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教学【设计思路】《十几减9》(人教)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2.1 《十几减9》教案7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2.1 《十几减9》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十几减9”的运算规律。
2.训练学生完成类似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方法。
2.训练学生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能力,快速解决问题。
2.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准确理解。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棒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十几减9”相关内容。
2.提问学生:“十几减9”是什么意思?使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第二步:讲解
1.向学生简单介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计算棒或数字卡片进行练习。
第三步:实践
1.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纸上计算“十几减9”的结果。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描述解题思路。
第四步:总结
1.综合学生的解题情况,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
2.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堂练习
1.计算题:21减9等于多少?28减9等于多少?35减9等于多少?
2.基础习题:小明手里有13颗糖果,他吃了9颗,还剩几颗?
七、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更多“十几减9”类型的计算题目,积累解题经验。
八、教学反思
1.教师可将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调整教学方向。
2.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之一:数字运算解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
学生:练习纸、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出示活动卡片,引导学生回忆十几减9的解题方法。
2.提问学生:如何计算13减9等于多少?请陈述过程。
Step 2:提供实例(10分钟)1.出示题目:“19减9等于多少?”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答案。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十几减9,在个位数减1,十位数保持不变。
”4.提供多个实例让学生巩固方法。
Step 3:合作解题(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4人。
2.为每个小组发放练习纸和铅笔。
3.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答,并记录解题过程。
4.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辅导和指导学生。
5.学生解答完毕后,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通过投票确定精选题目。
Step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1.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答和解题过程。
2.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评价不同解答的可行性和可改进之处。
3.教师提问学生:你是如何解答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Step 5:游戏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为两个队伍,组织游戏活动。
2.让每个队伍轮流抽取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写下答案。
3.回答正确并最快的队伍获得一分。
4.游戏结束后,总结获胜的队伍并发放奖励。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完成练习题。
2.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独立思考和合作解答的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总结,掌握十几减9的解题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活动,学生能够增强理解和掌握能力,并在游戏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巩固。
同时,教师的巡视和指导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讨论。
十几减9教案设计

十几减9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2.熟练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运算;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2.十几减9的口算。
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2.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问题:小明手里有12个橘子,他吃掉了9个,还剩下几个?2.引导学生思考,并口算得出答案。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几个的意思是多少。
2.分析10-9=1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减9得个位数不变,十位数减13.设计示意图,用数字卡片示范几个十几减9的运算,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1.出示题目:13-9=?2.学生用数字卡片操作,进行这个减法的口算运算。
3.引导学生将口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四、巩固训练(20分钟)1.短暂总结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
2.出示题目,由学生依次上台进行口算,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3.继续进行几个题目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口算运算得出答案。
五、拓展学习(20分钟)1.出示题目,由学生自主完成十几减9的运算。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十几减9的结果个位数不变?3.设计拓展题目:21-9=?;18-9=?;15-9=?;16-9=?;19-9=?4.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并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老师进行点评。
六、小结(10分钟)1.对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和口算技巧。
2.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出几个口算题目,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提醒学生:数学是需要经常练习的,平时要多多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延伸:1.可以设计加法和减法的组合训练题目,加深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理解。
2.进一步拓展运算思维,设计一些变形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1一. 教材分析《十几减9》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计算器,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哪些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并解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十几减九教案

十几减九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十几减九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十几减九的方法解答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十几减九的概念。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十几减九的方法解答问题。
教具准备:
教具卡片、计算板。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知
教师向学生出示十几减九的卡片,问学生是否知道十几减九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十几减九的概念。
Step 2:数学运算
教师通过数学计算板向学生展示几个十几减九的例子,例如:16-9、17-9、18-9等。
教师逐步演示运算过程,并要求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Step 3: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十几减九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将
答案写在纸上。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题目的答案,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
Step 4:运用实际问题
教师让学生运用十几减九的方法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手上有16元,他买了一个价值9元的书,还剩下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十几减九的数学运算,并完成计算。
Step 5:拓展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十几减九的拓展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并在下节课检查。
Step 6:总结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十几减九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其他十几的减法计算,例如:十几减八、十几减七等。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2.1《十几减9》教学设计6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2.1 《十几减9》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十几减9》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减法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十几减9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合作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十几减9的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引入十几减9的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有一天,小猴子和熊宝宝一起去摘桃子,小猴子摘了13个桃子,熊宝宝摘了9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13减9等于多少?”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如:“请你们用13减9的方法,计算14减9、15减9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十几减9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如:“13减9、14减9、15减9等。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十几减9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三、教学内容“十几减9”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知识点讲解通过板书、图片、示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十几减9”算法和规律的介绍和解释。
(1)十几减9的算法在十几减9的运算中,先将要减的数9拆成10和1,再用十位数减去10,个位数减去1,即可得到差值。
例如:17-9 = 17-10-1 = 7(2)十几减9的规律十几减9的差值都是个位数减1、十位数不变的数。
例如:15-9 = 6,13-9 = 42. 计算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并在计算中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小明有17元钱,买了一本价值9元的书,他还剩下多少钱?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法对“十几减9”的算法和规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2. 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算法和规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3.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应用的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计算十几减9并用数字表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正确应用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素材:十几个小球模型或数字卡片•工具: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实物或图片介绍十几减9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十几减9的规律。
第二步:讲解1.结合实物或图片,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题目。
2.师生互动,纠正错误,加强理解。
第四步:拓展1.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
2.小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与答案。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十几减9的重点。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活动设计1.观察与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十几减9的规律。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游戏互动:设置数学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2.练习册或作业本上的完成情况。
3.学生对十几减9的理解程度。
七、延伸阅读1.《小学数学教学法》2.《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最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基本思路。
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黑板磁力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1、手指游戏:凑十儿歌。
2、今天天气真好,同学们一起去公园玩一玩吧!进去公园需要门票,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得到门票吧!8+6= 5+6= 6+7= 7+8=5+5= 9+6= 4+7= 2+8=9+()=10 9+()=129+()=14 9+()=1517=10+() 15=10+()13=10+() 11=10+()3、公园里真热闹啊!导入情境,小丑先生需要帮忙解决数学问题进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1、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你能列出算式吗?(4)15—9=?怎么样计算?通过同桌之间合作,画一画、数一数、摆一摆去解决这个问题,看谁的方法多。
2、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汇报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画一画,数一数。
画15个圆圈,再用斜线划掉9个,剩下6个。
方法二:想加算减法。
先思考9+(6)=15,再得到15—9=6。
方法三:破十法。
把15分成5和10,先算10—9=1,再算1+5=6.方法四:平十法。
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2)对学生们的方法进行讲解,重点是“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3)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4)恭喜学生们帮助小丑先生解决了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 12—9= 13—9=16—9= 18—9=3、通过观察前面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秘密”:十几减9就等于几加1.4、通过发现的“秘密”快速的送小鸟回家。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将十几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2.形成正确的减法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十几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五、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橡皮擦。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例子:15 - 9 = 。
引导学生回顾个位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即减去个位数时,个位减法不变,十位数保持不变。
提问学生这个例子的答案是多少。
第二步:引入1.通过多个例子引入,例如:13 - 8 = 、16 - 7 = 、19 - 6 = ,依次让学生进行计算。
2.观察减法例子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个位的数字变化规律。
第三步:讲解1.根据学生对个位数减法的掌握情况,对十几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进行讲解。
2.详细解释十几减去个位数的运算步骤:个位数减法不变,十位数保持不变。
3.给学生举例,如:15 - 9 = ,个位数减法不变,十位数保持不变,即为 1,所以答案为 6。
第四步:练习1.在黑板上出示几个十几减去个位数的运算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例题,确保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第五步:拓展1.出示一些稍微困难一些的十几减去个位数的运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采用心算的方式进行计算。
第六步: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十几减去个位数的运算规律,将个位数减法不变、十位数保持不变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第七步:练习巩固1.发放练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收集练习题并检查学生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教会学生十几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通过导入、引入、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掌握运算方法的同时,也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和思维规律。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独立完成练习题。
《十几减9》数学教案设计

《十几减9》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十几减9》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明白十几减9的算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如:“小明有15个苹果,他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用加法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引出十几减9的计算。
2. 新授:(1) 教师可以通过数轴或者实物模型来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十几减9的过程。
(2)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然后集体讨论和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
(3)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3. 巩固提高:(1)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应用题,让学生用十几减9的方法来解决,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结与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强调其重要性。
(2) 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十几减9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计算十几减9,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计算,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十几减9》优秀教案(通用5篇)

《十几减9》优秀教案《十几减9》优秀教案(通用5篇)《十几减9》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第9、10页主题图、课件;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 9+8= 9+6= 9+2=9+9= 9+5= 9+3= 9+7=二、学习新知: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2、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3、气球图列式:15-9=风车图列式:16-9=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13-9= 14-9=5、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6、(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
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三、练习:1、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2、课件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课件练习: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十几减915-9=6 16-9=7 13-9=4 14-9=511-9=2 18-9=9 17-9=8 12-9=3《十几减9》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1 《十几减9》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1 《十几减9》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1 《十几减9》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下册2.1 《十几减9》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十几减9》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2.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学具盒、课件教法:情境演示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授新课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大家会经常去游乐园玩吗?(出示课本第10页的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2.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方法一:连减15-9=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一个一个的减,最后剩下6个。
15-9=6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5-9=因为9+6=15所以15-9=6方法三:破十法15 - 9 =5 10-1+6①15可以分成5和10②先算10-9=1③再算5+1=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比较优化计算方法提问:这么多的方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十几减九》数学教案设计

《十几减九》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十几减九》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小明有16个苹果,他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尝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
(二)探究新知
1. 提问:“16-9等于多少?”引导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或者手指头等工具进行操作,直观地感受十几减九的过程。
2. 教师演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得到1,再将剩下的6和1合并起来得到7。
即16-9=7。
3. 学生模仿老师的步骤,自己动手计算十几减九的其他算式,如17-9,18-9等。
(三)巩固练习
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能最快正确完成十几减九的口算题。
2. 完成教材中的习题,进一步熟悉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何感受,教师总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关于十几减九的口算题目,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家长可以协助检查。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反应,对于理解较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减法的应用场景,并能够用草图、实物等形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具:十以内的数轴,数字卡片等3.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整齐,黑板干净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数轴,向学生展示十几减9的情况。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十几减9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减法的实际运用。
2. 学习(15分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规则。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巩固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
3.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互相设置题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十几减9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勤加练习。
五、教学反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十几减9的算术题目,并要求他们在下节课上展示出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十几减9的理解程度和计算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景进行减法运算,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运算。
人教版十几减9教学设计(实用7篇)

人教版十几减9教学设计(实用7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十几减9教学设计”7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十几减9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和减(二)》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过程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加减法的关系,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技能。
2.能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鹦鹉弟弟一大早就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了,走着,走着,正好白云姐姐经过,白云姐姐说:“鹦鹉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鹦鹉弟弟对着天空说:“白云姐姐,今天是马戏团的小丑刺猬哥哥过生日,我去给小刺猬买礼物呢!”说完,就继续往前走,鹦鹉弟弟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开心极了,就对蓝猫先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一些苹果。
”蓝猫先生说:“可爱的鹦鹉,我只剩下一箱苹果和这3个苹果了。
你想买几个苹果呀!”鹦鹉弟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9个苹果。
”(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故事讲到这儿,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请小朋友想一想,一箱苹果再加3个苹果,蓝猫先生一共有几个苹果?(2)蓝猫先生有13个苹果,鹦鹉弟弟买了9个苹果,求还剩多少个苹果?算式怎样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继续提问:那么13-9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买苹果”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对买苹果的一些生活经验,带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逐步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选择几个典型的十几减9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十几减9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十几减9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十几减9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十几减9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谜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十几减9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十几减9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十几减9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十几减9。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十几减9的练习题,以巩固学习效果。
小明有18块巧克力,他吃掉了9块,还剩下多少块?
答案:18-9=9(块)
(5)例题5:计算以下十几减9的式子,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23减9=14
24减9=15
25减9=16
26减9=17
27减9=18
(6)例题6: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小华有24个气球,他放走了9个,还剩下多少个?
答案:24-9=15(个)
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欢迎大家分享。
十几减9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教学内容:十几减9教材第1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圆片若干、小棒3捆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9+2= 9+4= 9+8= 9+7=二、探究新知1、课件显示教材第10页的主题图—气球图老师提问:小丑带了许多气球,数一数有几个。
过了一会儿,小丑卖了一些气球,并问;卖了几个?课件显示文字: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这时课件显示:还有几个?(1)还有几个气球?你是怎么想的?请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5-9=()15减9该怎样计算呢?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1)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老师巡视。
(2)汇报。
15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①点数汇报结果,一个一个地数出还有6个气球。
②想加算减,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9+(6)=15 15-9=(6)③用“破十法”算。
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减9等于6,还有6个气球。
老师:还有哪组跟他们方法一样?请你到台上来摆一摆。
刚才我们是先10个圆片中去掉9个,还剩1个,板书:10-9=1,再把1个圆片和5个圆片合起来,是6个,板书:1+5=6 老师追问:为什么把1和5想加呢?④还有其它的方法吗?1、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一、课堂作业新设计1、“做一做”第1题2“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算完后,集体订正。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十几减9教案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而十几减9是一个常见的减法题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十几减9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3. 运用十几减9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入十几减9的概念,例如:“小明有15个苹果,他吃掉了9个,还剩下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展示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和意义。
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逐步减去9个,直到剩下的数量。
3. 计算方法介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即先减个位数,再减十位数。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互相交流答案和解题思路。
4. 实际问题应用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十几减9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17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9元,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拓展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变式题,例如十几减8、十几减7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以检验他们对十几减9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于十几减9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他们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结果,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几减9》
教学模式介绍:
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
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引入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入教学主题:十几减9。
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活动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利用学具和多媒体资源一同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动手做一边思考,通过这种过程的体验,组建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
教师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