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简答题大全及答案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生化简答题

生化简答题

名词解释: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联系起来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是机体表现生理功能的基础。

2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7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8 、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称DNA变性。

9 、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DNA的复性。

10 、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可分为DNA酶和RNA酶。

11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12 、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

13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14 、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结构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生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遗传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 A. 历史事件

- B. 生物形态

- C. 生物遗传

- D. 化学反应

- 答案:C

2.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细胞结构负责物质运输?

- A. 核糖体

- B. 核膜

- C. 高尔基体

- D. 线粒体

- 答案:C

3. 下列哪个是无性生殖的例子?

- A. 人类的生殖

- B. 细菌的分裂

- C. 狗的交配

- D. 蚕的蛹化

- 答案:B

4. 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细胞器中?- A. 核糖体

- B. 胞质

- C. 叶绿体

- D. 核膜

- 答案:C

5. DNA是由哪些化学物质组成的?- A. 氮碱基

- B. 蛋白质

- C. 脂肪酸

- D. 醣

- 答案:A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哺乳动物的骨骼系统由__骨骼__、__关节__和__肌肉__组成。

2. 种群中的个体之间通过__基因__的传递产生__遗传变异__。

3. 心脏将氧与__血红蛋白__结合的氧分子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细胞。

4. 植物的根系主要负责吸收和__储存__水分和__营养物质__。

5. 人类的呼吸系统是由__气道__、__肺部__和__呼吸肌__组成。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两种方式。

- 答: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有丝分裂是

指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通常发生在体细胞中。减

数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为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通常

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 答: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使用阳光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生化简答题与答案

生化简答题与答案

生化简答题

●肿瘤抑制因子p53在调控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中的作用机制

6-磷酸葡糖脱氢酶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6-磷酸葡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此酶活性主要受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比值升高则被抑制,降低则被激活。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p53可以与磷酸戊糖途径上的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相结合,并且抑制它的活性。

在正常情况下,p53参与阻止这一途径的进行,细胞中的葡萄糖因此被主要用于进行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在p53发生突变或缺失的肿瘤细胞中,由于p53的突变使它失去与G6PD 结合的能力和对G6PD的抑制,细胞中利用葡萄糖的另一代谢途径即磷酸戊糖途径因此加速进行,大量消耗葡萄糖,这一发现部分解释了自19世纪20年代末科学家所提出的Warburg 现象(Warburg effect)。另外,由于PPP的加速,产生大量NAPDH及戊糖(DNA的组份原料),可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大量的DNA复制。

这一研究还第一次提出:p53除了具有转录活性外,还具有催化功能,它通过与底物瞬时结合,以”hit-and-run”的模式使G6PD酶的活性降低。

● 结合所学糖代谢所学知识,分析临床上使用果糖2,6二磷酸辅助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

F-2,6-2P是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别构激活剂,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分解,产生ATP,为心肌提供能量,弥补了因缺血造成的能量不足。

生化简答题

生化简答题

答案仅供参考10生工1班

英译汉:

糖酵解(EMP)磷酸果糖激酶(PF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乳酸脱氢酶(LDH)三羧酸循环(TCA) 焦磷酸硫胺素(T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磷酸戊糖途径(HMS)尿苷三磷酸(UTP)羟甲基戊二酸(HMG)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甲羟戊酸(MV A)开放阅读框架(ORF)起始因子(原核IF/真核eIF)延长因子(EF)终止因子(RF)

核糖体释放因子(RRF)三磷酸脱氧核苷(dNTP)核糖核苷二磷酸(NDP)单链结合蛋白(SSB)DNA聚合酶(DNA-pol)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苯丙酮尿症(PKU症)γ-氨基丁酸(GABA) 5-羟色胺(5-HT)多巴胺(DA)5-氟尿嘧啶(5-FU)

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黄嘌呤核苷酸(XMP)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CoI(NAD) CoⅡ(NADP)

简答题

1、简述在物质代谢中TCA循环的枢纽作用。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CoA,不但是糖氧化分解产物,它也可来自脂肪的甘油、脂肪酸和来自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代谢,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通路。三羧酸循环也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因糖和甘油在体内代谢可生成α-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为某些氨基酸;而有些氨基酸又可通过不同途径变成α-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的途径生成糖或转变成甘油,因此三羧酸循环起着枢纽作用。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生化问答题和名词解释重点

生化问答题和名词解释重点

1.核酸杂交: 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2分)

2.P/O比值:每消耗1mol氧原子时 ADP磷酸化成ATP所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

3.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因,称为一碳单位。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3)、甲烯基(—CH2—)、甲炔基(—CH==)、甲酰基(—CHO)、亚氨甲基(—CH==NH)等。(2分)

4.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2分)5.遗传密码: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

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

6.DNA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即为DNA变性。(2分)

7. 糖异生: 由非糖化合物 (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2分)

8. 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2分)

9.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2分)

生化题库简答题含答案

生化题库简答题含答案

1. 解释单糖溶液的变旋现象。

2. 阐述生物膜模型及结构特点。

3. 阐述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

4. 阐述膜转运的不同方式。

5. 试述脂质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6. 举例说明蛋白质在生命运动中,起着哪些重要生理功能?

7. 蛋白质由哪些元素组成?测定蛋白质含量以什么元素为标准?怎样计算?

8. 哪些氨基酸是极性的?哪些氨基酸是非极性的?

9. 什么是氨基酸的 pK 值?什么是氨基酸的 pI 值?二者有何区别?

10. 为什么几乎所有蛋白质在 280nm 处,均有强吸收?

11. 有哪些因素参于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2. 简述α-Helix 与β-Sheet 的特点?

13. 什么是蛋白变性?变性蛋白有何特性?降解与变性有何区别?

1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有哪些常用方法?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

15. 以血红蛋白为例,简述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6. 如何分析蛋白质的一般结构?用于一级结构分析的常见试剂有哪些?

17. 简述两类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主要组成,在细胞中分布的部位,基本单元以什么键相

连?

18. 简述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双螺旋结构是 DNA 二级结构最基本的形式,是在 1953 年由 J.Watson 和 F.Crick 提出的。DNA 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有 B-DNA 、A-DNA 、Z-DNA,其中, B-DNA 是普遍形式。19. 简述 RNA 有哪些主要类型,比较其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RNA 是以 DNA 为模板合成的单链线形分子,其 mRNA 具有聚腺苷酸的尾结构和甲基化鸟苷酸的帽子结构。 tRNA 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结构。而 rRNA 是细胞中核糖体的骨架。RNA 又分 mRNA 、tRNA 、rRNA 三种。

生化简答题与名词解释(新)

生化简答题与名词解释(新)

针推生物化学(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2、电泳:带点粒子在电场中泳动时的现象。

3、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4、亚基:是指在四级结构中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5、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6、退火:退火是变性的逆转过程,它受温度、时间、DNA浓度、DNA顺序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7、Tm值: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亦即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 的解链温度(Tm) 。

8、同工酶: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亲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9、酶原:通过有限蛋白水解能够由无活性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

10、酶原的激活:酶原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向酶转化的过程,酶原的激活实际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11、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填空)

12、别构调节:当小分子变构剂与酶活性中心的调节亚基结合后,使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填空)

13、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一个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

生物化学简答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简答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简答题及答案

氨基酸脱氨作用是动物体内产生氨的主要途径。氨可以通过肠道吸收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等方式进入体内。肠道细菌通过腐败作用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氨,血中尿素也可以在肠道内水解产生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酶催化谷氨酰胺水解生成谷氨酸和氨。氨的来源受到肠道和原尿中pH值的影响,碱性环境有利于氨的吸收。

氨可以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和谷氨酰胺的生成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是肌肉中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经血液运到肝,在肝中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出氨用于合成尿素。谷氨酰胺的生成作用在脑、心脏及肌肉等组织中,谷氨酸与氨由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生成后可及时经血液运向肾、小肠及肝等组织,以便利用。

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尿素合成。肝是合成尿素最主要的器官,通过鸟氨酸循环过程完成。NH3和CO2在ATP、Mg2+及N\|乙酰谷氨酸存在时,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

在线粒体中与鸟氨酸氨在鸟氨酸氨基甲酰基转移酶催化下,生成瓜氨酸,然后瓜氨酸与另一分子的氨结合生成精氨酸,最后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合成尿素是一个耗能过程,每生成一分子尿素需要4个高能键。除了尿素合成,氨基酸脱氨作用后生成的α-酮酸还可以参与非必须氨基酸及嘌呤、嘧啶的合成。

氨基酸脱氨基后,α酮酸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三种:(1)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转变成糖或脂类,其中能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能转变成酮体的称为生酮氨基酸,而兼备两种能力的则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其中大多数氨基酸为生糖氨基酸;(3)通过氧化供能途径进行代谢。

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简答题 (28题)含答案

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简答题 (28题)含答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简答题

专题练习(28题)含答案

1、国庆节快到了,小李的单位请他制作一个宣传单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领导审核时要求他:(1)将第15张幻灯片与第16张幻灯片的次序调换。(2)将第18张幻灯片删除。请你写出操作过程。

答:切换至“普通视图”状态,选中第16张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不放,将第16张幻灯片拖到第15张幻灯片上,松开鼠标,即完成互换。选中第18张幻灯片,单击Delete键,即可删除。

2.小王用Word 2000输入了下面的一段文字。现在请你帮他完成排版:设置“行距”为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请写出操作步骤。答:按Ctrl+A 选中全文,将光标移至选中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行距为“固定值”;然后在“设置值”里填写20磅。点击“确定”,设置完成。

3.简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

答:(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2)激发学生高昂的学

习兴趣。(3)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简述教学课件的特点。

答:(1)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习兴趣。(2)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4)不存在万能课件。

5、在Word中制作5行5列的表格,再在第3列后新增加一列,第1行第2列拆分成两列,写出操作过程。

答:点击“表格”/“插入”,设置列数为5,行数为5,单击“确定”;选中第4列,点击右键,选择“插入列”;在第1行第2列单元格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拆分单元格”,设置列数为2,行数为1,单击“确定”。

科二生化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科二生化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第二章 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有哪些?此模型如何解释Chargaff定律? A 天然DNA分子由两条反平行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的走向为3’→5’。两条链沿一个假想的中心轴右旋相互盘旋,形成大沟和小沟。 b磷酸和脱氧核糖作为不变的骨架成分位于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内侧,链间的碱基按A=T(两个氢键),G=C配对(三个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平面,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近于垂直。 c螺旋的直径为2nm,相邻碱基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34nm。因此,螺旋结构每隔10bp重复一次,间距为3.4nm d DNA双螺旋结构是非常稳定的。稳定力量主要有两个,一是碱基堆积力,二是碱基配对的氢键。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有哪些区别? ①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②原核生物mRNA的转录与翻译一般是偶联的,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前体则需经转录后加工,加工为成熟的mRNA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信息体后才开始工作 。 ③原核生物mRNA半寿期很短,一般为几分钟 ,最长只有数小时(RNA噬菌体中的RNA除外)。真核生物mRNA的半寿期较长, 如胚胎中的mRNA可达数日。 ④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也不同。 原核生物mRNA一般5′端有一段不翻译区,称前导顺序,3′端有一段不翻译区,中间是蛋白质的编码区,一般编码几种蛋白质。真核生物mRNA(细胞质中的)一般由5′端帽子结构、5′端不翻译区、翻译区(编码区)、3′端不翻译区和3′端聚腺苷酸尾巴构成分子中除m7G构成帽子外,常含有其他修饰核苷酸,如m6A等。真核生物mRNA通常都有相应的前体。从DNA转录产生的原始转录产物可称作 原始前体(或mRNA前体)。一般认为原始前体要经过hnRNA核不均-RNA的阶段,最终才被加工为成熟的mRNA。 3从两种不同细菌提起DNA样品,其腺嘌呤核苷酸残基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32%和17%,计算这两种不同来源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残基相对百分组成,两种细菌中有一种是从温泉(64°C)种分离出来的,该细菌DNA具有何种碱基组成?为什么? 腺嘌呤核苷酸残基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32%:A 32% G 18% C 18% T 32% 腺嘌呤核苷酸残基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17%:A 17% G 33% C 33% T 17% 由于含氢键越多,DNA越稳定,GC碱基对之间是三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是两个氢键,所以腺嘌呤核苷酸残基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17%的这一种DNA比较稳定,是从温泉中分离出来的。 4正确写出下列寡核苷酸的互补的DNA和RNA序列 (1) GATCAA (2)TGGAAC (3)ACGCGT (4)TAGCAT DNA 5’UUGATC3’ 5’GTTCCA3’ 5’ACGCGT3’ 5’ATGCTA3’ RNA 5’UUGAUC3’

生化复习资料简答题与论述题

生化复习资料简答题与论述题

第一章

1.何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其实质是什么?

答: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构象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实质是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何谓分子伴侣?它在蛋白质分子折叠中有何作用?

答:分子伴侣:是指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它在蛋白质分子折叠中的作用是:(1)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如此重复进行可防止错误的聚集发生,使肽链正确折叠;(2)可与错误聚集的肽段结合,使之解聚后,再诱导其正确折叠;(3)在蛋白质分子折叠过程中指导二硫键正确配对。

3.试述蛋白质等电点与溶液的pH和电泳行为的相互关系。

答:PI>PH时,蛋白质带净正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阴极移动;

PI<PH时,蛋白质带净负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阳极移动;

PI=PH是,蛋白质净电荷为零,电泳时,蛋白质不移动。

4.试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实际应用?

答:蛋白质的变性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第一方面利用变性:(1)临床上可以进行乙醇、煮沸、高压、紫外线照射等消毒杀菌;(2)临床化验室进行加热凝固反应检查尿中蛋白质;(3)日常生活中将蛋白质煮熟食用,便于消化。第二方面防止变性:当制备保存蛋白质制剂(如酶、疫苗、免疫血清等)过程中,则应避免蛋白质变性,以防止失去活性。第三方面取代变性:乳品解毒(用于急救重金属中毒)。

第二章

1.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答:(1)RNA有三种:mRNA、tRANA、rRNA;

生化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生化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1.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小肠内的胰脂酶、磷脂酶、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

等可以催化脂类水解;肠内PH值有利于这些酶的催化反应,又有胆汁酸盐的作用,最后将脂类水解后主要经肠粘膜细胞转化生成乳糜微粒被吸收。

2. 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酮体包括乙酰乙酸、B -羟丁酸和丙酮。酮体是在肝细胞

内由乙酰CoA经HMG-CoA转化而来,但肝脏不利用酮体。在肝外组织酮体经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酰CoA转硫酶催化后,转变成乙酰 CoA并进入三羧酯循环而被氧化利用。

3. 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人吃过多的

糖造成体内能量物质过剩,进而合成脂肪储存故可以发胖,基本过程如下: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 一合成脂肪酸一酯酰CoA葡萄糖—磷酸二羧丙酮—3-磷酸甘油脂酰CoA+3-磷酸甘油—脂肪(储存)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不能转变成葡萄糖,因为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不能逆转为

丙酮酸,但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以通过糖异生而生成葡萄糖。

4. 简述脂肪肝的成因。肝脏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器官,由于磷脂合成的原料不足等原因,造成肝脏脂蛋

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及时转移出肝脏而造成堆积,形成脂肪肝。

5. 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

料是乙酰CoA.NADPH和ATP等,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胆计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3。

7. 写出甘油的代谢途径?甘油—3-磷酸甘油—(氧化供能,异生为糖,合成脂肪再利用)

生化简答题

生化简答题

1.什么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 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想。其维持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氢 键。蛋白质二极结构的常见形式有:a-螺旋,b-折叠,b-转角和无规卷曲。 2.简述DNA和RNA的主要区别(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单元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大分子,碱基为A、T、C、G,戊糖是B-D-2-脱氧核糖;而RNA是由核糖核苷酸单元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大分子,碱基为A、G、C、U,戊糖为B-D-核糖;(2)DNA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分子量较大;而RNA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分子量较小;(3)DNA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RNA存在部位包括细胞液、细胞核和线粒体;(4)DNA的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基因型,而RNA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达。3.酶的特征性常数是什么?简述Km和Vm的意义。酶的特征性常数是:米氏常数,即Km。Km是单底物反应中酶与底物可逆的生成中间产物和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这三个反应的速度常数的综合。即: ,Km=(K2+K3)/K1,米氏常数Km值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Km的意义为?K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当K2≥K3时(即ES解离成E和S的速度大大超过分解为E和P的速度时),Km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活力。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活力越大,反之亦然。?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每一种酶都有它的Km值。Km值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2)Vm(最大速度)的意义:Vm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4.试述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临床应用。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1.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相似;2.抑制剂以非共价键可逆地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但不被催化为产物;3.由于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抑制作用大小取决于抑制剂浓度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4.当抑制剂浓度不变时,逐渐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解除,因而酶的Vmax不变;5.抑制剂的存在使酶的Km值明显增加,说明底物与酶的亲活力明显下降。 临床应用:许多属于抗代谢物的抗癌药物如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6-疏基嘌呤,都是酶的竞争性抑制物,它们分别通过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苷酸及嘌呤核苷

生化简答题

生化简答题

1.什么是β折叠?β折叠的结构特点是?

多肽链充分伸展,每个肽单元以Cα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状结构,氨基酸残基侧链交替地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这样形成的结构称β-折叠。

β折叠的结构特点是

(1) 多肽链充分伸展,肽链平面之间折叠呈锯齿状排列,相邻肽键平面的夹角为110º角,

(2) 两段肽链之间可顺向平行(均从N-C),也可反向平行。

(3)由氢键维持稳定。其方向与折叠的长轴接近垂直。

2.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

(1)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断裂,构象破坏,但不涉及肽键的破坏,一级结构不变。

(2)生物活性丧失。

(3)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常降低、粘度增加而扩散系数减小。

(4)变性蛋白质容易消化和降解。

3. 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答:相同点:(1)反应前后没有质和量的改变;(2)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3)不改变反映的平衡点;(4)作用原理都是降低化学反映的活化能。

不同点:(1)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2)催化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3)酶具有热不稳定性(4)酶的催化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4. 试举例说明酶的三种特异性。

答:(1)绝对特异性:有的酶只能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进行一种专一的反应,生成一种特定的产物,如尿霉只能水解尿素(2)相对特异性:有一些酶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如蛋白酶水解各种蛋白质的肽键(3)立体异构特异性:一种酶只作用于立体异构中的一种,如乳酸脱氢酶只催化L—型乳酸等。5.比较三种酶的可逆性抑制的的特点。

答:(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类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程度与底物与抑制剂的相对浓度有关,Km值增高,Vmas值不变。

高中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

结构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础,还是进一步学习医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必备知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生物化学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化学反应?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或者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产生新的

物质。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

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

2. 什么是酶?

答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但自身并

不参与反应。酶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3. 什么是DNA?

答案: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分子。DNA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每条链由一系列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糖分子、一

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4. 什么是蛋白质?

答案: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在生

物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物质等。

5.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6.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

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是许多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小肠内的胰脂酶、磷脂酶、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等可以催化脂类水解;肠内PH值有利于这些酶的催化反应,又有胆汁酸盐的作用,最后将脂类水解后主要经肠粘膜细胞转化生成乳糜微粒被吸收。

2.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是在肝细胞内由乙酰CoA经HMG-CoA转化而来,但肝脏不利用酮体。在肝外组织酮体经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酰CoA转硫酶催化后,转变成乙酰CoA并进入三羧酯循环而被氧化利用。

3.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人吃过多的糖造成体内能量物质过剩,进而合成脂肪储存故可以发胖,基本过程如下: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合成脂肪酸→酯酰CoA葡萄糖→磷酸二羧丙酮→3-磷酸甘油脂酰CoA+3-磷酸甘油→脂肪(储存)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不能转变成葡萄糖,因为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不能逆转为丙酮酸,但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以通过糖异生而生成葡萄糖。

4.简述脂肪肝的成因。肝脏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器官,由于磷脂合成的原料不足等原因,造成肝脏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及时转移出肝脏而造成堆积,形成脂肪肝。

5.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NADPH和ATP等,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胆计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3。

7.写出甘油的代谢途径?甘油→3-磷酸甘油→(氧化供能,异生为糖,合成脂肪再利用)

8.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的原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大大超过肝内生成酮体的能力,血中仅含少量的酮体,在饥饿、糖尿病等糖代谢障碍时,脂肪动员加强,脂肪酸的氧化也加强,肝脏生成酮体大大增加,当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利用能力时,血酮体升高,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及酮症酸中毒

9.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并伴有ATP的生成,将部分能量储存于ATP分子中,可通过加水脱氢反应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机会,二氧化碳是通过有机酸的脱羧产生的。生物氧化有加氧、脱氢、脱电子三种方式,体外氧化常是较剧烈的过程,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的,能量是突然释放的。

1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及机制:(1)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抑制电子传递;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复合体Ⅲ;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抑制复合体Ⅳ。(2) 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和存在于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等组织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可与寡霉素敏感蛋白结合,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磷酸化并间接抑制电子呼吸链传递。(4)ADP的调节作用:ADP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5) 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Na+-K+-ATP酶生成,加速ATP分解为ADP,促进氧化磷酸化;增加解偶联蛋白的基因表达导致耗氧产能均增加。(6)线粒体DNA突变:呼吸链中的部分蛋白质肽链由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DNA因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易发生突变,影响氧化磷酸化。11.试述体内的能量生成、贮存和利用。糖、脂、蛋白质等各种能源物质经生物氧化释放大量能量,其中约40% 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一些高能化合物中,主要是ATP。ATP的生成主要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方式。ATP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每日要生成和消耗大量的ATP。在骨骼肌和心肌还可将ATP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作为机体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形式,当机体消耗ATP过多时磷酸肌酸可与ADP反应生成ATP,供生命活动之用。

12.试从蛋白质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小儿偏食的害处。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低决定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的接近程度。单一食物易出现某些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营养价值较低,如果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使用,则必需氨基酸可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此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小儿偏食易导致体内某些必需氨基酸的不足,食物蛋白质使用效率低,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13.参与蛋白质消化的酶有哪些?各自作用?参与食物蛋白质消化的酶主要有来自胃粘膜的胃蛋白酶和来自胰腺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基肽酶A、B以及来自肠道的氨基肽酶、二肽酶、肠激酶。胃蛋白酶和来自胰腺的消化酶初分泌时均为酶原,胃中盐酸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又可激活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和羧基蛋白酶原A、B。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均为内肽酶,可水解蛋白质内部肽键,将食物蛋白质消化为小分子多肽。羧基蛋白酶A、B和氨基肽酶为外肽酶,可分别水解肽链C端和N端的肽键,产生大量的氨基酸和二肽,二肽酶水解二肽为两分子氨基酸。通过诸消化酶的共同作用,食物蛋白质可消化为大量的氨基酸,然后吸收。

16.简述体内氨基酸代谢状况。分布于体内各处的氨基酸共同构成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有三个来源:(1)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氨基酸。(2)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3)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有四个代谢去路:(1)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酸和氨,氨主要在肝脏生成尿素排泄,α-酮酸可在体内生成糖、酮体或氧化供能,此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去路。(2)脱羧基作用生成CO2和胺,许多胺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γ-氨基丁酸、组织胺等。(3)生成其他含氮物如嘌呤、嘧啶等。(4)合成蛋白质,以20种氨基酸为基本组成单位,在基因遗传信息的指导下合成组织蛋白质,发挥各种生理功能。

17.1分子天冬氨酸在肝脏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尿素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简述代谢过程。1分子天冬氨酸在肝脏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尿素可净生成16分子ATP,其代谢过程:天冬氨酸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经联合脱氨基生成1分子氨和1分子草酰乙酸并产生1分子NADH + H+。1分子氨进入鸟氨酸循环与来自另1分子天冬氨酸的氨基形成1分子尿素,此步相当于消耗2分子ATP。产生的1分子NADH + H+ 经呼吸链氧化生成3分子ATP。草酰乙酸在线粒体中需1分子NADH + H+ 还原为苹果酸,苹果酸穿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生成草酰乙酸和1分子NADH + H+ (NADH + H+ 在肝细胞中主要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补充消耗的1分子NADH + H+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分别消耗1分GTP和产生1分子ATP,可抵消。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丙酮酸脱氢酶催化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NADH + H+ ,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呼吸链可产生15分子ATP,1分子天冬氨酸彻底分解合计可净产生15+3-2=16分子ATP。

22.讨论核苷酸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核苷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用,表现在(1)作为核酸DNA和RNA合成的基本原料;(2)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如ATP、GTP等;(3)参与代谢和生理性调节作用,如cAMP是细胞内第二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4)作为许多辅酶的组成部分,如腺苷酸是构成辅酶Ⅰ、辅酶Ⅱ、FAD.辅酶A等的重要部分;(5)活化中间代谢物的载体,如UDP-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等的活性原料,GDP-二酰基甘油是合成磷脂的活性原料,PAPS是活性硫酸的形式,SAM是活性甲基的载体等。

24.试述丙氨酸转变为脂肪的主要途径?丙氨酸径联合脱氨基作用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一步合成脂肪酸。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并进一步转化为磷酸二羧丙酮,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З-磷酸甘油。脂肪酸经活化为脂酰CoA后,与З-磷酸甘油经转酰基作用合成脂肪。

25.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核苷是碱基与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糖苷(苷或称甙)化合物。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组成核酸(DNA,RNA)的基本单元,正如由氨基酸(基本单元)组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一样道理。所以核酸也叫多聚核苷酸。

26.参与DNA复制的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何异同?原核生物有DNA-pol Ⅰ,Ⅱ,Ⅲ;真核生物为DNA-pol α、β、γ、δ、ε;而且每种都各有其自身的功能。这是最主要的必需掌握的差别。相同之处在于底物(dNTP)相同,催化方向(5ˊ→5ˊ)相同,催化方式(生成磷酸二酯键)、放出PPi相同等等;又如:解螺旋酶,原核生物是dnaB基因的表达产物(DnaB),真核生物就不可能是这个基因和这种产物。

27.复制的起始过程如何解链?引发体是怎样生成的?E.coli oriC位点上有规律的结构可被DnaA四聚体蛋白结合而使双链打开,DnaB,C蛋白的进一步结合使双链更为展开,DnaB蛋白就是解螺旋酶。在此基础上,引物酶及其辅助蛋白结合在开链DNA上,形成引发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