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复习

合集下载

秋声赋练习答案知识点整理

秋声赋练习答案知识点整理

《秋声赋》备课人:陈丽娟复备人:查潇霄审核人:戚二祥基础练习1. 填空。

(1)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北宋著名文学家、________家,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很注意提拔奖掖后进,“三苏”(即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曾巩皆出其门下,是“_____________”中的重要作家。

其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非凡,具有平实自然、婉转流畅的艺术风格。

著有《______________》并编写了两部史书:《__________》(与宋祁合著)、《新五代史》。

(2)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以四字、六字的句子相间成文,故世称“__________”。

在发展过程中骈文形成了自己的文体特色:一是四六对偶,二是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衔枚.疾走( )(2)乃其一气之余烈( )(3)有动于中.( )(4)欲与草木而争荣.(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3.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山原旷其.盈视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B.木遭之而.叶脱酌贪泉而.觉爽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盖夫秋之.为状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百忧感.其心感.时花溅泪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劝君莫惜.金缕衣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6.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A.胡为而来哉? B.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高中语文,秋声赋知识点

高中语文,秋声赋知识点

高中语文,秋声赋知识点原文欣赏《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唿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翻译: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秋声赋》复习课件

《秋声赋》复习课件
• 发酵 冠名权 结局 差别 差旅费 肖像 • 倒春寒 夹被 夹生饭 打叉 不差钱 • 靓妆 靓女 瘙痒症 炮羊肉 饕餮纹 • 朝乾夕惕 召之即来 连珠炮 覆盆之冤 • 覆水难收 防患未然 金刚钻 订书机 • 赋予 付与 葱茏 惯例 功亏一篑 释义: • 惩前毖后 白山黑水 独具只眼 风生水起 •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近义词辨析 法制、法治 审定、审订 监视、检视
• 齐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文字是怎样描 写秋声的。 明确:比喻。
(1)淅沥以萧飒:比喻成细雨声
(2)忽奔腾而砰湃:比喻成波涛声
(3)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比喻成 金属撞击声 (4)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比喻成军队行走声。 由远及近、由小到大、化虚为实
5.作者对秋声的描写,思考: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 明确:1、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 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 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 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 可感。 • 2、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 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 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 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 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6.再看结尾,短短一句话,我们看 是怎样加重作者这种苦闷和感叹的。
• 此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 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 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 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 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 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写作背景
• 《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的经典。文章都是作 者心灵的再现,其实,欧阳修写《秋声赋》也是 由原因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 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 面对朝

《秋声赋》复习学案

《秋声赋》复习学案

《秋声赋》复习学案秋声赋复习学案【诗词赏读】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①。

未觉池塘春草梦②,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①光阴:指时间。

②觉:醒。

[鉴赏捉示]朱熹(1130一l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自称晦翁、遁翁。

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

淳熙年间知南康军。

宋光宗时曾知漳州、潭州。

宁宗即位,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但在朝仅四十多天,便因冒犯权贵而被罢免。

他是集宋代理学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他是宋代理学家中文学修养最高的人,对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欣赏趣味,论诗论文都有精辟的见解。

他的诗歌最值得重视的是取材于大自然的作品,能以一个理学家的心胸眼光,敏捷地发现山水景物之妙,善于描写冲淡幽远的意境,表现心源的澄净清明;还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寄寓学理悟道的情怀,或暗喻治学的心得;更善于表现对大自然生机春意的观照与领悟。

这首诗勉励年轻人要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要浪费自已的青春。

【品“秋”之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唐?张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唐?杜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宋?柳永)●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基础积累一、字音识记:悚(sǒng)然萧飒(sà)铮(zhēng)铮砭(biān)人肌肤戕(qiāng)贼二、知识积累:1、通假字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2、古今异义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

今义:士兵。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

今义;金属名)3、词类活用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春生秋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4、文言句式中学语文在线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三、文学常识: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再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秋声赋答案

秋声赋答案

秋声赋答案一、答案:砰湃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二、答案:1.兵器 2.黯然无色 3.清澈明朗 4.(草木)凋零变色5.正义之气6.应当收煞7.指点点白发三、答案:1.动词,用耳朵接受声音/动词,听信/动词,听从,接受2.动词,跑,疾行/动词,逃跑/动词,投奔,奔向/动词,趋3.名词,古人用阴阳来分配四季,秋冬为阴/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名词,阴天/形容词,阴冷,寒冷/名词,阴影4.副词,……以后/动词,完,尽/副词,已经5.动词,怨恨/动词,遗憾四、答案:(一)1.(1)结出果实(2)刺 2.(1)在夜里(2)在春天;在秋天(二)(1)使……有感触(2)使……劳累(三)(1)生长得丰茂(2)生长得繁茂(四)四下里,四处五、答案:1.判断句这就是秋声啊。

2.判断句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的一点余威罢了。

3.宾语前置句为什么它要来呢?4.状语后置句内心有所触动。

5.定语后置句听到从西南方传来的一阵声音。

6.固定句式为什么用不是金属、石头(一样强健)的体质,却偏要和花草树木争一时的荣盛呢?六、答案:1.又好似那奔赴战场的军队,悄悄衔枚奔跑,听不见发号施令,只听见千军万马出征的步伐声。

(采分点:“兵”“疾”“走”“但”)2.这就是所谓天地间的尊严正义之气,常常显示出肃杀的心性。

(采分点:“是”“谓”“心”)3.大自然对待万物,就是使它春天生长,秋天结果实。

(采分点:“于”“实”,词类活用)4.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黑发健壮之人变得白发点点。

(采分点:“宜”“渥然”“为”“黟然”)5.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采分点:“念”“戕贼”“恨”)当堂检测1. D2. B3.C解析:A项,第一个为代词,代秋声;第二个为结构助词,的。

B项,第一个表判断;第二个是句末语气助词。

D项,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二个相当于判断词,是。

C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秋声。

《秋声赋》复习学案答案

《秋声赋》复习学案答案

《秋声赋》复习学案答案复习重点:1、掌握几个重要的文言词语.2、判断重点句式并翻译一、实词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1欧阳子方.夜读书(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2衔枚疾.走(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在衔枚快速进)3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听到人马行进的声音。

2.古今异义词(只解释古义):(1)其色惨淡..(.它的色调黯淡)(2)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它的容貌清静明朗,天空高远,日光明亮)(3)有动于中.(.内心有所触动)(4)黟然黑者为星星..(.乌黑的头发变得斑白)3.词类活用(1)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里)(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上天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秋天结果。

)(3)百忧感.其心(许多忧愁使他的内心感动)(4)万事劳.其形(无数琐碎烦恼的事使他的身体劳累)二.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句式并翻译:(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翻译:那个摧残树木零落花草的力量,只是秋气的一点余力罢了。

(2)是谓天地之义气翻译:这就是所谓天地之间的义气。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翻译: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的身躯,去和草木争奇斗胜?(4)亦何恨乎秋声翻译:又何必去怨恨那不相关的秋声?(5)有动于中翻译:内心有所触动(6)胡为而来哉?”翻译:为什么要来呢?《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复习学案答案复习重点:1、掌握文言实词;2、掌握几个特殊句式;一、实词1.通假字(1)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通“精”)(2)滋可痛已. ( 同“矣” )(3)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同“倡” )2.一词多义满清末造. ( 时代 )顾自民国肇造. (建立 )径造.庐访成 (到……去)3.词类活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使……惊动使……哭泣)二、虚词:1.以(1)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凭)(2)为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因,后省略“之”)(3)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介词,凭)(4)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拿,把)(5)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因为)(6)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来)(7)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用)(8)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把)2.为(1)草本为.之含悲(因为)(2)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给,替)(3)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是)(4)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写)三、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1.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翻译:邹海滨先生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的事迹请我作序(向我索一篇序)。

《滕王阁序》《秋声赋》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滕王阁序》《秋声赋》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滕王阁序》《秋声赋》一、一词多义。

1.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④名属教坊第一部()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⑦属予作文以记之()⑧亡国破家相随属()2.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⑤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3.数:A、shù①识盈虚之有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C、shuõ范增数目项王()4.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而①悚然而听之()②忽奔腾而澎湃()③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④草拂之而色变,木遇之而叶脱()⑤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2、徐孺下陈蕃之榻()3、腾蛟起凤()4、屈贾谊于长沙()5、窜梁鸿于海曲()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8、宾主尽东南之美()9、春生秋实()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宾主尽东南之美。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是谓天地之义气。

4.胡为而来哉?四、知识拓展之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秋声赋》复习课件(实用最新)

《秋声赋》复习课件(实用最新)

秋 秋色 惨淡,烟霏云敛

之 秋容 清明 ,天高日晶
为 状
秋气 栗冽,砭人肌骨
秋意 萧条,山川寂寥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艺概·诗概》
秋之状 烘托 秋之声
由实入虚 虚实结合
正因为秋有此声此状,所以它 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草拂之而色变, 木遭之而叶脱。
3、作者认为“秋状肃杀” 又是怎 样造成的呢?
茂盛令人愉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掠过 拂拭 表承接 遇到
但草被秋风一吹颜色就变,树被秋风一碰叶子就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代秋草气 木 …用的来原因
就是
气它的们零一它落点用余衰来落力摧的罢残了原草因.木,使是其因凋为零秋的气东的西余,威不。过是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发语词 判断句 在 时令季节 是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 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 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2、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 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明确:比喻
3、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了一连串的 比喻,这些比喻的妙处何在?
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 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 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 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 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
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
风雨 波涛 金铁 行军
(方位) 由远到近 秋 秋
(强度) 由小到大
意 无
声 盈
(节奏) 由缓到急 边 耳
秋之声
化虚为实
第二节:

《滕王阁序》《秋声赋》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滕王阁序》《秋声赋》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滕王阁序》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一、实词
(一)书下注释重点实词(10个左右)(二)特殊实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悲、穷、赊、再)
3.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2)使动用法
(3)名词作状语
(4)形容词作名词
(5)动词作名词
(6)形容词作动词
4.一词多义(上、数、序、尽、胜、穷)
二、虚词
1.而
(1)并列
(2)承接
(3)转折
2.于
3.以
(1)在
4.且
(1)表示转折,反而
5.之
(1)定后标志
(2)取消句子独立性
(3)结构助词,的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被动句
四、与本文相关的成语(10个左右)
《秋声赋》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一、实词
(一)书下注释重点实词(10个左右)(二)特殊实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惨淡、色、清明、当杀、中、
星星)
3.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作状语
(4)量词作名词
二、虚词
1.者
(1)固定结构,“……的原因”
(2)定语后置的标志
2.之
(1)取消句子独立性
(2)结构助词,的
(3)代词(代人、代物各2例)
3.而
(1)修饰
(2)承接
(3)并列
4.以
(1)拿、用
(2)把
(3)相当于连词“而”
三、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宾语前置句
4.判断句。

《秋声赋》知识点梳理

《秋声赋》知识点梳理

《秋声赋》知识点梳理
1.文章背景:《秋声赋》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描写
了杜甫在秋天的时候走进郊外,欣赏自然景色,感叹人事如梦,寄托了作
者对逝去时光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感慨。

4.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在文章的第二段,杜牧通过描写树叶的凋
零和人事的变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他用“家世纷纷,仁贤盖世,逐俗齐等,不复乡伯亲族。

”来描述过去的人事旧好如梦一般,与现在的
荒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5.运用比喻手法揭示人生无常: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杜牧通过描绘鸟
儿的歌声在秋天中突然停止,比喻了人生的无常。

文章中有句“不知罢宿颂,华阳吟入云”,描绘了鸟儿的歌声消失不见的情景,进而引发对人生
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6.运用音乐描写景色:《秋声赋》中,杜牧运用音乐的形象描写了秋
天的景色,使文章更具诗意和音乐感。

例如,他用“前奏微碎,合部逐渐,铺开入主题,凄清若婉转之以律,欲言孤寂,忽如浅响,断续未终,则羽
音细扬,如劲柳之骤起”描绘了秋天中的鸟鸣声;用“吹罢韵寂,变却调频,轻蔓悠扬,陌路长行”来描绘风声。

7. 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秋声赋》中,杜牧展示了自
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用“迴灵
iameter籁足音”,表达了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感受;用“天命变置,曾波
嶷然,今逡巡,临残照而泣索”描绘了面对大自然的变幻和命运的无常时
的无奈和感慨。

语文苏第三专项块三秋声赋资料

语文苏第三专项块三秋声赋资料
23
第24页/共26页
解析 从平仄上看,上联前两字为平声,最后为仄声, 相应下联应为仄仄平,由此推断下联的前两句均需调 整,第一句动词对仗成立,它前后的两个句词颠倒对 仗就合理了;第二句“问”应对上联的“看”,“箫 声”对上联的“云影”,“何处”置后。 答案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9
第10页/共26页
(2)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 赋秋声以动感和立体感,请以三点作答。 ①___波__涛__夜__惊__,__风__雨__骤__至____;(限 9 字) ②__金__铁__皆__鸣____;(限 4 字) ③__赴__敌__之__兵__,__人___马__之__行__声___。(限 10 字)
5
第6页/共26页
二、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秋声赋》全文,回答 6~12 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敛:收、聚 C.物过盛而杀. 杀:杀死 D.必摇.其精 摇:摇落、损耗 解析 杀:衰败。
( C)
6
第7页/共26页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山原旷其.盈视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B.木遭之而.叶脱 物既老而.悲伤 C.夫秋,刑官也, 于.时为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又如赴敌之.兵 如助余之.叹息
13
第14页/共26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3 分) (2)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3 分) 答案 (1)这是说秋天是天地尊严正义之气,常常显示 出肃杀的心性。 (2)考虑一下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 必去怨恨那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

期末考点,秋声赋知识点

期末考点,秋声赋知识点

期末考点,秋声赋知识点原文欣赏《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唿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一作:予曰)“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翻译: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秋声赋文言文整理

秋声赋文言文整理

《秋声赋》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1、第一段文言要点:⑴欧阳子方夜读书①正在;②夜,名词作状语,夜里⑵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句式)①从;②定语后置⑶悚然而听之①修饰⑷其触于物也①代词,它;②到⑸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①快②跑⑹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①只(7)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①数词作名词,四周2、第二段文言要点:⑴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①句式:判断句; ②何,何故⑵盖夫秋之为状也①那; ②主谓间,不译;③呈现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①色彩;②聚集⑷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①容颜⑸其气慄冽,砭人肌骨①秋气;②刺(6)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①所以; ②发出⑻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①承接; ②承接⑼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①用来……的; ②是; ③句式:判断句3、第三段文言要点: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①句式:判断句;②在;③属于;④在;⑤属于⑵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①这;②把;③作,作为⑶天之于物,春生秋实①古义:自然;今义:天空;②对于;③名词作动词,结出果实⑷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①所以;②代词,指秋天;③代表;④是,属于⑸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①句式:判断句;②已经⑹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①句式:判断句;②经过,过了;③形容词作名词,繁盛期4、第四段文言要点:⑴、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①古今异义,古义:有……的时候;今义:偶尔,不经常⑵、人为动物,惟物之灵①是;②句式:判断句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①劳累;②身体⑷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①那些;②主谓间,不译⑸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①变为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①奈何,为什么;②用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①残害;②怨恨5、第五段文言要点:⑴童子莫对,垂头而睡①回答;②修饰⑵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①只;②应和;③的一、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1)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古义:清朗明秀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2) 其色惨淡..古义:黯淡无色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3)物过盛而当杀.古义:必然衰败今义:应当杀害(4)有动于中.古义:内心今义:方位名词(5)黟然黑者为星星..古义:形容鬓发花白今义:星;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2.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秋声赋》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

《秋声赋》默写

《秋声赋》默写

《秋声赋》早读检测
出题人:陆亚兵
一、注解下列重点文言实虚词:
1.物既.老而悲伤()
2.疾.走()
3.盖.夫秋之为状也()
4.悚.然.而听之()
5.物过盛而当杀.()
6.动于中,必摇.其精()
7.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8.悚然而.听之()
9.忽奔腾而.砰湃()
10.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11.草拂之而.色变,木遇之而.叶脱()
12.而.思其力之所不及()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古义进行解释:
1. 黟然黑者为星星()
2.金铁皆鸣()
3.其色惨淡()
4.其容清明()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欧阳子方夜读书()
2.春生秋实()
3.四无人声()
4.如波涛夜惊()
5.百忧感其心()
6.万事劳其形()
7.草拂之而色变()
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1.胡为而来哉?()
2.有动于中()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4.夫秋,刑官也()。

高中语文常考秋声赋知识点

高中语文常考秋声赋知识点

高中语文常考秋声赋知识点《秋声赋》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秋声赋知识点!【原文欣赏】《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唿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一作:予曰)“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翻译: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乃其一气之余烈烈:威B.有动于中中:内心C.必摇其精摇:摇落,损耗D.亦何恨乎秋声恨:遗憾解析:D项,恨应为“怨恨”之意。

答案:D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忽奔腾而砰湃B.百忧感其心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C.其触于物也天之于物D.初淅沥以萧飒丰草绿缛而争茂解析:D项,“以”用法同“而”。

A项“而”,表并列/表修饰;B项“其”,他/可能;C项“于”,在/对于。

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C.黟然黑者为星星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解析:“星星”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或细小的点,此句中指点点白发。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B.金铁皆鸣C.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D.朝而往,暮而归解析:C项,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C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此秋声也B.闻有声自西南来者C.商,伤也D.夫秋,刑官也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B6.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1)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1)月色皎皎,星光闪闪,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