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主要变化及意义:1、“命题指导思想”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强调“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这是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教育新要求,逐步明确学生在完成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对一些表述的用词和文字表达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表述上更精练、科学规范,要求更明确。
个别地方内容上做了增加,如:“考试目标与要求”中第3点第二条中增加了“综合”要求;“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中,“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加了对江苏省省辖市“分布”的要求、“人口增长模式”增加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增加了其推进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增加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3、对一些“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做了明确的限制。
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中做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活动”影响的限制、“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中做了“中国”城市化的意义的限制。
这些限制使要求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性更强,难度也略微下降。
4、“典型题示例”变化较大,“单项选择题”换了四题、“综合题”换了一题、“选做题”则全部更换。
凸显了命题进一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2017年地理高考说明”总体变化不大,保持了以往的稳定性并走向成熟。
所以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是地理高考所考查的重点,必定也是地理高考备考所要关注的重点。
1、地图技能:识图、绘图、用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关键,备考中要强化训练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获得地图知识,能正确阅读地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2017高考地理白皮书考试大纲解读 第二部分 含解析 精品
地理一是要依托基础,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考查综合思维能力,指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综合等,核心和关键是“思维”;三是注重应用,以解决生活、生产中以及社会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四是展现创新意识(主要是情景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等)。
就目前而言,无论高考《考试大纲》,还是《课程标准》,都已经比较成熟,不会有太大的、颠覆性变化。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考纲原文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近3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样题1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的运动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答案】1.B 2.D【详解详析】1.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运动,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
【名师预测】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地理(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卷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2017全国卷2地理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解析(地理部分)(全国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着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 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干燥路面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 用水便利B. 土壤肥沃C. 地势平坦D. 植被缺失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备考策略一.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1.考纲变化介绍2017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出炉,地理方面变化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可以看出,课程在难度和结构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还减轻了学习负担,旨在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2.2016年新课标卷地理解读今年的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
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此外,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
如第11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真题加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 质量优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doc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地理(全国卷1)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1)【解析】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 土壤【答案】1-3: BD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 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己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学科&网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答案】4-5: AD【解析】4、由题中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机的先河。
2017地理考纲解读
(2)从能力要求上看:
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 学科素养,即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考地理试题的考核命题方向
(1)自然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 ①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
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 •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 能力考查。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
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地理信息: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对信息的理解
热带 雨林 气候
考什么?
2.地理 信息呈 现的形 式
提供地理教材之外的信息 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信息的情境化 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提供组合信息
逐步给出信息
启示:
(1)研读课标和考纲,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目标 用两个维度呈现,即内容、要求。
D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B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1)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3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独家整理!2017新考纲地理复习备考全攻略
独家整理!2017新考纲地理复习备考全攻略新考纲内容提要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以题为例,简要说明现以题为例,简要说明“修订原则”对“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例】读材料,结合保加利亚地形图及玫瑰谷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玫瑰油是制造高级香水的主要原料,大约4000公斤玫瑰花方能萃取1公斤玫瑰精油,由于玫瑰油价格昂贵,素有“液体黄金”之称。
全球品质最好的玫瑰产地位于保加利亚的玫瑰谷。
玫瑰谷是一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海拔约350米的狭长地带。
玫瑰谷北边是高出谷地1600米以上的巴尔干山脉。
在我国也有两个玫瑰谷,一个是北京门头沟玫瑰谷,一个是海南三亚玫瑰谷。
玫瑰喜冷怕热、爱阳忌阴、耐肥畏瘠,喜欢水足肥丰、灌溉方便、排水性能好的土壤,玫瑰生长期和开花期均需足够的水。
(1)试描述保加利亚玫瑰谷盛产优质玫瑰的有利条件。
(2)分析玫瑰油价格昂贵的原因。
(3)三亚玫瑰油的品质明显不及保加利亚,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4)北京市对玫瑰油的消费量很大,有人建议北京门头沟玫瑰谷应扩大玫瑰花的种植规模,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阐明理由。
【解析】试题围绕修订原则所提到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而命制。
所谓基础性,指主干知识中最为显性且再生性很强的那一部分,如第(1)题,描述保加利亚玫瑰谷盛产优质玫瑰的有利条件,主要从玫瑰的生长习性入手。
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气候温和;由地形条件,可知该地光照较好;由地势条件,可知该地土壤肥沃、排水较好;由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地能满足玫瑰生长季所需的水分条件。
因而复习中不要忽视基础知识,这是解答问题的根本。
所谓综合性,可理解为某一板块内知识的综合,也可理解为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如第(3)题,造成三亚玫瑰油品质较差的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去归纳,一是玫瑰的生长习性;二是海南三亚与保加利亚玫瑰主产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地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 质量优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6~8题。
图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 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 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 坡面B.洪积扇C. 河谷D.湖盆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 湖盆蒸发量增多B. 盐湖面积缩小C. 湖水富养化加重D. 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天津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读图回答1-2题。
1.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
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A.aB.bC.cD.d2.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题。
3,回答第3读图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D .沉积岩、断层C.岩浆岩、断层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4.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14:08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5市某中学(图A 我国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2017年地理高考考试大纲
2017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地理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 号)和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设置的,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
考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是面向广西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参照性考试。
凡具有广西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按照广西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在本考试中取得合格及以上等级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本考试结果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本考试结果以 A、B、C、D 四个等第形式呈现,其中 D 为不合格。
二、考试目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经过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后的地理学科基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体现在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Ⅰ理解地理基础知识Ⅰ.1 知道并理解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Ⅰ.2 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Ⅰ.3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Ⅰ.4 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Ⅰ.5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1Ⅱ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Ⅱ.6 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Ⅱ.7 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Ⅲ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Ⅲ.8 比较、分析和归纳区域差异III.9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Ⅲ.10 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按时完成的必修课程内容,即必修Ⅰ自然地理、必修Ⅱ人文地理、必修Ⅲ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1. 宇宙中的地球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
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
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选考内容
选考一旅游地理
(1)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 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 旅游与区域发展
(1)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 环境与环境问题
选考二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 环境污染与防治
(1)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 环境管理
(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