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职教育作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更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高职教育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现状分析1.学生需求多元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更青睐于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新媒体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学习。
2.传统教学模式滞后: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种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已经逐渐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新媒体环境下,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子书籍等形式进行学习和教学,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课堂互动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足够的互动和参与。
新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多互动的方式,例如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进行互动式教学。
2.拓展学习渠道,推动课外拓展:新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例如通过网络课程、MOOC等平台进行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新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多媒体手段,例如PPT、视频等,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4.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建立高职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5.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新媒体环境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丰富实践教学手段,例如利用VR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实践操作等。
1.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师资培训:教师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需要加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师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团组织助力思政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团组织助力思政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2T01:49:51.85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6期作者:靳蕊卉[导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B站、快手、微博、抖音等网络新媒体信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
靳蕊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B站、快手、微博、抖音等网络新媒体信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
高校团组织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特点探寻团组织活力,深化组织建设和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团组织思政育人创新路径新时代赋予新青年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强调“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指出,“共青团要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发挥好团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至关重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时代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网络获取信息,甚至通过这一高效的传播途径和平台获得发言权,形成自媒体。
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让一切趋于链接,网络已渗透到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方方面面。
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着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也呈现出零零后独特的新特点。
1.价值追求个性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加之网络时代青年学生独立、开放、求知欲强等特点,价值追求重现出多远个性的倾向。
2.技能提升便捷智能化。
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可以更快捷更灵活地获取知识,娱乐生活也更智能,普遍呈现出早熟、碎片化知识面广等特点,传统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渐淡化。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摘要】本研究针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现状和影响,提出创新举措和有效路径。
新媒体传播特点影响深远,共青团应针对其特点调整工作策略,提升引领效果。
研究指出,创新引领工作对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最后结论强调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研究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为高校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现状分析、传播特点、创新举措、有效路径、提升工作水平、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时代,高校共青团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式微,新媒体成为了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效果,成为了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的日益增多,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也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在信息泛滥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创新。
对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进行研究,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共青团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泛性大大提升,高校共青团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工具,更好地传播党的政策和理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
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也不能脱离新媒体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媒体工具的广泛应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往往以纸质教材为主导,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时难免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学习效果不明显。
而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为高职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多媒体、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是刻不容缓的。
深入分析当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融合新媒体元素的高职语文教育体系,对于提升高职语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探讨新媒体技术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发掘其优势和实践可能;3、提出创新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更符合学生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4、构建融合新媒体元素的高职语文教育体系,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
通过研究,旨在为高职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1.3 研究意义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地开展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创新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创新的教学模式,并构建融合新媒体元素的教育体系,从而完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媒体时代下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研究
1新 媒体 解析
新媒 体是指以数字 、 网络 、 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 依托的新媒介, 它 以其数字化 、 交互性 、 高技术支持等构筑 了 个全球性 、 开放性 、 全方位 的信息空 间, 它给思想政治教育 带来机遇 的同时, 也给我们的教育环境 、 教育 者和大学生 的 价值观带来 了挑战 。新媒体的应用 已深入人们的学 习、 工作 和生活 中,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信息传播过程 中的主体 、 客 体、 传播 内容 、 传播形 式以及所传播 信息的速度 、 数 量乃至 传播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捷 、 自主 、 互动 的传播 特点使得几乎全部的社会组 织 、个人都能够通过新媒体最 大 限度地获得信息和展示 自我 。高职院校学生作 为具有较 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 对于新媒体 的接受与传播 都非 常普 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 , “ 新媒体与高职 院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成为热点 。 2 0 0 0年开始出现一批新 媒体 与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研究的论文及著作 ,主要研究 网络 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关系 、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 的影 响及 对策。 2 0 0 4年后 , “ 新媒体” 概念开始渗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t e c t i v e ma na g e me n t p l a t t o r m, e x pa n d ma na g e me nt s p a c e ,a n d
中来 。 2 0 0 8 -2 0 0 9年问 , 以“ 新媒体” 为关键词的高职 院校思 想政治研 究论 文大量 出现 。从“ 网络” 到“ 新媒体 ” 的概念跨 越, 拓展 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 内涵 , 也明确了高 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 战与机遇。
摘 要 高 职 院 校 的新 媒 体 学 生 管理 工作 要 重 视搭 建 有 效 的 管理 平 台 ,拓 展 管理 空 间 ,建 立平 等 互助 的 管理 工 作 氛 围, 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的全 面创新。本文分析 了新 媒体 概念 , 总结 了高 职 院 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现 状 , 提 出了 新媒 体 时代 高 职 学 校 学 生工 作 模 式 的 创新 对 策 。 关键 词 高 职 院 校 新媒 体 学生 工作 模 式 创 新
新媒体与学生工作创新
一、什么是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三、学生工作创新的基础 四、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五、如何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工作创新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 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 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 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 态。 “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 “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 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如
1.在进行工作创新前,先得熟练掌握运用新媒体,了解其 特性,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一些新特性,如交互性,让其作用 最大化。 3.要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及时迅速的发现新兴媒介,并 运用新媒介。
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
一、飞信 在高校里面运用最广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 老师与学生,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不可或缺的 重要媒介,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如进行多人飞信语 聊,在这过程中确定班级或集体的一些重要决定。
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 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 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 形式,比如电子报纸。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 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 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 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 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 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 流的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1.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 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 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 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 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 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 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 生产者。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摘要:近年来,由于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校学生工作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其网络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日常学生工作的实效。
因此,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工作中高效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将从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以及工作创新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创新引言辅导员职业生涯历来属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范畴,但由于辅导员的政治属性原因,大多数辅导员相关研究多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比如,彭庆红、耿品认为“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前提下,强调辅导员的政治属性必须毫不动摇,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辅导员岗位职责的丰富性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性。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如碎片化、即时化和专业化等。
这就需要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进行深入研究,以求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新媒体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优势1.1有助于传播正向信息大学生运用新媒体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拓宽了信息收获的渠道,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可以向学生传播一些正向信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要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支撑,辅导员可以从丰富的媒体资源中选取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内容,可以及时筛选出那些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正向引导的信息,防止学生被一些腐朽和邪恶思想影响。
部分大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对待很多问题缺乏分析和思考能力,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袭,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的同时,要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宣扬国家政策,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正确引导,杜绝学生不当言论等,避免不良思想影响大学生。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宜良县共青团工作为考察对象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 工作模式的创新研
究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 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 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 作模式的创新成果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 作模式的创新思路
团员参与方式改变:新媒体使得团员参与更加方便灵活,但也需要加强团员的引导和管理。
工作效果评价方式改变:新媒体使得共青团工作的效果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但也需要 加强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宜良县共青团工作现状分析
团员数量:宜良县共青团团员数量逐年增加,但团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工作模式:宜良县共青团工作模式主要以线下活动为主,线上活动为辅 挑战:新媒体时代,团员对线上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线上活动组织难度较大 创新:宜良县共青团正在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工作模式的创新,如线上活动、网络宣传等
的应用
提供资金支持, 用于新媒体平 台的建设和运
营
加强监管,确 保新媒体在共 青团工作中的
合法合规
开展培训,提 高共青团工作 者对新媒体的 认识和应用能
力
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
建立新媒体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制定新媒体工作流程,确保高效运作 加强新媒体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建立新媒体工作评价体系,激励员工创新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 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活动策划,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加强团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和案例分析。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并展望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发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进步和提升,为高校在新媒体时代中更好地展示自身形象和吸引更多优秀师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影响,存在问题,创新策略,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宣传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高校作为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教育机构,其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限于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成就,更是要传递正能量、引导舆论、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校的发展和声誉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适合高校宣传工作的创新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推动高校在新时代的转型和发展。
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有必要对其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1.2 研究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计划5篇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计划5篇学生会新媒体工作计划1目前,新媒体工作受到了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学生联合会的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也将是浙江理工大学学生会宣传部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学生会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迎合广大同学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护法权益的目的。
1、大力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
在当前覆盖全校60%的同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覆盖率,争取在未来一年中达到90%以上。
为了加强平台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吸引同学们的关注,可以开展更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线上活动。
例如在微信平台举办“浙理男神女神”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踊跃展示自己与身边同学的青春魅力,以国旗队与礼仪队的同学为模范,一方面为同学们科普礼貌礼仪的知识,另一方面向同学们传递积极的审美情趣,传递阳光正能量。
2、发掘新媒体平台信息收集的能力。
可以通过在微信与上开展调研收集信息,调研课题可为“对学生会活动的普及程度与满意评分的调查”、“你期待的学生会的活动与服务”、“希望能在浙理遇见谁”等,为学生会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信息。
实施可以通过设置幸运抽奖等方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奖品可以是学生会活动套票,或者萧敬腾签名纪念品等有吸引力且便于实行的奖项。
3、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平台推送消息质量。
图文编辑做到既突出内容,又注重形式创新。
针对微信等平台推送内容阅读人次所占总关注者比例偏低这一现状,第一,根据广大同学所熟悉的语言环境与社会时事热词,使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撰写推送文字,利于同学们产生共鸣,更加“接地气”;第二,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多的以读者的角度来思考,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与同学们互动与交流,做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第三,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提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了解媒体发展趋势,敢于尝试不同的技术与形式,给受众更好的阅读体验。
4、加强与校社团联合会的合作。
浅析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模式
在宣传学院特色, 为深入开展团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以我院学生会工作模式为例 ,我院学生会划分为常规工
作组 和特色 工作 组 ,分别 由主席 团成员 领导 工作 的分 工 和开
完善学 生会 制度建设 是高校 学生会 工作 的基础 制度 建设 是高校学 生会 组织 的前提 ,任何 工作 和活 动 的 开展都要在规范的标准下有序的开展 ,所以制定完善的学生 会成员考核制度势在必行。笔者所在学院结合校团委制定的
学生会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成环节 , 扮演着 学校与学生交流的重要角色 , 是以“ 自我教育 、 自我管理 、 自我 服务” 为宗 旨的群众性组织 , 是全体学生权益和意见的忠实代 表, 也是组织团结广大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 增进彼此交流 和连接学 校 、 社会 与学生 的核心 桥梁 , 是 以创建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气氛, 活跃校园生活为目标, 服务同学为己任的组织。 因此积 极探索学生会组织的发展新模式是高校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学生会是 各大 高校重要 的部 门 , 在校党 委 、 团 委的领 导和 指导下 , 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 八大报告对干部提高了要求 ,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干部队伍 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 路。 总结过去 , 优 良的学生会队伍对于高校 团学工作的开展具 有积 极作用 , 如何 更加有 效地 管理学 生会 , 有 效地 发挥学 生会
一
、
规章制度,根据学院实际情况 ,制定出我院 《 学生会工作条 例》 、 《 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制度的建设 旨在保证学生会工作
正常顺 利地 开展 , 加强学 生会 的 内部 管理 , 提 高学 生会干 部 的 思想 素质和工 作能力 、强化 学生会 组织 建设 ,实施 并严 格执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现状以及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
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挑战。
从积极影响方面来看,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宣传推广等新途径和方式。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及时发布学校活动、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南等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拓展社交圈子、获取社会信息等。
然而,新媒体也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一方面,虚假信息、谣言、低俗内容等泛滥,会混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在线时间长、手机控制度差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学业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高校学生工作是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高校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方向的转变,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高校学生工作与学业分离现象严重。
一些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过于独立,缺乏与教学部门、学术部门等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导致学生工作与学业分离,无法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促进学业发展。
其次,缺少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变革,一些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服务学生。
第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一些学校的学生工作以推广口号、宣传政策等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对策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高校学生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探索新途径和方法,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和管理,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提高信息质量,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工作与学业的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新媒体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作为团员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在高校承担着引领青年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职责。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当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的引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引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
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引领工作模式,提升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效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从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新媒体下的共青团工作特点和创新实践案例,为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也将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为未来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创新方式和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现有的情况,了解高校共青团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发展。
通过对创新实践案例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寻找到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期为高校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共青团组织提供可行的创新路径和策略,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1.3 意义和价值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组织的重要一员,在新媒体时代承担着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传播平台,使其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新媒体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与应用,展示了新媒体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职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推动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影响、问题、方向、案例分析、实践、应用、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媒体技术迅速崛起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职教学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正在逐渐意识到新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获取便捷等特点,为高职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空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显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模式陈旧等。
探索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高职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本文旨在从新媒体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提升高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探讨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寻求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与应用,进一步完善高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这样的研究旨在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学水平,为适应新时代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也在发生转变。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常见于美术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中,包括平面设计、UI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
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
一、建构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而言,设计类专业旨在培养实践型人才。
因此,在教学改革当中,我们需要建构更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需要在教室里完成设计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导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元素,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走出校园,进入真实的设计项目中。
二、建立跨学科的设计教育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下,设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网络、媒体、社交等领域也渐渐走向设计化。
因此,建立跨学科的设计教育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
建立跨学科教学平台,除了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创新以外,还可以让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更加紧密,提高学生们对行业的认知度和市场的了解程度。
三、引入最新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在新媒体时代下,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学生们在未来需要应对的行业也将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最新的技术设备和软件。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设计专业教学应该引入最新的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状态。
四、组织行业交流互动各行各业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设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通过组织行业交流互动的方式,加强学院和行业之间的联系。
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邀请著名的业界大咖来学校演讲,也可以让在校学生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设计项目,并与真正的设计团队进行互动。
五、加强艺术思维的融入设计类专业对于艺术思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教学改革当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艺术思维的融入。
工作设想大学生部门新媒体
工作设想大学生部门新媒体在现代社会,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对于大学生组成的部门来说,如何利用新媒体拓展影响力,对外传播正面声音,是一项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部门需要了解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对象。
只有明确自己的特点,才能在新媒体平台上切入目标用户。
比如,如果是校园社团,就要注重与大学生的互动,传播校内活动和校园文化;如果是公益组织,就要突出公益慈善等社会价值观,让更多人关注、支持自己的事业。
其次,大学生部门需要熟悉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并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
比如,在等社交平台上,宣传校园活动和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在微博等信息流平台上,通过有趣、有深度的文章传播社会正能量,则更容易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
第三,大学生部门需要注重更新和互动。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敏感性远高于传统媒体,因此,大学生部门应该时刻关注并传达新鲜的、有价值的信息,以此吸引更多的粉丝。
同时,在用户评论、互动中积极回应关注者的疑问,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发挥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在新媒体平台上扩大我们的影响力非常困难,但作为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部门,我们有足够的创造力和热情,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团队。
只要我们合理规划,准确执行,在新媒体平台上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我们可以期待一个繁荣、充满活力的新媒体环境,我们可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先行者,我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好的发展机遇。
让我们一起为大学生部的新媒体工作而努力吧!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部门在企业宣传中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部门的作用,大学生部门需要在新媒体方面做出更有想法的贡献。
首先,大学生部要注意在新媒体上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部门的形象和活动。
可以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开展话题讨论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该系。
其次,大学生部门需要加强对校内外大学生的宣传力度。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 因材施教 ” 、 “ 有教 无类 ” 正是体现 了这一思想。新媒体的产 生不 是大学思想政 治教育 的洪水猛兽 , 即便是 , 他也可 以在“ 规则 的笼 子” 里安全 的存在 , 关键在于充分尊重 和认 可不同 的发展途径 和 理念 , 允许 表达 的同时积极 引导 。不 是教导学 生拥有 统一 的思 想, 而是引导其树立起共 同的信念 , 积极做好 理 , 逐步丰富育人 内容
特点 , 丰富家庭 、 学校 、 社会 三位一体 的教育方式 , 还要加入 网络 教育和 自我教育 , 来适应新媒 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 的多元性 、 自
主性发展的特点 , 适应新情况对教 育内容做 出相应的调整。 1 . 3 新媒体 的产生增强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自主性和实效性 新媒体本身 具有的信息选择 的 自主性 , 信息传播 的时效性 , 使得思想政 治教 育的主客体之 间在利用 这种媒介进行沟通交 流 的过程 中也 同时具备 了这一显著特 点。新媒体环境下 的思想政 治教育要求从以往的“ 教导型” 向“ 引导性 ” 转变 , 大学生通过网络 获得资讯 的机会越大 , 选择的空 间越大 , 形成价值观 的可控性 越 低, 这 就要求加强引导 、 带领 、 示范的作用 , 把握成长的心理规律 , 有针对性地做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影 响因素分析 2 . 1 新媒体 的虚拟性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和人格 障碍 虚拟性 的特点表现在 匿名性 、 隐藏性 , 对于心理 尚未 发展 成
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
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探究3. 青年志愿者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模式探索5.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6. 社会关爱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实践策略研究7.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融合的路径研究8.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9. 城市更新中居民参与式规划的研究与实践10.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12. 灾害预防与救援中社会工作的作用研究13. 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研究14. 社会主旋律电影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研究15. 新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路径研究16. 大城市郊区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研究17. 社会工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作用研究1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策略研究19. 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20.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21. 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与实践22. 研究生支教团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影响研究23. 残疾人权益保障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4. 社会工作在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中的作用研究2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策略研究26. 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7.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区支持体系研究28. 社会工作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实践29. 社会工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30. 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居民自治关系研究31. 社会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研究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策略研究33.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实践研究34. 老年人精神关爱与社区支持网络构建研究35. 社会工作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研究3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策略研究37.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社会责任研究38. 社会工作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作用研究39.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0. 社会工作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中的实践与探索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1)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探究3. 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4. 老年人精神需求调查与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探讨5.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6.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研究7. 大型活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以某届国际博览会为例8.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9.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0. 志愿者服务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研究11.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研究12. 医疗健康行业中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13. 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14. 农村电子商务对传统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15. 社会老龄化问题下的养老保障体系优化研究16. 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17. 校园欺侮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18. 网络安全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研究19. 旅游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20.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员工福利待遇的相关性研究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效果评估22.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探讨23. 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对于社会稳定影响的研究24. 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25. 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6. 社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27.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估28. 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策略29. 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效果与社会认同度调研30. 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2)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实践的关联性分析3.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4. 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6. 新媒体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7.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实践9. 老年人精神关爱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10. 城市更新中社区参与式规划与治理模式研究11. 灾害发生后社会支持系统重建的研究1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实证研究13. 校园欺侮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探讨14. 医疗改革背景下医患关系研究15.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16.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17.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18.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调查与改进措施19. 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对于社会稳定影响的研究20. 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21. 社会工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作用研究22. 社会法治意识在当代社会中的普及与实践23. 社会信任状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24. 社会创新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研究25.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26.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研究27. 社会工作在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中的实践研究28. 社会工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运用与挑战29. 社会工作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作用研究30.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实践探索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3)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探究3. 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4. 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研究5.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6.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7.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8. 志愿者服务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改善措施10. 城市更新中社区规划与居民参与机制的研究11. 医疗健康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实践与创新1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模式探索13. 社会老龄化问题下养老服务的挑战与对策14. 职业发展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宽恕能力的培养15. 环境教育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中的应用研究16. 社会网络平台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调节策略17. 社会资本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研究18. 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提升19. 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研究20. 农村电商发展中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21.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探讨22. 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23. 社会信任构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研究24. 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对于社会稳定影响的研究25.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26. 社会创新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与前景27. 社会工作教育对提升青少年社会技能的效果研究28. 社会政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效能评估29.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30.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营模式的创新研究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4)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探究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改善策略4.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研究5.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6.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7. 在线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8.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9. 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效率与社会影响力评估10.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干预措施12. 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及转型升级路径1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与挑战14. 城市绿地空间优化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研究15.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6. 志愿者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1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效果评估18.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19. 医疗体制改革中患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2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21. 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2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23. 在线教育平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24.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25. 社会信任危机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26.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27. 社会流动渠道畅通与阶层流动性增强研究28. 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研究29.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30. 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对策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5)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3. 教育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讨4. 青年志愿者在大型活动组织中的角色与贡献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6.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7.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9. 城市更新中社区规划的实践与探索10. 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关系研究11. 医疗健康行业中的医患关系与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12.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1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模式探索14.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研究15. 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与阶层流动性提升策略16.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与合作机制研究17.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服务的创新与挑战18. 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推广与实施效果评估19.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20. 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与挑战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大全(6)1. 社区服务参与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2. 环保意识提升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探究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改善策略4. 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5.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6. 老年人精神关爱与社区支持网络构建7.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8. 在线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9. 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效率与社会影响力研究10. 医疗健康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与质量提升11. 社会实践中的团队协作与个人成长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13.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4.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15. 校园欺侮现象的成因分析与防治策略16. 新媒体时代下的谣言传播与舆论引导17. 农村电商发展中的物流配送问题研究18. 社会老龄化问题与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19. 残疾人权益保障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 社会实践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用策略研究
174I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一、引言根据媒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前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三种媒体并存的时代,其中新媒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新媒体软件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影响力也正在慢慢地变大。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加工者和传播者。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发布和分享自己身边的事物。
因此,要想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有效管理,就必须给予网络新媒体足够的关注。
二、新媒体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一)积极影响第一,充实教育与管理的方法。
新媒体在全面进入高校教育管理领域之后,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借助新媒体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为方便,起到了补充了管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果。
第二,扩大教育经营的途径。
新媒体技术既可以为人们提供资讯,又可以充当辅助思想教育的工具。
第三,改善办学效益。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主要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有效的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完全地融入教学管理系统中。
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并通过针对性地教学,使教学管理的实效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消极影响1.信息接受模式转变,教师权威受到挑战在网络时代,学生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以往,学生一般通过教师和书籍获得信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高的权威。
但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日益丰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与互联网上所储存的信息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导致教师失去了一些权威。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教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用策略研究师需要处理太多事情,因此教师获取知识的速度比互联网慢得多。
当学生面对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但长此以往,教师的价值会慢慢地被削弱,教师的权威自然也会被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艺术与传媒学院薛小东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模式、政治参与、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出发,从高校学生工作传统管理的模式出发,得出其表现的不足,提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学生工作创新模式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和保障条件。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很多高校都在异地建设了分校区、尤其是各地都建设了不少大学城,出现了无围墙、一区多校、一校多区、大量学生集中住宿等新情况。
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基本沿用校、学院、班的直线管理式模式,辅导员的管理模式基本是采取分散在各个学院,在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 (总支)副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传统方式为:学生处、学院、学院学工办、辅导员、学生。
以微博微信、数字报刊、移动电视、触摸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新媒体的出现,使媒体传播“舆论引导”方向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对高校学生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学生工作传统模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1)辅导员的工作难以覆盖到所有的学生;(2)不同学院之间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差别较大;
(3) 辅导员之间的工作、人员等方面的交流不畅;(4)辅导员之间的工作相对独立,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以处理学生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辅导员直线管理模式示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工作,要打破传统高校管理模式以理念创新为前提,以目标创新为基础,以内容创新为实际载体,以方式创新为依托和手段,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新型学生创新模式。
这五部分内容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交融又相互渗透的。
目标的创新带来理念、内容的创新;新的理念的引入,必然会在工作内容上进行调整;新的内容往往意味着新的工作方法的引入;而无论是理念、内容还是方式创新的推行,都依赖于制度化的保障。
一、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是一个由理念创新平台、目标创新平台、内容创新平台、方式创新平台和制度创新平台五个基础平台构成的有机整体,打破了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的模式,弱化高校学生管理层层行政化。
学生工作创新概念模型。
二、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的内涵
(一)理念创新
从理论上弄清学生管理的教育属性是实现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起点。
学生工作者必须弄清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属性,重塑学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教育意识,促使其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作为实现学生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创新的起点。
然后,规范学生管理程序,制约管理行为是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创新的保障。
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现代转变不能仅停留在思想观念层面,要向法律的层面转化,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来“固化”现代的学生管理理念。
(二)目标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要研究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首先要专业基础扎实; 其次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学生工作创新就是要通过人本化、科学化的管理,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从微观层面看,每个学校或者院系应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生工作目标,形成符合自己的目标创新体系。
(三)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的实体。
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学生工作内容首先,内容要有针对性,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进行教育。
如针对研究生,可以开展高层次的学术性主题活动,如学术沙龙、学术论坛等;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心灵俱乐部、知心姐姐等交流性活动等。
其次,内容要有特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效果,如党支部活动可以结合社会实践、结合同学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
再次,要拓展学生工作内容的涉及面,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涵盖每一名学生。
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创新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开展创新性的活动,二是赋予传统活动新的内涵,三是采取新颖的活动组织形式。
(四)方式创新
方式创新是高校学生创新模式的依托。
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创新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可以采取开放型的教育方法,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灵活的教育手段代替单纯的说教方式,如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工具的运用等。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省、自励,在班级和学生团体管理方面让权给学生干部,既锻炼能力,又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可以引入现代管理方式,如目标管理方法、项目管理制等,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的保障。
首先,要以育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指导正式制度的建设。
强调正式制度建设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实际工作中以身为人师自重,认清管理最终是为教书育人服务之事实,诚恳务实地以管理育人。
其次,积极构建平衡合理的正式制度体系。
具体到学生管理,考虑到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导”相对于“堵”显然更富吸引力。
要在研究学生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合理、高效的学生工作制度,通过良好的制度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提升学生工作的效果。
三、学生工作创新模式建设
(一) 学生工作创新模式建设的保障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一方面要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对学生工作创新的认识,领导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前瞻意识和对学生工作创新体系的深刻理解,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学生工作系统的投入,从资金、场地、人员、设备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工作最大力度的支持,保证学生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开展所需要的资金,保障学生文体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保证辅导员按合理比例配置。
2、强化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支队伍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胆开拓,勇于争先。
其次,要坚持学习,学生工作干部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能力素养。
第三,各级部门和高校要为学生工作干部进修、深造、调研提供物质支持和各种条件,通过学习、调研和进修提高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 学生工作体系建设需处理好的关系
1、实际效果和形式创新的统一学生工作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更好的教育和管理效果,脱离了实际效果的创新像空中楼阁,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失去了创新的本质意义,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谈创新,定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形式创新的统一。
2、日常工作和创新项目的统一创新的基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奖、勤、贷、补工作,要在抓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再思创新,将创新理念融人到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推动日常工作。
3、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
创新中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要有全面创新的思路,又要重点突出。
学生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全面创新思路是好的,但很难实现,若是盲目地追求全面创新,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容易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学生工作创新要有计划地分步走,逐一突破,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面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也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几点创新:耐心倾听、多听少说,想好了再说,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断创新,从翻转课堂到MOOC,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将参与型进行到底,参与到学生工作管理的各个方面;利用头脑风暴、木桶理论中的扬长避短等方法,凝结团队力量;回归本源,深刻明确教育中的变与不变:更新的是方式,固守的是本源,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传承学生工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