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合集下载

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等式【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会计等式也叫做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是根据资产等于权益(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建立的,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企业产权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学习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各类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为了独立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每个企业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这些资金都是从一定的来源渠道取得的,并在经营活动中被具体运用,表现为不同的占用形态,资产的构成就表明企业所拥有的资金实际的占用形态,也就是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分布情况。

权益,这里的权益就是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示企业资金取得或形成的来源渠道,所以资产与权益是资金或者叫财产资源同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这种必然的相等关系就叫做资金的平衡关系。

这一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即为:资产=权益,那么权益又具体分为债权式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因此资产=债权式权益+所有者权益。

我们通常把债权式权益称作负债,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静态的财务状况,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生各种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中称为会计事项,这些经济业务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四种类型,但不论哪一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大家看教材二十九页至三十一页的举例,在三十页例举了某企业十二月三十一日资产部代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大家看资产负债表是分为左右两方,左方是资产,右方是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这就是根据会计等式建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方资产总额一共是343800元,其中各个项目如下,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材料,这属于流动资产,还包括长期资产、固定资产,这反映了资产的分布情况,这些资产的资金来源都是从一定的渠道取得的,主要就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大家看短期款、应付帐款、未交税金、长期借款,这是负债。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该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 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营 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 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含义 持续经营指企业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以 企业是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 2、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它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 而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 题提供了基础。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含义 会计分期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 为地划分为一定的等距的会计期间,分期结 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有了本期与非 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 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要求。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 与其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 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 在该会计期间内确定。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 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所谓历史成本就是 取得或购建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 金或其他等价物。
§3﹣2 会计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 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2、相关性/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 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 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7、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
当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 计负债或费用。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前提依次是什么? (2)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前提依次是什么? (2)

会计核算的前提依次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资金运动作为一般会计对象仍然是比较空泛的,具体落实到会计核算上,其反映和监督的范围多大,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人、费用、利润应采用什么计价基础,何时结算损益、算账、报账等等,这些就是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会计学习网小编提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一特定单位必须具有独立的资金、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应当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独资与合伙企业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

会计核算前提

会计核算前提

海尔集团
会计核算
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的规定
长虹集团
相互可比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以交易或事项 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 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经济实质
会计核算
经济业务
法律形式
融资租入固定 资产
6.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交易或事项。
2.相关性原则


(1)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 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则该项信息具有预 测价值。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结果,作出其认为的最佳 选择。因此,预测价值是构成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具有 影响决策者决策的作用。 (2)反馈价值。一项信息如果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 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即具有反馈价值。把过去决 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其与当初的预期 结果相比较,验证过去的决策是否正确,总结经验以防 止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
会计 主体
恒源公司
销售产品
江山公司
收到产品 支付货款
交付产品
收回货款
注意:以上交易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结果是不同的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是独立于财产所有者之 外的会计核算单位。独立核算与经济单位有关的经济业务,严 格排除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属于其他单位或所有者本人的收 支活动。
会计期间
1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2 3 4 5 6 7 8 9 10
会计年度
11
12
会计中期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注意: 这里的收入是指营业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 外收入作为另一要素“利润”的组成部分。
苏州大学商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
(五)费用
1、定义 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经济利益的流出。 2、内容
生产成本
注意: 期间费用 费用中也不包括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同样作为 “利润”的组成部分。如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罚款支 出等。
中级财务会计
苏州大学商学院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
1.面向外部的信息系统。 1.面向外部的信息系统。 2.主要提供过去已发生和完成的微观信息。 2.主要提供过去已发生和完成的微观信息。 3.受到公认会计原则规范。 3.受到公认会计原则规范。 4.有一套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财务数据 4.有一套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财务数据 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钩稽关系。
苏州大学商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
(四)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 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 营情况。 货币计量是以币值稳定为条件。
注意: 计帐本位币相关规定
苏州大学商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
二、一般原则(13项) 二、一般原则(13项)
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它体现着社会大生 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 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 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 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会计核算共有13项一般原则 我国会计核算共有13项一般原则
苏州大学商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 一般原则
一、基本前提 (4项) 又称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 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 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 算的基础条件。 包括:(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需要遵守,分别是货币计量、企业实体、会计时期、持续经营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原则。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货币计量是指会计记录和核算的对象必须是以货币来衡量的,即所有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计量。

这是因为货币作为衡量和比较经济业务的普遍媒介,能够方便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企业实体是会计核算的另一个基本前提。

企业实体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经济组织存在的事实和其独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会计核算应将企业与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被其他实体混淆。

第三,会计时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会计时期是指企业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常用的会计时期有年度和月度。

通过确定会计时期,能够便于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对比分析,并提供连续和可比的财务信息。

第四,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开展业务活动。

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企业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

如果企业发生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会计核算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会计核算还应遵守一般会计原则。

一般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一般会计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成本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核算主体一致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统一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能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

总之,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构成了会计核算规范的基础。

遵守这些前提和原则,能够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并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和决策。

第2章 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核算要求(新)

第2章 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核算要求(新)

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 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 过去、 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 者预测。 者预测。
明晰性(可理解性) 明晰性(可理解性)
• 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 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 用。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 计期间的划分,将连续经营的
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的、
持续经营(going-concern) 会计分期(accounting
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
period)
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方面的信息。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 • • • •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 购置时支付的 金额, 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公允价值计 量。 •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 实际收到的款项或 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合同金额, 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 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 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谨慎性
•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 费用。 费用。

会计核算四个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四个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四个基本前提图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会计学知识应当掌握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组成内容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由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理论性较强,初学会计者对这方面的内容往往很难建立起感性认识,对其重要意义也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解。

为使这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围绕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设计了一组图片,形象而直观的描述了四项基本前提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举例阐释了这些基本前提条件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1.会计主体基本前提(1)基本含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这个前提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2)图片设计意图会计主体基本前提是四个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基础,学习者只有对这个前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的去研究和理解其他三个前提。

如何采用一定的方式描述这个概念,使学习者很会入门呢?我们可以从其基本含义入手进行构思:会计主体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一定的经济组织。

凡是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管理活动的单位,大都需要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为此,用若干不同颜色的圆形表示会计所服务的一个一个的具体单位(见图1),即一个个会计主体,体现了我国会计主体(单位)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特点,既形象直观,又易于理解。

同时,用一个一个不同颜色的圆形表示会计主体,也可以表明各个会计主体在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上的独立性,寓意着会计核算活动是被限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的,会计管理活动是一种微观上的管理活动。

利用这张图示,学习者可以很快明确会计主体的基本概念。

那么,在会计核算上为什么要确立会计主体这个前提呢?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定义中所强调的“会计核算应当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含义呢?为了通俗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会计主体之间发生业务往来的简单实例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说明。

会计实习主要内容与进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习主要内容与进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会计实习主要内容与进程【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通过此次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想法结合起来,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了详细的认识,熟悉了会计核算工作对象,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对一定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会计核算,认识并掌握了会计账簿登记的基本原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我是在财务室实习的,财务部的人并不多,设有一名会计主管,一名出纳,还有一名小会计。

我的实习岗位是辅助会计,就是帮助该公司里的会计主管和小会计进行一些财务会计工作。

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为: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实习伊始,师傅给了一些公司的基本资料我看,目的是让我对公司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了解一些业务的基本流程。

还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

该公司的财务软件采用的是用友软件,当我知道这个信息时,我不禁暗喜,在学校时我们学的会计电算化采用的就是用友软件。

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

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在翻阅以往的凭证时没有仔细地看摘要栏,以至于后来师傅让我填写记账凭证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

不过,时间久了,我也慢慢熟练了,不懂的时候向师傅们询问。

我一闲下来就会翻阅一些以往的凭证与账簿,巩固与加深印象。

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
发】
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活动的空间、时间和计量单位等的标准所作的规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

一方面规定了本单位的会计主体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混同,另一方面规定了本单位的会计主体不能与投资者在单位以外的经济活动相混同。

在此应当特别注意,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以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为依据,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而会计主体以是否进行独立会计核算为确定依据。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的因素,使之对资产能够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和折旧,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

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构成进行科学分类而确立的会计核算项目,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具体单位的具体业务联系的纽带。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将企业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逐一地按系统要求描述给系统。

但我国在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现行会计准则却存在较多问题,如科目设置名称不妥当、科目内容不合理等。

现行具体会计科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会计科目上:
(一)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是两个典型的生产性企业成本类会计科目。

根据准则指南的规定,制造费用会计科目反映的是企业在产品生产中所发生的一些间接性的生产费用,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与产品生产有关但又无法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则指可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实际上,二者反映的均是一种资产在产品(或未完工产品)。

这两个会计科目虽然突出了企业生产产品的耗费,但在名称使用上却降低了对在产品这种资产的理解。

(二)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这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意在反映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耗费。

这一会计科目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科目本身的可理解性不够,其余额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二是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存在问题,费用化支出是一种费用,却列入了成本类科目中,资本化支出是一种资产,却以支出的方式列示。

如何设置固定资产的核算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如何设置固定资产的核算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如何设置固定资产的核算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为了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一般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处置等情况。

1、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固定资产科目一般分为三级,企业除了应设置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还应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

(1)固定资产总账科目。

固定资产总账科目总括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2)固定资产登记簿,即固定资产二级账。

固定资产二级账一般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账页,账内按照使用和保管单位开设专栏。

月末,应将固定资产登记簿与固定资产总账进行核算,各类固定资产登记簿的余额之和,应与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余额核对相符。

(3)固定资产明细账。

固定资产明细账即固定资产卡片账。

应按照每一项独立的固定资产设置,登记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开始使用时间、使用期间内的停用记录和大修理记录以及其他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纪录,并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使用、保管单位的顺序排列。

月末,应将固定资产卡片账与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核算,各类固定资产卡片账的原值合计数,应与该类固定资产登记簿余额核对相符。

2.累计折旧科目属于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 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2.意义 (1)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计量方法,为会计计量和会计记
录 的分类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普遍适用的手段.
在W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丰富、涉及的材料物资种 类繁多,而且各自才用的计量单位又不一样。比如说:实物方面的材料 物资的计量问题,就有计算体积的、计算面积的、计算重量的、计算长 度的等等。其计量单位也是千差万别,就有计算体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计算面积的平方公里公顷、亩等;计算容量的 有升、公升、厘升、毫升等;计算重量的单位有克、公斤、吨等;计算 长度的单位有海里、公里、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如此之多,我 们设想一下,如果不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而以实物作为计量单 位,那么会计上有没有办法去核算一个企业资产是多少。绝不可能把三 台机床与五辆运输车、八吨水泥千公升汽油、三亩地加起来算,为了使 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时,能够通过计算(加起来计算),汇总成财务信 息,就必须假设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把各种各样的财产物资都转化 为货币计量单位标示,假设每台机床价值20万元,每辆汽车15万元,每 吨水泥500元。那么会计上就把这资产汇总起来1654000元。由此可见, 只要我们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就可以非常好办、非常简单、而且也很实用。 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用它来计量一切有价物,不管是长的、 短的;轻的、重的;宽的、窄的;大的、小的等等都可以用货币计量。 这是其他任何计量单位,如实物单位、劳动量单位等都难以做到的)。
而止的经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要核算企业的 经济成果,编制会计报表,就只有等到企业最终结束其 全部经营活动时,才可以通过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 比,来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编制会计报表。向各方有关 人士提供会计信息。但是,实际上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假设某企业要持续经营20年后才最终结束其全部经营 活动,难道要等到20年后之后吗?不可能 . 因为,企业的 经营者、投资者、 债权人、 税务机关、金融机构 等 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哪些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非流动资产包括哪些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非流动资产包括哪些科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非流动资产的概述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

《企业会计制度》中与非流动资产暂估入帐有关的叙述:第二十七条、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

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一)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技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对于这种情况,实务中发票未到时企业财务人员多是做预付帐款核算,等发票到达时再入固定资产,这样的处理会造成少计提折旧。

第三十三条、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这种情况是对应需要安装建造的固定资产来说的。

文中提到办理竣工决算,好像专门指的是房屋建筑物,个人认为并不尽然。

对于各种机器设备等一样的适用。

第三十四条、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一)房屋和建筑物;(二)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三)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四)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作为调整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

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

非流动资产的核算非流动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一个概念,具有占用资金多、周转速度慢、变现能力差等特点。

会计核算的前提(精选5篇)

会计核算的前提(精选5篇)

会计核算的前提(精选5篇)会计核算的前提范文第1篇1、货币计量;2、连续经营;3、会计主体;4、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连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连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的前提范文第2篇摘要道路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道路管理的重要组织机构,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对我国道路事业的进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会计核算工作作为道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核心,加强当前道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促进我国道路事业的进展具有紧要的意义。

本文重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对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谈起,然后认真剖析了当前我国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新会计核算制度下道路事业单位加强其会计核算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道路事业单位新会计核算制度措施探究一、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对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一)对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的影响新会计核算制度的会计核算目标就是要实现道路事业单位的价值最大化,其中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中关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等实在准则,可以使道路事业单位充足披露并能客观的反映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对明确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具有紧要的引导意义。

(二)对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新会计核算制度在会计核算账户以及会计报表和部分会计处置流程上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重点变更,其中新加添的金融工具确认与测量以及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准则为实现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供给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对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影响新会计核算制度强调各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统一编制,这对当前道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缺乏科学的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编制不统一等一系列会计报表问题的解决供给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根据现代会计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 会计主体 ➢ 持续经营 ➢ 会计分期 ➢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 1.涵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这里所谓特 定的组织主要是指企业组织。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发生的 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 满足投资者决策的要求是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会计信息质 量的高低是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 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 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 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 容完整。
定的秘密准备。
8 .及时性(Timeliness)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 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从 而可以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 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各方面对会 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就要求企业要及 时收集、加工和传递会计信息。
及时性原则包括两个含义:
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会计核算必须首先迅速记录、反映 企业经济活动的初步信息;
其次要把这些初步信息及时加工,以便尽快输送出去,使 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根据这些信息迅速作出决策,以适应社 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如果企业要通过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费用,来人 为地调节利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是绝对不允 许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会计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从理论上讲,它是商业会计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要开展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工作,也就是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立场),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

明确会计主体就是要求会计人员明白,他所从事的会计工作是针对一个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他们必须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来开展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假设作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范围。

它要求企业会计核算时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括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企业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这样,通过界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才能正确反映企业主体的资产、负自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准确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提供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也正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才可能从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得到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