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复习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复习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斯巴达,< 雅典,民族政治<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小学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

小学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

外烁论 (强制灌输)
儒家经典(崇尚 书本)
(三)教育的内涵
各种论述的共同点 是什么?
• 卢梭(法) “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 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 裴斯特洛齐(瑞士) “教育就在于“依靠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 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
• 康德(德)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 (2)影响的结果 :“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 教育”
• (3)影响的方法:“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 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
指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 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的起源 • 教育的概念 •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教育的起源 • 老猫教小猫捉老鼠是教育吗? • 小明看见妈妈在擦桌子,也拿块抹布擦桌子,这是教育吗? • 妈妈让小明拿块抹布按照她的样子擦桌子,这是教育吗?
(一)生物起源说
• 观点: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 表人物: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 勒图尔诺(1831-1902)认为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 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动 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 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二)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 基础知识 • 读、写、算、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 良好的学习习惯 • 各种思维能力

《小学教育学》 - 第一章

《小学教育学》 - 第一章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概述 P1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核心含义,根本特征)(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二、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五)教育的交往起源论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教育(三)近代教育(四)现代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P6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况在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小学教育。

“校、序、庠”西周“学在官府”春秋“官学衰废”“私学兴起”隋朝“科举制度”20世纪除科举制度废除在国外,古埃及第一种寺庙学校第二种宫廷学校第三种书吏学校中世纪“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中西共同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权利。

教育目的: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教育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

教育方法: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权利: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1、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1)小学教育的基础化。

(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

(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1。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5、行动研究法: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6、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概括7、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

他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三部分: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二、知识点1、横向的教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学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教育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

4、《论语》由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5、中国战国时期乐正克《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作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

7、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中8、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从此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9、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让一切儿童都接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详细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他写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0、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1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师资格(省)-小学教育学-精-第一章 (1)

教师资格(省)-小学教育学-精-第一章 (1)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 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
教育学著作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 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
【答案】罗梭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例题·选择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
B. 赫尔巴特
C. 洛克 D. 杜威 【答案】A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例题·选择题】 [2010年真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始于(
A. 卢梭
)。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夸美纽斯 【答案】D
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
学教育学的基础,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 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2.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主张“在做 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他的这种主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学
精讲班 主讲老师: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二.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
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 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1讲:小学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课件讲义讲义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1讲:小学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课件讲义讲义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四、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根据各省市情况的不同,对教育学考试试卷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做题的时候请大家仔细看清题目与分值。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例题: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
答案:B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
填空: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实施的学制而且实施的学制)。
壬子学制(民国政府1912年,教育制度新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六三三学制)
一般内容课外活动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目的
二、考试题型题量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与人类社会同一时期出现的早期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
所谓规律,是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教育规律,是指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 性的必然联系。 • 教育规律是客观的,是教育活动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活 动发展的必然性,它存在于教育客观过程之中,这种教育客观过程中 的规律性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办 事。如果仅凭主观热情,盲目地蛮干,不但不能提高教育质量、迅速 发展教育事业,反而会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 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 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否 则,就会遭受挫折,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人。 相传他培养弟子达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达72人。他还编订了《诗》、 《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教育弟子。 其言论在他去世后,又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一书(其中 也记载了孔子部分弟子的言行),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 资料。该书对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都有重要介绍。
小学教育基础
主讲教师:*** ***
目录
A
第一编 教育基本理论
B
C
第二编 教师论 第三编 课程与教学论
D
E
第四编 德育论
第五编 班级管理与课外活动
F
第六编 教育法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及学习方法

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

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 所有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思想、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教育学课程的需要从复习资料中掌握一些复习重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㈠原始社会教的育㈡奴隶社会的教育㈢封建社会的教育㈣资本主义教育㈤社会主义教育2、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①贯彻“三个面向” ②实施“科教兴国” ③推进素质教育3、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

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是就学校教育而言。

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5、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6、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二是决定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二章1、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2、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过程。

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物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3、我国小学管理基本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②教育工作管理③教务行政管理④总务工作管理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4、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正逐步成为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三章1、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㈠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小学教育与教育学ppt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小学教育与教育学ppt

(2)代表人物及作品、思想
①布鲁纳《教育过程》 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④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⑤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3)思考与练习
①“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
A.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B.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
C.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D.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⑤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18世纪 C.20世纪60年代 D.21世纪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思 考 : 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学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与人的发展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1.制约作用有两个方面 (1)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 (2)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既可以体现为促进作用,也可以体现为制约 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劳动工具、拓展劳动对象范围,从而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2.讨论或辩论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作用 ( 1 )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 2 )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的 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他也因此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要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形成教育的 基本概念和独立的教育思想。他就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 础上了,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 基础。

201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

201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

2.古代印度 教育被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将人分成四个等级,《吠陀》是主 要教育内容,教学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 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文士学校;“以僧为 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贫民子弟进入私学,贵族子弟在家上学,以学习文法为主,也学习拉丁 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注重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 发展,教育方法灵活。 古代斯巴达:培养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㈡文艺复兴后欧洲的教育(14世纪以后) 人文主义教育主要代表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 培根,基本特征是:1.以人为本;2.古典主义; 3.世俗性;4.贵族性。
㈢近代教育(16世纪以后)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㈡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我国于1986年颁布第一部《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过一次。 17世纪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普及教育思想;1619年《魏玛教育章程》世界 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19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才真正实施义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 育;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 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㈠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 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 3.狭义教育: 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 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
目录
• 教育概述 • 教育与社会发展 •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教育制度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01 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 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 力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等 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将更加注重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同时,教 育也将更加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学前教育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我国的学制与学校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指小学教育,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 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民性、义务性 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征。
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在整 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 阶段,初中教育的对象是13~15岁的 少年,高中教育对象是16~18岁的青 年,他们有的以升学为目的,有的以 就业为目的。
01
02
03
04
基础知识教育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2.教育3.教育者4.受教育者5.教育影响5.教育影响A.诗、书、礼、仁、义、智B.德、智、礼、义、诗、春秋C.诗、书、礼、乐、易、春秋D.德、书、礼、乐、义、仁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7.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10.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1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1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1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B.读写算教育C.军事体操教育D.艺术教育14.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15.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乌托邦》B.《理想国》C.《政治学》D.《雄辩术原理》21.( )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构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A.培根B.杜威C.康德D.洛克22.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B.凯洛夫《教育学》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教学与发展》23.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

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基本概念:•教育学P3;教育现象P3;教育规律P4;教育科学P5;教育改革P21行动研究法P301、论述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地说,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⑴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现象和当代教育现象.•⑵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等形式。

2、论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宗教、伦理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在学科与内容上走向独立,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⑶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⑴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⑵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⑶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⑷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4、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是什么?•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基本概念•生物起源论P35、心理起源论P37、劳动起源论P37、终身教育P64 •1、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⑵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⑶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⑷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2、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3.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5.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3. 广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4. 狭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的过程。

2.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3.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 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 观指导下形成的,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 主要观点是: 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 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 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 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 劳动密切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 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 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 要密切相关。

二、教育的发展 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按社会生 产关系分为: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水平低;没有阶级性;与生产和生活 紧密结合。 (2)奴隶社会的教育: 已经出现了学校和教师。

在我国古代有“学在官府”之说。我 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已有庠、序、校、学等 不同级别和不同性质的名称;礼、乐、射、 御、书、数已成为当时学校的学习内容。 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主要以雅典和斯 巴达的教育为代表。斯巴达的教育以军事教 育为主,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 铁饼、投标枪(合称为“五项竞”)。雅典 教育除体育竞技外,要学习哲学、文法、修 辞三门学科,即所谓“三艺”,注意人的和 谐发展。
(3)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 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 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 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 教育经验的束缚。 (4)革新性。现代教育的不断创新推动 着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使教育不 断逼近理想目标。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 文化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是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
(3)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 书院等多种形式。教育内容为经、史、 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 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西方: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 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的教育 内容主要是“武士七技”(骑马、游泳、 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形式多样、不平等性; (5)社会主义教育: 平等性、科学性、统一性、非宗教性。 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把教育划分为古 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 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资 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三、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 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 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 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 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 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 人口的作用。

三、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 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 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 国民基础教育。 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 小学生记忆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 心;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 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 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 习活动转化; 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 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 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


第二节

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越来 越多地与生产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教育为生 产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生产性的主要体现,也 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2)民主性。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 人民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同样 的机会和服务。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体现在世 俗化、普及性和平等性上。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 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 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 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 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奋斗。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 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我国的学校 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 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 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 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从狭义上讲,是 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2)义务性。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必须从各自的方面创设条件,尽到责任, 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3)全面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 诺、沛西〃能,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 教育,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 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乌反哺, 羊跪乳” (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 “无意识的模仿”。


(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 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 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 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的基本特 点是造就人,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也需要 通过培养出一定的人来实现。
四、教育的概念 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 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 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 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 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 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