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之一法制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doc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2016年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2016年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判断题1.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人的意志。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大方面的基本内涵。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4.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模式。
6.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7.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坚持抵制和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11.把握大局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
1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13.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14.实体公平是程序公平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平的重要保障。
15.执法过程中对事物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的“事实”。
16.公平与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17.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18.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19.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20.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初级 考试大纲 公共科目 考试内容
第二部分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法治的含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含义执法为民的含义公平正义的含义服务大局的含义党的领导的含义依法行政的含义(二)法律基本概念1、法的概念和特征 2、我国的法律形式 3、法律责任的含义 4、我国的立法权限(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2、我国国家的根本性质(我国的国体)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5、公民的政治权、人身权、财产权的内容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7、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 2、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优先通行权和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 3、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4、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5、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 6、违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责任形式(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警械的定义和种类武器的定义 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 3、使用警械的条件 4、使用武器的条件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5、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 6、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补偿(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 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 3、治安调解 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5、收缴、追缴的适用对象 6、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 7、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从重处罚的适用 8、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与数过并罚 9、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1O、不执行行政拘留的适用 1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 12、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3、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4、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15、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16、治安案件的受理 17、非法证据的排除 18、回避的适用 19、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 20、询问查证时限 21、询问的基本要求 22、扣押的适用 23、检查的适用 24、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权限25、处罚的折抵 26、作出处罚决定的基本条件 27、处罚前告知的内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权 28、听证的适用条件 29、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30、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和基本要求 31、被处罚人的救济措施 32、处罚的执行33、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1、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 2、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3、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4、简易程序的适用 5、行政案件需要调查的内容 6、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 7、安全检查的适用 8、保护性约束措施的适用9、受案的基本要求 10、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 11、询问的地点、时限及基本要求12、勘验、检查及住所检查的适用13、鉴定、检测、辨认的适用 14、抽样取证、证据保全的适用 15、听证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16、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 17、一事不再罚的适用 18、行政处罚的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 19、办理行政案件的期限 20、行政案件的处理决定21、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规定 22、涉案财物的管理与处理 23、公安行政处罚的执行 24、结案、终止调查的适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范围 2、不予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情形 3、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赔偿请求人 4、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 5、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程序 6、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九)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3、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的分类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十)公安机关督察条例1、现场督察事项 2、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置措施 3、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适用(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刑法的任务 2、罪刑法定原则 3、罪刑相适应原则 4、犯罪的基本概念 5、犯罪构成 6、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7、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概念 8、犯罪预备的概念 9、犯罪未遂的概念 10、犯罪中止的概念 11、共同犯罪的概念 12、主犯 13、从犯 14、胁从犯 15、教唆犯 16、单位犯罪的概念 17、主刑、附加刑的概念和种类 18、从重、从轻、减轻刑罚的适用 19、累犯的概念 20、自首与立功的概念和适用21、数罪并罚的适用原则 22、追诉时效 23、危害国家安全罪 24、危害公共安全罪 2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刑法修正案(八)》增加) 26、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 27、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28、强奸罪 29、侮辱罪诽谤罪30、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 31、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32、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 33、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贪污罪 34、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十二)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2、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 3、两审终审制 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5、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其处理6、刑事案件的管辖7、回避的适用 8、刑事案件证据的种类9、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10、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条件、审批机关 11、期间的计算单位和方法 12、侦查措施的种类 13、讯问、询问的基本要求 14、刑罚的执行机关。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根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四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此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华与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与法律监视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 )答案:√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2、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案:×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平正义的含义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与处分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答案:√考点:法律根本概念—我国的立法权限4、“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那么。
〔〕答案:√考点:宪法—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宪法原那么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只要没有着制式警服,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答案:×考点:人民警察法--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依据:?人民警察法?第19条6、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遇交通阻碍时,可以优先通行。
〔〕答案:√考点:人民警察法--优先通行权与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依据:?人民警察法?第13条7、人民警察对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平安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答案:√考点: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使用武器的条件依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第9条8、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答案:√考点: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依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第13条9、对于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公安机关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 )答案:√考点:治安管理处分法--收缴、追缴的适用对象依据:?治安管理处分法?第11条10、公安机关只能撤消自己发放的许可证,无权撤消其他行政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
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
高中以上文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执法资格考试简介
执法资格考试简介一、考试背景(来源:人民网)2010年9月,公安部出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办法》(以下简称《考试办法》)。
《考试办法》规定,执法资格考试分为基本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考试结果与民警的执法权限、晋职晋级和公务员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其中,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要求所有在编在职公安民警都要参加。
民警未通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的,不得办理案件,公务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及以上等次,不得晋职晋级;考试情况记入民警档案,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执法资格等级高的民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
2012年,公安机关将在继续组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的同时,组织开展首次中级执法资格考试。
按照《考试办法》规定,担任县级、市(地)级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类机构、公安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的,必须取得中级以上执法资格。
二、考试内容(来源:易贤网)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的内容分为公共科目和警种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为所有民警均需要考试的科目。
警种专业科目分为刑事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交通管理、禁毒专业。
公安机关上述警种的人民警察需要加考相应的警种专业科目,除此之外的其他警种参加非专业警种的执法资格等级考试,考试内容仅涉及公共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国家赔偿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刑法、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共12个考试科目。
刑事犯罪侦查的警种专业科目包括刑法、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共2个考试科目。
经济犯罪侦查的警种专业科目包括民商法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刑法、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共3个考试科目。
治安管理的警种专业科目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枪爆危险品管理的基本法律知识、场所管理及大型活动管理的基本法律知识等9个考试科目。
出入境管理的警种专业科目包括国籍法、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的基本法律知识、护照法等6个考试科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服务大局的理念和党的领导的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项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项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答:主要内容为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其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手段和支撑,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核心和关键,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归宿、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特别行政区的法8、国际条约。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由总理签署以国务院令颁布。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前者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后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大全
一、法学基础理论一、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⑪法的的概念:指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⑫法的的本质: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⑬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
规范性:可为模式、勿为模式、应为模式。
法的产生:法的制定,法的认可。
程序是社会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⑭法的作用: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1.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指引作用的种类: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评价作用: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
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社会作用:⑴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⑵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维护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生产、交换条件;确认、执行技术规范;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二、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⑪法的规范:1.法律规范的概念:指国家制定并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3.法律规则的种类:⑴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有权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
义务性规则:命令性规则,禁止性规则。
⑵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内容已明确无需参照或援引。
概括性规则: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有相应机关加以确定。
准用性规则:内容没有规定,可参照、援引。
⑶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
任意性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可选择或协商。
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的特点。
4.法律原则的种类:⑴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法律是指国家或社会公认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
它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手段。
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实施和适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法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2.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它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通过法律人员的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
在法律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行为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动或不行动。
根据行为的性质和影响,法律对行为进行分类,并赋予不同的法律后果。
3. 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实践等。
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其他法律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了法律的层级关系。
法律的层级关系表现为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
上位法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下位法包括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上位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下位法应当依据上位法而制定。
4. 法律的实施与适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是指将法律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社会中得以执行的过程。
法律的实施主要包括法律的颁布、修改和废止等过程。
法律的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适用哪一条法律以及如何操作的过程。
在法律的实施与适用中,常常需要借助法律机构的力量。
法律机构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和解决各类案件,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
5. 个人的法律责任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个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刑事责任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包括犯罪行为的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个人在民事关系中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规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人民警察考试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节法理学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1.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1.宪法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
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
第二部分公共科目(一)法学基础理论(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宪法基本知识(四)人民警察法(五)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六)刑法(含司法解释)(七)刑事诉讼法(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八)行政法1、行政处罚法(含《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行政许可法3、治安管理处罚法4、行政复议法5、行政诉讼法6、国家赔偿法所有在编在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均须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
公共科目,包括法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基本知识、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刑法基本知识、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行政许可法、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省级公安机关组织的中级以下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命题、统一评判。
基本级、中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试卷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组成。
其中,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3题,每题10分;法律文书题2题,每题10分。
六、题型与示例(一)判断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对每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不填或者错判均不得分。
示例: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
()(二)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法定程序鉴定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C、侦查人员D、医生检查(三)多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库之一法制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一(380 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共50 题)一、判断题(共20 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X)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X )4、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X )6、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X )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10、执法为民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11、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2、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的价值追求。
(X )13、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
(“)14 、执法过程中对事实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事实”。
(V)15、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
(V)16 、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 V )17、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X )18、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决不能做执法违法的事。
(V)19、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V)20、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V)二、单选题(共20 题)1 、( A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警察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关于《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的几点认识
或 者实 施 其他 侵犯 人身 权利 、 财 产权 利 的行 为 . 构 成
违 反治 安 管理行 为 的 。 依 法从 重 给予 治 安管 理 处罚 :
有利 于警 察 依法 用权 :四是 民 间纠纷 不 能 完全 排 除
员管 理 : 在保 障一 章 中 , 分列 标题 两节 警务 保 障 与职
《 人 民警察 法》 ( 修 订草 案稿 ) 出台, 向社会 公 开 发布 ,
征求 意见 。可 以看 出 , 修 订草 案 稿是 在 深入 调 研 , 反
复修 改 的基础 上形 成 的 . 花 了很 大 的气 力 , 付 出 了艰 辛 努 力 。从形 式 和结 构来 看 , 《 人 民警察 法 》 ( 修 订 草
性 的良法
以下有 期 徒刑 ; 情节 特 别严 重 的 , 处十 年 以上有 期 徒 刑 或 者无 期徒 刑 。 战时从 重处 罚 。 ” 因此 《 人 民警察 法》 应 当与相关 法 律 配套 . 而不 能 突破 相关 刑
关于《 人 民警察法》 ( 修订草案稿 ) 的几点认识
如 何与 上述 已经 制 定 的法律 衔接 一 致 , 也是《 人 民警 察 法》 ( 修订 草案稿 ) 必 须注 意 的问题 。
者认 为应 当注意 :一 是理论 研 究 的成 熟 与否 与一 部 法律 是否 该 修改 有联 系但 不是 绝 对 的 .一部 立 的较 好 的法律 同样存 在 理论争 议 :二是 修正草 稿 是对 2 0 多 年《 人 民警 察 法 》 的 回应 , 在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 社会 转型 期 的 当今 中 国 , 面对 反恐 形势 、 犯罪 率居 高
《人民警察法》修改对公安法治的作用
《人民警察法》修改对公安法治的作用作者:王国君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0期摘要:公安法治就是公安组织对社会进行的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治在治安工作中的确实体现,公安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其管理范围从国家政体到个人言行。
近期,《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对《人民警察法》的完善,对公安法治理念的坚定、公安法治制度的保障及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民警察法;修改;公安法治一、确定法治原则,坚定公安法治理念公安法治它代表着人民警察的精神,而它的思想基础是便是公安法治理念,即代表着公民对公安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期待。
不论是刑事还是行政执法,人民警察具有一定的决定权。
但是从实际生活来看,一部分警察对法律的信仰还是缺失的,在他们的内心中,权力大于法律,现今,这种对法律的轻视情况还是广泛存在于公安之中。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在的《人民警察法》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规定。
所以在《人民警察法》进行修改之后,又对这些原则作出了新的规定。
一是提出了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的原则,这是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的根本;二是对人权进行尊重和保障的原则,警察坚持法治的核心便是保护人权;三是严禁滥用权利的原则,这体现了警察坚持法治的关键。
二、扩权限权,规范履职用权行为所有公安行为都需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特别是警察权,没有制约的警察权不能对社会秩序起到良好作用,反而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的治理过程越来越复杂,公安的任务不断增多也不断加重,当公安机关执行这些职责时,所依据的只能是临时条例,这显得些许不规范也不符合法治要求。
这个时候对《人民警察法》进行修改,划定职责范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是要采取三种形式来扩充警察权:新授予权、再确认权并且需要扩大职权适用的范围;二是要从对授予对象的限制性规定更加具体和明确以及从对涉及人身安全的部分增加条款这两方面对警察权作出规定。
人民警察法概述
第一节人民警察法概述早在1982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就指示,要改革人民警察体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警察法。
以后又多次指示,要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人民警察法要尽快出台,以适应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和维护稳定的需要。
据此,公安部从1982年初即组织专门班子,着手起草人民警察法。
经过13年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并参考、借鉴了一些国家的警察立法,先后草拟了40多稿,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送审稿)和送审修改稿,分别于1991年7月和1994年6月提请国务院审议。
1994年12月3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李鹏总理12月5日签署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草案的议案。
1994年12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人民警察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
会后,根据常委会委员审议的意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部门以及专家的意见,对人民警察法草案稿又进行了修改。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95年2月28日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是确立我国人民警察制度的重要法律,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法律武器。
它的颁布和施行,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也就是人民警察法的立法宗旨,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制定人民警察。
《人民警察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库之一法制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一(380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共50题)一、判断题(共20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4、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6、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10、执法为民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11、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2、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的价值追求。
(×)13、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
(√)14、执法过程中对事实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事实”。
(√)15、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
(√)16、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17、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18、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决不能做执法违法的事。
(√)19、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0、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二、单选题(共20题)1、(A)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二章 人民警察法总则
第二章人民警察法总则第一节人民警察法立法的目的和依据一、立法的目的国家制定人民警察法的目的,就是国家通过制定警察法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或者期望警察法所体现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是国家的法律之一,是调整警察法律关系的专门法律。
规定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义务纪律、法律责任等具体内容的警察法典。
规范警察的行为,是人民警察活动的准则。
警察法制定的目的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警察法制定的目的或价值也相应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1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一规定,包含以下含义:(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就是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任何人都不得破坏,变更和以其他形式分裂国家领土。
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依靠暴力、强制和特殊的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维护国家安全是人民警察的首要任务。
人民警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主要是保卫统治阶级政权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和颠覆。
对外同侵略和颠覆活动作斗争;对内防范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
具体要求是:1、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019年新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高级)
新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高级)第一部分治安管理警种科目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一)简答题1、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有哪些?(1)情节特别轻微的;(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5)有立功表现的。
2、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哪些内容?(1)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2)违法事实和证据;(3)处罚的种类和依据;(4)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5)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3、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担保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1)与本案无牵连;(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二)案例题1、2011年5月15日,我省张各庄村农民张根发从田间回家,将羊牵进在自家院里靠西墙搭建的羊棚中,喂食后,关上院门。
他就回北屋正房休息了。
半夜听到有动静,便起身到院里观看,发现有人正在向院外拽自家的一只羊。
便大声呼救“抓贼”,偷羊人放开羊便跑,在邻居的帮助下一起追去,一把长匕首小偷在跑的过程中从裤兜里掉了出来。
后追上小偷扭送公安机关,查明行为人李飞、17周岁,邻村人。
在案件如何处理上民警对案件认识不一致。
甲说:应治安处罚,一只羊在当地的市场价约600元,不属于盗窃数额较大,且是未成年人作案应当从轻处罚。
乙说:应该立刑事案件,数额虽不到连起点,但有入户和携带凶器的情节。
甲又道:李飞只是在院子里牵羊,不属入户,再说偷羊时没有拿出匕首威胁被害人人身安全,在裤兜里放着,逃跑时自己掉出来的。
问题:结合本案,针对两民警的意见进行分析,阐明观点。
答案:应追究李飞盗窃罪刑事责任。
观点:(1)进入到农村院落内属于入户盗窃。
(2)携带凶器是指身上带有凶器,不要求一定在盗窃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一(380 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共50 题)一、判断题(共20 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X)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X )4、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X )6、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X )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10、执法为民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11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2 、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的价值追求。
(X )13、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
(“)14 、执法过程中对事实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事实”。
(V)15、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
(V)16 、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 V )17、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X )18、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决不能做执法违法的事。
(V)19、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V)20、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V)二、单选题(共20 题)1 、( A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文明执法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首先是( A)。
A、依法治权B、依法治民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D、有效管理国家3、(A)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宪法至上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 B)。
A、加强服务意识B、走群众路线C、端正执法理念D、提高法律素养5、(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 、执法为民B、依法治国C、民主自由D、服务大局6、执法为民是(D)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A、为人民服务B、人权至上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B),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8、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C),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9、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D)。
A、领导批示B、文件规定C、法学理论D、法律规定10、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B)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B、根本宗旨C、任务D、奋斗目标11 、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B )。
A.服务大局B.公平正义C.党的领导D.执法为民12、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D)。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13 、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B )。
B 、坚持党的领导1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C )决定的A. 法律的形式B. 法律的内容C.法律的本质属性D.法律的结构 15、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 二要严把( C )。
A 、案件关D 、材料关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 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效果B 、 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效果C 、 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D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具有内在一致性17、 “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 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D )原则的具体内容。
A 、合法合理B 、平等对待C 、程序公正D 、及时咼效 18、 下列(A )是要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 、 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B 、 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C 、 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统一D 、党总缆大局,协调各方19、 公安机关和民警在执法中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时应当做到 (C )C 、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D 、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A 、执法为民 C 、公平正义D 、服务大局 B 、人情关 C 、法律关A、协调好党和国家与地方、部门、单位之间的利益矛盾B、解决好党和国家与地方、部门、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C、要从全局出发,使地方、部门、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D、优先保护地方或部门、单位的利益20、执法为民理念的核心内涵是(A)。
A. —切为了人民B.—切依靠人民C.尊重人权D.保障人权三、多选题(共10 题)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AB)。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C、尊重法律、维护法律D、严格执法、公平正义2、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包括要尊重和保护(ABCDE)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A、行政相对人B、违法行为人C、犯罪嫌疑人D、被告人E、服刑人员3、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ABC)。
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B、案件具体情况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D 、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4、公平正义理念的主要含义是(ABCD)。
A、合法合理B、平等对待C、及时咼效D、程序公正5、当前公安机关立足本职要特别做好以下哪几项工作?(ABC)A、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B、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C、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D、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6、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思想主要表现形式有(ABCD )。
A、改革创新意识不强B、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C、特权思想严重D、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薄7、维护法律权威,必须要做到(ABC)。
A、维护宪法权威B、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C、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D、树立政府的公信力8、严格依法办事的含义是(ABCD )。
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9、政法干警充分尊重当事人、行政相对人应有的(ABCD )等程序性权利。
A、知情权B、控辩权C、陈述权D、公开审判权10、增强党的观念,对广大政法干警最根本的要求是(AB)。
A、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B、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C、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D、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法律基本概念(共35 题)一、判断题(共10题)1、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X)2、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
(“)3、某省人大常委会制订了该省的《消防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可以由该省政府以规章形式作出规定。
(“)4、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可以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
(“)5、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V)7、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X )8、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X )9、某甲请某乙到酒店吃饭,某乙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某乙的死亡可能导致某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X )10 、概括起来讲,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
(X )二、单选题(共15 题)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法律规范属于(B)。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3、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C)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4、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5、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6、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7、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8、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9、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B)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10 、2008 年10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 年 4 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