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试卷1-1

合集下载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闻诊)-试卷1-1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闻诊)-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闻诊)-试卷1-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失音是指

【A】.发音困难

【B】.声音不清脆

【C】.完全不能发音(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声齐不响亮

本题思路:失音即是指完全不能发音。

2.“金实不鸣”的原因多为

【A】.邪气犯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津枯肺损

【C】.气虚无力

【D】.虚火灼金

本题思路:“金实不鸣”是指邪气犯肺而致肺气壅塞不宣,声门闭阻,故有声音嘶哑。

3.成年人的呼吸次数,正常值为

【A】.40次/分钟

【B】.16~20次/分钟(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25次/分钟

【D】.16次/分钟

本题思路:成年人的正常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钟。

4.呼吸微弱,短而声低,称为

【A】.上气

【B】.短气

【C】.气微

【D】.少气(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少气即是指呼吸微弱,气短而声低。

5.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A】.阳气回复(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新感外邪

【C】.阳气衰败

【D】.阳气亡失

本题思路:此为阳气回复之征。

6.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称为

【A】.谵语

【B】.郑声(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独语

【D】.错语

本题思路:郑声表现为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为精气大伤之征。

7.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质清色白,鼻塞不通,多为

【A】.外感风邪

【B】.外感燥邪

【C】.外感寒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外感湿邪

本题思路:咳声重浊,吐痰清稀色白,兼有鼻塞不通为感受寒邪。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

(分数:2.00)

A.脉沉迟而实

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

D.腹胀拒按

解析:解析:大纲内容,六经辨证要点太阳病证、阴明病证、少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考察点: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目较简单。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表现

(分数:2.00)

A.发热恶寒

B.头痛自汗

C.鼻鸣干呕

D.脉浮数√

解析:解析: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3.下列哪项不属于阳明病证的表现

(分数:2.00)

A.发热重恶寒轻√

B.大汗出

C.大渴引饮

D.苔黄脉洪大

解析:解析: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4.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或苔白腻,脉沉缓,此属

(分数:2.00)

A.少阴寒化证

B.太阴病证√

C.厥阴病证

D.中焦病证

解析:解析: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5.阳明病腑证的脉象可见

(分数:2.00)

A.洪数脉

B.浮脉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1 新起恶寒微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而润,脉浮紧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1年第23题)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暑邪夹湿表证

(D)风寒夹湿表征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虚假实所致腹胀满症特点的是( )(2011年第22题) (A)时有缓解

(B)按之不痛

(C)喜温喜按

(D)硬满拒按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虚实真假鉴别要点的是( )(2010年第22题)

(A)脉有力无力

(B)舌质的老嫩

(C)语声的高低

(D)怕冷的轻重

4 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数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0年第26题)

(A)风热表证

(B)风热犯肺证

(C)肺热炽盛证

(D)痰热壅肺证

5 下列关于表证与里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008年第22题)

(A)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

(C)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D)表证舌象变化不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

6 “至虚有盛候”是指( )(2005年第22题)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虚实转化

7 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表现( )(2003年第21题) (A)低热潮热

(B)两颧潮红

(C)无汗而自汗

(D)口燥咽干

(E)舌红少苔

8 实寒证的临床表现是( )(2001年第19题) (A)精神不振

(B)面色苍白

(C)舌质淡嫩

(D)大便溏薄

(E)小便清长

9 虚热证的临床表现有( )(2000年第22题) (A)精神不振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手太阴肺经和阳明大肠经交于

A.食指

B.足小趾

C.小指

D.足大趾

正确答案:A

解析:解析见下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2.手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交于

A.食指

B.无名指

C.小指

D.足大趾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3.手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交于

A.食指

B.无名指

C.小指

D.足大趾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4.足阳明胃经循行于

A.上肢后缘

B.下肢后缘

C.下肢中线

D.下肢前缘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5.少阳胆经循行于

A.上肢后缘

B.下肢后缘

C.下肢中线

D.下肢前缘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6.太阳膀胱经循行于

A.上肢后缘

B.下肢后缘

C.下肢中线

D.下肢前缘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7.奇经八脉中,调节阳经之气血,反映脑、髓、肾的机能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正确答案:C

解析:解析见下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8.奇经八脉中,被称为“血海”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9.奇经八脉中,交于目内眦、主左右之阴阳、司眼睑开合、司下肢运动的是

A.冲脉

B.任脉

C.阴、阳跷脉

D.阴、阳维脉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10.经八脉中,联络全身的阴阳经络的是

A.冲脉

B.任脉

C.阴、阳跷脉

D.阴、阳维脉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11.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在头面部相交于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新起恶寒微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而润,脉浮紧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1年第23题)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暑邪夹湿表证

D.风寒夹湿表征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八纲辨证的应用,属于应用型考题。寒邪袭表,寒性收引故头身疼痛而无汗,寒邪与卫气相争于体表,故有恶寒发热;寒不化水,津液未伤,故流涕、口不渴、萏白而润,脉浮紧也是风寒袭表的表现。故选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虚假实所致腹胀满症特点的是( )(2011年第22题)

A.时有缓解

B.按之不痛

C.喜温喜按

D.硬满拒按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虚实真假的临床表现,属于理解型考题。真虚假实病机多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其本质属虚,故腹部胀满而时有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可知并非实邪内积,而是脾虚不运所致。腹胀喜温喜按应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所致。故选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虚实真假鉴别要点的是( )(2010年第22题)

A.脉有力无力

B.舌质的老嫩

C.语声的高低

D.怕冷的轻重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虚实证的鉴别,属于理解型考题。虚实真假的鉴别包括:①脉象。②舌象。③言语发声的高亢与低弱。④病人体质的强弱。故选D。

4.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数者,所

属的证候是( )(2010年第26题)

A.风热表证

B.风热犯肺证

C.肺热炽盛证

D.痰热壅肺证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试卷1-1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试卷1-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述哪项是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的按诊方法

【A】.摸法(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叩法

【C】.触法

【D】.压法

本题思路:摸法是指医生用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与题干的描述一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2.下列不属按诊考察的内容是

【A】.局部的冷热

【B】.皮肤的润燥

【C】.局部的颜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是否有肿块

本题思路:按诊考察的是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所以【C】选项颜色排除,本题选【C 】。

3.下列不属按诊考察的内容是

【A】.脉象之浮沉迟数

【B】.大便之质地颜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肿块之软硬大小

【D】.疼痛喜按或拒按

本题思路:按诊考察的是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病情轻重等情况。颜色不在按诊的考查范围之内,所以【B】选项大便的颜色排除,本题选【B】。

4.张仲景作为鉴别疾病的重要依据是按

【A】.胁肋部

【B】.胸腹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胃院部

【D】.脐腹部

本题思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按诊的论述很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按胸腹部时,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最早的病案记录是下列哪本专著

(分数:2.00)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诊籍》√

D.《周礼》

解析:解析: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为最早的病案记录。

2.以下哪本论著对痈、疽、疮、疖诊断较为明确

(分数:2.00)

A.《刘涓子鬼遗方》√

B.《诸病源候论》

C.《诊籍》

D.《周礼》

解析:解析: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对痈、疽、疮、疖诊断已较为明确;《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和证候诊断的专著。

3.崔紫虚《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了多少种脉

(分数:2.00)

A.48科

B.12科

C.24科√

D.27种

解析:解析:崔紫虚《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了24种脉;李时珍《濒湖脉学》汇集诸家脉学,分27种脉。

4.《四诊抉微》,内容全面,四诊互参,其作者是

(分数:2.00)

A.陈修园

B.何梦瑶

C.张三锡

D.林之翰√

解析:解析: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内容全面,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5.《脉经》载脉多少种

(分数:2.00)

A.24利√

B.12种

C.48利

D.36种

解析:解析:《脉经》载脉24种。须分清载脉24种,27种,28种的书籍和作者。

6.“金元四大家”在诊断方面,注重辩脉重视四诊合参的医家是

(分数:2.00)

A.刘河间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从正

解析:解析:“金元四大家”在诊断方面,刘河间注重病机;李东垣注重辩脉,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主张从外知内,内外相参;张从正诊病则重视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1-含答案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1-含答案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患者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A.主色与客色B.善色与恶色 C. 常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E.主色与病色

2.舌青紫而肿胀,多为

A酒毒攻心B气血上壅 C 心脾热盛D气滞血瘀E热毒上攻

3.根据《灵枢·五色》面部分属,鼻称为

A.藩

B.明堂

C.庭

D. 蔽

E.阙

4.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A.气虚B.血虚 C. 气血两虚D.阳虚E.气阴两虚

;

5.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

A舌色浅深B舌质老嫩C舌苔厚薄D舌苔润燥E舌体胖瘦

6.下列属于“假神”的症状是。

A言语失伦B两颧潮红C反应迟钝D突然能食E表情淡漠

7.患者形体肥胖,面白少华,精神不振者多为

A.阳气不足B阴血不足C精气亏虚D津液不足E痰火内蕴

8.患者暴病,咯吐脓痰如米粥者,多为。

A.肺燥B.肺痿C肺痈D.肺痨 E. 肺热

9.患者出现瞳仁散大,多属。

A.肾精耗竭B动风先兆 C.津液亏耗D肝经风热E气血不足

[

10.下列诸项中,不属斑的特征之项是。

A.色红B.点大成片 C. 平摊皮下D.摸之碍手E.色紫

11.若满舌厚苔骤然退出,提示。

A.邪去正安B表邪入里 C.寒证化热D胃气暴绝E邪热伤津

12.根据《素问·刺热》面部各区分属脏腑的理论,“颏”部应属。

A.心B.肺C.脾D.肝E.肾

13.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

A.舌苔淡黄B舌苔深黄C舌苔焦黄D舌苔灰黄E舌苔黄腻

14.舌苔黄燥,主病为。

A.表热证

B.实热证

C.湿热证D.虚热证E.假热证

'

15.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试卷1-2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试卷1-2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试卷1-2

(总分:12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

D.标本兼治

疾病预防包括:(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

D.标本兼治

外邪侵袭人体,如果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具体应用。

3.正治是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

A.逆其证候性质,逆治√

B.顺其证候性质,顺治

C.逆其证候性质,顺治

D.逆其证候性质,逆治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4.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试卷1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试卷1 (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

)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A】.忧

【B】.思(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悲

【D】.恐

本题思路:《素问.举痛论》原文。

2.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不足(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正邪斗争

【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D】.阴阳失调

本题思路: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

3.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本题思路:【C】项为寒邪的特点。

4.下列哪项不是暑邪的致病特点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C】.暑多夹湿

【D】.暑热易生风动血(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D】项为火邪的致病特点。

5.七情首先影响

【A】.肝气

【B】.心神(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脾气

【D】.肺津

本题思路: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6.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属于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试卷1-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最早的病案记录是下列哪本专著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诊籍》√

D.《周礼》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为最早的病案记录。

2.以下哪本论著对痈、疽、疮、疖诊断较为明确

A.《刘涓子鬼遗方》√

B.《诸病源候论》

C.《诊籍》

D.《周礼》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对痈、疽、疮、疖诊断已较为明确;《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和证候诊断的专著。

3.崔紫虚《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了多少种脉

A.48科

B.12科

C.24科√

D.27种

崔紫虚《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了24种脉;李时珍《濒湖脉学》汇集诸家脉学,分27种脉。

4.《四诊抉微》,内容全面,四诊互参,其作者是

A.陈修园

B.何梦瑶

C.张三锡

D.林之翰√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内容全面,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5.《脉经》载脉多少种

A.24利√

B.12种

C.48利

D.36种

《脉经》载脉24种。须分清载脉24种,27种,28种的书籍和作者。

6.“金元四大家”在诊断方面,注重辩脉重视四诊合参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从正

“金元四大家”在诊断方面,刘河间注重病机;李东垣注重辩脉,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主张从外知内,内外相参;张从正诊病则重视鉴别诊断。

7.论舌第一部专著为

A.《察病指南》

B.《南阳活人书》

C.《点点金》√

D.《幼幼新书》

元朝敖氏《点点金》和《金镜录》论伤寒蛇阵,分十二图——乃论舌第一部专著。

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真脏脉的别名不包括

A.怪脉

B.斜飞脉

C.败脉

D.死脉E.绝脉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七情证候中,健忘,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为A.喜伤

B.怒伤

C.忧伤

D.思伤E.恐伤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是

A.胸闷气短

B.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C.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D.心悸怔忡,失眠多梦E.唇舌淡白,脉细数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鼻头色青,主

A.腹中痛

B.湿热

C.气虚

D.肺热E.水气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5.下列证候不属于表证的是

A.风寒束表

B.风热犯表

C.风湿遏表

D.风气内动E.暑湿袭表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6.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为

A.小便是否清长

B.有无少气懒言

C.有无神疲乏力

D.舌质是否淡嫩E.寒象是否明显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7.常见的寒热症状不包括

A.恶寒发热

B.但寒不热

C.但热不寒

D.寒热往来E.周身疼痛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8.少阴热化证的心烦、不寐是因

A.热扰胸膈

B.热扰心神

C.内有燥屎

D.肝阳上扰E.水亏火旺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9.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

A.少气

B.呃逆

C.夺气

D.噎气E.太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10.少阴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

A.心气不足

B.阴血不足

C.心肾虚衰

D.脾肾阳虚E.肺肾两虚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11.痰证是指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模拟试卷3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患者关节疼痛,沉重不移者,属于

A.行痹

B.着痹√

C.痛痹

D.热痹

行痹属于风邪致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肢体关节疼痛具有游走不定的特点;着痹属于湿邪致病,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故关节疼痛具有沉重不移的特点;痛痹属于寒邪致病,寒淫证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故关节表现为拘急冷痛;热痹属于火热之邪致病,为阳热之邪,关节疼痛并有发热感。

2.凉燥与温燥的共同点是

A.有汗

B.无汗

C.脉浮数

D.干咳少痰√

此题属于识记并理解类考题,考题具有一定难度,选项具有一定迷惑性。凉燥与温燥均属于燥邪致病,燥邪的临床变现为皮肤干燥甚或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除以上表现外,凉燥常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温燥常有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3.湿淫患者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属于

A.内湿

B.外湿√

C.湿伤关节

D.湿渍肌肤

湿淫证可表现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以肢体困重,酸痛为主,或见皮肤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病位在体表,是湿郁于肌表,阻滞经气所致;内湿以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稀等为主,病位在内脏,是湿邪阻滞气机,脾胃运化失调所致。湿淫患者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病位在体表,故属于外湿。

4.下列各项中与火热致病最不相关的是

A.吐血衄血

B.大便干结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因辩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新起恶寒微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而润,脉浮紧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1年第23题)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暑邪夹湿表证

D.风寒夹湿表征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八纲辨证的应用,属于应用型考题。寒邪袭表,寒性收引故头身疼痛而无汗,寒邪与卫气相争于体表,故有恶寒发热;寒不化水,津液未伤,故流涕、口不渴、萏白而润,脉浮紧也是风寒袭表的表现。故选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虚假实所致腹胀满症特点的是( )(2011年第22题)

A.时有缓解

B.按之不痛

C.喜温喜按

D.硬满拒按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虚实真假的临床表现,属于理解型考题。真虚假实病机多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其本质属虚,故腹部胀满而时有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可知并非实邪内积,而是脾虚不运所致。腹胀喜温喜按应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所致。故选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虚实真假鉴别要点的是( )(2010年第22题)

A.脉有力无力

B.舌质的老嫩

C.语声的高低

D.怕冷的轻重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虚实证的鉴别,属于理解型考题。虚实真假的鉴别包括:①脉象。②舌象。③言语发声的高亢与低弱。④病人体质的强弱。故选D。

4.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数者,所

属的证候是( )(2010年第26题)

A.风热表证

B.风热犯肺证

C.肺热炽盛证

D.痰热壅肺证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试卷1-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大肠液亏证的主症是

(分数:2.00)

A.口干咽燥

B.口臭头晕

C.便干难以排出√

D.舌红苔白干

解析:解析:大纲内容:脏腑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肠虚滑泻证的鉴别要点。考察点:大肠液亏证的临床表现:指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下列肝胆病中,哪项不出现眩晕症状

(分数:2.00)

A.胆郁痰扰

B.肝阳上亢

C.肝气郁结√

D.肝血虚

解析:解析:大纲内容脏腑辨证,肝胆病辨证要点肝气郁结、寒滞肝脉、肝胆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考察点: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肝郁气滞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临床表现情志表现:情志抑郁,善太息。气机郁滞、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痰凝血聚:或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冲任失调: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脉:舌苔薄白,脉弦。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密切。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肾虚的症状

(分数:2.00)

A.腰膝酸软

B.耳鸣耳聋

C.牙齿动摇

D.尿频急痛√

解析:解析:大纲内容脏腑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考察点:肾虚的临床表现。

4.患者,男,50岁。咳喘20余年,现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

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七情损伤,首先影响

A.精气

B.津气

C.心神

D.运化

正确答案:C

解析: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2.痰饮的致病特点为

A.阻滞气血运行

B.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C.影响血脉运行

D.影响新血生成

正确答案:A

解析:痰饮致病特点为:(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阻于经络、脏腑,妨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2)影响水液代谢:主要是影响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3)易于蒙蔽心神:痰蒙心窍或痰火扰神,出现头晕目眩,痴呆癫狂,神昏谵妄。(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并容易兼邪致病,病证繁。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

3.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A.易于蒙蔽心神

B.易于阻滞气机

C.影响血脉运行

D.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正确答案:A

解析:瘀血的致病特点为:(1)易于阻滞气机:血瘀必兼气滞,如外伤出血,局部气机郁滞,而见青紫、肿胀、疼痛等症。(2)影响血脉运行:如瘀阻心脉出现胸痹心痛;瘀阻脉道,可血逸脉外;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唇甲青紫,皮肤、舌面瘀斑,脉涩不畅。(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甲错,毛发不荣。(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

4.下列哪项对燥邪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B.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肺卫失宣,发为外燥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试卷1-1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患者关节疼痛,沉重不移者,属于

【A】.行痹

【B】.着痹(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痛痹

【D】.热痹

本题思路:行痹属于风邪致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肢体关节疼痛具有游走不定的特点;着痹属于湿邪致病,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故关节疼痛具有沉重不移的特点;痛痹属于寒邪致病,寒淫证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故关节表现为拘急冷痛;热痹属于火热之邪致病,为阳热之邪,关节疼痛并有发热感。

2.下列各项,不属于燥淫证的是

【A】.干咳少痰

【B】.咽喉疼痛

【C】.脉数有力(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大便干燥

本题思路:此题属于识记并理解类考题,考题具有一定难度。燥邪侵袭,易伤津液,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咽喉干燥疼痛,舌苔干燥,大便干燥,干咳少痰,脉象偏浮等,脉数有力是火热证的表现。

3.凉燥与温燥的共同点是

【A】.有汗

【B】.无汗

【C】.脉浮数

【D】.干咳少痰(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此题属于识记并理解类考题,考题具有一定难度,选项具有一定迷惑性。凉燥与温燥均属于燥邪治病,燥邪的临床变现为皮肤干燥甚或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除以上表现外,凉燥常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温燥常有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4.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

【A】.无汗出

【B】.有汗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大汗出

【D】.冷汗出

本题思路:此题可用排除法,风邪治病,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汗出;无汗为寒淫证的表现。大汗出见于火热证,冷汗见于亡阳证。

5.湿淫患者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属于

【A】.内湿

【B】.外湿(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湿伤关节

【D】.湿渍肌肤

本题思路:湿淫证可表现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以肢体困重,酸痛为主,或见皮肤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病位在体表,是湿郁于肌表,阻滞经气所致;内湿以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稀等为主,病位在内脏,是湿邪阻滞气机,脾胃运化失调所致。湿淫患者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病位在体表,故属于外湿。

6.患者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其病因是

【A】.湿邪

【B】.热邪

【C】.风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