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7).doc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假设唐太宗要进行祭祀活动,这项工作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中央政府如何运转此活动程序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B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2、中国古代通过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汉武帝实行“推恩令”②元朝设行省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秦朝和唐朝统治者设立的监察机构分别是A、太尉、中书省B、刺史、谏院C、御史大夫、门下省D、御史大夫、谏院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
下列对其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不断完善中央集权B、中央不允许有地方行政体系存在C、削弱相权加强皇权D、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6、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D、明代的内阁官员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秦朝时皇帝制B、元朝行省制C、明朝内阁制D、清朝军机处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④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A、确立王位世袭制度B、创立郡县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开创科举制10、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紧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2.《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5.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 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反帝斗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8.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方式的推广D.郡县制【答案】A【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在宗法制下,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女子没有继承权,自然就会有男轻女观念,在小农经济下,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劳动强度大,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因此也会有重男轻女观念。
故应选A。
2、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下,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嫡长子,即③。
故应选C。
3、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答案】C【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根据宗法制,周天子为各诸侯的大宗,诸侯为小宗;在封地内,相对于内部诸侯则为大宗,以此类推。
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故应选C。
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国家一统,皇帝集权C.疆土辽阔,臣民众多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
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A.察举制B.科举制C.行省制D.郡县制2.《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为民,与民共享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3.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礼乐制4.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次要地位B.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比较贫瘠C.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5.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据此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充实中央禁军C.派遣文官担任知州D.设置通判6.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7.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君主专制加强B.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C.丞相在位时间较短D.中央统治力量加强8.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郡县制C.设立中朝D.设立行省9.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by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卷纸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by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答案】C【KS5U解析】考点:商朝的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王是人,也是神”等信息点,反映出商朝政权充满着神权色彩,特别是商王通过神权来强化王权。
所以答案选C。
2.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答案】A【KS5U解析】考点:郡县制。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B项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王对周王所尽的义务;C项也体现了分封制;D项中“齐”、“鲁”是西周分封的两个诸侯国。
所以答案选A。
3.一般认为,唐朝以前,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实行“诸应分田者及财务,兄弟均分”。
明清更是规定:在分配遗产时,“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解体B.庶子与嫡子关系逐渐趋于平等C.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D.妻妾地位逐渐处于平等的地位【答案】B【KS5U解析】考点:宗法制度。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说明: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越)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I卷(选择越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答案】B【KS5U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材料“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由此形成的是天子是君主,诸侯是臣民的等级制度。
分析选项,A 强调的是世世代代的继承;C也是一种继承关系,主要是嫡长子继承制;D时间不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项。
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与山东相关的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答案】A【KS5U解析】考查郡县制。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图反映的是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右图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
两者相比,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秦朝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故应选A。
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制度B.浓厚的宗族色彩C.皇帝非常勤政D.权力高度集中【答案】D【KS5U解析】考查皇帝制度。
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能说明秦代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说法错误。
故应选D。
4."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7)一、最佳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2.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3.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制度。
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4.《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浓厚的神权色彩 D.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5.秦朝建立前夕,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反映出《吕氏春秋》()A.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反映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6.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地方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7.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主要指()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提升了皇权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9.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 )A.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 “立嫡以长不以贤”D. “举孝廉,父别居”1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11.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12.《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A.宰相专权B.强干弱枝C.地方困弱D.过度分权13. 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4.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国家的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5.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
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该辩证评价科举考试16.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 )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17.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18.王斯德《大学世界史》中说,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这种“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①从小国分立走向中央集权②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③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④城邦居民享有充分的民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19.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
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
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20.下列图示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监督保障等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21.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 )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C.公民政治的公开D.崇尚运动的风尚22.在古代雅典:①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②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③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限制。
这些规定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法律至上B. 主权在民C. 公民意识D. 权力制约23.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24.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25.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B. 罗马深刻受到希腊文明形态影响C.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 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26.《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制定( )A. 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C. 使法律的不确定性被减少D.提高了平民的社会权力27.古罗马的法院基本上都树立着正义女神的雕像。
她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那么,她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排除一切干扰进从民众意愿C.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D.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28.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指出,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创造者。
罗马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
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一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
材料反映出 ( )A.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 B.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C.希腊人偏重于民主政治 D.希腊民主政治弊端较多29.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
他描述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德意志王朝战争30.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
”这一事件说明 (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C.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D.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31.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美国人逐渐得出了一个共识:如果不对政府动一次大手术,各州的联合就难以持久。
为此,他们 ( )A.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国家独立B.发动独立战争,建立邦联C.制定《联邦宪法》,成立联邦政府D.进行南北战争,结束分裂32.下列人物中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是( )3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3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36.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