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喜好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的经典故事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的经典故事五代时候,有个出卖大片国土、认契丹国主做父亲的“儿皇帝”。
这个无耻的卖国贼,就是后晋的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
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石敬瑭是沙陀族人。
他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后唐做河东节度使,驻守晋阳(今山西太原),防备契丹的入侵。
唐明宗死后,养子李从珂夺去了明宗亲生儿子李从厚的帝位,做了后唐皇帝,他就是唐末帝。
石敬瑭非常眼红,很想找个机会,把帝位抢过来,过一过皇帝瘾。
唐末帝和石敬瑭本来一直不和,互相猜忌。
唐末帝对他很不放心,就下令把他调到另一个地方当节度使。
石敬瑭推说有病,不肯前去。
他决定乘机反叛,争夺帝位。
为了这事,石敬瑭召集亲信,商量办法。
有个谋士桑维翰给他出主意说:“你是明宗的爱婿。
你如果屈尊侍奉契丹,请他们出兵相帮,还怕办不成大事吗?”桑维翰的建议正合石敬瑭的心意。
当时,契丹国君耶律阿保机已经病死,他的儿子耶律德光继位做国君。
石敬瑭决心勾结耶律德光,实现自己做皇帝的野心。
因为唐末帝的帝位是抢来的,石敬瑭就先利用这件事做文章。
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说唐末帝只是明宗的养子,不该当皇帝,应该把帝位让给明宗的亲生儿子。
唐末帝看了石敬瑭这道奏章,顿时怒火直冒。
他把奏章扯成碎片,捏成一团,向地上狠狠地掷去。
他气呼呼地下令削去石敬瑭的官爵,派大将张敬达带领兵马,前去讨伐。
公元936年6月,张敬达带领大军,赶到晋阳,把晋阳团团围了起来。
晋阳被围以后,石敬瑭就命桑维翰写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向契丹称臣,拜耶律德光为父亲,请他发兵相救。
答应事成以后,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割让给契丹,作为酬谢。
这一年,石敬瑭已有四十五岁,耶律德光却只有三十四岁。
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作者:周兆匡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6年第08期偷梁换柱就是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传说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偷梁换柱的典型事例。
北宋真宗皇帝时,皇后章献刘氏没有生男孩,她的侍婢即后来的李宸妃被宋真宗看中,并怀上了孩子。
皇后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担心李宸妃万一生下了男孩,被立为太子,将来母凭子贵,侍婢升为娘娘,而自己就有被打入冷宫的危险。
于是,她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决定混水摸鱼,在肚皮上塞个枕头,蒙蔽真宗,也说怀了身孕。
然后买通一班内侍,监视李宸妃的行动。
到了她临盆生下男孩的时候,迅速捧一只初生之猫进去,把孩子换了出来,交给皇后,皇后也乘机解放了肚皮,说自己生了男孩。
这位皇子后来被立为太子,并登基为帝,即宋仁宗。
据说,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是利用偷梁换柱谋略矫改遗诏而披上龙袍的。
雍正本是康熙的第四子,不得康熙欢心。
康熙年事已高,皇太子几废几立,尚无定论。
他病危之时,写下一道遗诏,内云:“朕传位十四皇子,即继承大统。
”十四皇子允禵,颇有贤名,当时正奉命出征西北。
雍正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召集门客,派人从密室把康熙的遗诏偷了出来,将“十”字改为“于”字,变成了“朕传位于四皇子,即继承大统”。
雍正后来凭改过的遗诏登上了皇位。
当然,以上两个故事都是民间传说,并不是真正的历史。
偷梁换柱谋略具有极大的欺诈性和诱惑性,因此,不良之辈常利用它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上海一家电器商店门口,想买冰箱的王工程师失望地走了出来。
海尔冰箱是他爱人最中意的一种,可惜这家商店没有。
“请慢点走,同志。
”身后,一个年轻人喊住了他,“我刚刚买了一台海尔冰箱,性能很好。
可现在急着用钱,想以原价转让出来。
实在舍不得,可没办法。
您要吗?先看看货?““走。
”王工程师想看看再说,“路远吗?”“就在附近,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屋里,一台崭新的海尔冰箱立在一旁。
历史趣谈:南朝皇帝刘彧 唯一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南朝皇帝刘彧唯一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导语: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
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
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
只可惜刘彧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所以为了得到儿子,只好让自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肉搏一番了。
在正史记载中,“借种”生子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刘彧。
这个刘彧姬妾成群,但是只有原配王氏生下两个女儿,其他姬妾毫无怀孕的迹象,更别说生什么儿子了。
可见刘彧的机器是不怎么好使的,这让他很是焦虑。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他是堂堂一国帝王。
为了后继有人,刘彧终于下了狠心,让自己心爱的妃子陈妙登借种生子。
既然已经决定了借种了,那该找谁借种呢?刘彧暗暗筛选着目标,最后锁定在了李道儿身上。
这个李道儿和刘彧关系不错,而且李道儿还算得上是宋明帝刘彧的老师。
如此便不用担心借种这种隐秘的事情外泄出去,至少刘彧是这样认为的。
刘彧之所以选择李道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道儿本是湘东王师,要文化有文化,要学历有学历。
这在刘彧看来,能够保证后代的高素质、高智商。
然而,事实将会跟刘彧开一个大大的玩笑,会残酷地告诉他,有其父未必就有其子。
现在决定已经做好,目标也已经选定,下一步就是该怎么行动、怎么操作了。
怎么操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既能顺理成章,又可以掩人耳目呢?刘彧嘛,跟普通人不一样,不能直接把爱妃送到李道儿的府上。
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是焦点,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群臣的神经。
搞不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进庙求子案例
历史上进庙求子案例
历史上有很多进庙求子的案例,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1. 周文王,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庙求子成功的案例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祭祀神灵,并多次进庙祈求得子。
最终,他
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姜太公,后来成为了周朝的开国君主。
2. 孟母三迁,孟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庙求子的案例之一。
传说中,她为了让孟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以求能够
进入有贤人居住的地方。
最终,孟子成为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
家之一。
3. 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也是进庙
求子成功的案例之一。
在他即位后,他多次祭祀神灵,希望能够得
到子嗣。
最终,他的妻子王政君生下了儿子刘据,后来成为了汉昭帝。
4.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王,她也是进庙求子失败的案例之一。
尽管她多次祈求神灵赐予她子嗣,但她一生未能生育,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童贞女王”。
5. 日本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天皇,他
也是进庙求子成功的案例之一。
明治天皇在位期间,积极祭祀神灵,并多次进庙祈求得子。
最终,他的妻子昭憲皇后生下了儿子,后来
成为了日本的大正天皇。
这些案例展示了历史上人们为了得到子嗣而进行进庙祈求的努
力和希望。
无论成功与否,这些案例都反映了人们对于后代的渴望
和对神灵的信仰。
进庙求子的行为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
意义,也是人们对于生命和传承的追求的体现。
历史上的明成皇后、高宗和大院君
历史上的明成皇后、高宗和大院君作者:yexinad2 发表日期:2004-08-15 01:18:31哲宗突然驾崩,赵太后收养大院君之儿子命福,并且辅佐登基,是为日后高宗。
高宗登基之时年纪十三,由赵太后垂帘听政。
三年国丧已过,大院君迫不及待逼退赵太后,并且要帮高宗娶妻成婚,广纳天下秀女名单。
此时有两股贵族势力左右宫廷,一为安东金氏另为丰阳赵氏。
赵太后为巩固自己地位,建议由赵氏闺女为皇后人选,大院君表面赞成同意,暗地另寻皇后人选以断赵太后之路。
此时大院君夫人闵氏家族有一秀女,聪慧美丽,名为闵慈英,闵氏颇为满意,大院君冷眼端详,不置可否,未料大院君得知闵慈英为寡母带大,不符入选秀女资格。
闵氏夫人态度积极,觅得宫人洪尚宫来教导闵慈英各种宫廷中的礼仪与规范,闵慈英聪敏好学,面容姣好,颇得洪尚宫赞赏。
赵太后觅得赵氏闺女,也正巧为寡母带大,因此闵慈英又得以参加秀女大会。
年幼的高宗与一位十九岁的宫女李尚宫相好,大院君看在心里,却不加以制止。
李尚宫得知将要遴选皇后,心中难过,要求高宗答应绝对不可舍弃她…宫中明争暗斗,大院君与赵太后互不相让,终于大院君食言而肥,枉顾与赵太后之约定。
闵慈英被选为皇后,赵太后一夕之间,被逼退垂帘,又被大院君欺骗,心中气愤难耐。
赵太后即将不再垂帘,高宗得到大院君之教诲,痛哭挽留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赵太后决意不肯再留,如此顺理成章,太后退位由于皇上尚未长大成人,于是由大院君继续辅佐皇上,正所谓悄悄的完成了权利移转。
高宗慑服于大院君之威严,凡事都听从大院君之指示,大院君告知高宗,务必要生儿子,巩固王室地位,被李尚宫之侍女三月听到,赶紧告知李尚宫,李尚宫暗自窃喜,希望早日帮皇上生子。
大院君借口皇上即将迎娶皇后,将赵太后赶至乐善斋,以消灭赵太后之残余势力...景福宫火灾,引起宫廷众臣人人自危,感古堂李氏正在帮明成梳头发,但是心中忐忑不安,担心景福宫之火灾,明成却仪态优雅端庄,安心等候下人通报,洪尚宫打从心眼佩服这位皇后人选沈稳镇定。
司马炎羊车望幸的故事
司马炎羊车望幸的故事【成语】羊车望幸【拼音】yáng chē wàng xìng【释义】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
【出处】《晋书·后妃传· 胡贵嫔传》:“(武)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
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成语故事】晋代有个皇帝叫司马炎。
他是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咸熙二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
司马炎在位早期还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
司马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
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
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刻,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 ,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
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贾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
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
史载后宫宫女众多,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
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
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以此来吸引晋武帝的车驾。
司马炎在位20多年。
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
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晋武帝去世不久,西晋王朝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一个绝世好奴才的标本——介子推
一个绝世好奴才的标本——介子推作者:蜀山大侠来源:绿叶青草关于介子推,历史上记载的典籍很多,但是记载的内容就两条,一个是割股奉君,出自《韩诗外传》就几句话: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
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
——《韩诗外传》卷十节选,还有一个是功成弗居,出自《左传》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真是一个绝世好奴才!!重耳在曹国绝粮,是在逃亡期间,那些亲戚们跟着一起逃亡,这没话说,可介子推,你就一个老百姓,是一个普通随从。
属于拿钱干活的那一类人。
你有什么必要要遭这个罪?重耳他自己要当国君,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本来就应该比你能吃苦,可是他因为没有肉吃,受不了了,你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他吃。
你妈你还是不是人啊。
你又不想夺取国君的宝座,凭什么你要做这么大的牺牲?重耳他是要夺取国君宝座的人,本应该比你们受更多的苦,干吗他连跟你们大家一样受罪都不行?就算要割人肉给重耳吃,也轮不到你啊,他这么多亲戚,这么多贵族跟着一起跑,他们是奔着将来得天下以后的好处来的,他们不能割身上一块肉给他吃?有你一个普通随从什么事啊?你也没有想过得个什么官位,拿多少封地,要个什么俸禄之类的。
把自己不当人的人,别人也不会拿他当人,这重耳回头当了国君,赏赐有功人员,却偏偏漏了这个介子推。
可见重耳从骨子里就看不起这种人,绝不是无意疏忽,那么多大臣也不都是吃干饭的,想不到提醒一下。
争国本的历史故事
争国本的历史故事
明万历年间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争论。
国本即太子。
神宗王皇后无嗣,王恭妃于万历十年(1582)八月生子常洛,是为皇长子。
郑妃于十四年正月生子常洵。
神宗因宠爱郑妃,进其为皇贵妃,对王恭妃则不加封,且迁延不立常洛为太子,于是朝廷内外纷传神宗将废长而立爱。
二月,户科给事中姜应麟首先抗争,主张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
因此而被贬为广昌典史。
此后朝臣多次奏请,均被神宗以渎扰、激聒、离间、卖直等罪名加以贬斥。
二十年,大学士王家屏等封还御批疏,请神宗采纳诸臣立储之请,被免职。
次年正月,神宗以手昭示大学士王锡爵旨,拟把皇长子常洛、皇三子常洵和皇五子常浩一并封王,日后再择其善者为太子。
锡爵惧失上意而奉诏拟旨,又外虑公议,遂拟疏请令皇后抚育长子,则长子即为嫡子。
神宗只以前谕下礼官,欲行三王并封之礼。
朝臣大哗,纷纷指斥王锡爵委婉容悦。
锡爵自劾三误,请辞职,神宗亦迫于众议而收回前命。
此事一直争论不已,前后延续达十五年之久。
二十九年十月,在孝定李太后的直接干预下,常洛才被立为皇太子,同时封常洵为福王、常浩为瑞王、常润为惠王、常瀛为桂王。
由于争国本的官僚多是后来的东林党人,因此它又是东林党议的一项内容。
太子储位虽定,但福王一直逗留京师,廷臣请其之国者日众,礼部右侍郎孙慎行、大学士叶向高争之尤强,直到福王于万历四十二年之国后,群情始安。
蓬生麻中的典故
蓬生麻中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胥,被封为广陵王。
他年轻时力大无比,能把沉重的铜鼎扛起来,甚至可以徒手与棕熊和野猪搏斗。
但他生性粗鲁,只爱吃喝玩乐,不会约束自已,所以并不讨武帝的喜欢。
公元前87年,武帝去世,传位给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史称汉昭帝,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政。
刘胥虽然没有什么才学,但野心倒不小,见昭帝年少无子,就希望他早日死去,好轮到他当皇帝。
为了实现自己的美梦,刘胥请来一个女巫,叫她诅咒昭帝早死。
那女巫装神弄鬼,说是武帝的阴魂附到了她的身土,传话要让广陵王做皇帝。
刘胥听了很满意,赏赐给她许多钱财,又叮嘱她继续祝祷。
巧的是昭帝寿命不长,只活了二十一岁就死了,刘胥以为是女巫的诅咒起了作用,高兴地等待着由他继位。
不料霍光等大臣商议下来,决定迎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
刘胥非常恼怒,又命女巫诅咒刘贺早死。
其实不用女巫诅咒,刘贺也很快被废。
原来他一听说朝中大臣要迎他为帝,就滥用权力,强抢民女,并不顾还在国丧期间,不守礼制,整天玩乐。
于是霍光采取果断措施,将他驱逐出宫。
这样,他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去。
刘胥以为,这回总可以轮到他当皇帝了。
不料,霍光等又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
于是,刘胥一方面命女巫诅咒宣帝死,一方面与楚王刘延寿暗中勾结,阴谋以武力夺取皇位。
后来事败,宣帝考虑到刘胥是骨肉至亲,免去他的罪;刘延寿得知要被处死,畏罪自杀。
不久,刘胥的儿子刘宝犯了杀人罪,被剥夺爵位,回到刘胥处。
他不思悔改,又在广陵干出许多伤风败俗的事,以致被处死刑。
刘胥因纵容劣子,也被剥夺封地。
刘胥接连遭到打击,更加恼怒,又一次让女巫诅咒皇帝。
这件事后来终于败露,朝廷决定查究。
刘胥惊恐万状,将女巫及知情宫女二十余人全部毒死。
刘胥杀人灭口的消息传开后,朝廷公卿大臣都要求皇帝诛杀刘胥,宣帝特地派大臣去审理这个案子。
刘胥无法抵赖,被迫说道:“事实是有的,但时间久了,请容我回府仔细回忆,再一一交代。
皇帝故事-被奉为送子神张仙的皇帝——后蜀后主孟昶
皇帝故事-被奉为送子神张仙的皇帝——后蜀后主孟昶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是历史上“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花蕊夫人所作之诗,她的丈夫后蜀后主孟昶当时投降于北宋赵匡胤,七天后便得了急病去世了,世人皆称是赵匡胤容不下孟昶所以杀了他。
在赵匡胤的淫威下,花蕊夫人作了这首诗。
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两人十分恩爱,孟昶死后,赵匡胤垂涎花蕊夫人美色,又倾慕其出色的诗才,将其纳入后宫,日日宠幸。
可是,委身于赵匡胤的花蕊夫人却时不时会怀念起曾经的丈夫孟昶,为了排遣自己的幽思,花蕊夫人亲手画了一幅孟昶的画像,想念的时候就会对着画像祭拜。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背着赵匡胤做的。
有一天,赵匡胤早早就下了朝,来到了花蕊夫人宫中,正巧撞见花蕊夫人在寝宫里对着这幅画跪拜。
当时,赵匡胤只觉得画像上的人好似在什么地方见过一般,但是始终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看到过,便问花蕊夫人画中人是谁,此刻的花蕊夫人慌乱不已,她害怕赵匡胤认出画中人是孟昶,只好随便撒了一个谎,称这是大家都在拜的张仙,据说求子特别灵验。
赵匡胤一听花蕊夫人在求子,心里分外高兴,说了几句花蕊夫人很快就有孩子的好话后又提醒道:“既然是送子的神仙,那放在寝宫就不太合适了,人家毕竟是神灵,还是要以香花宝柜供养在安静的宫殿中才好。
”花蕊夫人连连点头赞同。
不久以后,后宫的妃嫔们都知道了花蕊夫人这里有一副十分灵验的送子神的画像,一时之间,花蕊夫人宫殿是门庭若市,不少妃子都找到花蕊夫人,并从花蕊夫人处临摹了画像回去祭拜。
久而久之,这幅画又传到了民间,送子神张仙的名声越来越大,后蜀后主孟昶也就阴差阳错地成了民众心目中的送子神张仙了。
传说孟昶是一位美男子,他的形象是左手张弓,右手执弹,绝技是制服天狗到人间吃小孩,因为“弹”和“诞”同音,所以他就成了专管人间送子的诞生之神。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到了最后几乎都会被扣上一顶诸如“昏庸”、“无能”、“残暴”的大帽子,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差,后蜀后主孟昶就是最好的例子。
郭威简介 郭威为何要把皇位让给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柴荣
精心整理郭威简介郭威为何要把皇位让给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柴荣千百年来多少皇帝建立基业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承袭千秋万代的帝业,一脉相传,是中华民族文化注重的传承,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融入到了华夏民族人民的血液里,骨子里。
然而,这历史上竟还有把皇位传给与自己并无半点血缘关系的皇帝。
这个皇帝就是后周太祖郭威,那么郭威为何要这样做,他局势,郭威,父亲郭简,曾为晋顺州刺史,被兵死难。
威此时仅数龄,随母王氏走潞州,刘文恭攻破顺州,郭简被杀,郭威年方数岁,母亲在路途中辞世,郭威只得依潞州人常氏为生,姨母韩氏提携抚育,始得成人。
十八岁投潞州留守李继韬部下为军卒。
十八岁的年纪,正是热血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郭威,长相魁梧,勇武过人,他好斗,喜欢赌博,又好喝酒,但有时也喜欢打抱不平。
一天,郭威又到街上闲逛,有一个屠户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家都很怕他,喝了点酒的郭威不服气地到了这个屠户跟前,让他割肉,然后找茬骂他,屠户也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撂下狠话:有本事朝我肚子上来一刀。
郭威二话不说,抄起刀就向屠户的肚子捅去,结果屠户一命呜呼,郭威被抓进了监狱,李继韬因为一向很看重郭威,然后将财物和军队收纳,不但能除掉这支反复无常的势力,还能补充军需。
刘知远照计行事,如愿以偿,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及至后晋为契丹所灭,郭威归附刘知远部下。
刘知远起兵太原,即位称帝,封郭威为执掌挥务的枢密副使,并在临终时将太子刘承托孤于郭威和史弘肇。
刘知远在位一年便因病逝世。
太子刘承即位,是为汉隐帝,进封郭威为枢密使。
国家初创,郭威在各方面都政绩突出,使政权很快稳定下来,作为重臣郭威在刘知远临终时被任命为托孤大臣,隐帝继位后,让郭威任枢密使,掌握军政大权。
经过一些列的讨伐,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郭威也无可避免这种现象,因权高震主,而引起汉隐帝与朝臣对他的猜忌。
始走上安定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难得痴心的帝王,对自己的皇后可谓忠心不二,即使皇后后来逝世,因其思念,故而不再续弦,在妻妾成群的帝王家里,也可算是个好夫君了。
南朝宋国“刘彧借种亡国”的历史故事
南朝宋国“刘彧借种亡国”的历史故事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彧就是南朝宋国的其中⼀位皇帝。
在他⾝上发⽣过什么故事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昏君刘彧借种亡国 宋明帝刘彧调戏命妇辱君⾂,命令朝中⼤⾂的⼀班夫⼈脱⾐陪宴,不听从者斩,光禄⼤夫曹渊的夫⼈杨⽟洁宁愿⼀死,也不污了⾝⼦,怒骂昏君刘彧如此作孽将断⼦绝孙!⾝死国亡!随后触柱⾝亡!宋明帝刘彧恨怒不减,对左右宫⼥们叫道:“纵使死了也要脱去⾐衫!”王皇后出⾯请求刘彧慈悲饶过死去的杨夫⼈,宋明帝余恨未消对王皇后也是⼀点情⾯不留,你既然不想做皇后,明⽇就滚出宫去,王皇后不敢再⾔语伤⼼不已。
那些宫⼥已将杨夫⼈⾐衫尽⾏脱了,那些朝中⼤⾂的⼀班夫⼈此时哪敢迟疑半分,尽皆⾃除其⾐不敢留⼨丝在⾝。
宋明帝刘彧见众夫⼈皆裸⾝⽽坐这才转怒为喜,说道:“朕本欲与众夫⼈共度良宵,不料竟有贱⼈⽣事,搅了朕的酒兴,⽽今贱⼈已除,朕请众夫⼈纵情欢乐!”说罢⼜饮了⼀杯,那些夫⼈不敢怠慢纷纷举杯饮酒。
宋明帝刘彧⼀边饮酒⼀边拿眼看台下的众夫⼈,偶尔伸⼿抓过⾝边⾚⾝的宫⼥在其⾝上乱摸⼀通,然后⼜是⼀阵⽜饮。
不⼀刻宋明帝刘彧便醉倒台上,众夫⼈⽅才如获⼤赦连忙穿⾐,宫⼥们扶宋明帝刘彧进宫安歇。
次⽇,宋明帝刘彧酒醒想起杨夫⼈⼼中恼怒,竟杀了光禄⼤夫曹渊⼀18⼝,⼜诛杀杨⽒家族⼀百余⼈。
宋明帝刘彧⼜恨王皇后多嘴,更兼她年⽼⾊衰,索性将王皇后驱逐出宫,遗回⽼家。
宋明帝刘彧遣⾛王皇后,终⽇在宫内纵欲饮乐,好不快意!然⽇⼦久了,宋明帝刘彧对宫中⼥⼦烦腻起来。
⼀⽇,宋明帝刘彧午睡醒来,突地想起⼀个⼈。
此⼈是位⼥⼦,是位不⼀般的⼈物,姓陈名妙登。
这陈妙登有何不⼀般,原来此⼥12岁时即被孝武帝刘骏选进宫中,并在⼊宫的当晚即受孝武帝临幸。
此后,陈妙登⼜多次为孝武帝侍寝。
只是好景不长,不久,孝武帝忙于削减诸侯势⼒,再加上陈妙登年幼,毕竟不解风情,是故将陈妙登冷落了⼏年。
后来,孝武帝⼲脆将陈⽒赐与其弟湘东王刘彧了。
清朝诏书大揭秘,圣旨是这样写的,皇帝是这么想的
清朝诏书大揭秘,圣旨是这样写的,皇帝是这么想的有句话说:“没有这个福分,不要生在宫廷。
”宫中争权夺位的可怕,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想必体会最深,一方面要让自己坐稳、一方面也要阻止别人篡位,而皇帝的第一道命令“登极恩诏”和最后一道命令“大行遗诏”就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文书。
透过颁诏的总动员仪式,将皇帝对自己的期许、对政权的看法布告天下,现今读来能亲近当时皇帝如何思考眼前各种问题。
在清朝时,当国家有重大事件或隆重庆典,例如皇帝登基、大婚、亲政、宾天、重大灾变等,都要由皇帝颁布“诏书”,将攸关国家体制发展的政令诏告天下,是一种具有规范性、体制性的宣导行为。
清朝诏书的书写格式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以“布告中外/天下,咸使闻知”结尾。
这两句话在历史剧中相当耳熟,但到底是什么意思?清朝诏书的尺寸其实很大,需要两名成人各持一端才能完全展开,不像电视剧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卷轴。
诏书的正本要在年号和骑缝处盖上刻有“皇帝之宝”字样的印章,又称为“宝诏”,而为了颁布各地重新抄印的复本称为“誊黄”,没有钤盖“皇帝之宝”印章。
要判断手中的诏书是正本或是复本,就看年号和骑缝处是否有“皇帝之宝”印章。
满族作为多民族统治的征服王朝,也要连系自己的语言文化,因此清朝公文一般同时使用汉文和满文,汉文从右侧直书到中间,满文从左侧直书到中间,诏书也采用这种满汉合璧的书写形式。
虽然透过对照右侧汉文亦能掌握左侧满文的意思,但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还是需要学习满文,因为并非所有清朝公文都是满汉合璧,例如在臣子给皇帝的秘密奏折中,可能只用满文或汉文书写,而在西北用兵时,军情紧急的情况下亦仅用满文来核报军情。
诏书先在北京中央隆重颁布,除了钤有皇帝宝印的宝诏(正本)之外,礼部会再制作若干誊黄(复本)。
赍诏官会携带一份宝诏及若干誊黄,前往指定地点宣读,随后再将宝诏带回中央。
大清帝国之玺各地接获宝诏或誊黄之后,要将诏书颁到日期以题本报部察核,如有需要也会再复制若干誊黄下传到辖区各地。
拓跋晃——精选推荐
拓跋晃拓跋晃(428年—451年7⽉29⽇),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长⼦,⽂成帝拓跋濬的⽗亲。
432年被⽴为皇太⼦,在他年长后,太武帝经常让他监国视政。
451年,由于宦官宗爱陷害许多太⼦宫的属官被杀,拓跋晃惊惧⽽死,追谥景穆太⼦,次年,其⼦⽂成皇帝拓跋浚即位,追尊拓跋晃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母夫⼈贺⽒(后追封为敬哀皇后),⽣于神麚元年(428年)。
延和元年(432)正⽉初⼀⽇,拓跋晃被⽴为皇太⼦,时年五岁。
拓跋晃⾃幼聪慧,记忆⼒很强,过⽿不忘。
拓跋晃年长后,喜好阅读经史著作,都精通要领。
太武帝认为他⼗分奇特。
太武帝向东征讨和龙,诏令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向西征讨凉州,诏令拓跋晃代⾏处理国政。
当初,太武帝讨伐北凉,李顺等⼈都说姑臧没有⽔草,不能出兵。
拓跋晃有怀疑的神⾊。
等到拓跋晃到达姑臧,就诏令拓跋晃说:“姑臧城东西门外的涌泉在城北汇合,⼤如河⽔。
其余沟渠流⼊川泽中,其中竟没有⼲燥的地⽅。
⽔草茂盛,可供⼤军⽣活⼏年。
⼈们的多⼝多⾆,也是可恨的。
所以有这个敕令,来消除你的怀疑。
”拓跋晃对宫⾂说:“做⼈⾂⼦的不真实到这个程度,哪是忠诚呢?我起初听说有疑问。
只是皇帝已决意出兵了。
⼏乎误了国家的⼤事,说话的⼈还有什么脸⾯见皇帝。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晃随从太武帝讨伐柔然,到达⿅浑⾕,与柔然军相遇,柔然惊惶恐怖,部落骚扰混乱。
拓跋晃对太武帝说:“现在⼤军突然到来,应该疾速进击,攻其不备,打败它是必然的。
”尚书令刘洁⼀再劝阻,认为尘⼟很盛柔然兵多,出兵到平地,恐怕被他们包围,等到军队⼤量聚集,然后攻打才可以。
拓跋晃对刘洁说:“这⾥尘⼟的旺盛,是由于柔然害怕骚扰,军⼈混乱的缘故,哪有军营上⾯有这种尘⼟的道理?”太武帝怀疑这⼀点,就不疾速出击,柔然远逃。
不久擒获柔然侦察的骑兵,太武帝查问他,他回答说:“柔然没察觉到官军是仓促到来,上下惊惶畏惧,带领部众向北逃⾛,个了六七天,知道没有追击的⼈,才慢慢⾏⾛。
易牙竖刁开方
易牙竖刁开方竖刁,是齐桓公的幸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同性恋者。
为了出入宫庭方便,竖刁不惜自宫(阉割)。
齐桓公非常怜爱,常常带在身边。
易牙,精于烹调技术,但喜玩权术。
一日,齐桓公召易牙问:“你善于调味吗”易牙回答说:“是。
”齐桓公戏说:“寡人尝遍鸟兽虫鱼的味道,就是不知人肉的味道如何”到了开午饭的时候,易牙献蒸肉一盘,味道非常鲜美。
桓公很快地就吃光了,问易牙:“何肉味道如此之鲜”易牙跪下说道:“是人肉。
”桓公大惊,问:“哪里得来”易牙说:“臣子三岁,臣听说:‘忠君者不有其家’。
君王不曾尝过人肉味,臣故以杀子以适君王之口。
”因此,齐桓公认为易牙真心地爱自己,加以宠爱。
开方,是当时卫国国君的长子,见齐国强盛,自愿到齐国当齐桓公的侍臣。
齐桓公问他:“你是齐国的长子,按次序就是国储,为何舍弃面南的尊贵,而愿面北服侍寡人呢”开方答道:“明公是天下的贤侯,得以在您左右执鞭坠镫,已荣幸之至,强过为君。
”桓公便认为开方也爱自己,便让他当大臣,与竖刁、易牙等同样宠爱。
管仲病重,齐桓公到跟前问计于国事。
当提到易牙等人时,管仲说:“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绝不可近!”桓公说:“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怀疑吗”管仲说:“人情之深莫过爱子,对自己儿子尚且忍心,怎会有利于君王”桓公说:“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也可以怀疑吗”仲答:“人情之重莫过于身。
对自己身体尚且残害,怎会有利于君王”桓公说:“卫公子开方,舍弃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为幸。
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不可怀疑。
”仲说:“人情最亲莫过于父母。
对父母尚且冷酷无情,又怎会有于君王而且千乘之封,是人之最大欲望。
弃千乘而就君,是其所期望的大过于千乘。
君必须远拒之勿近,近必乱国。
”管仲离世,鲍叔牙为相时,曾力谏齐桓公罢斥了易开、竖刁、开方三人。
然而齐桓公离开三人之后,是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
他的长卫姬便劝道:“君王驱逐竖刁诸人,无心治理国家,容颜日益憔悴,是左右使唤之人,不能体察君王之心,何不把三人召回君王已经老了,为何自苦如此”桓公听其言,先召易牙调五味。
重耳申生的典故
重耳申生的典故重耳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
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王子,也是晋文公的儿子,后来成为晋国的君主。
重耳申生的典故是关于他的出生和成长经历的故事。
据传,重耳申的母亲是晋文公的妃子赵姬,但因为晋文公的宠爱转向了另一位妃子,所以赵姬在宫中备受冷落。
为了保护自己和未出生的孩子,赵姬决定离开宫廷,暂时躲避风头。
她来到了一个叫做“桃花林”的地方,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在桃花林里,赵姬生下了重耳申。
重耳申从小生活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但他聪明机智,有着过人的才智和领导力。
重耳申的聪明和勇敢很快引起了桃花林里其他人的注意。
他们都惊讶于这个小孩的聪明才智,都希望他能够走出桃花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们安排了一场假象,制造了一场大火,以误导晋国的追兵。
重耳申被装在一个箩筐里,放到了火中。
当箩筐被人们救出来时,他已经被熏黑了一身,看起来像是一个黑炭人。
这样的装束,让他成功地逃离了桃花林,摆脱了追兵的追捕。
在逃亡的过程中,重耳申遇到了一个叫做范雎的人。
范雎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看出了重耳申的潜力,并愿意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于是,范雎带着重耳申来到了魏国,向魏文侯推荐了他。
魏文侯看出了重耳申的才华,决定收他为门下客。
重耳申在魏国接受了正式的教育,学习了各种文化和技能。
他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受到了魏文侯的赏识和重用。
最终,重耳申在魏国的帮助下,成功地夺回了晋国的王位,成为晋国的君主。
他以智勇双全的领导才能,统一了晋国,使其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重耳申生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并不完全取决于出身和环境,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才智。
重耳申虽然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却被迫离开宫廷,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君主。
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有时候,逃离现有的环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必要的。
宋国时期的故事:宋宣公舍子让位于弟,宋穆公又还政于兄之太子
宋国时期的故事:宋宣公舍子让位于弟,宋穆公又还政于兄之太子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开去世以后,宋国立微子开的弟弟衍为宋国国君,史称微种。
微种去世后,他的儿子宋公稽即位。
宋公稽去世后,他的儿子宋丁公申即位。
宋丁公申去世后,他的儿子宋愍公共即位。
宋愍公共去世后,他的弟弟熙即位为宋国国君,史称宋炀公。
宋炀公即位后,宋愍公的儿子鲋祀杀死宋国国君宋炀公夺取了宋国国君的位置,并宣布说:"我才是合法继承人,我应当即位。
"这个人在历史上被称为宋厉公。
宋国开国以来第一次出现弑君夺位的事情。
宋厉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宋厘公举即位。
历史的脚步进行的很快,此时的宋国国君已经是宋国第十三任君主宋宣公。
宋宣公的儿子叫与夷,此时已经是宋国太子。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但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把国君位置让给自己叫和的弟弟,并且说:"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哥哥死了,弟弟继位,是天下普遍的道义。
我要立和为国君。
"宋宣公既然有太子,还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其中的原因。
我们只能通过宋宣公说过的一段话来理解宋宣公为什么这么做。
宋宣公曾经对弟弟和说:"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我认为作为社稷宗庙的主人,与夷远不如你,你何不就做宋国国君呢?"这个宋国名义上的储君和多次谦让,最后才接受继承宋国国君的位置。
不久宋宣公去世,弟弟和即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宋穆公。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对大司马孔父说:"先君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把君位让给我。
我永生不能忘怀。
我死后,一定要立与夷为国君。
"孔父却说:"您知道吗?大臣们却都希望立公子冯!"宋穆公说:"不要立冯,我绝不能辜负宣公。
"于是宋穆公派冯出使郑国并在郑国定居。
宋穆公去世后,先君宋宣公的儿子与夷,也就是宋宣公的太子,终于即位了,历史上称之为宋殇公。
宋穆公此举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说: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为国君保全了道义,然而自己的儿子也还是终于得以继任宋国国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唯一喜好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导语:刘昱被历史上称为南朝宋后废帝,他的残暴比商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彧(yù)借腹生子,不料却比亲生的更像他。
刘彧曾问他:“你有几个孩
刘昱被历史上称为南朝宋后废帝,他的残暴比商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彧(yù)借腹生子,不料却比亲生的更像他。
刘彧曾问他:“你有几个孩子?” 李道儿回答:“臣娶妻十年,已有十个男孩。
”又问:“你几个妻妾?”答曰:“臣止有一妻一妾。
”刘彧羡慕不已说:“卿可真是箭无虚发啊。
”
杀侄自立
刘彧(yù)(439年―472年),字休炳,小字荣期,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刘骏异母弟,465年64年(大明八年)孝武帝过世后,继位的刘子业(前废帝)颇为凶暴。
在465年掌权后,先后除去了叔祖刘义恭、叔父刘昶(逃奔北魏)。
但他仍然担忧、猜忌叔父刘彧、刘休仁等宗王,把叔父们全都软禁在宫中,时加侮辱,甚至计划杀死刘彧(见刘子业条)。
刘彧派亲信阮佃夫结交刘子业的侍卫寿寂之等人,先下手杀死侄儿刘子业,然后接受同谋刘休仁的拥立,于466年一月九日登基为帝,改元泰始。
同时处死刘子业的兄弟姊妹刘子尚、刘楚玉等人,掌控京师内外的兵权。
裸女表演
于泰始六年(公元470年)夏天,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并观看女子的裸体表演。
(“上宫中大宴,裸妇人而观之。
”)宋明帝刘彧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可以说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是一国之主,谁敢反对,何况大臣们恐怕也不想反对,都巴不得开一回眼界。
当时只有一个人不愿观看,那就是皇后,她用扇子将脸遮住了。
明帝怒骂她说:“你这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