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稀释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

合集下载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1、准备工作1)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方法灭菌,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30min。

2)采样数量:每批产品随机抽取10件样品.3)检测标准《GB 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100cfu/件次。

4)洗脱液、稀释液采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试验步骤:1)用无菌手续取出10个样品,分别放入10支装有1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分别吸取1ml放入灭菌平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7℃温箱培养48±2h观察结果。

2)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辩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3)计算公式为:菌数/件次=平均菌数×稀释倍数/件次。

阴性对照试验:将使用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吸取1ml放入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

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3、注意事项:1)在无菌操作台上做试验,防止环境对样品的再次污染,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2)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编制:审核:批准:ZC-14-8初始污染菌监测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对刚包装好的外科手套和检查手套的初始污染菌的监测和对新购进的小包装(接触手套的小包装)的监测。

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如果监测结果是稳定的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如果3个月都稳定,监测周期改为每季度一次。

2职责质管部负责取样、按ISO 11737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初始污染菌超过6 cfu/cm2,要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工艺中产品防护和进行环境消毒。

3生物负载测定方法A.1概要A.1.1生物负载测定,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内容。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和生物制剂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室准备、操作流程、消毒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环境要求无菌实验室应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2.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准备(1)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培养皿、离心机、显微镜等。

(2)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保存。

三、操作流程1. 个人防护(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确保个人卫生。

(2)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面部、眼睛和其他暴露部位,以防止交叉污染。

2. 实验台面消毒(1)每次实验前,用75%乙醇对实验台面进行彻底擦拭消毒。

(2)实验结束后,同样使用75%乙醇对实验台面进行消毒处理。

3. 培养物传递(1)使用无菌技术传递培养物时,必须在无菌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台上进行。

(2)在传递培养物之前,先将培养皿或者试管中的盖子取下,然后将传递工具在火焰中消毒,再取出所需的培养物。

4. 培养基制备(1)准备培养基前,要先将使用的培养皿或者试管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制备培养基时,必须按照配方准确称量试剂,并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5. 显微镜操作(1)使用显微镜前,要先将镜片用无菌棉球蘸取75%乙醇擦拭消毒。

(2)观察完毕后,将显微镜镜片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四、消毒措施1. 实验室常规消毒(1)每天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内的地面、工作台、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

(2)使用消毒剂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配制和使用。

2. 垃圾处理(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培养皿、试管等,必须放入专用的生物废弃物容器中。

(2)生物废弃物容器应定期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剧烈晃动和碰撞实验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者人身伤害。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剂生产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保证实验室内环境的无菌状态,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无菌工作台、培养箱、高温高压灭菌器等。

3.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4. 实验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无菌服、手套、帽子和口罩,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三、无菌操作流程1. 洗手消毒:进入实验室前,实验人员必须进行洗手消毒,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并使用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

2. 空气净化: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必须打开紫外线灯,将工作台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3. 实验器具处理:实验器具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使用无菌培养器具,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4. 培养基制备: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培养基成分,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搅拌溶解,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5. 无菌传递:在无菌工作台上,使用无菌技术将实验样品转移到培养基上,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6. 培养箱操作: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过程。

7. 结果分析: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情况,进行菌株鉴定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内禁止食品和饮料进入,禁止吸烟。

2.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更改实验设备和器材的设置和参数。

3. 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停电开关和紧急淋浴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

4. 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5. 实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实验要求。

五、实验室清理与消毒1.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对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实验器具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 废弃物处理: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剂瓶等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本文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保证实验室内的无菌环境和操作的无菌性。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工作,确保无菌环境的维持。

2. 实验室内的工作台面、器具和培养基等物品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性。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戴上手套、口罩和帽子,进入实验室前要进行手部消毒。

三、实验操作1. 打开实验室门前,先进行手部消毒,然后戴上手套。

2. 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工作台表面需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操作人员应将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准备好,确保其无菌性。

4. 打开培养基瓶盖时,应使用酒精灯或者酒精棉球消毒瓶口。

5. 使用无菌吸管或者无菌移液器进行各种液体的转移,避免污染。

6.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培养皿和试剂瓶等物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四、无菌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巧,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和操作区域的干燥,避免水滴带入实验样品中。

3. 使用吸管或者移液器时,要注意避免吸入空气,以防细菌污染。

4. 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与无菌区域外的物品接触,防止污染。

五、实验室清洁和消毒1. 每天结束实验后,要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工作台面、仪器设备和地面等。

2. 清洁和消毒时要使用无菌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墙壁、天花板和通风设备等。

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采集,包括培养皿、试剂瓶、吸管等。

2. 废弃物要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废弃物处理后,要及时清理废弃物容器,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七、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或者私自带入物品。

琼脂稀释法操作步骤

琼脂稀释法操作步骤
原理
琼脂稀释法利用了琼脂培养基的固化特性,使得抗菌药物能够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浓度。当 接种了待测微生物后,微生物在含有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生长,通过比较不同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 可以确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应用领域及意义
临床医学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协助医生选择合 适的抗菌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
02
实验准备
试剂与仪器
试剂
琼脂粉、培养基、抗生素标准品、无菌水等。
仪器
电子天平、pH计、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移液器、无菌吸管、无菌平 皿等。
实验前准备事项
实验室环境准备
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确保无菌操 作环境。
试剂与仪器准备
检查所需试剂是否齐全,有无过期或污染现 象。对实验所需仪器进行清洗和烘干,确保 无菌状态。
用计数板或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计数,记录每 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根据菌落计数结果计算菌液浓度,以CFU/ml 表示。同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和观 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04
结果分析与解读
菌落计数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 时间后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数量来推算样品中的 微生物数量。
药学研究
用于评价新药的抗菌活性,为药物研 发提供实验依据。
应用领域及意义
• 微生物学研究:用于研究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 耐药机制。
应用领域及意义
意义
可用于监测微生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 供重要参考。
提供了定量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价抗 菌药物的疗效。
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降低医疗成本。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的操作流程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的操作流程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的操作流程详解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一种广泛用于微生物计数和纯化的技术,它能够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以便于计数和分离。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是药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方法,其目的是检验药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药典2020中规定了无菌检查的方法,本文将对无菌检查法进行详细介绍。

无菌检查法是指对药品样品进行无菌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

无菌试验包括原料药、制剂和生物制品的无菌试验。

在中国药典2020中,无菌检查法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接种法和膜过滤法。

直接接种法是指将待检样品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液体制剂和原料药的无菌试验。

在进行直接接种无菌试验时,应先将试样用无菌方法处理,使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减少或清除。

然后将处理后的试样分别接种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上,然后密封培养皿,适当灭菌。

在培养箱中适当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培养皿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若有微生物生长,则说明样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膜过滤法是指将待检样品通过0.45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将微生物截留在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细菌或真菌生长。

膜过滤法适用于不易接种的样品,如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和大体积原料药等。

在进行膜过滤无菌试验时,应先将膜过滤器用无菌方法处理,使膜过滤器无菌。

然后将待检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到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培养皿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若有微生物生长,则说明样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对于无菌试验中的阴性对照,应分别对无菌生理盐水和培养基分别进行直接接种法或膜过滤法试验,确保试验条件和操作技术正确,并且无菌生理盐水和培养基无污染。

在进行无菌检查法试验时,应严格操作,避免试验污染。

应在无菌操作台上操作,使用无菌培养皿、无菌吸头、无菌吸滤器等。

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无菌。

总之,无菌检查法是药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典2020中规定了无菌检查法的方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膜过滤法。

微生物检测流程

微生物检测流程

微生物检测流程
微生物检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采集样本:在无菌环境中采集少部分食品样本,对样本实施均质处理,稀释样液,接种,然后恒温培养处理后的样本,取出观察食品样本。

2. 染色和观察:必要时,还需对标本行染色后再观察,这可对致病菌性质、来源进行鉴别,更能排除污染因素,使标本致病菌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 分离培养:若在镜检环节发现标本上吸附的细菌,就需对标本实施分离纯化并将其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再将空气与温度调整至适合细菌生长的数值,获得便于进一步鉴定细菌。

4. 细菌鉴定:通过细菌形态、菌落特点、酶类检测、血清学试验、生化反应等方式鉴定分析分离获得的标本,明确致病原因。

5. 药敏试验:对分离致病菌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预测其治疗作用,明确相关细菌耐药性,协助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针对部分感染性疾病时采取合适药物,提升临床疗效。

6. 报告:要求在24小时内出具镜检报告,在24小时或次日出具初步鉴定与直接药敏结果;通常最后鉴定与细菌药敏结果不超过3天,除血培养外,任何一项送检标本需均在24小时内预报。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食品安全类书籍或者咨询微生物专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注意事项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注意事项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注意事项一、前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在进行ELISA实验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ELISA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试剂准备1. 标准品的制备:标准品是ELISA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用于建立标准曲线,从而确定未知样本中抗体或抗原的浓度。

在制备标准品时,应该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严格操作,并注意其保存方式和有效期。

2. 酶标板的处理:在使用酶标板之前,应该先进行预处理。

通常情况下,酶标板需要用PBS(磷酸盐缓冲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才能去除表面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此外,在使用酶标板之前还应该对其进行预热处理。

3. 酶联试剂盒中其他试剂的制备:除了标准品和酶标板之外,ELISA试剂盒中还包括其他试剂如探针、底物、停止液、缓冲液等。

在制备这些试剂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其保存方式和有效期。

三、样本处理1. 样本的收集和保存:在进行ELISA实验之前,需要先收集样本并储存起来。

对于血清或血浆样本,应该使用无菌的容器进行收集,并在室温下离心去除细胞残留物。

此外,在储存样本时应该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样本的稀释:在ELISA实验中,通常需要将样本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进行检测。

稀释倍数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和样品浓度确定,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四、实验操作1. 洗板步骤:洗板是ELISA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用于去除不特异性结合物质以及未结合试剂等。

在洗板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洗涤次数:通常情况下,每个孔洗涤3-5次即可。

(2)洗涤缓冲液:不同的试剂盒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洗涤缓冲液,应该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3)洗涤时间:洗板时间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2. 加样步骤:在加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样量:加样量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和样品浓度确定,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严格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制定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环境准备(1) 确保实验室内温度恒定在20-25°C,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无杂物和灰尘,定期进行消毒。

(3) 实验室内的工作台面、设备和器具应保持洁净,并经过消毒处理。

2. 实验室设备准备(1) 确保实验室内的设备齐全、完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实验室内的设备应符合无菌实验的要求,如无菌培养箱、无菌工作台等。

(3) 实验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验证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三、实验室操作1. 个人卫生要求(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穿戴干净的实验服和手套。

(2) 实验过程中,禁止吃东西、喝水和咳嗽,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洗手,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和工作台面。

2. 实验材料准备(1) 实验材料应提前准备,确保其无菌状态。

(2) 打开材料包装时,应注意避免污染,使用无菌技术操作。

(3) 实验材料使用完毕后,应将残存物处理妥善,避免交叉污染。

3. 无菌操作技术(1) 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先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直接触摸无菌培养物和器具,使用无菌医用手套。

(3) 打开培养物容器时,应将盖子翻开一定角度,避免污染。

(4) 使用无菌注射器或者移液器时,应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5) 操作结束后,应将无菌培养物容器盖子盖好,避免污染。

4. 垃圾处理(1)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2) 废弃物应分类处理,如玻璃器皿、塑料制品、实验纸巾等分别放置于相应的垃圾桶中。

(3) 废弃物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实验室内的卫生环境。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用于进行生物实验和微生物培养的特殊实验室。

为了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二、实验室设备与准备1. 实验室应处于封闭、无尘、无菌的环境中。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器、培养箱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2. 实验室操作台、仪器仪表、培养物应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实验要求,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3. 实验前必须戴好手套、外科口罩和实验室服装。

实验室服装应定期更换并定期进行消毒。

三、操作流程1. 无菌操作台的使用(1)准备工作:将所需培养物、培养皿、试管等放置在无菌操作台上,确保其表面干净且无灰尘。

(2)操作前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和手套表面,确保无菌操作台的表面无菌。

(3)操作过程:将手套的手指轻轻插入培养物内,取出适量培养物,尽量不接触培养物的表面,避免污染。

(4)操作后处理: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2. 培养箱的使用(1)准备工作:将培养箱预先打开并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将培养物放置在培养箱内。

(2)操作前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擦拭培养箱表面,确保表面无菌。

(3)操作过程:打开培养箱门时,应迅速将所需培养物放入箱内,避免持续较长时间开启培养箱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操作后处理:关闭培养箱门,将使用过的培养皿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四、实验室清洁与检查1. 实验室的定期清洁: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实验台面、仪器仪表、培养箱等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废弃物处理:应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无菌性。

3. 实验室的无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无菌检查,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无菌操作台等设备的无菌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环境管理)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环境管理)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1、准备工作1)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方法灭菌,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30min。

2)采样数量:每批产品随机抽取10件样品.3)检测标准《GB 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100cfu/件次。

4)洗脱液、稀释液采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试验步骤:1)用无菌手续取出10个样品,分别放入10支装有1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分别吸取1ml放入灭菌平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7℃温箱培养48±2h观察结果。

2)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辩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3)计算公式为:菌数/件次=平均菌数×稀释倍数/件次。

阴性对照试验:将使用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吸取1ml放入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

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3、注意事项:1)在无菌操作台上做试验,防止环境对样品的再次污染,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2)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编制:审核:批准:ZC-14-8初始污染菌监测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对刚包装好的外科手套和检查手套的初始污染菌的监测和对新购进的小包装(接触手套的小包装)的监测。

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如果监测结果是稳定的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如果3个月都稳定,监测周期改为每季度一次。

2职责质管部负责取样、按ISO 11737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初始污染菌超过6 cfu/cm2,要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工艺中产品防护和进行环境消毒。

3 生物负载测定方法A.1 概要A.1.1 生物负载测定,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内容。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体,它们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多种类型,它们在生物界的分类中占有重要地位。

2. 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微生物的个体大小一般在0.2-10微米之间,有的甚至更小,如某些病毒直径仅为20-300纳米。

(2)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微生物种类超过10万种,且新的种类仍在不断被发现。

微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3)繁殖速度快: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例如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

(4)适应能力强:微生物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高温、低温、高盐、低氧、酸性、碱性等条件。

(5)变异性强:微生物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性是微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6)分布广泛: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人体内外以及各种生物体上。

二、微生物学发展史与展望1. 微生物学发展史(1)初创阶段(17世纪-19世纪):1676年,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1864年,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存在的微生物繁殖而来。

(2)奠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赫提出了细菌学的基本原则,埃弗里等人发现了抗生素,并建立了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技术。

(3)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微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遗传工程、基因组学等领域的进展为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 微生物学展望(1)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继续探索未知的微生物资源,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中发现的微生物,它们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

(2)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3)微生物与环境:研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实验室样品处理及样品稀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室样品处理及样品稀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室样品处理及样品稀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保证采样器具的无菌性1.玻璃器皿:采用干热灭菌方式进行灭菌,保证恒温、时间足够(但不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玻璃器皿易裂纹而报废)。

2.取样筐:使用前要用75%酒精进行喷洒消毒。

3.取样勺:要保证其清洁消毒,清洁后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4.取样袋:可先用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再在超净台用紫外灯照射消毒(包装车间要在传递窗用紫外灯照射消毒)。

5.电子称表面用75%酒精消毒。

二、人员操作1.保证手部的清洗、消毒:取样前及检测前都要先洗手再消毒。

2.取样要具有代表性(随机样、目的样、综合样)且要标示清楚。

3.取样完毕,不可在车间逗留,要及时将样品放入超净台,对其外表面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

4.在要求的检测区域进行操作。

5.检测前,要用75%酒精棉球对样品袋口部进行擦拭消毒,再开口。

6.往盐水瓶加样品时,要注意勺子或袋子尽量不接触瓶口。

7.样品计量要准确,稀释倍数也要准确(1mL吸管不允许将管口敲掉),进行100倍稀释时,1mL吸管要伸入盐水中,不可以将样品从管壁流下去,同时要避免将管底部捅破。

8.盐水温度以40℃左右为宜,不能过热,会将部分微生物烫死;也不能温度太低,不能将样品溶解完全。

9.进行稀释时,要摇匀,保证溶液的均一性。

10.倾倒平皿时,要注意培养基瓶口不要接触到平皿;倾倒的培养基要适量,不可以太少,在培养过程中易干掉,微生物亦死亡,以15mL左右为宜。

用户购买到的校准用标准物质常常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使用,应做好这些过程的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稀释配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与稀释剂需要引起注意。

有些物质用玻璃瓶存储时,容易受降解或溶出影响,这时就要使用其它材料的瓶子,如K、Na等元素溶液标准物质,需采用塑料瓶保存;有些物质用塑料瓶存储则会发生吸附或溶出,如汞,在塑料瓶中可能会产生吸附现象,因此选择玻璃瓶较为可靠。

所采用的稀释剂除了应对空白进行必要的控制外,不同的稀释剂其稳定效果也不同,原则上应按照检测标准方法中规定的稀释剂品种及浓度进行配制。

稀释倾注平板法步骤

稀释倾注平板法步骤

稀释倾注平板法步骤稀释倾注平板法的步骤如下:1. 将采集到的样品放入无菌均质袋中,加入25或20倍体积的细菌增菌液。

如果为半固体穿刺标本,需要继续培养使其全部液化。

摇晃均质袋,将待分离的混合菌悬液通过双层滤菌器过滤后转入方平皿中。

若使用现场拭子作为标本的接入方式,需要在表面涂布时与平皿贴边。

如果要检验特殊病原体如梭状芽胞杆菌等在酸性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数量变化可行。

但需注意如已含有营养细胞的培养基(比如血清)会增加嗜中性细胞的粘附和沉积、甚至使凝固酶等局部形成水解性的反应从而降低血液流量及产生渗漏情况而发生穿透性危险现象并使易染细胞不能附着生长并死亡和基础凝血膜构成黏稠隔离而被代替了所需要的凝聚因子的进一步扩展无法鉴别疾病加以警告其他仪器是不可代替生化方面的。

若单独只用浮载于水的试剂来配合移液管测定结果的获得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失误或者有负效应因为难以均匀度完全保持底层保持同样的被释放扩散力很可能会致使导致产生的相关离析出的物体观察得到可能接近固态的形成性化的类固体类似胶冻或是中间类型的吸收率的结论类的产物或是判断错误的扩散面积大得出检测数据不够准确而误判出阳性。

2. 吸取一定量稀释液与普通琼脂培养基混合均匀,倾入灭过菌的三联培养瓶或其他适宜容器中进行纯培养以防止杂菌污染。

同时设置空白对照以及特异性试验组或自然对照组用以验证所分离到的可疑致病菌的存在与否进行辅助确定致病源信息判断操作步骤过程中出现的可能非病原结果和佐证材料所用的工具间有无存在直接交叉感染问题以确保检测报告真实可靠性且准确无误结果能对目标进行明确。

3. 在恒温培养箱内放置适宜时间(如:伤寒沙门氏菌孵育48小时),取出观察是否长出可疑菌落并进行综合鉴定;再将其与其他不同浓度的标准菌株接种后放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两块血肉琼脂平皿反复证实是否存在相关的一些区分方面及时对其进一步的排查取舍所面对比较之下诸多不符的事实出现其中的利害因素使得发现可能的排除不利实验进行且所报告的内容有一定的真实性效果要经过校核工作以保证所测数据与客观事实相符无异常结果证明安全可靠方可上报给相关部门。

猪精子稀释粉操作方法

猪精子稀释粉操作方法

猪精子稀释粉操作方法
猪精子稀释粉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具和材料:猪精子样本、稀释粉、离心管、离心机、无菌移液器、无菌离心管和无菌试剂。

2. 将稀释粉按照说明书中的配方和比例配制成稀释液。

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浓度。

3. 取出猪精子样本,将其放入离心管中。

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样本的浓度。

4. 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液。

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浓度确定加入的稀释液量,一般是样本和稀释液1:2或1:4的比例。

5. 轻轻摇晃离心管使样本和稀释液充分混合。

6. 将离心管装入无菌离心机中,进行离心。

离心的时间和速度根据实验需求和猪精子样本的特性进行设置,一般来说可以选择1000-3000 rpm的离心速度,离心时间约为5-10分钟。

7. 离心完毕后,可以将上清液转移到无菌试剂管中,作为稀释后的猪精子样本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外源性污染的发生。

同时,也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处置废液的规定。

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结果报告

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结果报告

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结果报告报告: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结果背景在微生物学领域,分析菌落生长结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和计数菌落的数量,我们可以了解样本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特征。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不同稀释度的样本进行了菌落生长实验。

实验设计•目的:观察不同稀释度下菌落的生长情况•实验组:–稀释度1:1–稀释度1:10–稀释度1:100•对照组:无菌培养基实验方法1.准备培养基:使用无菌技术准备培养基,并分装到培养皿中。

2.稀释样本:将初始菌液按照不同的稀释度进行稀释,分别制备1:1、1:10和1:100的稀释液。

3.接种:在培养皿中接种相应稀释液。

4.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恒温恒湿箱中,以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5.观察:在适当的培养时间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情况。

结果与讨论经过观察和计数菌落数量,得到以下结果:•稀释度1:1:未观察到任何菌落生长。

•稀释度1:10:未观察到任何菌落生长。

•稀释度1:100:未观察到任何菌落生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所有稀释度下,未观察到任何菌落生长。

这表明我们的样本中不含有可生长的微生物。

这一结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它可以排除我们实验操作中的污染情况,也说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合适的无菌操作。

其次,对于需要使用无菌样品的研究和应用来说,本次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以被视为无菌状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的结果为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

这一结果对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Year). Title of the paper. Journal Name, Volume(Issue), Page numbers.附录表格:菌落生长结果稀释度 | 是否有菌落生长 |||| | 1:1 | 无 | | 1:10 | 无 | | 1:100 | 无 |图表:菌落生长结果统计图[菌落生长结果统计图](附加实验控制为了确保本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1.对照组:我们设置了无菌培养基的对照组,用于验证培养基本身是否无菌,并排除培养基本身的污染可能性。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流程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流程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流程1. 监测目的通过对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保护用户免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2. 监测对象使用中的消毒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见消毒液: - 酒精消毒液 - 次氯酸钠消毒液 - 过氧乙酸消毒液 - 氯代异氰尿酸消毒液3. 监测流程步骤一:准备监测设备和试剂1.准备一台干净的平板台2.预备所需监测试剂,例如菌落计数平板、对照菌液等3.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步骤二:采样1.使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吸管,在使用消毒液的场所,采集消毒液样本,并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

2.从不同地方采集样本,以密集用于评估消毒液的覆盖范围。

步骤三:稀释样本1.将采样的消毒液样本与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并将其充分混合。

2.根据监测试剂的要求,适当稀释消毒液样本。

步骤四:进行培养1.将稀释的样本均匀涂布在菌落计数平板上,使用灭菌的玻璃棒或销头针进行均匀涂布。

2.根据需要,可以将对照菌液涂布在平板上,以用于对照。

3.确保平板上的样本液体快速吸收,并将其倒置盖上,将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按照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培养,通常为37℃下进行24至48小时的培养。

步骤五:菌落计数1.培养结束后,取出菌落计数平板。

2.根据菌落形态和数量的标准,对菌落进行计数和鉴定。

3.记录菌落计数和鉴定结果,并与对照菌液进行对比。

步骤六:结果分析1.根据对照菌液和标准要求,分析监测结果。

2.如果菌数超过标准范围,说明消毒液效果不理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消毒效果。

3.如果菌数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消毒液使用合格。

4. 结论通过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流程,可以有效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感染风险。

以上是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流程,确保每次使用的消毒液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按照上述流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消毒液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微生物检查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

微生物检查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

微生物检查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微生物检查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一、关于采用酒精棉球消毒的注意事项1.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包括手掌、手背,尤其是手指,更换一个酒精棉球擦拭酒精灯附近(约10cm)桌面。

2.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附近拆器皿包装,并对器皿做相应标记。

3.用酒精棉球再次擦拭双手,开始实验操作。

4.消毒用酒精棉球湿度以不挤压出酒精为宜。

二、关于酒精灯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1.酒精量以大于1/3,小于2/3为正确量。

2.防风罩应小口朝上放置于酒精灯上,反过来放置会导致氧气没有充分燃烧。

3.使用酒精灯前要检查灯芯帽是否盖得太紧,以防酒精不能上升,影响酒精灯燃烧。

点燃酒精灯时严禁两个酒精灯对点。

4.熄灭酒精灯方法:先用灯芯帽扣压并熄灭火焰,再揭帽重新扣压一次。

这样可防止蒸汽倒吸灯帽,再次使用酒精灯时难以揭开灯帽。

5.做样品稀释及从试管取样实验时,酒精灯应放在操作人员和试管架之间,便于无菌操作。

三、关于吸量管使用的注意事项1.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持吸量管,用右手食指平按住吸量管的顶部。

2.吸取样品后进行定量时,吸量管吸液口应贴附于试管内壁;放样时,吸量管吸液口也应贴附于试管约1/2内壁,不应贴附在管口处放液。

吸量管应尽可能垂直放液。

3.用吸量管往空平皿加入1ml溶液时,吸量管应贴附于平皿底部中央位置放液;用吸量管在平板上加入0.1ml溶液做涂布接种时,吸量管应垂直、悬空放液于平板中央。

4.因吸量管拆封包装后应马上使用,故无须对吸量管吸液口过火焰消毒。

5.整个取样放样的过程应尽可能保证试管口或锥瓶口靠近酒精灯火焰附近。

四、关于样品梯度稀释的注意事项1.从试管架上取出所需试管于酒精灯火焰附近拔出试管塞,并在火焰外焰处对试管口过火焰进行消毒。

2.将试管放回试管架后用吸量管进行取样,然后取出该试管于火焰附近调节吸量管内溶液体积。

3.取样完成后对试管口再次消毒并塞上试管塞,将试管放回试管架原处。

4.从试管架上取出所需加样的试管于火焰附近进行加样放液操作。

微生物操作注意事项

微生物操作注意事项

(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

所用剪刀、镊子等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样品如果有包装,应用75%乙醇在包装开口处擦拭后取样。

操作应当在超净工作台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无菌室进行。

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3.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时不应集中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

固体样品必须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4.样品稀释误差:为减少样品稀释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每一稀释液应充分振摇,使其均匀,同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支吸管。

在进行连续稀释时,应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检液溶于其内。

为减少稀释误差,SN标准采用取10mL稀释液,注入90mL缓冲液中。

5.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主要是灭菌生理盐水,有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或0.1%蛋白胨水),后者对食品已受损伤的细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对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酱油)进行稀释,可以采用灭菌蒸馏水。

(二)倾注培养1.操作方法: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樣本稀釋:在無菌操作台內進行,欲放入操作台內的東西都必需先用70%
的酒精殺菌。

a.酒精燈烤過鑷子,夾取微離心管放在架子上。

注意不要碰到管口,並且
各動作盡量接近火源,若要塗上10-7濃度的菌液,則取6支微離心管。

b.在各微離心管內加入0.9ml的磷酸緩衝液(phosphate buffer;PB),蓋上
蓋子,標示-1至-6。

另外,打開PB的瓶蓋時要一邊旋開一邊過火殺菌。

c.將樣本搖勻,取出0.1ml,加入標示-1的微離心管。

d.自標示為-1的管中取0.1ml至-2的管中,則完成10-2濃度的稀釋,以
此類推至-6,標示–6的管內便含有10-6濃度的菌液1ml。

2.培養基配製:MRS broth及0.05%的半胱胺酸(cysteine)。

a.以500ml血清瓶裝400ml的水,加入28g的MRS(在2至8度下保存),
攪拌至MRS完全溶解。

b.瓶子上蓋略為鬆開,套上鋁箔紙,貼上滅菌帶,拿至高溫高壓滅菌釜內
進行滅菌(上插栓,旋緊門及噴氣口,加水至快滿出來的狀態,時間調至約30min。

)
c.在滅菌期間配製半胱胺酸溶液;將0.2g之半胱胺酸溶於5ml的水。

d.滅菌過程結束後,拿出MRS放置冷卻,至50度左右時可加入半胱胺
酸溶液,加入後攪拌均勻。

e.400ml的培養基可分20盤,倒入培養皿之後等待凝固及水蒸氣散去,
裝袋完成。

3.培養基塗布:準備L型的玻棒,浸在95%酒精內,所使用的培養基是
MRS-cysteine。

在三溫培養箱的中間層進行培養。

a.欲培養10-7濃度的菌,需要自10-6濃度的菌液中取0.1ml,滴在培養基
上。

b.取出玻棒,以火燒去酒精,經過5~7秒冷卻,可在培養皿上蓋測試冷
卻狀況。

c.玻棒前端平貼在培養基上,將菌液塗布均勻(塗至菌液乾掉為止),蓋
上培養皿蓋,玻棒浸回95%酒精。

d.培養皿置入厭氧缸,在37度下培養兩天左右即有菌落出現。

◎厭氧缸操作:上蓋把手以逆時針旋開,內架放上培養皿,取一片指示劑;指示劑在有氧時是紅色,無氧狀態下是白色的。

打開厭氧產氣
包,加入10ml的水,與指示劑一同放入厭氧缸,上蓋鎖緊,
放入培養箱。

4.四區畫線塗菌:準備白金鉺和酒精燈。

四區劃線的目的是自佈滿各種菌的培
養皿上取出單一菌種來培養,達到分離的效果。

a.將欲取菌及欲塗菌的培養皿倒置,以防汙染。

b.用酒精燈把白金鉺燒紅,金屬柄的部分也要過火殺菌。

c.燒紅後可在酒精燈旁冷卻,也可以培養基冷卻之。

d.挖起適合培養的菌落,在新的培養基上四區畫線,注意要在正要取菌或
是塗菌時才將培養皿拿起,正置過久會有雜菌汙染。

5.螢光顯微鏡觀察:所使用的染劑為Acridine orange 20ppm(染DNA的螢
光染劑,要避光,會致癌),載玻片浸在95%酒精內。

a.自酒精內以鑷子取出載玻片,可用火燒去酒精,或是以擦手紙吸去酒精。

b.自袋底輕推出無菌棉棒,注意不要碰到袋口。

以棉棒沾取菌落,塗布在
載玻片上。

c.以微量吸管取5μl的染劑(Acridine orange 20ppm),滴在塗均勻的菌上,
蓋上蓋玻片。

平常以鋁箔紙或是紙巾包裏,以防光照使染劑失效。

d.在顯微鏡下先以低倍鏡找到較佳的菌群,另外因為螢光光源要打開需一
段時間,故對焦前先打開開關。

欲觀察螢光,先按下”start”按鈕,切換螢光光源,則可觀察螢光染色的菌群。

e.欲觀察1000X的倍數(物鏡為100X),則要使用油鏡油,油先滴在玻片
上,轉換物鏡即可觀察。

觀察結束後要清理鏡頭,先直接以紙擦扺,再以水、酒精洗,最後以紙擦乾。

6.格蘭式染色法:所用染劑為結晶紫(crystal violet)、格蘭式碘液、沙番紅(safranin O),另外準備95%的酒精及二次去離子水。

a.以無菌棉棒將菌塗布於載玻片上,先將結晶紫滴上,染色1分鐘後以水
洗去。

b.再滴上格蘭式碘液染色3分鐘,以95%酒精沖洗,到沒有紫色流出即可停止,不要洗太久。

之後以水洗去酒精
c.滴上沙番紅,染色1分鐘,之後以水洗去多餘染劑。

d.最後用紙巾從旁吸乾水,拿至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結果,若是陽性則呈藍紫色,若是陰性則呈紅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