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
• 3.“合病”、“并病”——辨明是以哪 一病为主。
• “喘而胸满者”, • “喘”——无特异性
• “百度文库、胸满”:突出特异性 • 说明:病在胸。
• 排除:阳明病中承气汤类方。
• 注意:竹叶石膏汤证——阳明为主。 • 表明:热邪,可造成“喘而胸满”。 • 鉴别: • 太阳病为主?还是阳明病(热邪)为
主?
• 联系:“不可下,宜麻黄汤”。
• “不可下”: • 说明:“阳与阳明合病”是以太阳病
为主。
• 暗藏症状——太阳病: • 恶寒发热、脉浮、鼻塞流涕等。
• “宜麻黄汤”——太阳病伤寒证候。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 则愈,宜麻黄汤。(宋235)
• 此条“阳明病”感受外邪(风寒湿), “宜麻黄汤”。
• 伤寒证(麻黄汤证):“脉阴阳俱紧” 和“不汗出”
• 必不可少
• 扩展: • 改为“宜桂枝汤” • 辨证思路?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宋 52)
• 此条,与宋51的是一样。
• “脉浮而数”, • “数”,多主热,主痛。 • 此条——发热。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自衄者,愈。(宋47)
《<伤寒论>通解》 第二十课:太阳病篇 麻黄汤证讲解(二)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 麻黄汤。(宋36)
• 此条讲“太阳与阳明合病”需“宜麻黄 汤”。
• “太阳与阳明合病”: • 1.阳明体质,外感; • 2.太阳病传变。 • 注意三点: • 1.“太阳”——中风证还是伤寒证? • 2.“阳明”——分清阳明的病邪和三焦
• “伤寒”——定性 • “脉浮紧”——太阳伤寒证脉。
• “不发汗”:(若是症状,当为“无汗”) • 服用麻黄汤后,反而没有出汗。
• 所以:在服用麻黄汤后,不发汗,“阳气 重”,患者出现鼻衄。
• 不发汗,因致衄者:????
• 鼻衄启示: • 排除少阳和阳明——考虑太阳病
谢谢大家
• “阳明病” • 体壮实多汗 • 1.风邪为主——调动津液排出。
• 2.寒湿主——毛孔闭郁无汗 • 形成:太阳病,或者是太阳阳明合
病,以太阳病为主。
传变——辨别清楚是哪一病为主?
“脉浮、无汗而喘者” 透露:以太阳为主。 脉象——“脉浮”——脉浮紧 “无汗而喘”——“伤寒证候”。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 汤。(宋51)
• 此条描述:脉象、病症、治法、方证。
• 以方测证。
• “脉浮者,病在表”: • “浮”——主表 • 表病:太阳病——“病在表”。
• “可发汗”——治法——汗法。
•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 无法判断:中风证?伤寒证的?
• 联系:方证起来——“宜麻黄汤”。
• 临床举例:“宜麻黄汤” • 不汗出,并且脉浮紧,或者还有发热。
• 此条:太阳伤寒证以及鼻衄的问题。
•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 典型太阳伤寒证——麻黄汤。
• 不同——“自衄者,愈” • 没服麻黄汤出现鼻衄。
• 邪随鼻血排出体外。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 汤主之。(宋55)
• 倒装结构 • 修正:
• “伤寒,脉浮紧,麻黄汤主 之。不发汗,因致衄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