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解析2详解0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与解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重点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重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
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
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呜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
正是在各种严格的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
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
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无济于事苦心孤诣有条不紊繁文缛节B.杯水车薪苦心孤诣慢条斯理细枝末节C.无济于事处心积虑慢条斯理繁文缛节D.杯水车薪处心积虑有条不紊细枝末节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高考解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对点精练 探究散文文本意蕴(含解析)
探究散文文本意蕴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林琴南先生苏雪林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
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
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
他是我幼年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我在私塾混了二年,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
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
民国初年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见了一个新天地。
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摩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
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
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
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畏庐六十小影”。
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年的国文老师了。
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
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
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
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
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
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
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
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萱的《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
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纯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
读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类文字,常使我幼稚心灵受着极大的感动。
苏教版高考语文应试指导:语文语言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熟语+Word版含答案.doc
一、熟语的定义:熟语。
按照《辞海》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
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现代汉语词典》则说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一来二去、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由此可见,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
二、熟语的特点:1、结构上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碰钉子”,不能说成是“碰螺丝”;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改动一些字,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顺序。
如“开夜车”,可以说成“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三、熟语的分类:1、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的。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二月二,龙抬头;湖广熟,天下足;瑞雪兆丰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
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八字命生成,由天不由人”;“女子无才便是德”。
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
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
高考语文小题精做系列07(第02期)(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20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1.(2012·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ānɡ)B.针灸仗义直言蹙.(chù)额毛骨悚.(sǒnɡ)然C.蹂躏再接再励檄.(xí)文百舸.(k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ì) 乳臭.(chòu)未干2.(2011·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胳膊挖墙脚墨守成规卑躬屈膝B.骨骼莫须有囤积居奇以逸代劳C.彗星座右铭鸠占雀巢在所不惜D.慧眼吓马威星罗棋布面面俱到3.(2011·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C.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4.(2012·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 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国际田联专家认为,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最新解析高考英语天津卷解析
2007年高考英语天津卷解析1.答案:C考点:形式宾语it的用法。
解析:当动词不定式或句子做宾语并且后面有宾语不足语时,这时只能用it代替动词不定式或句子。
make sth clear讲清楚,说明白。
2.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情景对话中答语的应用。
解析:第一句问“你能不能把收音机声音关小一点?”,第二句回答“对不起,打扰你了吧?”。
take it easy别着急,慢慢来;not a bit一点也不;It depends看情况3.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冠词的用法。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the early train”应该是谈话双方都熟知的,故应选the;“get a ride”为一固定搭配,意思为“搭便车”相当于“get a lift”。
比如:We managed to get a ride into town when we missed the bus.4.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短语辨析。
解析:根据题干“为了以防火灾,所有出口必须保持畅通。
”,只能选C。
in place of代替;instead of代替;in case of以防万一;in spite of尽管,虽然5.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get”短语辨析。
解析:get through完成;get off下车;get into进入;get down使降低。
题干为“他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6.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
解析:题干为“玻璃门代替了木门,结果白天进来了自然光。
”故选letting. 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表示自然而然的结果。
如果选to let,应去掉前面的逗号。
7.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动词辨析。
解析:acquire获得,得到(acquir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finish完成;conclude 结束,得出结论;achieve取得,达到achieve a goal达到目标8.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连词辨析。
高考真题保姆级解析及答案
高考真题保姆级解析及答案近年来,高考考题的难度逐渐增加,考生和家长们都对真题的解析和答案有着非常高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份成为了许多考试辅导机构和教育网站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入手,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高考真题的解析和答案。
第一部分:语文语文是高考科目中相对来说较为综合和重要的一项,也是许多考生的“心头大患”。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典型的高考语文题目,并解析它的答案。
题目:下面这几个句子中,哪一个句子的语法、修辞和文风都是正确的?A.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
B. 他不仅吃着饭,而且看着电视。
C. 他既吃饭又看电视。
D. 他不但吃饭也看电视。
解析:本题属于对语法和修辞的考察,正确答案是A。
句子A中的“一边……一边……”结构是汉语中表示同时进行的常用结构,语法正确;而且通过对比句子B、C和D,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修辞和文风上均有些微的问题,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数学数学是高考科目中的重头戏,也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一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典型的高考数学题目,并解析它的答案。
题目: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公差为d,求数列的第n 项。
解析:设数列的首项为a1,第n项为an,则有Sn=n/2(a1+an)。
又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因此有an=a1+(n-1)d。
将这两个公式带入Sn=n/2(a1+a1+(n-1)d),整理得Sn=n/2(2a1+(n-1)d)。
由于已知Sn,因此把这个公式看做关于an的方程,再将已知的其它变量代入,就可以求解出an。
第三部分:英语英语是高考科目中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和容易提分的一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典型的高考英语题目,并解析它的答案。
题目: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最能概括出短文的主旨大意?A. How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Speaking SkillsB.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in Language LearningC. The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D.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Language Education解析:本题属于对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考察,正确答案是B。
高考解析20 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
解析20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类型一:望文生义例1.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全国卷Ⅱ2题B)例2. 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江西卷4题B)例3.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式,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宁夏卷19题A)例4. 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广东卷2题D)解析:熟语一般都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句中的“间不容发”本是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用来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危急。
而例句却误解为“刻不容缓”之意。
“不堪设想”本是指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意思是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而例2句误解为“不可理解,不可想象”之意。
“耳提面命”本是用来形容恳切的教导。
例3句误用为“面对面”之意。
“南辕北辙”是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而例4句却理解为“方法、角度不一致”之意,望文生义。
类型二、不分褒贬例5.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全国卷Ⅰ2题B)例6.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全国卷Ⅱ2题C)例7. 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卷3题C)例8. 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2024年高考英语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讲义) (解析版)
►第2讲推理判断题(讲义)【复习目标】熟练语篇类型和语篇结构明确命题规律和提问方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掌握阅读理解高频同义词转换【考情分析】近三年新高考阅读理解推理判断理题细目表卷别年份202320222021新高考I 卷766新高考II 卷742【网络构建】命题规律:推理判断题是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包括推理和判断两个方面,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
考查考生透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测文章隐含意思,进行逻辑推理,对文章的细节、作者的态度、意图作出正确推理判断的能力。
分析今年高考题可知,推断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由过去简单的对号入座直接答题转向通过语句的同义或反义词及长难句来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难度比之前有所增加。
预计2024年高考推理判断题仍旧占比7题左右。
题型和考查角度:1.高频考点:隐含意义、写作意图、观点态度。
2.低频考点:文章出处、文章结构、目标读者。
预计2024年阅读理解在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中,更是侧重对推理判断题的考查。
错误原因:1.主观臆断2.缺乏逻辑3.过度推理4.缺乏常识选项特征:锁定关键词:根据题干关键词infer(推断),suggest(表明,暗示),conclude(得出结论),indicate(暗示,象征),imply(暗示),assume(假定,设想)迅速确定题型解题指导:(1)浏览选项,首先排除对原文信息简单重复的错误选项(2)抓住特定信息进行逆向或正向推理:在原文中确定推理依据的位置或范围后,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去分析判断;(3)整合全文/段信息进行推断:有时需要在弄懂全文或全段的基础上,整合与题目相关的有效信息去进行综合推断,才能确定最佳选项。
无论哪种推断形式必须立足原文,避免主观臆断。
【真题典例】1.(2023年新高考I卷B篇)“Ecological design”is the name John gives to what he does.“Life on Earth is kind of a box of spare parts for the inventor,”he says.“You put organisms in new relationships and observe what’s happening.Then you let these new systems develop their own ways to self-repair.”27.What is the basis for John’s work?A.Nature can repair itself.anisms need water to survive.C.Life on Earth is diverse.D.Most tiny creatures live in groups.【答案】A【解析】推理判断题。
历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析.doc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2000年~高考试题中有关 科普类 的阅读理解及详解
第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英语(全国Ⅰ)) BMany animals recognize their food because they see it. So do humans. When you see an apple or a piece of chocolate you know that these are things you can eat. You can also use other senses when you choose your food. You may like it because it smells good or because it tastes good. You may dislike some types of food because they do not look, smell or taste very nice. Different animals use different senses to find and choose their food. A few animals depend on only one of their senses, while most animals use more than one sense.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some animals spend their lives eating only one type. The giant panda(大熊猫)eats only one particular type of bamboo(竹子). Other animals eat only one type of food even when given the choice. A kind of white butterfly(蝴蝶)will stay on the leaves of a cabbage, even though 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vegetables in the garden. However, most animals have a more varied diet(多样化饮食). The bear eats fruits and fish. The fox eats small animals, birds and fruits. The diet of these animals will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season.Humans have a very varied diet. We often eat food because we like it and not because it is good for us. I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nd Britain, people eat foods with too much sugar. This makes them overweight, which is bad for their health. Eating too much red meat and animal products, such as butter, can also be bad for the health. Choosing the right food, therefore, has become an area of study in modern life. 60.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_________.A. depend on one sense in choosing foodB.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foodC. choose food in similar waysD. eat entirely different food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ats only one type of food?A. The white butterfly.B. The small bird.C. The bear.D. The fox.62. Certain animals change their choice of food when ___________.A. the season changesB. the food color changesC. they move to different placesD. they are attracted by different smells63. 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_____.A. food is chosen for a good reasonB. French and British food is goodC. some people have few choices of foodD. some people care little about healthy diet答案60. C解析:这是一道推理题。
考点07标题探究(解析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
考点07 标题探究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知识梳理、解题思路)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 考点分布2. 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1.形式上,主观题为主。
或直接询问标题作用与意蕴,或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是否揭示了文章主题、是否设置了悬念、是否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等,以及标题如何体现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依然作为考查的重点,在历年的真题中出现。
【备考策略】1. 深入理解文章: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只有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情感,才能准确分析标题的作用和意蕴。
2. 积累常用标题类型:不同的文章类型可能采用不同的标题方式,例如小说、散文、议论文等。
备考时可以积累一些常见的标题类型,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
3. 掌握分析方法:在分析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时,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
例如,可以从标题的字面意思出发,逐步深入到其深层含义;也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之,在备考高考语文时,要注重对标题作用和意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深入理解文章、积累常用标题类型、掌握分析方法和多做真题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这一方面的应试能力。
1.知识梳理2.解题步骤小说标题意蕴设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
如:双关、比喻、象征、反讽(反语)、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
即把标题在文中的最浅层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
深层义的挖掘联系文章的深刻内容。
第一步:分清类型第二步:理清角度。
(整体上可以分为内容、结构与艺术效果)①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②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③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解析与对点精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解析与对点精练(附参考答案)♦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另-•种是叙述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个性化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1、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京;亥是语''言个性化的,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
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
2、作者语言的特点(风格)语言风格,%口平实'、' 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等;题型一:体会重要语句含意皆语句的暗示义1.表层义,即字面义2.言外义:指代义(语境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3.情感义(主旨义)例1: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暗示义:无名无字、地位卑微、经济贫穷、政治压迫、精神束缚例2: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暗示义:封建习惯、夫权压迫、从一而终曾如何揣摩语义1.把握语境:从文段信息提取文句信息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鲁迅《祝福》)语境:①他(四叔)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②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
③他们(几个本家)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④(四叔)说我胖了之后,便大骂其新党。
暗示义:看似说新年气氛,实则说明革命的不成功,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以及封建观念,都没有改变,还是老样子。
2.分析手法:从具象信息提取抽象信息例:拄着锄把出村……倒拿着锄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2016 年全国卷I《锄》)暗示义:①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
解析20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
解析20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
安民
【期刊名称】《考试:高考理科版》
【年(卷),期】2007(000)0Z1
【摘要】2007年的高考大幕刚刚落下,研究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发现对熟语的考查依然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采取的考查形式也多是用选择题的方式选出ABCD四句中熟语运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句。
在此,笔者拟将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的熟语运用题所考查的误用熟语类型做一归纳解析,以期对备战明年高考的师生有所帮助。
【总页数】3页(P5-7)
【作者】安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2007年高考语文字音考查题解析 [J], 薛吉辰
2.例析高考语文对多义熟语的考查 [J], 乔建军
3.2007年高考实词考查题解析 [J], 李艳红;
4.2008年高考熟语考查题主要设错方式详析 [J], 杨帆
5.夯实基础寻突破——2008年高考“词语(熟语)运用”考查预测 [J], 朱香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高考试题中有关 文化类 的阅读理解及详解
第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英语(湖南卷))CPhotos that you might have found down the back of your sofa are now big business!In 2005, the American artist Richard Prince’s photograph of a photograph, Untitled (Cowboy), was sold for $ 1, 248, 000.Prince is certainly not the only contemporary artist to have worked with so-called “found photographs”—a loose term given to everything from discarded(丢弃的) prints discovered in a junk shop to old advertisements or amateur photographs from a stranger’s family album. The German artist Joachim Schmid, who believes “basically everything is worth looking at”, has gathered discarded photographs, postcards and newspaper images since 1982. In his on-going project, Archiv, he groups photographs of family life according to themes: people with dogs; teams; new cars; dinner with the family; and so on.Like Schmid, the editors of several self-published art magazines also champion (捍卫) found photographs. One of them, called simply Found, was born one snowy night in Chicago, when Davy Rothbard returned to his car to find under his wiper(雨刷) an angry note intended for some else: “Why’s your car HERE at HER place?” The note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Rothbard’s addictive publication, which features found photographs sent in by readers, such a poster discovered in our drawer.The whole found-photograph phenomenon has raised some questions.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is: can these images really be considered as art? And if so, whose art? Yet found photographs produced by artists, such Richard Prince, may riding his horse hurriedly to meet someone? Or how did Prince create this photograph? It’s anyone’s guess. In addition, as we imagine the back-story to the people in the found photographs artists, like Schmid, have collated (整理), we also turn toward our own photographic albums. Why is memory so important to us? Why do we all seek to freeze in time the faces of our children, ou r parents, our lovers, and ourselves? Will they mean anything to anyone after we’ve gone?64.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is used to _________.A. remind readers of found photographsB. advise reader to start a new kind of businessC. ask readers to find photographs behind sofaD. show readers the value of found photographs6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Joachim Schmid _________.A. is fond of collecting family life photographsB. found a complaining not under his car wiperC. is working for several self-published magazinesD. wondered at the artistic nature of found photographs66.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Para 4 refers to __________.A. the readersB. the editorsC. the found photographsD. the self-published magazines67. By asking a series of questions in Para 5, the author mainly intends to indicate that ________.A. memory of the past is very important to peopleB. found photographs allow people to think freelyC. the back-story of found photographs is puzzlingD. the real value of found photographs is questionable68.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found photographs can be described as _________.A. criticalB. doubtfulC. optimisticD. satisfied答案64. D 65. A 66. D 67. B 68. C64.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
熟语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熟语专题训练(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
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C.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那杀人犯虽然自首了,但是这一举动对他犯下的罪行仍然是无济于事....的,他仍然要面临法律的审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就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千佛山地面上的奇巧岩石是处处可见,而各种各样的奇伟山峰也比比皆是....。
D.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奥斯卡新影帝拉塞尔·克罗和著名影星梅格·瑞安主演的《生命的证据》,创造了“进口大片”票房新低。
B.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
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C.他开朗活泼,胸襟宽阔,为人真诚,待人热情,谈吐幽默,真可谓锦心绣口....。
D.这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往来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有特色。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高考真题阅读系列训练二答案和解析
高考真题阅读系列训练二答案和解析完型填空【文章大意】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认为身体语言比言辞更有效,而身体语言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常被人们忽略。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身体语言尤为重要。
身体语言尤为重要。
身体语言尤为重要。
作者以拉丁美洲人和挪威作者以拉丁美洲人和挪威人为例进行了阐述。
最后作者指出,不管什么情况,最好的建议是: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36. 36. B B 考查副词的比较级及语境理解。
身体语言比语言表达的意思更响亮,更清楚。
此处louder 意为:声音更大,即更有说服力。
如:谚语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 37. 37. D D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及语境理解。
据专家称:我们的身体发出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多的信息。
sound 声音;invitation 邀请;feeling 感觉;message 信息。
信息。
38. 38. D D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及语境理解。
实际上,非语言交际约占据了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的50%的分量。
hope 希望;receive 接收;discover 发现;mean 意思是。
意思是。
39. C 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
当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身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immediate 立刻的;立刻的; misleading 误导的;important 重要的;difficult 困难的。
困难的。
40. C 考查形容词的用法。
事实上,身体语言常常是被我们忽略得很多的一部分。
考查形容词的用法。
事实上,身体语言常常是被我们忽略得很多的一部分。
41. 41. A A 考查语境理解。
下文中以拉丁美洲人和挪威人为例,说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距离的态度是不同的。
的态度是不同的。
42. B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及语境理解。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及语境理解。
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人们之间接触的距离是不同的。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典例解析与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典例解析与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今晚央视一套8时,《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将诞生最终的冠军。
________“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一百余位诗词达人、十场擂台赛的激烈角逐,将带领全国电视观众完成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相较于去年,节目几处升级效果很好。
首先是内容有所拓展。
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________《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
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________、打动人心的诗词带领观众品读文化,寻根中国。
其次,赛制上的升级也成为一大亮点,增设了具有“一对一”对抗特点的“飞花令”环节。
“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场上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
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
这不仅是对诗词储备的考查,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歌永言。
”这也是中国人喜欢作诗、痴迷诗歌的根本原因。
“飞花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所谓的“即席作歌”的饮酒风俗。
魏晋时,名士四十余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流觞曲水”,抒展抱负,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促成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而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就是“当筵歌诗”的最好例证。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秉承源头耳熟能详B.继承源流耳熟能详C.秉承源流耳濡目染D.继承源头耳濡目染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秉承:指接受,承受,按(旨意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
继承: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
高考熟语使用题干扰角度解密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 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 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类容,有利于更 好的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如: 例17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 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 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这个句子中红字部分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 学生们学习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但目无全牛 能不能表达这种意思呢?如果清楚这个成语的 出处以及它的具体内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进 行判断了。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 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眼中已经 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 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类似的成语还有: 火中取栗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 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
(1998年高考题)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 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 使用也不恰当。
“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 用在句中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导致褒贬失当。
以上七点,是命题者设置干 扰角度的一般规律,随着命题的 日臻成熟,也许还会有新的设题 方法出现,但考生只要平时多读 多悟,克服使用熟语时的诸多毛 病,明了命题的迷惑角度,就一 定能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
谢 谢 观 赏
例5、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
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 动。
例6: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 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 时赶到了大坝。(2001年全国卷)
安步当车意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用这 个成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很慢, 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 适平和的心情。但句子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 景,情况紧急,因而不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2007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类型一:望文生义例1.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全国卷Ⅱ2题B)例2. 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江西卷4题B)例3.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式,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宁夏卷19题A)例4. 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广东卷2题D)解析:熟语一般都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句中的“间不容发”本是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用来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危急。
而例句却误解为“刻不容缓”之意。
“不堪设想”本是指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意思是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而例2句误解为“不可理解,不可想象”之意。
“耳提面命”本是用来形容恳切的教导。
例3句误用为“面对面”之意。
“南辕北辙”是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而例4句却理解为“方法、角度不一致”之意,望文生义。
类型二、不分褒贬例5.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全国卷Ⅰ2题B)例6.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全国卷Ⅱ2题C)例7. 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卷3题C)例8. 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江苏卷2题B)解析: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分清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句中的“蠢蠢欲动”多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份子策划破坏活动,是一个贬义词。
例5句将它用在选择专业的学生身上,显然错误。
而“凤毛麟角”是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属于褒义词。
例6句不分褒贬,误用在了“不自觉”的人身上。
“推波助澜”是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这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词,而例7、8句均没有辨清色彩。
类型三、对象误用例9.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北京卷3题D)例10.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浙江卷3题B)例11. 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湖北卷3题D)例12.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安徽卷2题B)例13.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江西卷4题A)例14.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江西卷4题C)例15. 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家,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宁夏卷19题C)例16. 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山东卷4题B)例17.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山东卷4题D)解析: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张冠李戴。
例9句中的“含英咀华”本来是比喻人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而例句却误用在了花蕾上。
“遇人不淑”中的“淑”是美好之意,整个成语是特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好的丈夫。
而例10句却明显用错了对象。
“鱼目混珠”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例11句中的网络歌曲创作只能说是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不能说作品是假的,所以用错了对象。
“洋洋洒洒”是形容文章或探花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可以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而例12句却误将它用来形容“中华地方文化”,对象不对。
“休养生息”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例13句却将它错用在“在家休息的人”身上,不妥当。
“情不自禁”本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例14句误用在眼睛上,对象错了。
“对号入座”是比喻把有关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而例15句却是“大家”把“小王”和“指挥家”对比联系起来,用错了对象。
“猝不及防”是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而例16句却错用在了“惊喜”上。
“自相矛盾”的对象应该是指自己跟自己,而例17句的对象却是“媒体”与“官方、军方”之间。
类型四、谦敬错位例18.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辽宁卷4题C)解析:有些熟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熟语是敬辞,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18句中的“大人不见小人怪”是指对方心胸开阔,不会介意自己的言行,是一个敬辞,一般用在对方身上,表示敬意。
而例句中却明显不是表达对对方的敬意。
类型五、不合语境例19. 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和尚好念经。
(浙江卷3题A)例20. 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赠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赠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四川卷3题A)例21.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布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湖南卷3题D)例22. 王懿容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谓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辽宁卷4题D)例23. 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敬佩。
(宁夏卷19题D)例24.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山东卷4题C)解析:熟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而不恰当。
例19句中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指本土的人总以为外来的人或物比自己的好,而没有看清本土的人或物其实同样具有实力,例句中并没有相应的足够的语境。
“僧多粥少”是比喻人多东西少,不够分配。
而例20句说的却是面积大而人少,不符合语境。
“水乳交融”是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有相互渗透融合之意。
而例21句中国画个部分之间应该没有体现相互渗透融合的语境。
“刮目相看”是指用区别于以往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例22句中主人公与“龙骨”既然是“第一次相遇”又怎么能说是“新眼光”呢?“虚怀若谷”是用来形容人十分谦虚。
而例23句中并没有体现丛飞谦虚的语境。
“慷慨解囊”是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而例24句中并没有“帮助别人”的语境。
类型六、功能混乱例25. 在这次举办的“当代书法艺术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全国卷Ⅱ2题A)例26.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安徽卷2题C)例27.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安徽卷2题D)解析:每个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
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例25句中“等量齐观”是一个动词结构,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在使用时一般是人作它的主语,而例句中却是“作品”作了主语,造成与“等量齐观”无法恰当搭配。
“完美无缺”是形容完备美好,没有缺点。
作为一个形容词,它常常用作谓语,而例26句中却用它来作“取出”的状语,造成修饰不恰当。
“酣畅淋漓”是形容十分畅快,在例27句中用作“发挥”的补语,二者搭配不当。
类型七、自相矛盾例28. 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辽宁卷4题B)例29.我国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广东卷2题B)解析:例28句本来想表达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无可置疑的,但因“不应”一词然而把意思弄反了,自相矛盾。
同样,例29句本来想说我国不应该盲目高估自己,而“妄自菲薄”是指过分的看轻自己,造成前后意思矛盾。
——摘自《考试》作者:安民2005至2007年浙江高考熟语试题(2005年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成语使用能力。
本题正确选项B。
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2006年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解析】正确答案为C。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这里要改为“不厌其烦”。
宛然在目:仿佛在眼前。
是一种回忆,而这里是眼前的现实,也不符合语境。
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了老茧,形容极其辛苦。
使用合理。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中最武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
比喻人才出众,褒义词。
和前面的“鲁莽草率,刚愎自用”矛盾。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