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50文言文整体阅读专练二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局部段落文意的理解、概括和信息筛选、分析能 力。文本答题区间相对集中,从内容来看,先介绍太平府、临江府的不同地理位 置,再讲两府不同的民风民情,最后提出不同的治理策略,可谓实事求是,因地 制宜,一心为民。项经立足太平府“民贫”的特点而采取“身抚循之”的宽缓的 为政之策,着眼临江府“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的特点而实行“立捕 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的严厉的施政之策,恩威各有侧重,显示了项经的为政 智慧和对百姓的关爱。
③移治临江。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 无休居。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节选自《槜李往哲列传》,有删改)
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 分析其原因。
答案:因为太平与临江两地有不同特点,所以策略不同。太平府是拱卫建康的 重要地点,百姓贫穷,不利于国家稳定,所以项经用宽政抚民;临江百姓不安定 是由于土寇肆虐,所以项经用严政击寇。宽严不同的背后,都是项经对百姓的爱 护。
前面,巡行学舍,督促生员勤学戒惰,读书人的风气因此完全改变了。
命题角度3 分析概括事理和事件的原因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 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 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 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 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
答案:①刚直耿介;②谨遵礼数;③重视德行;④恪尽职守。
【参考译文】
陈选字士贤,台州临海人。明英宗天顺庚辰年参加礼部的考试(会 试),丘文庄看到他的文章,说:“这是个古代的君子啊。”把它评 为第一。陈选被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罗一峰因为议论夺情起复一事 被贬谪,先生上奏章替他辩护。出京巡视江西,布政使和按察使穿着 便服进来拜见,先生说:“不对啊。臣子觐见国君,应该按照品级穿 好官服,(穿便装)把御史放在哪里呢?”还没有依法裁处,而贪官污 吏都闻风辞官。不久后担任南京提督学政,(选拔人才)全然以德行为 主。试卷上写着生员的姓名,不加以密封,说:“我都不信任自己 (指自己和考官),又凭什么被别人信任呢?”每次巡视属地留宿在学 宫中,生员们分房读书,夜里灯火晶亮,先生让人拿着两根蜡烛走在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师,一虏不 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一有隙之后,虽 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 还匈奴使者。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有删改) (1)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2)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 流传下来。(关键词:“石画”“所以”“脱”各1分,句意1分) (2)希望陛下在尚未发生祸乱和尚未爆发战争的时候稍微考虑治理的策略,从而遏制边境上就要萌生的灾祸!(关键 词:“唯”“少”“萌”各1分,句意1分) 【解题思路】 (1)石,大。“石画”指远大的谋略。“所以”指原因。“脱”指脱身。(2)“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少”是副词,稍微。“萌”指发生。 【参考译文】 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汉朝,请求明年到长安行五年一朝见天子之礼。这时哀帝正患病在身,因 而感到很为难,询问公卿,黄门郎扬雄上书规谏说:“我不敢追溯遥远的历史,谨以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以 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雄威,仍然不敢窥伺西河,而是修筑长城作为边界。等到汉朝兴起之初,以高祖的威力和英明, 三十万汉军仍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 人知道,也没有流传下来。孝武皇帝即位,设下马邑之权,想引诱匈奴主力深入,结果白白浪费钱财,使军队劳累,连 一个匈奴人都没看见,更何况单于本人呢!眼明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东西,耳聪的人能听到无声的音响,假如能事先防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编专题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课件(188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编专题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课件(188张)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板块一 A最新§、考试说明的要求《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本专题的考查要求为: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扩步糸统调音1.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IJ、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规律命题素材的选择:纵观2014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文言文选材在“课外”,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内”o而从分省命题以来,湖北卷文言文阅读命题素材力图另辟蹊径,很少选用出自正史的人物传记,其文体主要有文言小说、杂记、奏疏、家训家谱等。

第9章ir多糸统调咅板块二迭貢题®划(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德基传□[明侏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摘,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

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 “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

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 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明显不同。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 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的活用
类型
教材例句(解释加点词)
名词用 ①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 作动词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
基础落实二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
——文言文阅读的所有秘诀均在实词的落实
一、实词五大必备知识落实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 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一般说来,词的意义分为本义、引申义、比 喻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对于 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 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 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 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
.
名词用 作状语
③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
名词的意 ④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
.
动用法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以……为伴,以……为友 .
〖即练即悟〗
1.请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翻译文段。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 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想 ⑧生杀予夺
⑨夺席谈经
释义
强取为己有 耽误
强行改变
强求,争夺 胜过 猛然涌出 压倒,超过 剥夺 夺取
(5)伐
教材例句
教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材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谏太宗十思疏》 寻 ③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本 ④ 金伐鼓下榆关《燕歌行并序》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真题与教考衔接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真题与教考衔接 教学PPT课件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②〈助词〉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士, 能复饮乎?”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 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 有种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殽之战》:“师 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 几乎?”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谖客孟尝君》: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①〈介词〉相当于“于”。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 “在”、“由”等。《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师说》: “生乎吾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 风乎舞雩。”⒉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庖 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⒊介绍依凭的条件。 《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捕蛇者说》:“吾尝疑乎 是。”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 意义相同。 考察点:重要实词 逆,①〈动词〉迎;迎接。《国语·晋语》:“吕甥逆君于泰。” 【又】迎敌;迎战。《赤壁之战》:“将兵与操并力逆操。” ②〈动词〉预先;预料。《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我怀。” ③〈动词〉不服从;违背。《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 逆强秦之欢。” ④〈名词〉叛逆;骚乱者。《〈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 为逆。” 【逆旅】客舍;旅舍。 选D。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3)修禊:古代民俗,于___农__历__三__月__上__旬__的_“__巳__”__日__(_三__国__魏__以__后__始__固__定___ _为__三__月__初__三__)_(日期)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既望:过了望日后的XXX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 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农历每月的__X__X_X__日_为“朔”, _十__五__日__为“望”,十六日为“既望”,______最__后__一为日“晦”。 (5)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 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___斗_宿,就是 北斗七星,勺子状。__牛__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_当__他__夺__取__荆__州__,__攻__占__江__陵__,__顺__着__长__江__东__下__的__时__候__,__战__船__首__尾__相__ __接__长__达__千__里__,__旌__旗__遮__蔽__天__空__,__他__面__对__大__江__斟__酒__,__横__执__长__矛__吟__诗__,__本__来__ __是__一__代__的__英___雄__啊__,__可___如__今__又__在__哪___里__呢__?__(_得__分___点__:__“__方__”___,__当__;__ __“__下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攻__占__;__“__东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东__进__发__;__“__固__ __一__世__之__雄__也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固__”__,__本__来__;__“__而__今__安__在___哉__”__,__宾__语__前__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50文言文整体阅读专练(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50文言文整体阅读专练(二)
12/9/2021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 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门出诸免罪者争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 不顾有乘间言于帝曰:“诸王虽有罪,皆帝室近亲也,丞相虽尊, 人臣也,何悖慢如此!”帝良久曰:“汝等小人,岂知安童所为? 特辱之使改过耳。”三十年春正月,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当初,明昌年间,有司建议,从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到泰州, 开挖壕沟用来防备大军,有三万人服劳役,多年未完成。御史台说: “挖开的壕沟不久就被风沙填平,对防御侵略没有用,而只是白白 使百姓疲劳。”皇帝因为旱灾,问张万公导致旱灾的缘由。张万公 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 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
12/9/2021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 B 项 错误,“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重要政令。
12/9/2021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万公在担任长山县令时,有盗贼至城下,张万公登上城 墙用乡情说服他们,这些盗贼感动、悔悟全部都离去,由此这个县 的百姓都很信赖他。 B.张万公为官很有能力,当时的丞相认为以后能代替他担任 丞相的一定是张万公,任郎中期间,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 扬他是纯朴正直的人。 C.章宗即位后,国家北部边地多有警报,就下令发兵进攻, 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是不好的事情,后来皇帝下令百官讨论出兵的 事情,最终没有发兵。 D.张万公担任山东路安抚使时,因为山东连年大旱,加上蝗 灾,他担忧百姓会因为饥饿成为盗贼,就积极准备赈灾事宜,同时 也考虑杜绝盗贼问题。
12/9/2021
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 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 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基础落实四牢记文言句式五类型——文必相辅,气不孤申高考对本考点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在高考命题中,句式通常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

本考点将细致讲解各种句式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熟悉的例句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类型一判断句——分清类别,译成含有“是”的句子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见下表: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

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就是”。

〖即练即悟〗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刘备,天下枭雄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汝是大家子2.翻译下列句子。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译文:(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译文:(3)天下者,高祖天下。

译文:(4)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译文:(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译文:3.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之子也。

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之子也。

译文:(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译文:4.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阅读》课件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阅读》课件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①有标志性词语“于”“见(于)”“为
(所)”“受(于)”“被”等,比如“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①有标志性词语“于”“见(于)”“为
3.数学代入法
3.数学代入法 数学方法有时也是解决语文题的一个
好方法,其中代入在解决文言虚词方面就 有十分简捷的功效。所谓“代入法”就是 用其他词语代替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产 生了变化,则可以推断出其用法。
三、译准句式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判断句、被动句、省
二轮复习:文言阅读
命题规律
1.选文标准——浅易性。 2.选句标准——特殊性。 3.设题标准——稳定性。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估计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估计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估计词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天天练5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练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天天练5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练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天天练5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练二(含解析)不分版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练二(非连续性/传记)一、[XXXX·西安测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发奋作为无私奉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材料一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

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

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

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

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

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

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 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

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

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材料二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

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波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天天练36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天天练36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天天练36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含解析)不分版本文言文整体阅读(二)一、[XXXX·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后面的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假设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5 文言文阅读 2整体阅读 成竹在胸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5 文言文阅读 2整体阅读 成竹在胸课件
12/9/2021
【解析】选A。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道、 法、儒三家影响最为深远。
12/9/2021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 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 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 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 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一 高效读文的方法和步骤 一、高效读文的“5法” 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 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 容。 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 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12/9/2021
答案:(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 复杂混乱。”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 地。
12/9/2021
附【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
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 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 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 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 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 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题型二古代文化常识——课内课外结合,分类强化记忆古代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类型涉及更全面,识记和理解难度也在加大。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拓展知【必备知识图解】学在课内,练在课外古代文化常识在教材中明确了十大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

下面课内、课外结合,分点进行训练。

一、姓名、称谓1.【学在课内】解释下列出自课本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④吾不能早用子.( )⑤则虽欲长侍足下.. ( )⑥敢以烦执事..( )⑦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⑧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⑨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⑩贱妾..留空房( )2.【练在课外】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解说的正误。

①“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正妻为嫡母,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 )②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 )③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号”和“名”词义相近或相反,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 )④“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 )⑤庙号是指皇帝在位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也用这个庙号。

( )⑥上辈称呼下辈或者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无尊卑之说,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

( )⑦古人自称家人的时候经常带“家”或“舍”,其中“舍”是称呼家中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家”则是称呼家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少的人。

( )⑧“殿下”是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 )⑨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表示褒奖之意,称之为“谥”或“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二文言基本知识的系

题型四文言语句翻译——关注七处采分点,熟记答题六字诀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分值高,难度大,失分严重,是一轮复习需要扎实复习的重点之一。

通观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给定的评分标准,主要有三类赋分点:重点实词的翻译、重点虚词的翻译、句子大意。

此外,如果有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也是重要的翻译点。

翻译重在字字对译,赋分点逐一落实,准确到位。

【必备知识图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失分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往往只翻译文句的大意,而忽略试题的“采分点”。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突破“采分点”的方法。

一、七处采分点,译句要谨慎采分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重要实词、重要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

〖即练即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译句前请先找出三个关键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关键句式”,并作解释)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

勉幼孤贫,早励清节。

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

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

年十八,召为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

同时侪辈肃而敬之。

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每称有宰辅之量。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

勉居选官,彜伦有序。

既闲尺牍,兼善辞令,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

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

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故时人服其无私。

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

子孙才也,则自致辎;如不才,终为他有。

及卒,帝闻而流涕。

谥简肃公。

(选自《南史·徐勉传》)1.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关键句式:译文:2.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关键句式:译文:跟踪小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明昌间,有司建议,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 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御史台言:“所开旋为 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上因旱灾,问万公所由致。 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
泰和元年,连章请老,不许,迁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 明年,章再上。后致仕。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 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 句。解答本题,需要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比如第一处断句, 动词“言”的内容应该是“秋山之乐”,所以“言”后不能停顿, 排除 B、C。“辅政八年”的主语是张万公,故在“辅政”前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祠,为还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此表示内心 的感戴和钦敬之意。 B.尚书省,官署名,是魏晋至宋的最高政令机构,负责审核 政令。 C.盐引,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放的用以支领和运 销盐的凭证。 D.崇进,官阶名,金文散官共四十二阶,正一品有四阶,崇 进为第四阶。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幼聪悟,喜读书。登正隆二年 进士第,调新郑簿。以忧去。服阕,除费县簿。大定四年,为东京 辰渌盐副使,课增,迁长山令。时土寇未平,一旦至城下者几万人, 万公登陴谕以乡里亲旧意,众感悟相率而去,邑人赖之,为立生.祠.。 丞相尝谓曰:“后代我者必汝也。”俄授郎中,敷奏明敏,世宗嘉 之,谓侍臣曰:“张万公纯直人也。” 章宗即位,会北边屡有警,上命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击之。万 公言:“劳民非便。”诏百官议于尚.书.省.,遂罢兵。明昌二年,知 大兴府事。逾年,以母老乞就养,诏不许,赐告省亲。还,上问山 东、河北粟贵贱,今春苗稼,万公具以实对。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 B 项 错误,“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重要政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万公在担任长山县令时,有盗贼至城下,张万公登上城 墙用乡情说服他们,这些盗贼感动、悔悟全部都离去,由此这个县 的百姓都很信赖他。 B.张万公为官很有能力,当时的丞相认为以后能代替他担任 丞相的一定是张万公,任郎中期间,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 扬他是纯朴正直的人。 C.章宗即位后,国家北部边地多有警报,就下令发兵进攻, 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是不好的事情,后来皇帝下令百官讨论出兵的 事情,最终没有发兵。 D.张万公担任山东路安抚使时,因为山东连年大旱,加上蝗 灾,他担忧百姓会因为饥饿成为盗贼,就积极准备赈灾事宜,同时 也考虑杜绝盗贼问题。
六年,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镇赈济。时兵兴,国用不给,万公乃上言乞将盐.引.会山东行部给卖, 纳粟易换。又言督责有司禁戢盗贼之方,上皆从之。复乞致仕,许 之,加崇.进.,仍给平章政事俸之半。泰和七年,薨。命依宰臣故事, 赙葬。赠仪同三司,谥曰文贞。
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 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 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选自《金史·张万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 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B.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 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C.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 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D.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 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参考译文】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好读书。张万公 考中正隆二年的进士,调任新郑主簿。因亲丧而离任。服孝期满, 被授予费县主簿。大定四年,他任东京辰渌盐副使,在任时,盐税 有所增加,升为长山令。当时当地的土匪还没有被平定,一天早上 有几万人到城下(请求保护),张万公登上城上的矮墙用同乡亲旧的 情意告谕他们,众人感动醒悟共同离去,邑人信赖他,为他建立生 祠。丞相曾对他说:“以后取代我的一定是你。”不久被授予郎中, 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赏他,对侍臣说:“张万公是纯朴正 直的人。”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 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 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题中 A 项“有盗贼至城下,……信赖他”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百 姓们因为有土匪的缘故,都想进入城里接受保护,张万公站在城墙 上用同乡亲旧的情意告谕他们,于是大家散去,邑人信赖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 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张万公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 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关键点: “对”“劳”“罢”)
(2)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 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关键点:“杂”“典章”“裁正”)
解 析 : 此 题 翻 译 时 需 要 注 意 计 分 点 : (1) 关 键 点 : “对”“劳”“罢”;(2)关键点:“杂”“典章”“裁正”。文言 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 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