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维果斯基简介
著作: 《思维与语言》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心理学中的工具性方法》 《具体的人类心理》 《儿童发展中的工具和符号》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历史》

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差异 1.直接的 2.不随意(无意)的 3.受遗传决定;遵循 生物进化规律 高级心理机能 1.间接的 2.随意(有意)的 3.受社会文化决定; 遵循社会历史发展 规律 内容 感知觉、无意注意、 观察、有意注意、 无意记忆、基本情绪、 有意记忆、社会性 冲动反应 情绪和情感、意志


对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评价: 健康、理性自我的发展; 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 比较: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一、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几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兴趣: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广告 心理学 著作:“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 (1913);《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1914);《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看心理学》 (1919) ;《行为主义》 (1925)
佛洛伊德简介;时代精神; 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学: 基本概念:意识与无意识;里必多;焦 虑;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投射、自居、反 作用形成/升华、转移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意义; 重视心理活动的动力性质; 重视早期经验在个体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持悲观的看法; 方法学的问题和理论构想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二、依恋理论
洛伦兹关于印刻的研究也激发了英国精 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把 习性学的理论应用到解释人类婴儿与照料者 之间的关系上,其提出的“依恋理论” (theory of attachment,1969)认为,婴 儿与照料者的情感联系是一种有助于生存的 进化反应。
第六节 背景观
一、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的医生,他通过让有 情绪障碍的成人自由地讲述其儿童期的痛苦 事件,来寻求治愈情绪障碍的方法。
二、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之一,他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完善了自 己的观点,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节 学习观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它把可 以观察到的行为看成是对经验的可预测的反 应。尽管生物学对人们的行为的改变程度设 定了上限,但是行为主义者仍然认为环境是 更有影响的。
一v Vygotsky)是背景观的先驱,尤其是对儿童 认知发展进行了阐述。维果茨基提出的“社 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关注 的是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社会团体 的技能)是怎么传递给下一代的。
二、朱智贤的发展观
朱智贤是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其一生 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系 统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 且,朱智贤也是主张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的典范。
第四节 认知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理论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 1896—1980)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对 人类认知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皮亚杰大大改 变了人们关于儿童认知资源的概念和理解。
二、信息加工理论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研究者转向 认知心理学以寻求对思维发展的理解。由计 算机工作原理而获得启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原理来解释 思维以及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

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个体的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 无论是适应还是组织都是所有儿童和成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机制。 所有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地方式适应外部环 境。 2、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以食物的消化过程作比喻) 儿童每当遇到新事物,往往倾向于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如 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 原有格式或创立新格式去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同化没有顺应…..只有顺应没有同化….. 同化占优势,自我中心主义,主观地弯曲现实。 顺应占优势,按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动作,如模仿游戏。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皮亚杰的概念定义例子开始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同化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适应新刺激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当婴幼儿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
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其含 义是: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 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 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 产生各种策略、幻想等。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各个阶段: 0-4个月:无视觉或操作探索 4-8个月:探索部分的掩蔽物体 8-12个月:探索完全掩蔽的物体 12-18个月:探索眼前被替换的物体 18个月以上探索掩蔽着替换的物体
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 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 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 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 “尝试错误期”。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

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

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 ~ 3岁)(3)生殖器期(3 ~ 6岁)(4)潜伏期(5、6 ~ 12岁左右)(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3、简评贡献: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

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比意识重要,潜 意识决定一切是不符合实际的。 3.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 要来自于他的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 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4.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也是偏激的、不符合实际的。 许多研究已证明个性、个性倾向性在中 年和老年期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个性 的发展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 生活条件所制约。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到来了, 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 始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母那里摆脱出来。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 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对成人的抵触情绪和 冲动。
(三)简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自问世以来就在心理学界和社 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 其整个理论的评价褒贬悬殊。 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是“最伟 大的创设者、最伟大的代言人” (波林),有的人则认为他的 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3)前生殖器期 (3-6岁) 这个时期里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 成了儿童获得快感的主要来源,表现为这个时期 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 想。 此时儿童会出现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 结” ,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 (4)潜伏期(6—11岁)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地放弃了俄狄 浦斯情结,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 样来行事,此时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 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 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 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觉差不多一扫 而光,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
•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1、操作条件反射----关于强化的作用 动物和人类往往重复导致愉快结果的行为, 压制导致不愉快结果的行为。
斯金纳箱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
整理课件
斯 金 纳 箱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1)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
(2)强化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爱人和亲密朋友
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 的责任 关心的品质 爱人、孩子、文化规范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认 为它或者有意义、是成功的、幸福 的,丰富多彩;或者是失望的,岁 月蹉跎,年华虚度 智慧品质
整理课件
同一感 同一混乱
感 亲密感 孤独感
繁殖感 停滞感
完善感 失望感
(三)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后期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格结构 由三大系统(又称“三部个性结 构”)构成:
● 本我(id) ● 自我(ego) ● 超我(superego)
整理课件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示意图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本能我)
是原始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
晚期,弗洛伊德又将本能改为: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 能(death instinct)。
整理课件
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作“力比多”(libido) ,力
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就可引起快感。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力比多是不断流动的,它集中的身体部位 也会发生变化,性感区也随之发生转移。性感区位置的变化决定 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p19+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P4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P17 第二章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内化 P44-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简答、论述1.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 2.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P34 3.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年论述 4.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P45 5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P41 6.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P43 第三章1. 组群效应 P49 02名词 2.序列研究 P51 01名词 3. ABAB 设计 P57 4. 跨文化研究 P52 5.文化公平测验P56-P53 简答论述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 2.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 3.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 4.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P58 5.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 第四章1.同nuan 双生子P64 2.异nuan 双生子P64 3.伴性遗传P62 4.低体重儿P65 简答论述 1.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第一段概括 第五章 婴儿期(出生-1岁) 1.髓鞘化 P70 2.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视崖实验 P88 4.前语言思维P92 02年名 5.依恋P95 6 陌生情景 P98 7.A 非B 错误P93 8.抓握放射P72 9.双向性原则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简答论述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84 P85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论述 P96-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年论述pp 3.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年简 78 4.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 5.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第六章 幼儿期(1-3岁)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模仿性游戏 P108 3.单词句 P110 4.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简答论述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3.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第七章 幼儿期(3-6.7岁) 1.平行游戏 P133 2.积极词汇P139 3.消极词汇P139 4.自我中心言语P141 5.内部言语P140 01、02名 6. LADP1467.他律道德 02年名词 P161 8.自律道德 P161简答论述1.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2.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P135 3.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P143 4.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第八章 童年期(6-12岁) 1. 中介缺失 P1732.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选 P1665.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基本观点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而不是 由内在的心理或遗传因素决定。
强化与惩罚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即强化或惩罚,决定了行为是 否会重复出现。
操作性条件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结果,通 过操作条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遗 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先 天遗传基因的展开和实现,环境的作 用只是引发和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和行为模式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环境的作用相对较小,只 是辅助性的。
04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约翰·华生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 者,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 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或内部心 理过程。
斯金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 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 作用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 的影响。
班杜拉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 物,他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学 习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较小,环境因素 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个体行为 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虽然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的作用,但也承认遗传与环境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个体差异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_第二章:基本理论.ppt(091002)

发展心理学_第二章:基本理论.ppt(091002)

心理开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
❖ 抓住关键期及时进展教育,事半功倍 ❖ 但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展有
效的学习。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理论的比较
1、都强调活动: 2、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上: 3、智力\思维开展方面: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开展观
❖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开展观 ❖ “在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
印刻反响
劳伦兹研究发现,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 出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 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 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但对自己同类 的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 蜡上刻上标记一样,固称“印刻〞。这种印刻 现象只发生在极其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 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
到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他是一 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索着用一 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谁想在 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 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 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波林〕
〔一〕、生平
❖ Sigmund Freud,1856-1939 ❖ 1856年5月6日 出生 捷克 ❖ 1860年移居奥地利维也纳 ❖ 1881年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 1882年临床神经病医生 ❖ 1886年结婚 ❖ 1885巴黎大学进修精神病学
数目守恒〔6~7岁〕
根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根本原理:不管细棒如何排列,两张图空白局部的面积一 样。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确定地位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 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 的地位。
8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 法
1、 横断研究:同一时间段 不同年龄段 优点:①可研究大样本;②可取得大量资料;③降低 成本。 缺点:①难以获得连续性变化过程;②难以了解各事 件的因果关系;③难以控制其他变量。
30
第一单元 婴儿的动作发展
3、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在5-6个月期间出现)
2)独立行走(发展的里程碑)
三大意义:
A、使活动具有主动性
B、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C、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
31
第二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是认知发展中最早发展,也是最早 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
3)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7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阶段
准备阶段
典型事件
福禄贝尔的“恩物”和达尔文1876年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定研究基础
诞生阶段
发展阶段
德国普莱尔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 学的奠基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尔的问卷法、比内的智力测验、格塞尔的儿 童发育常模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 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等流派纷呈。
①先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 ②按一定时间间隔对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 的重复测查,成为纵向研究。
11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 题
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单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詹森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即围绕传统、经典的理论,新近逐步形成起来、并越来越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阐述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A.Gesell ,1880 — 1961) 。

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行为主义观一、华生的观点1.华生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 — 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2.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主要有三个原则: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

二、斯金纳的观点1.斯金纳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1904 — 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三节 社会学习论一、班杜拉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Bandura ,1925— )。

班杜拉1925 年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

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研究学习理论,1952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沃尔特斯合作,1959) 、《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与沃尔特斯合作,1963) 、《行为矫正原理》(1968) 、《社会学习理论》(1977) 。

二、观察学习: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班杜拉将它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幼儿期(3-6、7岁) (1)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关键期。 (3)守恒性发展的关键期。 (4)识字的关键期。 (5)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6)入学准备的关键期。



(三)童年期(6、7-11、12岁)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 (2)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 (3)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期。 (4)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期。 (5)学习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6)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依据里比多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里比多集中在肛门区域 (3)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平静时期\早年经历遗忘 (5)青春期(12岁至成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产生性冲动,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 • • • • • • • •
(三)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0—5岁)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岁) (1)规则是绝对的、不变的 (2)评价标准是行为的后果 (3)评价结果非好即坏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上) (1)根据动机来判断行为好坏 (2)规则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3)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 判他人。
第五节 研究专题

一、关键期的概念 二、关键期研究的证据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掌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理论的主要特点
– 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 成的过程 – 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 发展进程
– 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
基本观点 1/4
•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 ,一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未分化的普遍 体,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 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 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 埃里克森未曾受过正式的大学教育,1927年 在维也纳一所新型学校授课,同时进精神分 析研究所受训,并接受A.弗洛伊德的分析。 • 1950年,他的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 书问世,并于1963年再版。他在此书以及后 来的一些著作中,清楚地介绍了一个关于儿 童发展的崭新学说。
• 1951年后,他回到马萨诸塞州里格斯失调青年治疗中 心工作,在发展他的思想体系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自 我同一性”问题。 • 后来他把有关同一性概念及有关理论总结在《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1968)一书中。 • 他的著作还有《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 究》(1958)、《领悟与责任》(1964)、《甘地的真理 :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1969)、《新的同一性维度 》(1973)、《杰斐逊演讲集》(1974)、《同一性与生 命周期》(1980)等。
(一)生平 Sigmund Freud 1856—1939 1856年5月6日 1860年移居奥地利维也纳 1881年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1882年临床神经病医生 1886年结婚
1885年赴巴黎进修精神病学(沙科) 此后弗洛伊德的发展有三个时期 1895年 《癔病研究》 1900年 《梦的解析》 1920年 《超越快乐原则》 1923年患口腔癌 1938年移居伦敦 1939年12月23日病逝
自我
超我
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两部分。遵循“至善 原则”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 良心是超我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 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 自我理想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是 抽象的东西,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容第一章绪论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主要的研究设计:(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纵向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聚合交叉设计: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6.研究报告的主要容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5、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 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fication):个体关于自已是谁,在社会上 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 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基本观点
人格发展渐成说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 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 由于这个发展过程是以自我为主导、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过程)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⑵代表性观点与人物: ①皮亚杰 •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图式、顺应、同化、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种因素:
机体的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②我国学者 •遗传、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发展特别迅速,而如果
错过该时期,某方面的发展就会变得较为困难,这个 特殊时期便称为关键期。如2-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
关键期,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理论【精选文档】

心理发展的理论【精选文档】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为实用了。

好的理论是简约的,能对大量现象做出解释,能够对未来的事件做出明确的预测,以便得到支持或被推翻,能产生新知识.总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显微镜或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看得更清楚、更远。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2-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2—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2-5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简介♦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含义是指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及其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二)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几个术语⏹意识(consciousness):与感知相联系,由个人当前所觉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主要包括各种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是个人不可能觉察到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行为影响很大⏹里比多(libido):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叫求生本能,与此有关的精神能量即里比多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2、人格结构♦本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与生俱来的,由一些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作用主要是满足先天的生物本能,而且必须立即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快乐原则使个体减少紧张到能够忍受的程度,如性欲的满足、饥渴的消除都能产生快乐,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自我(ego):♦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人格的意识和理性部分,其功能是运用现实手段满足本能的需要,为本我服务,遵循现实原则♦它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学习含义: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 果而进行的学习。
2.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 机过程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国心理学家。早期主要研究心 理治疗问题。1958年以后与他的 博士研究生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 击性行为,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 习理论的建树,强调认知过程、 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 为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 是由环境、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 作用决定的。
2、含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 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狭 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3、基本观点:
认为思维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研究思维过程以
及反映思维过程的行为。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
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 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

1.强化是塑造和改变行为的基础; 2.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 3.强化应该及时,否则不利于行为发展;
B.F.斯金纳(1904—1990)

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 盛名的代表人物,也
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
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 一,直到今天,他的 思想在心理学研究、 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
然被广为应用。。

(三)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攻击性
2、性别化 3、自我强化 4、亲社会行为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类心理的社会起
源说)

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通过指向外部的间接的物
质生产工具适应自然,与指向内部的精神生产工 具(语言和符号)适应社会历史发展。而动物以 身体的直接方式适应自然。
教育万能论;外部刺激决定学习。

3.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中,影响刺激-反应联结 强度,或增加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
中介的心理结构的机能;(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机能;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一)“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
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

(二)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内容、水平、速度、特点等方
面)。

(三)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必须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 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一)人生八阶段

7.成年中期(25-50岁) 主要特点:繁殖感对停滞感
主要任务: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
的实现。 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死亡): 主要特点:完善感对悲观失望: 主要任务:获得完善感以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

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评价

1.同时注重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重视社 会教育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将个体的内心生活 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 2.强调发展的多向性(对立性品质的发展); 3.未突破佛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的约束;
(一)人生八阶段 源自2.儿童早期(2-4岁):
主要特点:自主对羞怯、疑虑
主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
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 主要特点:主动对内疚 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 的的实现。

(一)人生八阶段

4.学龄期(7-12岁):
(三)发展的阶段



2、阶段名称: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婴儿的智力表现只要集中在自身的动作中。认知发
展(任务)特点: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主要出现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合逻辑的推理等特点。

华生认为,所有人的
行为性格都是学回来,透 过行为学习可改变一个人 的,行为主义对于现代企 业培训特别重要。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1)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2)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3)他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前生殖器期(3-6岁) 恋父情结、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 4.潜伏期(6-11岁)
相对平静的时期,此前的各种感受相对遗忘

5.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产生性冲动,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 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女孩约11岁,男孩约13岁 进入青春期)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受到生物因素、文化、社会因素的影 响,发展是克服危机的过程。 (一)人生八阶段 1.婴儿期(0-2岁): 特点:信任对不信任; 主要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 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

4、代表人物:
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布鲁纳、奥苏
伯尔
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


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 生认识论”。他把生物学与 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 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 造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 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 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 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 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 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三)发展的阶段


1、阶段特点:
1)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每个阶段的独特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
3)各个阶段由低到高,有一定的顺序,也有一定的交叉; 4)每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 5)各个阶段不是截然划分,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许多因素融合成新水平;
二、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 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实质: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 动作的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 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 1.研究对象:客观的行为或反应 行为公式S——R 2.研究方法:客观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 日—1958年9月25日)

美国心理学家, 建立 “行为主义”, 强调心理 学是以客观的态度去研究 外在可观察的行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基本观点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 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性:可以给个体带来舒适感受的一切 倾向,不仅指性的需要,而且包括饥、渴 等方面的生理需要。
积极强化(正):是指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 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负):是指由于一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

操作反应的概率作用。

消退:是指在条件作用中,条件反射形成之后,特定的 行为反应因得不到强化而使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逐渐
下降,直到不再发生,这个过程就是消退。

惩罚:是运用一定的刺激物使特定行为反应的可能性下 降、甚至不再发生的过程。 注:强化的目的是增强行为发生的频率;消退或惩罚是 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



(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1、育婴箱的作用:主张尽量避免外界一切不良
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
健康的儿童。

2、行为矫正 3、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知道结 果、自主调控学习等。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 —社会学习理论

(一)基本思想 1.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而获得的; 2.相互作用论(个人、行为、环境); (二)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西格蒙德· 弗洛伊 德,奥地利医生兼 心理学家、哲学家、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 人。 女儿安娜· 弗洛伊 德(Anna Freud) 后来也成为著名的 心理学家

(二)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无意识的本能,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 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根据力比多的发展或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 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 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
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0-6个月;6-12个月(认生现象)

2.肛门期(1-3岁)
以排便和玩弄粪便为快乐;排便习惯的培养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 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 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2)能够掌握心理机能 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3)高级心理机能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