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点
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盘点的有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二、氧气的性质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三、氧气的制备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备氧气。
2、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4、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5、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氧化反应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缺少条件点燃)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缘由: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缘由: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缘由: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三、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惰性爱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爱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爱护:危害:严峻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爱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乐观植树、造林、种草等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五、纯洁物与混合物: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洁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多数自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化学第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元素: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5. 溶液: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稳定的混合物。
6. 浓度: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方式来表示。
7.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8. 分离技术:包括过滤、蒸馏、结晶等方法,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
9. 可溶性规律:指不同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时的特点,如“溶于水的物质具有电
导性”、“无机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
10.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等。
11.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所有原子质量的总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相对于12C的质量比值。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一、空气1.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通过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₂ =点燃= 2P₂O₂。
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海水等。
二、氧气1.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液态氧和固态氧呈淡蓝色。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₂ =点燃= CO₂;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₂ =点燃= SO₂。
-与金属单质反应:如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 =点燃= Fe₂O₂。
2.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等。
-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等。
三、制取氧气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₂ =加热= K₂MnO₂ + MnO₂ + O₂↑。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KClO₂ =MnO₂加热= 2KCl + 3O₂↑。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3.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九年级上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教学内容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包括元素、化合物、溶液、离子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等等。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分类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
2. 定义了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化学通用符号系统,其中符号与元素名称有对应关系。
- 元素符号:同一元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例如,氢的符号为H,氧的符号为O。
-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的质量为12为标准,其他元素原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比例。
例如,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3.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够简洁地表示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量。
二、溶液与离子反应1. 溶液是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在溶液中,溶质以离子或分子形式存在。
- 电离:某些物质在溶液中具有电离的能力,即分解成带电荷的粒子,称为离子。
例如,盐在水中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 非电离:某些物质在溶液中不电离,保持分子状态。
2. 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发生的反应。
离子反应的特征是溶液中离子的生成、消失或交换。
- 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包括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 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的方程式需要平衡离子的数量,且在方程式中标注溶液中的物质的状态(溶液中的离子标注为(aq))。
三、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韧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工具、构建建筑物和导线等。
2. 非金属常见于自然界中的氧、氮、碳、硫等元素。
它们通常不具备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3.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时,通常由金属元素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
- 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两者之间的电荷吸引力称为离子键。
九上化学第二单元必考知识点整理
九上化学第二单元必考知识点整理01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一节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和2HgO△2Hg+O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4P+5O2点燃2P2O5(因为红磷燃烧后,消耗了氧气,使内部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使水被外部大气压压入集气瓶内。
)2、【实验装置】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3、【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①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②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④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水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①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②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溢出。
⑤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⑥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或说不能产生压强差),水面不会有变化。
(若想用碳或硫代替红磷,则实验前应在广口瓶内放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产生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发现过程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在19世纪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氮气和氧气。
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1、测定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水的量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反应式:在红磷燃烧的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五氧化二磷点燃氧气红磷−−→−+ 化学方程式: 4P+ 5O 22P 2O 53、装置:4、实验用品: a 。
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 b 。
红磷、水5、实验步骤①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
②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③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④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5、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占瓶内体积的1/5。
6、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从实验还可知: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8、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不漏气。
若装置漏气,虽然装置内气体减少,但是从外界又进入一些气体,并不能使压强明显降低,因而水不能上升到集气瓶体积的1/5。
②燃烧匙里要放入过量的红磷,目的是使红磷燃烧,尽可能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③应该等温度冷却到室温时才可以观察。
因为如果温度较高,虽然气体减少,但是压强并不能减少很明显,因而水也不能上升到集气瓶体积的1/5.9、集气瓶内盛少量水,一是为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二是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必记化学方程式,欢迎翻阅。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黑色固体)的燃烧1)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2)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3)注意: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淡黄色固体)的燃烧1)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3)注意:实验时,硫的用量不能过多,且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银白色固体)的燃烧1)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在空气中:发红热,不能燃烧。
2)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3)注意:a.铁丝要事先打磨;b.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产物将瓶底炸裂。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二)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初三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根本性质:⑴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实现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参加明矾,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7、混合物纯洁物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洁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物质的提纯方法: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③蒸馏: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1、条件:通直流电,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2、现象:两积极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是氢气;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化学反响:2H2O2H2↑+O2↑5、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响,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参加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初三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不变的效率和化学性质不变.2.“针对性”,即催化剂指由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3.“多样性”,即某个可能将化学反应的还原剂可能有多种.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其,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氯化钠溶液催化剂等都可作催化剂.而催化作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知识点的认识】液体该探究是为了测定氧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在,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意大利待测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氦气组成,其中氧气即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直观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到其体积的21%.【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才氧气主要考虑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即利用红磷挥发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加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高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从前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物的选用要注意选用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写错被拼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帮助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会有气体生成.(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碳酸铯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索性分,否则会使临床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减震时一定先检查控制器的气密性,否则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之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氧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光谱分析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以后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3.实验现象及其实证,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裂解,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凝结中会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飙升至原来瓶口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液体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其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实施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液态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让,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消毒液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令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非常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与;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非常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多半是氮气.惰性气体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更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四氯化碳氮气是暗红色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棕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汽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水污染.7.实验者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纯水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状态的改变、体积的变化、形状的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表现为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形式。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固体要用镊子;取用粉末药品要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等可直接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较多液体时用倾倒法;取用较少液体时用滴管。
固体试剂的称量:先调“0”定“量”,即先调节天平平衡,再固定游码,最后读数。
称量时左物右码,药品的质量=砝码+游码。
如称量5.0g药品时,先调“0”定“量”,再放上5g砝码,然后把游码移到0.0处再读数。
注意:若称取的是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如:氢氧化钠。
液体试剂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或仰视都会使读数不准确。
若要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20ml 量筒。
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熄灭酒精灯:使用酒清灯时,要注意“灯帽”的使用—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仪器时,先将导管一端湿润(起润滑作用),旋转插入;连接玻璃导管和橡皮塞时,先把玻璃导管用水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一、基本概念
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如水蒸发;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如铁生锈。
二、实验部分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使水倒吸入密闭容器中,根据水倒吸入密闭容器的体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氧气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3.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三、重点知识
1. 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各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
候条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是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的重要物质。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原理。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性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确定的性质。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则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改变。
化学九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九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定律,包括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物质的转化与化学反应的平衡等内容。
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产生新的物质。
反应的标志是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化学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反应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通过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之比保持不变。
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来表示。
5.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质量的增加量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
6.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7.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所需的最小能量,也称为反应过程的能垒。
只有当反应物具备活化能以上的能量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8.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反映平衡位置的指标,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来计算。
9.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是用来预测化学反应平衡位置变化的规律。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位置会向着消耗主要反应物或生成主要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10.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11.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力和表面积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整理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空气—知识点总结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办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群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群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逝,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讲明空气别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干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考虑: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么样操作?答:别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别能用铁(铁在空气中别能燃烧)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缘故也许是A红磷量别脚;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三、空气的要紧成分(考点二)(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依照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五、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考点四)1.氮气:无群、无味的气体,别溶于水,别燃烧也别支持燃烧,别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别爽朗。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将学习到物质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等重要知识点。
二、知识点详细内容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符号表示。
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分。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及其关系。
- 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4. 常见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 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实例。
5. 酸碱与盐- 酸和碱的定义及其性质。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常见酸碱反应及中和反应。
- 盐的定义、性质及常见盐的举例。
6.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7.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 实验室安全规则。
- 典型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部分1. 物质的鉴定- 利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物质鉴定的方法。
- 实验操作示例:金属的鉴定、酸碱的鉴定等。
2. 化学反应的观察- 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的过程。
- 实验操作示例:中和反应的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观察等。
3. 实验室制备- 制备简单化合物的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示例:制备氧气、氢气等。
四、习题与应用1. 习题-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设计题等。
- 习题解答与分析。
2. 应用-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案例分析:食品中的酸碱性、家庭清洁剂的选择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以及熟练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化学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纯净物质、混合物、物质分类、分离技术、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
一、纯净物质纯净物质是指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把纯净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净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可以将混合物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两大类。
均匀混合物又称为溶液,溶质与溶剂形成溶液;非均匀混合物又称为悬浊液或乳浊液,由固体颗粒或液滴悬浮在液体中。
三、物质分类物质可以按照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
四、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分离技术有过滤、蒸发、结晶、沉淀、分液、扩散、萃取等。
过滤是利用过滤纸的孔隙把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蒸发是把液体转化成气体,并留下溶质的方法;结晶是将饱和溶液中的溶质重新结晶出来;沉淀是利用沉淀剂的作用使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分液是根据两种液体不同的相对溶解度将两种液体分离;扩散是将气体或溶液中的分子按照其浓度差异进行分离;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混合物中分离。
五、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得到的新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
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将化学反应写成化学符号的表达方式。
它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需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及数量都要与实际反应一致;方程式两边的质量守恒,即质量在守恒;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要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要通过状态符号表示。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药品;红磷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氧气有助燃性;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气体不可燃烧,也不助燃也不溶于水4、原理:5、实验误差分析(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A、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集气瓶(装置)还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不好(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A、实验前没有关闭止水夹或没有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B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思考:可否换用木炭、铁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燃烧产生了气体,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硫代替红磷,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瓶内压强不能减小6、为什么选择红磷。
而不用其他物质呢?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并且只消耗氧气7、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三、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举例: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冰水共存物等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举例:溶液、合金、海水、湖泊水、盐水、糖水等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2、稀有气体:霓虹灯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药品;红磷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氧气有助燃性;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气体不可燃烧,也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4、原理:
5、实验误差分析
(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
A、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集气瓶(装置)还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
A、实验前没有关闭止水夹或没有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
B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铁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燃烧产生了气体,
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不能用硫代替红磷,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瓶内压强不能减小
6、为什么选择红磷。
而不用其他物质呢?
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并且只消耗氧气
7、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举例: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冰水共存物等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举例:溶液、合金、海水、湖泊水、盐水、糖水等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
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2、稀有气体:霓虹灯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
(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存在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
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
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3、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反应原理:
2、硫(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原理: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的燃烧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原理:
4、镁带在空气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原理
5铁丝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发生红热现象
反应原理: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三、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多变一
②:分解反应:一变多
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①实验原理: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
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
催化剂的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不变)、一变(反
应速率改变)
③、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固液常温型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原理:
B、装置:固固加热型
C、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D、收集氧气的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F、易错事项: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为什么要等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再收集:
刚开始产生的气泡可能是空气,收集的不纯
4、实验结束后,为什么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冷而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