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感 知 识

合集下载

院内感染知识应知应会

院内感染知识应知应会

院内感染知识应知应会1、快速手消注明开瓶日期,开瓶后有效期为一个月。

洗手液不能过期。

2、安尔碘消毒液注明开瓶日期,开瓶后使用有效期为3天。

大瓶碘伏开瓶后使用有效期为7天。

3、棉签袋注明开袋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4、处置室内的无菌纱布包和无菌棉球包打开以后,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盛装碘伏的无菌缸一周消毒两次;缸内配制的碘伏棉球有效期为24小时。

5、治疗巾使用有效期为4小时,潮湿或者污染应立即更换。

6、含氯消毒剂配制浓度要准确,一般物体表面消毒,如浸泡体温计、血压计、湿化瓶、止血带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mg/L或75%酒精溶液,浸泡时间为30min,冲净消毒液,备用。

7、擦拭桌子的抹布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备用。

8、擦拭地面的拖布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备用。

9、手术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10 、紫外线空气消毒时要在无人,门窗关闭情况下进行,被照射的物体表面要清洁。

灯管距离物体表面是1米。

照射时间为1小时,每日2次,照射后要及时记录紫外线登记本。

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是700小时,每周用7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一次,保证无灰尘。

11、科室内的拖布、扫把标注使用科室,清洁后悬挂。

12、病房和抢救室要定时开窗通风,并记录。

13、科室内相关的感染记录本、学习笔记,要记录及时全面。

14、每个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洗手程序和洗手指征。

15、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一定要遵守无菌技术规范,不得违反。

16 、病房医生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时24小时之内必须上报感染科。

不得漏报、迟报。

17、院内感染相关制度要熟悉。

18、各科室必须建立本科室的院内感染的相关制度本。

19、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上面不能贴纸,每天擦拭,保证无灰尘。

20、处置室和治疗室配备一次性外科口罩。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六篇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六篇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六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将器械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清除,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清洗时应使用专门的清洗剂和清洗设备,避免手工清洗。

2.干燥:清洗后的器械必须进行干燥,以避免细菌滋生。

可以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干燥,也可以使用干燥柜或者风干法进行干燥。

3.器械的检查与保养:在使用前需要对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完好无损。

使用后需要进行保养,保证器械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包装基本要求:在使用前必须将器械进行包装,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包装材料必须具备防水、防尘、防腐蚀等特性。

四)特殊感染处理1.感染的分类:2.特殊感染的处理措施:1.感染的分类:感染可以分为普通感染和特殊感染。

特殊感染包括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2.特殊感染的处理措施:特殊感染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治疗、使用特殊的药物治疗等。

在处理特殊感染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六篇内容,包括概念、职业暴露、器械的使用流程和特殊感染处理等方面。

在医疗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清洗是指除去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附着的污物及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为了有效地清洗操作过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①冲洗,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

②洗涤,使用清洗剂,乳化分解和分离器械表面污物。

③漂洗,用流动水冲去被清洗剂分散脱离的污染物和化学清洗剂残留,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保证器材洁净度。

④终末漂洗是最后一次清洗的步骤,应选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漂洗,可进一步提高器材洁净度。

干燥是指去除消毒后器械残留水的过程。

水是细菌滋生的基本条件,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应立即干燥处理,避免消毒后的器械二次污染,避免霉菌生长和生锈。

由于器械构造的复杂性,手工干燥处理难以保证干燥质量,因此提倡机械干燥方法。

院感应知应会

院感应知应会

院感知识应知应会一、医院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由(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专职人员, (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监控医生和护士) 组成的三级网络构成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是我院法定代表人黄黎峰院长。

院感科每季度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

二、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三、以下情况属于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属于医院感染。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浮现在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者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四、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 .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惟独细菌的定植,而没有炎症表现。

2 .由创伤或者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等。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 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苞症病毒、弓形体、水痘病毒或者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

4.患者原有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五、医院感染发生的危(wei)险因素有哪些?1.滥用抗生素。

2.多次侵袭性操作。

3 .医院环境的污染,包括医疗用具、器械、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

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病人、危重病人、慢性基础性病病人、应用免疫制剂、放射或者化疗患者。

六、何谓医院感染爆发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者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微生物学监测
通过对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培养、鉴 定等手段,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和分布情况。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明确各级医护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报告流程。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同 时,对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并在2小时内上报至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服。
护目镜
在可能接触到感染病人 的体液或分泌物时,应
佩戴护目镜。
隔离与防护效果评价
定期检测
01
定期对隔离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等进行检测
,以评估隔离与防护效果。
效果评价
02
根据检测结果,对隔离与防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
问题并进行改进。
培训与教育
0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
消毒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定期检测
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反馈与改进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消毒效果。
培训与宣传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宣传,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05
医院感染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隔离区域设置与要求
1 2
隔离病区设置
应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明确标识 。
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患者、老 年人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
03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方法与内容
临床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通过收集临床标本、观察临床征象、 调查患者接触史等方式,及时发现医 院感染病例。
通过对医院环境中的空气、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等进行采样和检测,评 估医院环境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门诊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门诊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门诊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一、概述门诊院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每天都接待着众多患者。

为了提高门诊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防控意识,本次感知识培训旨在加强门诊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感知识培训内容1. 院感知识基础1.1 院感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院感的定义并强调其对公共卫生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1.2 感染传播途径- 介绍感染传播的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3 常见感染病原体- 介绍门诊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并探讨其感染途径。

2. 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1 消毒与洗手- 详细介绍门诊消毒与洗手的原则和正确步骤,强调其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2.2 防护装备使用- 介绍门诊应该配备的各种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帽子等,并说明其正确使用方法。

2.3 医废管理- 强调门诊医废的分类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传播风险。

2.4 血液暴露事故防控- 介绍门诊应对血液暴露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括急救流程和相关应用知识。

2.5 环境清洁与消毒- 详细介绍门诊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3. 感染监测与报告3.1 感染监测指标和方法- 介绍门诊感染监测的指标和方法,包括监测指标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3.2 感染事件报告- 强调门诊对感染事件的及时报告和记录,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及时干预。

4. 培训案例分析与讨论- 提供实际发生的感染事件案例,让门诊人员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对院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1. 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探讨和实地演练等,以深化学员的理解和记忆。

2. 学习资源-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让学员进行深入学习和查阅。

同时,还可以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交流群,以便学员随时获取信息和答疑解惑。

3. 培训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可以采用小测验、讨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掌握程度和反馈意见。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手册1. 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为医源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诊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这些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并发症甚至死亡。

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包括:- 直接接触: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如握手、护理操作等。

- 空气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空气中悬浮微粒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病原体。

- 医疗器械:未经彻底清洗和消毒的医疗器械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

- 环境传播:病原体在医院环境中的传播,如污染的水、食品等。

3. 如何预防医院感染?(1)保持手卫生:频繁且正确地洗手,尤其在接触患者和医疗器械前后。

(2)正确使用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防护用具,根据病情分类使用。

(3)注意食品安全:医院食堂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严格控制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医护人员的建议,不滥用和乱用抗生素。

(5)消毒与清洁: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床铺、病房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与清洁。

(6)隔离措施: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

(7)教育宣传:加强医院感染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

4.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通常通过空气传播。

(2)尿路感染:常见于留置尿管或进行尿液采集的患者,主要由细菌引起。

(3)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术后并发症的一种,患者切口周围发生红肿、渗液等症状。

(4)血液感染:可能由导尿管、静脉导管等进入血液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

(5)消化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细菌引起,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5. 如何识别医院感染?患者应及时察觉医院感染的症状,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畏寒、红肿、排尿异常、伤口渗液、呕吐腹泻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医院感染知识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知识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1998年4月至5月 , 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 , 切口感染率达54.11%。原因 :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 , 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安徽宿州“ 眼球事件 ”
行消毒灭菌原则、作技术规范 , 正确 离技术是预防外源 、避免医院感染暴 提。
前 提严格执无菌操 应用隔 性感染 发的前
运用现代消毒隔离技术是降低医院感染发 生率的重要途径
重要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 、 根本
临床干预监测指导消毒 、 隔离
消毒隔离的重要地位
“零感 染 ”
最终目标
□ 接受消毒技术培训并掌握消毒知识□ 掌握医院消毒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 准□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使用的消毒产品监督检查□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控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12.1□ 《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 产品分类目录》 2002.7.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9.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
医院感控控制
医疗机构消毒和灭菌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 特别是医疗 机构对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 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的消毒灭菌方法按照卫生部《消 毒技术规范》等规范执行 , 新的方法按卫生部审批要 求执行□ 内镜的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执行□ 口腔诊疗器材的消毒灭菌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 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消毒供应中心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二部分: 清 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等执行□ 复用血液透析器消毒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执行 , 一次性的不允许重复使用。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知识(一)手卫生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部位;直接接触病人后。

医务人员下列情况下应手消毒: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二)医务人员医疗活动过程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而医务人员职业暴,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即为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锐器伤)的处理程序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急救处理1.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

如果是粘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院感50条应知应会相关知识

院感50条应知应会相关知识

院感50条应知应会相关知识1.什么叫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答: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答:(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某患者在住院第四天时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该患者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范文六篇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范文六篇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范文六篇第一篇: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为做好三级综合医院等级预评审工作,3月9日,感染控制科在外科楼会议大厅组织了全院医院感染监控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有77个医疗科室115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王鲜平主任做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对下一步三甲评审工作中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后进行了笔答考试。

通过培训,普及了医院感染知识,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卫生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在组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执行院内感染管理文件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做好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如有院内感染病例错报漏报者每发现一项扣1分;对监测不及时、配合不好,影响每月工作进度的扣1-3分。

◆医疗垃圾未分类收集、包装不符合要求、未与生活垃圾分开、记录与签字不齐全、保存不完整的,有一项缺陷扣1分。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未按程序要求执行的,发现漏报一例扣5分;报告时限、程序有缺陷的每项扣2分。

◆对入院前已确诊为传染病,收到非传染科病房,没有实行隔离,每人次扣5分;造成院内感染的将根据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因外伤或内科急性病住院,后又查出具有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给予单间隔离并做好防护。

◆科室对工作人员及新上岗人员,应有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一年不少于四次。

◆随机抽查医务人员3人对院感知识和知晓程度,1人不合格扣2分。

◆以上考核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及格,由保健科院内感染主管人员通过每月情况汇总考核,上报院财务科核算。

控制医院感染措施1、建立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的三级网络系统、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各科的监测员,明确各级监控监测系统的职责。

2、每年召开2-3次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医院感染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对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的监测和控制。

4、每月收集、分析、汇总医院感染病例资料、并按时上报院领导。

5、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反馈医院感染的各种信息。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100问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100问

一、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2001.1.2发布并实施1、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二类:①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②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的感染。

3.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⑴引起社会感染的新、老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可致暴发)、乙型肝炎病毒(血源感染)、 SARS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等,但它们并非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

⑵ 90%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机会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株,可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⑶免疫力低下病人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器官移植受体和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结核、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弓体虫感染等,多为内源性感染,也可发生外源性感染;后三者还可作为内源性潜在病原被激活的感染。

⑷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变迁如随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发生真菌二重感染;随免疫功能缺损的进展而发生病原体的改变。

如艾滋病病人中当CD4+细胞<200/mm3时易发生肺孢子菌感染;当CD4+细胞<150/mm3时易发生鸟分枝杆菌感染。

⑸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病原菌感染(复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部位混合感染并非少见。

4.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哪些?⑴常见病原菌:①共生菌:是健康人的正常菌丛,它们有预防病原微生物定植的重要作用,但当宿主免疫低下时有些共生菌能引起感染,如皮肤上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以引起血管内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3、工作中及时进行手清洁或手消毒。(快速 手消毒剂)
4、用过的针头帽绝对不可回套。
5、手术后送病人时应穿外出衣、鞋套。
感染管理小组
感染管理小组人员组成 职责
可回收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瓶、 输液袋、玻璃瓶、液体外包装袋、纸药 盒、纸壳外包装箱等。由服务中心统一 回收处理。
不可回收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器、输血器。用后由服务(保洁) 公司回收至垃圾暂存间称重、登记,统 一焚烧处理。
医院感染率应≤10%,医院感染漏报率应 ≤20%,Ⅰ级刀口感染率应≤0.5%
(四)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 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五)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 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 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06年9 月1日起施行,原2000年11月30日颁布的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 止。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一)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 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 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 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 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 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 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 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 出致病微生物。
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六步洗手法
见图
手的清洗方法,如下图所示:

2024版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

2024版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

2024/1/27
30
ICU多重耐药菌管理策略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上报多重耐药 菌感染病例。
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实施接触隔离,减 少交叉感染风险。
ABCD
2024/1/27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
10
其他途径传播感染
尿路感染
由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尿路感染,主 要通过接触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后触摸 口鼻眼等部位而感染。
医疗器械相关感染
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染,如 注射器、导管等。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由于手术操作或术后护理不 当导致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腹腔内 感染等。
2024/1/27
11
03
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碍细菌DNA复制而发 挥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18
合理用药原则与策略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药 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 无指征用药。
规范用药剂量和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规定用药,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 或过短。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30min;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 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用品佩戴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方法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正确佩戴口罩、 手套等,确保用品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院感应知应会知识(1)

院感应知应会知识(1)

院感应知应会知识(1)新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在医院多少时间感染的病⼈属于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没有明显潜伏期,规定病⼈⼊院48⼩时后获得得的感染的属于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2、什么是标准预防?答:认定病⼈⾎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迹污染或是否接触⾮完整的⽪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飞沫,空⽓隔离,标准预防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有效的措施。

3、发⽣医院感染病例时多少时间上报?答:住院病⼈发⽣医院感染,应由经管医⽣于24⼩时之内报告医院感染科,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4、何为医院感染暴发?答: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后⾯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图)5、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报告流程、时间?①、临床科室发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科室1⼩时内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核实流⾏或暴发→12报告院领导和当地卫计局和疾控中⼼→12⼩时内报遵义市卫计局→12⼩时内报省卫计委→经核实为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3⼈以上⼈⽣损害后果→24⼩时报国家卫计委;②、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时内报当地卫计局和疾控中⼼→2⼩时内报遵义市卫计局→2⼩时内报省卫计委→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时报国家卫计委。

6、感染相应指标:100张床位以内---医院感染率应低于7 %;⼀类切⼝部位感染率低于1% 100—500床位--医院感染率应低于8 %;⼀类切⼝部位感染率低于1.5% 500张以上床位--医院感染率应低于10 %;⼀类切⼝部位感染率低于1.5% 医院感染漏报率应低于感染的20%;抗⽣素合理应⽤,应⽤率尽量控制在50%以下。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2、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哪两类?(1)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问获得的感染。

5、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 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6、医院感染病例如何报告?(1)医院感染散发病例诊断后,应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在确诊后的24 小时内报告感染控制科。

(2)如果医院感染同时属于法定管理传染病的,还应进行传染病报告。

7、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3)空气传播8、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感知识一、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度。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0.0mmol/L。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除执行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外,还包括:(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7)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理员、卫生员,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的教育培训。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一、置管时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1、应当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洗手代替手卫生。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一、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妥善固定,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三、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5、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6、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8、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9、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0、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务人员和护工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2、使用留置导尿后发生感染的病人与非感染的病人隔离(不应共居一室或相邻床位)。

四、、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在院感科指导下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工作,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制定本科室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抓好科室一级质控,落实三级医院标准。

每季召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存在问题,院感质控考核反馈中提出的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及共性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持续改进院感工作质量。

指定专人现场做会议记录。

建立院感管理档案。

三、监督、检查、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对医院感染病例及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按照院感科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病例按要求登记、报告,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和医院感染暴发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并积极协助调查。

五、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有关规章制度和办法,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对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组织本科室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分析。

严格监督医务人员执行职业安全、手卫生、清洗、消毒、隔离、灭菌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切实做好护理员、卫生员、陪护、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六、定期对本科室重点区域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等进行微生物监测。

七、管理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临时存放、包装、登记和交接签字工作。

八、开展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参加院感科、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的院感培训。

九、带领本科室医务人员完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其它工作任务。

五、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职责一、负责本科室院感一级质控、三级医院晋升、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每季度组织召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研究本科室院感管理工作中相关问题,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

三、负责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诊断、治疗、登记、报告、防控管理工作。

四、督促医生对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组织本科室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分析。

五、定期对本科室重点区域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等进行微生物监测。

六、管理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临时存放、登记和交接签字。

七、严格监督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清洗、消毒、隔离、灭菌、职业安全及无菌操作技术。

八、负责本科室全体人员有关院感知识、技能培训,特别是职业暴露、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的培训和指导。

组织本科室人员参加医院举办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九、切实做好护理员、卫生员、陪护、探视者的卫生宣教管理和病房管理。

十、带领本科室医务人员完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其它工作任务。

十一、组长为科室院感质量第一责任人,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

六、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兼职监控医生职责一、在组长、副组长领导下,在院感科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感监测工作,发挥院感监测哨兵作用,成为科室与院感科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完成院感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完成每年一次的现患率调查工作。

三、经常了解本科室病人病情变化,做好目标监测,督促主管医生及时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院感病例报告,确诊后报告感染管理科。

四、发现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必须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积极协助院感专职监控人员调查感染发病原因,并采取防控措施。

五、监控医生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诊断核实,检查是否做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六、完成本科室院感目标监测及手卫生监管工作。

七、协助主任、护士长落实院感科院感质控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持续改进院感质量,协助院感科为临床科室服务。

八、积极参加院感科、科教科、医务科院感培训及院感网上学习(如大讲堂学习),成为科室院感培训与工作指导的骨干力量。

九、协助主任、护士长做好本科室院感一级质控、三级医院晋升及医院感染管理其他工作。

十、积极撰写论文,总结工作经验,参加院内外组织的有关学术交流活动。

七、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兼职监控护士职责一、在组长、副组长领导下,在院感科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感监测工作,发挥院感监测哨兵作用,成为科室与院感科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二、协助主任、护士长抓好本科室院感一级质控、三级医院晋升工作。

三、完成每年一次的现患率调查工作。

四、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如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灭菌物品,填写检验单,采样,送标本。

记录检验结果,规范粘贴检验单,存档备查。

对不合格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改进工作。

五、发现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必须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积极协助专职监控人员调查感染发生原因,并采取防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