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听课记录设计

合集下载

听课活动记录表

听课活动记录表

听课活动记录表一、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XXX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XXX
三、听课日期
听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四、听课地点
听课地点:XXX教室
五、授课内容
1. 课程概述
2. 重点概念讲解
3. 案例分析
4. 课堂练习与互动
5. 总结与回顾
六、授课方法
1.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
2. 课堂练习与小组讨论
3. 实例操作与指导
4. 问答互动环节
5.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
七、课堂互动情况
1. 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环节流畅,学生积极参与。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练习,互动良好,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八、教师教学态度
1. 教师授课态度认真,精神饱满,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教师教学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关注和处理。

3. 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4. 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5.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6. 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明了地讲解知识点。

7. 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一):科目:语文课时:一节课授课者:樊荣彦听课时间:xx年2月28日课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咏柳》1、①我说你拼。

举例: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

举例: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教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4、团体背诵。

二、导入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完美的春天。

2、师: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生1:柳树。

生2:白云、草。

(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师: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1、解释字蘸师:谁能解释这个字生: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jiā(夹子)jiá(夹袄)夹岸的意思呢生:两岸边。

师:很好,接近了。

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生:春雨断桥人不度师:这一句都不懂吗明白春雨吗生:明白,春天的雨师:那断桥呢生: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师:这些你都明白,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度生:恩。

师:过不去的意思。

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生: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师:解释的很棒。

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生:撑。

师:小舟要动,需要怎样呢生:划。

师:划,也能够说撑(动作演示)。

师:这句的意思就是:柳荫下小舟撑出来。

还有吗生:夹岸桃花蘸水开,怎样桃花蘸水开呢师:想想蘸的意思,蘸的是什么水呢桃花还在树上绽放,可能是湖水吗生:不是。

师:那是露水吗就那么一小滴生:不是。

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呢生:雨水。

师:对了,还有雨水。

你想,雨水不断地落在桃花上,越积越多,怎样形容这样的桃花呢就用到了蘸。

关于听课记录(优选6篇)

关于听课记录(优选6篇)

关于听课记录第1篇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完成选字填空二、精读训练:1、读句子2、了解蚂蚁和蝈蝈在夏天都干些什么?自由读第一、二段。

⑴、想象一下“夏天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⑵、这时候蚂蚁们在干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干的?(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⑶、天气这么热,蚂蚁为什么不休息,还在满头大汗地搬着粮食?谁来用赞扬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突出:真、背、拉、满头大汗)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⑴这里的笑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蝈蝈是怎样笑话蚂蚁的,它会对蚂蚁说些什么?⑵、蝈蝈自己这时候在做些什么啊?⑶、读出它们的神气。

读出悠闲自得。

(出示:蚂蚁:搬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蝈蝈: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⑷、“有的……有的……”把它们在夏天得表现写得活灵活现。

分角色读:全体女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1、冬天到了,到蚂蚁家去看看,在干什么?2、去蝈蝈在的大树下去看看。

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3、学习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由近忧【评:将本单元练习中的四个成语与这篇课文相结合,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认识,又使学生轻易地理解了这四个成语,这样的方法也是提高效率的表现。

】四、写字指导:汗、洞、冷1、记忆字形:汗,干活就会流汗,所以是三点水旁;洞,水帘洞的洞,是有水的,所以也是三点水旁;而冷,指的是气温很低,水被冻掉了一点,所以变成了两点水。

【评:指导学生从意思上形象的记忆字形,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学生也一定会牢牢记住。

】2、范写,生描红。

【总评】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

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实践_听课记录(3篇)

教学实践_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我爱这土地》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听课教师:李老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 学生能够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张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土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你们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积极回答,张老师总结:“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对土地热爱之情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2. 朗读课文- 张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字音、字义和停顿。

- 学生跟读课文,张老师纠正发音和停顿。

3. 理解课文内容- 张老师提问:“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诗人对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张老师总结:“诗人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4. 分析诗歌情感- 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如果我不去热爱这土地’?”- 学生讨论,张老师总结:“诗人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认为土地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5. 小组合作- 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首与土地有关的诗歌进行朗诵和分享。

-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拓展- 张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 张老师布置作业:课后查找关于土地的诗歌,背诵并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听课记录本模板

教师听课记录本模板

教师听课记录本模板一、教师信息•姓名:•学校:•科目:•班级/年级:•日期:二、课堂信息•课程主题:•授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授课方式:三、教学过程记录1. 课堂开场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候,并简要介绍了今天的课程主题和目标。

教师使用了一些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讲解。

教师注重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他还使用了一些多媒体工具和教学辅助材料,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记忆力。

3. 课堂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他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鼓励和肯定,激发了学生继续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他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案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结束总结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了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

他还提醒学生在课后复习课堂内容,并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这种结束总结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四、教学效果评价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我观察到学生们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情境中。

他们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并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尽管课堂中难免存在一些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或存在困惑的情况,但整体而言,学生在本堂课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令人满意的。

总体评价:这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明显,教学效果良好。

中班听课记录

中班听课记录

中班听课记录
标题:中班听课记录
一、课程名称:科学探索——认识自然现象
二、授课教师:王老师
三、听课时间:2021年9月28日上午10:00-11:00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关于“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

王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和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接着,王老师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模拟四季的变化,以此加深他们对四季更替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王老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有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又有实践性的互动游戏。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学生表现:
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能积极回答。

在互动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大家都非常投入地参与其中。

七、建议与反思:
整体来说,王老师的教学效果很好,能够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一些复杂的知识点讲解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

此外,也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小组讨论环节,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八、总结:
本次听课让我深感王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新颖有效,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听课记录[推荐五篇]

听课记录[推荐五篇]

听课记录[推荐五篇]第一篇:听课记录教案:Unit One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Period 1一、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1)new words: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DJ, choose, carefully, reporter, so far, fresh, comfortably, No problemsentences:① It has the biggest screens.② It’s the most popular.③ Which is the best clothes store? …2)grammar:掌握形容词及副词的最高级形式;用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物的特殊。

2.语言技能目标:听写能力3.学习策略目标:学会动手在字典中查找出生词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形容词及副词最高级形式的构成。

2)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2.教学难点: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三、教学过程Ⅰ.Lead-in1.观看“蜘蛛侠”预告片,引出主题movie theater2.1 min to check the new words in dictionary: comfortable seats, big screens, best sound, cheap, new movies, close to home, buy tickets quickly, popular…Ⅱ.Presentation Learn the new words:老师展示ppt教授新词,学生们看ppt,并学习记忆这些生词。

Ⅲ.Practice(Discussion)1.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rite the things in the box under “Important” or “Unimportant”.2.Ss discuss with their partn ers and write the words in the box in the chart.Ⅳ.Practice(Listening)1.T: Tell Ss to read the sentences in the chart.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s.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match the statement with the right movie theaters.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Ⅴ.Practice(Pair work)1.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3.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Ⅵ.Production(Listening)Work on 2a:1.Read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2a.Tell Ss to remember the information.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circle the boy’s answers.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answers.Work on 2b:1.Let Ss read the sentences below.Explain some main sentences for the Ss.Make sure they know what to do.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write the correct store or radio station next to each statement.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answers.Ⅶ.Production(Pair work)1.Tell Ss Student A is the reporter.Student B is the boy.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2.Let Ss read conversation after the teacher.3.Explain some main points for the Ss.4.Ss act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Homework:1.Read the conversation after class.4.把文章中出现的的所有最高级抄写一遍,寻找规律。

听课记录5篇

听课记录5篇

听课记录5篇第一篇:听课记录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导入:(8:00)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

(8:09)(二)学习课文1、集体学习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3、交流讨论(三)朗读课文。

(8:35)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1、板书花园、宝库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

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1.刘维丽老师执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今天把听课记录整理如下。

授课的过程如下:一、导入:出示老师拍摄的江南景色图片,请学生欣赏。

继续展示江南美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1、投影出示课文,学生接龙读,一人读一句。

指导朗读“绿油油”。

2、认读生字,课件演示生字——帮小白兔采蘑菇。

3、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江南的哪些景物。

三、朗读课文1、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读完后老师问能听出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感觉吗?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2、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想象,然后说说自己想象到的东西。

3、动画演示课文,学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哪里美。

五、布置作业把自己家乡的景物画成一幅画,并写上几句话。

在评课时老师们分析了这节课,一致认为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一点做得很好。

由此我想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说看到别人画得好,自己也去学着画,要切合自己的实际。

有的老师朗读的比较好,那就可以用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去感染学生;有的老师知道的知识很丰富,那也可以把适合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听课记录(合集五篇)

听课记录(合集五篇)

听课记录(合集五篇)第一篇:听课记录2、授课老师:许青娟(大班社会)2012年11月8日活动名称:十二生肖一、活动目标: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受、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年一轮回的规律。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教具:自制生肖中。

学具:十二生肖动物图片。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时钟。

三、活动过程:1、了解十二生肖的12种动物,简单感知其顺序。

(1)、情景导入:出示生肖钟。

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2)、出示一只一只动物一一问完后,让小朋友上来把动物贴在生肖钟上面。

(3)、刚才我们是先从哪只动物贴起的?我们来数数看,有多少只动物?这些动物可以叫什么呀?12生肖贴在时钟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钟称为生肖钟。

(4)、老鼠排第一,那谁排在第三,谁排在第六,在第九和第十一的中间是谁呀?小猪排第几?(让小朋友一一指出来)(5)、分成几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合作给动物排队?2、发现、感受十二生肖12年轮回一次的规律及属相。

(1)生肖钟上面一共有多少种属相?12种属相一个个轮下来要多少年?(小结:原来,钟面上的12种动物就是人得12种属相)(2)、十二属相轮流一次要多少年?(3)、你还知道什么人的属相?(自由讲素述)(4)那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呀?龙年过完后又该是什么年?(5)每个小朋友都有属相,你知道自己的属相是什么吗?你还知道你的属相和什么人一样吗?可以回家问问你周围的人?3、制作生肖钟。

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做生肖钟。

(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听课教师:王育丽听课时间:2012年11月8日评语:在活动开始时,许老师出示生肖钟,然后通过提问、回答,许老师将这些动物的图片逐一出示,特别清晰,孩子们看得一目了然。

孩子们通过看和贴,了解了十二生肖中有哪些动物,这时候,许老师又抛出了新问题:这些动物们是怎么排列的?有顺序吗?当时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纷纷举手、竞相回答。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听课笔记听课记录

听课笔记听课记录

听课笔记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

3.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4.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5. 授课地点:[教室编号等]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蹒跚”“颓唐”等。

- 理解文中描写背影的段落,掌握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小组讨论,分析文中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父子之间深沉的爱,体会亲情的珍贵。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对文中描写背影的关键语句的分析和理解。

- 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父子深情。

2. 难点。

- 理解文中一些复杂的情感,如父亲的“迂”背后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情感从误解到理解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2. 知识讲解(15分钟)- 生字词教学。

-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如“交卸”“奔丧”等,带领学生朗读,解释词义,强调易错字的写法。

- 背景介绍。

- 简单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如当时家庭的变故,父亲的失业等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分析(20分钟)- 整体感知。

-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是一篇回忆父亲在火车站为“我”送别的情景,重点描写了父亲的背影的散文。

- 段落研读。

- 重点分析文中描写背影的段落(第六段)。

教师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然后逐句分析。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教师提问学生这里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学生回答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父亲形象的作用,如通过外貌描写突出父亲穿着的朴素,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艰难,从而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听课笔记(范本20篇)

听课笔记(范本20篇)

听课笔记(范本20篇)听课笔记(一):授课教师:xx年级(班):一(1)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了解。

接着,教师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教师出示例1主题图片,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币值。

接着,教师出示真币,让学生辨认人民币的特征,并进行小结。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模拟人民币进行认辨,并指名汇报。

三)兑换游戏:教师出示物品及标价,如橡皮:一角,尺子:一元,并问学生如何购买这两样文具。

随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并进行汇报。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板书:1角=10分,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五)巩固拓展本节课通过歌曲《一分钱》的导入,缩短了学生与研究资料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透过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用心参与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潜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教学风格独特。

听课笔记(二):授课教师:xxx年级(班):一(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整时》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

教师引入新课,通过讲述XXX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认识钟表。

接着,教师板书:“认识整时”。

二、探究新课教师出示第64页主题图,让学生认读8时、3时、6时。

教师讲解整时的两种写法,并进行小结。

三、课堂活动学生进行拨钟练,小组抢答和挑战拨钟。

教师让学生独立填写XXX一天的时刻。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学会了认识钟面和整时。

教师鼓励学生好好研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听课笔记(三):授课教师:xxx年级(班):六(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圆的周长》听课记录一、复旧知,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进行课堂导入,迅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复圆的周长的基础上,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一)测量圆的周长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特点,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当中来。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日期:2022年3月1日年级:小学一年级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4。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敏感性。

教学难点:1. 数字4的写法。

2. 对数字4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4的图片。

3.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复习数字3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有数字3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字4,数字4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画有数字4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4的含义。

2. 教师讲解数字4的写法,让学生跟着书写数字4,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触摸、观察数字4,加深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练习书写数字4。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数字4。

2.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数字4的含义和写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图片、练习本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数字4,掌握了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运用数字4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字4的知识。

听课记录模板

听课记录模板

听课记录模板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二、主要内容概述:
简要概述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讲授的重点和涉及的知识点。

三、详细记录:
在本部分详细记录授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可以分为多个小节进行记录。

第一小节:
1. 主要知识点1:
- 详细解释或定义。

- 相关示例或应用场景。

2. 主要知识点2:
- 详细解释或定义。

- 相关示例或应用场景。

第二小节:
1. 主要知识点1:
- 详细解释或定义。

- 相关示例或应用场景。

2. 主要知识点2:
- 详细解释或定义。

- 相关示例或应用场景。

...
四、个人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收获,记录一些个人的观点或体会。

五、问题与讨论:
记录在课程中出现的疑问或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或思考。

六、总结: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听课记录模板,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调整模板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记录课堂内容和个人理解,可以帮助巩固学习成果,并对之后的学习和复习提供参考。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敕勒歌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第1篇:《雷雨》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导入: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二、预习:自我读读课文,那几段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我学习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1-34-67-8读了课文,你明白一场怎样的雨?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

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师:还有谁会说?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你会说吗?跟你的同桌说一遍。

很多小朋友这天很能干,一说好就坐好了。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错,很简洁,也很有效)还有哪句话写出了雨很大?生: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你明白什么?生:哗哗哗,说明雨很大师:我仿佛看见有人用脸盆在倒水。

谁能读出雨很大的感觉?生:读师:谁能读得更大一点?更急一点?生:读师:我们一齐读读好吗?(教师读第一个”哗”,女同学、男同学分别读第二第三个)五、学习第一段: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现象,默读1-3小节1、默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2、交流:云――压结合写”压”:你写的时候会注意哪点?---竖撇点教师示范,点明写字的要求:抬头(教师示范的时候学生自我在写,没有到达示范的作用。

呵呵,还要明确一点任务)写好的同学想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记住?(怎样写,怎样记最好一齐教,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记。

可这小节。

)怎样的云压下来了?(黑沉沉)你能读一读吗?我觉得不够黑啊!满天的乌云,说明什么?很多学生:还有厚厚的云师:很多、很厚、黑沉沉的云压下来,这时候多么的闷呀?出示:蝉为什么一点也不叫呀?(太闷了)3、还有哪些也变了?――风树枝会怎样乱摆?――摇来摇去歪了飘呀飘大风还会吹到什么?――灰尘蜘蛛学习”蜘蛛”(训练学生的说话潜力意识还比较强的,低年级这很重要。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4、观看现代功能多样的汽车种类,学生概括汽车特点。
5、谈谈汽车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困扰,思考改进方法。
6、观看概念车图片,学生思考“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车?”(小组讨论)
四、创造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造型能力进行有选择性的绘画表现。
(教师指导:1、汽车一般都由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这几大部分组成,
听课记录范文7(数学课)
授课教师
xxx
听课教师
xxx
教学内容
答司马谏议书
授课时间
3月9日
授课地点
**中学
授课班级
五年级2班




教学过程:
一、写信原因目的
学生齐读第一段
1、议事不合,不蒙见察
2、冀见恕
二、措辞有何特点
1、彬彬有礼(蒙教、上报、见恕)
2、语调含蓄委婉(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
3、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不复)
1-34-67-8
读了课文,你知道是一场怎样的雨?
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可以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
师:还有谁会说?
2、课的延伸部分,老师是用点来装饰蝴蝶图案。我觉得可以是出示其他动物身上的点,如:斑马。很好说明点的形式不单是圆点,也可以是长条的,为下节课《动物身上的斑点》作准备。
听课记录范文3(体育课)
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
张xx
教学内容
跳跃
授课时间
09月8日

张心科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张心科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张心科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听课记录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阅读理解?2. 学生回答并讨论。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老师通过PPT展示阅读理解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老师解释阅读理解的基本流程。

三、示范阅读(15分钟)1. 老师选择一篇适合年级的阅读材料,并在课件上展示。

2. 老师阅读材料并示范如何应用阅读策略。

3. 学生观察和记录老师的阅读过程。

四、学生练习(30分钟)1. 学生自行选择一篇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

2. 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理解并做好笔记。

3.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策略和心得。

五、学生表演(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篇阅读材料并进行表演。

2. 学生在表演中展示理解和归纳的能力。

六、反思总结(10分钟)1.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此次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学生分享对阅读理解的新认识和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导入、概念讲解、示范阅读、学生练习、学生表演和反思总结等环节,学生逐渐掌握了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练习,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更多类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阅读能力。

注:此为听课记录,便于回顾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和效果。

听课记录幼儿活动方案

听课记录幼儿活动方案

听课记录幼儿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本次幼儿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制作纸飞机:提供幼儿颜色鲜艳的纸张和纸飞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纸飞机,并进行飞行比赛。

•毛巾动物制作:提供幼儿毛巾和一些装饰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毛巾动物,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意设计。

•手串制作:提供幼儿珠子和线,引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手串,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2. 团队合作游戏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跳房子: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名“房长”,其他成员依次跳过“房长”的腿。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扔沙包:将幼儿分为两个队伍,每个队伍站在一定距离的地点,轮流扔沙包并争取得到更高的得分。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户外活动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感受自然的美好。

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野餐:带领幼儿到公园或者校园草坪等户外场地,提供食物和饮料,与幼儿一起享受野餐的乐趣,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户外游戏。

•植物观察: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解释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进行一些与植物相关的小活动,如做植物标本等。

三、活动计划以下是本次幼儿活动的详细计划表:时间活动内容材料准备9:00-9:30制作纸飞机彩色纸张、剪刀、胶水9:30-10:00毛巾动物制作毛巾、装饰材料10:00-10:30手串制作珠子、线、小工具10:30-11:00跳房子游戏无11:00-11:30扔沙包游戏沙包、得分板11:30-12:00野餐食物、饮料、毯子12:00-12:30植物观察植物标本、放大镜、植物图册四、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评估,对活动的效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小学教案语文听课记录模板

小学教案语文听课记录模板

一、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教学年级:3. 教学班级:4. 教师姓名:5. 日期:6. 地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教学难点:- 课文主题的提炼和表达。

-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字词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进行组词练习。

-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点评。

3. 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4. 课文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5. 主题提炼-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进行讨论。

-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

6. 合作学习- 教师分组,学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 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7. 总结与作业布置-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检查。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2. 教学改进:- 针对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 加强对课文主题的提炼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 优化合作学习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亮点:- 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参与度高。

-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兴趣浓厚。

- 教学评价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成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2. 同行评价:- 教师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二):听课记录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记录姓名:
主任学科:
学年:
高大二小听课制度
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

听课、评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种直接的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完善和推广教学经验,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一、听课要求
(一)听课节数
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要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

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要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

任课教师:参加教育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参加教育工作五年以内(含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二)听课形式
1、独立听课。

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及学科组长可随时到班听“推门课”。

教师之间独立听课可以协商进行。

2、集体听课。

校级或学科组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等。

3、外出学习听课。

学区、市、其他市县。

(三)听课要求
1、听课前,原则上按学校的安排,应先自行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导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2、集体听课,所在班的班主任应协助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如时间、地点的安排,电教设备、学生的准备等。

3、明确听课目的。

教师间听课重在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艺术,探索教学规律,拓宽知识领域。

4、教师听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听课时,听课教师应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设备,不中途离场(特殊原因除外),上下课应与学生一齐起立,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5、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既要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又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

参加工作五年以内(含五年)的教师要做好详细记录,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可做简要记录。

所有听课者都应写听课简评。

6、听课后要善于思考和总结。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听课教师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7、教师听课情况列入教师常规考核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