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解析
国旗下演讲-----铭记航天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铭记航天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大家是否知道半个月前的那个午夜,那个对全体中国航天人来说意义非凡的午夜。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在轨驻留。
六个月,是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自豪!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
载人航天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
这条漫长的飞天路真是无数航天人用智慧、心血、拼搏甚至生命铺就的。
他们勇开“顶风船”,敢啃“硬骨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相连,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
正如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载誉归来后所说的,“是许许多多人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我的太空之旅。
光荣属于伟大的祖国,成绩属于全体航天人!”站在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的时间轴上,回眸中国航天人近30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正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已成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心向太空,路在脚下。
神秘辽远的太空,还有无穷无尽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学习航天人科学严谨,求实创新。
在新时代的航程上,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畏手畏脚,轻言放弃;不能在学习上懒散拖拉,不思进取;更不能对未来胸无大志,满足现状。
我们要永远铭记航天精神,永不止步,自强不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去建立镌刻着我们名字的崭新的里程碑!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新爱科学——国旗下讲话5篇
国旗下讲话: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同学们,你们一定羡慕神话故事中那些力大无比的神仙,一定也幻想自己能成为呼风唤雨、所向无敌的英雄吧?让我告诉你们,实现这个愿望的窍门,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能。
古时候,人们的科学知识有限,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视作神的行为,一遇到气候反常,就杀猪宰羊,磕头跪拜,听命道士“呼风唤雨”。
今天看来,这些行为是多么荒唐可笑。
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掌握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到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
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掌握了知识,懂得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
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几乎都具有从小爱科学,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特点。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妹妹,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水准之下。
”可是他努力刻苦地钻研,终于成了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被誉为“发明大师”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和“当代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不都是从小爱科学,刻苦钻研的吗?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威力已显露无遗。
可以这么说,要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如何。
人类航天史将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8 年9 月27 日16 时41 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双臂拥抱宇宙。
敦煌壁画上凝固千年的飞天图案,在那个金色的秋天,演绎成中国航天员信步太空的动人景象。
“神舟十号”飞船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
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国旗下演讲,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全长10.4米的天宫二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比较之前的飞船,天宫二号能确保航天员停留30天。
天宫二号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浩瀚宇宙的飞天梦想,延展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这是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的综合显现,随着天宫二号的启程,建立“天上宫阙”不再是梦想,中国人的飞天事业再登高峰,书写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
天宫二号的发射在国庆前期,有人把其称为国庆献礼。
的确,天宫二号的发射是一件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强大实力的同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其喝彩呢从神舟一号小试牛刀到天宫二号成功升空;从辽宁舰的主体买入到第二艘航母的自主研发;从建国初期工业零基础到现在的制造大国。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以一步一个乃至数个跨越的速度在前进,以一个后来者居上的气魄震惊世界。
这样的祖国,我们怎能不自豪?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虽在工业方面发展晚,起点低,进步却飞速。
天宫二号的成功升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标志着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下,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自主开发航天科技进步迅速,再向强国迈出一大步。
中国再接再厉,大力发展航天技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世界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我相信,中国作为世界领域的后起之秀,必将勇往直前,向着更远的路进发,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美好憧憬,世界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中华民族的梦想也必将写在更加高远的太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6.9.19。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9月15日晚8时59分,“嫦娥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始执行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
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的“双套路”操作,采用了“一箭三星”技术。
“嫦娥二号”是“中国梦”之一,是继嫦娥一号探测器之后,中国更进一步地探索月球空间的重要标志。
它的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首先,作为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任务无疑是对中国航天事业进行的一次突破,也是对国际航天事业的一次有力支持。
其次,“嫦娥二号”任务对于提高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能让中国航天的实力不断提升,为实现“航天强国”梦想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外,“嫦娥二号”探测器的发射,还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推进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最后,这次任务也将在未来的探索中为人类探索太空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发展方向。
它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航天探测的能力,也为未来的探测任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嫦娥二号”探测器的发射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强国梦想创造更多优秀的条件。
国旗下讲话 航天点亮梦想 逐梦星辰大海
国旗下讲话航天点亮梦想逐梦星辰大海尊敬的老师,亲爱的队员们:大家好!我是**,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航天点亮梦想逐梦星辰大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就像夜空中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80多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所有的研究计算全靠手算,手稿中运算方程和计算公式都严格按照标准书写,计算结果的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
“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在钱学森图书馆复原的“两弹”结合试验现场地下控制室中,七勇士铿锵有力的誓言仿佛回响在耳边!今天,我们有幸借助前辈的视野,追逐大国辉煌的航天史,致敬那些值得铭记的中国航天时刻……日出东方,载人航天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精神的高度概括。
自中国首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以来,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心之所向,星辰大海;虽难以至,一往无前。
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梦想。
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奏响了探月工程新的乐章。
从20年前中国探月工程正式批准立项,到20年间如期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嫦娥”和“玉兔”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的“月宫故事”,铸就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中国探月再谱新篇,待到地月架“鹊桥”,“嫦娥”传捷报……除此之外扎根祖国各地的航天人,还形成了东风精神、岢岚精神、航天测控精神、西昌航天精神、海岛创业精神……六十多年来,中国航天精神熠熠闪耀,我辈当从小梳理理想,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勇于创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共同擘画科技大国,航天强国的辉煌未来!。
嫦娥工程发言稿
嫦娥工程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观众和参赛选手们:大家好!我是嫦娥工程的一员,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工程的情况和成就。
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实现中国的月球探测,探索月球和地球的宇宙起源,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自2003年启动以来,嫦娥工程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我们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
通过与地面控制中心的精密协同工作,嫦娥一号成功地进入了装有探测器和月球车的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绕月卫星。
这一成就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也为后续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实现了嫦娥二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软着陆。
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一个着陆在月球表面的探测器,于2010年12月14日成功着陆。
着陆过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比如引力、大气层、都不利于准确控制。
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实现了嫦娥二号的精确软着陆。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壮举,也为后续的月球探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我们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
嫦娥三号是中国的第一个绕月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
它不仅成功进入了轨道,而且成功地将月球车“玉兔”送上月球表面。
嫦娥四号是中国首个月球背面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
嫦娥四号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并且成功展开巡视和科学探测。
这些成就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后续的探测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嫦娥工程中,我们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坚信,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嫦娥工程的每一个成就都是来自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是数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果。
嫦娥工程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
通过嫦娥工程,我们不仅夺得了太空竞赛的胜利,也为全球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旗下讲话《致敬中国航天 追梦星辰大海》
国旗下讲话《致敬中国航天追梦星辰大海》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致敬中国航天追梦星辰大海”。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相继实现宇航员太空飞行。
当时毛泽东主席曾感叹说:“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J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多次申请加入这一空间站,但是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但中国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开启了“飞天梦”,从“两弹一星”“嫦娥”奔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再到“天问”探火,“神州”系列遨游苍穹。
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飞天时刻。
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点之低,所遭遇的困难和阻力之大,短短几十年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之高,给任何一个见证者留下的,都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站在人类工业文明金字塔塔尖的行业”是人们对航空航天领域的美誉。
载人航天工程更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敬爱的爷爷高度重视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多次全流程关注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进展,他还告诉我们:“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队员们,我们可以学习航天科普知识,悄悄播下一颗航天启蒙的种子;还可以在中队里讲一讲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奋斗故事,感受祖国的强盛、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可以探寻航天员背后的故事,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插上航天梦想的翅膀。
队员们,浩瀚宇宙,璀璨星河,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星空的脚步,让我们从坚韧不拔的航天精神汲取营养,致敬筑梦苍穹的每一份坚守,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做追光的人,时刻准备,向着星辰大海出发!。
最新嫦娥奔月国旗下讲话
嫦娥奔月国旗下讲话范文同学们:这是一个值得庆贺,更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流传了前辈年的美丽传说,一个寄托着中国人对月球心往神池的神话故事,一个承载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飞天梦想——“嫦娥奔月”,在这一天成为了现实。
当天下午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乳白色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着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熊熊火焰,托举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先驱——“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飞翔距离我们38万千米外的月球,揭开了中国人民造访月球走向外太空的序幕。
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继日本之后,第四个发射探月卫星,对月球展开全面探索的国家。
“嫦娥”奔月,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鉴证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展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给了世界一个科技创新、自强不息的奇迹,全世界为之瞩目;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又一证明,全中国人为之自豪。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嫦娥”奔月梦成真,是什么力量使得中国在短短数十年就追上美欧等多年的探月步伐?是高度的主人翁意识,是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探月活动”作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
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两三公里的地铁造价,“花小钱办大事”,其主人翁意识可见一斑;在位“嫦娥一号”奋战的三年多时间里,作为总指挥的叶培建和他的团队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卫星的研制、发射、监测,直接参与的系统工程、精细工程,“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靠的是各个部门的奋力拼搏、通力合作的使命感,靠的是全体人员的一丝不苟、众志成城的责任感。
同学们,“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祖国一天天强大,科技一天天进步,我国的“嫦娥”奔月计划一定能如期实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头,勤奋学习,开拓进取,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祖国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老师,同学们:还记得在三年前,中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行,一举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向世人显示中国又一次实现了“飞天神话”!在今年的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当晚8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此次奔月有以下新亮点:直接奔月了。
“嫦娥一号”是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绕地球7天以后才飞向月球。
最终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嫦娥一号”飞行了13天多。
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将由运某载火箭直接送入奔月轨道,预计5天左右就可到达月球。
飞得更近了。
相比“嫦娥一号”200公里高度环月轨道,“嫦娥二号”将进行100公里高度环月探测,并将进入100公里某15公里椭圆轨道绕月飞行,最近点距离月球只有15公里,将在更近距离内探测月球地形地貌。
装备更好了。
“嫦娥二号”将携带诸多新装备奔月,分别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进行优于10米和1.5米分辨率的成像试验,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
技术更新了。
同“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技术系统更加复杂。
“嫦娥一号”有9个分系统,“嫦娥二号”增加了一个技术验证系统,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
“嫦娥二号”蕴含着中华儿女不断求索、勇于进取、永攀高峰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当今世界,开放和利用航天科技成果,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不仅可以在一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定会比人家做得某更漂亮。
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的高难试验、一次次新的跨越,一次次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遨游太空终究成为事实!它有力地佐证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执著和勇气,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赶超世界水准、实现强国梦的理想和信念,鲜明地凸现了中华儿女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智慧和丰采!“嫦娥二号”昭示着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致敬航天英雄传承航天精神》国旗下演讲
《致敬航天英雄传承航天精神》国旗下演讲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飞船返回地球,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90天的太空工作圆满结束。
仅仅一个月,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再次问鼎苍穹,顺利发射升空。
“梦圆九天”又一次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我国探秘浩瀚太空的征程再进一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从近地到探月,一颗颗卫星翱翔九天,一项项纪录被成功打破,2021年中国航天亮点颇多、精彩纷呈“嫦娥”问月、“北斗”指路、“天宫”览胜;从神州十二号航天员胜利“回家”到神州十三号航天员顺利升空,无不让国人欢欣鼓舞……中国航天人正以勇于攻坚、守正创新的方式,在九天之上镌刻属于中国的独有印记。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
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怀着开拓固体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代价。
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多下苦功,努力学习。
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勇往无前,敢于胜利。
学习上也是如此。
学习靠的是刻苦,读书要用功。
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每一次升空背后,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汗水,都凝聚着英雄的力量。
航天需要智慧,更需要英雄的航天工作者。
每一位航天工作者,都是先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克服艰难危险,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使命担当,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国旗下演讲目送“嫦娥”奔月去
国旗下演讲目送“嫦娥”奔月去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国旗下演讲会,不仅是为了庆祝国旗节,更是为了向我们的伟大祖国、向我们那越来越强大的国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而今天,我想以一个特殊的主题来进行演讲,那就是目送“嫦娥”奔月去。
我们都知道,“嫦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它的命名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这个故事中,嫦娥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神,她为了保护世界上的人们,主动选择了离开家人、抛弃尘世烦忧,来到月宫继续她的使命。
而现在,“嫦娥”探测器也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向着月球出发。
目送“嫦娥”奔月去,不仅是看着一个科技的壮举,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可人称雄、唯我独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勇往直前、敢于探索的源动力。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们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耀眼。
目送“嫦娥”奔月去,更是我们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世界在不断变化,科技在日新月异,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遇,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嫦娥”探测器的发射,无疑是科技进步的一大里程碑。
它的成功发射,不仅代表着我们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意味着我们对未来的探索精神永不止步。
未来,我们将会面对更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激情和勇气,相信我们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目送“嫦娥”奔月去,更是我们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拥有着璀璨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曾经无数次被外来的侵略所欺压,曾经无数次经历了苦难和屈辱。
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展现出了强大的国家实力。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而目送“嫦娥”奔月去,正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自信和自强的态度,我们不再是一个被人轻视的弱小国家,而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一起为“嫦娥”的发射而鼓掌,一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国际航天日国旗下讲话
国际航天日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充满神秘与挑战,承载着人类无限梦想和希望的话题——国际航天日。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黑暗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总是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想。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
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神话,到古希腊人对星座的研究,再到近代人类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心一直在不断驱动着我们前进。
而国际航天日的设立,正是为了纪念人类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我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和追求。
它提醒着我们,人类在宇宙面前虽然渺小,但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我们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回顾历史,航天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957 年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这一壮举标志着人类正式开启了太空时代。
随后,美国、中国等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航天探索的行列中来。
1961 年 4 月 12 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 1 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让全世界为之沸腾,也让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变得更加迫切。
在航天探索的道路上,充满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太空环境极其恶劣,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宇宙射线、真空、低温等因素都对宇航员和航天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勇敢的航天工作者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他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人类的航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在艰难中起步,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往返天地,再到“嫦娥”探月工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
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中国的嫦娥二号终于要发射啦!嫦娥二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颗探月卫星,它将在月球上进行探测我们神秘的邻居——月球。
这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嫦娥二号发射前,研究人员们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
他们精心设计了卫星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了多次的模拟实验,确保嫦娥二号能够顺利地飞往月球。
今天清晨,航天员们准备好了一切,火箭升空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当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整个发射场上响起了一声声欢呼,人们用手中的小国旗挥舞着,热泪盈眶。
嫦娥二号终于进入了轨道,开始了它的月球之旅。
它将在太空中旋转着,静静地观察着月球的情况。
通过嫦娥二号,我们将收集到更多月球的数据,深入了解月球的环境。
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国的科技实力感到骄傲。
而除了科技上的突破,嫦娥二号的成功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人们希望通过这颗卫星的探测,能够有更多的探索和发现,揭开月球更多的秘密。
嫦娥二号的发射也是对航天员们辛勤工作和努力的认可。
他们为了这次发射,付出了无数的辛苦和汗水。
他们时刻保持着尽职尽责的精神,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了不起的成果。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让人们对中国航天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航天技术会继续前进,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辉煌。
嫦娥二号的发射不仅仅是对科技进步的见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弘扬。
嫦娥二号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嫦娥奔月”,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之际,我们要向所有参与这次发射任务的航天员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
正是有了你们的努力和付出,才让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嫦娥二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航天项目成功地发射出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期待着未来的每一天,期待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更加繁荣和辉煌!。
2024年庆祝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航天精神演讲稿
2024年庆祝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航天精神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欢庆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这将成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我感到无比荣幸,也倍感振奋,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航天精神的演讲。
在人类历史上,航天事业一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勇气、智慧与技术的结晶。
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则是这种勇气、智慧与技术的昭示。
它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更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力量与无限的可能。
航天精神,是一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开始,人类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和探索,迎来了如今载人航天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的伟大时刻。
这一切都源于那些敢于面对未知、勇敢追求梦想的人们。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勇气与坚持,我们才能够在宇宙中留下我们的足迹,扩展我们的视野。
航天精神,是一种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梦天实验舱的发射过程中,我们充分展现了人类创新能力的巅峰。
从设计制造到飞行控制,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前期准备。
我们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正因为我们不断创新,才能够将人类航天推向崭新的舞台,为未来的探索做好准备。
航天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合力攀登的精神。
实现航天事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人力物力上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离不开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国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是众多国家共同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团结协作,我们才能够战胜种种困难,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航天精神,是一种为人类未来着想、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宇宙是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个脆弱的星球,并持续努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星空,也提醒我们应该怀抱敬畏之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国旗下的讲话《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国旗下的讲话《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
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
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
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
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
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
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国旗下演讲目送“嫦娥”奔月去
国旗下演讲:目送“嫦娥”奔月去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目送嫦娥奔月去》。
嫦娥奔月,这个在中国流传了千年的传说,在这个明媚的秋日开始变为现实。
北京时间十月二十四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震天的轰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带着嫦娥一号卫星直冲云霄,向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呼啸而去,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这是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梦想成真,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的时间,当长征三号甲腾空而起的时候,中国大地一片欢呼,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骄傲:月球,中国来了!随着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人,又将把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镌刻在太空中。
与太空探索的每一次进步一样,自主创新、奋起直追、跨越发展,成为后来居上的中国航天人的不懈追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
虽然人类探月活动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迄今开展的123次探月活动,成功的不到50%。
这意味着,预计100多万公里的嫦娥奔月之旅绝非坦途。
我们期待嫦娥一路走好。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期盼。
10月,是收获的季节。
4年前的10月,就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结束的第2天,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开始了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的航程。
今天,当党的十*大胜利闭幕3天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带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梦想飞向月球。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崭新的跨越。
两度金秋,两次盛会;两度飞天,两次跨越如同中华民族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起点上一样,中国航天,同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让我们记住20**年10月24日这一令人瞩目的时刻吧,地球月球之间将变成坦途,去月球旅游将不再是遥远的梦!仰望今日星空,我们的心胸更开阔,眼界更宽广。
但在这美妙时刻,我们却更需要理智和思考。
小学老师中国航天日国旗下讲话
小学老师中国航天日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传承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
今天是4月24日“中国航天日”。
这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纪念日。
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作为科技进步的缩影,航天技术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代表。
从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眼界逐渐拓展到了宇宙的更多角落,不断地向未知领域进发。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程,也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见证。
回想60年代,当我们的科学家发起了人类登月的计划,整个国家都非常兴奋和激动。
人们热情高涨,因为他们相信人类可以超越自我,在太空中挑战未知领域,实现伟大的突破。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词语,叫做“向月球进发”。
这个口号象征着人类的进取心和勇气,也成为了航天精神的重要象征。
航天精神凝聚着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念。
在探索过程中,航天科学家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人类登月、宇航员太空漫步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成就。
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才铸就了今天航天科学的辉煌成果。
因此,我们需要传承这种航天精神,将它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航天精神所体现的是一种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是不畏艰难险阻和挑战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在探索和发展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惊人成就。
从人类首次登月,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航天精神的魅力和力量。
除了传承航天精神,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和信仰,这就是“拥抱星辰大海”。
从地球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无数未知的星辰和行星,而这些未知的领域就是我们继续追求进步、拓展眼界的源泉。
每一次挑战和探索都是人类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只有拥抱星辰大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人类的超越和突破。
国旗下的讲话《飞天梦永不失重 科学梦张力无限》
国旗下的讲话《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迈出了中国人遨游星汉的第一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开启了中国人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壮举。
18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
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
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
上九天揽月,谈笑凯歌还。
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十三号乘组在浩瀚苍穹再立新功,创造属于中国的太空探索新纪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在三年前,中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行,一举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向世人显示中国又一次实现了“飞天神话”!在今年的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
老师,同学们:
还记得在三年前,中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行,一举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向世人呈现中国又一次实现了“飞天神话”!
在本年的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当晚8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此次奔月有以下新亮点:
直接奔月了。
“嫦娥一号”是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绕地球7天以后才飞向月球。
最终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嫦娥一号”飞行了13天多。
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将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奔月轨道,预计5天前后就可到达月球。
飞得更近了。
相比“嫦娥一号”200公里高度环月轨道,“嫦娥二号”将开展100公里高度环月探测,并将进入100公里×15公里椭圆轨道绕月飞行,最近点距离月球只有15公里,将在更近距离内探测月球地形地貌。
装备更好了。
“嫦娥二号”将携带诸多新装备奔月,分别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开展优于10米和1.5米分辨率的成像试验,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
技术更新了。
同“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技术系统更加复杂。
“嫦娥一号”有9个分系统,“嫦娥二号”增加了一个技术验证系统,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
“嫦娥二号”的成功飞行,是我国航天科学工作者和无数为航天事业作出奉献的科学家和相关人员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ldqu
o;嫦娥二号”蕴含着中华儿女不断求索、勇于进取、永攀高峰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当今世界,开放和利用航天科技成就,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不仅可以在一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定会比人家做得*更漂亮。
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的高难试验、一次次新的跨越,一次次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遨游太空终究成为事实!它有力地佐证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执著和勇气,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赶超世界水准、实现强国梦的理想和信念,鲜明地凸现了中华儿女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智慧和丰采!
“嫦娥二号”昭示着科学技术是国家成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引擎。
科技强,国家强。
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有一种不断求索、勇于进取、永攀高峰的奋发向上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明天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