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亚低温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亚低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718a44783e0912a2162a7d.png)
亚低温治疗护理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 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 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 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 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 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 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 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 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技术按其原理分: 药物降温:冬眠合剂 物理降温:根据其途径不同可分为:体表降温,体腔降温 和血液降温三类。
冬眠合剂 :
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 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 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
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定时更换引流袋,尿道口每日消毒2次,并 记录24小时尿量及颜色,必要时记24小时尿 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由于低温血小板可粘附聚集成团, 且外周血小板进入脾脏,肝脏增多,使 血小板减少,同时低温条件下凝血因子 的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差, 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亚低温中 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四项,同时注意观察 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等。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 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 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 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 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 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 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 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 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技术按其原理分: 药物降温:冬眠合剂 物理降温:根据其途径不同可分为:体表降温,体腔降温 和血液降温三类。
冬眠合剂 :
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 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 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
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定时更换引流袋,尿道口每日消毒2次,并 记录24小时尿量及颜色,必要时记24小时尿 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由于低温血小板可粘附聚集成团, 且外周血小板进入脾脏,肝脏增多,使 血小板减少,同时低温条件下凝血因子 的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差, 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亚低温中 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四项,同时注意观察 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等。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2972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b.png)
温度控制失灵
通常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损坏、 控制板故障或加热/制冷系统
故障引起。
报警系统异常
可能由于传感器故障、参数设 置错误或报警系统故障造成。
治疗效果不佳
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治疗时 间不足或设备性能下降有关。
排除方法和技巧分享
电源故障排除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更换损坏的 电源线,修复或更换电源开关。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亚低温 治疗仪时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有效性。
密切监测与及时调整
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参 数,以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0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态。
定期保养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和维护,包括清洗水路、更换 滤网、检查电线连接等。
年度维护
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深度保养 和校准,包括更换易损件、检 查性能参数等。
保养记录
建立设备保养档案,记录每次 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
便追踪和管理。
05
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52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脑出 血导致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促进患者康 复。
康复训练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04
常见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电源故障
可能由于电源插头松动、电源 线损坏或电源开关故障导致。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a8b496529647d26285231.png)
BACK
神经系统观察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 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 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BACK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 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 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 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 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 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BACK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祝杰
亚低温治疗的概念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 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 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 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 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 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环境要求 神经系统观察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 循环监测
体温护理(监测) 物理降温的实施 体位护理 复温护理 基础护理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 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 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 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 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体位护理
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 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 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 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 体位性低血压 BACK
神经系统观察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 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 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BACK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 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 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 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 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 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BACK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祝杰
亚低温治疗的概念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 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 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 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 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 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环境要求 神经系统观察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 循环监测
体温护理(监测) 物理降温的实施 体位护理 复温护理 基础护理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 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 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 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 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体位护理
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 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 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 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 体位性低血压 BACK
亚低温治疗技术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a9f97960590c69ec37644.png)
COMPANY LOGO
循环系统
24 h动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ECG、血压、脉搏、 四肢肢端循环情况及电解质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面色红润,四肢温暖,血压正常, 脉搏稍慢但节律整齐,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肢端 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提示微循环障碍,说明 冬眠过深或体温过低,应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和亚体温 治疗仪,给予保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必 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复温时由于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少,易导致低血容量 性休克,因此复温速度要慢,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应 及时补充血容量
COMPANY LOGO
物理降温
病人进入冬眠镇静状态时,开始给予物理降温。 将体温传感器插好,将毯、帽接口按标记方向接好 (出入水接口有方向标志),在冰毯上铺层薄垫。 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前先用体温表测温一次,然后将体 温传感器置于鼻腔(深度:鼻尖至耳垂距离)用胶布 固定,开机使用。主机即可显示体温,与先前所测体 温表体温进行对比。 亚低温常使用体表降温法,应用半导体降温毯,降温 速度控制在2~4h降低10C.通常在4~12h,将肛温 或脑温降至32~350C(降温毯禁与皮肤直接接触, 引起冻伤)
神经系统 注意颅内压的检测,复温过快发生肌颤
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严密观察意识、瞳 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
和激素治疗
COMPANY LOGO
呼吸系统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由于冬眠合剂的使用,中枢 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较缓慢,但节律整 齐。 若呼吸频率太快或快慢不等,或呼吸变浅,出现点头 样呼吸,应考虑中枢过度抑制,立即停用冬眠合剂, 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滴,或行机械通气。 要严密检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有无口唇、指甲 发绀等缺氧表现,同时心电监护生命体征,保持血氧 饱和度在95%以上,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加强 气道的管理,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及时吸痰,保持 气道通畅
亚低温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094d3c844769eae109ed0e.png)
-
温水擦浴评价
• 擦浴过程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病人着凉。 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后,应注意观察 病人的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 感觉异常。 • 半小时后测量病人体温,体温有所下降视 为有效。
-
乙醇擦浴
• 多用于40℃以上的高热病人 • 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 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而降低皮 肤的湿度,进而降低身体的温度。又因为 乙醇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其 散热能力较强。 • 浓度为30%-50%,温度为30 ℃。
-
8
6
.亚低温治疗的原则
1)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 2)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 态为宜 3)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 3~5天,最长为5~7天。 4)降温不宜过快,体温每小时下降1℃为宜, 复温速度要慢一般每个4小时复温1℃ , 在12-16小时内升至36.5—37℃ 。
2019
-
19
2 .免疫抑制及增加感染风险 低温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白 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从而抑制炎性 应答反应,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 由于低温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 可能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应严密监 测警惕感染的发生,尤其应关注手术切 口、外伤创面、导管穿刺部位及压疮的 护理。
-
• 擦浴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 腘窝 • 禁忌部位: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 部
-
禁忌症:
• 不适用于血液病患者,因其凝血机制不好, 行酒精擦浴时往往会出现出血点。 • 年老体弱患者行酒精擦浴易出现虚脱故最 好不用。 • 小儿尤其是新生儿不要用酒精擦浴,因新 生儿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而大脑皮层 发育不完善,神经鞘未完全形成,易形成 酒精中毒,患儿惊厥加重,以致死亡。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bb506b2b160b4e777fcf0e.png)
体温降低1℃,心输出量减少5% 。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80mmHg,心率 >60次/分,呼吸18~22次/分,以保证 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一旦发现 心率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低温使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素减少 以及肾脏重吸收功能减弱而导致患者多 尿,从而容易导致电解质丢失。因此, 应严密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形状和量 ,定时监测生化参数,特别注意镁、钾 、钙的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
亚低温应用的监护
体温的监测 心血管系统监测 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监测 凝血功能监测 呼吸系统监测 泌尿系统监测
体温每降低1℃,脑代谢率下降5%~7%,颅 内压下降5%~6%,体温降至32~36℃时颅内压平 均降50%,因此,体温的控制和亚低温治疗效果 密切相关,降温过程中,机体各项指标相对不 稳定,应通过测量直肠温度来监测患者目标体 温是否达到。刚开始时每半小时测量肛温一次 并记录,稳定后改为一小时一次,一旦低于 32℃应立即停止降温,甚至采取复温措施。
概念: 国际医学界将低温划分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16~0℃四种, 其中轻、中度又定义为亚低温。
亚低温作用于脑保护的机理:
1
2
3
降低脑细胞氧耗 量,降低脑能量 代谢,减少脑组 织乳酸堆积
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及降 低颅内压
亚低温抑制有害 物质释放,减少 对脑组织的损害
Hale Waihona Puke 适应症:1 2 3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 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难 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下 丘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 热、脑干损伤合并去脑 强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 人。
大面积脑 梗死脑出 血
新生儿 缺氧缺 血性脑 病
心肺 复苏 后脑 病
科内学习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
![科内学习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e230ffed630b1c59eeb5de.png)
➢ 优点:简单易行。 ➢ 缺点:时间长,不均匀、 难控制,易反跳。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和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温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 ➢ 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
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 ➢ 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
➢ 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
➢ 低温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细胞外蛋 白酶表达来减少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脑血流 ,保持脑血管反应性,减少脑容量,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伤
➢ 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破坏,产生 有害的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加重脑缺血、脑 水肿。
➢ 2. The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 Study Group: Mild hypothermia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02; 346:549–556
概念-发展史
➢ 20世纪90年代,发现轻中度低温对脑组织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亚低温:28-35℃为亚低温.目前公认的最 佳降温范围为脑温:32-33℃
脑保护--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 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 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 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 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 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 类固醇、巴比妥类等)和亚低温治疗。Fra bibliotek缺血瀑布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和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温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 ➢ 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
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 ➢ 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
➢ 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
➢ 低温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细胞外蛋 白酶表达来减少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脑血流 ,保持脑血管反应性,减少脑容量,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伤
➢ 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破坏,产生 有害的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加重脑缺血、脑 水肿。
➢ 2. The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 Study Group: Mild hypothermia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02; 346:549–556
概念-发展史
➢ 20世纪90年代,发现轻中度低温对脑组织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亚低温:28-35℃为亚低温.目前公认的最 佳降温范围为脑温:32-33℃
脑保护--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 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 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 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 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 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 类固醇、巴比妥类等)和亚低温治疗。Fra bibliotek缺血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
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
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
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
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
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BACK
医学PPT
9
人工气道护理
冬眠合剂中的非那根具有明显的抗阻胺作用,可
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粘稠。若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病Leabharlann 眠合剂。切忌突然停用冬眠合剂,
以免病情反复。若体温不能自行恢
复,可采用加盖被子、温水袋等方
法协助复温
BACK
医学PPT
15
基础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差,
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应做好病人
的皮肤、口腔、泌尿道等护理,勤翻身、
拍背,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以防止肺部
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发生。氯
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
机频繁高压报警,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提示呼
吸道梗阻。因此应重视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定
时、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同时应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温化,纠正、
维持病人水平衡,以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的正常
排痰功能,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部感染发
生,痰栓形成及缺氧
医学PPT
5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 环境要求 • 神经系统观察 • 呼吸监测及护理 • 人工气道护理 • 循环监测
• 体温护理(监测) • 物理降温的实施 • 体位护理 • 复温护理 • 基础护理
医学PPT
6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 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 温的下降和稳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 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 率
BACK
医学PPT
11
体温护理(监测 )
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亚 低温治疗是否有效,有否并发症的发生,在一 定程度上与体温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情 况下,应保持病人的肛温在34~35℃之间,头 部重点降温的病人可维持鼻腔温度在33~34℃。 若病人的体温超过36℃,亚低温治疗的效果较 差,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 体温低于28℃易出现室颤。对于体温过低的病 人,应适当降低冬眠合剂的量,必要时停用并 对病人采取加盖被子、温水袋等保暖措施 BACK
丙嗪易引起便秘,因此应注意观察病人
有无腹胀、便秘出现,必要时进行灌肠
或使用缓泻剂
BACK
医学PPT
16
谢谢!
医学PPT
17
显减弱,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平
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
用冰袋联合控温毯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把病人的肛温控制在34~35℃,鼻腔温度 控制在33~34℃,同时冬眠合剂的泵入速度 改为0.5~2 ml/h持续静脉维持
医学PPT
4
亚低温治疗的原则
• 临床证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 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后脑功能的恢复 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有亚低温治疗指 征的病人,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使病 人进入冬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体各 重要器官(尤其是脑)结构、功能上的损害程度。 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 冬眠过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意外。亚低温治疗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 天,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因为时间越长, 并发症越多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祝杰
医学PPT
1
亚低温治疗的概念
•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 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 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 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 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 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医学PPT
13
体位护理
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 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 疗中的病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 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否 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 BACK
医学PPT
14
复温护理
亚低温治疗结束复温时应先撤去物
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同时逐
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
医学PPT
2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对象
• 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 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 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 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
医学PPT
3
亚低温治疗的实施
• 用氯丙嗪100 mg、异丙嗪50 mg及杜冷丁 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用微量注 射泵先以5 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待病人 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
医学PPT
BACK
7
神经系统观察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 的症状,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 易引起颅内压增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 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BACK
医学PPT
8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
BACK
医学PPT
10
循环监测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应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功能, 其中主要有ECG、血压、脉搏、肢端循环及面色等。 正常情况下,若亚低温治疗有效,由于冬眠合剂的抗 肾上腺素能作用,病人应表现为微循环改善,肢端温 暖,面色红润,血压正常,脉搏整齐有力,心率偏慢。 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 齐,说明微循环障碍,冬眠过深及体温太低,应立即 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失调,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
医学PPT
12
物理降温的实施
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 必须配合物理降温。一般使用降温机或 冰袋,应在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各种反 应减弱或消失后开始物理降温,否则在 降温过程中病人易出现寒颤反应而引起 机体代谢增加。降温速度以1~1.5℃/h 为宜,3~4小时即可达到治疗温度。在 进行物理降温时,应避免病人冻伤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