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
唐朝男子是如何戴帽穿衣的?从幞头到袴褶,简约而不简单
唐朝男子是如何戴帽穿衣的?从幞头到袴褶,简约而不简单导读: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强盛的国力,发达的经济,使其成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外向型王朝。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
唐衣胡风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
一、头饰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指行“加冠礼”。
冠是一种冠帽,是古代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而身份卑贱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就是包裹头发的一块布。
冠而唐代时期,男子常戴的头饰,是一种被称之为幞头的头巾。
关于幞头的由来,五代人马缟曾经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幞头,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皁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之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与罗代绢,又令中繁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
”继续查阅“折上巾”,我们会发现,它最早起源于东汉,北周时期正式得名为幞头,到了隋朝时期,开始成为备受社会各阶层喜欢的冠帽,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百姓,皆以幞头为自己的日常便服,而且是男女皆可戴。
幞头而幞头又可以分为四个大类:1、平头小样平头小样又称平头巾子,是流行于唐初的一种幞头样式。
它一般为扁平形状,头顶的巾子裹得很低,所以才被称为“平头”。
2、武家诸王样武家诸王样又称武家高巾子,相传为武则天所创。
一块头巾,竟然透露出她希望'武姓诸王'凌驾于整个朝局之上的用意,《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武德已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
”武家诸王样的巾子部分较之平头小样有了显著的升高,中间部分则出现了明显的凹陷。
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人物所戴的就是武家诸王样。
古代男子发冠种类描写
古代男子发冠种类描写古代男子的发冠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用途。
在古代,男子的发冠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男子发冠种类。
一、冠冠是古代男子最常见的发冠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冠是古代贵族和官员所佩戴的一种头饰,用以显示其身份地位。
冠的种类繁多,有翁冠、方冠、方巾等等。
不同的冠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如翁冠代表着高级官员,方冠代表着普通官员,方巾则是平民百姓所佩戴的头饰。
冠的款式精美,常常镶有珠宝和玉石,显示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二、幞头幞头是古代男子在冠上加上的一种帽子,形状像扁盖,顶部有一小圆顶。
幞头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尊贵的头饰,只有地位高尚的人才能佩戴。
幞头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常常用上等的绸缎和锦缎制成,色彩鲜艳,花纹精美。
佩戴幞头的男子往往显得庄重而端庄,给人一种尊贵的感觉。
三、巾巾是古代男子常见的一种发冠,也是最为简单朴素的一种。
巾是用布料或皮革制成的,形状呈长方形,可以用来包裹头发或者束发。
巾的种类也很多,有方巾、巾帕、巾巾等等。
巾的颜色和图案常常反映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官员常常佩戴带有官印的巾帕,士兵则佩戴带有军徽的巾巾。
巾不仅仅是一种发饰,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四、花冠花冠是古代男子在特殊场合佩戴的一种发冠,通常由花朵和叶子编织而成,色彩鲜艳。
花冠常常用来祭祀、庆祝或者参加婚礼等重要场合。
花冠代表着喜庆和祥和,佩戴者往往显得神采奕奕,生机勃勃。
花冠不仅仅是一种发饰,更是一种象征和祝福。
在古代,男子的发冠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用途。
发冠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不同的发冠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展现出古代男子的风采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代男子那些精美的发冠,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幞头竟有这么多讲究,日本天皇也爱它
幞头竟有这么多讲究,⽇本天皇也爱它野马共和-头条号 2019/8/1815:23⾃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有蓄发的传统。
根据各地考古发现,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原始先民们就已经盘发成髻。
《孝经》中说:“⾝体发肤,受之⽗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所以头发不管稀疏,都不能轻易剪断。
久⽽久之,出于实⽤及美观考量,各式的发髻渐渐风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代男⼦重要的时尚单品幞头横空出世。
⼩⼩的⼀块幞头,却代表着中国男性的千年流⾏史,最终风靡⽇本。
秦汉时期,男⼦⼆⼗成年加冠,贵族男⼦戴的是冠。
⽽⾝份较低微的⼈,只能束⼱帻。
⼱帻也称幅⼱,⽤⼀块帛⼱束⾸,是⼀种包头布,⽤以束发。
幅⼱之名早见于《后汉书·郑⽞传》:“⽞不受朝服,⽽以幅⼱见。
”可见,郑⽞的这种儒雅的时尚打扮,突显了个性⼜彰显了勇于反抗传统的精神,有效吸引了时尚界的关注,成功⾛在幅⼱盛⾏的潮流前线。
幅⼱在不同区域叫法略有不同,据杨雄《⽅⾔》记载:“幅⼱之名⾃关西秦晋之郊⽇络头,西楚江湘之间⽇陌头,⾃河北赵魏之间⽇缲头。
”东汉时期,平民男⼦戴⼱帻最为常见。
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出⼟的传世说唱俑,头上⽤布帛包头,在额头前束出两个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拘泥礼法,以幅⼱束⾸的风⽓,⼗分流⾏。
据南朝顾野王所撰《⽟篇》载:“⼱,佩⼱也。
本以拭物,后⼈着之于头。
”北周时尚先驱周武帝依托鲜卑族传统风帽,对幅⼱作了改良,于四⽅形布帛上裁出四脚,并将其接长,形如阔带。
裹发时⼱帕覆盖于顶,后⾯两脚朝前包抄,系结于额,前⾯两脚绕⾄脑后,打结下垂。
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两⾓在脑后打结,⾃然飘垂,顿⽣飘逸之感;另两⾓头顶打结,可束缚发髻。
幞头正式诞⽣。
唐朝时幞头迎来了⼤发展⼤繁荣的盛世,与⼤唐的爆款男装圆领袍相辅相成。
《长安⼗⼆时⾠》中幞头的⾝影随处可见。
盛唐⽓度恢弘,社会上流⾏⾼冠峨髻,所以⼱⼦应运⽽⽣。
⼱⼦是幞头的内衬,⽤苎葛、藤草、篾⽵或马尾编织⽽成。
封演在《封⽒闻见记》描述“幞头之下别施⼱;象古冠下之帻也。
宋朝幞头官帽划分
宋朝幞头官帽的划分及其象征意义一、引言宋朝,一个充满变革与繁荣的时代,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数百年。
在这个时代,官员的服饰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幞头和官帽。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种类与级别、制作工艺、象征意义以及影响与传承等方面,深入探讨宋朝幞头官帽的划分。
二、历史背景幞头,又称折上巾,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
起源于汉代,最初为普通人所使用。
然而,到了宋朝,幞头逐渐被官员所采用,并发展出了独特的官帽形式。
三、种类与级别1. 直脚幞头:这是一种平直的幞头,两脚较长且直。
主要为中级官员所佩戴,表示其地位较高,但仍在努力晋升。
2. 局脚幞头:与直脚幞头相似,但其两脚弯曲向上。
这种幞头多为高级官员所佩戴,象征着他们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地位。
3. 交脚幞头:这种幞头的两脚交叉于头顶。
通常为新科状元或者皇帝近臣所佩戴,寓意着才思敏捷,深受皇帝宠爱。
4. 朝天幞头:这是一种两脚直上指天的幞头。
主要为宰相级别的高级官员所佩戴,表示其权力滔天,地位尊崇。
四、制作工艺宋朝幞头官帽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首先,选用上等的纱罗作为材料,确保幞头的柔软舒适。
其次,通过精细的剪裁和缝制,使幞头符合官员的头部形状。
最后,用丝线、珠宝等装饰品进行点缀,增添幞头的华丽感。
五、象征意义宋朝幞头官帽的划分不仅仅是一种服饰风格,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同的幞头代表着官员的级别和权力。
从直脚幞头到朝天幞头,官员的地位逐渐升高,权力也逐渐增大。
这些幞头成为了宋朝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直观体现。
六、影响与传承宋朝幞头官帽的划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种独特的服饰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后世所传承和发扬。
其次,幞头官帽的等级划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为后世的社会制度提供了参考。
最后,宋朝幞头官帽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品对后世的纺织业和艺术品制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对宋朝幞头官帽的划分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服饰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等级制度和制作工艺的综合体现。
直脚幞头名词解释
直脚幞头名词解释
《直脚幞头》是一种重要的中国传统服饰,也叫“直脚帽”。
历史上,直脚帽是汉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皇族的尊重,是皇帝、官员及尊贵人物平时穿着的头部附件。
直脚帽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饰品,它有着独特的结构,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圆形网状条状物组成,外部以布绣或丝绣装饰,里面用线绳编织而成。
在中国古代,男士交配时,头戴直脚帽是很常见的。
古时候,直脚帽广泛由农村穿着,以指示身份地位,并保护头部免受紫外线的危害。
它的材料和形状可以说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也可以暗示特定的职业。
比如,剑客头戴特别细长的,高礼穿着较粗厚的,士绅有特殊的装饰,士子们戴五彩缤纷的,农民穿普通的白布,而商人穿红色的、有羽毛饰的,这可能表达他们的富有。
现代,直脚帽也是中国的文化象征,人们以它作为传统民间服装的重要部分,男性服装一般戴着红色的直脚帽,女性的则为粉色的。
直脚帽的款式有很多,比如飞章指帽,蒙古式指帽,皇家风格指帽等。
它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并且有不同的含义。
总之,直脚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是传统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文化象征,表达人们的财富和身份地位。
- 1 -。
幞头:中国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体现等级制度
幞头:中国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体现等级制度王十朋的《左原诗三十二首.幞头岩》中有"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家置幞头。
"这首诗是宋代的作品,描写了"幞头"这样的帽饰,而这样的帽饰在中国古代的首服文化中至关重要。
比如,释士圭的《颂古七十六首.其三十八》中也有对此的描述:"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幞头"是中国古代男子帽饰中的重要部件,更是中国首服文化的瑰宝。
可是,"幞头"并非是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的物品,而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中被历代不断地完善,并在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色。
尤其,"幞头"由唐到宋这一时期的形制变化更为显著,在宋代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幞头"形制,而这一特色可从宋代的帝王画像中窥见一斑。
从宋代帝王画像中所戴幞头的样式演变,不仅可以看出宋人的冠服制度变化,还能以幞头形制来判断画作的时间。
"幞头"这一物品,不仅能折射出宋人的首服文化,还能体现出"幞头"背后的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宋代"幞头"的类型与使用1,宋代"幞头"的起源首先,幞头起源于汉代裹头的巾。
经过历史的演变,在隋代"幞头"才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被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古代男性的首服之一。
但是,因为中国每朝每代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幞头"的形制也在各个朝代各异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比如,唐代的幞头差异多在"平头"、"前踣"、"圆头"等样式差异。
而宋代的"幞头"则多集中于幞脚类型的区分。
其次,幞头从唐代的兴盛,流传到宋代时形制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比如,幞头的主体部分,由唐代时期的软质裹巾转为为硬质的帽;幞脚也紧随这一变化,由软质、下垂式的软脚变为硬脚;幞头的样式、形制,在宋代也发展出更多的样式,比如,展角、直角;宋代幞头的色彩,也从之前单调的黑色,在宴会等喜庆场合扩展更多的鲜艳色彩。
明代文人的帽子
明代文人的帽子
明代文人的帽子通常称为"幞头"(fútóu)或"顶子"(dǐngzi)。
这些帽子在明代时期是文人士子们的传统服饰之一,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
幞头是一种圆形或半圆形的帽子,通常由七片至十三片细薄的杏黄色布料拼接而成。
幞头顶部留有一个较大的空间,以便塞进文人的头发,使其头形看起来更为高挑。
幞头的帽沿通常稍长,可遮挡阳光,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顶子则是一种带有顶距的帽子,形状略类似于现代的礼帽。
顶子上常常配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可以系在后脑勺上,使帽子更牢固。
顶子的款式和颜色多样,一般由丝绸、宝蓝色绸缎或锦缎制成,有时还会用金线进行刺绣,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明代文人的帽子在形状和材质上都具有一定的讲究,反映了当时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
这些帽子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常常在文人雅集、文化交流、官方场合等特殊场合穿戴,以展示其高雅的品味和学识渊博。
唐朝文人服饰名称
唐朝文人服饰名称
唐朝文人的服饰名称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1.幞头:这是唐朝男子比较常见的首服,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
服,以巾子为饰。
2.袍衫:唐朝官吏的常服,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颜色根据官品有所规定。
3.半臂:一种无领对襟的短袖上衣,主要流行于唐代前期。
4.衫裙:由衫、裳和裙组成,是唐代妇女的一种服饰。
5.帔:一种披肩,通常与衫、裙搭配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服饰名称外,唐朝文人的服饰还有巾子、鹖冠、革带等配件,这些配件也是当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谈幞头的故事
谈谈幞头的故事#中国传统服饰###长安十二时辰#【幞头】《长安十二时辰》剧照最近热播中的《长安十二时辰》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剧中幞头的起源和它的故事。
北齐娄睿墓壁画·局部幞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又有“折上巾”、“软裹”等很多名称。
幞头是我国古代男装独特的标志,于南北朝晚期出现后,历经唐、宋、金、元、明,从一块包头布逐步演变成有各种固定帽身和展角的造型,直至清朝初期被满式冠帽所取代,前后通行时长一千余年。
可见,幞头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的意义。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局部历经五胡十六国,鲜卑人从建立北魏开始真正成为整个北国的统治者,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得汉族与鲜卑等民族不断大融合。
从娄睿墓、徐秀显墓、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等出土的壁画和陶俑来看,这些人无论男女都戴有披幅的鲜卑帽(也叫风帽)。
北朝九原岗北朝墓壁画·局部鲜卑帽为什么要在脑后留垂披幅呢?孙机先生认为一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是有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
《魏书·礼志》记载:“太祖天兴六年,诏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
”大约此后魏人已改变其编发的习俗,所以当北魏孝文帝再度改制冠服时,并没有提及编发。
如宁夏固原北魏前期墓中还出土了贯铜笄的发髻。
北齐高洋墓陶俑既然已经南迁,又不再编发,披幅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在北齐墓中就有用带子扎起来的,如北齐高洋墓陶俑。
按照传统的说法,幞头出现于北周,《北周书·武帝纪》说,宣政元年(578年,距离隋朝开国仅仅3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隋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局部隋代幞头也不乏其例,如【武汉周家大湾241号】的两角幞头、【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以及【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有四角,两脚系于额面,两脚垂于脑后,较前例已有改进,但头顶上还是平的。
宋朝服饰,宋代幞头
宋朝服饰,宋代幞头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
幞头(fútóu),亦名折上巾。
又名软裹。
一种包头的软巾。
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
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宋代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
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份不同,式样也不同。
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
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局(曲)脚。
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变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
裤袜,为足衣,有长统和短统,一般女子所用,男子也有穿着。
幞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平式幞头,是一种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为一般士庶与官吏宴居(闲居)时戴用。
结式幞头,结式幞头也是一种软裹巾式,在幞头之上加一巾子,将其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为将尉、壮士所好戴用。
软脚幞头,软脚幞头是在幞头之下衬以“巾子”(即假发),或“木围头”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两脚加厚并涂漆,成为软脚,使其乎展下垂,行动时则飘动尔雅,为文官与学士所爱戴用。
圆顶直脚幞头,这是一种硬裹幞头,用“木围头”衬在额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内型,外糊皂纱,涂漆而成,其两直脚用铁丝织成,外罩漆纱,使其向左右平伸,为朝臣与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历代皆有采用。
方顶硬壳幞头,这是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乎伸或上翘,为宋代官员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
宋代幞头的典型特点
宋代幞头的典型特点
宋代幞头是在宋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女性头饰,它由布料制成,下挂着一条或多条长长的绸带。
宋代幞头的造型十分多变,可以是单点、双点、四点、六点等不同的形状,并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造型。
宋代幞头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绸带制作,使得幞头显得鲜艳夺目。
宋代幞头常常装饰有各种细腻的图案和装饰,如蝴蝶、花朵、鸟类等。
宋代幞头不仅是女性的装饰品,还是一种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不同的幞头造型和装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宋代幞头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出现在了各种场合,包括宫廷、庙宇、家庭等。
它不仅是女性的装饰品,还是一种体现当时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元素。
在宋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幞头也常常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出现,体现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多彩。
宋代幞头的典型特点包括:
1.造型多变:宋代幞头的造型十分多变,可以是单点、双点、四点、六点等不同的形状,并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造型。
2.彩色鲜艳:宋代幞头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绸带制作,使得幞头显得鲜艳夺目。
3.装饰精细:宋代幞头常常装饰有各种细腻的图案和装饰,如蝴蝶、花朵、鸟类等。
4.显示身份和地位:宋代幞头不仅是女性的装饰品,还是一种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不同的幞头造型和装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总的来说,宋代幞头是一种十分优美的女性头饰,代表着古代中国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直脚幞头名词解释
直脚幞头名词解释
直脚幞头(StraightFootBonnet),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面纱,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在19世纪,这种头部服饰更加受欢迎,甚至出现在英国宫廷成员们的身上。
早在一百多年前,这种面纱在很多地方都是必备的日常服饰,尤其是英国贵族以及一线明星们。
在英国,它们更多地被称为“温斯顿帽子”,另一种更熟悉的说法是“主意帽”。
直脚幞头最初设计用来隐藏妇女的头发,使得头部凸显出一种更精致的曲线,也就是所谓的“传统风格”。
该面纱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拥有优雅、完美的形状和曲线,穿在头上可以展现出一种古典的风度。
另外,这种面纱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把头发拉起来,以达到改变发型的效果。
当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戴上这种把头发拉起来、把头形改变的头饰,形成一种比较英气的古典风格,或者是个性另类的风格。
不过,这种头饰可以在普通场合中以及时尚场合中穿戴,使女性可以有自豪和骄傲的感觉,不仅能展现出女性的美丽和优雅,也能体现女性的古典气质和个性特征。
虽然直脚幞头可以回溯到18世纪,但它们有着不断地新变化。
到现在,它们已经被塑造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更明亮、更轻巧的款式,也可以以简约的设计来细节体现,既可以在宴会场合穿着,也可以在一般的日常穿搭中体现出女性的优雅特质。
直脚幞头是一种优雅、细腻的头饰,能够突出妇女的优美外形,给人以典雅的视觉享受,让女性在日常的穿搭中更加凸显个性,展现
女性的高贵优雅。
它们不仅是一种时尚装饰,更是一种深受文学熏陶的古典装饰,代表着一种古典含蓄、淡雅、尊贵的美学情怀。
幞头
北宋沈括创作散文
01 作品原文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注释译文
《幞头》是北宋沈括创作的散文。
作品原文
幞头①,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②。晚唐方镇擅命,始僭③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④,凡 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⑤下,取其服劳不 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①幞头:包头软巾。相传北周武帝时裁定用四条带子,谓之“四脚”。隋时加桐木骨子,使巾顶高起,后世 或以藤、竹等为骨。“幞”字旧读pú,今读fú。《幞头》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
②硬脚:用金属线撑起的巾脚。唐代皇帝所服的幞头用硬脚,稍上曲;五代晚期以后,硬脚渐趋平直。 ③僭(jiàn):僭越,超越等级本分。 ④直脚:指平直的硬脚。宋人多用铁线支撑。局脚:即曲脚,硬脚弯曲者。交脚:指前后脚互相交叉者。朝 天:指巾脚上曲者。顺风:指一脚下垂、一脚上曲者。 ⑤颔(hàn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 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 两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宁八年)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 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 的防御。1082年(元丰五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 苏镇江东),举平生所见,撰《梦溪笔谈》。他博闻多学,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对当 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所及, 无不详为记载。又精研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传本附入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著 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使辽所撰《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保存一部 分。
唐朝文官的帽子
唐朝文官的帽子嘿,咱来聊聊唐朝文官的帽子,那可老有趣啦!唐朝文官的帽子叫幞头,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怪,是吧?它可不像咱现在的帽子那么简单。
这幞头啊,就像一个有故事的“小包袱”顶在头上。
它一般是黑色的,看着还挺庄重呢。
我有一次在博物馆看到唐朝文官的画像,那幞头可显眼啦。
它前面低低的,就像一个小帘子似的垂在额头前。
这小帘子还有用处呢,你想啊,文官们在朝堂上,要是不小心打个盹或者走神,这帘子晃晃,说不定就能把他们拉回神,就像有人在旁边轻轻拍了一下。
而且这帘子垂下来,还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文官们在帘子后面,眼睛滴溜溜一转,说不定就想出个好主意。
幞头的两个脚,那也是各有千秋。
有的是直直的,就像两根小天线一样竖在脑袋两边。
这两根“小天线”能让文官们看起来更加挺拔有精神,就像在说“我可精神着呢,准备好处理政务啦”。
还有的幞头脚是弯弯的,像两个小月牙。
这种弯弯的脚,让文官们看起来多了几分儒雅,走起路来,那两个小月牙一摇一摆的,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记得有个电视剧演唐朝故事,里面有个文官,他特别在意自己的幞头。
每天早上起来,都要仔细整理,把那幞头弄得端端正正的。
有一次他着急上朝,结果幞头有点歪,他在路上还念叨呢:“这可不行,这要是被同僚看到,还不得笑话我。
”他一边走一边调整,那紧张的样子,就像我们现在出门发现衣服穿反了一样。
到了朝堂,他松了口气,那顶整理好的幞头在人群里可显眼了,整个人都显得很有威严。
唐朝文官的幞头啊,不同的样式还能代表不同的官职呢。
就像现在不同的制服能区分不同的职业一样。
级别高一点的文官,那幞头可能就更精致,装饰也更多。
比如说有的会在幞头上加点花纹之类的,这就好比是高级定制,显示出身份的尊贵。
这唐朝文官的帽子,不只是个装饰品,它里面有文化、有礼仪,还有那些文官们的故事呢。
它见证了唐朝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就像一个无声的史官,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小小的帽子还挺有内涵的呢?。
古人的帽子为什么会有两个“尾巴”?最初为了实用,后来为了美观
古人的帽子为什么会有两个“尾巴”?最初为了实用,后来为了美观许多人在看古装剧的时候,都会觉得古人的帽子很"可爱",也有人觉得很丑。
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情况下,帽子的后面都会拖着两个小"尾巴"。
这种帽子,我们一般称之为"幞头"。
在中国,幞头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清朝以前,它一直都是汉人最喜爱的帽子之一。
但对于这种帽子,现代人大都不太了解,尤其是帽子上的两个"尾巴",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这种设计。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幞头上为什么会有两个小尾巴,让大家理解这种帽子的审美。
《孤城闭》剧照注意帽子上的尾巴古人的帽子也叫"巾",这恰恰说明了帽子的来源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古人的帽子,你就会发现,古人的帽子一般都叫"某某巾"。
比如,在宋明两朝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形帽子,叫做东坡巾;唐宋时期的幞头,也叫折上巾,在明朝的时候多了一个名字,叫"唐巾"。
明代皇帝的翼善冠、大臣们的乌纱帽,也都属于幞头的犯愁,所以也可以称为折上巾。
此外,还有庄子巾,万字巾,等等。
因此,我们当代人所说的帽子,在古代可以叫"冠",但也可以叫"巾"。
南宋画家刘松年有一幅《七子过关图》,图中左侧的人物头上戴的就是东坡巾,右侧戴的是幞头,也即明代的唐巾——它的后面就有两个小"尾巴"。
《七子过关图》局部"巾"这个字我们都很熟悉,平时大家说"毛巾""头巾""浴巾""餐巾纸",所以"巾"基本等同于一块"布"。
而这恰恰也说明了帽子的源头——来自于裹在头上的布。
我在之前很多文章中和大家聊过故人束发的问题。
既然古人要束发,那就免不了要经常整理自己的头发,走在外面,大风一吹,或者头发没扎进,那就会影响形象或者劳作。
古代男子首服的种类
古代男子首服的种类古代男子头上的服饰种类繁多,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职位和场合。
本文将介绍古代男子首服的种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冠冠是古代男子头上的代表尊贵的服饰,一般由金、银、玉、珠等贵重材料制成。
冠的形状有圆锥形、方形、半球形等,上面常常镶嵌着宝石、珠子和金银丝等。
不同的冠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职位,如玉璧冠是天子专用的,华盖冠是王公贵族的标志,而文冠和方冠则是士人的专属。
2.幞头幞头是古代士人的专用头饰,形状与冠相似,但佩戴方式不同。
幞头佩戴在头上后面,下垂至背部。
幞头的材质一般为丝绸、麻布等,常常绣有各种图案和文字,代表着士人的学问和文化水平。
3.簪簪是一种长而细的饰物,多用于佩戴在头发中。
古代男子常常佩戴簪来固定发髻和头发,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簪的材质有金、银、玉、珠等,形状有直簪、弯簪、花簪等。
不同的簪代表着不同的场合和身份,如官员佩戴的官簪、婚礼上佩戴的花簪等。
4.巾巾是一种常见的头饰,通常由丝绸、麻布等材料制成。
巾的种类繁多,有方巾、头巾、围巾等。
古代男子常常佩戴巾来保护头发和面部,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不同的巾代表着不同的场合和身份,如头巾是士人的专属,方巾则是士兵和百姓的常用头饰。
5.毡帽毡帽是一种保暖的头饰,多用于寒冷的冬天。
古代男子常常佩戴毡帽来保护头部和耳朵,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毡帽的材质为羊毛、兔毛等,形状有圆顶、斗笠等。
不同的毡帽代表着不同的地区和身份,如满族的满族帽、蒙古族的蒙古帽等。
以上就是古代男子首服的种类,每一种服饰都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职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和文化水平。
虽然现在这些服饰已经很少见到了,但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唐朝人的官帽为什么后面有两个“尾巴”?
唐朝人的官帽为什么后面有两个“尾巴”?
这种样式的帽子被称为“幞(fú)头”,后面的两个“尾巴”,则被称为“幞头脚”。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幞头脚”只是多余的部分,也就是两条头带包住脑袋以后,多出来的两个角。
古代人普遍认为包头巾要美过戴帽子,所以头巾的戴法流传了很多年,并且经过了许多改动。
到了唐代,开始发生更多的转变。
首先是开始在头巾里加一个内衬,称为“巾子”。
▲ 唐代巾子
这使得幞头变得高并且更有形状,有了电视剧里“高帽子”的雏形。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对幞头脚的造型感兴趣,首先是不断加长,有了所谓“长脚罗幞头”。
▲ 长脚罗幞头
随后,最具有标志性的变化——出现了硬脚幞头。
《幕府燕闲录》中有:“自唐中叶以后,谓诸帝改制,其垂二脚,或圆或阔,周丝弦为骨稍翘矣。
臣庶多效之。
”
得到皇帝支持,这两个帽子后面的“尾巴”,开始引人注目,并且越来越翘,发展到宋朝,简直可以说是突破天际,五花八门,为所欲为……
古人在某些东西上的想象力,叹为观止……
扯远了,问题中说道,宋朝也有类似的设计。
其实唐宋幞头脚还是有区别的,最明显的在于,唐朝的幞头脚大多下垂,并且有弧度,如下图——
宋朝则是长、直、有棱有角,如下图——
最后再说到幞头脚的作用……这真挺难说的,因为更多程度上,这是一种服饰审美的演变,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影响,最后被官方定式,成为官服的普遍样式。
说到底,大概因为好看吧。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
(参考文献《从幞头到头巾》作者:孙机)。
幞头制作(唐代)汉服首服
幞这个字读fu,“帻”,读做ze
【第一步】:先制作幞头方帕。
幞头方帕是用黑绵绸制作的长方形,其尺寸是:62X48cm,在宽边的两脚,缝上两根细带。
为了更易定型,在幞头下边两侧竖着缝上两块粘扣。
【第二步】:制作帻。
帻是软裹巾里面的定型物,多是用浆过的棉布做成,质地挺抖,容易定型。
有了帻,幞头后端高拱的突起就能形成。
帻的制作很简单,就是做一个类似于半圆滑雪帽的布套,顶端弧形,下端平。
具体尺寸是:铺平放置,顶端13.5cm,下端长31cm(即周长仍为62cm),高22cm即可。
为了便于穿戴,我在帻的下端内侧缝了一圈松紧带,做好了往头上一套即可。
··
先假设已经戴上了假髻网巾。
戴上帻的效果如下:
``
```
【第三步】:幞头布带。
布带可以是绵绸做的软带,也可以是浆布或绒布做的硬带。
【第四步】:具体穿戴幞头方法:
先佩戴假髻网巾(如果帻的布料非常挺抖,可省去此步骤)。
然后戴上帻(当然,要去掉发钗)。
【第五步】:幞头裹法全过程
先把幞头布下端拿好,从额头前端开始围裹,在脑后把小带系住,同时粘上粘扣。
幞头布上端两角自然垂于脑后,被系住的下两角包住,故而不会散开。
把上端两角内卷成麻花状,从脑门两边向前庭围裹,打结。
将硬带按此形状套在头上,脑后打结。
最后的效果:。
唐代型男“首要”问题——幞头:初唐还得自己绑,晚唐干脆直接戴
唐代型男“首要”问题——幞头:初唐还得自己绑,晚唐干脆直接戴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113篇文章在唐代时尚界,有一种单品,是属于唐代型男的。
在唐代,如果一个男子出门没戴着它的话,那几乎就跟没穿衣服一样。
这件单品就是幞头。
幞头,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改良的头巾。
正是因为幞头是男子头上的必备单品,所以幞头也成为了唐代型男的“首要”问题。
幞头,也叫“襆头”、“服头”等,最早是在东汉的幅巾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所以又被称作“折上巾”,《唐会要》中记载:“折上巾,军旅所服,即今幞头是也。
”幞头其实本来就是用一块黑色的头巾把头发包住,保证干活时候不掉下来就行了。
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将一块黑色头巾四边加上了四条布带,以便捆扎头发时能够更加结实。
这四根布带就叫做幞头的“四脚”。
《隋书》中记载:“故事,用全幅皂而向后襆发,俗人谓之襆头。
自周武帝裁为四脚,今通于贵贱矣。
”关于幞头到底怎么佩戴,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很详细:“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
……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
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这个意思很明白了,黑布往头上一包,四个脚自然垂下,前面两个脚系在脑后,后面两个脚或者系在下巴下边,或者是反过来系在头顶上,大概就是这么个工序。
在整个唐代,幞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幞头的造型也几经丰富,材料上也不断推陈出新。
从初唐时期还需要自己来绑的头巾,到晚唐时期已经成了拿起来直接戴走的帽子,幞头经历了从“巾”到“帽”的发展变迁。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唐代幞头的历史变迁,看看幞头的发展在历史上都留下了那些痕迹。
1、造型上——一代更比一代高在唐代,幞头的造型变化基本上主要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期间有过四次大的造型变化阶段。
而真正决定幞头造型变化的,并不是幞头本身,而是另外一种垫在幞头里面的东西。
这种“幞头伴侣”就叫做“巾子”,也有叫“山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幞头
幞头
幞头(fútóu),亦名折上巾。
又名软裹。
一种包头的软巾。
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
故也称“乌纱”。
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目录
特点
相传始于北周武帝。
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
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
壁画上的幞头
,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
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
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
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
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
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
人臣则下垂。
五代渐趋平直。
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
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
其式样有直角、
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份不同,式样也不同。
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历史发展
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高贵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贱的人戴(ze)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
在关西秦晋一带称为络头,南楚湖湘一带称为帕头,河北赵魏之间称为幧头,说或称之为陌头。
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
东汉以来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则用较完整的幅巾包头。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
《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
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阴隋墓、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
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
”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
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
”幞头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后打成结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
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
到了唐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
”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旧唐书·舆服志》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
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
唐中宗赐给百官英王踣(bó箔,仆倒)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
这些幞头式样,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画中都可找到。
如西安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寿墓壁画、咸阳底张湾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独孤开远墓出土陶俑的幞头,顶部较低矮,里面衬的可能就是平头小样巾。
礼泉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郑仁泰墓及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头顶部增高,似衬高头巾子。
高而前踣的式样,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
中可以见到。
天宝年间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
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
至于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罗、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幞头纱。
穿着风俗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
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
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
宋·幞头
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
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
到五代时,翘脚幞头
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
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
之状,合把于前。
伪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
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
至刘汉祖(公
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
”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直平展的幞头,叫作展角幞头,展角并不固定在幞头上,可以随时装卸。
演变
幞头起初由一块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后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于动势中扩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历久不变,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胡寅注指出,“古者宾、祭、丧、燕、戎事,冠各有宜。
纱幞既行,诸冠尽废。
稽之法象,果何所侧?求之意义,果何所据?”幞头从民间实用的包头布起步,它的流行,没有法象作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牵强的寓意,而它在中华服饰史中存在的时间竟那么悠长,这对于发掘民族服饰文化演变的规律,是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
幞头分类
平式幞头
是一种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为一般士庶与官吏宴居(闲居)时戴用。
结式幞头
结式幞头也是一种软裹巾式,在幞头之上加一巾子,将其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为将尉、壮士所好戴用。
软脚幞头
软脚幞头是在幞头之下衬以“巾子”(即假发),或“木围头”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两脚加厚并涂漆,成为软脚,使其乎展下垂,行动时则飘动尔雅,为文官与学士所爱戴用。
圆顶直脚幞头
这是一种硬裹幞头,用“木围头”衬在额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内型,外糊皂纱,涂漆而成,其两直脚用铁丝织成,外罩漆纱,使其向左右平伸,为朝臣与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历代皆有采用。
方顶硬壳幞头
这是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乎伸或上翘,为宋代官员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
在造型时可参考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