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诸子大师简介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魅力 文学魅力 人格魅力
思想魅力
• 儒家认为求知者殊途同归:天资高的人能通过 自悟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有的 人靠解决困惑取得知识。所谓“生而知之”不 是天生什么都知道,而是善于自悟,事事洞明。
• 儒家指出修道者殊途同归:自觉求道,为利求道, 为环境所迫求道。 • 儒家认为修养三种美德的途径:喜好学问可以 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可以接近仁德,知道耻辱接 近勇敢。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 《论语》的突出特点是文字精,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具有格言的韵味。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也”,就不仅是对松柏的赞美,而且蕴含着对坚强性 格的歌颂,给人以美感,后来成为历代诗歌绘画的重 要主题。 • 《论语》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神情风貌。就 整部书而言,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作为思想家、教育 家的孔子形象。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 学派,在战国初期,墨家与 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前468~前376 年),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 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 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 他主张“兼爱”“非攻” (反对掠夺性战争)“尚 贤”“明鬼”等。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 子,他是荀子的学生。韩非, 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 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 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 重视。认为“法治、术治、 势治”都是帝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 高压政策、残酷的刑罚等等, 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 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 《庄子》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幻,行文汪洋 恣肆,富有诗意。如《逍遥游》关于鲲鹏的 描写,《秋水》关于河伯望洋兴叹的描写, 都是意境开阔,蕴含哲理而又具有抒情意味。

先秦诸子导读

先秦诸子导读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 “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 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 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 “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 · 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 “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 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 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 者伪也” (《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 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 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 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 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 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 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 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 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 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 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 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 实” (《荀子·正名》)的观点。“名无固宜, 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 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 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VS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所谓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单位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概念, 称为符号的所指,一个是音响形象,为符号的 能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
方授楚则另有看法,他在《墨学源流》 中指出:《墨子》一书既非墨子自著, 也非一时一人所著,视为“墨学丛书” 最为恰当。他把《墨子》一书看成三期 完成,即墨子弟子、墨子后学、秦汉之 际人士。并且指出,《亲士》、《修 身》、《迎敌祠》、《旗帜》、《号 令》、《杂守》与墨家宗旨相反,系伪 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汇总

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建议收藏)先秦作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

《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

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

《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

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家简介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书,为整理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弟子辑录的以他的言论为主的《论语》一书,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事迹,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专集。

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

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

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言简意赅,善用譬喻,吸收有不少民间谣谚,对后世影响极大。

墨子(约前468-前376,一说约前479-前403),名翟,鲁国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

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记录的《墨子》一书,记有他的言论和事迹,是我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孔子的三传弟子。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思想家、散文家。

所著《庄子》一书,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他所创作的“庖丁解牛”、“匠石运斤”、“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赵人,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著有《荀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著作。

所作文章以善于说理见长,组织严密,议论风生,沉着浑厚,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简介

【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现存《论语》二十篇,其思想核心是“仁”。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其思想是“仁义”,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现存五十三篇,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三十三篇,又《南华经》。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

其书原名《太史公书》。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代表作是《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其它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诗。

刘向(公元前77——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

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战国的名人100名

战国的名人100名

战国的名人100名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和有名人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诸侯割据,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名人。

下面是关于战国时期的100位名人的名单。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2.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主张仁政。

3.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思想。

4.庄子:道家学派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著作《庄子》影响深远。

5.荀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合理主义思想。

6.韩非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

7.李斯:秦国的宰相,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

8.孙子:军事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享有盛誉。

9.吴起:赵国名将,擅长用兵。

10.白起:秦国名将,曾击败几乎所有的敌人。

11.骑乘:齐国政治家,主张“逐鹿中原”。

12.高渐离:齐国的谋士,擅长策划政治阴谋。

13.范蠡:吴国名将,帮助越国抵抗吴国入侵。

14.苏秦: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弱国合纵抗秦。

15.张仪: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对外扩张。

16.诸葛亮:蜀国丞相,智勇双全,被尊称为“卧龙”。

17.关羽:蜀国名将,义薄云天,威震敌国。

18.张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

19.萧何:刘邦的重要将领,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20.韩信:刘邦的重要将领,战功卓著,被封为汉王。

21.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个儒家思想的推崇者。

22.春申君:魏国政治家,主张政治改革。

23.公孙衍:齐国政治家,提出复兴中原的主张。

24.杨朱: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个人自由。

25.管仲:管子学派的创始人,齐国政治家。

26.赵括:赵国的历史学家,著有《战国策》。

27.越王勾践:越国的君主,曾经成功抗击吴国。

28.昭君:一个英俊美丽的战国时期的名女子。

29.田文:赵国的政治家,主张广开言路。

30.龙且:秦国的名将,屡次打败敌人。

31.武安君:赵国的政治家,主张军事改革。

32.吴起:毛遂:韩非子的学生,主张充实政府的实力。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简介及影响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简介及影响

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

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

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人物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人物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人物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人物简介1.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幼年生活贫困。

3岁丧父,17岁丧母。

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

贫贱生活的磨炼,使孔子最终自学成材,他在30岁时,学问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他打破过去学在官府、官学不分的传统,开辟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寇,行摄相事,进入鲁国最高的统治阶层。

公元前498年,孔子成为鲁国第三号人物。

但由于鲁国国君不理朝政,因此孔子愤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先后去过宋、卫、陈、蔡、齐、楚等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一是“求仕”,寻求做官的机会,以便治理国家;二是“行道”,向各国统治者极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84年,孔子看到从政的希望渺茫,因此回到鲁国。

晚年回到鲁国后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等古籍,并删改《春秋》。

一生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并由此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儒家。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伦理思想上宣传“仁”,。

“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

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曾著书,但他的言行都被弟子们记载下来,就是现存的《论语》。

这是目前研究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信的资料。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孔子学说被确立为正式的中国国家哲学。

孔子学说不仅仅是中国官僚的正式哲学,而且孔子的理想也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孔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在每年的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这一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五位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体系及其对社会、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贡献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五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探讨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做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儒家思想,强调人文主义、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倡导君子道德,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语》,这本书记录了他的语录和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具有很高的教育与道德价值。

二、老子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名李聃,又称李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修养与内在的道德追求。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构成,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以《道德经》闻名,这是一部关于治理国家、生活哲学以及修养的重要著作。

老子的思想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探求内在的真理与宇宙的和谐。

三、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字叫做孟轲,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的天性本善,通过教育与修养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孟子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国家与人民的福祉,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为本,追求人民的幸福与社会的稳定。

他的思想体现在《孟子》这本著作中,是后世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

四、墨子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字叫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的思想注重实用主义,倡导爱和公平,强调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公正的平衡。

墨子主张以拥抱人类的爱为核心,摒弃战争、贪婪和奢侈,追求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他的主要著作是《墨子》,记录了他的思想、实践与辩论,强调科学的实证与实用。

诸子介绍

诸子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

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

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

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

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

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

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 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白话文]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医家方技家《黄帝内经》名家邓析《邓子》公孙龙《公孙龙子》儒家孔汲《中庸》曾子《大学》墨家墨翟《墨子》法家韩非《韩非子》商鞅《商君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引自百科: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着作。

其后的《隋书__183;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着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ˇ,ˇ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

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着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

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名人名家简介(十二)

名人名家简介(十二)

名人名家简介(十二)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三千多少人,出名的学生有七十多人。

孔子整理审定的书籍有《诗经》、《书经》、《易经》、《春秋》、《礼》、《乐》。

《论语》死后孔子的学生们整理了孔子的言论的书籍。

2.老聃(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他和孔子生在一个时代,年纪比孔子大一些,也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学者,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是反映老子重要思想的书。

3.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来久居鲁国。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墨家的创始人。

现存的《墨子》代表了墨家学派思想的重要书籍。

4.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与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他与学生记叙了他游说各国的访问记,与各国君的问答,著成《孟子》这部书。

5.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 ,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有著作《庄子》。

6.孙武(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卿,齐国人。

他的祖父田书曾是齐国的大夫,因进攻莒国(国都在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赐他姓孙,封地在乐安(今山东惠民县)。

春秋晚期著名的军事家。

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7.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他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原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所以以“卫”为姓,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

商鞅这个名字,是他到秦国被封于商以后才有的。

他的重要变法思想,都在《商君书》有重要体现。

8.韩非(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况的学生。

他是战国末年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诸子人物系列

诸子人物系列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孟子思想
(一)天道观 (二)性 善 论 (三)伦理思 (四)民 本 (五)仁 政
诸 仁父长
侯 政子幼
之 宝 三
就 是 对
有有 亲序 ,, 君朋
, 人臣友
土 民有有
地 、
“ 省
义亲 ,。 夫
人 刑妇
民 罚, 有
和 薄别 政 税,
事敛
。 。”
(一)天道观
1.命运之天
(1)孟子认为命运之天左右着天下的治乱。 (2)孟子把个人在政治上的不遇也归之于天。
孟子主要提出了三个序列的 道德规范:
(一):孝悌忠信。孝悌忠信 是其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五伦。五伦,即“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 叙,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是其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行 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 是其道德的最高原则。
(四)民本思想
(1)民心是天下得失的决定因素
邹 城 孟 母 三 迁 祠
“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学成以后,他效法孔子周游列国,先后游说 齐、宋、薛、邹、鲁、滕、梁等国。 “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梁惠王 上》)。 “辅吾志,明以教我”(《梁惠王上》)。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 情”,“与所如者不合”,故此一直不受重用, 孟子深感失望,七十余岁时,就不再出游。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 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 卿列传》)
⑵军事上,主张以德王天下,反对兼并战争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行仁者霸。”(《公孙丑上》)
⑶在教育上,要设庠序学校教民“明人伦”
孟子提倡对民教育,他主张设庠序学校以教民孝悌,使老有所养、 幼有所归,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乡党邻里“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滕文公上》)。

先秦诸子手抄报的内容

先秦诸子手抄报的内容

先秦诸子手抄报的内容
先秦诸子手抄报
1. 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仁爱”、“道德”和“礼仪”,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聖先师”。

2. 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道生一”、“化育万物”,被尊称为“道家祖师”。

3. 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同”。

4. 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自由自在”、“人与自然和谐”、“无知无欲”,被尊称为“南华真经”的作者。

5. 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制”,以法律作为治国的根本工具,被尊称为“法家祖师”。

6. 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尊称为“法家之师”。

7.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主张“性恶论”、“名教主张”,被尊称为“儒家思想中较为严格和死板的代表”。

8. 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著有《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被尊称为“中国史学之父”。

9. 阴符经:阴符经是一部流传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内容涵盖哲理、修养、天人之理、神奇之术等方面,被誉为“道家家藏之宝”。

10. 易经:易经是一部流传于先秦时期的经典之作,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探讨“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誉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

诸子百家生平

诸子百家生平

前571———老子551————479孔子73岁535——?孙子505————432曾子483————402子思469—————381墨子93岁440————381吴子60岁390—————338商鞅52岁385——————304孟子84岁369—————286庄子84岁313————238荀子76岁280———233韩非子47岁280————208李斯73岁老子:传说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一说安徽涡阳)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关尹:“关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

关是指老子出函关的关,守关的人叫做关令尹,名字叫做喜,所以称为关令尹喜,后人尊称为关尹子。

相传老子看透了当时的形势,知道周天子王治不久,所以离开周西出函关。

函关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

老子为留《道德经》五千言,骑牛西去。

关令尹喜研读老予之学,多有心得体会,发而为文,成《关尹予》一书。

然而,兵燹灾难,其书佚失。

称之为《文始真经》,乃是道教兴起之后的事情,仿佛《庄子》被称做《南华经》一样。

因为庄子被封做南华真人,所以他的著作应该称做《南华经》。

而关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书也该称做《文始真经》。

所谓“文始”,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文明之始。

因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从而开发智慧,修证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今见之《关尹子》,乃是唐宋间人托名之作,系伪书。

他的思想片断,保留在《吕氏春秋》、《庄子》中,其主要思想:提出了“常无,常有”,将“太一”(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作为万物的根本;以濡弱谦下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内心空灵虚静,与万物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静处平静不杂;不为人先,与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相似。

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9月28日,庚子,八月二十七日------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4月11日,夏历二月十一日,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先秦诸子 (2)

先秦诸子 (2)

先秦诸子1. 背景先秦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思想界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称为“先秦诸子”。

他们的思想与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先秦诸子及其代表性思想。

2.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也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孔子的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他提倡“仁”的理念,认为人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通过修德来达到个人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学说强调了礼仪、教育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对后世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他强调个体的努力和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仁爱之心,主张“性即理”,即人的本性就是对的,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修养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4. 老子老子,即李耳,约生于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道德经》的作者。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和,通过“无为”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他的思想强调虚静无为、自然无为的态度,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孙子孙子(公元前544年-公元前496年),名武,字长卿,是战国时期中国的军事家和哲学家。

他被誉为兵法家的开山鼻祖,是中国古代兵学的奠基人。

孙子的兵法思想强调战争的方略和策略,主张“先知己,后知彼,百战百胜”,强调了军事指挥的重要性和对敌情敌意的准确判断。

他的兵法思想不仅对军事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后来的政治、管理和商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徒者--称鼎盛

五徒者--称鼎盛

五徒者--称鼎盛五徒者,中国历史上五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对中国文化、哲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思想和贡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五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并探讨他们的成就。

1.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被尊称为“中国文化的圣人”。

孔子提倡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

他的思想也对中国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石。

2. 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受孔子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儒家学说。

孟子提出“仁政”、“公平正义”等思想,倡导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和谐。

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和政治家产生了广泛影响。

3. 老子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自然无为”等思想,提倡顺应自然,追求天道和人道的和谐。

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庄子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阐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道的独特看法。

庄子提出“逍遥游”、“至乐无差”等思想,主张追求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荀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著作《荀子》论述了他关于政治和人性的观点。

荀子主张君主专制,并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五位学者和思想家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两个重要的学派。

他们的思想和贡献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们的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就是五徒者的故事,他们各自称鼎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之道,还是老子的自然之道,亦或是孟子的公平正义,庄子的逍遥游,以及荀子的政治哲学,这些思想都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资料简介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资料简介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_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资料简介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虽是不同派教的创始人,但他们都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

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

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生卒年(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战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生活贫困,在青年时期曾做过治丧时的吹鼓手,看管过谷仓、畜群。

但他自幼好学,倾心求知。

他曾向不同阶级的人学习各种知识,学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他聚众讲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相传他的弟子前后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由于教学需要,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对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直到七十三岁逝世前,完成了对《诗》《书》《礼》《易》《春秋》的整理编纂工作,其思想言行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录而成,全书共二十篇,内容包括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等。

其中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始终贯穿于这些内容当中。

书中体式不尽相同,以语录体为主,兼有对话体和叙事体,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比较完成的文章。

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

随着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论语》也被奉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宋代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笈(字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我国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推尊为“亚圣”。

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他曾说“乐民之
乐,忧民之忧”。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看来是极其大胆的,具有进步意义。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孟子》,现存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了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争论。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其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袋锋芒,富有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对后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荀子简介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又称荀卿,汉代人为避汉宣帝刘询讳,称孙卿,赵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齐威王、齐宣王时,荀子曾游学齐国。

齐国的稷下学宫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学术中心,有许多著名学者在那里讲学,荀子在那里接触了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后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齐襄王时,荀子三为祭酒(学术活动的领袖),位居大夫之位。

后至楚,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令,后终老兰陵。

今存《荀子》一书,由后人将荀子大部分作品及其他门人的著作编订而成,共二十卷,三十二篇文章,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

荀子散文的特点是既长于说理,又不乏文采。

荀子的散文多长篇大论,对所论问题必发挥尽致,论点明确,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在说理的方式上比以前的诸子散文更为完备。

在表现技巧上,句法整练,辞采富赡,且善于用类比方式反复说明问题。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是荀子散文的代表之作。

道家:
老子简介
老子(约前600年—前500年),一说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发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曾为蒙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生平事迹不详。

据史料中的零星记载,庄子是一个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人。

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

他反对一切政治措施,主张“无为”,任其自然,不受任何约束。

不过,庄子也对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分内篇、外篇和杂篇。

一般以为
内篇是庄子自己作的,外篇和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或后学作的,故文章风格亦有所不同。

《庄子》里寓言故事很多,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还善用譬喻。

语言上多用韵,声调铿锵,富有和谐的节奏感。

有时像行云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