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四单元)
八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陈道凤加工整理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一、礼乐文明的建立(主要讲西周的各项制度)1、西周的建立者,时间以及都城?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镐为都城2、周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
分封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
3、受封者有哪些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4、受封者有哪些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5、分封制有哪些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作用)?积极作用: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一部分诸侯权力越来越大,导致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
6、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7、礼乐制度--------等级制的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8、礼乐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作用)是什么?积极作用-----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9、周朝统治阶级以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为工具,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
10.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就越大。
11.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12.现实生活中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制度?现在仍然有很多典礼,各种各样的典礼,如婚礼、葬礼、清明祭祖……二、变革与争霸(春秋战国时期)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发展;周天子迁都后直辖土地面积大大减少,经济实力衰落;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向周王室进贡;周天子经济实力的衰落带来政治地位的下降。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单元一:大发现与文艺复兴1. 大航海、大发现和新大陆•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契机•欧洲国家在探险中的表现和成果•新大陆的发现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2. 文艺复兴:艺术、宗教与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表征•文艺复兴对宗教、思想和社会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和意义3. 从古典时代到近代文明的过渡•古典时期文化的特点和贡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对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单元二:近代欧洲的启蒙与大革命1. 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启蒙时期思想运动的特点和表现•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启蒙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和意义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表征•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3. 近代欧洲的民主制度和国家体制•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征•民主制度的实现与存在的问题•不同国家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单元三:盛极而衰的中国封建社会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明清时期的封建政治和地方官制•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面貌•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2. 清朝的崩溃和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清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辛亥革命和新中国崛起3.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与文化振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意义•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表征•近代中国文化艺术和思想解放的特点和意义单元四:东亚现代化和大国崛起1.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幕末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日本现代化的特点和成果•近代日本对世界的影响和启示2. 东亚现代化进程探究•东亚现代化的背景和影响•东亚现代化的成因和特点•东亚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启示3. 大国崛起与地缘政治问题•大国崛起的根源和表征•大国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地缘政治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案以上就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近代欧洲的启蒙与大革命、盛极而衰的中国封建社会和东亚现代化和大国崛起等方面。
八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领导者:陈独秀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3.宣传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3)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并多人被捕。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A4纸)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二、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2、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地(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概况: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战争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3、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由洪秀全领导,起义军称“太平军”。
第3课收复新疆一、阿古伯侵占新疆:英、俄两国支持阿古伯政权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概况:甲午(1894)年,日本舰队袭击北洋舰队,战争爆发。
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日军曾在旅顺展开大屠杀。
3、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双方:中方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内容:割地(台湾等)、赔款(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等。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侵华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结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4—7单元)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9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日本殖民地。
93、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
9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各界同胞的抗日怒潮,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抗日义勇军。
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95、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和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的一连串事件,称为“华北事变”)。
96、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97、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叶剑英前去参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谈判(注意书上84页照片)。
9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99、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卢沟桥东宛平县城搜查,并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注意书上87页图片)。
100、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展灭绝人性的杀人“竞赛”,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其中有19万人被集体屠杀,最大的一处集体屠杀地点在下关草鞋峡。
日寇的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记住书上90页的几幅照片)。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较量:鸦片战争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3.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海滩(2)意义(评价):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⑴时间:1840.6英军入侵广东海面~1842.8 《南京条约》的签订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⑶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⑷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⑸影响:消极方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积极方面,五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失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5.《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主权遭到破坏)。
6.《海国图志》:①作者:地主阶级思想家:魏源②内容: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
③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④影响: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7.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中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要发愤努力,振兴中华。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⑴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时间:1856.10~1860.10⑶发动者:英法联军⑷结果:中国战败,1860年圆明园被毁,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5)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1、1931年9月18日夜,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
3、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2、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局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3、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1927-1937)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二十九军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3、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四、南京大屠杀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五、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115师,歼敌一千多人。
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六、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
由李宗仁领导,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七、百团大战1、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为了粉碎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1940年8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西周秦西汉东汉魏蜀吴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基础生活化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具体化1、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P74位置优越,经济富庶-----地理位置(物质基础);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齐醒桓公的为人管仲改革,国富兵强;尊王攘夷,树立威信。
--------谋略,正确的治国方略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影响;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P75—76(1)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秦孝公的支持、诚信、得民心、符合时代潮流、商鞅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2)以史为鉴-------我看改革改革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改革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3、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他的历史罪过有:(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4、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战国时期,在秦国为何法家思想倍受推崇?P77(联系当的社会形势,说说为什么法家思想在秦国受到重视?)在当时,法家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5单元)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无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旧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第13课伟大的开端1,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承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前期:5月4日---6月5日,斗争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罢课、游行;后期:6月5日以后,斗争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罢工、罢市;结果:取得初步的顺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最能够反映出此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反帝),内惩国贼(反封建)。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组织基础: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13位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当前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C一大召开的意义:宣告了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课鸦片战争知识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年月日至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英国发动浸略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年月至年月。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年进犯吴淞→占镇江→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南京条约》的签订签订年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年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签约:《天津条约》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1、开始标志: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发表《敬告青年》2、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4、旗帜(口号):“民主”与“科学”,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
5、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6、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7、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第13课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形式:罢课→罢工、罢市、罢课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性质: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1、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工人阶级不断壮大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早期组织,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邓恩铭、包惠僧、王尽美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议。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大败洋枪队,击毙头目美国人华尔。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p19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2110.单元小结: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场战争和三个条约:①四场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②三个条约:(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2)太平军痛打洋枪队;(3)左宗棠收复新疆;(4)邓世昌黄海海战,英勇献身;(5)义和团运动3.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4.失败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主动与世界接轨,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地点:1839年,广州虎门2.影响: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3.评价林则徐。
(答案: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时间:1842年3.内容:①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关: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③割:割香港岛给英国;④赔: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4.影响:①《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与《海国图志》1.著作:《海国图志》;主要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魏源的这种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①起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②结果: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⑴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占土地最多的一个条约;⑵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⑶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约44万多平方公里;⑷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的基本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 统一秦朝的建立-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经院制度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建立-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史- 古印度的兴起与的传入- 古希腊的诞生与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罗马的兴衰与帝国统一-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倒塌- 世界古代历史的演进与交流第四单元:世界古代科技文化- 希腊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成就- 罗马的公路建设与城市规划- 古埃及的宏伟建筑与艺术- 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史(续)- 中国古代历史的续篇与发展-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史的整体回顾与总结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续)- 宋朝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 元朝的科技发展与学术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第七单元: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与外来侵略-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国共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第八单元: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影响-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人民幸福生活总结与回顾-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核心内容概括- 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重要事件- 复方法与技巧建议以上为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历史知识,做好考试准备。
请同学们根据提纲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并注意整理笔记,掌握重点知识点和重要事件。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例如做题、讨论、总结等,以提高复习效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第一课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是 。
为了 、推销工业品和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为了获取暴利,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清政府的白银大量外流。
林则徐上书 ,后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2、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6月3日(国际禁烟日),在广州 海滩销毁鸦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林则徐成为全球第一禁毒人)。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时间: 年------- 年,根本原因(见上),直接原因 。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1842年,在南京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
内容是:(1)开放 、 、 、 、 为通商口岸(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赔款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3)割让 给英国;(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从此,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 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是: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6、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的 方法。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编著了 一书, 目的是“ ,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 状况。
他的思想是对 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第二课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 年----- 年。
原因是: 。
1860年10月, 联军火烧北京西郊的 皇家园林 ,疯狂抢劫园中珍宝。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这是人类文 明史上的一次浩。
逃往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奕 与英法签 订 ,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八年级历史上册三、四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三、四单元)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知识点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一、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二、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三、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四、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一、革命志士的奋斗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安庆起义: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最终失败.黄花岗起义: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二、辛亥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一、中华民国的建立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上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二次革命: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带重点,笔记)
中国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侵略战争:1、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道光帝在位)(1)原因:①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根本目的)。
②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持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1年进犯珠江,攻占广州,1842年8月,英舰兵临南京城。
(4)结果: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赔款2100万元。
(加重负担,激化矛盾。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4、议税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便利经销)《南京条约》的危害:《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它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3.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
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1)根本原因(目的):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趁火打劫,在其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结果(5)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权和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
四单元)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1)
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1、西安事变:性质:爱国“兵谏”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谏”,具有正义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民
族英雄)
意义及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XX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启示:战争残酷,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战争,争取和平;刻苦努力,保卫祖国。
、中国军民抗日事:
战役名称
地
位
指挥者
党派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林彪
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
百团大战
最大规模的战役
彭德怀
共产党
历史事
时间
根本原因
地点
结果
影响
九一八事变
9310918
日本经济危机
沈阳
东三省沦陷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西安事变
9361212
民族矛盾上升
西安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9370707
侵略整个中国
北平
平津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
南京大屠杀
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
6、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7、中国共产党“七大”(中共十七大
XX年10月)
(1)时间、地点:194年延安
(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
8、194年8月1日,日本宣布无条投降。
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
194年10月2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从国民党的抗战、共产党的抗战、人民的抗战等具体史实,概括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②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作战、苏联出兵中国的史实,理解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
③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的事迹,说明国际友
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爱国华侨对抗日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
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取得的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
间
行
动
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