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洪灾记忆

合集下载

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

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

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清朝的环境与自然灾害——江南水患与北方旱灾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跨越了近三个世纪,从1644年至1912年。

在这个时期,清朝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江南水患和北方旱灾。

这些灾害与当时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给清朝的统治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江南水患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而又是中国的主要农业区之一。

加之长江、黄河多次改道,不断涌入江南地区,使得水患问题愈发严重。

江南水患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一直存在,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1. 形成原因江南水患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水流缓慢,容易积水。

其次,长江的改道导致了水势的增加。

最后,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降雨量大,导致江河水位上涨。

2. 灾害影响江南水患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每逢洪水泛滥,百姓的房屋和农田会被冲毁,农作物收成无望。

同时,洪水还会导致疾病传播,人们生活在洪水中的环境也极其恶劣。

3. 抗灾措施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抗灾措施来应对江南水患。

他们修筑了大量的护堤,加强了堤防的巡查和维护,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灾害预警系统。

此外,清朝还推行了抗洪救灾的政策,使得受灾人民能够得到一定的帮助和救济。

二、北方旱灾与江南水患相反,北方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干旱,很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

清朝时期,北方旱灾频繁发生,给当地的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1. 形成原因北方旱灾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关。

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夏季,干旱的状况更为严重。

此外,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对旱灾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灾害影响北方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

由于缺水,农田变得干旱,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收成大幅度减少甚至绝收。

旱灾还会导致畜牧业和渔业的崩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

3. 抗灾措施面对北方旱灾的威胁,清朝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抗灾措施。

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

20 1482年7月(明成化十八年六月)晋东南洪水21 1662年9、10月间(清康熙元年八月)黄河及邻近流域洪水22 1761年8月(清乾隆二十六年七月)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3 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黄河中游洪水24 1875年7月(清光绪元年六月)晋西洪水25 1895年8月(清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山西南部洪水26 1904年7月(清光绪三十年五月)黄河上游及川西北洪水27 1933年8月黄河中游洪水28 1958年7月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9 1977年7月延河、北洛河、泾河洪水30 1981年9月黄河上游洪水31 1982年7月底至8月初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0 1482年7月(明成化十八年六月)晋东南洪水山西省水文总站:宁秀英本章概述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晋东南地区发生了一场异常大洪水,沁河九女台最高洪水位比1895年(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尚高10m左右,洪峰流量达14000m3/s,为近500年来最大的一场洪水。

与此同时丹河卫河以及河南省境内的伊、洛河也普遍发生了大洪水。

该年气候极为反常,大汛期间降雨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农历六、七、八3个月,连续多次出现灾害性大洪水。

沁河、伊、洛河下游地区灾情极为惨重,淹死了万余人。

然而在山西省其它地区及陕西省却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由此可见该年汛期降雨的时空分布也很特殊,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罕有的。

虽然洪水发生的年代相去久远,但由于洪水特别大,灾情异常严重,各类史籍如地方志、《明实录》、《明史》、《明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行水金鉴》、《续文献通考》等多有所记载。

除此以外,在沁河流域还调查到4处有关该年最高洪水位的题刻、碑记以及至今还流传的洪水民谣。

现将该年暴雨、洪水情况简要归纳如后。

一、雨情从表1所列的记载可以看到该年汛期雨量特别丰沛,洛阳、沁阳等地区自六月至八月淫雨长达3月之久,六月中旬至七月份又连续发生大强度的暴雨,伊、洛河、沁河、丹河多次发生大洪水。

清朝的地震与自然灾害

清朝的地震与自然灾害

清朝的地震与自然灾害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地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清朝时期地震与自然灾害的情况,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地震和自然灾害在清朝的频发在清朝这个历史时期,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清朝版图广阔,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和蒙古高原,其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就有多次大规模的地震事件,如康熙年间的宁夏地震和乾隆年间的大地震等。

除了地震外,清朝还经历了洪涝、旱灾、风暴等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人员伤亡。

二、地震与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1. 经济影响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对清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地震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破坏了农田和农作物,导致了大规模的粮食减产,致使社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

同时,地震还破坏了许多城市和农村的建筑,给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困扰。

2. 社会秩序的动荡地震和自然灾害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地震发生后,许多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的人群。

这些灾区的灾民无法生存和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3. 政治影响地震和自然灾害也对清朝政府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

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常常难以应对和处理灾情,导致了政府的信用受损。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因为无法妥善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而面临政治危机。

这种政治影响也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清朝对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1. 传统文化与地震清朝对地震的原因和对策存在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思维模式。

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地震是由于天灾造成的,认为地震是天地运行阴阳之力的一种表现。

因此,清朝政府鼓励人们进行祭祀和宗教活动,试图通过与神灵达成某种妥协来避免地震灾害。

2. 地震观测与防灾工作清朝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地震观测和防灾工作。

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设置地震观测站,以记录和研究地震现象。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范文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范文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胡梦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古老的文明。

但是,历史上的黄河也曾多次决口,给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的泛滥、决口、改道有1500多次,河道明显的改流有20余次”。

河道的每次决口和变迁都给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现在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南宋初年的“黄河夺泗入淮”。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掘开黄河大堤,河水由决口滚滚东流,经滑县南、濮阳,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注入泗水,复由泗水入淮河,经徐州、宿迁、淮安沿线的淮河河道流入大海。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襟江淮,北扼齐鲁,古时汴泗二水交汇于此,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和黄河更是傍城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

由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黄河流经徐州700多年。

黄河的流经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黄河水患。

在分析明清时期徐州黄河水灾的成因的同时,重点论述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当前徐州水灾防治和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所指的徐州特指当今徐州市管辖下的铜山(包括今徐州市辖区)、丰、沛、睢宁、邳州等地区。

一、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的考察自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至1949年建国前,黄河在徐州境内的决口达50余次,漫溢近20次。

581年间,由黄河决口和泛滥而引发的洪涝灾害115次。

其中,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之前,徐州境内共发生108次。

“明朝276年间,徐州共发生水灾48次,平均不到6年就发生一次。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咸丰五年(1855年)间,黄河流经徐州211年,期间,徐州境内共发生黄河水灾60次,平均每3年多就发生一次”。

清朝的大规模灾害与救灾措施

清朝的大规模灾害与救灾措施

清朝的大规模灾害与救灾措施在清朝统治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灾害,如洪水、旱灾、饥荒等。

面对这些灾害,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旨在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本文将对清朝的大规模灾害和相应的救灾措施进行探讨。

一、洪水灾害清朝时期,洪水灾害是中国面临的一大威胁。

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中国河流众多,水患频繁。

每逢汛期,洪水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应对洪水灾害,清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清朝加强了河道的治理和保护。

他们修筑了大堤、堰坝等防洪设施,以防止洪水的泛滥。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对各地河道的巡查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清淤和疏浚工作,以确保河道的通畅。

其次,清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水利政策。

他们鼓励农民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水渠等,以便更好地储存和利用水资源。

此外,政府还规定了灌溉制度,确保农田得到足够的水源,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灾后的自救能力。

二、旱灾与饥荒除了洪水灾害,清朝时期还经历了频繁的旱灾和饥荒。

由于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内陆地区,而且气候干燥,缺水是一大问题。

旱灾和饥荒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为了缓解旱灾带来的饥荒,清朝政府首先发展了粮食储备制度。

他们建立了粮仓,并加强了粮食的收购和储存,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向受灾地区提供援助。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的产量。

此外,清朝政府还倡导盐政改革。

在旱灾和饥荒期间,盐是重要的物资之一,因为它被视为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政府加强了盐的生产和供应,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三、疾病和疫情的防控在清朝统治时期,疾病和疫情也是灾害的一大威胁。

疾病可以迅速蔓延,并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清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控疾病和疫情。

首先,政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

他们建立了医院和疾病防控机构,并组织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查和消毒。

清朝的灾害与自然灾难

清朝的灾害与自然灾难

清朝的灾害与自然灾难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间长达268年,由康熙帝于1644年建立,道光帝于1912年退位结束。

在这漫长的统治时期中,清朝面临了许多灾害和自然灾难的考验。

本文将探讨清朝面对的主要灾害和自然灾难,以及这些灾难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饥荒在清朝时期,饥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

由于不稳定的气候、农作物产量下降和政府管理不善等原因,清朝时期经常发生严重的饥荒。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道光年间的“道光饥荒”,这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饥荒,据说导致了数百万人口的死亡。

饥荒不仅直接导致人口减少,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洪水除了饥荒,清朝还频繁遭受洪水灾害。

由于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泛滥,许多地区面临洪水的威胁。

其中,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因为它在清朝时期经常泛滥,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洪水不仅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受损,同时还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三、地震清朝时期也多次遭遇地震灾害。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清朝时期记录到了许多严重的地震事件,如1731年的咸丰地震和1887年的河北地震。

这些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正常秩序。

四、旱灾旱灾也是清朝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稳定和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等原因,许多地区经常受到干旱的威胁。

旱灾对农作物产量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饥荒和社会动荡。

五、瘟疫在清朝时期,瘟疫也是一种常见的灾害。

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时常爆发,像是一把隐形的刀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瘟疫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还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以上所述,清朝时期面临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这些灾害对当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饥荒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洪水和旱灾破坏了农田和农作物,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地震和瘟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清朝的灾害与饥荒自然灾难对社会的影响

清朝的灾害与饥荒自然灾难对社会的影响

清朝的灾害与饥荒自然灾难对社会的影响清朝的灾害与饥荒:自然灾难对社会的影响在清朝的统治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和饥荒。

这些灾难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清朝时期的灾害与饥荒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灾害的类型与原因1. 洪水灾害:清朝时期,中国各地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江河淤积和地貌变动等。

洪水灾害导致了严重的土地沉淀和农田损失,使得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引发饥荒。

2. 旱灾:清朝时期,干旱情况普遍存在于北方地区,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贫瘠。

缺水的情况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用水,进一步加剧了饥荒问题。

3. 地震:地震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清朝时期中国大陆地区多次发生地震。

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倒塌,还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农田和村庄造成了严重破坏,进而导致饥荒的发生。

4. 蝗灾:清朝时期,蝗灾也是一个频繁发生的灾害。

蝗虫的大规模迁徙和进食行为造成了农作物大片损毁,导致饥荒现象的出现。

二、饥荒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崩溃:灾害和饥荒使得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导致商品流通受阻、市场活动衰退,给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

生产力的下降使得商业活动减少,人民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大大受限。

2. 社会动荡:饥荒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落后的农民和底层人民面临生存威胁,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这种社会动荡不仅容易引发农民起义和不满情绪,还对清朝政权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3. 人口减少与流离失所:饥荒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社会人口数量减少。

另外,为了生存,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园,流离失所。

这种人口的减少和流迁,使得社会生活秩序遭到破坏,家庭解体和人际关系变得不稳定。

4. 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饥荒期间,人们为了生存不断寻找新的生存方式,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并加强了科学研究。

例如,为了改善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人们研究选择干旱适应性更强的作物品种,推动了农业科学的发展。

嘉庆六年的永定河大水

嘉庆六年的永定河大水

5读档嘉庆六年的永定河大水文/周元明清档案嘉庆六年(1801年)有关水灾内容的上谕档一嘉庆六年(1801年),因海河发生特大洪水,直隶(今河北)被灾者达九十余州县,“邢台、怀来、宁津大雨数昼夜,坏庐舍;清苑、新乐淫雨四十余日。

”致使永定河、拒马河河水暴涨,“西山诸山水同时并涨,浩瀚奔腾,汪洋汇注,漫过两岸石堤、土堤,开决数百丈。

”永定河发生了五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

洪水蔓延迅速:“六月初三日,水势陡发,卢沟桥北六里许,自东岸冲开约宽二十余丈,由拱极城西北奔赴东南。

”水流由小井村、丰台、草桥一带直至南苑。

六月初四日,河水涨发海子,大红门外石桥栏杆被冲倒,南顶庙被淹,海子外围墙垣冲塌二百余丈。

六月初五日,永定门外及广安门外大水深至三四尺至五六尺不等。

随后,小井村、大井村一带村庄均被水淹。

到初七日,永定河水深一丈八九尺,卢沟桥洞不能排水,水漫两岸,直泻长新店等村……造成洪水不期而至的是京城内一场特大暴雨,下了整整五昼夜。

清宫档案记载:“嘉庆六年六月初三日,紫禁城内宫门左进水深至五六尺,……军机直房内进水已将盈尺,不能驻足,各衙门奏事均须徒涉进内,水深过膝。

”大雨立即引起了嘉庆帝的高度重视。

为防患未然,根据永定河的流势分布,嘉庆皇帝即于初七日派出大员分四路查勘,“派大理寺卿窝星额,通政司副使广兴前往西路;内阁学士台费荫,通政使陈霞蔚前往南路;内阁学士阿隆阿,顺天府府丞张端城前往东路;副都御史恩普,鸿胪寺卿范鏊前往北路”。

会同地方官分别仔细查勘被水情形,使得清政府全面掌握永定河沿岸被灾情况,并及时给予灾区灾民适当抚恤。

报信的奏折雪片般不断飞落到皇帝的手上:六月十三日,查看西路,长辛店、良乡、涿州被水。

南苑团河行宫四面水围,苑外随水漂来尸首不计其数。

六月十四日,查勘东路,三河被水原来仅有数处,又续淹十余座村庄。

通州被淹之地比三河更多。

“香河、宝坻、宁河均在通州东南,香河则受牛狼山与运河漫溢之水;宝坻、宁河又处下游,兼受蓟运、鲍邱等河贯注;武清在通州西南,其城西则当永定河下游,城东则为运河之下,……一片汪洋”,现存之禾苗半浸水中。

清代辽宁水灾概览

清代辽宁水灾概览

清代辽宁水灾概览清代辽宁河流众多,水灾是清代辽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通过对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中所记载的三个阶段、大约五百县次的水灾记录的分析,表明水灾给清代辽宁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通过对清代辽宁水灾的回顾,以期增强当前人们的防灾抗灾意识。

标签:清代;辽宁;水灾一辽宁境内的河流主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等近40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根据山水流势,主要分为辽河干流区、浑河水系、太子河水系,辽西诸河、辽东半岛诸河以及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流域。

其中辽河是辽宁境内最大的河流,辽河上游分为西辽河、东辽河两源,西辽河主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辽河源于吉林,流经辽宁部分地区。

东西两源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交汇后形成辽河干流。

浑河源出清原县滚马岭西南麓,主要支流有蒲河、苏子河等。

太子河是辽河下游左侧一大支流,东侧为鸭绿江支流浑江、南临大洋河、西北接浑河。

辽西诸河主要包括大凌河、■牛河、小凌河、女儿河等,辽东半岛诸河包括有大洋河、碧流河、英那河、大清河、复州河、熊岳河等。

这些河流相互流通,“浑河、太子河均与鸭绿江相通,安东县治滨临江岸……浑河又与兴京苏子河接连,下与辽河之水同时泛滥,”[1]每逢汛期,几乎同遭水患。

清代河流河道多有变迁,但是主要流经地区相对固定。

辽河干流区主要流经康平、昌图、西丰、开源、铁岭、法库、彰武、巨流河厅、新民厅、辽中、广宁、盘山厅、牛庄城厅、营口等县镇。

浑河主要流经兴京厅、新宾、抚顺、承德等处。

太子河流经本溪、海城、辽阳等处。

辽西诸河主要流经建昌、建平、朝阳、义州、锦县、绥中、宁远州等。

辽东半岛诸河主要流经盖平、熊岳城、复州、宁海、旅顺、大连、庄河厅、岫岩厅等地。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部分)主要流经的县镇有怀仁、宽甸、凤凰厅、安东等。

二根据清代辽宁特点以及资料的不同,清代水灾灾情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记述。

(一)1583——1644年辽宁水灾情况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后金逐渐崛起,明朝在辽东势力逐渐萎缩。

关于历史上洪灾的记载

关于历史上洪灾的记载

关于中国历史上几次大洪灾的记录大洪水的传说和早期的水灾记载我国最早的洪水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大水经年不退。

《孟子》一书说,尧的时候,“洪水橫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于是出现了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最后禹治水成功,把他的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折。

考古研究证实,龙山文化时期的王城岗遗址,其西城被山洪冲毁,城内冲沟以及城墙基槽被洪水冲毁的痕迹十分明显,东城则被五渡河暴涨的洪水冲毁。

地处河南省北部的辉县孟庄龙山城址,属龙山文化末期,也是毁于一场洪水。

商代时,出现了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城市水灾。

商的都城在黄河附近,自成汤以后,商都曾多次搬迁,据说就是为了躲避黄河洪水。

《尚书》还记载说,商的都城耿曾经被河水冲毁,灾害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国语》《竹书纪年》等古籍中也多次记载有商的官吏为治水而献身的事迹,商代的甲骨文中还有不少祭祀河神,卜问水灾的文字,说明商代由于城市的出现,人口增加,水灾的破坏性加剧了。

大约自东周以后,《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史书陆续有一些“大水”的记载,透露出一些早期水灾信息。

如公元前711年“秋,大水”;公元前687年“秋,大水,无麦苗”,记载了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公元前670年和公元前669年,鲁国连续大水,举行大规模击鼓祭祀仪式,祈求上天保佑。

与鲁国邻近的宋国和郑国也有水灾,如公元前683年,“秋,宋大水”;《竹书纪年》记载,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宋大水,丹水壅不流”。

关于大水,《春秋穀梁传》解释说:“高下有水灾曰大水”,所以“大水”是非常严重的水灾。

以鲁国纪年的《春秋》所记载的水灾反映了东周时期鲁国以及邻近一些诸侯国的情况。

另外,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和洛水同时暴发洪水,冲毁周的都城成周(今洛阳)的西南角并危及王宫安全,这些都是研究我国早期水灾的宝贵资料。

清代海河滦河洪涝灾害档案史料

清代海河滦河洪涝灾害档案史料

清代海河滦河洪涝灾害档案史料在清代,海河和滦河流域可是风云变幻,惊心动魄啊。

想象一下,夏天的阳光正好,河水缓缓流淌,周围的农田一片生机勃勃,农民们忙着割稻子,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没过多久,天边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哎呀,那场面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小河一下子变成了滔滔江水,简直就是“水漫金山”的场景,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可等到桥头了,桥还在水里呢。

这些洪水可不是闹着玩的,冲毁了无数房屋,农田一片狼藉,稻子也变成了泡水米。

村子里的人们个个愁眉苦脸,简直就是“满面愁苦”。

那些年头,虽然大家心里有数,但自然灾害来时,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仿佛一场不期而至的“大地震”。

更有趣的是,村里的老阿姨总爱编些民间故事,讲那些水神和龙王的传说,说是他们在生气,结果才导致洪水泛滥,听得我们都想笑,心里却又不免担忧。

有些地方还特别有意思,老百姓们常常把洪水当成了“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赶紧带着船出去捞鱼,哎呀,真是一波三折,既害怕又期待。

大伙儿手忙脚乱,争着在水中捞那些被冲来的鱼,结果不小心掉进水里,那画面可真是让人捧腹大笑,有的甚至还开玩笑说:“我这是在洗澡呢,别见怪!”这就是洪水带来的喜剧效果吧,真是哭笑不得。

可话说回来,洪水带来的损失可不是小事,许多家庭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哭声此起彼伏,那种感觉就像是“晴天霹雳”,无论你再怎么强壮,都得被这现实打倒。

清代的档案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看到那些老百姓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情景,真是让人心痛。

于是,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跑到城市里打工,心里默默祈祷能过上好日子。

这种洪涝灾害在清代可真是常态,像个常客似的,总是会在某个季节准时出现。

人们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经验教训就像“吃一堑长一智”,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防洪的小窍门。

有些村子开始修建堤坝,想尽办法将洪水挡在门外,然而,河水却是个“调皮捣蛋鬼”,总能找到缝隙,悄悄溜进来。

再说了,虽然每年都有洪水,但也难不倒聪明的村民们。

江洪河的历史洪水灾害有哪些?

江洪河的历史洪水灾害有哪些?

江洪河的历史洪水灾害有哪些?一、尧舜禹时期的洪水灾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尧舜禹三代以前,有黄河的洪水泛滥成灾的记载。

据《史记》所载,尧舜禹三代传承,以功德修行和用心治水,成功地化解了黄河的洪水威胁。

他们开辟河道、掘渠引水,使洪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北宋时期的洪水灾害北宋时期的洪水灾害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主要发生在江洪河流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洪水不仅带来了城市的毁灭和农田的沉没,还导致了水灾流行病的传播。

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建了大量的堤坝和水利工程,以控制洪水的泛滥。

三、清代的洪水灾害清代是江洪河流域洪水灾害频发的时期。

清代的洪水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土地开垦不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

同时,江洪河的水位也受到来自上游的洪水以及雨水的影响。

清代的洪水灾害给当时的农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

四、近代及现代的洪水灾害近代及现代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江洪河流域的工业化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对江洪河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厂排放的废水和污染物,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洪水的频发。

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也加剧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五、当代的洪水防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洪水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加强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中国在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洪水灾害的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等。

以上是关于江洪河的历史洪水灾害的科普文章内容,从尧舜禹时期的洪水灾害开始,一直到近代及现代的洪水灾害,并介绍了当代的洪水防治措施。

洪水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加强洪水防治工作,保护江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至关重要。

清朝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清朝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清朝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至1912年,统治了中国长达268年。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清朝面临了许多环境保护问题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策略。

一、清朝的环境保护1. 治水工程清朝统治时期,长江流域经历了一系列的洪水灾害。

面对这些灾害,清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环境和防止洪水。

其中最著名的是康熙、乾隆时期的治水工程,如康熙南京盐运河和乾隆修建的肥城堤等。

这些工程不仅增加了水利设施,还改善了水道疏浚,提高了水系的容纳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2. 森林保护清朝政府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管理森林,禁止滥砍滥伐和采矿等破坏性行为。

此外,清朝还注重森林的重新植被和植树造林工作,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3. 动物保护清朝保护动物资源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狩猎管理上。

封建社会里的贵族和皇家成员经常进行狩猎活动,因此清朝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训令来限制狩猎行为,以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二、清朝面对的自然灾害1. 洪水清朝时期,中国各地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洪水是由于江河水位上涨,决口、漫堤造成的。

清朝政府实施了许多措施来应对洪水,如加强堤防和治理水道,不断改善排水系统等。

此外,清朝还组织了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为受灾人民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2. 干旱在清朝的统治下,中国北方经常面临干旱的困扰。

灾荒导致人民缺乏粮食和水源,生活困苦。

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改良灌溉系统、推广节水技术、调度水资源等,努力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

3. 地震清朝时期,中国各地也频繁发生地震。

地震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清朝政府在面对地震时,加强了地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在地震频发地区建立了应急救援机构,并采取了恢复和重建措施,为受灾地区提供了援助和支持。

总结:清朝统治时期,中国面临了许多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古代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洪故事

古代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洪故事

风流一代·青春44传承·国学古代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洪故事■文/刘永加入夏以来,我国南方连降暴雨,多地出现洪涝灾害,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安消防、地方干部等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涌现出了为了救护百姓而壮烈牺牲的温州消防员周锦勇等先进典型。

在古代,官民在抗洪抢险中,同样演绎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涌现出不少抗洪英雄,今天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唐代韩愈潮州抗洪敢涉洪水唐元和十四年(819),广东潮州连降暴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当地官员和百姓奋起抗洪。

恰在此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被贬任潮州刺史,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在韩愈的领导下展开了。

韩愈怎么来到了潮州呢?大家都知道韩愈从政后,刚直不阿,坚持正义,常常就朝廷上的不正之风进谏,也因此得罪同僚,数次遭到皇帝的贬黜。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韩愈直言不讳上奏《论佛骨表》力谏,惹得宪宗“龙颜大怒”,一纸诏书就将韩愈贬到数千里外的潮州。

面对暴雨成灾、洪水肆虐,农田沦为泽国,百姓深受其害的情况,韩愈不顾旅途劳顿,立即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来。

他亲自冒雨出城勘察灾情,发现洪水从北面山上汹涌而来,他认为必须疏导堵住山洪,城里的百姓才能免受惨重的损失。

韩愈以地方最高长官的名义下令:全城总动员筑堤防洪,根治水患。

他自己一马当先冲在抗洪第一线。

韩愈骑着马在城北山坡上上下下蹚水做记号,吩咐随从在他做有记号的地方,都插上竹竿,标明堤线,要求大家按竿标筑堤。

百姓闻讯前来,只见韩愈插的竹竿早已成行,城北俨然一座“竹竿山”,于是群情激昂,抢筑堤坝。

经过大家的不懈奋斗,很快筑成了大堤,堵住了汹涌的洪水。

自此,潮州再也没有了水患,百姓纷纷传颂韩愈的事迹,把他视为潮州的抗洪英雄,北山从此也被命名为 “竹竿山”。

明代黄金龙用身体堵住决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夏,河南黄河出现了即将决口的重大险情,官民赶来抗洪抢险,一位平民英雄用身体堵住即将决堤的豁口,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挽救了无数黎民百姓的生命,保护了即将收获的千里良田。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一)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一)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一)婺源地处赣东北部,东邻浙江开化,北界安徽休宁,历史上曾隶属徽州府。

宋元明清时期,婺源县作为徽州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经济频盛一时。

然而,随着山区的进一步开发,森林面积减少,环境遭到破坏,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一.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全国出现了垦荒的高潮。

大片的森林被毁坏,环境迅速恶化,自然气候异常,全国的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在这种在大气候下,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也更加密集了,见表(1):表(1),婺源县历朝水旱灾害总数及频率统计表。

朝代|唐|宋|元|明|清水旱灾害次数|1|4|1|18|23发生频率从唐代到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居高不下,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平均每百年发生8.6次,是唐宋元三代最高记录--宋代(1.3次/百年)的5.7倍,是明代(6.5次/百年)的1.3倍。

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清代则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清代,婺源自然条件的恶化引起了水旱灾害的发生,同时,特殊的自然、社会条件又使水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水灾多于旱灾,但持续时间短,影响一条线。

明清时期,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灾和旱灾的次数交替攀升。

明代,全国水灾有196次,旱灾174次,水灾多于旱灾;清代,水灾有192次,旱灾201次,旱灾多于水灾。

在婺源,从17世纪到19世纪,水灾的次数远远高于旱灾的次数。

婺源县各个世纪的水旱灾害次数见表(2):表(2)、婺源县各个世纪的水旱灾害次数统计数世纪|——9|—10|—11|—12|—13|—14|—15|—16|—17|—18|—19水灾(次)|—|—|—|—|—3|—1|——|—4|—8|—6|—8旱灾(次)|1|——|——|——|—1|——|——4|—5|—3|—2|—从9世纪到16世纪,婺源县的水旱灾害次数基本持平,水灾8次,平均每世纪1次,旱灾10次,平均每世纪1.3次,旱灾略多于水灾。

汉川历史:清光绪年间的水患

汉川历史:清光绪年间的水患

清朝光绪年间的汉川历史——水患光绪廿四年——汉水边的中国公元一八九八年,在中国为清绪廿四年,论干支则为戊戌,属猪。

当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

在中国的京城,维新派人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历时一百零三天宣告失败,许多年之后人们称之为“戊戌变法“。

对于中国历史和民众生活而言,它的象征性远远大于其实效,也就是说,这一年本身就代表着下一百年动荡激越的开始。

我们有必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境况,以期更好地了解这种象征性。

汉川县,位于汉水下游,湖北省中部,东与武汉毗邻,西连竟陵,南临沔阳,北接应城、云梦、孝感。

县境有大小河流十六条,全属汉水水系和刁汊湖水系,有三百亩以上的湖泊五十个。

本县最多的是水,危害最为巨大的也是水。

据一九九二版《汉川县志》记载,有清一代凡二百六十七年洪水肆虐一百一十六次,所以水灾成为了汉川历史的主要内容。

在光绪廿四年的汉川,维新变法属于无关紧要的内容,连插曲都不算。

这一年《汉川县志》上记载,“襄南久旱,山地棉花枯槁,旱区约占未淹地面的十分之四(同年襄北江西垸溃决)。

”当日汉川知县为新上任之四川咸远人傅光弼,而此前汉川接连三年大水,发生凋敝。

本县境内共有在册官垸三十六个、民垸四十四个。

多数垸堤只有堤之名,而无防水之实,绝大多数堤高程在二十七米以下,堤面宽不过一米,而且明口多,垮段长,硪工缺,漏水快。

加之全县的官垸民垸之堤建设无统一管理机构,致使堤垸零星分散,封建割据严重。

往往一垸两面、三面临水,或者四面皆水;堤线全长达千里有余,每届汛期业民疲于奔命防不胜防;而且一垸溃口往往引起连锁反应,数垸遭株连,酿成白水一片。

故县志所载水灾记录,十之五六为垸堤溃口所致。

自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九年连续五年的水灾充分说明当日堤防的薄弱以及政府组织的失败。

对汉川民生影响最大的河流为汉水(在汉川称之为襄河)。

汉水自竟陵县芦林口入境,经万福、脉旺、杨林沟、分水、城隍港、庙头、马口、城关、横堤、小河出境;分县境内外为襄南、襄北两部分,境内流长九十公里,河槽均宽四百米。

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研究

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研究

清代后期湖南灾害连年,引起了社会的冲突与政治的动荡,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

因而,大灾之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秩序,会采取一系列赈灾救灾的措施。

据统计,清代后期几乎每年赈灾救灾,有时甚至一年数次,施赈总数达到156次,平均每年两次[135]。

如下表: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次数表时间赈灾次数平均每年赈灾次数道光二十年-二十九年(1840—1849) 23 2.3道光三十年-咸丰九年(1850—1859) 21 2.1咸丰十年-同治八年(1860—1869) 9 0.9同治九年-光绪五年(1870—1879) 6 0.6光绪六年-十五年(1880—1889) 11 1.1光绪十六-二十五年(1890—1899) 21 2.1光绪二十六年-宣统三年(1900—1911) 4 0.4表中数据来源于田伏隆主编的《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一)传统赈灾1.官赈“救灾赈饥急于星火”。

大灾之年,饿殍遍野。

“若不急筹赈恤,则老弱转乎沟壑,壮者即流为盗贼。

虽乘荒抢劫,律有明条,但严定其劫夺之罪,而不予以存活之路,恐挺而走险,诛不胜诛,惟有发赈安民足以潜消勾结,预杜乱萌”。

统治者更多的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角度来看待灾民问题。

他们唯恐“饥民十百为群,以均粮为名,藉端攘夺,渐至聚众滋事。

[136]”因而“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137]”,各地方官一面题报灾情,一面委员勘定被灾分数,针对灾民受灾程度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清代后期湖南赈灾,集历代之大成,凡古代赈救之术,无不具备。

清代后期湖南赈救措施主要有急赈、平粜、工赈、蠲缓及借贷等五个方面。

①急赈:指无偿散放谷米钱粮。

分为赈谷、赈银、施粥。

灾年散放急赈,这种情况很普遍。

道光二十九年(1849)夏,临湘“水益剧,谷价腾踊,乃开常平仓谷平粜而煮粥,分济四城饥民。

已而饥民集县城数万人,廷樾驰至急诣邑人郭嵩焘商振事”,“嵩焘日夜循视,询悉围民各具一小舟,避水患城北”,“乃治印帖点按小船人数,俾执以领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的洪灾记忆
作者:唐博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16期
清廷的赈灾持续了一年多,对于稳定灾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咸丰五年六月(1855年7月),黄河下游普降大到暴雨,河水猛涨。

六月十九日(8月1日),开封附近的铜瓦厢大堤,再也抵挡不住汹涌洪水的反复冲刷,决口溃坝。

仅仅一天时间,原本完好的堤坝,被冲出了七八十丈宽的口子。

于是,黄河改道向北,直注直隶、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入渤海。

正如已故清史专家李文海所述,铜瓦厢决口是“近代黄灾史上之重大事件”。

一方面,灾害波及范围广,瞬时冲击力强,灾情十分严重。

直隶、河南、山东有40多个州县受灾,县城沦为泽国,受灾人口近千万。

另一方面,河道变迁后的几年,蝗、旱灾频仍,疫病不断、粮食歉收、饥荒时有发生。

自此,持续700多年的黄河夺淮入海成为历史。

救灾:缓不济急
这不是清廷第一次遭遇洪涝灾害了。

统治这个水旱灾害频仍的帝国,清廷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救灾机制。

六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决口后的第六天),咸丰帝收到了首批灾情奏报,并于当日发布六道谕旨,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此后一年里,咸丰先后发布了40多道谕旨。

由于“南岸难以问渡,文报四日不通”,导致水情奏报延误和滞后,使得官府报灾被耽搁多日,救人的黄金72小时几乎浪费。

按照规范的程序,清廷先是派员勘灾,“确查黄水经由之处,将被水灾黎妥为抚恤,无令一夫失所”。

灾情勘定后,清廷就要着手发赈。

问题来了: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花钱太猛,眼下的户部只剩十几万两存银,形同破产。

咸丰帝感慨“现在军务未竣,部库支绌,无从筹拨”,并非借口。

既然户部没钱,清廷只能另外想辙。

九月十三日,咸丰从内务府拨款10万两银子和2.5万串宝钞作为赈灾款。

十月十三日和二十六日,咸丰又连续传旨,将途经山东运往京城的漕粮,截留26万石就近接济山东灾民。

至于灾区的赋税,既然根本收不上来,干脆蠲免。

此外,清廷还要求受灾地区“设立捐局,无论银钱米面,及土方秸料皆准报销,米面可备赈需,土秸可供工用,并著遴委妥员,分路劝谕绅商捐办口粮,接济灾民”。

对捐输额较大的绅商给予奖励,允许州县开仓放粮,捐铜铸钱。

清廷的赈灾持续了一年多,对于稳定灾区经济秩序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翻阅受灾州县的雨雪粮价清单,在铜瓦厢决口后的一年里,受灾州县粮价基本平稳。

在咸丰年间因战争需要而滥发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面对数百万嗷嗷待哺的灾民,能遏制粮价非理性上涨,殊属不易。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清廷把“重视”挂在嘴上,可拿出赈灾的真金白银却很有限。

这说明,清廷财力不足,赈灾能力受到局限。

这些银两和粮食,对于数百万灾民来说,仍旧缓不济急、杯水车薪。

各地救灾,指不上朝廷,只能靠自己。

困顿:发捻之祸
最令咸丰帝担心的,不是灾区的饥荒和疫病,而是活跃在黄淮地区的太平军和捻军。

铜瓦厢决口导致黄河北徙,使山东防御“发捻”的天然屏障尽失,太平军和捻军北上活动的战略空间扩大。

接到决口奏报的当天,咸丰帝就派左副都御史王履谦“于河口现有之兵体察情形,分布屯扎,严密扼守……勿令南路奸匪乘隙偷渡”。

十五天后,他又传旨,要求河南巡抚英桂迅速取缔豫北的“联庄会”,避其联络抗洪一线的河工和灾民。

要求直隶总督桂良派重兵驻守黄河北岸兰仪渡口。

按照朝廷训令,英桂统率三省军队,迅速镇压了“联庄会”。

防范虽严,百密一疏。

咸丰五年十二月,已经履新安徽巡抚的王履谦奏报:安徽一带的捻军重返河南,围攻归德(今河南商丘)。

咸丰帝担心捻军由此东连山东灾民,造成严重后果,只好加派援军,加紧追剿。

此时,太平军正忙于西征,在长江中下游跟湘军激战,无暇北顾。

捻军组织涣散,派系复杂,加之遭遇地方团练的围追堵截,也没能借机向北拓展地盘。

这些恐怕是清廷最想听到的消息。

发捻问题的根治,有赖区域防务的调整。

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清廷终于采纳僧格林沁建议,将“新黄河以南地方,归以南各州县管理;以北地方,归以北各州县管理”。

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州县的防务责任更加明确。

其后,清军用了五年时间,才将捻军彻底镇压,恢复了华北地区的政治局势。

然而,为此付出的军费却高达3200万两银子,相当于当时清廷一年的土地税收入。

善后:疏堵之争
决口来临,为避免下游民众长期遭殃,清代官府的常规做法,是在大水退去后逐步堵塞决口,重修堤坝。

然而,铜瓦厢决口后,清廷却决定“暂行缓堵”,这是怎么回事呢?
铜瓦厢改道发生在清廷财力匮乏、战事频仍的尴尬时期。

当时清廷的治国重点是缓解恶性通胀和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国家统一和经济稳定。

黄河改道虽然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但毕竟不是心腹之患。

危难关头,鱼和熊掌不能兼顾,咸丰帝只得做出取舍。

决口已过,灾情解除,决口仍在,黄河依旧向北流去。

对于是否将黄河徙归故道,朝中大臣进行了长达30年的争论。

最初,随行勘灾的前山东巡抚张亮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河三策”。

一是“顺河筑堰”,二是“堵塞支流”,三是“遇湾切滩”。

既然咸丰帝要求“力求撙节”,那就少花钱、多办事,顺势而为,减少对黄河河道的人为干预。

因而得到朝廷首肯,迅速推广。

到咸丰十年(1860年),通过州县官府“劝民筑埝,逐年补救”,灾区农业生产基本恢复。

“治河三策”,只是清廷财力匮乏情况下的“补苴之术”。

通过“拦得一边漫水,则一方之耕凿可安;断得一股分支,则一路之室家可保”。

这并非任由黄水四处漫流的卸责之举,而是尊重治水规律、总结治水经验的应急之举。

既然是临时措施,总要有结束的那一天。

“疏堵之争”的关键,还是离不开地方利益的分野。

山东巡抚丁宝桢和江苏巡抚李鸿章,为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其实,都是不想让黄河流经自家门口,带来洪涝隐患。

然而,长时间的争论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铜瓦厢改道后,由于清廷国力不逮,导致黄河治理长期处于乏人问津的状态。

各地乡绅只好自筹资金,各自修建“民埝”。

然而,这些“民埝”没有统一的建造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很难防御大洪灾。

官府的拨款也被截留、挪用,使得“民埝”的维护费用更得不到保障。

铜瓦厢改道后,运河江苏段失去了黄河这一重要水源,很快就干涸和淤积,导致漕运中断。

为解决京城百万军民的吃饭问题,咸丰帝终于把道光年间试行但又废除的“漕粮海运”拿出
来尝试。

于是,漕运作为一个行业消失了,带来的不光是上万人的失业,还有运输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光绪十年(1884年),铜瓦厢决口终于合龙。

然而,这次它没再回归故道,而是沿着新河道经山东注入大海。

而黄河水灾少了,季节性断流的天数居然多了,令人唏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