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技战术特点分析_李彦兴

合集下载

熊志超(观第5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有感----以接发球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为例)

熊志超(观第5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有感----以接发球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为例)

观第5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有感----以接发球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为例熊志超(圣保罗男女中学康乐协会,中国香港)摘要:反手擰拉正手檯內短下旋球並非新技術,早在09年第49屆世乒賽“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已经是王皓很成熟的技术了,可是长期以来该项技术备受质疑。

本文指出反手位側身正手攻為什麼人們能接受,而正手位短台就不能接受反手擰呢? 筆者經過分析和研究找到了支撐反手擰拉正手檯內短下旋球的理據,並在本次世乒賽有出色發揮及大量地運用此項技術的張繼科明星效應的推波助瀾下,破除了人們對反手擰拉正手檯內短下旋球是有违常识的错误认识,從而使該項技術回归常识。

关键词:乒乓球;反手位側身正手攻;反手拧正手台内短下旋球;衔接技术前言综观第51届世乒团体赛中国运动员所展现出的各个技战术水平都是最先进、最强大无比的。

张继科在本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表现最为出色,他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先进的、精湛的技术打法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尤其是他的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的特长技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筆者感嘆该项技术不仅是本届世乒赛最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

可是长期以来该项技术备受质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反手比正手弱,何来优势可言,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人们难以理解正手位使用反手技术的原因是,它给人们一种不正规、太依赖反手的不规范感觉,有违常识。

其实大家在怀疑这项技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反手位不也常常侧身用正手攻吗?为什么人们能接受反手位的相持应多使用侧身正手攻而正手位的短球就不能接受反手拧拉呢?1.“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技术分析之所以反手相持要多侧身使用正手攻,是因为正手的力量比反手大得多,能起到强烈的节奏变化作用而令对方失误,不过,反手相持侧身正手打涉及到正手位空档的风险问题,运动员必须经过正统的步法训练,交叉扑右打回头技术要过硬才能有底气侧身正手打,这是提高反手相持能力的有效途径。

這一點是支撑反手位相持多使用侧身正手攻的理据。

王皓在51届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比赛中直拍横打技战术分析

王皓在51届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比赛中直拍横打技战术分析

王皓在51届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比赛中直拍横打技战术分析万宇慧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15(000)024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51届多特蒙德世乒赛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战术分析,对其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时直板横打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试图找出影响王皓发展的因素以及总结出他直板横打技术特点,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总页数】2页(P179,175)
【作者】万宇慧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李晓霞在2014年东京世乒赛团体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J], 路茂智;张会同
2.第49届世乒赛团体决赛直拍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兼谈直拍进攻打法的发展趋势 [J], 鲁婷婷;闫振龙
3.王皓在第52届世乒赛中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 [J], 张倩
4.王皓在第52届世乒赛中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 [J], 张倩;
5.乒乓球直拍左推右攻与直拍横打的技战术分析--以奥运会乒乓球赛中柳承敏与王皓的两次交锋为例 [J], 曹幸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1届世乒赛张继科技战术运用的统计与分析_王东升

第51届世乒赛张继科技战术运用的统计与分析_王东升
比赛阶段 (比分) 使用率 得分率
38.6
65.9
决赛 (4:2)


接发球抢攻段
使用率 得分率
30.7
48.6


相持段
使用率 得分率
30.7
42.9

及格
2 结果与分析
波尔
24.7
70.0
32.1
69.2
43.2
51.4
半决赛(4:1)
评估
较低





王励勤
29.7
63.6
23.4
50.0
46.8
段使用率 69.2% 最高是与波尔交锋,并且 得分率 69.2% 最高。相持段的整体得分率 46.7%,达到良好的标准。这说明张继科 在全台相持整体实力较强,相持时能充分 展现反手相持的进攻能力,同时正手连续 进攻能力较强。从整体来看,相持段的使 用率 39.9% 较低,其中相持段在与波尔、 王励勤交锋时使用率较高,因与王皓比赛 时发抢和接抢较凶狠,进入相持的球相对 较少。
2.2 对 张 继 科 三 段 各 技 战 术 指 标 运用统计与分析 2.2.1 对张继科发球抢攻段各指标统计
与分析 从表 3 可以看出,张继科在发抢 段的得分主要来源于发球和发球后的抢攻 得分,其中发球得分主要是正手逆旋转发 球,王皓 6 局共吃发球 7 个发球,王励勤 6 局共吃 8 个发球,波尔 5 局吃 2 个发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 51 届世乒赛张继科技战术运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北京体育大学图
书馆、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了 有关乒乓球技战术训练、分析和临场指挥 等方面的大量的文献资料。 1.2.2 三段统计法 采用乒乓球技术研 究中最常见的三段指标法对张继科在世

对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王皓的技战术分析

对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王皓的技战术分析

王皓决赛的对手是张继科,赛前王皓世界排名第一,张继科第三,双方实力相当。

在决赛中两人都发挥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经过六局激战,王皓最终以2:4落败。

鹿特丹世乒赛是伦敦奥运会前重要的世界大赛,这场世乒赛男单决赛意义重大,不仅仅决定谁将获得圣·勃莱德杯,同时作为谁能够进军伦敦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对王皓在本场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出王皓失利的原因,为其在今后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提供对策及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王皓在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的技战术。

1.2研究方法1.2.1录像观察法观看本场比赛的技术录像,并统计各项指标数据。

1.2.2三段统计法本文采用现阶段乒乓球技战术研究中普遍运用的三段统计法。

乒乓球比赛的每一分争夺取决于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和相持三个阶段的能力,通过录像观察将各阶段的得失分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计算方法如下: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另外,本文参考张晓蓬等专家在《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一书中对发抢段研究方法的改进,将发抢段由前三板球改为前五板球(见表1)。

1.2.3三段指标评估法本文采用张晓蓬博士在新竞技条件下修正的三段指标评估标准(见表2)。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王皓在比赛中技战术的统计通过录像观察,王皓以正手发右侧上、下旋短球到张继科中路或者中路偏正手位为主,并配合发转不转球。

结合表表2新竞技条件下修正的三段指标评估标准(%)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优秀605756良好555250及格504844使用率29-3927-4123-43得分率对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王皓的技战术分析韩冬(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王皓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王皓在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得分率偏低是造成本次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体育网刊2011年第5期观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有感

体育网刊2011年第5期观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有感

体育网刊2011年第5期观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有感2011-9-16 10:13:15浏览次数509熊志超(圣保罗男女中学康乐协会,中国香港)摘要:综观第51届世乒赛中国运动员展现出的各个技战术水平都是最强大无比的,但是从李晓霞决赛遭遇丁宁那个“超运气球”导致心理崩溃引發的心理問題来看,心理技能训练的确是目前中国教练员的薄弱环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對此作者导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面对“逆境应对”策略概念及教练员“专项技能与心理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

关建词:逆境应对;李曉霞;丁寧;专项技能与心理技能之间的关系前言荷兰鹿特丹第51届世乒赛已经降下帷幕,和赛前预料的结果一样,中国队没悬念地再次包揽所有五个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及混合双打)的全部金、银牌,再次向世界展现出不可动摇的乒乓王国统治地位,可喜可贺!本人看了电视现场转播的大部分比赛,感觉最深刻的比赛是李晓霞与丁宁那场生死之战,也看到了包括央视著名主持人和现场转播的嘉宾对这场比赛的点评和坊间对这场比赛的评论。

不过令我感觉奇怪的是,他们对丁宁在第六局那个把李晓霞欲上演亚运惊天大逆转的好戏彻底粉碎的“超运气球”绝口不提,这运气球是丁宁制胜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导致李晓霞心理崩溃的导火线,是全场比赛的关键所在。

按理记者们应大作文章才对啊!他们是不是回避了一个比赛中最棘手的如何面对逆境应对的心理问题。

对此本人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1. 李曉霞上演惊天大逆转好戏未能如愿案例分析其实李晓霞与丁宁这场生死战谁输谁赢都正常,丁宁的压力比李晓霞小,她是摆在拼的位置来打比赛的,所以前两局打得比李晓霞好。

李晓霞包袱比丁宁重(如果这次能赢就是世乒赛冠军同时稳座一姐的宝坐;离奥运会女单冠军不远了,甚至是大满贯),所以她第二局10:6领先输了一点不奇怪,丁宁有一局不也8:3领先输了吗?要知道在大赛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双方都在高压力下比赛,双方都在不断出错的情况下,就看谁最后出错少谁就获胜。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冠亚军张继科_王皓的技战术分析_蒋津君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冠亚军张继科_王皓的技战术分析_蒋津君

球摆短,结果大多冒高球被对手攻死而失分,说明在接发球 时,摆短技术是其弱项。 从整体上来看接抢段,张继科的平均 得分率在 54.0%,且平均使用率为 28.5%,达到优秀。 结合比 赛录像分析,其接抢段得分率整体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在接 发球时采用的反手拧给对手制成威胁较大,在接发球拧后常 常能形成主动进攻的局面。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张继0 战胜了韩国选手朱世赫,1 / 4 决赛中以 4:2 战胜了队友王励勤,半决赛中以 4:1 战胜了德 国 选 手 波尔 ,决 赛 中 以 4:2 战 胜 了 队 友 王 皓 ,最 终 获 得 了 此 次比赛的冠军。 将张继科的这四场比赛进行了技战术的统 计,统计结果见表 1。
的的得分率均为优秀以上,但在相持段,张继科在与王皓的 比赛中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尤其是第五板球的失分率较高, 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注意加强训练。
2.2 王皓关键场次的技战术统计结果与分析
王皓 在 1 / 8 决 赛 中 以 4:3 战 胜 了 韩 国 选 手 柳 承 敏 ,1 / 4 决赛中以 4:0 战胜了日本选手水谷隼,半决赛中以 4:2 战胜 了 队 友 马 龙,决 赛 中 以 2:4 败 给 了 队 友 张 继 科 ,最 终 获 得 了 此次比赛的亚军。 将王皓的这四场比赛进行了技战术的统 计,其统计结果如表 3。
第六局
得分 失分
0
3
2
3
1
1
0
4
0
2
3
1
总计
得分 失分
4 12
2
5
8 12
5 15
2
6
7
8
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在对王皓的比赛中第五 板 球 总 共 得 4 分 失 12 分 ,正 手 位 相 持 得 5 分 失 15 分 ,侧 身 位相持得 2 分失 6 分。 结合比赛录像,可以看出,张继科在对 王皓的比赛中相持段的第五板球用正手进攻时的失误率较 高,也就是说其在发球抢攻后的正手再进攻那一板的衔接失 误较多。 第五板球属于发球抢攻后的第一板衔接技术,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进入相持段时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这板球 对于相持段的得分率有较大影响,要着重加强对第五板的相 持球的训练。 从整个相持段的数据来分析,张继科在与王皓 的比赛中, 除了在反手位的相持上不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外, 其他各项都处于劣势。 结合表 1、表 2 的数据来看张继科对 王皓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的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得 分率分别为 73.7%和 55.3%, 都在优秀以上, 且使用率都较 高; 张继科在与王皓的相持中得分率虽然没有达及格要求, 但 其 使 用 率 较 低 ,仅 为 36.1%,发 抢 段 和 接 抢 段 段 的 高 得 分 率和高使用率很好的弥补了相持段的失分。 从以上分析中我 们可以看出张继科在技战术的运用上逐渐变得成熟,在比赛 中能较好的用自己的强项来打对手的弱项,同时尽量避开对 手的强项,这是其在决赛中获胜的关键。

2011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_程孟良

2011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_程孟良
关键词 乒乓球 横拍弧圈 快攻打法 接发球技术
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长盛不衰,不仅是有一套与时俱进的训练手 段和精英科研团,而且更有一批又一批优秀队员涌现出来,其代表人 物是马龙、张继科、许昕等。马龙在莫斯科世乒赛失利以后,一度拿 下五站公开赛冠军,创造了惊人的马龙时刻。新科状元张继科,一年 之间包揽世乒赛和世界杯单打冠军,在一度沉迷之后,在世界杯决赛 中表现霸气十足,顺利拿下比赛。马龙和张继科的竞技状态都达到了 顶峰。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在英国伦敦如期举行,这次总决赛 被称为是伦敦奥运会的预演,马龙和张继科在决赛中相遇,最终马龙 问鼎冠军。
优势。现代乒乓球运动正向着更高层次迅猛发展,进攻与防守的平 衡,全台无死角的进攻与防守是乒乓球运动制胜的基础。发抢段马龙 得分率91%,使用率27%;张继科得分率67%,使用率27%。马龙发 抢成功率在90%以上,说明马龙技术运用非常稳定,心态正、不保 守,敢打敢拼。接抢段马龙得分率80%、使用率22%,张继科得分率 42%、使用率15%。马龙在接抢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均高于张继科。从 录像上观察,张继科发球不严谨,反手逆旋转发球出台球偏多,被马 龙抓住许多机会。马龙、张继科彼此非常熟悉,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 马龙对比赛的准备更充分。相持段,马龙得分率68%,而张继科却在 31%,被评估为不及格。从两人的实力看,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笔者认为这些只是比赛失利的外在因素,由于特长技术被对手制约, 从而引起心理变化,这才是此次比赛真正失利的内在因素。
参与施工竞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项目,并科学的施工管理,最后 在项目中取得利润。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是提高项目利润的重要因 素。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主要在施工现场,所以,成本控制 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机械和人工等费用进行控制。要把这几个 方面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最低程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效益。

第51届世乒赛张继科男子单打技战术统计分析

第51届世乒赛张继科男子单打技战术统计分析
力 量 之 一 , 张 继 科 近 几 年 处 于 上 升 的 阶 段 , 无论 是 技 战 术 水 平 还 是 心 理 能 力 ,打 法 也 比 较 先 进 , 并 多 次 在 重 大 比 赛 中取 得优 异成 绩 。为了更好 的备 战 2 O1 2年伦 敦 奥运会 ,有必要
l : 、
摘 要: 将张 继 科 在2 年 在鹿 特 丹 举 行 的 第5 届 世 乒 赛单 项比 赛 中 进 入 男单 前 1 名 后 的 四场 比 赛 的发 球抢 攻 晨 、 1 01 1 6 接炭 球 抢 攻 段 和 相 持 段 技 战 术 特 点 进 行 系统 分 析 , 过 定 量 研 究 , 出 了其 在 技 术 、 术 上 存 在 的优 势和 不 足 , 未 来 训 璐提 供 科 通 找 战 为 学 依 据 , 为 进 一 步 提 高其 技 战 术 水 平提 出一 些建 议 。 并 关键 词 : 张继 科 世乒 赛 技 战 术 中 图分 类 号 : G 84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95 81 ( 1 ) 6 c -0 5 2 20 —2 20 0 ( ) 00 -0 3 2
从 技 战术 统 计 看 ( 表 1) 见 ,张 继 科 在发 球 抢攻 段 得分
率 的 平 均 值 为 7 9% , 处 于 优 秀 。 使 用 率 2 5% .处 于 良 2. 6. 好。表 明张 继科 发球抢攻较 为积极 ,在发球抢攻段技 术衔 接紧 密 ,并 具 有 一 定 的 杀伤 力 。但 是仍 存在 问 题 。例 如在 对韩 国 选
2 结 果 与分析
张 继科 第一 次参 加世 乒赛 男子 单打 比赛 。在 进入决 赛之 前连 续战 胜 了韩 国 的朱世 赫 、中国 的王励 勤 和德 国 的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尔 , 成 为本 届 比赛 最 大 的黑马 。在决赛 中以 4 2击败世 界排 名第 : 的 王 皓 。在 取 得 冠 军 的 同 时 ,其 在 本 届 比 赛 中 的 技 战 术 运 用 的合理 性值 得 我们 仔 细 探 讨。

浅析乒乓球世锦赛中的技战术--以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为例

浅析乒乓球世锦赛中的技战术--以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为例

浅析乒乓球世锦赛中的技战术--以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为例
李馥荃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本文对2011 年第51 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张继科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结论为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与使用率偏高,接发球抢攻阶段使用率并不高,但得分率较高,相持球阶段总体得分率偏低于对手.
【总页数】1页(P214-214)
【作者】李馥荃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6
【相关文献】
1.左手持拍乒乓球优秀运动员技战术分析--以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持拍运动员为例 [J], 余银平
2.对吉隆坡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中我国男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以张继科为例[J], 何乐;王学生
3.乒乓球运动员参赛选拔模式研究——以第五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为例 [J], 徐君伟
4.新型塑料乒乓球对中国优秀男子运动员张继科技战术变化的影响 [J], 朱惠平
5.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张继科逆旋发球的分析研究 [J], 陈炳洪;龚文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技战术分析作者:李馥荃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39期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分段指标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第51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张继科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为: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与使用率偏高,接发球抢攻阶段使用率并不高,但得分率较高,相持球阶段总体得分率偏低于对手。

关键词:乒乓球世锦赛技战术2011年在鹿特丹举行的第51届世乒赛圆满结束,张继科作为主力选手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

他是中国乒乓球队男子年轻队员之一,继马龙,郝帅之后的又一名后起之秀。

从竞技实力与参赛战绩而言,张继科可以说是具备顶尖选手的实力,依竞技心态与稳定发挥而言,张继科随着成长逐渐显得成熟。

通过近几年他参加国内外比赛来看,在技战术方面,基本功方面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通过本文挖掘出其技、战术潜力,使张继科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大赛中为中国乒乓球队再创辉煌。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参加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的中国运动员-张继科以及其对手:1/32李哲国、1/4王励勤、1/2的波尔、决赛的王皓。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参考依据。

2.录像观察法:对2011年鹿特丹第51届世乒赛男子单打赛中张继科在1/32决赛、1/4决赛、1/2决赛和决赛的录像进行观察,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整理。

3.三段指标法: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中的得分率和使用率来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技术特点。

其中得分率和使用率的计算方式如下: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此外,本文还对张继科在各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进行了评估,得分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

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张继科逆旋发球的分析研究

第五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张继科逆旋发球的分析研究

0 引 言
逆 旋发 球技 术 不 是 张继 科 首 创 的 , 但 张 继 科
已然 成为逆 旋 发球 的标 志 性人 物 了 , 是乒 乓 球 史
上 的又一 块里 程碑 . 他 的逆 旋 发 球 质 量 水 平 之 高 ,
多, 而专一 对他 的逆 旋 发 球 进 行 分 析研 究 的就 更
1 . 2 研 究 方 法
抢攻、 防守 、 相持 , 球 拍作 用在 乒乓 球上 , 乒乓 球基 本 根据 五要 素时 时 刻 刻 在变 化 , 在 现 代 乒 乓球 接 发 球技 战术 飞快 发 展 中 , 技 战术 的安 排 都 是 以抢 攻 为 中心 , 力 争进 攻 的主动 权 , 发球是 乒乓 球各项 技 术 中唯一 一项 可 以独立 完成 不受 同伴 和对手影
响 的技 术 , 发球 已经 成为 比赛 中强有 力 的进 攻 和
得 分 手段 ] . 乒 乓球 发 球 是 由抛球 和挥 拍 触 球 两 个动 作组成 ¨ 3 ] . 发球 技 术 创 新 促进 乒 乓 球 的高 速
赛 男子单 打 的 4场 录像 , 分析 逆旋 发球 落点 、 旋转 速度、 力量、 得 失分 等技 术指 标对 张继 科 比赛 中逆
V o 1 . 2 7 N o . 1
J a n . 2 0 1 3
文章 编 号 :1 6 7 2 6 9 1 X( 2 0 1 3 ) 0 1 - 0 0 6 8 0 4
第五 十 一届 世 界 乒乓 球锦 标 赛 男单 冠 军 张 继科 逆 旋 发球 的分析 研 究
陈炳 洪 , 龚 文 豪
旋 转发 球特 征 与规律进 行分 析.
发展 , 使 整个 乒乓球 的技 术更 丰富 , 提高 乒乓球 比 赛 的竞技 性 、 观赏性 . 由于张继 科还 是小 将 , 因此 ,

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的决胜局技战术分析

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的决胜局技战术分析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以中国优秀的左手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为研究对象,从他在2017至2019年的决胜局比赛入手,对林高远的各项技术和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找出林高远在决胜局技战术上的实力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林高远的技战术特点进行统计、整理。

并选取与林高远打法类似相近的一名运动员作为辅助观察分析对象,即德国左手横板运动员波尔。

研究结果:从三段分析法得出林高远在决胜局中的失利场次表现依次是相持段、接抢段、发抢段。

发球中逆侧旋的得分数量最高,第三板技术中的上旋转攻得分率和使用率最高,接发球技术中反手拧拉的使用率为51.6%,居第一位。

决胜局第四板的技术中,上旋转攻的得分率为64.7%,使用率为68.0%,双双居第一位,但林高远的决胜局发球落点得分率并不高,仅为42.1%。

研究结论:(1)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在决胜局中的发抢段和接抢段表现不是很稳定,接抢段的优势凸显在整个决胜局比赛过程中,林高远的连续进攻能力在决胜局比赛中发挥较好。

(2)观察对手的各种变化对于决胜局比赛的走向是极重要的,运用熟悉且非保守技术来进行搏杀是林高远在决胜局中的得分利器,连续进攻能力的持续稳定对于决胜局的比赛至关重要。

(3)林高远在决胜局的第三板技术上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因赛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在进攻时,林高远的技战术很难保持发挥的稳定性。

在相持段中,林高远无论是对拉、对冲还是反拉对手都发挥的较为正常,但缺少一板力量大、速度快的制胜球。

(4)从德国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在决胜局的表现中可以得出:战术上波尔很明确,相持中反拉对手或者连续进攻对手,让对方疲于防守,出现漏洞后波尔一板制敌。

这从侧面反映出波尔面对决胜局比赛灵活多变的技战术风格是值得我国运动员在决胜局关键时刻借鉴的。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决胜局;技战术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mainly took Lin gao yuan, an excellent left-hand table tennis player used to handshake grip, as the example.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Lin’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is final games from 2017 to 2019, this paper will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Lin's strength in final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d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by the approach of analyzing literature, video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and selecting a player similar to the way Lin play as an auxiliary observation object, that was, German’s left-hand player Bohr.Research Result: From the three-stage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in gao yuan's failure in finals emerged at rally part, receive-then-attack part, and serve-then-attack part. The highest points in the serve are scored by side-spin and the scoring rate/utilization rate of the top-spin attack in the third plate technique are the highest. The usage rate of the backhand twisted in the receiving technique is 51.6% which ranking the first. In the fourth board technique of the final, the scoring rate of the top-spin attack was 64.7% and the usage rate was 68.0%, both ranking the first.B ut Lin’s scoring rate of serve landing point in final was only 42.1%, which was not that high.Conclusions: (1)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 Lin gao yuan performed not that well in the receive-then-attack part and serve-then-attack part of finals. The advantage of the the receive-then-attack part was highlighted in the finals, obviously, Lin's continuous offensive abili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2)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the oppon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final game. The use of familiar and non-conservative techniques to fight is the scoring tool of Lin gao yuan and the stability of continuous offensive ability is crucial to the final game.(3) Lin's performance on the third board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Lin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in technical tactics due to the ever-changingsituation on the court. In the rally part, Lin played well at rally, drive and counter-drive, but he lacked a strong and fast winning ball. (4)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German table tennis player Bohr in the fina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he was quite clear at tactics. Counter attacking and continuous attacking made the opponent tired of defense, then he can win the game out of one shot when another were flawed. This reflects the flexibl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tyle in the crucial moment of the final of Bohr, which is worthy of emulation by most Chinese athletes.Key words: Table Tennis player;Lin gaoyuan; final game;technical and tactical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选题理由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3)2.1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 (3)2.1.1关于乒乓球技术的简述 (3)2.1.2有关乒乓球战术的简述 (3)2.1.3关于技战术关系的研究 (4)2.2关于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理论方法的研究 (5)2.2.1乒乓球技战术指标评估研究 (5)2.2.2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及AI与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系统的研究 (5)2.3关于对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和运用研究 (6)2.3.1对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 (6)2.3.2对男子技战术运用和主导因素的研究 (6)2.4对运动员林高远的相关研究 (7)2.5对运动员波尔的相关研究 (7)2.6决胜局的研究 (8)2.7关于运动员竞赛心理的研究 (8)3研究对象与方法 (10)3.1研究对象 (10)3.2研究方法 (10)3.2.1文献资料法 (10)3.2.2专家访谈法 (10)3.2.3录像观察法 (11)3.2.4三段分析法 (13)3.2.5数理统计法 (14)4结果与分析 (15)4.1林高远决胜局失利场次技术分析 (15)4.1.1林高远决胜局发球直接得分统计 (15)4.1.2林高远决胜局第三板技术得失分统计 (16)4.1.3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技术统计 (16)4.1.4林高远接发球直接得失分技术统计 (17)4.1.5林高远决胜局第四板技术得失分统计 (18)4.1.6林高远决胜局相持段最后一板得失分统计 (19)4.2林高远决胜局失利场次战术分析 (19)4.2.1林高远决胜局发抢段战术诊断指标 (19)4.2.2林高远决胜局接抢段战术诊断指标 (20)4.2.3林高远决胜局相持段战术诊断指标 (21)4.2.4林高远决胜局发球落点分布与分析 (22)4.2.5林高远决胜局发球线路的技术统计 (23)4.2.6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落点分布与分析 (24)4.2.7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线路统计分析 (25)4.3林高远决胜局获胜场次技术分析 (25)4.3.1林高远决胜局发球直接得分统计 (26)4.3.2林高远决胜局第三板技术得失分统计 (26)4.3.3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技术统计 (27)4.3.4林高远接发球直接得失分技术统计 (28)4.3.5林高远决胜局第四板技术得失分统计 (29)4.3.6林高远决胜局相持段最后一板得失分统计 (30)4.4林高远决胜局获胜场次战术分析 (31)4.4.1林高远决胜局发抢段战术诊断指标 (31)4.4.2林高远决胜局接抢段战术诊断指标 (32)4.4.3林高远决胜局相持段战术诊断指标 (33)4.4.4林高远决胜局发球落点统计与分析 (34)4.4.5林高远决胜局发球线路的技术统计 (35)4.4.6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落点分布与分析 (36)4.4.7林高远决胜局接发球线路统计与分析 (37)4.5林高远与波尔的决胜局“三段”比较 (39)4.5.1波尔决胜局“三段”战术诊断指标 (39)4.5.2林高远与波尔决胜局的发球抢攻段比较 (41)4.5.3林高远与波尔决胜局的接发球抢攻段比较 (42)4.5.4林高远与波尔决胜局的相持段比较 (43)5结论与建议 (44)5.1结论 (44)5.2建议 (44)5.3研究局限 (45)参考文献 (46)附录A (53)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4)致谢 (55)1选题理由及意义1.1选题理由乒乓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也是中国在奥运赛场上冲金夺银的利器。

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冠亚军丁宁、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

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冠亚军丁宁、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

Skills and Tactics of DING Ning and LI Xiao-xia in Women Table Tennis Single of 51st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作者: 蒋津君[1];于秋生[1];张艳亮[1];贡永强[1]
作者机构: [1]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天津300130
出版物刊名: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页码: 60-6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参加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女子单打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丁宁、李晓霞的比赛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研究。

用具体数据分析了她们在此次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对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加强;提高比赛的应变能力。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皓、张继科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皓、张继科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皓、张继科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赵喜迎
【期刊名称】《运动》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为了探析张继科在决赛中获胜及王皓在比赛中失利的原因,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张继科在这次世乒赛决赛中整体技战术发挥出色,优秀的发球技术、发球抢攻战术和接发球技术是其取得胜利的重要战术形式.但相持段在比赛中失误偏多,这是以后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加强的地方.王皓在比赛中发抢段和接抢段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是其失利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2页(P13,68)
【作者】赵喜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基础部,江苏南京21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6
【相关文献】
1.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张继科和王皓技战术分析 [J], 李华新;杨德敏;黄淑芸;穆水强
2.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张继科、王皓技战术对比分析 [J], 刘士儒
3.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皓、张继科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 [J], 赵喜迎;
4.第52届世乒赛闫安和张继科对阵王皓技战术比较研究 [J], 刘藤升
5.52届世乒赛王皓与张继科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 [J], 雷正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杨磊;蔺永琴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19
【摘要】本文对50届世乒赛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采用乒乓球实力评估的三段指标对50届世乒赛男单比赛16名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实力评估,以期从中探索新的规律,为中国乒乓球队科学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继续保持我国在世界乒坛领先地住.
【总页数】2页(P496,474)
【作者】杨磊;蔺永琴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
【相关文献】
1.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杨磊;蔺永瑟
2.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的研究——以第50届世乒赛男团比赛为例 [J], 孔丹丹
3.51届世乒赛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探讨 [J], 苏万文
4.中国男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马龙和樊振东与许昕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李丹
5.中国男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马龙和樊振东与许昕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刘杰;赵军南【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三段评估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张继科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张继科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总结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先进特征,为张继科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提高完善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4页(P75-77,112)【关键词】乒乓球;世乒赛;单打;技战术【作者】刘杰;赵军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6当今乒坛竞争最激烈、对抗性最强、最富观赏性的项目当属男子单打比赛,男子单打的技战术发展也引领着未来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鹿特丹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可谓是当今乒坛两大主流技术流派的对决——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vs直拍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直拍横打技术。

对于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型打法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乒乓球工作者感兴趣的领域,而直拍横打技术的诞生更使得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拍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直拍横打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作为欧洲乃至世界最主流打法的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因此,本研究以新科世界冠军、国家队主教练刘国梁口中的“藏獒”——张继科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张继科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张继科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总结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先进特征,为张继科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提高完善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依据。

以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的技战术打法为研究对象。

51届世乒赛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探讨

51届世乒赛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探讨

51届世乒赛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探讨
苏万文
【期刊名称】《鸡西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12)011
【摘要】通过对51届世乒赛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录像的观看,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各种特长技战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加以总结发现:当代乒乓球运动发展方向主要突出的制胜因素为速度,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进攻意识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页数】2页(P139-140)
【作者】苏万文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6
【相关文献】
1.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杨磊;蔺永琴
2.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J], 杨磊;蔺永瑟
3.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的研究——以第50届世乒赛男团比赛为例 [J], 孔丹丹
4.48届世乒赛男子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及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 [J], 李宇星
5.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梁靖崑技战术分析
——以2019年世乒赛为例 [J], 刘振宇;刘子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1届世乒赛丁宁技战术分析

第51届世乒赛丁宁技战术分析

第51届世乒赛丁宁技战术分析
杨华东;张玉杰
【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2(034)006
【摘要】通过对丁宁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这三场比赛中各项技术的统计与技战术分析,找出其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其在今
后的技战术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杨华东;张玉杰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
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6.713
【相关文献】
1.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J], 王雪
2.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冠亚军丁宁、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 [J], 蒋津君;于秋生;张艳亮;贡永强
3.丁宁对平野美宇的技战术分析——以201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为例 [J], 邓珊;
4.丁宁对平野美宇的技战术分析r——以201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为例 [J], 邓珊
5.对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巴黎世乒赛半决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J], 徐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占总接发球数 54 个的 50% ; 排在第二的是反手拉技术 , 中国国家队教练组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的精神 , 揭示了技术创
是很成功。主要原因是王皓反手接发技术特点没有发挥 。 何落点任何旋转都能进攻 。 但是, 在乒乓球比赛中, 失误即
· 154· 3. 2 建议
体育研究与教育 参考文献:
2011 年 12 月
也继承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控制球技术精髓
术。但是张继科更先进的地方在于 , 能够把反手拧拉做为进 攻性的接发球手段。这个反手拧拉技术的优越性就在于稳 定性方面很出色, 主要因为是此技术能制造出强烈侧上旋 能抵消发球的任何旋转 , 并有稳定的弧线, 因此具有很好 球, 的稳定性。可见, 张继科把这个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 技术 非常成熟, 成功率很高。说明在接发球分中使用反手拧拉技 用这个技术回球的, 然后配合摆短、 劈长等控制球技术进行 达到很明显的效果。 所以在比赛中, 大量运用反 战术变化, 既不易吃发球或导致被动防守 , 又可以直接进 手拧拉技术, 攻争取主动, 突破以往接发球薄弱的环节 , 改变被动的局面。 2. 4 王皓、 张继科发球段各项技术统计分析 从表 4 可以看出, 王皓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正手位 , 张 继科的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正手和中路 , 这也能说明王皓、 张继科的技术特点都是在反手技术突出 。 王皓发球抢攻的 手段主要是反手拉和正手拉 , 使用率是 60% 和 40% , 侧身拉 为零。得分率为 67% 和 50% 。王皓发球抢攻的手段是反手 拉、 正手拉和侧身拉, 使用率为 50% 和 34% , 侧身拉为 16% 。 77% 和 75% 。相比之下, 得分率为 67% 、 张继科进攻依然以 反手为主, 且得分率极高。达到了 77% 。但张继科进攻显得 更加全面, 更具杀伤力。 正手拉球也占到了一半 , 且得分率 也达到了 75% , 这也正是张继科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所在 。
1. 2 1. 2.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接发球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文献资料 。 段技术统计、 查阅近 10 年有关乒乓球运动员在三 1 . 2 . 2 录像分析法 观看第 50 届世乒赛男子团体比赛张
收稿日期: 2011-10-11 作者简介: 李彦兴( 1984 —) , 男, 河南新乡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与训练。

( 上接第 136 页) ( 2 ) 继续加强反手拧拉技术的使用 , 注意拉球落点变 化。并且要与摆短、 劈长等控制型技术互相配合运用 , 加强 正手挑打技术的运用, 以满足比赛中战术组合变化的不同需 要。 ( 3 ) 对专业程度不高的运动员训练反手拧拉技术时 , 需 加强手腕、 前臂肌肉的力量练习, 该技术需要一定的力量基 因为早期有部分 础。所以女子运动员比较少使用这个技术 , 女运动员练习这个技术出现受伤情况 , 而在没有一定力量时 勉强使用这个技术会影响回球质量 , 反而会给对手机会, 所 以要根据自身情况使用 。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 1 ) 认真总结本届亚运会男排比赛中所出现的问题 , 明 [ 2] 黄汉升. 球类运动—排球[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确自身的差距和优势。坚决贯彻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 , [ 3] 葛春林.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提高接发球技战术水平 , 以适应各种攻击性发球 , 提高一传 [
算出各指标的使用率、 成功率以及得分率。 术直接进攻的次数非常多 。在所有接发球中有接近 50% 是 指标得失作统计,
2
2. 1
分Hale Waihona Puke 与讨论第 51 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技战术分析 从表 1 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发抢段张继科得分率
75% , 使用率 42% , 王皓得分率 53% , 使用率 28% 。 张继科 在使用率和得分率均高于王皓 , 说明张继科在第一局进入状 比较积极主动。张继科、 王皓相互之间非常了解 , 态比较快, 张继科的发抢成功率如此之高 , 说明张继科发球质量非常 高, 为自己的发球抢攻创造了机会 。张继科的反手技术也在 发抢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发抢段的成功是张继科取得 这场比赛胜利的关键。 接抢段张继科得分率 57% , 使用率 25% , 王皓得分率 61% , 使用率 32% 。在接抢段王皓得分率 和使用率都高于张继科 , 王皓反手技术特长 直拍横拉技
表1 得分率 53% 75% 王皓、 张继科在第 51 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技战术统计 接抢段 使用率 28% 42% 表2 摆 27 14 /13 48% 劈 1 1 /0 1 表3 摆 21 5 /16 24% 劈 3 3 /0 1 得分率 61% 57% 王皓接发球各项技术统计 反手接发球技术 拉 2 1 /1 50% 摆 1 0 /1 0 劈 0 0 0 挑 0 0 0 拉 21 5 /16 24% 挑 2 0 /2 0 使用率 32% 25% 得分率 50% 50% 相持段 使用率 50% 50% 发抢段 王皓 张继科
结论与建议
结论 ( 1 ) 发球抢攻依然是乒乓球比赛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
中国运动员之所以在国际大赛中数次取得桂冠 , 发球抢攻是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进攻技术的精髓所在 , 是灵魂所在。 ( 2 ) 反手拧拉技术在接发球技术中的成功运用 , 体现了 新的方向, 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 当代先 进的乒乓球理念要求技术更加全面 , 正反手技术更加平衡, 进攻无盲区, 即任何落点任何旋转都能进攻 , 强调积极主动 的必要性。反手拧拉具有独特的特点 , 其旋转和速度的完美 结合, 使它带有强烈的进攻性和很高的稳定性 。 体现了这种 技术的优越性, 也是今后技术发展新的趋势 。 ( 3 ) 正手摆短技术依然是控制球技术的核心所在 。尽管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向着进攻无盲区 , 强调积极主动, 任 失分, 特别是到重要的比赛中 , 较量的是心理素质, 比的是谁 不失误, 谁少失误。摆短技术是最能让对手失误的技术 。 因 此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要 一 直 继 承 乒 乓 球 控 制 技 术 的 精 髓 摆短技术。 建议 ( 1 ) 继续加强和丰富发球抢攻的手段和质量 , 形成犀利、 有效、 多变的发球抢攻。基本做到进攻无盲区即任何落点任 何旋转都能进攻, 强调积极主动的必要性 。 ( 下转第 154 页)
· 13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 年 12 月 摆短技
继科的全部录像, 运用指标数据统计法对所选比赛场次进行 统计分析, 揭示王皓、 张继科的发抢技术特点 、 接发球技术特 点, 预测接发球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其发展所需要 的基本条件, 以了解王皓、 张继科在比赛中各项技术的基本 特征。 1. 2. 3 数据统计法 收集相关技术指标数据后 , 采用 SPSS V9. 0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这三场比赛的各项接发球 对各段的相关技术使用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 , 以评定王 张继科各项技术的优越性和基本特征 , 并在此基础上预 皓、 测中国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努力方向 。
的稳定性和到位率。 ( 2 ) 中国男排应强化扣球与拦网 、 防反的科学训练, 特别 是强攻能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 , 加快排球后 提升整体攻防作 备人才的培养。尽快选拔培养优秀二传手 , 战水平, 实现攻势排球的战略目标 。
2003. 出版社, [ 4] 顾伟农. 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 J]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 3 ) : 77 ~ 78. 价[ [ 5] 李毅钧. 中国和古巴男排运动员双人拦网技术的比较[J] .体 2005 ( 3 ) . 育学刊,
正手接发球技术 使用( 次) 得 / 失分 得分率
张继科接发球各项技术统计 反手接发球技术 拉 2 0 /2 0 摆 1 1 /0 1 劈 0 0 0 挑 0 0 0 拉 30 14 /16 46% 挑 0 0 0
正手接发球技术 使用( 次) 得 / 失分 得分率 注:
接发球得失分包括接发球直接得失分和接发球后在相持段的得失分 。 表4 发球落点 王皓 张继科 正手位 41 34 中路 13 17 反手位 7 10 王皓、 张继科发球段各项技术统计 正手拉 使用率 40% 34% 得分率 50% 67% 反手拉 使用率 60% 50% 得分率 67% 77% 侧身拉 使用率 0 16% 得分率 0 75%
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 王皓世界排名第一位, 但面对新科 3 相持阶段张继科、 王皓得分率、 使 3. 1 状元张继科丝毫不敢保守 , 用率均为 50% , 这也充分说明张继科、 王皓实力相当。 2. 2 王皓接发球技术分析 从表 2 可以看出王皓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使用情况 和成功情况。使用的接发球技术最多的是正手摆短技术 27 使用了 21 个, 使用率是 36. 8% ; 其次是正手挑和拉均使用 力 2 次, 反手摆和正手劈各一次 。 由此可见, 王皓对自己的 接发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直拍横拉技术没有得到充分 发挥, 这也是由于张继科发球特点造成的 , 张继科发球以正 手逆旋转为主, 且侧下旋强烈, 因此王皓选择正手摆短为主 要接发球手段。这也说明王皓继承了中国运动员的控制球 技术精髓 摆短技术。从得分率来看, 效果不错。 另外还 配套使用正手接发球技术来加以变化 , 但从比赛结果来看不 整体技术特点没有表现出来 。 2. 3 张继科各种接发球技术分析 从表 3 可以看出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使用情 况和成功情况。 使用接发球技术最多的是反手拉技术 30 个, 占总接发球数 57 个的 52. 6% ; 排在第二的是正手摆技 3 . 2 术, 使用了 21 个, 使用率是 38. 8% ; 其次是正手拉和劈的使 用为 2 次和 3 次, 反手摆一次。另外还有些技术成功率达到 100% , 但使用率很低就不采用与说明了 。 由此可见, 张继科
体育研究与教育( 研究生论文专刊)
第 26 卷 2011 年 12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