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课导学案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29课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29课导学案
2、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二、质疑探究、明确主旨。
1、请同学们再读4、5自然段,想一想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西洋雕塑风格和罗丹的雕塑风格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小组探讨,选代表回答)
2、“走路的人”指的谁?“走路”是什么意思?
3、课文以、“走路的人”为题,题眼是“走”字,从“走”字你体会到什么?
4、归纳发言。
“走”不仅是雕塑所表现的动作,也是罗丹要借雕塑来表达的一种观念和主张。凡是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探索创新的人,都可以叫“走路的人”。我们都是“走路的人”!
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正音并解释
词语:雕塑、惶惑、遵循、粗糙、造型、丑陋、栩栩如生
2、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班级课题29走路的人课时1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
3、通过解读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读中感悟,理解罗丹的创造在艺术上的突破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风格和现代雕塑的风格。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四、质疑探究、明确主旨。
2、请同学们再读4、5自然段,想一想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西洋雕塑风格和罗丹的雕塑风格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小组探讨,选代表回答)
2、“走路的人”指的谁?“走路”是什么意思?
3、课文以、“走路的人”为题,题眼是“走”字,从“走”字你体会到什么?
4、归纳发言。
“走”不仅是雕塑所表现的动作,也是罗丹要借雕塑来表达的一种观念和主张。凡是立志于探索创新的人,都可以叫“走路的人”。我们都是“走路的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9课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9课导学案及答案

29、《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1、记住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3、沉潜涵泳,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 )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本文选自《》,作者字,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3、文章描写西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对的怀念。

课堂探究4、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5、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6、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7.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8、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当堂检测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9.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1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1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13.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4.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二九湖心亭看雪张岱【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张岱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3、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

4、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1、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

2、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他的小品文可谓名副其实,长的不过千把字,短的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炼,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

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

他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

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陶庵梦忆》是作者对早年生活及有关世俗人情的回忆。

《西湖梦寻》是一些记叙西湖风景及掌故的文章。

《石匮书》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书。

2、背景资料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

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29课呼风化雨的世纪导学案

29课呼风化雨的世纪导学案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1、我要认真默读课文,看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2、“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要立即行动,用我知道的办法(借助工具书和课文内容或其它),来试着理解。

呼风唤雨:世纪:3、拼音生字对对碰:()()()()()赖耕潜舶哲4、我是辨字组词小明星潜()驾()幻()核()改()腔()替()架()幼()该()放()控()我来理清文路1、自由读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自然段为重点内容。

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走进课文。

(一)1、默读1、2自然段,在文中划出重要的词语。

这是我划出的词语:2、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先写下来再与同桌交换一下看法。

我的看法是:我们的看法()A、完全一样B、基本一样C、大部分一样D、不一样(二)感受科技的速猛发展。

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其改观表现在2、本段最后一句写道:二十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在文中的作用是()A.形容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B.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这句话在文中有的作用。

3、读完第四自然段,我找到了二十世纪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三)畅想未来。

1、我要深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说:“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我知道这个不同体现在(四)我笔写我心。

1、学习这篇课文我感受最深的地方:2、精挑细选显身手:A举例子B、作比较C、引资料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3、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国初春景象,领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有关学过的游记,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测学生的诵读情况及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袁宏道:
(2)写作背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 、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3、试概括文章三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四、研讨交流
1.燕地初春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2.燕地初春恶劣的天气还体现在那里?
3.作者的心情如何?
4. 第一段并没有写满井,反面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5. 第二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春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
6.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吗?
8. 小结(主题)
五、达标检测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写自己游历某个地方的经历、感受,并讲给大家听。

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29课《马》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 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阅读布封作 品,说说你对动物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
现代文 略读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研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重点研读赏析“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 身上……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1.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这种 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中的“不凶猛”表现在哪 些方面?
点拨:提示: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 你的赏读感受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任选其一,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时注意结合文章主旨;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
注意从主题思想和写 作手法两个方面来比较。
时习
1、阅读拓展:《松鼠》
2、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那么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位“舍己从人”的“朋友”的 呢?
3.用一个词语概括南美各地的马的处境特点。
4.野马与家马有什么区别?
5.你欣赏天然的马还是人工的马?为什么?
6.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大意。
引导学生把握主 要描写,从对比描写入手分析马形象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了解白描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术。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

学习预备:1、自古西湖确实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窗们回忆这些诗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本文《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衰亡以后。

对故国旧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

了解作者张岱。

二、给括号前的字注音并说明下列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晚上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定:完了,终止。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

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 èng):还大白:酒杯名客此:在此地客居。

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问题探讨:一、文章第一交代看雪的时刻是“崇祯五年十二月”,那时清朝已成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旧利用明代的纪年,其中有何深意?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衰亡的。

二、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

而作者恰恰选择此刻去赏雪。

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与乐趣?“独”字,充分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3、此刻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算了。

”此处是什么描述手法?有什么妙处?(这段描述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文字精练单纯,不加渲染衬托,这种写作手法确实是白描。

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doc

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doc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导学重难点1、掌握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

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方法自由品读一一合作讨论一一探究提升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其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

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领会《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练习册1、2题。

三、呈现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

四、感知文意1、听读课文,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

五、品读文本1、齐读课文,思考:长堤_痕 __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一:上下一白—⑵更:是日更定—⑶是:是日更定⑷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3、翻译下列句子。

(1)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2)找出作者远看到的描写雪景的句子。

六、 展示学习成果七、 达标检测1、 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3)惟长堤一痕(4)强饮三大白(5)是金陵人,客此(6)及下船—(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 辨析多义词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⑶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八、预习指向1、 背诵课文2、 赏析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

2、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写景的特点。

导学重难点1、 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

2、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写景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五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五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学校四年级语文导学案印卷数量第周上课时间:年月日编制人:备课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教导主任签字:(1)会认字。

妻虱(2)会写字。

昌妻刺绑【学习目标】重点说一下()字的写法,我是这样记住这个字的:29.《寓言两则》导学案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重点】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难点: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1.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及从中明白的道理。

查阅有关纪昌和扁鹊的资料。

2.初读课文1——2遍,根据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划出生字和词语,带词读准确。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提出疑问。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9课 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9课 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

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燕.(yān)地花朝.(zhāo)节飞沙走砾.(lì)廿.(niàn)二日鹄.(hú) 波色乍.(zhà)明倩.(qiàn)女靧.(huì)面髻鬟..(jì huán)浅鬣.(liè) 茗.(mínɡ) 罍.(léi)蹇.(jiǎn) 浃.(jiā) 曝.(pù)呷.(xiā) 堕.(huī)事恶.(wū)能无纪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冻风时作.:起。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姓名:使用方法及说明:1、预习部分:在预习时间内,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2、合作学习部分:先独立思考,再由学习组长主持全组讨论;并确立展示人;3、展示部分:由各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4、当堂检测部分: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打出等级;5、课后练习:课后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学习过程:一、自学预习: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生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2、解释词语。

东风时作作:___________土膏微润膏:___________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于时:____________ 波色:__________ 乍:_________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新开:____________ 匣:____________娟然如拭娟然:______________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_________________作则飞沙走砾飞: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9课第2课时 导学案

29课第2课时 导学案
八、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因特网
民航飞机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课后
反思
总结: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评价。
七、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补充成语。
1、请一个小组派学员汇报。其余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
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齐读语句,针对这句话质疑。
大展示二:细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1、小组汇报,并谈体会。
2、感情朗读,体会科技发展的迅猛。
完成学案,组长检查(见预习提纲)。
三、同伴互助交流。
1、把你学懂的跟同伴说说。
2、把你不懂的和同伴探讨。
3、把你们还没学懂的记录下来。
四、组内合作探究。
1、小组长主持汇报并做好记录。
2、学员汇报学懂了什么,打上“√”。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打上)
大展示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___”划出来。
( )风( )雨 ( )风( )雨 ( )风( )雨
风( )雨( ) 风( )雨( ) 风( )雨( )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青霉素的( )使人类在战胜疾病的阵地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学习
难点
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
二、了解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字,又字,号,又号,(朝代)人,著有、等。
湖心亭看雪
课题
湖心亭看雪
课型
预习展示课
课时
一课时
4、文章第二段用近一半的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5、试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客此。及下船,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写下来,进行交流。
4、问题探究
1、朗读课文,勾出课文中含有“雪”的句子,以及没有出现“雪”字却写了雪的句子。你知道作者的这种写法是什么写法吗?这种写法有何特点?
2、课文开头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7、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能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白描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白描手法的运用,

五年级 语文 29课武松打虎第二课时 导学案

五年级 语文 29课武松打虎第二课时 导学案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归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音,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本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半壁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什么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示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宽大旷达明理、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林: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为人安分守己。
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直爽率直。
(二)提升部分
【中考链接】(2009·湖南株州)名著阅读。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1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真个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备导日期:2015年4月22日设计者:执教:审核人:
课 题
29、武松打虎
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3、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A、鲁智深____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____大闹天宫
C、诸葛亮____三顾茅草屋D、刘姥姥____进大不雅园
课后反思:
谈话、复习方式导入新课。
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学提示:
填在表里的词句既要简练也要表述准确。
再读课文,对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理解。此环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再次深入了解,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对课文的情景及其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对课文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
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炎帝创市的过程,体会其一心为民,勤于动脑的美好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重点
难点
了解炎帝创市的过程,体会其一心为民,勤于动脑的美好品质。
环节
导学流程
【情境导入】(2′)
1、.自读课文,请同学分段读课文。
.2、复习词语,看卡片抢答词语。
【自主学习】(10′)
语文导学案年级:三年主备人:汪雪迎审批人:李明
课题
29炎帝创市
课型
验收课
(一)预设性问题
一炎帝为什么要创市?
(找出文中炎帝的两次想法。)
(二)点拨性问题:
炎帝怎么创市?有哪些表现?
1冥思苦想2灵机一动3反复比较,做出决定。4告诉人们。
(三)生成性问题:
你喜欢炎帝吗?为什么?
(炎帝的品质: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四) Nhomakorabea师点评:
【归纳整理,总结延伸】
教师总结:作为一位帝王,炎帝一心为民,他通过思考与发现,创造了集市,组织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他真是一位英明的帝王。
1、熟读课文,摘录好词好句,超载自己的采集本上。
2、.鼓励课外继续搜集传说。
【检查学案】
【教学反思】
知识超市
历史内容:
在距今5000多年前,即纪元前27世纪,存在着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以神农(炎帝)、九黎(蚩尤)、有熊(黄帝)等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以当时形势而论,有熊部处于神农部和九黎部的中间,有两面受敌之险,有熊部酋长公孙轩辕为了统一中原,先后发动了“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两大著名的战役。
教师点评:
【展示验收】(15′)
学生活动与要求:积极参与展示活动(主动提出问题,对展示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补充和点评等,及时做好记录)
教师辅助策略:倾听学生展示的内容,适时适当地进行引导,点拨或追问,并给予相应的点评,与此同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利用评价机制调控课堂。
学生活动要求:借助工具书及参考资料自学,尽可能完成学案中的学习内容。
教师辅助策略:认真巡视,了解学生独学过程中完成学案的情况。适当的进行个别指导或整体引导。
教师点评:
【合作交流】(8′)
学生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上未解决的问题,统一标准后准备展示内容。
教师辅助策略:深入小组进行指导,再次了解学情,确定展示侧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