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研究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的实施细节

合集下载

结肠癌规范化手术

结肠癌规范化手术

结肠癌规范化手术篇一:结肠癌的规范化用药结肠癌的规范化用药 2008年全球约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20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0%,其相关死亡人数超过60万[1]。

结直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十分常见,粗发病率达40/10万-66/10万,占所有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逐年迅速上升的趋势。

虽然结直肠癌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产生的负担依然沉重,但是近二十年在其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了63%,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上述成绩很大程度归因于结直肠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合理的规范化用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一直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90年代中后期,新的高效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以及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相继研发上市,使得结直肠癌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本文将对上述六种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即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剂量用法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为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1.1 5-FU5-FU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进入细胞后转化为单磷酸脱氧氟尿嘧啶(FdUMP),后者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的活性,进而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转变为脱氧胸苷酸(dTMP)干扰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合成,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Buyse等对25项随机对照研究将近10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含5-FU的辅助化疗比单纯手术治疗略有生存优势[2]。

INT0035随机对照研究入组了1200例II期或III 期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左旋咪唑(LEV)组和5-FU/LEV组。

认识CME在规范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价值

认识CME在规范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价值

认识CME在规范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价值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结肠癌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病比例逐年增高,其手术规范和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1],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诊断为结肠癌,其中1/2死于该疾。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7.2/10万,死亡率为9.9/10万,死亡/发病比为57.5%。

30年前的研究资料显示,由于结肠解剖简单、手术操作容易,结肠癌预后明显优于直肠癌[2]。

然而,自1982年Heald教授等首次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显著改善了直肠癌的预后。

据国外最新统计,TME手术将患者局部复发率由30.0%降至5.0%~8.0%,各期综合5年生存率由48.0%~50.0%提高到68.0%~74.0%,目前被认为是根治中低位直肠癌的最佳手术方法[3]。

结肠癌疗效通常比直肠癌好,但是随着TME手术的逐渐推广,直肠癌和结肠癌的疗效差距在渐渐缩小,而在研究结肠癌手术上并无大的进展,疗效没有明显的改善。

基于此,很多医学专家提出现在到了结肠癌手术要向直肠癌标准手术学习的地步。

TME觀念有其事实上的胚胎学理论基础,在直肠的脏层和壁层筋膜间有一个潜在的无血管胚胎性解剖间隙,被Heald称为”神圣平面”(Holy plane)。

允许直视下锐性解剖将该层面分离,达到切除整块肿瘤的目的。

而且肿瘤侵犯或主要淋巴引流(至少在早期肿瘤),均局限于被脏层筋膜包被的直(结)肠系膜内。

所以,TME可获得治愈性切除而降低局部复发率。

因为上述胚胎学层面不仅仅局限于直肠,而且在左侧向上继续延续,经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达胰腺背侧和包绕脾脏,右侧由盲肠向上经升结肠,达胰头十二指肠,终于系膜根部。

相似的,结肠的淋巴引流同样被结肠脏层筋膜象”信封”(envelope)一样包被局限于系膜内,而开口于血管根部。

受此启发,2009年霍恩伯格(Hohenberger)首次提出了CME的概念。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并不是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的扩大切除,是以胚胎解剖学为基础,与现代外科学所推崇的精细外科理念相同的一种全新的结肠癌手术方法。

术前讨论 术前小结

术前讨论 术前小结

术前讨论术前小结
术前讨论小结
在术前讨论中,我们就患者需要进行的手术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讨论,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患者是一位65岁的女性,最近出现了胃肠道不适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诊断为结肠癌。

我们对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疾病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确定手术的紧急性和必要性。

其次,我们对手术的类型和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

结肠癌的手术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我们权衡了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做出了决策。

经过综合考虑,我们决定采用微创手术,以减少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此外,我们还就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手术的风险包括术后感染、出血以及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等。

我们详细讨论了这些风险,并共同制定了预防措施,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最后,我们还对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进行了讨论。

术后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定期复查等。

我们详细讨论了这些事项,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了相关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术后的康复和恢复。

总之,在术前讨论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综合各种因素做出了明智的决策。

我们相信,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手术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够尽快康复。

结直肠癌手术规范

结直肠癌手术规范

腹主动脉区域 中央淋巴结
肠系膜上动脉区域 中央淋巴结
肠系膜下动脉区域 中间淋巴结
回结肠动脉、结肠右动脉区域 中间淋巴结 直肠上动脉区域 肠旁淋巴结
D3清扫与CME+CVL的对 比
CME组和D3组88%、73%的病 例 切除系膜完整(P=0.002)
D3根治术的切除肠管较短 (162 vs 324 mm,P<0.001) 切除肠系膜面积小 (8309 vs 17957 mm2,P<0.001) D3清扫淋巴结较少 (18 vs 32,P<0.001)
CME+CVL收获淋巴结个数更多可能与切除的肠管更多有关。
该项研究的弊端:没有直接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与患者生存 预后的关系。
03 直肠癌的TaTME、侧方
直肠癌中的TaTME
TaTME(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是经腹切除经肛门拖出吻பைடு நூலகம்术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anal TATA)、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scopic microsurgery TEM)、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新式手术方式。
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
上、下切缘及环周切缘
环周切缘是指肿瘤离最近软组织的深度,环周切缘>1mm;环周切缘很大程度上 与直肠系膜完整性有关。据报道,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相比阳性患者的局部复发 率低,5年生存率高。
Birbeck KF. Rates of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involvement vary between surgeons and predict outcomes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 Ann Surg 2002;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入路及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入路及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入路及注意事项近年来,尽管化疗,放疗和基因靶向治疗不断发展,右半结肠切除术仍然是非转移性右半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标准化,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两个核心手术概念是“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和D3淋巴结清扫术,降低了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了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标准化程序技术,手术方法和步骤也得到广泛认可。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入路及注意事项。

一、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入路选择1、血管优先入路(中间-外侧)首先,通过肠系膜窗囗可以看到十二指肠,其通常位于回结肠血管蒂的正上方。

先让助手向上提拉靠近盲肠的回结肠血管蒂,以利于在其下方做锐性切口,沿着肠系膜切开直到进入腹膜后和结肠系膜之间的平面。

随后骨骼化血管蒂以仔细寻找静脉和动脉,并将其结扎离断。

完成以上步骤后,提拉血管蒂的断端来提起肠系膜,然后以锐性/钝性结合分离法进行由中间-外侧的结肠游离,继续游离至上方的肠管。

在中间,需将十二指肠从肠系膜上游离,再将侧方的附着切断以完成游离。

2、尾侧入路(外侧-中间)患者放置为头低的Trendelenburg位。

翻折小肠到左上象限,提拉盲肠并在下方切开,以从后腹膜分离肠管,该平面也可以与“血管优先”入路相似的方式进行拓展。

该手术入路更容易将肠系膜从胰头上分离,并可能使D3中央淋巴结清扫变得更加容易。

3、头侧入路(外侧-中间)患者放置为反Trendelenburg位。

切开小网膜进入网膜囊,沿胃网膜血管一路游离到横结肠系膜根部。

自此,沿着横结肠的上部边界形成了一平面,沿着该平面可以将十二指肠,结肠肝曲以及外侧-中间入路的上部右半结肠游离。

一旦到达横结肠肠系膜根部,离断Henle干的结肠支。

离断之后,翻下横结肠并进一步解剖,以暴露整个C形的十二指肠以及胰头。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维普资讯
中国微创外科 药 塑
9 o 7生 旦箜 ! 鲞筮 塑

垡:

! : ! ! ! : ! : ! :

49 9・
临床论 著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 D 3根 治 术 ‘
刘蔚 东 张 阳德 C h o i G y u s e o g  ̄ L e e I n t a e k ①
w i t h D 3 l y mp h n o d e d i s s e c t i o n f r o m J u n e 1 9 9 6 t o Au g u s t 2 0 0 4.T h e l y mp h n o d e s a l o n g t h e s u r g i c a l t r u n k a t t h e r o o t o f t h e s u p e i r o r
4 1 0 0 0 8 )
( 中 南 大 学 湘 雅 医 院 卫 生 部 肝 胆肠 外科 研 究 中 心 , 长沙
【 摘要 】 目的 探讨遵循 非接触分离原则右半结肠癌腹腔镜 下 D 3根 治 术 的 方 法 。 方 法 1 9 9 6年 6月 ~ 2 0 0 4年 8月 对8 7例 右 半结 肠癌 腹 腔 镜 下 行 D 3根 治 术 , 按 照沿外科干游离肠 系膜 上血管 根部淋 巴结 、 游离右 半横 结肠与 升结肠 、 体 外 肿 瘤 肠 管 切 除并 吻 合 的 手 术 路 径 进 行 手 术 。 结 果 手 术 时 间 1 2 0—3 9 7 r a i n , 平均 2 1 2 a r i n 。 淋 巴结 清 扫 总 数 9~ 9 1枚 , 平均 3 5
c o l o n c a nc e r b a s e d o n a n o - t o uc h i s o l a t i o n t e c h ni q ue . M e t h ods A t o t a l o f 8 7 c a s e s wa s g i v e n l a p a r o s c o pi c r i g h t h e mi c o l o e c t o my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摘要2024年V2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涵盖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领域,特别注重分子诊断技术的刷新、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的调整。

在分子检测方面,指南推荐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转移性腺癌病人进行更全面的基因分析,包括罕见基因突变/融合如POLE/POLD1、RET和NTRK的检测,并继续关注HER2、RAS、BRAF等基因突变。

对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应用,指南持保守态度,建议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并在Ⅱ、Ⅲ期及接受辅助治疗的病人中谨慎使用ctDNA监测。

治疗更新方面,推荐携带POLE/POLD1突变及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疗,尤其适用于存在不可切除转移的情况。

同时,取消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对左半结肠肿瘤的限制,拓宽至所有适合的KRAS/NRAS/BRAF野生型病人,并将曲妥珠单抗的使用从RAS和BRAF野生型病人中解除限制,扩展到所有HER2扩增的结肠癌病人。

此外,针对dMMR/MSI-H型病人的术后辅助化疗也进行了重组和更新建议,明确了辅助化疗在提升生存率方面的潜在限制。

全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年有1 931 590例新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而相关的死亡例数高达935 173例[1]。

2023年,美国新增153 020例结直肠癌病例和52 550例死亡病例[2]。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城市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3位,在农村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2位[3]。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结直肠癌的高发趋势,也表明了急需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结肠癌临床研究和探索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准确地将风险评估、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

结肠癌术前讨论

结肠癌术前讨论

2019年09月08日10时18分术前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19年09月08日08时18分讨论地点:外三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陈涛、林玉泽、曹志刚副主任医师,邓亮、张子豪主治医师,田昊、杨松霖医师主持人:陈涛副主任医师。

陈涛副主任医师汇报病史:患者龙芸芳、女、61岁,因“腹痛2+月”入院,入院情况:查体:体温:36.0℃,呼吸:19次/分,脉搏:67次/分,血压:139/83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消瘦,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及中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

腹部叩诊呈鼓音。

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腹部及胸部增强CT提示:1、结肠肝曲肿瘤,浆膜层受侵,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多、增大。

2、肝多发囊肿。

3、盆腔少量积液。

4、腹主动脉壁及双侧髂总动脉壁钙化。

5、双肺散在索条灶。

6、主动脉弓壁钙化。

7、甲状腺左叶低密度结节。

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肝区新生物性质待查,大肠多发息肉。

病检报告回示:结肠腺癌。

目前考虑诊断:1.结肠腺癌;2.原发性高血压病。

CT未见有远处转移,有手术指征,故将手术提出讨论。

林玉泽副主任医师总结意见:患者目前诊断:1.结肠腺癌;2.原发性高血压病。

患者目前病检提示结肠腺癌,相关检查未见远处转移,故手术指征明确,拟明日行结肠癌根治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相关风险术中、术后可能出现:1) 麻醉并发症;2) 术中术后出血;3) 术中副损伤:术中因解剖、牵拉等导致胃肠管,血管、淋巴管、神经、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致术后出血、胆瘘、胰瘘、胃肠瘘、淋巴漏、长期疼痛等;4) 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术式: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或全结肠切术等;如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脏器,需扩大或联合切除周围脏器如肝胆胰脾胃及泌尿生殖器官等;术中发现肿瘤病灶或肠管情况不允许保留肛门功能;术中发现肿瘤较晚无法根治行姑息手术(姑息性直肠癌切除、短路术、单纯造瘘术)、活检手术或终止手术;病人一般情况较差行Harttmann手术或终止手术;5) 术中发现其它病变,需行相关科室术中会诊或改变原手术方案,亦可能无法进行预期手术;6) 术中不能切净病灶、肿瘤细胞脱落及目前尚不能明确检测出的微转移,致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7) 术后病检结果与术前活检或临床诊断不相符,需作相应的会诊或更改治疗方案;8) 术后伤口渗血、出血、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需手术清创或二次缝合,术后切口疝;9) 手术可能损伤输尿管、膀胱、精囊腺、阴道、盆神经等,术后可致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或丧失、大便失控、尿潴留、直肠阴道瘘等;10) 术后应激性溃疡、吻合口出血,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严重者死亡;11) 术后瘘:残端瘘、吻合口瘘等,导致术后需长期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甚至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12) 术后腹腔感染,形成积液、包裹性积液、脓肿等导致腹痛,发热、腹泻等,需要术后延长抗感染时间、更改抗生素、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引流;13) 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肠管坏死、回缩及造瘘口旁疝等;14) 术后梗阻:吻合口梗阻、粘连性梗阻、肠扭转等;15)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需长期安置胃管;16) 术后营养性并发症: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贫血、腹泻、水肿;17) 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18) 术后因前列腺增生、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等导致尿潴留、大便干结需行导尿、灌肠等处理;19) 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诱发原有疾病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 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患者基础疾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气胸,泌尿系统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脑栓塞等;21) 术中术后心脑肺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脏骤停、肺栓塞、脑梗死、脑出血危及生命;术中需注意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邻近组织;术前充分估计,术中灵活处置,规范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000002f0_结肠癌D3手术的规范化实施和关键点

000002f0_结肠癌D3手术的规范化实施和关键点

236随着外科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很多外科医生都能很轻松地完成结肠的切除手术,认为结肠癌的根治手术同样是简单的和容易的,甚至能在1个小时内完成结肠癌的D3手术。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外科医生的自信和手术熟练程度,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肿瘤的根治原则来完成结肠恶性肿瘤手术,那么他们是值得赞赏和学习的。

但我要强调,要很好地完成一台结肠癌手术,除了追求熟练的操作和手术时间以外,对肿瘤的根治更加重要。

结肠癌根治术的标准是要求整块切除,无接触分离,血管淋巴管近端高位结扎和所属淋巴结彻底清扫。

结肠的所属淋巴结包括边缘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主淋巴结。

结肠癌根治术应彻底清除这三组淋巴结,行D3式清扫术。

所以,结肠癌的D3手术定义是指在淋巴清扫时彻底切除相应肠段的第3站淋巴组织。

那我们该如何定义第3站淋巴结呢?根据关于大肠淋巴结流向的最古老的Jamieson研究,第三站淋巴结是指主淋巴结,即围绕分布在血管主干根部的淋巴组织。

虽然Jamieson对淋巴结的分站只是机械的分为3等份,对第1、2、3站淋巴结的区分界限是不明确的,但Jamieson对3站的划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为我们提供最基础的淋巴分站理解。

Marvin L.的著作中亦描述为“主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血管和肠系膜下血管”。

现代解剖学认为主淋巴结群位于主要动脉起始部周围,位于后腹膜腔内的位置。

那么,结肠癌手术为什么要清扫主淋巴结即第3站淋巴结?日本癌症研究附属医院眭仓先生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主淋巴结的转移率为7.5%,肠系膜下动脉主淋巴结的转移率为4.9%,这些数据支持我们在结肠癌手术中必须彻底清扫第3组主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那么,我们在手术中的淋巴清扫具体规定应该包括:1. 边缘淋巴结(又称肠旁淋巴结)的清扫 结肠的边缘淋巴结包括结肠壁内淋巴结和结肠旁淋巴结。

壁内淋巴结在结肠壁上,结肠旁淋巴结沿结肠边缘动脉弓排列。

大量研究证明,结肠癌的边缘淋巴结大部分在距肿瘤边缘5cm以内,一般不超过10cm。

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1. 引言本文档是2023年发布的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的完整版。

该指南旨在提供结肠癌的最新诊疗准则,以协助医生、病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做出准确和科学的决策。

2. 诊断2.1 临床症状:对结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对症状的初步判断和分类。

2.2 辅助检查:列出结肠癌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并附带相关指导。

3. 分期与评估3.1 分期标准:介绍结肠癌的分期标准,包括T分期、N分期、M分期等,以及各个分期的临床意义。

3.2 评估指标:提供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评估的相关指标,如年龄、性别、肿瘤特征等,并指导如何进行评估和判断。

4. 治疗方案4.1 手术治疗:介绍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和相应的适应症,并提供手术后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4.2 化学治疗:列出适用于结肠癌化学治疗的药物和方案,包括用药顺序、剂量等,并附带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4.3 放射治疗:说明结肠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包括放疗的剂量、照射方式、疗效评估等。

5. 随访与复发预防5.1 随访方案:提供结肠癌患者术后随访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强调随访的重要性。

5.2 复发预防:列举预防结肠癌复发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6. 结束语本指南依据最新的专家共识和临床研究结果,为结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决策,并密切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以上为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的完整版概要,供参阅和使用。

结肠肝曲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肠肝曲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肠肝曲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分析易小江;冯晓创;李洪明;廖伟林;卢新泉;汪佳豪;林佳鑫;刁德昌【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22(28)3【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结肠肝曲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29例结肠肝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

为了更好地显示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我们在后期对其中8例患者于术前使用纳米碳示踪技术。

观察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淋巴结检出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129例患者中,1例因先天肠管旋转不良致腹腔严重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行联合脏器切除,6例术中输血,中位手术时间为165(150,19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6(15,16)mL;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入住ICU,中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2,3)d,中位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为3(2,4)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7(6,9)d;中位淋巴结获取数目为19(18,19)枚,中位阳性淋巴结获取数目为2(2,3)枚,共获取幽门下组淋巴结710枚,中位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6(5,6)枚,幽门下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7%,中位阳性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0(0,0)枚。

应用纳米碳示踪技术的8例患者均可见黑染幽门下组淋巴结,共获取幽门下组淋巴结27枚,平均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3.4±1.1)枚,幽门下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8.5%,中位阳性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0(0,1.5)枚。

结论对于结肠肝曲癌患者,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是肿瘤转移路径之一,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总体上是安全可行的。

【总页数】5页(P280-284)【作者】易小江;冯晓创;李洪明;廖伟林;卢新泉;汪佳豪;林佳鑫;刁德昌【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腹腔镜保留直肠上动脉的D3淋巴结清扫术在降结肠、近段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2.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胃网膜右血管的No.6组淋巴结清扫3.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幽门下淋巴结的清扫4.腹腔镜下D3淋巴结清扫术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5.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修改版---P-XLD---Valid-Until-从国际指南变更看肠癌辅助化疗的争议与共识(1)

修改版---P-XLD---Valid-Until-从国际指南变更看肠癌辅助化疗的争议与共识(1)

修改版---P-XLD---Valid-Until-从国际指南变更看肠癌辅助化疗的争议与共识(1)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和研究的不断发展,肠癌辅助化疗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然而,在不同的国际指南中,对于肠癌辅助化疗的使用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引发了争议。

本文将从国际指南变更的角度,探讨肠癌辅助化疗的争议与共识。

一、国际指南变更1.2004年美国肿瘤学会(ASCO)推荐,对于D2阶段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应进行6个月的5-氟尿嘧啶(5-FU)辅助化疗。

2.2011年欧洲胃肠癌学会(ESMO)和欧洲癌症协会(ECCO)共同更新了指南,建议在D2和D3阶段行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应进行6个月的5-FU辅助化疗。

此外,对于肠癌患者,还可添加量体表面积(BSA)顺铂。

3.2020年ASCO更新了指南,推荐D3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应行6个月的药物辅助化疗,包括5-FU、氟尿嘧啶单药或5-FU/氟尿嘧啶和氧氟尿嘧啶的联合方案,或3个月的氧氟尿嘧啶和顺铂联合辅助化疗。

二、争议1.化疗方案的选择由于存在多种化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案成为医生和患者面临的难题。

目前没有一种治疗方案能够在临床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2.化疗的副作用肠癌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时,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等不适症状,这些副作用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共识尽管存在争议,但在不同国际指南中,也存在许多共识。

1.手术+化疗是治疗肠癌的基本方式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能够有效地降低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辅助化疗则可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2.辅助化疗时间不应超长辅助化疗的时间通常为6个月左右,不应过长,否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应综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综合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4.积极应对化疗的副作用尽管化疗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但在医生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轻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作者:张尚文许托彭雪秀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8期[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平均手术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其肿瘤根治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c)-0067-02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3 radical operation with the laparoscopic intermediate approach for the right colon cancerZHANG Shangwen XU Tuo PENG XuexiuGeneral Surgical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 in Yangdong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Yangdong 5299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3 radical operation with the laparoscopic intermediate approach for the right colon cancer. Methods 120 cases with the right colon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e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e D3 radical operation with the laparoscopic intermediate approach for the right colon cancer.The related index of operation,the tumor radical index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the intestinal exhaust time, recovery liqid diet time and the hospital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 operation resection specimen length,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of the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13.33%,control group 31.67%.Comparing the 2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The D3 radical operation with the laparoscopic intermediate approach for the right colon canc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peration bleeding;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intestinal exhaust time, recovery liqid diet time and the hospital time. It has good feasibility and safety and its radical effect of the tumor is good with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Laparoscopy;Intermediate approach;Right colon cancer;D3 radical operation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随访,通常在治疗结束后的2 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 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肿瘤复发 情况。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
01
如CEA(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
病理诊断
01
病理诊断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包括活检标本的
病理检查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02
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是否为结
直肠癌。
03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分期、分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治疗部分解读
手术治疗原则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
0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诊疗规范为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平台
,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03
培养临床医生的规范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诊疗规范,临床医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更
加注重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
素养和诊疗能力。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 录
• 引言 • 诊断部分解读 • 治疗部分解读 • 随访与监测部分解读 •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我国结直肠癌 的诊疗水平,减少诊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改善患者预后。
推动多学科协作

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临床分析

D3手术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临床分析
1月对 2 6例 进 展 期 右 半 结 肠 癌 行 D 3手 术 , 告 如 下 。 报 1 临 床 资 料
管范 围 : 以往 多 认为 切 除距 肿瘤 两 端 1 a 及相 应 系膜 即 足 0c
够 , 是 基 于 结 肠 癌 向纵 轴 浸 润 一 般 局 限 在 5~8c 这 m… 的 认
半 结 肠 癌 切 除肠 管 应 包 括 1 0~1 a 末 段 回肠 、 结 肠 、 13 5c 升 右 /
例, 粘液癌 4例 , 印界 细胞 癌 3例 。D k s u e 分期 A期 4例 , B期 9
例, C期 l 。 3例
横结肠符合根 治术的要求 。 上 腹部 正 中切 口或经 右侧 腹直 肌 切 口进腹 2 2 淋 巴结 的清扫 .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病例 2 6例 , 中男 1 其 5例 , 1 例 ; 龄 女 1 年
识 。 随着解剖学 的发展及 临床研究 的进展 , 目前大 多学者 认为
切 除 肠 管 的 范 围 主 要 由 切 除 结 肠 主 干 动 脉 的 数 目及 结 肠 旁 淋 巴结 可 能涉 及 转 移 的范 围来 决 定 。 右 结 肠 动 脉 主 干 包 括 : 回结
3 7 4~ 6岁 , 平均 年 龄 5 5岁 。肿瘤 位 置 : 盲肠 8例 , 结 肠 1 升 2
例 , 肠 肝 曲 6例 。 结
12 病理类 型与分期 高 、 . 中分化 腺癌 1 6例 , 低分 化腺癌 3
肠动脉 、 右结肠动 脉及 中结 肠动 脉右 支。我们 认 为 : 进展 期右
E 医药 2 1 0 0年 3月 第 3 2卷 第 期 e e Meia Junl2 1 V l 2Ma o6 b i dcl ora ̄0 0,o 3 r . N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

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摘要】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方式上的差异。

方法结肠癌患者118例,其中行D2 式淋巴廓清术者12例,D3式90例,D4式16例。

用新鲜标本挤压触诊法行淋巴结检取。

统计N1,N2,N3,N4 站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结果左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3.8%,其中肠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8.0%,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率为19.1%。

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2.0%,其中肠旁淋巴结转移率为52.0%,中枢方向淋巴结转移率为38.0%。

结论右半结肠癌肠旁淋巴结及中枢方向淋巴结的转移率均高于左半结肠癌。

结肠癌的手术应以D3 术式为基本术式,重点要清扫向中枢方向转移的淋巴结。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left and righ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ys.Methods 1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in which line D2-type dissection in 12 cases,D3-type 90 cases,D4-type in 16 cases were studied.Lymph node was examined by fresh specimens’compression and palpation.Lymph nodes at N1,N2,N3,N4 stations were statistized.Results Lef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33.8%,in which inte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28.0%,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19.1%.Right colon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52.0%,in which inte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52.0%,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38.0%.Conclusion The right colon intestinal lymph nodes and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eft colon.Colon cancer surgery should be based on D3-type as the basic surgical technique,and we should be focus to clean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the transfer of lymph node.【Key words】Colon Cancer;Lymphatic metastasis;D3 radical operation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位于肺癌、胃癌之后,在女性位于乳腺癌及宫颈癌之后,并呈逐渐上升之势。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细节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4年1月-2020年12月为本研究年限范围,择取研究样本共20例结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并采取细节护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20例患者化疗后KP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化疗前(P<0.05)。

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细节护理细节护理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理念,强调护理干预措施的细化及规范化,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各项基础性临床资料,分析并研究细节护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20年12月为本研究年限范围,择取研究样本共20例结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结直肠癌,无化疗药物禁忌,且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汇总并统计20例患者基础性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跨度范围45-71岁,平均(58.82±4.03)岁,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9例。

1.2方法全部20例患者均行细节护理,护理人员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流程,分析患者基础性临床资料,制定各项护理措施(1)灌注细节护理: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将调节灌注液温度,使其保持在43℃,并控制灌注速度,密切观察灌注管道是否通畅,控制灌注量及流出量。

腹腔热灌注化疗可导致患者腹痛,为此护理人员需在治疗前为患者注射适量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反应。

(2)细节化生理指标监测: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等基础性指标,化疗期间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

同时,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需遮盖患者隐私部位,调节治疗区域温度湿度,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抚,以提高化疗舒适度。

(3)体位护理: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需变化体位,以确保药物与腹腔脏器及腹膜等充分接触,提升化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需实施细节化体位护理。

普外科常见手术要点

普外科常见手术要点

五、各种手术操作及要点1.右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是大肠肿瘤外科最常见的术式。

随着近年来近侧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掌掘好右半结肠切除术式是外科手术的基本功。

尽管目前对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各家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目的是遵循规范性,合理性及提高生存率。

现将右半结肠D3式手术描述如下。

手术切口选择多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应强调手术切口不宜过小,以免术中造成不必要牵拉及肿瘤_挤压,此均为手术禁忌;另外切口小,难以实施比较规范的解剖及清扫淋巴结,同时小切口甚至被怀疑是否仅行肠段切除,而非根治性手术。

一般情况下,切口上端应达肋缘下2 cm左右,而下方达髂前上棘平面稍下方即可。

在切开腹膜时注意勿损伤膀胱。

开腹后探查顺序应按照距肿瘤由远至近自上而下原则进行。

严禁开腹后直接触摸肿瘤,更需避免挤压肿瘤,尤其是肿瘤较小时。

手术探查顺序序一般由肝,脾,网膜,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女性需了解子宫,双侧卵巢有无增大及肿物。

然后再向右侧结肠系膜,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肝曲等部位探查。

探查肿瘤时应着重了解肿瘤的确切部位,是属于盲肠,或升结肠,横结肠。

对于回盲部肿瘤一定要区分为回肠肿瘤抑或为盲肠肿瘤。

因回盲部的概念模糊,到底是属大肠还是小肠肿瘤必须明确。

对于升结肠肿瘤可描述为起始部,中段,近肝曲处。

而位于横结肠的肿瘤可描述为近肝曲处,近侧1/3,中段,远侧l/3处。

这样对考虑淋巴清扫的范围有所帮助。

肿瘤如果已浸及浆膜,应避免手套与肿瘤创面直接接触,可采用小纱布覆盖于肿瘤创面并缝于正常肠壁四周。

或用生物胶喷涂于肿瘤表面,防止肿瘤细胞术中医源性播散。

此步骤系肿瘤手术规范性措施,肿瘤术后复发及切口种植常与此保护不妥有关。

探查肿瘤结束后,应予放置切口保护膜或切口保护巾。

肿瘤如向腹膜后间隙浸润或呈现侵犯十二指肠,输尿管,腰大肌等部位时,常认为切除困难或不能切除。

有时虽然手术探查感觉手术困难,但经过认真,仔细解剖分离,常能行肿瘤切除或姑息性切除,甚至行根治性手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研究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的实施细节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的实施细节。

方法本院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实验组采用规范化实施细节后的结肠癌D3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结肠癌D3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转移率和存活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的定期随访,观察复发率。

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

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而转移率和5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规范化实施细节后的结肠癌D3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降低复发率,为结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
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肠癌目前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跃居于恶性肿瘤的前五位,已成为专家们不容忽视的一种疾病。

现今医学科技水平不断发达,化疗和放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已成为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该疾病的首选方案,因此探讨研究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的实施细节显得尤为重要[13]。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6例,现报告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结肠癌。

男40例,女46例,年龄34~59岁,平均(44.1±3.6)岁,平均病程
2.3~4.7年,按病理分期分类:Ⅰ期21例,Ⅱ期27例,Ⅲ期24例,Ⅳ期1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规范化实施细节后的结肠癌D3手术,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的手术过程相同,但是具体实施的关键点需较对照组详细,包括操作无接触、主淋巴结清扫、血管根部断离和明确的间隙分离等。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结肠癌D3手术,具体方式:首先应严格遵循无瘤操作,于右侧旁正中切口2~3 cm,进入腹腔后保护切口,对肿瘤进行探查,包括肝脏、胆囊、腹膜以及肠系膜等,确证肿瘤大小,采用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仔细分离查找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末梢部,切开前叶使其显露全长,再切开血管鞘,在外科干右侧结扎并切断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

将肠系膜动脉显露出来,结扎并切断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同时切断右Toldt筋膜,淋巴结全部清扫完毕,最后用氟尿嘧啶水冲洗腹腔,用40~45℃蒸馏水浸泡30 min后关腹。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转移率和存活
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的定期随访,观察复发率;(2)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分析表中数据,计数资料用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3 讨论
结肠癌是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最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对于手术规范化报道的临床资料较少,成为专家们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结肠癌D3手术是治疗的常用手段,有研究证实[46],手术标准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一是手术开始时应严格遵循无瘤操作原则,要合理的保护手术切口,进行正确的探查顺序;二是整体切除,包括边缘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以及主淋巴结彻底清扫清除,血管以及根部结扎肠系膜上以及淋巴管近端高位结扎处均进行清扫;三是淋巴清扫顺序包括顺行性和逆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四是结肠系膜和结肠段完整切除的顺序应为由内侧至外侧;五是关腹前应该氟尿嘧啶盐水进行冲洗,用用40~45℃蒸馏水浸泡30 min后关腹。

本研究课题主要对结肠癌D3手术规范化的实施细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关键点主要包括一下几点[710]:一是探查肿瘤的原则由远及近,先探查远处,再进行肿瘤探查,医生动作需轻柔;二是实施不接触隔离技术,采取中间入路,血管优先处理原则,以避免手术时癌性感染和残留;三是以先结扎静脉,后结扎动脉顺序为主;四是以锐性分离为主,钝性分离为辅,以避免挤压到肿瘤;五是整块切除,肿瘤和淋巴结需一起清除,淋巴结的清除顺序先远后近,主要包括边远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主淋巴结以及相关淋巴结的清扫;六是严格清晰辨别切除部分和保留部分,剥离界面与肿瘤范围保持一定的距离,腹膜层次的解剖应由浅至深,包括Toldt筋膜、腹膜下筋膜和腰肌筋膜,三种筋膜的分离顺序应由上向下且剥离深度不宜过深,避免损伤。

由此可知,通过对结肠癌D3手术的规范化实施细节,使手术操作更加准确、方便,增加了彻底根治的机会。

由本课题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而转移率和5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规范化实施细节后的结肠癌D3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降低复发率,为结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荫华,姚宏伟.第7版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解读与结直肠癌手术实践.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9):11.15.
[2] 卫生部医政司,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专家工作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O 年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1):865875.
[3] West NP,Sutton KM,Ingeholm P,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on cancer surgery through a surgical education program.Dis Colon Rectum,2010,53(12):15941603..
[4] 王中欣.根_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38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21.
[5] 王爱亮,刘启龙.改良根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山东医药,2007,47(18):6768.
[6] Yuzhao,Guangsen Han,Singkull Ren,etal.Clinical research0fⅢp甜饵illeSetReric vllsculaI.intrathreal appnmch in right hemicolectomy.ChineseCemm Journal 0f Clinical Oncoiogy,2010,9(11):633636.
[7] 王杉,叶颖江.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发展和评价.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6(2):115119.
[8] 张忠涛,杨盈赤.新的概念带来临床治疗效果的进步一结直肠癌手术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1):9497.
[9] 李国新,赵丽瑛.结肠癌切除标准化手术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416.
[10]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2.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