通信的关键层次之一,它位于网络层 和应用层之间,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341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信电学院部分)
附件2: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考试是农业信息化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信息化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计算机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农业综合知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计算机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和分析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2)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3) 考察考生解决详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
三、考试内容《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三部分组成。
(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2.基本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循环)3.基本数据结构(变量、数组、结构、联合、指针)4.函数设计与实现5.文件的应用第1 页/共13 页(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部分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技术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的概念、原理和数据自立性的含义及意义;3.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的含义、特点和主要区别,数据模型三要素;4.关系模型、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关系、元组、属性、域、关键字、数据项);关系数据模型三要素;5.关系代数:并、交、差、笛卡儿积及挑选、投影和衔接;6.SQL查询语言:数据库操作(数据类型、库的创建与撤消、表的创建、修改与撤消、视图的创建与撤消、索引的创建与撤消),数据库查询(单表查询、多表衔接查询、分组查询、按序查询、统计查询),数据更新(表和视图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7.关系规范化理论: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彻低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定义;规范化的含义和1NF,2NF,3NF及BCNF的定义、关系模式规范化的主意和主要分解准则;8.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E-R模型、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数据模型优化;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诸多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各个方面。
一、网络体系结构1.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框架。
它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当前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套件。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
TCP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IP则负责将数据在网络中进行路由。
3.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二、通信协议1. Ethernet协议:Ethernet协议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传输方式,支持各种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
2.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MAC地址。
它在局域网中工作,通过广播方式查询目标MAC地址。
3. ICMP协议: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和错误信息。
例如,ping命令使用ICMP协议来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三、网络安全1. 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监视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2. VPN:虚拟专用网络(VPN)提供了安全的远程访问方式。
它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用户与私有网络的连接。
3. 加密算法:加密算法用于保护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
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DES、AES、RSA等。
四、网络管理1. IP地址管理:IP地址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IP地址规划、分配、管理和监控等工作。
2. 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于网络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中职高考《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二
中职高考《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二第1部分:单选题1.1、下列选项中不是广域网的是(C)。
A.X.25B.ISDNC.FDDID.DDN1.2、ISDN网络通常由(A)构成。
A.用户网B.本地网C.长途网D.短途网1.3、帧中继是由(A)发展而来的。
A.X.25B.ISDNC.FDDID.以上都不是1.4、DDN不具有的特点是(B)。
A.带宽利用率高B.永久性的数字连接C.速度快、延迟较短D.传输质量高1.5、IEEE802工程标准中的802.11协议是(D)。
A.局域网的网络互连标准B.局域网的令牌环网标准C.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D.局域网的无线网络标准1.6、(D)下列哪个是采用的铜线传输介质。
A.10BASE-FB.1000BASE-SXC.1000BASE-LXD.1000BASE-CX1.7、模拟信号采用模拟传输时采用下列哪种设备以提高传输距离(C)。
A.中继器B.放大器C.调制解调器D.编码译码器1.8、下列有关光纤通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目前生产的光导纤维,可传输频率范围为1014~1015HzB.由于光纤采用的是光谱技术,所以没有泄漏信号,可以在干扰信号很强的环境中工作。
C.光纤在任何时间都只能单向传输,因此要实行双向通信,心须成对出现D.目前常用的光纤大多采用超纯二氧化硅制成,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1.9、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对于单个建筑物内的局域网来说,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是(A)。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无线介质1.10、数据在传输中产生差错的重要原因是(B)。
A.热噪声B.脉冲噪声C.串扰D.环境恶劣1.11、下列传输介质中采用RJ-45头制作连接器件的是(A)。
A.双绞线B.细缆C.光纤D.粗缆1.12、5类UTP双绞线规定的最高传输特性是(C)。
A.20MbpsB.20MHzC.100MbpsD.100MHz1.13、下面哪个不是防火墙在网络系统中的作用(D)A.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B.提供使用及流量的日志和审计C.隐藏内部IP地址及网络结构的细节D.防止局域网内部的入侵1.14、在设置堆叠式集线器时,连接电缆已经连接到其中一台集线器的“UP”端,则该连接电缆的另一端应连接到另一台堆叠式集线器的(B)端口。
2019海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_919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 专业硕士)
附件6: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适用专业: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约20题,共40分名词解释:约10题,共20分简答题:约 5题,共45分综合题:约 2题,共45分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新一代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第一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2.互联网概述3.互联网的组成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二章物理层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4.信道复用技术5.数字传输系统6.宽带接入技术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2.点对点协议PPP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4.扩展的以太网5.高速以太网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2.网际协议IP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6.IPV67.IP多播8.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第五章运输层1.运输层协议概述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7.TCP的流量控制8.TCP的拥塞控制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第六章应用层1.域名系统DNS2.文件传送协议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4.万维网WWW5.电子邮件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9.P2P应用第七章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2.两类密码体制3.数字签名4.鉴别5.密钥分配6.互联网使用的安全协议7.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8.网络安全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八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1.无线局域网WLAN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3.无线城域网WMAN4.蜂窝移动通信网5.两种不同的无线上网。
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六版)
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第六版) 主 编:边倩陈晓范鞠光明 出版时间:2017年8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选择题AA/D/C/C/A/B/C/C/A/C/B 二、简答题1.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 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 就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和控制, 从而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先河。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多 台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系统。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国际标准ISO 7498,简称 OSI/RM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Referenee Model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指的就是遵循“开放系统互 连参考模型”标准的网络系统。
它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
OSI/RM的提出,开创了计算机网络的新时代。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即网络通信协议、 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 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3•计算机网络主要具有哪些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为用户构造分布式的网络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有以下几个方面:通信功能; 资源共享; 高可靠性; 提供分布处理环境; 集中管理与处理; 负载分担与均衡;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3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Computer Network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前置课:数据通信、计算机导论等后置课:学分:2学分课时:36课时主讲教师:杨小宁等选定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结合的学科。
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络通信和协议实现,以现阶段主流协议TCP/IP为主线,对五个功能层进行详细地描述。
内容涵盖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LAN、WAN、网络互连、运输层(传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Internet的演进等。
本课程所选择的教材接近国际着名教材,内容先进且实用,知识面涵盖较广。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同学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掌握ISO/OSI的7分层协议、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和传统传输介质(10base2/10base5)。
掌握TCP/IP的4层的分层协议;掌握IPV4和IPV6地址编址方法、MAC地址、子网掩码、CIDR的概念;掌握TCP/IP协议簇中的重点协议、应用层C/S软件结构、网络QoS;掌握网络中关键器材(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熟悉LAN的组建,能规划小型网络,能排除一般故障。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现状,了解综合布线技术,实验课旨在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我校对原教材建议的70-90学时的授课时间作较大的调整,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课时为34学时,教学内容必须精简。
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阅读本大纲列出的教学参考资料、自学本教材授课未涉及的内容。
教学内容以TCP/IP协议为主,讲授教材列为“最重要”的内容。
网络实验课由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安排LAN组网、TCP/IP实验、WAN实验、路由器配置等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参照《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网络实验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用程序 1 应用程序 2
应用程序 n
由应用程序调用的系统函数 包括 TCP/IP 协议软件的操作系统内核
用户地址空间 中的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接口
系统地址空间 中的协议软件源自应用编程接口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当某个应用进程启动系统调用时,控制权就从 应用进程传递给了系统调用接口。
应用进程通过套接字接入到网络
由应用程序 控制
由操作系统 控制
客户
应用进程 套接字 TCP
因特网
服务器
应用进程 套接字 TCP
套接字的作用
当应用进程需要使用网络进行通信时就发出系 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为其创建“套接字”, 以便把网络通信所需要的系统资源分配给该应 用进程。
操作系统为这些资源的总和用一个叫做套接字 描述符的号码来表示,并把此号码返回给应用 进程。应用进程所进行的网络操作都必须使用 这个号码。
服务器紧接着就调用 accept(接受),以便把远地客户进 程发来的连接请求提取出来。系统调用 accept 的一个变 量就是要指明从哪一个套接字发起的连接。
6.8.2 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
并发方式工作的服务器
主服务器进程
M
从属服务器进程
S1
S2
S3
服务器 应用进程
接受连接请求 的套接字
(原来的套接字)
此接口再将控制权传递给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将此调用转给某个内部过程,并执行 所请求的操作。
内部过程一旦执行完毕,控制权就又通过系统 调用接口返回给应用进程。
系统调用接口实际上就是应用进程的控制权和 操作系统的控制权进行转换的一个接口,即应 用编程接口 API。
几种应用编程接口 API
6.8.2 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
1. 连接建立阶段
当套接字被创建后,它的端口号和 IP 地址都是空的,因 此应用进程要调用 bind(绑定)来指明套接字的本地地址。 在服务器端调用 bind 时就是把熟知端口号和本地IP地址填 写到已创建的套接字中。这就叫做把本地地址绑定到套接 字。
服务器在调用 bind 后,还必须调用 listen(收听)把套接 字设置为被动方式,以便随时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UDP 服务器由于只提供无连接服务,不使用 listen 系统调用。
6.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6.8.1 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
大多数操作系统使用系统调用(system call)的机制在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传递控制权。
对程序员来说,每一个系统调用和一般 程序设计中的函数调用非常相似,只是 系统调用是将控制权传递给了操作系统。
多个应用进程 使用系统调用的机制
连接 套接字
连接 套接字
连接 套接字
(新创建的套接字)
操作系统
系统调用使用顺序的例子
客户端
socket connect
send recv close
服务器端 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recv send close
通信完毕后,应用进程通过一个关闭套接字的 系统调用通知操作系统回收与该“号码”相关 的所有资源。
调用 socket 创建套接字
套接字描述符表 (每一个进程一个描述符)
0: 1: 2: 3: 4:
操作系统
套接字的数据结构
协议族:PF_INET 服务:SOCK_STREAM 本地 IP 地址: 远地 IP 地址: 本地端口: 远地端口:
Berkeley UNIX 操作系统定义了一种 API,它 又称为套接字接口(socket interface)。
微软公司在其操作系统中采用了套接字接口 API,形成了一个稍有不同的 API,并称之为 Windows Socket。
AT&T 为其 UNIX 系统 V 定义了一种 API,简 写为 TLI (Transport Layer 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