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f9b1c44028915f804dc2cf.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三:简答题1、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原则(129)1)加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联系与合作,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增加实际收入,满足有效需求,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通过切实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增长的份额,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实质性地达到降低关税,减少其贸易壁垒,消除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歧视性待遇的目的。
2、简述绝对成本论(54)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各国都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都能提高。
3、简述什么是报复性关税?报复关税是一国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商品、船舶、企业、投资或知识产权的不公正待遇而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课征的进口附加税。
4、2002年中国对坦桑尼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8亿美元,其中对坦桑尼亚出口总额达到1.21亿美元,2008年中坦贸易总额达到10.6亿美元,进口1.31亿美元、出口9.3亿美元。
请根据以上情况简述中坦之间的贸易情况。
(答案未知)5、简述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的主要内容(97)对国内需要保护的商品使用保护关税;对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进口,制订比保护关税更高的税率;对本国需要的商品制定较低税率或免税,鼓励进口;鼓励出口的商品免税;实行优惠关税和差别关税。
6、什么是反倾销税(103)是指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其目的在于对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内市场。
7、简述我国外贸以质取胜战略的内容(147)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生产者和外贸企业经营者对商品质量和信誉的认识,加强对生产过程、产品品质以及包装储运的质量管理,加大对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058d17a216147917112845.png)
古典贸易理论包括哪些
按照《海关法》的规定,海关具有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政府贷款的偿还期最长可达多少年
许可证贸易的分类形式?
跨国并购当地企业的优点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间贸易协议上正式提出服务贸易定义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目前利用外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特点
产品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有那些?
金融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的主要部分是 什么
中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一贯奉行的原则是什么?
亚洲开发银行对发展中成员的援助主要采用的形式有 哪些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使用最多的承包方式是什么:总包
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
专有技术的特征有哪些
什么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的理论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工程承包方式有 哪些?
出口退税的含义
实行出口退税的意义
世界银行一般提供贷款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30%~50%
什么是BOT投资方式
“自动”出口配额制的两种主要形式
许可证贸易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技术转让的使用权
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增值税和消费税
间接补贴作为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下列招标方式中,最能体现效率、经济、公平的“三E”原则的是哪种招标方式
许可贸易按授权的范围分,可分为哪些
什么是许可证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政府贷款的偿还期最长可达多少年
我国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
什么是国际贸易管理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及要点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ff4219941ea76e58fa04e2.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及要点第一章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的考核内容国际市场及其分类,二战后国际市场环境,国际市场调研,企业进人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
国际贸易及其分类,国际贸易谈判经过阶段,国际贸易方式和方法,商品单价组成。
对外贸易办理,对外贸易政策和主要办法,我国对外贸易办理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调研、国际贸易、包销、代理、寄售、拍卖、展卖、招标与投标、对销贸易、商品交易所、价格术语、国际贸易惯例、FOB、CFR、CIF、盈亏率、换汇成本、外汇增殖率、对外贸易办理、自由贸易政策、庇护贸易政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普通优惠税、进口配额制、外汇办理、进口许可证、进出口国家垄断、进口押金制。
(二)简要回答:简述国际市场分类;什么是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方式有哪些;简述国际贸易分类;什么是价格术语,国际贸易中为什么要使用价格术语;FOB 的变形主要有哪些;CIF的变形主要有哪些;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新贸易庇护主义有什么特点;简述关税的分类;什么是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主要有哪些表示形式。
(三)重点论述:试分析当代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试述国际市场环境;试述国际市场调研的内容;试述我国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办理的办法。
第二章国际技术转移的考核内容国际技术转移及其历史阶段和特点、作用和特征。
专利及其性质和特点,授予专利的条件,研究和利用专利的重要性。
商标及其种类和作用,商标权与商标权的转让。
专有技术及其特征、作用。
许可证协议及其种类和主要内容。
技术贸易的基本程序。
国家技术贸易政策与办理。
(一)基本概念: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技术贸易。
非商业性技术转让、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外不雅设计专利、专利权、商标、商标权、专有技术、许可证协议、独占许可、排定许可、普通许可、分售许可、交叉许可、继续技术援助和技术反馈、可行性研究。
(二)简要回答:技术转让的作用表示在哪些方面;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和区别;专利权的性质是什么;研究和利用专利的重要性如何;许可证协议的主要内容哪些;在选择引进技术时,要坚持什么标准;我国技术引进中的政策是什么。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da7406ba1aa8114431d91f.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知识汇总第一章国际经济与贸易概述1、对外贸易量的计算1)对外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进出口贸易规模的经济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进出口贸易指数来计算一国(或地区)贸易量的变化。
2)进出口贸易指数:是指以固定年份为基数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方法。
3)具体方法:设基数进出口贸易额和进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V0和P0,报告期进出口贸易额和进出口价格指数为V t和P t,若设基期贸易量指数I0=100,则报告期贸易量指数I t=V t/P t*100%2、贸易条件的计算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包括以下几种:1)净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N=(P X/P M)*1002)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引入贸易量。
其计算公式为:I=(P X/P M)*Q X其中Q X为出口数量指标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之上,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S=(P X/P M)*Z X其中Z X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与单项因素贸易条件相比,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D==(P X/P M)*(Z X/Z M)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1、早期重商主义思想的特点1)极力主张对外贸易应该根据绝对的“多卖少买”,最好“不买”的原则来积累货币,强调每笔交易都有盈余的微观贸易盈余。
2)认为防止金属货币外流应成为外贸政策的指导原则。
为积累货币财富并实现国家富裕,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严禁金银输出,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同时鼓励本国商品出口。
2、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1)允许外币输出国外,而不再强调将金银货币禁锢在一国国内2)强调保持宏观的贸易顺差,目的是为了保证货币的输出能带来更多的货币回流3、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由于早期重商主义是力图通过实现每笔对外贸易交易的顺差,以贮藏货币的形式来积累货币金银,从而达到使国家富裕的目的,因此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马克思称其为货币主义,也称重金主义。
黑大二学历《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各种重点
![黑大二学历《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各种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582f83d0d233d4b14e69dd.png)
第一章国际经济与贸易概述1、国际经济:又被称为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的经济通过经济纽带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3、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4、总贸易体系:也称为一般贸易体系,它以商品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专门贸易体系:也称为特殊贸易体系,它是以商品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6、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 TT),成功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
7、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8、出口贸易额或出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9、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
联合国编制和公布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额的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
10、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口总额之和应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之和相等。
11、FOB价:离岸价格(计算出口额)、CIF价:到岸价格(计算进口额),我们一般只以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之和作为世界货物贸易额。
12、对外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
13、对外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贸易规模的经济指标。
14、N=(Px/Pm)*100 (N:净贸易条件、Px:出口价格指数、Pm:进口价格指数)15、I=(Px/Pm)*Qx (I:收入贸易条件、Qx:出口数量指标)16、S=(Px/Pm)*Zx (S:单项因素贸易条件、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17、D=(Px/Pm)*(Zx/Zm) (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18、对外贸易依存度=(M+X)/Y*100% (M:进口贸易额、X:出口贸易额、Y:国内市场总值)进口依存度=M/Y*100% 出口依存度=X/Y*100%.19、国际贸易如果按照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ppt课件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b712259b6648d7c1c746ad.png)
▪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 ▪ 第八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 ▪ 第十一章 中国利用外资管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 第二章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础
▪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
▪ (一)按交易内容分类 ▪ 1. 有形贸易 ▪ 又称为货物贸易,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的实物商品的
交易,因为这些实物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故称为有形贸易。
▪ 2. 无形贸易 ▪ 这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进行的所有的非物质形态的商
品贸易,主要是指运输、保险、银行服务、旅游、租赁和技 术等。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 一 二、国家的出现
▪ 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 没有剩余产品
原始社会末期 ①产生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
②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奴隶社会末期
商人
奴隶制国家
货币出现 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有关概念
(一)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五)对外贸易地区分布
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分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地理 方向。
1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 的商品在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占有的地位,一般以这些国 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 例如:2005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韩国等。
3 对外贸易量:这是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的反映一国 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三)对外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 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fc4561c52d380eb62946db9.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国际经济贸易概述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他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上的相互依赖;2、货物贸易又叫有形贸易,服务贸易也称无形贸易;货物贸易的分类体系包括:1)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0-4类初级产品,5-8类工业制成品;2)关税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CCCN);3)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88年实施,中国92年采用;3、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包括:1)过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4、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标准,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标准,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5、进口额一般用CIF统计,出口额一般用FOB统计,一般用各国出口额之和作为世界货物贸易额;对外贸易量是指剔除了通货膨胀、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顺差又叫出超,逆差又叫入超;贸易收支是经常项目的最主要部分;6、净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N=Px/P m×100;引入贸易量,收入贸易条件:I=Px/P m×Qx;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 Px/P m×Zx;不仅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而且考虑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D= Px/P m×Zx/Zm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8、对外贸易的货物结构是某大类货物或者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了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的去向和进口货物与服务的来源;9、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2个条件:1)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的较大发展提供了可供交换的剩余货物;2)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0、在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主要货物是奢侈品;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通过国际贸易提高了利润率;2)通过国际贸易占领国外市场;3)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社会产品;4)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5)通过国际贸易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相互联系、互为市场的,国际经济和贸易部门的扩大对其他部门会产生前连锁和后连锁的效应;前连锁是指本部门供应其他部门的生产需要;而后连锁是指其他部门供应本部门生产的需要;11、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际贸易的客观必然性: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2)实行对外开放的要求;3)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4)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5)参加国际分工的需要;12、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国际分工产生的2个条件:1)社会生产力;2)国家的存在;13、国际分工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1)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英国成为中心);3)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垄断与资本输出);4)深化发展(二战以后,分工格局、部门结构、内容、类型都发生了变化);14、国际分工的三种类型:1)垂直型(农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2)水平型(工业品之间的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3)混合型(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15、国际分工的特点和作用,特点有4个:1)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社会分工;2)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的;3)决定国际分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4)受到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经济政策的共同制约;积极作用2个:1)有利于发挥各国优势;2)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消极作用:国际分工的剥削性、掠夺性、不平等性;16、影响国际分工的4个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基础性条件;3)资本国际化是必要条件;4)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17、为什么说生产力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1)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2)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形式、广度和深度;4)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17、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2)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地理方向;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5)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影响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18、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国际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1、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问题:原因、结构和结果;2、国际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3、重商主义盛行于15-17世纪,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斯塔福德和孟克列钦,早期又叫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晚期也叫贸易差额论;4、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5、对重商主义的评价:1)西方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最早的理论说明;2)反应了商业资产阶级对积累原始资本的渴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3)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片面的;4)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而不是双赢;5)着重从贸易利益角度分析贸易问题,很少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6、绝对成本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代表作是《国富论》;如果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花的劳动投入越少,成本越低;在投入一定情况下,产量越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每个国家都有其生产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这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成本就绝对低,然后彼此交换,双方都能获得绝对利益;绝对成本论的评价:1)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贸易双方都获利,实现双赢,不是零和游戏;3)双方取得的利益是在劳动量不变情况下的商品的增加,而不是重商主义所追求的货币金银的积累;4)只说明了在某种产品上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5)该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只考虑劳动这个单一要素,没有考虑其他原因;7、比较成本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优势或者比较成本;绝对优势;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英国在毛呢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那么绝对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为其比较优势产品;反之,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那么优势更大的产品为其比较优势产品,也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本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相交换,两国都会增进福利;对比较成本论的评价:1)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理论做出的重大发展;2)它使国际贸易的研究彻底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指明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向;3)它是自由贸易理论更有力的武器,成为自由贸易贸易理论的核心;4)在该理论的影响下,谷物法被废除了;5)他没能把价值规律科学地引入国际贸易之中;6)只是提供了国际分工一个方面的依据,事实上,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是唯一因素;7)对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没有给出定论;8)仅从生产成本角度进行论述,没有考虑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9)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方法;8、相互需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穆勒,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三个要点:1)两国进行贸易时,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2)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3)只有两国相互需求相等,满足国际需求方程式时,国际交换比例才能保持稳定。
2024-《对外经济管理概论》串讲知识点整理
![2024-《对外经济管理概论》串讲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a609d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3.png)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二〕关税的征收标准 1.征税标准的涵义 2.征税标准的种类 〔1〕从量税 〔2〕从价税 〔3〕复合税 〔4〕选择税 混合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条件下,征税时选择其税额较高的一种征税。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三〕海关税那么和通关手续 1.海关税那么的结构
关税税率表主要包括三局部:税那么号列,简称税号;货物分类目 录;税率。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自由贸易政策理论依据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 2.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3.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 经济效率。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重商主义 〔二〕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 〔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四〕凯恩斯保护贸易理论
海关税那么一般包括两个局部:一局部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 及 说明,另一局部是关税税率表。 2.海关税那么的种类 〔1〕单式税那么。
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异待 遇。 〔2〕复式税那么。
只有少数开展中国家如委内瑞拉、巴拿马、冈比亚等在实行这种税 那么。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税那么。这种税那么有两栏、三栏、
国际贸易管理
〔第三章,第四章〕
第三章 国际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管理是指政府根据需要,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利用各种手 段与措施对本国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或直接控制,以到达平衡贸易收支、 保护本国产业、扩大对外出口等目的。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针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它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 目的: 1.保护本国产品市场;扩大对外出口,扩大本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及范 围; 2.改善和优化本国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开展; 3.在不损害本国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协调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资料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63acf7a0116c175e0e4836.png)
41.简述国际工程承包中交钥匙合同的特点。
答:①承包商自始至终对业主负责。
工程竣工合格后,承包商只要“交钥匙”给业主,业主即可开工生产。
②采取这种方式,对业主来讲,省事、省时,但费用较高。
③对承包商来讲,则有较大的主动权,可掌握项目的进展,但责任重大,对项目的履约保证程度较高,同时,风险也较大。
42.简述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关系。
答:①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②只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前提下的对外开放,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才能正确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
才会正确吸收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防止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③正确地实行对外开放,又会促进中国独立自主方针的巩固,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43.简述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出口厂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的正常价格向国外市场抛售,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后者是指通过本国倾向对外贬值的办法,降低以外国倾向所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提高价格竞争能力,扩大出口。
44简述欧元产生的原因。
答: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实现欧洲倾向一体化,创立单一的欧洲倾向,才能解决成员国之间生产四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才能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②为了抵挡美元对欧共体各国倾向的冲击,避免或减轻国际倾向制度动荡的影响。
45.简述中国发行的国际债券的特点。
答:①公募或私募相结合②发行主体多元化。
③发行的国际债券种类多样化。
④发行市场的分散化。
论述题46.试述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首先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同时,以进口商品人微言轻原材料的制成品,由于成本提高,其价格也会提高,其次,汇率变动在一定条件下会推动国内整个物价的变化,相反,如果货币汇率上长,国内的物价则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60d7140b4c2e3f572763a4.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资料1.世界货物贸易额是世界各国的出口额总和。
2、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
3、从1990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呈现顺差4、最惠国待遇适用于进出口关税5、用各国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是H—O定理6、国家为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而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7、银行根据投标人的请求向业主开具的用于保证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不得撤回其投标书,并在中标后与业主签订合同的经济担保书,称为投标保函8、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在征收反倾销税时不能同时征收普惠制税9、目前在我国国际储备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外汇储备10、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依赖于旅游业1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最大收益者是发达国家12、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转让方式多是软件交易13、国际技术贸易禁止政策主要针对尖端技术出口14、按技术的形态划分,可分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15、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自然条件16、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出口减少,进口增加17、下列属于股权投资方式的是合资18、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论19、《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生效时间是1995年20、欧洲货币市场所经营的对象货币是市场所在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21、目前在我国国际储备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外汇储备22、在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待遇的实质是保证市场竞争机会均等23、我国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海关审查确定的成交价格24、投标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承认全部招标条件25、国际公认的衡量一国债务率的警戒线是100%26、我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时间是1996年27、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的是《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28、QFII是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29、我国采用的贸易体系是总贸易体系30、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应具有的特征有稳定性,流动性,可得性,普遍接受性31、证券市场的经营和交易对象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32、提出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亚当·斯密,俄林,大卫·李嘉图33、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有重商主义,关税保护论,幼稚产业保护论,保护贸易理论34、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是优质客户.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外币存贷款业务.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务.高素质的金融人才35、GA TT定义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过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36、国际贸易如果按照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可以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f116fb48d7c1c709a14537.png)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311212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系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二)目的学生修业后,可掌握对外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三)开课对象经济管理系会计学专业专科。
二、先修课程无先修课程。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
(二)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45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2学时)【主要内容】1.1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1.2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1.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难点】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学生掌握要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二章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2学时)【主要内容】2.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2.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2.3新贸易理论【重点难点】西方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学生掌握要点】西方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第三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2学时)【主要内容】3.1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3.2对外贸易与工业化3.3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重点难点】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学生掌握要点】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2学时)【主要内容】4.1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4.2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4.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4.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重点难点】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学生掌握要点】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五章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2学时)【主要内容】5.1对外贸易立法概述5.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5.3货物贸易管理立法5.4技术贸易管理立法5.5服务贸易管理立法【重点难点】货物贸易管理立法;技术贸易管理立法;服务贸易管理立法。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学习方法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74852db52acfc789ebc9e5.png)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学习方法一、针对本课程的特殊性,采取适宜的学习方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其性质决定了考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以自学为主。
既然是自学,那么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多,覆盖面广。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完整个课程内容,顺利通过考试,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之初对整个学程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由于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采纳,应因人而异。
不过,根据以注考生的考试情况,结合本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所有考生都应注意的,也可以把它们当作几种学习的方法。
1.科学地掌握学习的步骤及先后次序。
对每一部分的学习,应遵循思维的一般规律,自上而下,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地对内容进行剖析,明确整体及各部分的知识结构。
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一个是不致于将重要的知识点遗漏,再一个也可在内容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考试要求,更清楚地辨别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进行反复学习。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虽然较多,表面看起来又比较零碎,但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每一个知识板块、单元细部都不是任意杂乱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有机地安排在一起。
考生应善于抓住各部分的前后联系性,认清每一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系统地而不是割裂地学习各个部分的内容。
这样,可以使考生每时每刻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进程中的位置,以便使其时刻把握学习进度和内容结构。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概括和分析的学习思维方式,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
概括是吸取和记忆知识的手段,而分析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涵义。
考生应能够通过概括把教材“变薄”,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
也要能够通过分析把教材“变厚”,丰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五)联合承包 联合承包是指由几个承包商共同承揽某一个工程项目,各承包商分 别负责工程项目的某一部分,他们共同对业主负责的一种承包形式。 (六)合作承包 合作承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包商,事先达成合作承包的协 议,各自参加某项工程项目的投标 三、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及其特点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第二节 联合国发展系统的援助 一、联合国发展系统 联合国发展系统(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System)是联合国向 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机构体系。 二、联合国发展系统的三大筹资机构 联合国发展系统内的三大筹资机构是指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会和 儿童基金会。 三、联合国发展系统援助的实施程序 简单了解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 国际发展援助方式,按其援款的流通渠道可分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 助;按其援助的方式可分为财政援助和技术援助;按其援款的使用方向 可分为项目援助和方案援助。 (一)双边援助 双边援助(Bilateral Aid)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签订发展援助 协议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由一国(援助国)以直接提供无偿或有偿款 项、技术、设备、物资等方式,帮助另一国(受援国)发展经济或渡过 暂时的困难而进行的援助活动。 (二)多边援助 多边援助(Multilateral Aid)是指多边机构利用成员国的捐款、认缴 的股本、优惠贷款及在国际资金市场借款或业务收益等,按照他们制定 的援助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援助。
是指一国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 权等,承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或私人企业即业主的工程项目,并按承 包商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所规定的价格、支付方式收取各项成本费及 应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二、国际工程承包方 (一)总包 总包是指从投标报价、谈判、签订合同到组织合同实施的全部过 程,其中包括整个工程的对内和对外转包与分包,均由承包商对业主 (发包人)负全部责任。 (二)单独承包 单独承包是指由一家承包商单独承揽某一工程项目。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第三节 世界银行贷款 一、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 (一)贷款期限较长 (二)贷款实行浮动利率 (三)贷款的还本付息实行“贷币总库制” (四)申请世行贷款需用的时间较长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二、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 (一)贷款只贷放给会员国政府或由会员国政府、会员国中央银行担保 的公私机构。 (二)贷款一般用于世界银行批准的特定项目。 (三)贷款项目建设单位的确定,必须按照世界银行的采购指南,实行 公开竞争性招标、公正评标并报经世界银行审查。 (四)贷款项目的执行必须接受世界银行的监督和检查。 (五)只贷给那些确实不能以合理的条件从其它途径得到资金的会员 国。 (六)只贷给有偿还能力的会员国。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四)技术援助 技术援助(Technical Assistance)是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多边机构向 技术落后的国家在智力、技能、咨询、资料、工艺和培训等方面提供资 助的各项活动。 (五)项目援助 项目援助(project Assistance)是援助国政府或多边机构将援助资 金直接用于受援国某一具体建设目标的援助。 (六)方案援助 方案援助(programme Assistance)又称非项目援助。它是指援助 国政府或多边机构根据一定的计划,而不是按照某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向 受援国提供的援助。
(三)按承包方式划分
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内容 最广泛使用的合同格式是由国际顾问工程师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genieurs-Conseils,FIDIC)拟定的《土木建筑
工程(国际)施工合同条款》,亦称DIDIC条款。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国 际经济合作方式。 第一节 国际工程承包概述 一、国际工程承包的含义及其业务范围
国际工程承包(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for Construction)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二、投标 (一)投标的概念 投标(Bid)是以承包商为主体从事的活动。 (二)投标的特点 1.投标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全部招标条件,否则就失去了参加投标的机会。 2.投标属于一次性标价。 3.投标在法律上属于要约。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三)投标的程序 1.投标前的准备 (1)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 (2)研究国际招标法规 (3)组成投标小组 2.询价 3.制定标价 4.制作标书 5.投递标书 6.竞标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三、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 (一)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二)附加条件日益增多 (三)援助规模停滞不前 (四)大部分援助国没有达到联合国规定的援助标准 (五)援助格局发生了变化 (六)援助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七)双边发展援助的地理分布相对稳定 (八)援助的赠与成分不断提高 (九)授援国加强了对援助项目的管理和评估 (十)发达国家往往是收益最多者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三、劳务的种类及劳务输出的方式 (一)劳务的种类 1.劳务按劳动力提供服务所在的部门不同可以划分为要素性劳务和非要 素性劳务。 2.劳务按提供服务的目的来划分 ·生产型劳务 ·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提供服务的服务型劳务 ·为生产活动服务的服务型劳务 ·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要型的劳务 ·满足人们精神需
(二)招标的方式 1.公开招标 2.国际限制性招标 3.两段招标 两段招标也是国际公开招标中的一种,但要把招标过程分为两个阶 段。 4.谈判招标 谈判招标是属于非竞争性招标,目前有两种做法。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三)招标的程序 1.成立招标机构 2.制订招标规则 3.编制招标文件 4.发布招标公告 5.进行资格预审 6.通知承包商参加投标 7.收标 8.开标 9.评标 10.定标 11.签定承包合同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第二节 招标与投标 一、招标 (一)招标的概念 招标(Invitation to Tender)是指由发包人(业主)就拟建工程 项目的内容、要求和预选投标人的资格等提出条件,通过公开或非公开 的方式邀请投标人根据上述条件提出报价,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等,然 后由发包人经比较择优选定承包商的过程。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第三节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与施工管理 一、合同的种类 (一)按价格的构成和价格的确定方法来划分 1.总价合同 2.单价合同 3.成本加酬金合同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二)按承包的内容来划分 1.施工合同 2.设备的供应与安装合同 3.工程咨询合同 4.工程服务合同 5.交钥匙合同 6.交产品合同 7.BOT合同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三)分包 分包是指业主把一个工程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或几个部分,分别发 包给几个承包商,各分包商都对业主负责。 (四)二包 二包是指总包商或分包商将自己所包的工程的一部分转包给其他承 包商。 二包商不与业主发生关系,只对总包商或分包商负责,但总包商或 分包商选择的二包商必须征得业主的同意。总包商或分包商与二包商签 订的合同叫二包合同。
第六节 国际劳务合作 一、国际劳务合作的概念 劳务是劳动服务的简称,系指劳动力的所有者向需求该种劳动服务 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活劳动。 二、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 对劳务输出国的作用: ·一是增加了外汇收入 ·二是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是学到并掌握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四是扩大了商品出口 ·五是增加了提高了输出国劳动服务者个人的收入
第十三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二)对劳务输入国的作用 第一、弥补了国内劳动力不足或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第二、解决技术难题,有些国家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较差。 第三、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或获取高额利润。 (三)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作用 (1)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2)加深了生产的国际化程度 (3)扩大了贸易的数量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第四节 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的概念及其种类 政府贷款亦称外国政府贷款或双边政府贷款。它是指一国政府利用 其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具有开发援助性质的、期限较长、利 率较低的优惠性贷款。 政府贷款按贷款的条件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软贷款或称政府财政性贷款 ·第二类是混合性贷款 ·第三类是将一定比例的赠款与出口信贷结合而成的一种贷款 ·第四类是政府财政性贷款与出口信贷结合而成的一种贷款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国际发展援助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国际发展援助得以迅速发展。 第一节 国际发展援助概述 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 国际发展援助(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是国际经济 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发达国家或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国际有关组织、社 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或资料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具体活动。 目标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缩小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第十四章 国际发展援助
(三)财政援助 财政援助(Financial Assistance)是指援助国或多边机构为满足受 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为解决其财政困难,而向受援国提供 的资金或物资援助。 财政援助在资金方式上可分为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其它官方资金(Other Official Flow)和民间资金 (Private Flow)三种。 衡量援助是否属于官方发展援助一般有三个标准: ·一是援助是由援助国政府机构实施的; ·二是援助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宗旨,不得含有任何形式 的军事援助及各种间援形式的援助; ·三是援助的条件必须是宽松的,即每笔贷款的条件必须是减让性的, 其中的赠与成分必须在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