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茵感染及多重耐药性检测

合集下载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机制

3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 T2008N O .26CH I NA FOR EI G N M EDI CAL TREATM ENT综述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具有广谱耐药性的菌株日益增,其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的耐药率在30%~60%之间,且不断上升。

1994年报道对氨曲南和泰能的耐药率分别为43.7%和35%。

目前对其耐药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多。

目前认为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的水解、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外排系统的排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使细菌产生了高度耐药。

1β-内酰胺酶的水解铜绿假单胞菌通过酶对抗生素的水解作用,可以使产酶菌在有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下仍能够生存[1]。

由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机制主要有:(1)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所有的铜绿假单胞菌都能够表达由染色体介导的A m pC 酶,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诱导剂可增加表达水平。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A m pC 酶微弱水解碳青霉烯,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膜通透性下降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产生低水平耐药的主要机制。

2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是产生纯化酶,催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或羧基的共价修饰,导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核糖体结合减少,促进药物摄取的E D P-l I 阻断而产生耐药性[2]。

国内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4种A A C 基因和2种A N T 基因以及1种A PH 基因,一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可修饰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使之失活[3]。

3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产生诱导酶对菌体成分进行化学修饰,使其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变异,使药物不敏感而细菌本身的生物功能正常。

对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PBP5的β-内酰胺酶活性具有重要作用,PB P5缺失的铜绿假单胞菌可显示高敏特性[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根际中。

它是医院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由于其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而引起了严重关注。

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现状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0%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30%的菌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超过50%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产生耐药性。

这些耐药性的扩散不仅导致了治疗难度的加大,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并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医院感染等严重后果。

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因素1. 染色体突变: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来获得耐药性。

突变可能发生在菌体内部的基因,例如产生耐药相关酶的基因,进而导致抗生素的靶点发生改变,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

2. 外源性基因的获取:通过水平基因转移,铜绿假单胞菌可以获得其他细菌的耐药基因。

这样的外源性基因可以编码抗生素降解酶、泵、质子泵和药物靶点变化等,从而增加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3. 细胞膜的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膜可以改变其对抗生素的透过性。

细菌通过改变细胞膜的脂多糖组成,降低了抗生素的渗透率,从而产生耐药性。

4. 多药耐药泵: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表达多药耐药泵来排出抗生素分子,减少其在细菌内部的浓度,从而达到抵抗抗生素的效果。

5. 生物膜的形成: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对抗生素更加耐受。

生物膜提供了细菌对环境的保护,降低了抗生素对细菌的效果。

三、应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措施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和患者应该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方针,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滥用。

2. 严格的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采取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和设备消毒等。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评定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可以达到121株,占比64.71%,其中以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同时耐药为主。

改良Hodge试验的阳性菌株检出率达到52株,阳性率为42.95%。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此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耐药性;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极易导致医院发生感染事件。

作为一种假单胞菌属,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和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成为威胁重症治疗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感染病菌[1]。

更为不利的一点是,随着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所出现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棘手问题之一,因而明确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尤为关键[2]。

本文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本次研究成果作如下的分析论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质控菌株ATCC27853。

1.1.方法本次试验选用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所生产的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作出的解释标准来评定药敏结果。

在改良Hodge试验中,在无菌状态下制备大肠杆菌0.5麦氏浊度菌悬液并10倍稀释,而后用棉签蘸取菌液涂布MH平皿,在MH平皿上常规放置厄他培南纸片。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肺部、泌尿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1. 呼吸系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重症症状。

2. 尿路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

患者常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等症状。

尿液可呈现黄绿色,有时伴有脓血。

3. 创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对外科创伤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患者创面可出现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症状。

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创口坏死、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4. 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引发血流感染,常见于严重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患者表现为高热、寒战、乏力、头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皮肤黄疸和全身各器官功能损害。

5. 消化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胃肠道感染,表现为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创面红肿渗液等创伤感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

(1) 细菌培养及鉴定:采集患者相应的样本,如痰液、尿液、伤口渗液等,进行菌落计数和培养。

通过鉴定菌落特征、生化反应、药敏试验等方法确认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 血液培养: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可以进行血液培养以确定病原体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基因,有助于快速诊断。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由于治疗难度大、病程延长,患 者的医疗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防治策略与建议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管理,提 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规范性。
提高免疫力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该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诊断结果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 果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病例进行了 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结论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为该患 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菌 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等。
确诊该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 胞菌,需要及时治疗。
PART 04
治疗过程与效果
患者姓名:张三
01男
03
04
籍贯:江苏南京
职业:退休工人
05
06
住院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 日
病情概述
01
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发热和呼吸困难。
02
03
入院后,医生通过痰培养 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并证 实为多重耐药菌株。
患者经过一系列抗菌药 物治疗后,病情未见明 显好转。
医院应该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医护 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结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测、药敏试验及鉴别 诊断。
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治愈或死亡情 况。
病例概述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部位及症状。

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

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

2020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为确保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规定和要求,院感科对2020年第二季度微生物送检标本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各临床科室参考,并请按相关规范正确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一、病原菌种类2020年第二季度我院送检微生物学培养共2349例,检出菌株634株,检出率27.0%,多重耐药菌检出403例,多重耐药率63.6%。

(2020年第一季度我院送检微生物学培养共2017例,检出菌株551株,检出率27.3%,多重耐药菌检出324例,多重耐药率58.8%。

)多重耐药率较上一季度上升约4.8%。

二、病原菌分布情况:第二季度全院送检标本中检出革兰氏阳性菌187株,多重耐药菌98株,多耐率52.4%;检出革兰氏阴性菌405株,革兰氏阴性耐药菌299株,多耐率73.8%。

表1—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氏阳性菌检出情况病原体检出细菌数所占比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6 24.6%溶血葡萄球菌43 23.0%屎肠球菌25 13.4%粪肠球菌14 7.5%表皮葡萄球菌13 7.0%其他棒状杆菌12 6.4%其他葡萄球菌3418.2%合计187 100.0%图1—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阳性菌构成表2—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氏阴性菌检出情况病原体 检出细菌数所占比例 铜绿假单胞菌 11528.4% 肺炎克雷伯菌 111 27.4% 大肠埃希菌 93 23.0% 鲍曼不动杆菌 52 12.8% 其他阴性菌 34 8.4% 合计405100.0%图2—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阴性菌构成三、送检标本检出菌情况:临床送检标本共2349例,检出菌634例,检出率27.0%,多耐数403例,多耐率63.6%,具体情况,见表3.表3—2020年第二季度各标本检出菌情况标本送检数检出数检出率(%) 多耐数多耐率(%)痰37028075.6817963.93血14061148.117969.3尿20311657.17662.5分泌物634063.52460导管尖端401025990其他2677427.73678.6合计234963426.9940363.56四、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前6名依次是:ICU128例,呼吸内科一14例,创面修复5例,神经外科一、神经外科二、神经外科三各4例。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它对健康的机体几乎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对免疫受损的机体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免疫受损的机体包括囊性纤维化患者,癌症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严重烧伤病人[1] 。

由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使铜绿假单胞菌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它可以产生各种灭活酶或修饰酶, 如内酰胺酶等; 菌体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逃避抗菌药物作用; 膜屏障与主动排外; 形成生物保护膜等[4] ,来抵制抗生素的作用。

这也是在临床上很棘手的问题,使铜绿假单胞菌不仅成为难以治疗的病原菌,也使其成为众多研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对象。

首先来了解一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和疾病。

1、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和疾病在临床上发现呼吸科和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和检出率较高。

1.1 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性肺炎它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医院获得性肺炎(C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气管镜相关性肺炎,囊性纤维变性(CF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以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由于其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 支气管清除能力减弱, 故能引起多种细菌的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COPD病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

铜绿假单胞菌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的致病菌[10] , Laura的研究证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COP爾人的慢性感染[11]。

医院获得性肺炎( CAP) 铜绿假单胞菌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不常见,但在医院获得性肺炎(CAP中较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

CAP是COPD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关于COPD患者合并CAP 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菌变迁和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等原因, 其致病菌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6] 。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和人体的各种环境中。

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致病力强。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十分关键。

一、样本采集与保存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样本主要包括病人的分泌物、组织、血液和环境中的物品等。

在采集样本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并使用无菌的采样器具进行采集。

分泌物样本应用拭子进行擦拭,血液样本应用无菌注射器采集,组织样本应用无菌手术器械进行切取。

采集的样本应放入无菌容器中,并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如果无法立即送检,应将样本保存在4℃的冰箱中,避免细菌的繁殖。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1. 培养条件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规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如血琼脂、肉汤琼脂、MacConkey琼脂等。

其中,肉汤琼脂是常用的选择,其成分为牛肉膏和琼脂,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细菌生长。

在培养前,应先将琼脂烧开,然后冷却至50℃左右,将琼脂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

2. 鉴定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1)形态学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大片绿色的菌落,有金属光泽,边缘清晰。

菌落直径一般在2-3mm左右,表面光滑,整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生理生化试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对氧耐受性强,可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生长。

其产生的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以通过相关的生化试验进行检测。

(3)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进行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的抗菌治疗。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有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

纸片扩散法是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放置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待细菌生长后,观察菌落周围的抗生素是否产生抑制圈,从而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二、1、流行病学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水、 空气,在正常人皮肤〔如腋下、会阴部和耳道内〕、 呼吸道和肠道均存在。
其生存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环境,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 强,湿热55℃ 、1h方能杀灭,对紫外线不敏感。
儿童带菌率比成人高,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带菌率增高。 住院病人,特别是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
三、实验室检查
生长实验 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生化鉴定 触酶实验阳性; 365nm紫外灯下显荧光。 乙酰胺肉汤实验阳性
三、实验室检查
分型 〔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表达有24株,
分型率达90%。 〔2〕血清学分型:利用O抗原进行分型,可分20
个血清型。 〔3〕质粒指纹图分析:此项技术是对同种细菌
六、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进展及预防 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常见,并存在严重 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性,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 生各种物膜的形成等。
六、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进展及预防 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控制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泛滥,具体措施如下:〔1〕严 格控制三、四代头孢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每日查抗菌 药物使用病例〕。〔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需由 两名特殊抗菌药物专家会诊同意前方可使用。减少传播 :每日LIS系统监测全院耐药菌产生,一旦发现泛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立即通知临床执行接触隔离:〔1〕将 患者单间隔离。〔2〕病房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3〕 医务人员及护工、家属均严格执行手卫生,穿隔离衣。 〔4〕诊疗用品单人单用。〔5〕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每 日两次“84〞消毒液进行物体外表及地面的擦拭。
六、研究进展及预防控制
1、实验研究进展及预防控制措施
PAE细菌定植 对于临床标本中别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 意义,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标本来源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以纯培养方式从正常无菌标本中别离出 铜绿假单胞菌,要进行细菌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而从非无菌标本如无临床特征或无肺炎病症的患者气 管内标本别离到铜绿假单胞菌,即使是优势生长,也 没有必要鉴定,因为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常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DOI:10.3760/cma.j.issn.1674 2397.2009.03.007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08A129)作者单位: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通信作者:周田美,Email:zhoutmhz0571@163.com·论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周田美 余道军 董晓勤 沈强 汪涛 童文娟 方翔 【摘要】 目的 观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相关耐药基因。

方法 采用WHONET软件对2003—2007年临床分离的148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36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PCR法检测β 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等编码基因,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2003年的13 4%、10 6%、8 7%、7 9%、12 7%、12 7%、6 7%、15 8%、20 5%、24 7%和10 9%分别增至2007年的35 3%、40 9%、18 4%、32 4%、32 9%、32 0%、21 9%、37 8%、38 6%、39 4%和34 8%;11种抗菌药物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均≥128μg/mL。

36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阳性占58 3%(21/36),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占88 9%(32/36),oprD2基因缺失率为80 6%(29/36)。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oprD2基因的缺失率高。

细菌耐药性监测制度

细菌耐药性监测制度

细菌耐药性监测制度1.当病人可疑或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主管医师应尽早地开展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力争明确病原菌。

2.病原学检查应争取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留取标本,如果已经使用抗菌药物则在下一次用药前留取。

3.通常采取的标本有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手术伤口或创面的分泌物等。

采取标本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以获得合格的标本,同时注意防止标本的污染。

采取标本后立即送微生物室处理,若暂时未能送检,血标本、脓液等标本则需室温保存,禁止放入冰箱内保存;尿、痰液、皮肤组织(损伤、脓肿、烧伤、渗出液)等标本则需冷藏(但不能超过24小时)。

4.微生物室接收标本时必须按要求进行查对,不合格标本及时退回。

对接收的标本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检查结果核对无误后方能签发报告。

5.微生物室按要求做好室内质控及室间质控,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当分离到MDRO菌株(如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或少见菌株(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金葡菌)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相关临床科室,并根据情况保留菌株用于鉴定。

6.临床各科室应关注本地区、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7.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同微生物室、药剂科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细菌耐药性综合分析,将主要目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情况做季度、年度总结分析,必要时将细菌耐药情况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向分管院长、业务院长、药事管理委员会以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报告,向各临床科室反馈。

8.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情况责成药剂科对相关抗菌药物品种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和调整(如停用某些耐药性高的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9.信息报告、反馈或通报采用简报进行传阅,相关科室及时传达学习,并将传阅内容以纸质方式保存。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

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趋势抗生素【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多重抗药性机制解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多重抗药性机制解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多重抗药性机制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具有广泛的耐药性和多重抗药性。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抗药机制对于防治感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抗药性机制进行详细解析。

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内流、药物靶标突变、药物排出通道改变以及药物降解等多种方式。

首先,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药物内流通道的改变能力。

细菌通过改变药物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来限制药物进入细胞,从而减少药物的有效浓度。

比如,铜绿假单胞菌可通过调节外膜蛋白的表达量和构象来限制药物进入细胞。

其次,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发生药物靶标的突变,从而降低药物对其的结合亲和力。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药物分子无法与目标蛋白结合,从而失去药物的作用。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的GyrA蛋白具有突变位点,可导致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失效。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以改变药物排出通道,从而增加药物外流的速率。

这主要通过调节药物外排泵的表达量和功能来实现。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外排泵,如MexAB-OprM和MexXY-OprM等,这些泵能有效地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使得细菌对药物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最后,铜绿假单胞菌还可以通过药物的降解来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

菌体表面的酶可以降解一些抗生素,从而使得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等药物降解酶,从而使得广谱抗生素失去活性。

2. 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抗药性机制多重抗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铜绿假单胞菌往往具有复杂的多重抗药性机制,其主要包括快速突变、基因水平的水平转移和基因调控的变化等。

首先,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高度的突变率,导致其对不同抗生素产生快速适应和耐药。

这种快速突变能力使得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下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产生多重抗药性。

其次,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基因水平的耐药基因转移能力。

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菌株,从而扩大耐药菌株的范围。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它是一种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尤其是对免疫系统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等,其感染程度常为严重。

然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高度耐药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菌膜代谢障碍、外源性抗性基因的传递和生物膜的形成等。

首先,基因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菌体内的基因可以发生突变,从而改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例如,有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突变体可以产生类似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使其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而耐药。

其次,菌膜代谢障碍也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菌膜是细菌的外层保护层,可以阻止抗生素的进入。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改变菌膜的脂质组成,使其更为不透水和紧密,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渗透性,增加耐药性。

另外,外源性抗性基因的传递也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高度的基因可塑性和遗传转移性,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获得其他菌株的耐药基因。

这些耐药基因可以使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也与其耐药性密切相关。

生物膜是一种由菌体分泌的胶样物质组成的黏附层,可以在附着于生物表面的过程中提供额外的保护。

生物膜内的细菌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和物理隔离来保护自己,使其更难被抗生素杀灭。

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可以使其更难被抗生素杀灭,从而增加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它对多种抗生素展现出耐药性,临床上对其感染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有一些抗生素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

此外,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常与其他细菌形成混合感染,临床上的治疗策略也更加复杂。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

不动杆菌的问题
院内肺炎常见原因(3-5%),环境中普遍存在、抵 抗力强, 在干燥的物体表面存活13天,远远超过其他G-杆菌 (几小时到3天) 医务工作者手上最常分离到的G-杆菌 对抗生素耐药日趋严重,耐药机制复杂 不动杆菌对三、四代头孢的敏感率迅速下降 头孢哌酮∕舒巴坦时治疗的选择,耐药率最低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率
一种耐药机理可影响到同一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也耐受所有氨基 糖甙类抗生素。
协同耐药
一种耐药机理可影响到另一类抗生素 如;肠杆菌科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 也耐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细菌产生耐药的本领是惊人的
天然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碳青霉烯耐药
继发耐药:
基因突变:如gryA突变导致喹诺酮类耐药 质粒介导:可以从同种、异种细菌获得耐药 质粒,甚至从环境种获得游离耐药质粒。
抗生素经验治疗
抗感染经验治疗的利与弊
正确的抗感染经验治疗显著提
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利
抗感染经验治疗的利与弊
抗感染经验治疗同时也带来细菌耐药的
问题-弊
目前中国大陆耐药严重的细菌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达56.8%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达4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9.6%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48%
可以水解头孢菌素而得名。如果是产AmpC
酶细菌引起的肺炎,治疗起来可能比产 ESBLs细菌引起的肺炎更困难
I型酶(诱导和持续高产Ampc酶)的特 点
至少13种以上变异型,如ACT,CMY
基因源于肠杆菌、枸橼酸和假单胞等菌属 染色体介导,也可为获得性质粒介导 多在抗生素治疗中产生 三代头孢具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 ·Inter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 (Electronic Edition) June 2019, Vol.8 No.2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年6月 第8卷 第2期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叶秋英1,付名丰2,丁岚1,许春11.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2. 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72株作为研究对象,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要求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使用ID32GN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结果1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89株来自重症监护室、32株呼吸科、21株心内科、14株神经科、10株脑外科、3株骨科、3株泌尿外科。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米诺环素100%,哌拉西林20.5%,复方新诺明15.4%,环丙沙星15.4%,亚胺培南12.8%,左氧氟沙星12.8%,美罗培南12.8%,头孢他啶12.8%,头孢吡肟10.2%,庆大霉素5%。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中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其次为呼吸科与心内科。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中米诺环素耐药性最高,其次为哌拉西林。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感染论著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

属于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

在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肠道等处均有此菌。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

此菌会引起术后伤口感染,也会引起褥疮、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病症,此外本菌导致的感染病灶会引起血行散播,甚至菌血症和败血症。

患者出现烧伤后感染铜绿色假单胞菌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造成死亡。

铜绿假单胞菌会引起组织感染,并且感染多发于医院内,在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均可发现。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

·医学检验·2012年12月第9卷第35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非发酵条件致病菌之一,常引起呼吸道、泌尿道、烧伤感染等多种疾病[1],也是ICU 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较社区分离株有较高的耐药性,常显示多重耐药[2]。

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 2008年1月~2011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患者64例,同一患者同一取材部位多次检测只计算首次分离株。

1.2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购自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陈名霞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 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菌株,以药敏分析系统微量稀释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 发生院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的64例患者的药物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4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显示对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21.9%,左氟沙星耐药率为25.0%;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耐药率较高: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烷砜、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均为100.0%,头孢噻肟为98.4%,头孢三嗪为90.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0.6%,丁胺卡那霉素为32.8%,妥布霉素为32.8%;对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情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00.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为4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29.7%;对单环内酰胺类代表性药物氨曲南的耐药率为45.3%;对青霉烯类代表性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2.8%。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性与控制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性与控制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性与控制对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尤其在水、土壤和人类体内。

它在医院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和创伤感染等。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其致病能力和传染性加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耐药机制,这使得它对抗一般的治疗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耐药机制:a.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产生: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降低这些抗生素的效力。

b. 药物外排泵: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外排泵机制,这些泵能将抗生素从菌体内排出,减少药物的浓度,降低了抗生素的疗效。

c. 生物膜形成: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形成生物膜,这种膜能够保护细菌免受抗生素的侵害,使得细菌更难被杀灭。

2. 控制对策为了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a.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医生应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b. 加强医疗设施的感染控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合理的手卫生、严格的消毒措施和单独隔离感染者,以减少传播风险。

此外,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c. 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由于传统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疗效下降,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对多重耐药菌株具有活性的药物。

此外,应鼓励研究开发新型抗菌剂,如噬菌体治疗和抗菌多肽等。

d. 促进多学科合作:耐药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

医生、微生物学家、药剂师、护士和病人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制定更有效的耐药性监测和防控策略。

e.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公众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感染预防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滥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铜绿假单胞菌 ; 诱导型 B 胺酶 ; 一内 抗生素 ; 耐药性
1 材 料 与 方 法
定、 哌拉西林 / 他唑 巴坦 、 妥布霉 素 、 哌拉西林 、 庆大霉素 、
氨 曲南 和头 孢 曲 松 。
11 菌种来 源 .
为 20 0 7年 1月 ~ 0 9年 1 我院住院 20 2
酶 抑 制 剂 克拉 维酸 所 分 解 。A C酶 属 于 I B mp 类 一内 酰胺
S n2 析软件的专家 系统 对待测 菌株 自动检 测诱导 型 i 2分 o
21 6 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 等 l . 2 0种抗生 素的药 敏试验 , 果见表 1 结 表 16 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1 2 0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
B一内酰胺 酶和对 l O种抗生素 的敏感性 。 结果 :2 6 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l O种抗 生素的敏感性高低依次为: 丁胺卡那 (O5 ) 8 .1亚 胺培南(42 ) 6 .2 环丙沙星 ( 1 2 头孢他定( 55 ) 6. ) 8 5 . 哌拉西林 / 9 他唑巴坦(4O ) 布霉 素(O0 哌拉西林 (o7 )4 . ) 5 .1妥 5 .) 4 .3 (o6 氨曲南 4 (78 ) 3.3 头孢曲松( 5 4 。6 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p一内酰胺 酶者 4 7株 , 6 .%, 1. ) 2 3 3 占 98 产诱 导型 p一内酰胺 酶株对 哌拉 西林 / 三唑巴坦 、 阿米卡星 、 头孢他啶 、 环丙沙星 、 妥布霉素等抗生 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诱导 型 B一内酰胺 酶株 。结论 : 在 临床用药时应避免 与铜绿假单胞菌产酶的强诱导剂类抗生素联合 , 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符合报道 , 在产诱导型 8一内酰胺 酶菌株中, 哌拉西林 / 他 唑 巴坦 、 头孢他 啶 、 哌拉西林 、 氨曲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
诱 导 型 B一内酰 胺 酶 的 出 现率 为 6 . 一8 . 2, 诱 导 43 % 61 1 %[ 产
4 微生物分析仪及其 N 3 鉴定板 ( 11 0型 C1 B 07—15 【】 3) , 1
性有所降低,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对广 谱 青 霉 素普 遍 耐 药 。另 外 铜绿 假 单 胞 菌 对 亚胺 培 南 的耐 药
率有增加趋势 。 注意 , 在临床用药时应避免与铜绿假单胞菌
产 酶 的强 诱 导 剂 类抗 生素 联 合 。
近年来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 故应对铜 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各类感染 ,尤其是 医院感染的治疗应结 合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生素。
参 考文 献
[] 1蓝海丽 , 孙伯 良l 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 检测诱导型 B一内酰 全 胺酶的』 临床应用 . 医院感染杂志 ,0 2 1 ( ) 15 16 中华 2 0 ,2 2 :5 — 5 .
降价 华 , 苏丹. 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B一内酰胺酶检测及其对
从表可 以看 出 6 6株铜绿假单胞 菌对 l 抗生素 的 2 O种
N 3 鉴 定 板 上 含 有 2 抗 生 素 的 不 同最 低 抑 菌 ( C) C1 0种 MI 浓 度。
型 B一内酰胺酶株对哌拉西林 , 他唑 巴坦 、 阿米卡星 、 头孢 他啶 、 环丙沙星 、 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 诱 导型 B一内酰胺酶株。
3 讨 论

1 药敏试验 采用 M C法。参照 Mi o cn Wa A a . 3 I c a l w y rS k 4 O型微生物分析仪按操 作说 明进行 ,仪器 自动分析报 出
单胞菌 6 6 , 2 株 其中痰液 中 5 4株 , 7 尿液 中 3 , 口分泌 7株 伤
物 8株 , 咽拭子 5 , 液 1 , 株 穿刺 株 血液 1 菌种鉴定参照 株。 “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全 进行 。 1 仪 器和 试剂 美 国 D D . 2 A E产 Mi oSa lA a c cn Wa w y r k
2 0种抗 生素 的耐 药 分 析 一中 国抗 生 素 杂 志 51, () /1 85 2
敏感性高低依次为 : 丁胺卡那 、 亚胺培南 、 环丙沙星 、 头孢他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0 0年 5月 上 第 2卷 第 9 期
Ma v 2 0 01
1 24・
J u n l f hi r d t n l i e e Me i i eI f r to o r a naT a i o a n s d c n n o ma in oC i Ch
患者送检 的血 、 、 、 尿 痰 脓及引 流液 等标本 中分离的铜绿假
22 铜绿假单胞 菌产诱导 型 8一内酰胺 酶检 出及耐药情 . 况 6 6株铜 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B 2 一内酰胺 酶者 4 7株 , 3
占 6 .% , 产 诱 导 型 B一内 酰胺 酶 者 19株 , 3 .% 。 98 不 8 占 0 2
酶, 其合成常与 B一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存在有关 , 铜绿假单 胞菌在正常情况下 , 只产生少量 A p m C酶 , 当有诱导作用 而
的 B一内酰胺 酶类 抗生素存 在 的来自件 下 , m C酶的产量 A p
可 以明显增加。 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 的敏感性最高 , 对 亚胺培南也有较高 的敏感性 ,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 的敏感
2 结 果
铜绿假单胞菌在 自然界 中广泛分布, 在正 常人 的皮肤 、 肠道 、 呼吸道等处都有本菌存在 。本菌作 为机会致病菌 , 是
医院 感 染 的 主 要病 原 菌 之 一 。铜 绿假 单 胞 菌 在 外 科 系统 的
符合 C S2 0 标 准的 V r L I0 6 e
感染 中检测率最高 , 其次为呼吸道 , 但此不排除院内革兰阴 性 杆 菌感 染 ,尤其 是 IU 铜 绿假 单 胞 菌对 多种 抗 生 素 耐 C 。 药 ,主要 与其外膜通透性下降和产生 I 型诱导型头孢菌素 酶 ( m C酶 ) B一内酰胺酶类抗 生素广泛耐 药 , 不为 A p 对 且
V0 . 1 2
No9 .
铜绿假单胞 茵感染及 多重 耐药性检测
王 秋霞 王 丽斌
( 连 市第 三 人 民医 院检 验 科 , 宁 大 辽
大 连 , 10 3 16 2 )
【 摘要】 目的 :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产诱 导型 B一 内酰胺 酶和其耐药性。 方法 : 采用美国 D D A E产 M c Sa Wa A a - O i o cn l w y 4 r k 型微 生物分析仪和其 N 3 鉴定 以及药敏板和符合 C S 标准的 V r i 分析软件,对 6 6 Cl LI eS n 2 o2 2 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
l 0种抗生 素 MI C浓度 ,药 敏结果 判定 符合 C S2 0 L I0 6年 “ C法药敏试验操作标准 ” MI 解释 MI C值大小。 以敏感 、 中 介、 耐药报告结果 。 应用铜绿假单胞菌( T C 75 ) 并 A C 2 8 3 进行 质控。 1 诱导 型 1 . 4 3内酰胺酶检测 3 1一内酰胺酶结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