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结合现实评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400字
结合现实评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400字本文通过介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并且阐述人口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解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人口理论传播和发展计划生育国策一、文献综述1957年7月马寅初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新人口论》,文章中引用了马尔萨斯的节育思想,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是人口数量的过多以及人口素质的参差不齐。
处于当时特殊的思想背景下,马寅初被左倾派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
在这一时期,大家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避而不谈,关于它的研究几乎中断了几十年。
1976年以后,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深入人心,学者们开始全面辩证的看待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它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1979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马寅初《新人口论》平反,对于人口理论的研究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1980年月1月王声多在《复旦学报》上发表了《不应全盘否定马尔萨斯人口论》一文,认为对于马尔萨斯人口论要全面辩证的看待,而不应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王声多教授另外一篇更为重要的文章《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的流传和论争》(《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6期),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马尔萨斯人口论传入中国的途径、在旧中国的论争、在新中国的论争以及得到的几个想法。
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以及其传入后引起的学界的论争。
他在文章《我是部分肯定论的坚持者和代表者一马尔萨斯人口论新评》(收录在周玉英方立明主编《温州人口研究(2000年卷)》中)叙述了研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艰辛探索之路,不受他人的影?,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进行了中肯的评价。
总的来说,王声多先生算得上是现代研究马氏学说的集大成者。
《人口研究》部发表了《百年回顾》:马尔萨斯在1998发表人口第二百周年原则时对人口理论(人口研究第一版)的重新评价(版),从人口思想历史着眼进行探究,认为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虽然由于他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学说有许多不足,但他的学说仍旧算的上是人类人口思想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我国老龄化现状,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介绍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我们将展望未来,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问题意义、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原因、政策和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
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升至30%。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养老金需求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养老、医疗、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政策,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2 问题意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老龄化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国外流动人口理论研究综述: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莱文斯坦(E.G.Ravenstein)的人口迁移的规律,李的人口迁移理论,沃尔波特的人口迁移决策理论,马波昆杰的人口流动系统理论,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五阶段论,等等。
这些理论在人口流动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放之于中国则不一定都有效,也不一定都正确。
例如莱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认为,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喜欢”流动。
其实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没有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即没有看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社会现实,农村人口更“喜欢”流动是喜欢城市比较优越的条件,而不是喜欢“流动”本身。
“推-拉理论”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
推力因素包括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等;拉力因素包括迁移目的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较好的居住环境等。
但是人口迁移或流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人们,其流迁的动因也有很大的差别,推力和拉力理论很难将其解释得完美无缺。
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特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受到来自制度的阻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推-拉理论对我国户籍人口流动是失效的。
但是,我们还须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自由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几乎可以不受多大限制地在全国任意城乡间自由流动。
在人口自愿、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推—拉理论还是有效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构成推力和接力的主要因素大多是相同的。
人口学复习笔记
出生性别比:100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一年)分年龄(组)的性别比:该年龄组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
5.性别比的特征及性别比失衡1.性别比的特征出生性别比基本稳定青壮年性别比基本平衡老年性别比降到100以下,说明老年女性偏多2.性别比失衡是指出生性别比失衡,不在人为干预下,一般在103-107之间。
偏离这个数值,就是失衡。
5.中国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和对策1.现状1982年以后,性别比开始失衡。
2.原因1.性别选择技术滥用2.男孩偏好,传统观念3.社会经济落后,“男性优势”明显4.政策法律不完善3.对策1.新型生育文化,提高妇女地位2.加快发展,拓展女性发展空间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新的养老模式4.加强对卫生医疗机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第六讲人口年龄结构1.人口年龄结构及其表示方法1.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百分比表示。
2.表示方法- 列表表示(x岁就是组距)1岁年龄组5岁年龄组特殊年龄组(0-14(少年儿童)、15-64(劳动人口)、65及以上(老年人口)) - 人口年龄金字塔1.年轻型2.成年型3.老年型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1.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 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或65岁)- 少年儿童系数又称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是指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0-14岁)- 老少比- 年龄中位数年龄排序后的中位数。
(越大,高年龄人口比重越大)-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
是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反映劳动力人均负担的非劳动人口的数量。
- 老年人抚养比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 划分的标准数值- 不同结构特征1.年轻型(与老年型相反)青少年比例大,老年人小。
处于生育年龄人口多,人口增长势头旺盛。
故又称增长型人口。
2.老年型青少年比例小,老年人大。
家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家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一、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口因素人口是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主体。
经济学理论最初的形成就将人口置于与土地和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理论对人口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不断深化。
(一)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
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亚当·斯密(1776)认为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全部要素投入。
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增加能够带来财富积累和经济的增长,而社会分工是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一定数量的人口规模又是社会分工的基础。
此外,从物质生产的视角,人口又可以分为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其中只有生产性的人口比例增加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如此,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贯穿着对人口因素的悲观看法,最为著名的当属英国传教士、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1798)认为土地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生活资料是算数级数增长的,而人口却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因而物质和自然资源必将被耗尽。
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经济的增长将会进入倒退阶段。
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观点也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人物大卫·李嘉图(1821)在短期经济增长上的观点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基于禀赋差异的分工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财富增长。
马克思(1867)基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理论发展出了劳动价值论,并以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
当资本品或劳动力的投入不断变大时,社会的总产出将会增加,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和经济的增长。
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蔡防等人(2002)认为人口问题不在于人口本身,是经济社会发展自身出现了问题。
正是马尔萨斯主义和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深远影响,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严格的人口规模控制措施——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综述一、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的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总的来说人口转变就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由原始传统型经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化的过渡。
1968年7月,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世界人口》的报告中,根据当时世界人口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变动的实际情况,运用平均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指标划分和测定了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口转变发生之前的阶段,其特点是高死亡率(25‰)、高出生率(35‰)和低人口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不足45岁,总和生育率高于6。
第二阶段是人口转变的起步阶段,其特点是人口死亡率的大幅下降,而出生率却维持现状,甚至略有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第三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关键阶段,其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死亡率降至15‰左右,自然增长率达到降低水平,人口在生产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第四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其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当,平均预期寿命高于65岁,总的生育率低于3。
人口转型图式二、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律的总结。
人口转变理论以出生率和死亡率、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出生率下降的速度、移民的数量为最基本的因素来考察,力图解释人口转变的原因与动力,由此产生了死亡率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转变理论。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人口的增长美国学者一项题为“20世纪改进的死亡率能使多少人活下来”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世界死亡率的全面下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婴儿的存活率提升,超过生育年龄的人数增加。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生命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鼓励增长、放任增长和严格控制增长等几个阶段,这既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也有主观决策的失误。
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检讨现行人口政策的得失、统筹解决当前我国人口问题很有必要。
1980—1990年“一孩化”时期。
为实现2000年把人口控制在12亿的目标,1980年,中共中央、团中央向全国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提倡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被演变为“一孩化”政策,结果,欲速而不达,过度从紧的人口政策引起生育率的大幅度反弹。
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到2.63和2.86。
[8](P25)此政策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教训深刻。
1991—1999年人口政策微调时期。
1991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实际出发作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微调,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并将200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2亿调整为13亿,此后,我国人口生育率进入平稳下降时期。
2000年以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时期。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人口政策,保证了人口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的形势,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又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指明了方向。
(二)对70年代以来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反思70年代以来实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在早期虽遇到比较大的阻力,但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1下降到目前的1.8,比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提前约半个世纪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人口红利研究综述作者:闫磊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摘要: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的这样一个阶段,人口经济学家称这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阶段为“人口红利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概念指标一、背景1.“人口红利”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仅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用100年甚至两个世纪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变,即人口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三低”的转变。
在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往往先于出生率而下降,从而造成人口在一段时期内高速增长;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的这样一个阶段,人口经济学家称这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阶段为“人口红利期”。
2.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某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往学者们主要是从结构转型、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与制度创新、劳动力流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但往往忽视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
根据人口经济学,不同年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阶段人口对经济增长则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情况下,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也高,则有利于经济增长。
3.从数量到结构的研究人口因素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悲观和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学理论、经济适度人口理论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等,它们都将人口变量纳入经济领域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考察,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经济学家们才将关注的重点从人口增长率扩展至人口年龄结构,才开始认为不同年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因而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尽相同。
3.1Kelly(1973)认为,人口结构变化改变了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分配比例,这是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之一。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
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
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
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
我国人口问题探讨论文
我国人口问题探讨论文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
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
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
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
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
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
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
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旅游学院A0821班30号王兴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
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
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
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
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
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
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
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
大学人文地理真题
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真题人文地理2007一.名词解释:文化景观、环境感知、斯拉夫语族、地理人种、等级规模法则二.简答题:1.现代人文地理学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向2.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3.简述资源条件对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影响旅游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从行为地理学角度,简述人们决策的行为过程。
人文地理2008一.名词解释题:人文地理学,地理物象,政治地理过程,区位论,国家权力二.简答题:1.简述实证主义方法论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2.什么是人口转变?简述兰迪和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3.简述欧洲语言分布的基本格局4.什么是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什么?三.分析题:1.麦金德的“心脏地学说”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从表面上看观点完全相反,但是在美国制定欧亚战略方面的作用却又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其原因2.综述日本工业布局特点及主要工业区。
人文地理2009一.名词解释: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语言景观、行为地理学、闪含语系、政治地理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人文地理学中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举例说明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对工业企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3.简述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教派、分布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4.简述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动力三.分析题:1.二战以后英美等西方国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点一直倚重于欧亚大陆边缘的“内新月形地带”,试分析其所依据的地缘政治理论有哪些?2.试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应用题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撰写一份《xx省经济地理》的编写提纲(要求到二级提纲,即章、节)2.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撰写一份《xx省旅游地理》的编写提纲(要求到二级提纲,即章、节)人文地理2010一.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城市地域结构、功能文化区,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二.简答题: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原理2.简述欧洲宗教分布的基本格局及其演变3.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4.请列出我国分别反映自然环境、经济活动、祥瑞寓意的地名各5个5.请用流程图表示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三.综述题:1.试述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启示2.试述战后世界钢铁工业的区位转移轨迹及其原因,以及近年来世界钢铁工业的分布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诺特斯坦的三阶段、三类型模型。 在汤普森的文章发表16年之后, 即1945年, 诺特斯坦又对他的文章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 关注, 发表了《人口--长远观点》,并将汤 普森所划分的A、B、C三类增长模式分别命名。 诺特斯坦称A 模式为早期下降,B 模式为转 变增长,C模式为高增长潜力。 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 这一术语也随之诞生。诺特斯坦将空间上三 种模式拼接为时间上依次发生的转变阶段, 那么正是一个国家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即从潜在的高增长 走向早期下降)的时期是人口快速增长(即转 变增长)时期。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其 评价
人口转变论大发展的主要动向是继续分析人口转变的 内在动因,继续探讨其区域适应性,并预测世界人口转变 趋势。
1、关于人口转变内在动因的争论 在1980年,西方人口转变论的主流仍然把经济发展看 作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动因。 然而,人口转变论的社会文化论者不同意经济论观点。 列思泰赫在《论人类再生产的社会控制》和《西欧一个世 纪的人口与文化变迁》中一再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伊斯 特林等人的《生育率革命》也显示出把分析生育率下降的 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合并的企图,特别是他们把生育率控 制成本分成货币、时间和精神制约,并强调现代化发展的 影响。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出生 率水平大大高于死亡率水平的话, 人口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增长就会 被削弱。显然,他们认为低收入经 济地区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他们的 理论模型基本上继承了人口转变轮 的优点和缺点。
(4)金德博格的四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波 动极大。 第二阶段,死亡率开 始下降,但出生率保持在 原有水平,二者差距扩大,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增高。 第三阶段,死亡率继 续下降,但速度放缓,出 生率同样下降,人口自然 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很高的 水平。 第四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达到均衡,进一步 降低死亡率越来越难,出 生率也很低,人口自然增 长率又一次接近零。
2、关于人口转变论的区域适应性的争论
起初集中在是否适用与研究发展中国家,后来扩展到是否适用 与社会主义国家以至全世界的问题。1987年芬德利夫妇在《第三世界 的人口与发展》,以整张篇幅评论人口转变论的局限性。他们针对诺 登斯坦的有关理论,列举了人口转变论难以适用于第三世界的理由: 第一,“无论是经济或者社会发展,第三世界的情况永远不会和 19世纪的欧洲的情况相同”。 第二,“第三世界的经济历史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它们同欧洲 不仅在发展的时序和速度上相异,而且在特征上也不相同”。 第三,人口转变论若用作描述第三世界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的 手段,“已证明是粗糙的”。他们认为,人口转变论已经被一些新的 亚层次的理论,如生育率转变论等代替了。
原始型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或者转变增长尚未开始的人口。 传统型是处于转变中的人口。 现代型是已经完成转变的人口。
诺登斯坦的理论对人口自然变 动的分析和类型的划分,比汤普森 的模型更接近人口转变的实际情况, 但是也还缺乏理论深度。他后来的 著作对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更充分的分析,对理论模型也做了 修正。
兰德里把上述三个人口发展阶段之间的转变, 特别是向现代阶段的转变,成为“人口革命”, 表明他认为不同阶段之间有质的差别。
他的理论模型是为了说明法国出生率和自然 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原因,所依据的主要是西欧特 别是法国的人口资料。他从具体的历史资料出发 做一般性的推理,最先勾画了人口转变的轮廓, 是很难能可贵的。然而他的模型还缺乏有力的科 学论证,也未深入分析转变的条件和原因,对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的论述还未形成为成熟的理 论体系。但无论如何,他奠定了人口转变论三阶 段模型的基础。
5.人口转变论的五阶段模型
(1)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型 《人口增长的阶段》
HS:高位静止阶段 EE:早期扩展阶段 LE:后期扩展阶段 LS:低位静止阶段 D:减退阶段
(2)彼得、拉金的五类型、五阶段模型 《论人口转变和多阶段反映学说》
A: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 高的国家和地区。 B:出生率稳定在高水平 而死亡率开始下降的国 家和地区。 C: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低 的国家和地区。 D:出生率开始下降和低 死亡率的国家和地区。 E: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的国家和地区。
(2)柯尔、胡佛的四阶段模型 《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阶段,属于农业低收入经济,以高出生 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第二阶段,经济进步且变得相互依存、专业 化和受市场的支配,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出生 率也于晚些时候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 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生率起初下 降的速度慢于死亡率,但其后紧跟死亡率以达到 或多或少的平衡下降。 第四阶段,实现高收入经济的转移。死亡率 难以进一步降低,相对稳定,出生率在波动中重 新和死亡率实现平衡,但已是低水平的平衡。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人口的出 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型式。因此,人口再生产 类型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 个基本要素。
人口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 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曾 长率)的过渡。
核心论点是,人口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密切 相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和死亡率都从传统社 会的高水平向现代社会的低水平转变。在这一转变期间, 死亡率比生育率先下降,形成人口的高增长。
1.人口转变的三阶段理论
人口转变论以1909年兰德里对 欧洲人口变化过程的描述为根据, 经汤普森润色加工, 由诺特思坦在 1945年引进“转变”(transition) 一词而逐步发展完善。
人 口 转 变 理 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理论(按不同阶段划分)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 其评价 四、《人口转变理论再思》 五、《人口转变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 义》
一、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
人口再生产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 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 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2.人口转变的四阶段模型
(1)诺特斯坦的四阶段模型 《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
第一阶段是工业化以前的阶段。出生率保 持稳定的高水平,死亡率也处于高水平,但略 有起伏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出生率基 本上维持不变,死亡率开始下降并且逐渐加快, 二者的差距逐渐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上 升。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经一步发展的阶段。死 亡率继续下降,但起初出生率下降速度滞后于 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二者差距加大,人口自然 增长率在这个阶段最高。
二、人口转变理论
产生背景:人口转变理论为美国人口学家汤姆逊于 1929年首先提出,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加以补充,后又为 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全面发展为一套人口理论。其产生 背景是为了对西欧、北美的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的历 史过程加以描述和解释,同时亦可用于对发展中国家人口 发展趋势的预测。
内容:是指以西方社会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 料为依据,解释人口规模和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的理论。
(2)汤普森的三阶段模型。汤普森试图把 欧洲人口发展的经历纳入也能应用于其他地区 的理论结构中来。在这个理论结构中, 他将世 界各国在1908一1927年间的数据按他们的人口 增长模式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家包括北欧、西欧和美国, 从19 世纪后半叶至1927年, 他们的自然增长率从很 高水平降到了很低水平, 并且不久将变成静止 人口并开始出现人口下降; 第二类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中欧一 些地区, 出生率、死亡率都发生了下降, 但在未 来一定时期里, 死亡率将与出生率同样快速下 降, 甚至比出生率下降得更快。这些国家将保 持稳定的或是逐渐增大的人口增长率;
(1)兰德里的三阶段模型。兰德里认为, 描述和理解从一种
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体系向一种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 体系的长期变化是人口理论的一项中心任务。为了强调这种根本的 转变, 朗德里冠以“革命”的称号。
兰德里描述的转变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原始阶段,是不限制生育的时代。以自然生育率为 特征, 即经济因素对生育率没有限制作用, 人口增长由死亡率波动 所决定。 2.第二阶段是中期阶段, 是限制生育达到了普及的阶段。为了努 力维持已经取得的生活水平, 人们开始限制婚姻—晚婚或者不婚。 虽然这两个阶段展示的人口模式都是均衡模式, 但不排除一些时期 生育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带来的人口增长。 3.第三阶段是现代阶段,是人们自觉限制家庭规模的时代。与过 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突破: 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导致夫妇限制其 婚内生育率, 人口均衡不复存在,而“人口减少” 成为一种实际可 能性。
总的说来,人口转变论已经成为人口理论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它被大多数人口学者所接受的原理(也正是 它的合理成分),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出生率和死亡率在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 存在着由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转变的发展趋势。 第二,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根本性转变密 切相关,尤其是和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密切相 关。 第三,影响人口转变,尤其是生育率转变的因素是多 元的,复杂的,不仅有各种经济因素,而且还有许多非经 济因素在起作用。 第四,人口研究的实践证明,人口转变论上述原理对 分析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趋势,是有用的理 论工具
《人口转变理论再思》 ---安斯利.J.科尔提交给1973年国际人口科学研究会全会的论文。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考察人口转变思想在现在是否像其最初流行时那样有效和恰当。
一、人口转变前不同人口中婚内生育率的差异 在发生人口转变以前的人口当中,一般来说,最高婚内生育率至少比 最低婚内生育率高出一半。 婚内生育随年龄序列的急剧下降则粗略地显示出生育控制的存在。更 确切的说,一位在25岁以前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的时间要比一位在 30岁以后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时间要早得多。婚内生育的年龄结构 表明,在近代持续性的生育下降以前,若干国家的人口中已经存在生育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