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至八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认识和掌握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际用语,能在实际情境中使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表达方式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增进班级的友谊和团结。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三单元的词汇和课文内容。

2. 学会运用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 预先复习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2. 课堂准备- 小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 学生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进行展示,如购物、问路等。

引起学生兴趣。

2. 引入单元主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单元主题。

- T: Can you buy things at the supermarket?(你能在超市买东西吗?)- S: Yes, I can.- T: Great! Do you know how to ask for help when you want to find something in the supermarket? (伟大!你知道在超市里找东西时如何寻求帮助吗?)- S: ...Step 2:新课讲解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单词卡片,呈现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逐个讲解其词义。

2. 学生跟读、复习单词。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刚学的单词编写简短的对话。

4. 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编写的对话。

Step 3:课文学习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教师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教师反复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

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允许遇师生活动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1.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

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

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知识梳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知识梳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知识梳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中包括了多种活动,如观察一、听写二、语音训练、朗读四、综合运用五等,这些活动的设置是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掌握语文知识。

其中,朗读和听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以及语文理解能力。

而语音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调、语调、声音等基本要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和阅读。

该教案也设置了多个知识点,如听说、阅读、写作、语文知识等,学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能够深入学习和应用。

此外,该教案还提出了多个重点问题,如“文言文的语句结构有什么特点?”“如何把握文言文中的关键词?”等,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和理解沟通思想。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重点问题,并答疑解惑。

此外,该教案还提供了很多课外扩展的题目和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探索更广阔的语文知识领域,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知识梳理教案是一份非常完整、详细的教学指导,涵盖了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和理解重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巩固和练习,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复课前预热(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第八单元的回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让学生与伙伴共同回顾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尽量回忆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第二部分:复文本阅读(15分钟)1. 向学生呈现第八单元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大意。

2.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并梳理文本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第三部分:复词汇和句型(15分钟)1. 教师提供第八单元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和巩固。

2.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短语,编写句子,并互相分享和修改句子。

第四部分:复阅读理解(15分钟)1. 准备一些与第八单元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

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并交流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五部分:复写作能力(15分钟)1. 提供一个与第八单元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庭的短文。

2. 学生独立进行写作,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修改。

四、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通过多种形式,如阅读、讨论、写作等,巩固学生对第八单元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分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组合。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2. 组合的表示方法3. 组合的简单应用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组合现象,如:水果拼盘、衣服搭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组合吗?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合。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组合的概念,解释组合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

2. 通过示例,展示组合的表示方法,如:用符号“∣”表示组合,A∣B表示由A和B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组合的过程,如:将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图形。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环节: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用不同的水果组合成水果拼盘,如何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成漂亮的图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五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组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组合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组合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各种常用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容积等。

2. 能够辨识、选择相应的测量工具。

3. 能够进行列竖式计算并理解加减单位不同的数的方法。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测量长度、重量、容积等。

2. 数量单位、测量单位的认识与运用。

3. 整数的加减法。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1. 认识和运用各种常用单位。

2.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

3. 理解加减单位不同的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

2. 讨论式教学法。

3. 演示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出示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秤、容器等,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常用测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学习新知识(1)单项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与运用。

(2)数量单位、测量单位的认识与运用。

(3)整数的加减法、加减单位不同的数的方法。

(4)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观察测量,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测量单位的定义和用途。

(2)组织学生测量并记录一些物品的长度、重量、容积等,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3)组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计算和记录,提高应用能力。

(4)安排小组讨论,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化掌握,梳理思路,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以情境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一、教学“口语交际”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

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二、教学“习作”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2)教师补充:(3)习作方法指导: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花儿学校》长春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花儿学校》长春版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及语气
3、学生朗读,感受文中质朴清新的语言,丰富大胆的想象,童真童趣的情感。
四、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语
2、同桌互相检查
3、汇报“生字”
4、学习生字
重点:音——“隆”为第二声、“簌”平舌音,四声、“猜平舌音、“校”是多音字,另一个音为“jiao四声”,组词:校对
设计
花儿学校(节选自《新月集》)
(印度)泰戈尔
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
后记
一分钟安全教育
关键
熟读课文
教 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花儿的文章《花儿学校》,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简介作者泰戈尔:这篇课文节选自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你了解泰戈尔吗?(简介作者及作品特点)
教案
检印:授课时间:月日
执教者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8-3花儿学校
课时
安排
2
第1节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4、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形——“隆”右下是“生,多一横”、
义——“泻”和“疾”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
1、试写要求规范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并正确使用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 学会聆听他人讲述,并进行适当的回应。

- 编写并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故事编写和口语表达等活动,学生能够:- 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增强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 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故事。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趣味故事会”,学生将通过编写和讲述有趣的故事,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编写并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故事内容丰富、有趣,同时能够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录音设备。

2. 学具:纸、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故事的编写。

3. 故事编写: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故事的编写。

4. 故事分享:每组学生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故事。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每组学生的故事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1. 趣味故事会2. 副编写并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3.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尝试讲述给家人或朋友听。

2. 记录下家人或朋友的反馈,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故事。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在编写和讲述故事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精神,故事内容丰富、有趣。

但在口语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不够流畅、表达不够清晰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练习和展示。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组合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组合数的概念2.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3. 组合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组合数的概念。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实物,如水果、颜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些实物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吗?”从而引入组合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尝试说出实物的组合方式。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数的计算方法。

3.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组合数的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组合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组合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组合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因为它涉及到组合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课前预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课前预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课前预习教案课前预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小植物的家园》的内容和情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小植物的关爱之情。

2、能力目标
认识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增强环保意识;通过观察小植物,运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二、教学重点
品读小植物,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细致描写小植物和它们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几张植物的照片,让学生发言,谈谈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等。

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爱护和保护。

2、呈现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感受和体验文章的意境。

3、品读课文
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读。

如:
(1)为什么小植物们住在草地里?
(2)小植物有什么特点?
(3)你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小植物?在哪里?
(4)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小植物?
4、巩固课文
让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册上的任务,巩固文章中的内容和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小植物为主题,通过品读文章,让学生了解小植物的生态和生长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让学生体验到课文的意境和情感体验。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课堂氛围和谐,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借助关键词句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松鼠》、《小鸟和牵牛花》和《大自然的启示》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借助关键词句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 课时:1课时3.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4. 教学重点: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借助关键词句进行语言表达。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教案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教案
Practice in pairs.之后请学生到前面发指令。
Look and say.看课件,说一句话。
3.导入课文。Today is a boy’s birthday. Listen to the tape.Then tell me :1.Whose birthday is today?2. How does he get his present? 3. Play the tape again. Have the students repeat. 4 . Read the text in groups. 5. Answer the second question.(课件)
群学
阶段
1.Warm up.
2.Revision
3.New teaching.
Learn the new words.
Learn the new phrases
Learn the text
Recite the text for 5 minutes
Summary
Warming up
A: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eacher.
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 for three times.
Recite the text for 5 minutes. And then the group leader checks the students in their groups. The students who can recite the text can get a card.
Maketheir own dialogues.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个主题,选编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和《枣核》这四篇课文。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描绘了急性子的顾客三番两次地改变自己的想法,整天毛毛躁躁,而慢性子的裁缝虽然答应得很好,却迟迟没有给急性子的顾客裁剪衣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毛毛躁躁,也不能太慢慢腾腾,应该不急不慢,张弛有度,懂得分寸。

《方帽子店》讲述了一群孩子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发明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受大家的欢迎,让之前大家都习惯戴的方帽子变为“古董”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好的出路。

《漏》写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摆脱对方之后,又双双返回,结果被彼此吓昏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体会到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枣核》讲述了枣核人小志气却大,惩罚恶人,帮助乡亲,获得大家的尊敬的故事。

赞扬了枣核的勇敢和聪明。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趣味故事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习作”的内容是“这样想象真有趣”,让学生试着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让大家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识字加油站”中是一些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词句段运用”让学生练习写句子和说话,“日积月累“中是一首描写桃花的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大林寺桃花》。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分角色朗读、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有趣的故事中领悟深刻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生动的词句。

三下作文第八单元讲解教案

三下作文第八单元讲解教案

三下作文第八单元讲解教案教案名称:第八单元讲解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课程名称:第八单元讲解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八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等。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或者高中的学生,学生的语言水平应该在中等程度以上。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师需要准备第八单元的教材,包括课本、练习册等。

2. 教学设备:教室内需要准备投影仪、黑板、音响等设备。

3. 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讲。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词汇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可以通过举例、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

3. 语法讲解本节课的语法内容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例如时态、语态、从句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4.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一些短文或者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5. 写作训练通过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堂练习在课程的最后,可以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2.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通过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考试测验: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或者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概要教材分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口语交际”“作”和“语文园地”。

课文包括《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和容忍;《方帽子店》让同学们知道人要懂得变通,不能一成不变;《漏》告诉我们要体会童话故事背后的寓意;《枣核》让我们感受了做人要知恩图报。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趣味故事会”。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通过两年的研究对语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他们研究语文的惯也初步形成。

但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的特点,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1.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2.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

进程与方法:1.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鼓励学生举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2.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寄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

难点: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寄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14课时。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进程与方法:有豪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复述课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1.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一一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

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

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3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材第101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尝试画图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尝试画图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尝试画图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习如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

2.了解使用绘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的好处。

3.学习如何有效地使用绘图来解决数学问题。

4.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学习如何画图解决数学问题。

2.了解使用绘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的好处。

3.学习如何有效地使用绘图来解决数学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绘图来解决数学问题。

2.将绘图与其他数学概念和技能进行整合。

三、教学准备本单元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1.准备相关教材、教具。

2.安排教室,提供适的学习环境。

3.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4.预先制定教学材料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 引入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展示绘图技巧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展示如何使用绘图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图技巧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 学习绘图技巧在掌握基本绘图技巧的前提下,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将绘图与其他数学概念和技能整合起来。

并通过绘图来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例如图形问题、面积问题等。

三. 实践练习在掌握绘图技巧之后,实践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基于绘图技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和练习,并通过分享解决方案来互相学习和探讨。

四. 讲解引导在学生完成基本的绘图技巧和问题的解决后,老师需要给他们讲解和引导如何更好地使用绘图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场景。

五. 结束教师需要对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反馈,并给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建议。

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巩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相关技能;练习巩固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掌握绘图技巧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单元八_3《稍复杂的组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单元八_3《稍复杂的组合》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关注激趣导入。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本教学设计通过选取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拔河比赛”情境引入新课,并追问如果4个班,每2个班都要比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

因为是学生日常熟悉的情境,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关注问题引导。

对于新课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固然重要,但离开了老师的引导,有时就会徒劳无功。

本教学设计先组织学生动手连一连,再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的方向,边操作边思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的进行。

同时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具时效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硬币若干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冠军,老师感到非常骄傲。

不过我们是抽签决定对手的,只比了2场,如果4个班每2个班都要比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这一实际情境引入,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入手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

⊙小组合作,探究实践1、课件出示教材103页例3主题图,组织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2、理解关键句。

“每2个球队踢一场”是什么意思?指名让学生回答。

小结:“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3、自主猜测。

一共要踢多少场?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看谁能猜对。

(学生猜测)4、组内探究,并汇报。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教师给予订正、补充和鼓励。

预设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三篇课文,练习四。

教材分析:《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三篇课文描述的内容虽然都不同,但是都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首尾呼应”的谋篇方法和“总起 -----分述”的构段方式值得学习,不少段落也采用了先总起,后分述的构段方式。

教学时应先找出哪些是总起句,哪些是分述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注意在作文教学中的迁移运用。

几篇课文语言优美,并且配有精美的插图,阅读教学时要图文对照,感受领悟作者描写的大自然的美,在熟读基础上,要求背诵有关课文。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深刻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5.课文的“首尾呼应”的谋篇方法和“总起 -----分述”的构段方式值得学习。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教学安排:《赶海》 2课时《荷花》 2课时《古诗两首》 2课时习作4 2课时练习四 3课时11.赶海课型:讲读课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3.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舅舅努努嘴儿束手就擒夹住大虾一捏俘虏偏西满载而归痒痒的螃蟹嘿不甘东逃西窜哎哟大螯咦吹拂哼(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

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4.感知全文,理清思路(1)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

(配上音乐)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

)二、精读体验,品味语言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2)交流。

①舅舅带我去赶海。

指导朗读。

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

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点击出示浪花画面)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

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3)小结。

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他们的队伍。

我做了些什么?(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螃蟹。

(板书:抓蟹)②“我”捉大虾。

(板书:捉虾)“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③小伙伴捉螃蟹。

(3)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螃蟹;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3.学习第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重点理解“满载而归”。

(2)细读第5自然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4.学习第1自然段。

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四、延读创新,拓展运用1.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

如今,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赶海时“抓蟹”、“捉虾”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

2.迁移运用,练习巩固有感情地朗读。

并练习表情朗读,也可配上动作读,进行表演。

五、作业:1.文章写了哪些趣事?完成课后习题。

2.学习文中的写法,写一篇文章,写出你生活中的趣事。

板书设计:11.赶海赶到海边趣抓蟹捉虾满载而归教后小记:12.荷花课型:讲读课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情境朗读教学准备:做荷花的头饰,搜集荷花的诗句,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3.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4.感知全文,理清思路(1)我看荷花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三、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精读体验,品味语言1.学习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4)质疑: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你有什么感想呢?(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1)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三、美读成诵,掌握学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提导书写生字。

四、作业设计: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②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板书设计:12荷花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一幅活画翩翩起舞随风飘荡我是荷花教后小记:13.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情景。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情境朗读教学准备:庐山瀑布的图片,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3.细读评析,感悟释疑(一)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教师点拨)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